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時間觀念很重要
發(fā)布時間:2020-11-12 幼兒園的游戲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不少家長抱怨,隨著孩子自理能力的發(fā)展,與之不協(xié)調的磨蹭、拖拉等壞習慣也越發(fā)嚴重。孩子“慢”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不熟練,缺乏經驗,與成人想比,孩子在學習一樣新事物或新動作時相對會慢一些,這個熟悉的階段也許稍微有些漫長,但并不是沒有進步。
其次是挫折感,常有家長一看到孩子“慢”了或者“錯”了就指責,使孩子產生“我不行”、“我又做錯了”的想法,降低了他的積極性。
第三則是比較普遍的原因――依賴性,每當孩子做錯時,家長總會幫他善后,這剝奪了他動手、動腦的機會;另外,孩子做事時只要一停下來,家長便會催促。
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等待,沒有爸爸媽媽的催促或提醒就動不起來。
針對孩子的這個通病,家長需了解到,行為上的磨蹭拖拉,并不等于動作遲鈍,其實是可以通過訓練和調教去糾正的。
不妨參考以下讓孩子“快”起來的招數吧。
通過游戲來改變家長也孩子玩一些競技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提高動作的敏捷度。
例如看誰穿衣服快、誰先把自己的衣服疊好等等,可以用適當的獎賞來鼓勵孩子,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和積極性。
給孩子設計一張時間成績表幫孩子設計一張成績表,先寫下他完成事情的最初耗時作為起點,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可以用點線連接,方便比較,如果孩子有進步,就給予獎勵。
這是克服動作磨蹭的直接辦法,還可以激發(fā)孩子進步的渴望。
簡單有效的限時記數法記數法很簡單,隨時可用,家長事先跟孩子講明白,他必須在數到第幾聲之內完成某件事情,然后在說聲“開始”后就開始限時計數了。
“1,2,3,4,5……”起初孩子可能動作依然很慢,這時家長可以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時間就快要到了;在快要數完時,若孩子還差得較遠,也不妨放慢記數的速度――根據孩子實際完成的情況調控計數時間,巧妙地使他在快接近尾聲時把事情做完,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
用硬性規(guī)定來改變首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后和孩子的約定,一旦超過了這個時間就會有一定的懲罰。
如吃飯需要半個小時,若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不知不覺超過了時間,那么半小時后就把飯菜收起來,對孩子說:“媽媽很失望,但是希望你下次能按時把飯吃完。
”不過這個方法盡量少用,否則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利用效率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即統(tǒng)籌方法。
如臨睡前先收拾好書包,再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頭;起床后應先穿好衣服再去洗漱,以免浴室臥室兩頭來回跑……通過這些微小的細節(jié),能夠教會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避免拖延。
但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時,也要提醒他動作快不等于做事馬虎。
最后要提醒爸爸媽媽最后一點是孩子時間感的培養(yǎng)要融合在生活中,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得日后自覺學習的基礎,所以家長須從自身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示范做起,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看到孩子的亮點,贊賞很重要
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長了,也就有了感情,要和孩子們進行感情的交流和溝通??墒蔷褪俏覀儼嗟姆卜?,每天一早上來了就低著頭,沒有聲音。開始只是覺得今天是不是他有什么不稱心的事情了,所以心情不佳,漸漸發(fā)現(xiàn)他幾乎每天都是這個表情走進班級,送他的爸爸每天也都是匆匆離開了,我開始琢磨起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開始關注起凡凡每天上園,爸爸怎么沒有送凡凡走進班級,有天我早早等待著凡凡和他的爸爸到來,發(fā)現(xiàn)凡凡又是一副不高興的表情,爸爸也是送到門口就停步了,這時看到另外一個孩子和送來的家長說著再見,凡凡的爸爸看著一副羨慕的表情,這時的我好像有點找到頭緒了,難道是“凡凡不愿意和爸爸說再見?”我便走進班級和凡凡聊起天來,“凡凡,今天是誰送你的???”我故意問著,凡凡“答道是爸爸?!