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不點兒》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03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

小班教案《小不點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小甲蟲自信、樂觀地期待自己長大的情感態(tài)度,傾聽故事,能隨故事情節(jié)大膽想象,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不點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能隨故事情節(jié)大膽想象。

2、體驗小甲蟲自信、樂觀地期待自己長大的情感態(tài)度。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重難點:

重點:安靜傾聽故事并隨故事情節(jié)展開大膽猜想。

難點:明白小不點兒雖然小但也有很多長處和本領并總有一天會長大的道理,初步產生做小不點兒的自信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猴子、小老鼠、甲蟲圖片,草為背景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認識常見動物、能區(qū)分事物明顯的大與小。

活動過程:

(一)自由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和老師比誰大?和爸爸媽媽比誰大?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眼里,你們都是小不點兒,以前有沒有人這樣叫你?小不點兒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人叫你小不點兒你會開心嗎?為什么?

(二)傾聽故事,《小不點兒》理解內容

1、小猴尋找比他小的朋友。

(1)有只小猴子,只有皮球那么高,大家笑著說他是小不點兒,他不高興,想去找比他更小的朋友。

(2)你認為比小猴小的有誰?

(3)一路上綠綠的小草都比小猴高,小猴有點失望,突然草叢里跳出一只小老鼠,仔細看:小老鼠和小猴比,誰大,誰小?小猴子找到比自己小的小老鼠很開心,猜猜他會對小老鼠說什么?

2、小老鼠尋找比他小的朋友。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

(1)小老鼠聽到小猴說自己是小不點兒,他會開心嗎?猜猜他會怎么做?

(2)你認為比小老鼠小的有誰?

(3)小老鼠東看看,西望望,哎!什么都比自己大,他還比不上小狗的鼻子大呢!忽然,他被絆了一下,一個小小的東西叫了起來:“哎呦,你踩疼我了!”小老鼠連忙抬起腳,原來是只甲蟲,仔細看:小老鼠和小甲蟲比,誰大,誰小?小老鼠找到比自己小的小甲蟲,猜猜他會對小甲蟲說什么?

3、小甲蟲對“小不點兒”的態(tài)度。

(1)小甲蟲聽到小老鼠說自己是小不點兒,高興嗎?他會怎么做?

(三)小結并提升經(jīng)驗

1、為什么小甲蟲聽到別人說他是小不點兒,他還是那么自信呢?

2、我們雖然小,在大人眼里是小不點兒,但我們有很多本領,誰愿意說說你的本領?

(四)說說自己

1、在家里,你們是不是最小的,有沒有人說你們是“小不點兒”?

2、當別人說你是“小不點兒”時,你是生氣還是高興?

3、你們這些“小不點兒”有哪些本領?

4、將幼兒所說的內容用文字或圖畫進行記錄,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五)結束活動

孩子們,我們很小,在大人們眼里我們就是小不點兒,但小不點兒本領大,我們會……,我們還會慢慢長大。所以,如果有人說我們是小不點兒,我們一點兒也不用在意,可以像小甲蟲一樣自信地說:“沒關系,總有一天我會長大的?!?/p>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猶如生活在“大人國”里,他們有著被看作是小不點兒的情感體驗。在老師的眼里,小班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父母的眼里,他們卻還是一個個需要倍受呵護的小不點兒。所以這個主題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使幼兒產生情感共鳴,從而促使幼兒更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需要讓幼兒看到萬事萬物都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成長、有變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經(jīng)歷有小到大、有弱到強的成長氛圍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步形成樂觀、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識。

語言活動《小不點兒》是讓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猜想,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萌發(fā)樂觀、自信的情感態(tài)度?;顒右婚_始,我通過質疑,導入活動,讓幼兒猜一猜大家為什么取笑小猴子。孩子們想象力很豐富。有的說:“小猴子長的丑,所以大家都笑它?!庇械恼f:小猴子不肯吃飯,長不大所以大家都笑它,小猴子不會拍球,所以大家都笑它等等。通過故事講述,帶領幼兒感受故事中的小動物的“小”從故事講訴中,讓幼兒感知雖小卻一樣不可忽視。故事以小小小甲蟲充滿信心的話“沒關系,我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來感染我們小不點的孩子們。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說自己有什么本領,有什么長處。孩子們說的很不錯,有的說我會自己吃飯了、有的說我會拍皮球了、有的說我會穿衣服、有的說自己會畫畫了等等?;顒又泻⒆觽冋f說自己的優(yōu)點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加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幼兒百科:小不點是形容很小,指很小的小孩子。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雨點》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雨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感覺,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雨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感覺。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表達。

