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這樣教孩子知識
發(fā)布時間:2020-07-13 教育孩子筆記 教育基礎(chǔ)知識筆記 教育理論知識筆記 博友悠悠的風,昨天像我們講述了一個四歲女孩的故事,故事中說道四歲女孩文文在大人面前給自己的洋娃娃換衣服,在大人的鼓勵下,一種接一種的設(shè)計不斷地創(chuàng)新出來。讀完以后,立馬回想起了今晨和兒子在床上的游戲:兒子的小手分別捂著我的左右臉頰晃動,嘴里發(fā)出哧哧哧的聲音,然后右手做了一個拿東西的動作撒在我臉上,這回嘴里的臺詞變了:“放點辣椒,放點辣椒”。我總算明白過來,他是在玩燒菜的游戲。這個游戲好像從來沒有玩過,小鬼是怎樣想出來的,我沒有時間細想,既然孩子創(chuàng)造出來了,不妨和他玩玩,滿足他的這份熱情。做菜放點辣椒是兒子最不喜歡的,他的印象中辣椒比姜要辣,他能品嘗姜的辣,卻忍受不了辣椒。怕辣椒,可能還與他咬手指頭有關(guān)聯(lián),我曾經(jīng)說過再吮,給你涂辣椒水!
兒子放上辣椒,我就很夸張地長大嘴巴,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小家伙始料不及,嚇得往后抽身,同時咯咯地大笑起來。見我又打了噴嚏,他就來勁兒了,繼續(xù)玩,這回是做一個煎餅了。兒子放辣椒,我就打噴嚏,兒子放辣椒,我就打噴嚏,我們玩得不亦樂乎。(wWW.1467.cOM.CN 大學生范文網(wǎng))
玩了一會兒,我提議:這回媽媽做菜了。兒子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我做菜的時候放的是胡椒粉,兒子馬上領(lǐng)悟到,原來胡椒粉也可以讓人打噴嚏,就要求變化角色。在他放胡椒粉的時候,我告訴他昨天的《貓和老鼠》中,小老鼠給大鱷魚吃的就是胡椒粉,讓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救了貓。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NO
“廚具很危險,不能玩!”“陽臺很高,絕對不能爬!”“看電視不能離電視機那么近,很傷眼睛!”……這些No對寶爸寶媽來說一定不陌生,你有沒有想過你對孩子說了多少次No,你說的孩子都聽明白了嗎?
心慌說No,適得其反
商場里,媽媽看中了一雙漂亮的童鞋,想著給小娜試試看。但是一轉(zhuǎn)眼,小娜就像只猴子一樣爬到了鞋架上,正興奮地搖晃著雙腿對著媽媽招手。媽媽大喊:“不許爬,快下來!”小娜吃了一驚,身子失去平衡栽了下來,幸好眼疾手快的售貨員接住了小娜,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沖上去對著小娜的屁股就是兩下,小娜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氣憤地叫道:“不許哭!”小娜反而哭得更兇,周圍漸漸有人圍觀,最后媽媽只好抱著小娜狼狽回家。
