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 媽高招讓寶寶吃飯是件享受的事
發(fā)布時間:2020-10-30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小班教育筆記吃飯媽媽高招讓寶寶吃飯是件享受的事
我家xx開始添加輔食那會,每次吃飯都得一邊玩一邊吃,極其令我頭痛。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還算滿意了。哈哈
來說一說這八大高招:
一:寶寶專用餐具,選用一套寶寶喜歡的餐具,更有助于寶寶對吃飯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寶寶有專用餐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特別是一些隱形的細菌,如口腔的一些細菌,特別容易傳染。
二:飯前不給零食吃,要讓寶寶有一定的饑餓感。以前的人,沒零食吃,一到飯點,就餓得不得了,自然就能好好坐著乖乖吃飯嘍。
三:愉快的就餐氣氛。不管是做什么,沒有愉快的氣氛,誰都不愿意做,更別提好好做了。吃飯更是如此,愉悅的就餐氣氛,就不用愁寶寶坐不住嘍。
四:吃飯的場所(一定要在飯桌上吃)。有些家長看到寶寶在玩,也趕緊端飯來喂,久而久之,寶寶就形象吃飯不專心。所以吃飯時候,讓寶寶坐在特定的餐椅上,和大人一起吃,才能讓寶寶安安靜靜的享受美食。
五:要定量定點。都說七分飽是最舒服的,飯點和飯量要有分寸,不能這一餐吃得特別飽,下一餐又吃得特別少。還有飯點要有把握,不能一會喂吃兩口,一會又吃一點這樣,我們要根據(jù)寶寶的飯量,定好一定的份量和時間點讓寶寶吃飯,然后吃一餐就是一餐,像大人一樣吃飯。如果吃飯時間點和飯量豪無規(guī)則,那寶寶也不可能養(yǎng)成好好坐著吃飯的習(xí)慣。
六:食物的多樣化。做多一些寶寶喜歡的食物,父母要為寶寶提供色香味俱全、又富于變化的飲食,來刺激寶寶的食欲,有了食欲,還怕坐不住嗎。
七: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要多表揚,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多表揚鼓勵寶寶,給于寶寶肯定,讓寶寶自己動手吃飯,才能感受吃飯是一種享受。
八:大人要以身作則。父母要做好榜樣,吃飯就要好好坐著安靜的吃飯,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只要大人做好了,孩子也就會照著做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提高寶寶智商 媽媽有妙招
提高寶寶智商手段有很多,但本人根據(jù)經(jīng)驗覺得以下兩種方法對增強記憶力和智力最好。
增強孩子記憶力要靠平時下功夫。家長要常常和孩子聊天,有時講一個短句,然后叫孩子倒過來講一遍。在散步時,讓孩子記住經(jīng)過的商店名字及路名,然后背出來,看看能記多少。
圖書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極好手段,對1歲內(nèi)嬰兒應(yīng)選用彩色圖片,如一條狗、一個蘋果、一支筆等。利用圖片讓他們認識看不到的東西或與看得到的東西相聯(lián)系。
·對1-2歲孩子應(yīng)選擇有大幅圖字的書,內(nèi)容能反映他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如花、動物、房子等,并與字相聯(lián)系。
·對2-3歲的孩子應(yīng)選擇含有故事內(nèi)容的圖畫書,配合能跟著念的兒歌。
·對3-4歲的孩子應(yīng)選擇新鮮事物,有更多細節(jié)的書,如動物的故事、簡單短小的童話,也可選一些短的唐詩,雖然不甚理解,也有利于增強記憶力。
在給孩子講述故事時,要鼓勵孩子提問和插話,以提高他們對學(xué)習(xí)的興趣及思考能力。
