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摟著抱著孩子批評更有效。
發(fā)布時間:2020-10-28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牽著摟著抱著孩子批評更有效。下班回來,xx正在外面與小朋友一起玩沙?;丶覝蕚浜盟酗埐耍愠鰜斫衳x回家沖涼吃飯。我看著xx與小朋友說再見準備收拾玩具后便轉(zhuǎn)身想往回走。xx在后面叫,媽媽,你都不幫我拿玩具回家的呀?我應(yīng),不,xx能做的事情需要自已做。xx開始不愿了,你就要給我拿。我說,媽媽不會幫你拿,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玩具是你自已帶出來的,需要自已帶回來。當然,你可以選擇不收回家。xx見我態(tài)度強硬,便不情不愿的收拾玩具跟著我回家了。
到家后,在我催促下,xx很快的清洗干凈了玩具。然后,又開始語氣不好的叫,“媽媽,你都不來幫我脫衣服的呀?”我坐在那里沒動,“媽媽不會過來幫你,衣服你自己已經(jīng)會脫了,所以需要自已脫。再說,如果是因為褲子濕了很難脫需要媽媽幫忙也需要好好跟媽媽說話,這種態(tài)度媽媽不會理你?!边@下,xx急了,開始想與我耍賴皮,“我就要你給我脫,我就要?!币娢依^續(xù)坐著不動后xx拖著沒脫完的褲子跑向我身邊開想扯我的衣服與我賴皮。
看到xx的意向,我語氣嚴厲的對xx說,自已會做的事情需要自已做,這點是很肯定的,你不用再和媽媽賴皮。賴皮也是沒用的。你這樣,只會讓媽媽更生氣。而且賴完皮后你還是得必須自已脫衣服。
不想事態(tài)發(fā)展得更嚴重,我轉(zhuǎn)頭深吸了口氣,然后再把xx拉向自已的懷抱里。而xx也不再急著想扯我的衣服想開始賴皮。我語氣輕緩的重申著剛說過的話,并且認真告訴他,賴皮、哭鬧這方式并不能得到大人們的幫助。而xx,終于明白的點點頭并自已坐下脫褲子。[合同范本網(wǎng) 36gh.cOM]
現(xiàn)在再想這事,慶幸自已控制住了脾氣。想想,xx是明白一些事情的對錯的,當他知道自已或許做錯了事情而爸爸媽媽沒有指責或批評時,他便會換個事情或方式再次嘗試挑戰(zhàn)大人的底線,當大人開始指責他時,他又開始擔心,這樣做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會理他了,于是他又想用賴皮來繼續(xù)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大人,一旦沒控制好自已的脾氣,便是反復(fù)的惡性循環(huán)......
轉(zhuǎn)身的一個深呼吸,批評時的一下牽手,一個擁抱,看似小的動作,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是愛的一種表示,是感情的一種肯定。孩子需要這種方式,我們更需要,因為,牽著摟著抱著孩子批評更有效。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讀《牽著蝸牛散步》心得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wù)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槭裁??”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心得: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nèi)心聲音在俗世的回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里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帶著孩子一起讀書的神奇效果
說心——良好的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
所謂“說心”,是指用“口”說出“心中所想”?!靶摹?現(xiàn)代人稱之為大腦),首先是自己這個個體的主人,偉大的“心”還能成為其他的“心”乃至萬物的主人。不論是普通的“心”還是偉大的“心”,最早都是努力通過“口”向外界表達自己的。表達的好與壞、能力的高與低,直接影響著這顆心的能量。
無論哪行哪業(yè)的成功人士,首先要在“語言使用上成功”。語言學(xué)家講,這個世界是由語言符號虛構(gòu)而成的。你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語言構(gòu)成的,都是假象。人都是活在一個由語言構(gòu)成的世界里。拿破侖說過一句話:什么是歷史?只不過是一部被大家承認了的寓言故事(Whatishistory?Butafableagreedupon。)。可見語言能力對于一個人,乃至對于人類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所以,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家長作為啟蒙者一定要有所作為,對孩子實施最早也最重要的影響。
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從孩子開始學(xué)習(xí)說話就可以加以訓(xùn)練了,下面我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女兒小時候特別喜歡聽故事。睡覺前要聽,吃飯時要聽,出去散步時也要聽。還好,她姥姥是個小學(xué)語文老師能找到故事。由于那時工作很忙,我和我太太兩個人在北京,雙方的老人都不在身邊,孩子斷奶后就一直跟姥姥了。到兩歲多才回到我們身邊。剛回到我們身邊時,也沒覺得什么,不就是愛聽故事嘛,講故事不就得了。我太太把她小時候的事講給孩子聽,再往后就是編故事,編了半年后,實在編不出了,最后對我說:“我受不了你女兒了。整天讓講故事,哪有那么多故事講,你給她講吧。”我心說那還不好說。我到書店買了一套彩圖版的《格林童話故事》,共20本。