小娜媽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安全,但是心太急了。如果不能試著先去理解孩子的內(nèi)在,我們所付出的愛就會變得粗暴,教育的結(jié)果也常常無效。小娜的“愉快體驗”被打斷,掉下來后的恐懼心情也沒有得到媽媽的安撫,甚至不能徹底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狀態(tài)里的孩子,小小的腦袋瓜里會產(chǎn)生混亂:啊,這世界太危險啦,我這樣是不行的,哭是不對的,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在探索世界的時候,如果一直接收著父母傳遞出來的焦慮不安的信號,她可能會變得回避風險,害怕犯錯,甚至隱瞞錯誤。
可以這樣做,先保證孩子的安全,走過去抱住她,問問她爬上來是因為什么。如果孩子尚沒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可以猜測幾種可能的答案,讓孩子選擇。當孩子意識到你懂她后,你就可以試著去影響她了,記得清晰你自己說No的初衷:“媽媽知道你喜歡爬上架子,很好玩,不過,你看這架子有點松,不安全,下次想爬的時候,先問問媽媽好嗎?”爬架子本身并沒有對錯,每個孩子都在學習如何和世界相處,而你就是他的第一位老師。
該說No時,溫柔堅持
小寶很喜歡吃糖,每次都纏著爺爺說:“我要再吃顆糖!”爺爺總是說:“吃糖蛀牙很不好,你這個小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呢?”然而爺爺常耐不住小寶的撒嬌和淚水,最后還是妥協(xié)了。爸爸媽媽總是說爺爺這樣不好,但是平時都是爺爺在帶小寶,爸媽也沒有辦法。
小寶吃糖的行為傷害到了牙齒,屬于需要被干預(yù)的行為,全家要試著達成一致。這里對于爺爺不要責備,要理解老人對于孫子的喜愛,同時和爺爺一起尋找方法,做到在面對小寶的軟磨硬泡時,可以溫和堅持,爸媽平時也可通過故事等方式來影響小寶,重點在于建立良好地護齒習慣。
說No前,先尊重孩子的感受
明明發(fā)現(xiàn)表弟在玩自己的玩具小汽車,他有點不高興地搶了回來,還嘟囔著:“你怎么隨便拿我的東西?!卑职钟X得明明太小氣了,于是邊責備他,邊拿起另外一輛小汽車遞給小表弟,明明爆發(fā)了:“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爸爸瞬間覺得腦袋變大了,怎么解釋呢?
孩子在一件事中沒有獲益,那么他自然而然地就會不喜歡這件事。如果明明沒有因為表弟的到來失去對自己物品的掌控權(quán),并且可以體會到小主人的樂趣的話,他會變得更容易合作。建議大人應(yīng)盡量尊重孩子的感受,并促進孩子們做一些共同參與的游戲,結(jié)束后可以再次強化孩子的美好體驗。
說No要掌握正確方法
麗麗的玩具總是會出現(xiàn)在家里的各個角落,媽媽說了多次也沒有用,只好在她睡著后一件一件地收拾起來,媽媽自我安慰說:“至少麗麗現(xiàn)在吃飯的時候不亂丟骨頭了,總要一步步來嘛。”
一步步來是對的,多個行為同時塑造往往會事倍功半。媽媽說了多次沒有用,那么就要換種方法了,要正式面對孩子,而不是在廚房里喊著客廳里的孩子收拾東西。介紹一下“希望之手”溝通法,家長可以試試看:
大拇指“聯(lián)系”:親愛的,過來談一下。
食指“希望”:我希望你把東西用完后收好。
中指“利益”:這樣在需要時你更容易找到你的東西,我也會更高興。
食指“自信”:我知道你可以做到,因為你已經(jīng)做過好幾回了。
小手指“協(xié)議”:我們該怎么約定?你要我在你忘記時候如何提醒你?