寶媽必看:如何讓1-5歲的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xí)慣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寶貝,每一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飽穿暖,健康茁壯成長,但是許多新手媽媽總能遇到孩子不愛吃飯,挑食的情況,那么該怎么辦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引導(dǎo)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xí)慣的方法,歡迎閱讀。
如何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xí)慣(一)
1.允許手抓食物
在寶寶6.7個月的時候,寶寶的手部力量已經(jīng)可以很好的做到抓握的動作,所以當寶寶在吃飯是出現(xiàn)抓飯菜的現(xiàn)象,不要制止,這是寶寶學(xué)習(xí)自己吃飯的開始,媽媽可以準備一些青菜、面包條、水果快等讓寶寶鍛煉。
2.允許寶寶拿勺子
寶寶到了1周歲左右,總是在吃飯時候跟大人搶勺子,家長制止反而會搞的到處都是,這時候,媽媽可以正確指導(dǎo),給寶寶準備一個干凈的勺子,順勢教寶寶如何用勺子盛起食物,如果媽媽怕弄得到處都是,可以給寶寶帶上圍兜,在吃飯凳子下墊一些報紙。
3.通過游戲訓(xùn)練使用勺子
對于寶寶來說,使用勺子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可以通過游戲的方法,讓寶寶學(xué)會如何正確使用勺子,游戲充滿趣味性,可以增加寶寶的好奇心,可以用豆子作為道具,練習(xí)舀豆子。
4.讓寶寶有饑餓感
寶寶在開始學(xué)習(xí)拿勺子時,只是因為好奇,所以適當讓寶寶有饑餓感,可以更好的讓他學(xué)會獨立吃飯,也不會撒的到處都是。
寶寶出現(xiàn)邊玩邊吃的狀態(tài)是正常的成長階段,也是身體和神經(jīng)發(fā)育的一個過程,家長只要做好心里準備就可以,當寶寶學(xué)會自己吃飯后,相信你會輕松很多,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如何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xí)慣(二)
1.專注吃飯不娛樂
寶媽們?yōu)榱俗尯⒆雍煤贸燥?,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好話說一大堆,又是用玩具哄,又是用電視哄。
實際上,用好話哄孩子吃飯還可以,而用電視哄的話,反倒會讓情況越來越糟。因為,如果孩子習(xí)慣了邊吃飯邊看電視,就不可能專心的吃飯,慢慢的,他們甚至?xí)猿燥垶闂l件,來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建議爸媽在平時吃飯的時候,不要邊看電視娛樂邊吃飯,或是有其他與吃飯不搭的行為,吃飯就是吃飯,那樣孩子才能很好地專注于吃飯上。
2.孩子吃得亂七八糟也無所謂
孩子們的肢體能力還是處于成長初期,那他們自然不可能很精準地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所以,他們吃飯的場地一定會是亂七八糟的。
這個時候,爸媽千萬不要去責怪甚至訓(xùn)斥孩子,而應(yīng)該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當然,對孩子的餐具使用訓(xùn)練,爸媽們也不能松懈,必要的時候,寶媽們需要把食物切成便于孩子夾取的大小和形狀。
寶媽們可以從一開始的把食物做成粘稠的泥糊狀,慢慢過渡到條塊的食物。
3.飯要換著花樣吃
每個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充分獲得好的營養(yǎng),而每個食物又有它們特定的營養(yǎng)價值。
這就需要寶媽注意寶寶食材的豐富性,有必要的時候,寶媽們也可以豐富食物的“美感”,注意食物之間的搭配組合,那就能引起孩子們對食物的興趣。
其實,有時候,就算沒有花樣的食物搭配,只要給寶寶們一套漂亮的碗筷,那也會讓寶寶對食物十分感興趣的。
4.有儀式的吃飯才是吃飯
我們總說生活要有儀式感,其實,最需要儀式感的就是吃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那氛圍自然是溫馨的,而對于寶寶們來說,他們吃法的儀式感,不僅是要和家人在一起,更確切地來說就是有一個合適自己的餐椅。