蔽医又謫枺骸澳阍趺床缓桶职终f再見呢?我們都是有禮貌的乖孩子是不是???”“爸爸不給我買玩具,我不要和他說再見?!蔽液孟裾业皆蛑幜耍瓉砻刻旆卜苍缟蟻碛變簣@時都和爸爸吵著要買玩具,但是因為爸爸沒買,他都心情低落,不說再見,這以連鎖的反應也導致了爸爸送凡凡都不走近班級,知道凡凡不說再見,我明白明白了。明白了原因,我就行動起來了,先是找家長談心,說說他們的心里想法,再給他們意見,是不是把孩子送進班級呢,也許早上因為沒有買玩具他又會不說再見,但是我們能不能給他降低一點要求先只要他揮揮手表示一下再見,經過一段適應后,我們再讓他說再見。凡凡的爸爸接受了,有了家長的配合,那就是與孩子的交談了,趁著吃餐點和區(qū)角游戲的時間,我主動找到了凡凡和凡凡商量著:“玩具你是不是已經有很多了,如果你還想要是不是每天都早上都和爸爸揮揮手或者說再見,堅持一個星期,老師就送你一朵魔術花,是會變顏色的哦,先給你看一下好哇?”凡凡半信半疑的點著頭說:“好吧。”我和他先玩了一會,提醒他不能忘記哦。到了第二天早上,苦瓜臉繼續(xù)呈上,但是凡凡的爸爸把凡凡一直送進了班級,我試著拿著魔術花來到凡凡的面前問:“看誰來接你了,凡凡早上好,還記得我們的拉鉤嗎?”凡凡還是毫無表情,我不得不說:“魔術花要和你做好朋友了,那我們和爸爸說聲再見吧?”凡凡看了我一眼,有點反應了,我繼續(xù)加大能量說服他,“那我們不說再見,揮揮手吧?”凡凡看了看手,我說:“那我們拿著魔術花,讓魔術花和你一起揮揮手好嗎?”凡凡點點頭,和爸爸揮了揮手,慢慢的走進自己的座位了,我這時看到凡凡爸爸的臉上出現(xiàn)了那一絲笑容,為了那一絲希望般的笑容和孩子的交談、禮貌我下定了更大決心的去和凡凡每天進步一點點。
條件的優(yōu)越
,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是獨子的多,享受慣了驕橫滿貫的小王子、小公主的優(yōu)越待遇,孩子需要你與家長共同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了解一些道理,一步一步深入,讓孩子主動接受
數學很重要
今天上數學課,數數1——10,要求會手口一致從左至右數,并說出總數。集體活動時能數出,但在個別操作活動時,只發(fā)現(xiàn)10個左右的幼兒能達到要求,只有五分之一。而我們的孩子基本上滿三歲了,有的只會唱數1——10,有的會點數手口一致地數,但不能說出總數。雖然這是小班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但與我們預期目標還是相差甚遠。綜合多方面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家長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雖然現(xiàn)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但有的只重視語言教育,講故事、聽兒歌等口語表達能力,所以就會出現(xiàn)有的孩子能說會道,而對數學的數量關系總開不了竅,有的家長想不通,我的孩子并不笨,記憶力也好,為什么總記不???特別是從認識數字也可以看出,他能認出許多漢字,就是認不出1——10的數字,教了成千上萬遍也不行。于是,得出一個結論:我的孩子以后數學不行。錯!數學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學得更快。二是孩子對數學的敏感期是在四歲左右,在這個敏感期去發(fā)掘它,會達么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什么的的家長會說孩子突然開了竅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
教育隨筆:孩子的進步需要時間
教育隨筆:孩子的進步需要時間
一天在做小實驗的時候,我意外的發(fā)現(xiàn)爍爍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并且正確的做出來,接下來在閱讀課中,他也能很快的掌握呢,真不錯。我看到后,表揚說:"爍爍這么棒,都能讀出來了,并且學的速度非??欤M步這么大。"爍爍高興得看看我。
在后來得一段時間里,我發(fā)現(xiàn)每次做操作他都能自己完成了。每次學新課都能掌握的不錯。爍爍以前非常活潑,每次上課都坐不住,精神很散,更是不能回答問題,每次操作都是給他進行單獨指導。這個學期他真是意外的進步非常大,好像他的進步就在這一剎那。不但上課能開口讀書,操作還非常好,而且都能在上課的時候主動積極的舉起手,并且回答的還不錯。每次學完新課都能回家讀給家人聽,家人都對他的進步感到非常高興。
爍爍的進步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他的改進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得了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我們要耐心的等待。
晨午檢很重要
昨夜,一夜北風緊。
今晨,滿園落葉。相應的,早上的值日工作也比較忙,偌大的院子掃了很長時間才掃完。由于比較累,我偷懶了,粗粗的做完晨檢工作。
第一節(jié)課過后,孩子們在院子里沙灘地上建城堡,我在一旁看著他們。這時,琪琪跑過來說:“老師,小東拿小刀割艷艷的手腕。”
我一聽,下了一大跳,趕緊跑過去。我沖到小東的跟前,劈手先把小東手里的小刀奪了過來,厲聲問道:“怎么回事,小刀哪里來的?”