閨蜜小結(jié)
對孩子說No,是每個家長都要修煉的功課。說No,不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孩子,那無異于用愛謀殺一個生命的活力;說No,不含對世界和孩子的敵意,充滿信賴地等待我們的小小蝸牛慢慢長大,他知道你在陪他長大。
你可以這樣面對孩子的成績
我曾發(fā)現(xiàn)每到期中期末考試前學后一段時間內(nèi),街頭巷尾議論的中心話題便是學生的考分,可見家長學生對考分的重視程度。孩子認為,分數(shù)決定自己的命運,決定家庭是否太平。家長認為,分數(shù)是孩子有沒有出息的標志,在某種程度上,分數(shù)也是家長之間攀比炫耀的資本??荚嚪謹?shù)到底說明什么呢?考試分數(shù)只能說明孩子在某一時期對某一學科或某一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智力因素有120種,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77種,而學??荚噧H能考出幾十種智力因素,有很多智力因素無法用考試測驗出來。考試分數(shù)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基礎(chǔ)、能力、環(huán)境因素、臨場發(fā)揮等,都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考試分數(shù)有影響。另外,有的孩子善于考試,有的孩子不善于考試。再有,考題的難易程度、考試范圍也很大程度決定著考試成績。可能大家還記得1984年全國高考數(shù)學平均成績僅有48.4分,我們能說1984年考上大學的學生成績差嗎?在應(yīng)試教育體制下,從重視考試考分,過分重視選讀考試的結(jié)果,把學生當成考試機器。雖然考上名牌大學,但畢業(yè)后一事無成。
現(xiàn)今家長對孩子的分數(shù)上存在兩種誤區(qū):一是見孩子得高分就歡喜,進而對孩子過份地夸獎和物質(zhì)上的刺激,希望孩子每次都考第一。這就在孩子的心靈里種下虛榮的種子,使他們覺得自己非常聰明,經(jīng)不得一點挫折。二是不管孩子基礎(chǔ)好壞,用功與否,得低分是什么原因,見了低分就斥責、打罵,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個性發(fā)展的缺陷。
問題例如:(1)撒謊,欺騙家長,涂改成績,冒名簽字;(2)懷疑父母的愛,甚至離家出走;(3)部分學生會患“考試綜合癥”,惟恐得不到高分,心情長期處于恐懼壓抑狀態(tài),每逢考試便緊張心慌,恐怕失敗,反而更加考不出實際水平。這樣,終究會影響孩子的個性發(fā)展。
孩子得了低分自然不高興,家長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yīng)該使孩子確信父母是愛孩子的,然后可以通過輕松的談話來了解孩子,鼓勵孩子,我很欣賞我的一位同行的作法。
有一次孩子只考了48分,他讓孩子把卷子拿回家與孩子共同研究48分。首先,給以肯定,考得不錯,相信你下次再努力,學會一個填空不就50分了嗎?下次再努力,再做對一個計算題,不就60分及格了嗎?說起來,大家似乎覺得要求是不是太低了,但這對于成績差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和幫助。
其次,家長要冷靜思索與研究孩子學習差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來看,其原因可以從五個方面分析:第一非智力因素,多數(shù)學生成績不佳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性格、意志、動機等方面存在問題,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都有會造成學習成績差;
第二,學習環(huán)境差,如有的家庭每天晚上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麻將,甚至喝灑、打架,從不過問孩子學習;
第三,有特殊偏愛,有的喜歡體育,或音樂,或美術(shù),造成個別學生放棄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的孩子屬于晚熟,在低年級學習成績差,一到高年級學習成績明顯上升;
第四基礎(chǔ)差,有些學生以前基礎(chǔ)不好,新舊知識有一定相關(guān)性,因而上課聽不懂;