活動重難點:

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

理解詩歌內容。

難點形成原因:

小班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難點解決策略:

依靠圖片形象、動作表演來加深認識。

設計依據(jù):

1、前期有關于春雨的經(jīng)驗鋪墊。

2、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3、游戲鞏固幼兒對詩歌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引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jīng)驗。

1、春天到了,細細的春雨唱起了歌,“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會落到哪里呢?

2、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兒會怎么樣呢?

3、小雨點落在魚池里,魚兒會怎么樣呢?

4、小雨點落在田野里,苗兒會怎么樣呢?

二、學習詩歌,并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

1、教師結合掛圖朗誦詩歌。提問: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兒怎么樣了?

花兒樂得張嘴巴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呢?

小雨點落在魚池里,魚兒怎么樣呢?

小魚樂得搖尾巴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呢?

小雨點落在田野里,苗兒怎么樣呢?

苗兒樂得向上拔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呢?

2、幼兒邊朗誦詩歌邊做動作,體驗欣喜的心情。

三、游戲

教師用薄紗布模擬春雨,幼兒分組扮演小花、小魚、麥苗,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花兒、魚兒、苗兒快樂時的心情和動作,并大膽地表現(xiàn)。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歌,整節(jié)課幼兒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能夠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小雨點以及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快樂心情,在快樂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春天的喜愛。

1、教師當?shù)恼Z言運用是語言活動的關鍵。

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jié)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聽了沙沙沙的春雨聲音,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jīng)驗,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恰當?shù)沫h(huán)境和材料,是目標達成的基準。

本節(jié)課為了讓孩子在教師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我還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圖片資料,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探索問題,感知到春天的快樂。在準備圖片材料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大膽不同的想法,我作畫準備的圖片沒有局限于教學內容中,還加入了森林,果園等內容,為了讓孩子更好感知,還準備了“小雨點”。

3、運用多中語言教學策略。

在語言活動的認識方面,我進行的時候加入了游戲“小雨點找朋友”,讓幼兒為小雨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膽鼓勵幼兒表達。

幼兒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xiàn)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fā)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不點和小螞蟻》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與螞蟻的共同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關注自然的興趣。

2、感受螞蟻勤勞、團結、守紀及勇于犧牲的可貴精神,陶冶性情。

3、初步了解螞蟻的特征、習性及與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動作的協(xié)調性。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透明的玻璃瓶,內裝無數(shù)的螞蟻

2、面包屑、糖塊、放大鏡、皮球若干

3、故事PPT《小不點和小螞蟻》

活動過程:

一、神秘客人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們想和它打個招呼嗎?你們認識它們嗎?

1、組織幼兒討論:

師:怎樣才能讓螞蟻勇敢的從瓶子里出來?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用面包屑、糖塊吸引螞蟻。

2、逗螞蟻:活動中幼兒四人一組在瓶子周圍觀察螞蟻的動向。

二、看螞蟻

1、借助放大鏡看螞蟻

幼兒用放大鏡對螞蟻的身體進行觀察,并用語言進行描述。

教師結合PPT總結:這是螞蟻的頭,這是它們的足,原來螞蟻的足上面還有毛呢,在它的頭頂上有一對長長的觸角。

三、童話故事《小不點和小螞蟻》幼兒邊看PPT邊欣賞故事。

1、組織幼兒討論:小螞蟻吃什么?(死了的小蟲、蚯蚓、小朋友丟掉的米粒,還會吃爛草葉和爛樹葉。)此時教師結合圖片幫助幼兒記憶。

2、螞蟻怎么搬糧食的?(大家一起搬,團結力量大)