剛開始的時候,我太太先自己看然后講,后來干脆直接照本宣科。沒想到的是,正是這一做法產(chǎn)生了神奇的效果。我女兒總有一天會明白,正是她媽媽的這一做法對她的一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以后我太太和我有了時間就是和孩子一起看書,給她讀。她每次都聽得特別認真。很多時候一個故事念好多遍。一段時間后神奇的效果出現(xiàn)了。
有一次,一個朋友去我家串門,看見女兒自己坐在沙發(fā)上看書,朋友過去問:“你在看什么書呀?給我念念,我看你認識幾個字了?!蔽遗畠耗闷饡_始讀,讀完一面,翻到另一面。朋友驚奇地大瞪著眼睛,因為他想不到三歲多的孩子居然能認識這么多的字。事實上,她并不認識幾個字,只是能把整本書上的故事背下來而已。
我也感到特奇怪,驚奇地告訴我太太。她不屑一顧地看著我:“你終于知道你是多么地不關(guān)心孩子了吧。這些童話書里的故事,她都能看著書,一字不差地背下來?!?/p>
這個好習(xí)慣一直這么持續(xù),直到她上學(xué)。
我們都沒想到的是這一行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一、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一點對任何人來講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如何培養(yǎng)就成了關(guān)鍵。我聽到許多對孩子教育有心得的人在談到這一點時說,孩子在小時候?qū)W說話時盡可能地不用類似“吃飯飯、喝水水”之類的話,而是直接用“吃飯、喝水”這樣正規(guī)的表達。此外,給孩子講故事時要用標準且有文采的語言。這樣的方法說起來容易,而真正做起來呢,做家長的未必就能做到。而我們現(xiàn)在提倡給孩子讀書,這樣家長只需要認字,有耐心就可以輕松地達到目的。
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有些家長也為孩子的口音擔心。其實這無所謂。孩子小時候聽到學(xué)到的口音不是特別的純正,不必擔心,最重要的是語言能力的運用,發(fā)音只是語言中的一小部分,等他們長大后一上學(xué)就會糾正過來的。我們培養(yǎng)的是孩子運用語言思考的能力,人們不是用發(fā)音思考的。
二、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讀書習(xí)慣
我們從來沒有故意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xí)慣,也從來沒有敦促她去讀書。從小她就愛讀書。其實,很簡單,每天和爸媽一起看書,盡管她看到的大都是圖畫不是字,但她的心里很清楚她愛聽的故事就在那里,所以,只要有了時間就看書,如果爸媽不在身邊她便自己看,回想大人在該書該頁上反復(fù)講過的故事。慢慢將之成誦。
三、自然而然地在做事時能夠集中注意力,并養(yǎng)成積累資料記憶的習(xí)慣
孩子小時候心里單純,沒有雜念,當他們聽故事時,能集中注意力。這種訓(xùn)練的持續(xù)自然能鍛煉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尤其是他們在重復(fù)聽喜歡的故事時,不但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同樣信息的重復(fù)使故事在大腦里沉淀析出,從而形成記憶。所以這些訓(xùn)練不需我們家長去精心設(shè)計,只須做就可以了。人類的祖先已經(jīng)通過漫長的進化用本能的形式把這些寫入了孩子的大腦程序,原裝就有,聰明的家長只需把這些功能激發(fā)出來就夠了。
我女兒上小學(xué)后,有一次我有事去她們學(xué)校,路過她們班教室,許多孩子聽到腳步聲都扭頭向外張望,而女兒卻絲毫不為所動,專注于老師講課,老師因此還表揚了她。
四、對語言的超強的理解能力是副產(chǎn)品
前面形成的這些好習(xí)慣,使孩子能在上課聽講時高度集中注意力。而良好的語言感知能力,對學(xué)習(xí)數(shù)學(xué)產(chǎn)生了巨大的幫助。有不少低年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數(shù)學(xué)應(yīng)用題孩子自己看不會做,但是只要家長讀一遍把題意解釋清楚就會做了,這其實就是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差造成的。而我女兒從未有過類似的困擾,這也就是源于從小養(yǎng)成的習(xí)慣。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任誰也想不到“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讀書,有趣的故事反復(fù)讀”的做法竟能產(chǎn)生這么神奇、深遠的效果。
牽著寶貝的手走進愛心
我想女兒是上天賜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很多時候沉迷于寶貝的微笑中,那么的溫和、那么的溫暖。女兒的性格是溫和的,屬于那種特溫柔的女孩,從小就這樣。于是,我想是不是很多時候神看我太凌厲,所以,賜給我一個溫和的女兒來溫暖我的心?