第五,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在學習上,或?qū)W習方法不對頭,時間花費不少,不見成效。對此父母應(yīng)針對自己孩子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為了使孩子在精神和身體上充分松馳后,以積極的心情進入學習,請孩子做如下練習:
回憶過去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最好成績時,達到目標時的經(jīng)驗感受,把那時的喜悅心情再回味一遍。
回憶成功或勝利的感覺,無論是過去的,還是最近的都可以。如在學習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真理時,那種興奮會使心情非常激動;獲得意想不到的正確見解,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心里格外喜悅。當然,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當解開難度較大的字謎時的得意心情,或當從電影、電視中學到新知識的心情等亦然如此。乃至孩提時代,剛學會騎自行車,學會游泳時的那種心情也同樣值得回憶。
我們利用音樂進行學習。進入自然的放松,有意識地試著投入你所有的感官,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音樂的妙用就是表現(xiàn)在它成為靈感的源泉,聽音樂不僅能增加樂趣,更能激發(fā)學習的靈感。因為這是一個如何將心靈中潛在的特點浮現(xiàn)成為自己的特質(zhì)的問題。也是一個如何超越原始思維的阻礙,成為一個最具有創(chuàng)意能力的人的問題。
我要達到目的
學習是快樂的
我的記憶很好
我的精力充沛
我的心情特別平靜
以上這些也可以做為肯定性的暗示警句。當然根據(jù)你的愛好和情況也可以選用其它的話做為暗示性的警句。如果在這種心態(tài)下,把它在心中反復(fù)念誦,就能夠使愿望變成現(xiàn)實。比如考試前,念誦這樣的話肯定會提高考試效果:
我能夠找到最合適的答案
主要內(nèi)容我全部記得
我的信心十足
我的記憶力特別強
盡是我擅長的試題
最重要的是盡可能把當時自己以及自己周圍的情景直至細枝末節(jié)都明晰地回想起來,讓那時的心情忠實地再現(xiàn)在眼前。這樣,那種愉快的心情就會出現(xiàn),心理也就會完全沉浸在當時的氣氛中了。
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這樣做
誰都知道“心靈手巧”,現(xiàn)在的家長也都知道動手能力和聰明程度的關(guān)系。但是,對于現(xiàn)代的中國家庭,真正讓孩子動手的機會并不太多。
孩子小的時候,總覺得孩子小,不舍得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大了,又覺得孩子功課任務(wù)重,壓力大,沒時間培養(yǎng)孩子跟學習無關(guān)的動手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
做,就是要動手去體驗,體驗生活,體驗知識,體驗社會。并不是心靈手才巧,而是手巧才能更聰明。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yīng)重視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先從生活中的小事兒做起,教會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做家務(wù),做手工等。
首先,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有效做法動手能力并不是我能做,而是我要做,這是一種內(nèi)驅(qū)力。
餓了看到可吃的東西就會拿來吃下,這是最底層的內(nèi)驅(qū)力。明知困難,還能本著挑戰(zhàn)的心態(tài)去嘗試,這是高層的內(nèi)驅(qū)力。父母適當?shù)胤攀郑詈⒆尤L試的同時讓他看到成功的希望,這是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有效做法。
接著,每天都讓孩子幫你做幾件事每天都讓孩子幫你做幾件事。