到吃飯的點兒,就讓孩子坐在屬于他自己的餐椅上,能讓孩子意識到吃飯的時間性和重要性,寶寶也很容易養(yǎng)成獨立吃飯良好習(xí)慣。
5.偶爾餓一下孩子也挺好
事實上,有時候孩子不吃飯,是因為他們并不是很餓,畢竟,媽媽們擔心他們每天飲食不夠,營養(yǎng)不充分,都是會給他們在三餐之外再吃一些食物,或者是再喝一杯奶。
其實,就算孩子在正餐的時候沒有吃很多,爸媽也沒必要非讓孩子再額外補充,讓孩子餓一小會兒,等到正餐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大快朵頤的吃飯。
還有另外一種“餓法”,就是在兩餐之間,要多讓寶寶運動,運動是消耗食物最快捷也是最健康的方式。
在這樣“餓”的情況下,就算爸媽們不給寶寶食物,他們也會很向往餐桌上的美食的。
好的用餐習(xí)慣,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須要培養(yǎng)的,所以,爸媽可別不注重孩子的用餐習(xí)慣,畢竟孩子們的用餐習(xí)慣,也是孩子有沒有教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
如何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xí)慣(三)
1.?把進餐時間限定在20~30分鐘左右,同時明白過了這段時間寶寶就不會再吃更多了。最好不要拖延一頓飯的時間,使勁兒勸寶寶再多吃一些,而是等下次加餐或吃飯時間再給寶寶準備一些有營養(yǎng)的食物。如果想吃,大部分孩子都應(yīng)該在前20分鐘就吃完面前的食物了。
2.?培養(yǎng)每天有規(guī)律的進餐程序,包括一日三餐以及根據(jù)寶寶白天的小睡時間安排的兩三次加餐,并盡量堅持。寶寶喜歡規(guī)律性,這樣就能預(yù)知下一步要做什么。如果餓過了頭,他就不會吃好,太累時讓他吃也會很難受而不想吃東西。別指望寶寶上床睡覺前能大吃一頓,讓他吃點兒小點心或喝點東西就行了,把正常該吃的飯菜留到他醒來之后再吃。
3.?盡可能多地給寶寶提供可以用手抓的食品,允許他在吃東西時弄得一團糟。兩三歲的寶寶喜歡自己用手抓東西吃。
4.?稱贊你正在吃的食物“很好吃”。父母是最有說服力的行為榜樣,如果你能給食物做出正面評價,你的寶寶就會更愿意去嘗試。
5.?讓寶寶和你一起做簡單的烹飪工作并準備食物,如果你有時間也有耐心的話。寶寶加工和接觸過新食物后,吃起來就不會有壓力,他也會對新食物越來越熟悉,說不定更愿意嘗一嘗。
6.?食物的份量要少。大份食物會讓寶寶不知所措,甚至沒了胃口。如果小份的食物寶寶能夠吃完,可以稱贊他,然后再給他一些。
7.?換個地方吃飯。比如,在戶外野餐。這不但會讓寶寶覺得吃飯很有趣,而且會讓他有機會看到其他人享受用餐。
8.?盡量多和寶寶一起吃飯。寶寶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及其他孩子吃東西,來學(xué)習(xí)吃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食物。
9.?寶寶吃得好的時候,要夸獎他,因為兩三歲的寶寶會對夸獎特別來勁。如果你只在他不吃東西的時候才關(guān)注他,他可能會僅僅為了得到關(guān)注而不吃東西。寶寶喜歡被關(guān)注,哪怕是負面的。如果他吃的不好,也不要說什么,只拿走沒吃的東西,就當他已經(jīng)飽了。
10.?盡可能多地安排你的寶寶和其他孩子一起吃飯,比如邀請小區(qū)里其他孩子來家里吃點心。你的寶寶與同齡孩子在一起時可能會吃得更好。
如何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xí)慣(四)
1.?讓大一點兒的寶寶和你一起去采購食物、準備就餐,諸如擺桌子等等。這會鼓勵寶寶對食物和進餐時間有一個正面的態(tài)度。
2.?在一個安靜放松的環(huán)境中進餐,不要出現(xiàn)電視、游戲和玩具等讓人分心的東西。寶寶一次只能關(guān)注一件事情,因此那些東西會讓他更難集中精神去吃飯。
3.?注意如果你們出去吃飯,寶寶也許不愿意嘗任何東西,因為所有飯菜可能都是他不熟悉的。可以帶去一些他會吃的食物讓他墊一墊,以便挨到他下一頓飯或加餐時。
