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等分》
發(fā)布時間:2020-11-26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活動目標:
1.感知、嘗試將規(guī)則圖形二等分、四等分。
2.通過分蛋糕游戲感知理解圖形的分合變化。
3.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索發(fā)現的快樂。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等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通過游戲操作把圖形等分。
活動難點:感知理解一個圖形能夠分成相同的幾部分。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學具:每小組若干正方形和長方形彩紙。剪刀,黑色水彩筆。每組一個空的小籃子。
2.教具:自編故事《小熊過生日》,講述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蛋糕,隨著來訪朋友的人數多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平分蛋糕。自制正方形、長方形蛋糕圖片,小熊、小豬、小馬、小牛圖片。教師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白紙若干張。水彩筆。黑板。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見教材,去掉分割長方形的不等梯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拼圖,感知回顧圖形的分合關系。
1.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長方形,找到一樣的朋友拼成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參與觀察了解幼兒的拼法,了解現有經驗。
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分蛋糕。
1.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正方形的蛋糕,來了一只小豬好朋友,兩個人怎么分吃蛋糕?
教師鼓勵幼兒設想分蛋糕的方法,說明要把蛋糕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部分,傾聽幼兒表達想法,詢問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蛋糕分好的兩塊是一樣的,肯定幼兒的設想并請幼兒前來嘗試用紙嘗試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出印痕、畫線條,詳細講解過程,使幼兒看見正方形蛋糕被“畫”成了兩個三角形和兩個長方形,將圖形留在黑板上,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
2.教師小結:先把正方形對角和對邊折紙、再畫線的方法可以把正方形蛋糕分成兩塊一樣的。
二、初步嘗試操作。
1.給小熊分蛋糕。幼兒用剛才看見的方法用剪刀把正方形彩紙折、畫、剪成二等分圖形,把分好的圖形放在小組桌子中間的小籃子里。
2.幼兒分割的時候,教師觀察、互動,和幼兒交流討論自己是怎樣分的,分好的兩塊蛋糕是不是一樣大的,給幼兒分好的圖形拍照。
3.看照片小結幼兒的成功嘗試,說明一塊蛋糕分成了兩塊一樣大的,幼兒會發(fā)現在正方形里,對邊折的時候豎線和橫線分割出的圖形是一樣的。
4.故事繼續(xù),圖形引申。
——教師:小熊和小豬都喜歡吃蛋糕,小熊的蛋糕很快吃完了,其實小豬也帶了蛋糕:長方形蛋糕!這該怎么分呢?
——鼓勵幼兒思考用剛才折紙的經驗進行對角折、對邊折、畫線條。
——發(fā)現長方形折后和正方形蛋糕的形狀不同,也發(fā)現橫對邊折和豎對邊折折出的圖形是不一樣的,把折好、畫好線條的圖形和正方形的一起陳列,觀察它們的不一樣。
——幼兒把長方形圖形剪成二等分圖形,放在小籃子里。
——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給剪好的圖形拍照。
5.觀看照片小結。長方形也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圖形,分享交流大家是怎樣分的。
三、運用已有經驗探索四等分,提升思考和實踐能力。
1.教師:又來了兩個好朋友,小馬和小牛,他們也帶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蛋糕來祝賀。4個人怎么分蛋糕?
2.根據幼兒意愿例如先分正方形。師生討論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成4個一樣的。教師:剛才我們用了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了一次?,F在要分成4份,還是用這個方法嗎?怎么折?折幾次?
——請幼兒示范,如對角折紙、畫出線條。
——還可以怎么折?另取一張紙,對邊折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Yjs21.coM
3.長方形的蛋糕怎樣分成4份呢?
————請幼兒示范折紙、畫出線條。
——還能怎么折?另取一張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把折好、畫出線條的圖形出示在黑板上。
4.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都是正方形和長方形變化出來的,它們和剛才只折一次的圖形有什么不一樣?
5.幼兒操作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幫助個別幼兒進一步梳理折紙分割的方法,對幼兒的細心提出積極的鼓勵和肯定。并為幼兒的操作結果拍照。
——在長方形四等分中,幼兒可能會有豎著等分的現象,使得長方形被分成了4個長細條,這也是一種分法,教師應予以說明和肯定。
6.觀看照片小結。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分成4份,要用到和分成2份一樣的方法,但需要多折、多畫、多剪,分好的幾個圖形就是一樣的。
四、回顧、總結。
1.在黑板上豎排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圖片各一張,和幼兒一起回顧、討論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2.隨著幼兒的回顧、表達,教師在每個圖片的的右側貼上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如對應正方形圖片的是一張畫著一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一條中間分割線的正方形,畫著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中心十字線的正方形,畫著豎線分割成四塊的正方形。長方形同理出示。
3.師生共同觀看,用歸納、表述的方式整理思考,鞏固習得經驗。
延伸活動:
1、把幼兒操作剪好的小圖形分類、壓膜,放在科學區(qū)域,供幼兒練習拼圖和分割,鞏固對圖形分合的經驗認識。
2、在數學活動中繼續(xù)開展圖形認知活動。
3.鼓勵幼兒在家里找一找由幾個小圖形拼成一樣家具等的物品將數學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又使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遷移到后續(xù)數學活動中,不斷增長新經驗。
幼兒百科;等分等量劃分。另“等分”就是將一個物體或數量等分幾份的一種解題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解答有關多邊形的面積問題,常會使人有“柳暗花明”的感受。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二等分、四等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探索圖形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幼兒常見的各種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與教學相關的PPT、魔術袋一個。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PPT。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羊村長和喜羊羊分蛋糕,兩個人一樣多,怎么分?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并把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請全體幼兒參與進行二等分。
(1)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每組選一個代表到口袋里摸圖形,摸到什么圖形,那組就對什么圖形進行二等分。
(2)幼兒嘗試進行二等分。
(3)每組選代表說說怎么分?如何驗證?