女兒的性格從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流露了出來,記得剛會走路那會,母親曾帶著女兒去街上玩。巷子里好幾個差不多的孩子,屬女兒性格最柔弱。于是,母親一直小心翼翼,唯恐別的孩子欺負了寶貝。那時,寶貝手里拿了一塊餅干,剛剛往嘴里放,一轉(zhuǎn)眼就被另一個小女孩搶走。女兒望著被搶走的餅干大哭,嘴里喃喃地說:我的干干。等那個小女孩的母親把搶走的餅干放在女兒的手里,女兒笑著拿回了餅干,依舊和小女孩玩耍起來。那時,在我的眼里總覺得女兒太軟弱。甚至抱怨上天怎么賜予我這么一個孩子?后來,發(fā)生的許多事,令我的想法發(fā)生了改變!
也許,并不是女兒軟弱,很多善良的本性使她往往能寬容許多的事。就拿那個搶走女兒餅干的小女孩來說吧,女兒依舊和她在一起開心地玩,甚至把自己喜愛的東西分給小女孩一些。原來,女兒是善良的,在她的心里有很多的寬容。于是,女兒好多的朋友,有比她大的,有比她小的。女兒的愛心時時感動著我,也許,這就是孩子善良的天性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計劃生育的繼續(xù)開展。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自私、霸道、任性成了獨生子女的主要性格。尤其,再加上有些家長的縱容,很多孩子不僅僅沒有愛心,還學(xué)會欺負別的小朋友,長此以往,形成自私蠻橫的性格。長大后,不僅自身素質(zhì)降低,也沒有學(xué)會愛別人的能力,從而產(chǎn)生孤獨感。
其實,性本善,每一個孩子生下來后都是一張白紙,要靠后天的疏導(dǎo)和教育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而在性格中,擁有愛心是一個人必須具有的素質(zhì),這關(guān)系到以后社會價值的問題。所以,從小的愛心教育更是刻不容緩。這不僅僅包括對家人的愛心,也包括對他人的愛心。愛心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素質(zhì)和教養(yǎng),也是一個人做人原則的問題。正所謂:先學(xué)會做人,再去做事,才能立足于世界。
女兒的善良再加上我的疏導(dǎo),越來越具有愛心,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積累,感覺教育孩子不要刻板,融入生活的形象教育更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首先,我感覺一個不關(guān)愛動物的人是不具有愛心的。這樣就可以利用孩子喜歡動物的天性,給與疏導(dǎo)教育。比如:領(lǐng)著孩子去動物園,教育孩子要愛護動物,不要去騷擾小動物的安靜,因為,小動物也會煩。教會女兒怎么去喂養(yǎng)動物,而金魚是最適合孩子的動物,于是,家里買來魚,讓女兒從喂魚的過程中體會快樂。假期,經(jīng)常領(lǐng)著女兒感受大自然,感受蟲鳴鳥叫,感受大自然的能量,培養(yǎng)孩子寬容和善良的性格。
其次,教會女兒學(xué)會關(guān)愛他人。這首先從小孩子入手,畢竟孩子之間更容易溝通,教育女兒不要斤斤計較,要照顧比她小的孩子,讓她具有大姐姐的驕傲感。再次帶女兒感受農(nóng)村有些家庭的貧窮,讓她感覺自己是幸福的,并主動和這些孩子在一起玩,從而獲得孩子之間的溝通和快樂感。原來,孩子的世界一直是平等的,只是大人的一些語言流露和一些行為誤導(dǎo)了孩子。所以,家長先要自律,不要在孩子面前歧視一些窮人和弱勢人群,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比如:去年的地震期間,學(xué)校組織捐款,當女兒回家問我捐多少錢的時候,我笑著說:媽媽出一部分,你拿出你的零用錢,這樣才能體現(xiàn)你的愛心?。∠胍幌霝?zāi)區(qū)那么多和你一樣大的孩子因為地震而上不了學(xué),該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而你拿出你的零用錢才是真心實意的捐款,也更能感受到捐款的快樂。女兒欣然答應(yīng),雖然我又補了一部分的錢,可是,這種不完全依靠家長的愛心行動才真正讓孩子參與到愛心中。
最后,教育孩子要學(xué)會感恩。感謝一切給予自己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種信仰的教育,讓孩子明白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要融入這個大家庭中,自私只能使自己陷入苦悶和孤獨中,而感恩才會使自己變得更快樂。