4.?進餐時給寶寶準備兩道菜:先吃一道咸的開胃菜,再吃一道甜味菜。寶寶老吃一種口味就會覺得厭煩,他愿意嘗試新口味。兩道菜不但讓寶寶有兩次攝入所需熱量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機會,而且也意味著每頓飯的食物種類都更多樣。
5. 一般來說一餐的食物的份量要適量。不能過多或者過少,過少孩子吸收不到營養(yǎng),過多孩子容易引起腸胃不適。
媽媽吃螃蟹寶寶得奶癬
媽媽吃螃蟹寶寶得奶癬
秋季到來,寶寶的臉上總是紅撲撲的……每年秋冬季節(jié),在天氣轉(zhuǎn)換時,總是嬰幼兒好發(fā)奶癬的高峰季節(jié)。這時候,不僅寶寶難受,而且媽媽心焦……在上周的名醫(yī)網(wǎng)上聊中,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施嬰嬰教授提醒諸位媽媽,最近是奶癬的高發(fā)季節(jié),既要讓寶寶遠離致敏食物,媽媽自己也要學(xué)會“忌口”。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奶癬發(fā)作,不要病急亂投醫(yī),也不要掉以輕心。
秋冬交替奶癬頻發(fā)
最近正是菊黃蟹肥的時節(jié),個大、噴香的大閘蟹紛紛“爬”上了餐桌。剛剛生下寶寶的林女士禁不住“食指大動”,品嘗了幾只。這一天,她就給餓了的寶寶喂了奶。沒幾分鐘,寶寶的臉上現(xiàn)出了一塊塊的小紅斑。她一時不以為意,可一個小時候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那些小紅斑居然慢慢滲出了淺黃色的液體。這下,嚇壞了的她連忙把寶寶送去附近醫(yī)院,經(jīng)診斷,寶寶是得了“奶癬”。
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施嬰嬰教授指出,嬰兒奶癬是一種過敏癥狀的皮膚病,病因復(fù)雜,有的嬰兒具有遺傳傾向。如果父母雙方均為過敏體質(zhì),則孩子80%是過敏性體質(zhì)。在嬰幼兒時期,早期過敏原主要為食物、日光、化妝品、肥皂等,都可能誘發(fā)“奶癬”,甚至吃少量的魚、蛋也會使病情加重,所以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幼兒,在添加輔食時,要格外小心。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家庭,媽媽們要更留心自己的飲食,切勿貪圖一時的口福,“連累”寶寶被奶癬纏上。
【專家說法】消化不良加重奶癬
采取母乳喂養(yǎng)的家庭,媽媽們應(yīng)調(diào)整自己的飲食,少吃魚、蝦、蟹等含蛋白質(zhì)高的水產(chǎn)類食物,以及辛、酸、辣等調(diào)味品。此外,還應(yīng)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畜、禽肉類食物。如果采取牛奶哺喂,可適當延長牛乳的煮沸時間,以利蛋白質(zhì)變性,減輕致敏作用。也可適當增加新鮮果汁、水果、蔬菜等。但值得提醒的是,不論采用何種喂養(yǎng)法,都應(yīng)注意不要給嬰兒喂得過飽,因消化不良會使奶癬加重。
盲目斷奶影響寶寶健康
4個月大的欣兒原本粉粉嫩嫩的,煞是惹人喜愛,但最近,一些密集的小丘疹爬上了她原本粉嘟嘟的臉蛋,皮膚也變得干干的,還有灰白色的鱗屑。家里的老人家認為,欣兒是得了奶癬,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給欣兒斷奶,切斷“源頭”。為此,欣兒的媽媽非常猶豫。一方面,她不愿意看到欣兒因為奶癬瘙癢,日日寢食不安,而另一方面又擔憂,太早斷奶不利于欣兒的健康成長。
“家長往往誤認為‘奶癬’與吃奶有關(guān),采取提前斷奶的辦法。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濕疹照長,而且嬰兒也會因為母奶或牛奶的攝入不足,造成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下降,其它病并發(fā)?!睂<姨嵝鸭议L,切勿因為愛子心切亂投醫(yī),盲目為孩子斷奶。
【專家說法】高蛋白易誘發(fā)奶癬