此舉不只是培養(yǎng)孩子動手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借做事的過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也促進孩子認同家庭、加強親子關(guān)系,更要注意這類互動中的禮貌語言:“請幫媽媽拿……”、“謝謝”。講禮貌的習慣應(yīng)該成為家庭文化、從自己做起、成為家庭生活中的常態(tài)。
再者,讓孩子參與家務(wù)很有必要。
千萬別嫌棄孩子越幫越忙,讓孩子幫著一同做家務(wù)很有必要。例如洗衣,先談?wù)動孟匆聶C的工作程序,這是工作計劃的學習;認識怎么操作洗衣機及用哪些洗衣液;檢查每件衣服再放進洗衣機去……,這個流程就是不教而教的實施,孩子學會認真工作,謹慎使用工具也是安全教育。
最后,鼓勵以及陪伴孩子做手工。
做手工是提高孩子動手能力的有效辦法。做手工是很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必須和游戲結(jié)合,孩子才會全情投入。例如折紙,可以發(fā)展孩子的推理、邏輯的組織能力,也是手眼協(xié)調(diào)訓練,家長可示范折紙飛機、紙球、紙船等等玩具,孩子玩得興奮,就會主動學習,不只是促進了親子關(guān)系,也提高了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
這樣做可以輕松改掉孩子的缺點
家長們必須明白,你的眼睛如果盯在孩子的缺點上,你下個世紀也無法改變他。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價值。孩子對外界毫無興趣的原因——自我價值極低。自我價值能讓孩子感覺“我很好,我是有價值的……”這種感覺才讓他腰板挺直了。之后,他生出一種自我完善的需要,這時候,你教他方法,他才有改變的能力。
父母都知道孩子既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你把孩子的優(yōu)點像根嫩芽,逐漸放大,時間一長把優(yōu)點固著下來,最后,在他的心理系統(tǒng)產(chǎn)生自我價值升高的現(xiàn)象,一個人感覺自我價值升高,之后會產(chǎn)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如果沒有這些,我們把眼睛盯在孩子的暗點上,不斷地確認,不斷地產(chǎn)生一種叫自卑感的東西,這種劣等感,讓孩子產(chǎn)生巨大的痛苦,為了活下來,他會拼命地阻抗別人,為自己辯護,找別人的缺點,以獲得心理平衡,怕受傷害。在他的精神境界里,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他因為在防護,而這時你和他說什么,越這樣說他的自我價值越低。自我完善的欲望,沒有這欲望就沒有動力,好像沒有燃油的汽車,根本無法開動。
我們要真的想讓孩子改變?nèi)秉c,就是先強化優(yōu)點,強化到他自己也認為他有這些個優(yōu)點,然后,他自我完善的欲望開始產(chǎn)生,自我價值開始升高,這個孩子才產(chǎn)生我想要改變?nèi)秉c的欲望。這個時候才可以改變。
我在做咨詢時,我所做的第一個是轉(zhuǎn)變他的觀念,問他“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自己說完以后,我來一條條破除舊的不正確觀念。記憶力不好,不正確;沒有理科天賦,不正確;沒有文科天賦,不正確……把他錯誤的自我觀念破除。第二個,表達我的欣賞,讓他確立自我價值,逐漸使這些孩子感覺:“我真的挺好的!”
讓孩子逐漸找到他的自我價值,你才可以指出他的缺點,告訴他:“你必須改變?nèi)秉c,否則你實現(xiàn)不了你的目標!”他開始想:“好,我要改!”這才可能真的去改變?nèi)秉c。所以要想讓孩子改變的話,只有遵循這個規(guī)律才可以。我用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如果把一棵樹移到本地來,這棵樹有很多的樹杈,都是不需要的??墒且苼硪院螅覀冋5牡姆椒?,先把根埋進地里,澆上水,活了之后,枝葉長出來了,這時你才能把杈削掉,加上漆,如果樹根還沒有長住,就“卡嚓”一下剪掉枝葉,你沒有錯,樹杈是不需要的!可是把枝杈去掉,引起水分流失,樹也死掉了!這就是我們很多家長不斷地批評、苛責、埋怨孩子的結(jié)果!你說的都對,可是把孩子打擊過火了!最后,孩子缺點真的沒有了,什么也不想做,不想學習,不想做事……
有很多家長對我說:“我那個孩子,人格絕對沒問題,但是他天天也不愿和別人接觸,也不想學習,這咋辦呢?”
你現(xiàn)在能知道這里面的深層原因了吧,如果一個孩子想要跟你沖撞,想跟你逆反心理,不聽話,不斷地犯錯誤……,另一個孩子啥也不想做了。我問一問各位“教練”,你認為哪個孩子是可以塑造的?