3、要下雨的時候螞蟻怎么做的?(螞蟻還有一個了不起的本領,那就是天氣預報,看到螞蟻排隊搬家就說明天快下雨了)

四、游戲:螞蟻搬家

帶幼兒到戶外,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模仿螞蟻搬豆(皮球),幼兒自由結伴,商討運球的方法,并進行分組競賽。

活動反思:

此活動設計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同時,教師也發(fā)現(xiàn)了幼兒在生活與活動中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保障,從幼兒的興趣著手,發(fā)展幼兒能力,及時抓住了這次機會,收集材料,設計活動,孩子們本身對螞蟻產生了興趣,活動中的圖片,為了解決問題孩子們便會主動的探索,尋找答案。在這探索的過程中教師的適當參與和引導使孩子們獲得了知識,整理了已有的知識,構建了相對完整的螞蟻知識網(wǎng)。

附:故事《小不點和小螞蟻》

中午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睡覺了,只有點點還在想他上午逗螞蟻的事呢!想呀想呀,他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一個奇怪的地方,“你好,點點!”,誰呀?扭頭一看原來是小螞蟻呀,它怎么這么大呀?小草也變得像大樹一樣的。是怎么回事啊。原來是點點變小了。他顧不上和螞蟻打招呼,就和它們一起忙了起來。他看到一塊比被子還大、比石頭重的面包屑。正當他還在為小螞蟻怎么把面包屑搬回家時,螞蟻一家大大小小幾十個已經(jīng)把面包屑團團圍住,它們推的推,拖的拖,沒人偷懶,也沒人喊累。到了螞蟻家,才發(fā)現(xiàn),家里的食物可真多,有掉在地上的米粒,有已經(jīng)死掉的蚯蚓,還有一些小蟲子,家里都快放滿了,螞蟻寶寶們高興的唱起了歌。就在這時候螞蟻大王一聲令下:“要下雨啦,趕快搬家!”只見螞蟻們一字排開,像士兵一樣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山坡下爬去。螞蟻們剛走下山坡,就下起了雨。不好,點點腳一滑差點掉到螞蟻洞里去,嚇得他睜開了眼睛,看到了老師,對老師說“哇,好險哪!”老師被他都笑了,拍拍他說:“別賴床了,快起來吧!”

幼兒百科:螞蟻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和胡蜂是近親。螞蟻已知最早在白堊紀就出現(xiàn),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xiàn)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qū)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雌蟻(雌蟻具有生育能力,但只能繁殖出雄性繁殖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后翅膀即脫落。

小班教案《點點愛上幼兒園》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點點愛上幼兒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聽懂故事內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學習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點點愛上幼兒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能聽懂故事內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師:圖片上有誰呀?(指小女孩)這個小女孩是點點,(指媽媽)這是點點的媽媽。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它的名字叫《點點愛上幼兒園》

二、欣賞故事。

1.講故事一遍。

2.師:媽媽帶點點上幼兒園,點點為什么一路上很不高興?路上她們看到了什么?

欣賞故事一遍,再通過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再次欣賞故事。(邊看圖片邊欣賞)

師:點點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誰的幼兒園?(小鳥、兔子、梅花鹿)小朋友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做什么?點點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理解詞匯:高高興興)怎么說的?(點點說“這里真好”)

再次欣賞故事,對故事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

四、第三遍聽錄音欣賞故事。

師:點點后來喜歡上幼兒園了嗎?為什么?

小結:幼兒園真好,有許多朋友在一起真開心,我們也要和點點一樣喜歡山個幼兒園。

第三遍欣賞故事,了解點點愛上幼兒園的理由,從而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語言教學活動,我班幼兒聽懂了這個故事內容,也了解了幼兒園,漸漸喜歡上幼兒園。并且,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已經(jīng)能安靜地傾聽。幼兒的參與性較高。

由于《點點愛上幼兒園》的選材非常好,且內容簡單易懂,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顒又?,結合圖片,讓幼兒通過相應的

幼兒百科: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yǎng)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于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不點交朋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2.懂得自我肯定,嘗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交朋友。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掛圖;各種彩色圖形卡紙;勾線筆;幼兒用書;故事錄音(見CD)。