如果寶寶以奶類食品為主食,要判斷是否還能吃奶,得從尋找過敏源做起。引起吃奶孩子發(fā)生奶癬的可能的過敏食物不外乎牛奶、母乳或添加的輔食。若懷疑是奶過敏,一是盡量吃母乳,二是可以將牛奶多煮沸幾次,以破壞致敏的蛋白質(zhì),然后再喂孩子;或者還可選用特殊配方奶粉(比如:水解蛋白奶粉、羊奶等喂養(yǎng))。
此外,由于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容易誘發(fā)嬰幼兒過敏,父母應(yīng)注意避免讓4個月內(nèi)的寶寶添加高蛋白輔食。
提醒及時就醫(yī)避免奶癬復(fù)發(fā)
孩子得了奶癬,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治療,盡快控制病情,避免患兒病情加重和復(fù)發(fā)。奶癬的破損處,可涂用一些皮質(zhì)類固醇霜劑,有較好的止癢抗過敏作用。如果奶癬并發(fā)感染,局部可用具有消炎、止癢、抗過敏、抗真菌等多種作用的藥物。如果皮損較廣泛或瘙癢明顯,還應(yīng)口服抗組織胺類藥物等。
奶癬寶寶科學(xué)食譜
菜泥湯(白菜、胡蘿卜、卷心菜)、絲瓜湯、綠豆百合湯、泥鰍湯等。
“奶癬寶寶”飲食要點
要點1:避免讓寶寶提早年齡階段地過量進食,食物應(yīng)以清淡為主;
要點2:尋找可疑的食物過敏原,如果發(fā)現(xiàn)明顯地誘發(fā)寶寶長奶癬的食物,立即停用,即使是媽媽也應(yīng)避免吃可能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但過段時間后,還可從少量再作嘗試;
要點3:給寶寶添加新食物要從少量開始,如果10天左右寶寶沒有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才可能再增加攝入量,或增加另一品種的新食物;
要點4:少吃動物油,適當多攝入植物油;
要點5:牛奶煮沸次數(shù)要多一些,使其中引起過敏的乳白蛋白變性,從而減輕過敏;
要點6:飲食多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莧菜、薺菜、馬齒莧、冬瓜、黃瓜、萵筍等,少食刺激性食物;
要點7: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食物,以調(diào)節(jié)寶寶的生理功能,減輕皮膚過敏反應(yīng);
要點8:4個月內(nèi)的寶寶不要過多食用高蛋白食物,以免因為不易消化,誘發(fā)過敏。
媽媽“嘮叨”能讓寶寶聰明
兒子出生后我就不斷地指著屋里的東西告訴他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家里人取笑我“嘮叨”,我卻照說不誤。不久我發(fā)現(xiàn),只要我問他:“寶寶,掛鐘在哪兒?”或是“布貼畫在哪兒?”他的眼睛就會有意識地看向這些東西的位置,而那時兒子才三個月。此外,我還把我所有能記起的兒童歌曲手舞足蹈地唱給他聽,或者配上動作繪聲繪色地給他講童話和寓言故事,每當這時候兒子就會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我不哭也不鬧,有時還會笑出聲。
天氣好轉(zhuǎn),我和他爸爸就盡可能帶他到外面去玩,并且不停地把沿途看到的事物講給他聽,因為我知道即使是一片樹葉、一個行人,對兒子來講也是新奇的。
我的苦心沒有白費,七個月兒子叫第一聲“媽媽”,十五個月背出第一段歌詞?,F(xiàn)在的兒子不僅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且還常常“妙”語驚人。一次他不小心掉到床和暖氣片的夾縫里,奶奶忙把他拉出來問他怎么樣,他邊哭邊說:“都人仰馬翻,頭破血流了!”弄得大家忍俊不禁。
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我們的話題也越來越寬,為此我漸漸有了一種緊迫感。為了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兒子,至少為了不至于有一天和兒子無話可談,看來自己還得不斷充實,活到老學(xué)到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