我對啥也不想做的孩子,基本上感到無能為力!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離開他的環(huán)境,如果他能跟我生活在一起,我可以用一個月,把他重新激勵起來,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望,否則,一次談話是不管用的。一個孩子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沖突,他的內(nèi)心有把火,那是自我價值在燃燒著。還可以做,只不過方向不對,需要調(diào)整,校正過來就可以了;啥也不想做的孩子,就像爐子里的火,已經(jīng)滅了!你需要重新燃起他的自我價值,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長時間輸入的錯誤信息的結(jié)果,現(xiàn)在只有家長用更長一點的時間輸入正確信息,無條件愛孩子承認他的價值,才可以傳達進去。
育兒:我也這樣擾亂孩子了
育兒:我也這樣擾亂孩子了放手讓孩子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說的多輕松多漂亮,其實做起來是很難。
場景一:
和xx母女一起去名田百貨,蟲媽規(guī)定xx可以選擇一樣*元以內(nèi)的東西。**沒有提出買東西的要求,但是,我說她可以買5塊以內(nèi)的東西。其實,買東西的要求應(yīng)該等她自己來提、我再定規(guī)則。正是因為我常常估計到她的需求把她照顧的太好,所以她反而不主動表達自己的需要專門等著我去猜她的心思。她選東西時我雖然離開了,我還是給了她選擇的方向,那些飾品掛的很高,我把一些飾品拿下來放到她面前,陪她一起看了價格。其中一個我認為最漂亮的價格超過了5元,我說如果超過5元,媽媽可以先幫你把多出的部分墊上,等你回家用你的零花錢來還給媽媽。過了一會兒,她拿了一個最便宜但是最不起眼的飾品來,我一看就失望,問為什么選這個,她說這個便宜。我馬上就說:“為什么不選個最漂亮的呢?多的錢可以用你的零花錢補上?!彼R上選了那個我認為的最漂亮的。
場景二:
接**時,看見小A在哭,老師說她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厝サ穆飞?,和**聊天,問:“你知不知道小A妹妹和小朋友打架了。”她說“知道,她和小B打架了?!蔽覇枺骸澳憧匆娏藛幔俊彼f打架時沒看見。我說:“如果你看見了,你怎么做?”她說:“給小B講道理蠻,問他為什么要打架?!苯Y(jié)果我又不經(jīng)大腦就把話講出來了:“要是我,我就幫妹妹揍他!”
我這樣教孩子學“吵架”,所有母親都可以借鑒!
仔細回想,兒子確實也經(jīng)歷過小程度的欺凌事件。好在我們家,大人小孩從來是無話不談,任何學校里的新鮮事、煩惱事,他都要捧回來講。別看他現(xiàn)在這么愛講話,以前卻是非常內(nèi)向、膽小的,尤其是他長得比較瘦弱,每每遇到比他高壯、兇暴的小孩,他就會很懼怕。念幼兒園的時候,園里有幾個同學,很喜歡跟他玩,但玩的方式卻是撓他癢癢、甚至勒著他的脖子強迫他一起玩,這讓他感到很困擾。
在家里和兒子練習“吵架”
我一個朋友也有個差不多大的兒子,兩小孩經(jīng)常在一起玩。對方雖然小他半歲,但卻比他高半個頭,而且個性強勢,我第一次帶兒子去他們家玩時,對方不準他進玩具間玩,兒子就真的乖乖站在門口看,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做媽媽的,理所當然看了會有點心疼。不過,我覺得如果總是讓大人介入去幫忙,并不是解決問題之道,我必須要教導(dǎo)他懂得保護自己、爭取自己的權(quán)益。
于是,那一陣子,我們經(jīng)常在家里練習這幾句話:
“你不可以這樣做!”
“我不喜歡!”
“請放手!”
“停!”
我們練習用兇狠的眼神彼此瞪視了幾次之后,還練習了“比大聲”。我教導(dǎo)他:除了要大聲、用力地說出來之外,還可以配合肢體語言推開對方、阻擋對方,或者是皺眉、大吼、用眼神瞪視對方。同時,我也鼓勵他:個子大小并不代表力量強弱,人的競爭要靠頭腦,不是靠蠻力。對方對你不友善的時候,想辦法改變對方,不一定要完全退讓。
對了!說穿了,我是在教我兒子“吵架”。不過,我認為,這確實是在遇到欺侮時,保護自己、學習自衛(wèi)很重要的一環(huán)。
在家里練習過后,兒子到學校去使用,果然效果不錯,這讓他多了一些信心。我開始轉(zhuǎn)換“戰(zhàn)場”,在接下來幾周,經(jīng)常帶他去前面我提到的那位朋友家,然后仔細觀察兒子用什么方法去跟這個強勢的男孩玩。果然,我發(fā)現(xiàn)他漸漸有進步了。當對方熱情過度,攬住他的脖子,以至于他呼吸不過來時,他會勇敢地推開他的手說:“我不喜歡這樣!我們牽手就好了?!?/p>
讓孩子善用“談判”籌碼
不過,還是有好幾次,我發(fā)現(xiàn)兒子跟對方在游戲間里玩了一會兒之后,悄悄地溜出來,默默地坐在我旁邊看書。經(jīng)我詢問后才知道,原來對方喜歡玩“喜洋洋與灰太狼”的角色扮演,每次都要兒子當“紅太郎”,如果兒子不從,對方就不讓他玩別的玩具。兒子便寧愿放棄玩耍時間,出來坐在我旁邊看書。
于是,我教他:
“這樣好了,你下次可以跟他說,我們照你的方法先玩一次,但是你要讓我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否則,我就一次都不玩?!?/p>
沒錯,這一次,我教他的方法是“談判”。我相信,這位朋友并不是惡意欺侮他,只是在游樂場上,這個孩子還沒學會尊重他人、照顧他人感受罷了。所以,還是一個原則——絕不過度干涉,去給自家孩子出頭。
兒子很聰明,他很快就學會了這個好方法。現(xiàn)在,兩個男孩是很好的朋友,兒子很懂得利用談判方式,去跟對方商量,得到皆大歡喜的結(jié)果。上一次,我們聚會時,我還聽到兒子跟他說:
“你記得嗎?我以前很怕你!”
“孩子,沒有任何人有權(quán)利這樣對你”
今年暑假游泳課,有一個我沒見過的媽媽對我說:“那是你兒子嗎?他很有正義感哦!”原來,那天我兒子的好友——雯雯投了十塊錢進飲料購買機,結(jié)果那個媽媽的兒子手快,一伸,亂按了按鈕,害雯雯只好愁眉苦臉地接受了一罐不想喝的紅茶。