小東看著我生氣的樣子,又聽到我的厲聲責問,緊張起來,怯怯地回答:“媽媽買的,我就拿來了。”
我低頭打量手中的小刀,萬幸,這是一把仿制的塑料小刀,不是真的。但如果是真的小刀的話,……我不敢想象會發(fā)生些什么!
我沒有責備小東,一是因為小東年齡小,他沒有考慮后果,也不會想到什么后果,再者是因為我才是主要責任人,如果我在晨檢的時候認真一些的話,有就不會發(fā)生這種事。但是既然發(fā)生了,我就應該努力解決現(xiàn)在的問題,并做好防范,保證不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
我借著這個機會,把所有的孩子都召集到身邊,與孩子們就這把小刀展開討論。首先從小刀的樣子,作用開始說起,然后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一想這把刀子如果是真的,它劃在手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如何確保不會發(fā)生這種事情?而如果你看到發(fā)生了這種事情,應該如何處理呢?
最后,我對孩子們說的進行整理總結,這節(jié)臨時加入的安全教育課也圓滿結束了。
可是這件事卻一直記在我的心里,警醒著我,一定重視晨午檢,不得馬虎大意。
快樂的感覺很重要
晨間活動時,月月的媽媽告訴我,昨天回家后,月月一直情緒低落,說不想上幼兒園,問其原因原因,她說不會做題。聽到這,昨天發(fā)生的一幕又重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在昨天上午的教育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做《活動材料》中的數學題。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很快就做好了,拿著做好的《活動材料》向我“邀功請賞”,我也都給予了充分的贊揚和鼓勵,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愉快的微笑。月月也拿著她的《活動材料》興高采烈地朝我走過來,我接過一看,便皺起了眉頭,但還是耐著性子說:“你還有兩個沒做完呢,數一數幾個星星然后點上相應的圓點?!彼箘劈c點頭走開了。過了一會兒,她又走了過來,我一看,還是老樣子,于是我又一次對她說:“數一數幾個星星然后點上相應的圓點!”她有些懊喪地走開了。沒過多久,她依舊拿著沒有做好的《活動材料》走到我面前,我一看,很生氣:“不是叫你畫上圓點嗎?為什么不畫?去把它畫好完?!蔽曳置骺匆娝难廴τ行┘t了,小嘴翹得老高,我沒去管她,后來看見她做好了,便沒太在意她了?,F(xiàn)在回想起來,她說的“不會做題”,應該就是源于此了。我反思自己的行為,的確是我錯了。首先,因為看到小朋友都很快做好了,我便覺得內容很簡單,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對孩子們的要求就一刀切了。當月月來向我求助時,我沒有與她很好地溝通,沒有了解她到底需要什么,對她的指導不夠耐心、細致。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我在看待孩子的行為時,依舊注重結果,而沒有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雖然是做好了,可孩子卻沒有獲得成功的滿足和快樂,反而讓她對數學題產生了厭倦情緒,這不是教育的失敗嗎?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教師應該把孩子在活動中是否獲得快樂的體驗放在首要的位置?;顒觾热菰儆幸饬x,但如果孩子在活動中沒有獲得快樂的體驗,就不是好活動。快樂的體驗能讓孩子積極地面對一切,能讓孩子對一切活動感興趣,孩子做得怎么樣,學到什么,畫得怎樣,唱得怎樣并不是最重要的,快樂的感覺最重要!