4、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為范例,引導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教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
(1)PPT上出現美羊羊和懶洋洋,請幼兒思考:這時有四個人,應該怎樣分蛋糕?
(2)提問:什么叫四等分?
(3)小組討論:怎么在原來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每組至少討論兩種方法?
(4)幼兒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操作。
(5)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
(6)提問:你是怎樣進行四等分的?請幼兒在圖形上畫一畫。
6、活動延伸:
出示不規(guī)則橡皮泥,這個可以進行二等分、四等分嗎?
【活動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百科:二等分是指對幾何圖形進行對稱等價的分割,這里既有線,也有面。為了實現二等分,進行面積分割多對應的圖形,以軸對稱圖形為主。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二等分》
【活動目標】
1、積極創(chuàng)設輕松的探索氛圍,培養(yǎng)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分享的快樂。
2、操作探索二等分,體驗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3、積極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及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毛線段、圖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剪刀幼兒人手一份。
2、黃瓜段、蛋糕、香蕉、果汁、牛奶、蘋果等。清潔用毛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餅干圓圓。
二、操作探索二等分。
(一)探索二等分毛線繩。
1、出示毛線繩,提出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師:我想請一個小朋友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把一根毛線繩變成兩根一樣長呢?(先把毛線對折,再看兩端對齊,找準中間點,咔嚓剪剪開。)
4、教師小結。
師:像這樣,把一根毛線平均分成一樣長的兩根,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就是把一根毛線繩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而且兩份是(一樣長)。
(二)探索二等分圖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1、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并提出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①交流圓形的二等分方法。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二等分圓形的?(幼兒演示)(先把圓形對對折、壓壓平,打開圓形看中線,看準中線剪剪開,圓形分成兩半來)。圓形二等分變成了兩個什么圖形?(半圓)
二等分后的半圓是原來圓形的多少?(一半)二等分的兩個半圓合起來又會變成原來的圓形。
②交流正方形的二等分方法,并請幼兒上前演示。(對角,對邊)
③交流長方形的二等分方法,并請幼兒上前演示。
師:請小朋友們把圖形收到操作筐內,操作筐放在椅子下面。
三、幼兒操作:二等分立體實物。
1、介紹操作材料(香蕉、黃瓜、牛奶、果汁、蛋糕等),提出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將食物、飲料二等分。
【活動延伸】
和好朋友分享飲料和美食。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二等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
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天線寶寶邀請你們到寶寶樂園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 第二組:毛線、彩帶、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數法等。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學習四等份、五等份等。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二等分》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不同形狀的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四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萌發(fā)對等分的興趣。
3.發(fā)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剪刀,不同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彩紙。
2.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小劉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請你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想想兩個問題:1.故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看完故事,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兩只笨熊在分面包。
師:后來呢?
幼:被狐貍吃了很多。
師:總結:哦,他們沒有分成大小一樣的面包。
2.師:老師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繩,要講給今天非常聽話的2個小朋友(強調2個),誰能來幫老師把這一根長繩分成長短一樣的2段呢?
幼:就從中間剪。
師:好,那你來操作一下。
幼指著繩子:就是這里。
師:你來用手比劃來剪一下。
幼:隨便指個地方比劃剪。
師:把繩子折起來問:這樣是一樣長嗎?
幼:不是。
師:那怎么樣剪才能剪成一樣長短的繩子呢?
幼兒再次嘗試。
師: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兩端相對,從中間對折就可以吧一個彩繩分成2個長短一樣的彩繩。
二、操作過程
1.圓形: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沒有吃到蛋糕,老師這里有1個圓形餅干,想把它分給大黑和小黑,但是該怎么分才能把一個餅干分成2個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的部分。
幼兒進行操作。
師:這兩個是一樣大小,形狀相同嗎?
幼:是的。
師:你是怎么觀察他們是一樣大小,形狀相等的?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從中間對折,分開的兩個形狀能完全重合。
師: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大小相同,形狀一樣的2個部份就叫二等分。
2.幼兒探索將不同的圖形進行2等分,進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義。
正方形:對折可以得到2個長方形(請幼兒演示)教師請幼兒繼續(xù)探索還有什么辦法?(有一塊正方形的餅干,但是兩個熊寶寶都喜歡吃三角形的餅干,怎么辦?)長方形:
師:長方形呢?對折后能有幾種分法?也能折出相同的三角形嗎?
幼兒折出的三角形是交叉不重疊的,會猶豫長方形能不能分出2個相等的三角形。
師:剪出三角形讓孩子比對。
3.每人一把剪刀,把長方形對角后二等分剪開變成2個三角形。
師:請幼兒仔細觀察看2個三角形能完全重疊嗎?能完全重疊的就是相同大小的2個等分。
把其他圖形也剪開試試剪下的2個圖形是否能重疊?
三、比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給幼兒發(fā)操作卡師:看看老師發(fā)給你們的餅干跟操作卡上的是一樣大嗎?
幼:是的。
嘗試用我們剛學過的方法把他們分成二等分,把剪下的1個等分還原到操作卡上的各種圖形問: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整體由部分組成,整體大于部分。
四、在二等分的基礎上,發(fā)放圓形材料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五、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經驗分享、交流。
六、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很厲害,學會了2等分發(fā)操作選擇題,有空可以當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