通過生活中各種無形的教育,女兒變得開朗富有愛心。尤其是最近幫寶適和聯(lián)合國基金會舉辦的“1幫1貧困地區(qū)兒童疫苗關(guān)愛計劃”,在網(wǎng)絡(luò)上開展的為寶寶贏取愛心寶貝大使稱號活動,更是激蕩著我的心。我想:這正是一次良好的教育活動。尤其是女兒也喜歡看我的博客模板,何不更換了模板為女兒進行一次愛心教育呢?于是,晚上,更換了模板,女兒看到我新更換的模板,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活動呢?我說:這是一次公益活動,媽媽參加這個活動,就是想為你贏取愛心寶寶稱號,也想通過媽媽的博客宣傳,使更多的人關(guān)注到那些貧窮的孩子,這樣做是不是很有意義呢?女兒點頭: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好多貧窮的孩子上不起學(xué),更不用吃好東西了,媽媽,你這次一定要幫助他們??!我說:是啊!媽媽這次更換模板,就是為了更多的人關(guān)注到他們,讓他們也能打上疫苗,少生病,快樂地活著。女兒笑:我也想當愛心寶寶,更想那些孩子也能過上好日子!
讓我們一起牽著寶寶的手,學(xué)會感恩,共同走進愛心吧!
別只盯著孩子缺點
晶晶吃飯撒飯粒,無論大人怎么批評,他都改不了這個毛病,有時甚至用腳把掉在地上的飯粒擦來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頓飯,他有兩頓飯的時間要挨罵,甚至挨打。晶晶的父母自覺無招了,便求助于心理醫(yī)生,醫(yī)生建議:“當晶晶再犯同樣的毛病時,你們不必去理會他。
”父母遵醫(yī)囑,當孩子再用腳擦桌底的飯時,佯裝沒看見。幾天下來,媽媽發(fā)現(xiàn)晶晶沒再用腳擦飯,立即表揚了孩子,“今天晶晶的鞋底沒有黏黏糊糊的飯粒,真干凈!”“晶晶的桌子底下沒有飯粒,看了真讓人舒服?!焙⒆右姼改笇ψ约翰溜埩5氖虏宦劜粏枺徊溜埩5公@得表揚,便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掉飯粒,即使掉了飯,也會彎腰撿起,晶晶受表揚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漸漸地,晶晶在不知不覺中改掉了這一毛病。
正面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對于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會使孩子感到高興,以后愿意再重復(fù)這種良好行為,這種做法叫正強化。有些父母的眼睛總盯著孩子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就稱之為負強化。負強化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不良行為習(xí)慣,反而易于強化這種習(xí)慣。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著急,于是逢人便說:“我這孩子只吃雞、鴨、魚、肉……蔬菜一點也不沾,真讓人著急?!碑斨说拿鏀?shù)落孩子的缺點,這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如此強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幾乎不可能。
晶晶的父母錯誤地認為,關(guān)注孩子的壞行為,對孩子進行訓(xùn)導(dǎo)和懲罰,可以制止不良行為的發(fā)展。其實對孩子來說,這種懲罰和訓(xùn)導(dǎo)都似乎是一種獎勵,因為這一行為引起了父母的重視,故孩子對這一行為印象深刻。這就是不少孩子愛惡作劇的原因所在。
別只盯著孩子缺點
每個人都希望被人關(guān)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著孩子缺點的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或是覺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當然,不值得大驚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會選擇引起父母注意的負面行為,而不愿選擇父母毫不理會的行為。
父母關(guān)注什么行為,這種行為就會逐漸形成孩子的習(xí)慣。因此,父母應(yīng)多關(guān)注孩子好的一面,對良好行為給予及時肯定與獎勵,淡化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采取漠然處之的態(tài)度,使他沒有加深印象的機會。
淡化孩子的缺點絕不意味著為孩子的行為護短,也不是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缺點時,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設(shè)法替孩子開脫辯解,而是策略地對孩子進行正強化。
不要逼著孩子"懂事"