幼兒的合作很重要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里的寶貝,恨不得每天都捧在手里,摟在懷里,尤其是爺爺奶奶的溺愛,更是無法言語,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不懂的與人分享,不會跟人合作,結果導致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變得極差。
我們就有這樣的小朋友,別人和他一起玩玩具,他就大吼大叫的,說玩具是我的,誰也不許碰,碰它一下就說別人打他,漸漸的小朋友就疏遠他,不愿意跟他玩。新新就是一個被寵的無法無天的小孩,誰都離他遠遠的。有一天,我們在區(qū)角玩蓋房子的時候,由于蓋房子用的物品較大,而且不是很容易操作,別的小朋友都一起合作,很快就完成了,新新自己在一邊弄,他是搭好了這邊,倒了那邊,累的他頭上滲出了汗珠。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機會,就走了過去,參與到蓋房子中,我也像他一樣,弄得手忙腳亂的,新新看了看我,沒說話,我就對他說,“新新,要不我們一起吧,這樣或許快一些,”他點了點頭,我們就一起蓋起了房子,但是我還是故意弄的亂起八糟的,結果用了很長時間,我們的房子還是沒蓋好,于是我又對他說,“我不是很會蓋房子哦,你去請小朋友來幫忙吧,你看他們都弄個完了,而且還很漂亮?!毙滦抡艘徽?,但還是去請小朋友來幫忙了,大家一起,房子很快就蓋好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很多事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錯,孩子是天真的,很多事情是跟成人學的,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幼兒,做孩子的榜樣,讓他們學會合作,學習正常的與人交往,讓他們健康,快樂,向上。
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馬上要吃午飯了,孩子們開始走進盥洗室洗手,陸陸續(xù)續(xù)差不多都要洗完的時候,聽到了一個孩子的聲音:毛巾呢,毛巾怎么都沒有了?我一看,原來新毛巾還沒掛上去,轉念一想應該讓他們自己把毛巾找出來掛到自己的名字下面。于是我說:“昨天下午毛巾們和高老師說了幾句悄悄話,它們說今天要和小朋友們捉迷藏,現(xiàn)在它就在盥洗室里,哪位小朋友先找到了它們,就可以第一個把它掛到自己的毛巾架上?!蔽业脑拕傉f完孩子們便四下里行動起來,有的甚至著急的走出了盥洗室,在老師的再次提示下又回來繼續(xù)找,不多會兒,有孩子發(fā)現(xiàn)了壁櫥架上的黃盒子,馬上指著說:“是不是在那里?”我故意拿出錯的給他看,孩子一看不是說:“快找吧,它是不是被別人拿走了?!庇钟泻⒆犹嶙h查看壁櫥和壁柜有沒有。幾番周折之后再次有人提出壁架上的兩個黃盒子:“會不會在那里?”我拿下正確的一個放在矮架上,里面是干凈的毛巾,孩子們高興極了,每個人用最快的速度掛上了自己的毛巾,有的孩子還吐了口長氣,可能感覺好不容易吧,五分鐘之后,我們非常高興地走出了盥洗室準備吃早餐。
關注孩子的重要性
凱凱小朋友是我班長的最高大、最強壯的小朋友,因此,班里有需要孩子幫忙的事情我總愛讓他去做,他在班里的威信也就高了,有時候還會趁著老師不注意時欺負其他的小朋友,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也都看他的眼色,受欺負了也不敢說。我有一次發(fā)現(xiàn)這個事情之后就不讓凱凱再管班里的事了,而是換了炳心小朋友幫老師做事。我發(fā)現(xiàn)每次讓炳心做事的時候,凱凱的眼神就很不自然,有時候還顯得很喪氣,我也沒多在意。
可是我下午回來時,剛要給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發(fā)橡皮,結果卻發(fā)現(xiàn)有一袋橡皮不見了,我于是問小朋友們誰見了,結果鵬鵬把凱凱舉報了,說看到凱凱拿著橡皮玩了,我覺得凱凱的嫌疑很大,就把他叫到一邊,問他有沒有拿,開始時他說沒見到,后來我說要打110,他就告訴我是他拿的,我很生氣,問他為什么拿,凱凱跟我說,以前老師很喜歡他,現(xiàn)在不喜歡了,什么事情也不叫他做了,他很傷心,于是就拿了老師的橡皮,最后她跟我說他是個好孩子,凱凱的回答讓我很警醒,他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啊,雖然他的做法很不對,但也是有我的原因,因為我討厭凱凱的自高自大,所以不再關注他,才導致了他的這次行為,身為老師,這是我的失職,
后來,我跟凱凱說,讓他和炳心輪流值日,以后不要再欺負其他朋友了,他很高興并痛快的答應了我,我也從他興奮的眼神中體會到了關注一個孩子會給他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