2.經(jīng)驗準備:了解自己有哪些可以幫助到好朋友的本領。

活動過程

(一)小不點找朋友(設計意圖:第一環(huán)節(jié)以故事《小不點交朋友》引入,激發(fā)幼兒日常交友的原有經(jīng)驗。)

1.欣賞掛圖一左圖,激發(fā)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今天來了一個小不點,瞧,它長得怎樣?小不點沒有醒目的顏色,長得很平凡,一個人玩很無聊。它很想和朋友一起玩。

2.要想交上朋友,要怎么說?怎么做?引導幼兒相互討論。

3.欣賞掛圖一右圖,分段欣賞故事。

(1)小不點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圖形?

(2)小不點對小圖形說了什么?

(3)小圖形們答應和小不點一起玩了嗎?小圖形們是怎么說的?

(4)小不點聽了小圖形們的話之后心情變得怎樣?

4.提問:你會對小不點說些什么?怎樣才能讓它的心情變得好起來?

(二)小不點大變身(設計意圖: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采用“小不點大變身”的情景式表演,在聽聽、看看、說說、演演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產生共情,體驗小不點從交不到朋友到交到朋友的心理過程,感受小不點交到朋友之后的快樂心情,真正理解朋友的含義)

1.欣賞掛圖二,講述故事“小不點哭著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至“渾身發(fā)抖地回到小形狀身邊”

提問:小不點回到家,爸爸給它出了一個主意,爸爸的主意是什么?你們覺得小不點可以變出什么有趣的圖形?

2.欣賞掛圖三,幼兒繼續(xù)欣賞故事,并感受小不點變圖形帶來的驚喜。

(1)提問:巴拉巴拉變變變,小不點都變出了什么?

(2)小圖形們看到小不點變出的圖形,它們是怎么做的?

(3)一原來,有自己獨特的本領就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

3.欣賞掛圖一~四,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并嘗試進行簡單的角色對話。

4.分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5.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第1冊第15~16頁。

6.引導幼兒多角度借形想象,在理解小不點變身的基礎上,完成幼兒用書第17頁“小不點變變變”想象添畫,為小不點變身。

(三)分享交朋友經(jīng)驗(設計意圖:鼓勵移情表達,請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交朋友的好辦法。)

1.你最厲害的本領是什么?

2.你會用什么辦法來交好朋友?

教學反思

由于是先講故事先,激發(fā)了學生了想看動畫的興趣,通過老師說和看動畫小朋友都看懂了,知道了該如何交朋友,不要看不起別人。更讓小朋友懂得要幫助別人。

幼兒百科:朋友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lián)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雨點》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雨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感覺,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快...
    2020-11-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不點和小螞蟻》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與螞蟻的共同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關注自然的興趣。 2、感受螞蟻勤勞、團結、守紀及勇于犧牲的可貴精神,陶冶性情。 3、初步了解螞蟻的特征、習性及與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動作的協(xié)...
    2021-01-04 閱讀全文
  • 小班教案《點點愛上幼兒園》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點點愛上幼兒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聽懂故事內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學習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
    2020-10-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不點交朋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2.懂得自我肯定,嘗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交朋友。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掛圖;各種彩...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分點心》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分點心》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按照分類規(guī)則把材料分完,能排除形狀、大小特征的干擾,按顏色給圖形分類,并用顏色標記表示分類結果,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
    2021-01-12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小雨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感覺,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快...

2020-11-0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與螞蟻的共同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關注自然的興趣。 2、感受螞蟻勤勞、團結、守紀及勇于犧牲的可貴精神,陶冶性情。 3、初步了解螞蟻的特征、習性及與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動作的協(xié)...

2021-01-04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點點愛上幼兒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聽懂故事內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學習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

2020-10-3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2.懂得自我肯定,嘗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交朋友。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掛圖;各種彩...

2020-12-07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分點心》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按照分類規(guī)則把材料分完,能排除形狀、大小特征的干擾,按顏色給圖形分類,并用顏色標記表示分類結果,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

2021-0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