最近,小編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懂事的孩子,其實生活在很深的絕望里”。這句話讓我看的很心疼,但是也無法避免的贊同。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文章的節(jié)選,也是作者自身經(jīng)歷的故事。
【懂事的孩子,其實活在很深的絕望里】
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媽媽說,我小時一直哭,必須抱,一放下就哭,哭到一歲四個月,突然就不哭了,以后再沒怎么哭過。我記事很早,最早記憶只有幾個月,但從記事起,就一直是小大人,偶爾才有做小孩的感覺。
一直不明白,按說我得到的照顧很好啊。因爺爺奶奶死活都不會給我家?guī)Ш⒆?,哥哥和姐姐的?jīng)歷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我出生后,媽媽干脆不掙工分了,做全職媽媽帶我,在農(nóng)村這是絕無僅有的事。
記事起,我沒被打一次,沒被罵過一次,父母也從不否定我的意志。好像是,我得到了充分的愛與自由,但怎么就那么乖呢?難道是因?qū)Ω改腹睬椴胚@樣嗎?但我的活力去哪了?一副好嗓子,卻逐漸不能唱歌了,從來都不能跳舞,現(xiàn)在才可以跳點激烈的。
直到今年一天,做了三個很深很深的夢,第二天發(fā)現(xiàn)長了五根白發(fā),才明白這一切是怎么回事。原來的哭,是對媽媽喊,看著我,關(guān)注我,和我呼應(yīng)。一歲四個月時,突然不哭了,是絕望了,再也不發(fā)出這個意愿了。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小編有話說】
看了這一段,小編的心里其實也是百感交集的,小編突然想起了曾經(jīng)去非常窮苦的一個地方,那邊的孩子小小年紀都非常的懂事,當然,這也是生活所迫。
之前認識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從小都非常懂事,不要求玩具,不會胡鬧的要好吃的,朋友經(jīng)常和我們說,從小就給孩子立好了規(guī)矩,不會買給她很多好吃好玩的,所以現(xiàn)在孩子看到別的小孩有的小玩具,也不會吵著要爸爸媽媽買。
當時,小編和其他朋友一個勁的夸孩子懂事,朋友會教育,還紛紛的要學(xué)習(xí)。
但是此時此刻,我想來,卻覺得這個小女孩有些可憐,因為她早早的失去了孩童的任性和快樂。
當然,小編說的不是一味的讓孩子任性,滿足她的無理要求,而是正確的適當?shù)慕逃龑?dǎo)孩子,但絕非要她一味的“懂事!懂事!懂事!”
所以,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們,教育孩子是一件深奧的事情,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專家有什么要說的~
【聽聽專家怎么說】
陳慧:教育孩子,眼光要放長遠點
養(yǎng)大一個孩子真的很不容易。孩子讓我每天都面臨很多問題和課題,通過孩子我們需要時常檢視自己的教育行為。
我們在教給孩子知識的同時,千萬別忘了教給他(她)堅強、勇敢,別忘了教他(她)具備良好的心態(tài),別剝奪他(她)選擇的權(quán)利,別限制他(她)探究的腳步。偶爾的跌倒未必不是好事,畢竟孩子的教育不是短期的,而應(yīng)該是終生的教育。
下面,我來說說怎樣在生活中正確的教育孩子,引導(dǎo)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而不是強迫的逼孩子成為一個“懂事”的人。
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父母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xué)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母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fù)制品??梢姶笕说难詡魃斫陶娴暮苤匾?。
大人的意見要統(tǒng)一。有的時候父母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tài)度也要統(tǒng)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shù)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學(xué)業(yè)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fā)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yīng)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