結(jié)果,我兒子當下竟轉(zhuǎn)頭對著比他大一歲、高半個頭的男孩義正嚴詞地說:
“那不是你的錢,你不應(yīng)該亂按!你應(yīng)該要跟她說對不起?!?/p>
唬得那男孩當場愣住,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回家之后,我當然大大贊美他的勇氣。雖然,我們經(jīng)常教導(dǎo)孩子禮讓、分享,但是,在尊重別人之余,我們也要尊重自己--包括不要讓別人欺侮你。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次聽到一個朋友被自家婆婆欺負的故事。那個婆婆不但百般介入媳婦的個人生活、工作,甚至掌控金錢、不讓媳婦帶孩子,搞得媳婦只會暗自飲泣,不夸張地說,真是生活在婆婆的“魔掌”之下。整個故事不可思議到極點!
當下,我會對孩子說,“這個社會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一個人有權(quán)利這樣對待另一個人,我們也絕對不可以容許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因為,你容許別人不尊重你,就等于你自己看輕自己、作賤自己?!?/p>
教導(dǎo)孩子保護自己也是一樣。這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應(yīng)該及早開始。
這樣的媽媽,可以富三代
各位寶媽們,你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是怎么做的呢?你們覺得自己是什么樣的媽媽呢?你們有沒有想過,到底什么樣的狀態(tài)才是一位母親應(yīng)該有的呢?下面我們來看這樣的一個故事吧!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
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去看看?!?/p>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兒子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
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
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的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蹦翘焱砩?,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
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你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弊叱鼋淌?,她流下了淚。
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p>
說這些話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黯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上一下子舒展開來。
她甚至發(fā)現(xiàn),從這以后,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初中又一次家長會
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總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點到。
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yù)料,直到家長會結(jié)束,都沒聽到她兒子的名字。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前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p>
聽了這話,她驚喜地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p>
高中畢業(yè)了
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yù)感,她兒子被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相信他能考取重點大學。
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yù)感,她兒子被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相信他能考取重點大學。
兒子從學?;貋恚岩环馇迦A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手里,突然,就轉(zhuǎn)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兒子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聽了這話,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流下,打在她手中的信封上……
愿每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人生中的良師益友,
孩子成長的路上,
我們與您一路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