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巧妙應對幼兒挑食
發(fā)布時間:2020-07-01 教育筆記挑食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幼兒老師故事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老師巧妙應對幼兒挑食”,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只要在生活里仔細去看大凡挑食的孩子都是受父母的誤導,他們通常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吃的東西,我也不要吃。
所以只要家長能夠以身作則不挑食,也不去過分的溺愛孩子,假以時日像今天這個孩子不吃冬瓜的事件我相信不會再發(fā)生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按照慣例給每個小朋友分菜,接著我一聲“小朋友請用”小朋友輕輕的搬凳子去自己的位置。
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只有寧寧站在一邊動也不動,我好奇的走到她身邊,輕聲問道:“寶貝怎么不去吃飯呢?”她抬頭看了看我欲言又止,依舊嘟著個嘴。
我微笑著把她拉坐在自己的大腿上,摸了摸她肥嘟嘟的臉蛋,輕輕的問:“乖寧寧,告訴老師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去吃飯呢?”她禁閉的嘴巴動了動,緩緩的吐出了幾個字:“我不要吃冬瓜。
”聽見她好不容易蹦出的幾個字,我頓時舒了口氣。
我緩緩的抱起她,輕輕的走到其他小朋友旁邊,說:“你看!別的小朋友吃冬瓜吃的多開心啊?”她聽了我的話,依舊嘟著嘴搖搖頭。
我笑著摸了摸她的頭說:“寧寧,你吃過冬瓜嗎?”她搖了搖頭。
我接著說:“你沒吃過怎么知道不好吃呢?”“媽媽不愛吃。
”她小聲的回答。
她的回答讓我委實的詫異。
我疼愛的貼了貼她的小臉說:“寶貝來告訴老師你是不是聰明的乖寶寶?”她自信的點了點頭。
我接道:“聰明的乖寶寶啊,他是從來不挑食的,而且他最愛吃冬瓜拉,因為冬瓜吃了會變的聰明又漂亮的哦!就象媽媽一樣!”她聽了我的話后冷不丁的冒出一句:“可是媽媽不愛吃冬瓜的。
”我聽了后趕緊接著說:“其實媽媽小時候愛吃冬瓜的,長大了才不愛吃了的,如果媽媽長大了還愛吃冬瓜的話,一定比現(xiàn)在更聰明更漂亮。
寧寧想不想比媽媽更聰明更漂亮啊?”她盯著我點了點頭。
“那寧寧現(xiàn)在就要開始學著吃冬瓜的哦,長大了也要愛吃冬瓜,那以后寧寧一定是最聰明最漂亮的,好嗎?”她那小眼睛茫然的看著我。
我輕輕的拉著她讓她坐在自己身邊,對她說;“聰明的寧寧,中午和老師比賽吃冬瓜好嗎?誰吃的最多誰就最聰明,好嗎?”
經(jīng)過我的循循誘導,她終于張開嘴巴把第一塊冬瓜送進了嘴里。
我欣慰的舒了口氣。
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性都特別的挑食,很多家長就怕孩子缺鋅,缺鐵,缺鈣等微量元素,于是就買來一大堆的營養(yǎng)品,不管有沒有病補了再說。
其實營養(yǎng)學家提倡的都是食補,很多營養(yǎng)品在提煉的過程中流失的某種微量元素也是比較多的,幾番周折終于來到孩子的嘴里的時候通常剩下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營養(yǎng)成分,委屈了孩子更浪費了腰包。
只要在生活里仔細去看大凡挑食的孩子都是受父母的誤導,他們通常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吃的東西,我也不要吃。
所以只要家長能夠以身作則不挑食,也不去過分的溺愛孩子,假以時日像今天這個孩子不吃冬瓜的事件我相信不會再發(fā)生了。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老師巧妙應對幼兒挑食”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幼兒語言教育與文本的巧妙對接
-->
【摘要】幼兒語言教育與文本巧妙對接將為幼兒園語言教學拓開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 文本對接 主要問題 對接策略
正常情況下,三歲的兒童可以掌握一千個左右的詞匯,五到六歲可以掌握三千個左右的詞匯。學前兒童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黃金階段,所以,這時,為幼兒提供一個快樂、主動地學習和發(fā)展語言的情境,成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幼兒語言教育與文本巧妙對接將為幼兒園語言教學拓開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游戲教育的意義早為幼兒教育所認同,所以許多幼兒園,更多地注重“手”的訓練,而忽略了“口”的培養(yǎng)。動手,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動口,更能激發(fā)大腦發(fā)育。所以,語言訓練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只注重幼兒的動手操作,而忽視了動手與動口的同步練習及培養(yǎng)。
2.沒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來加強語言的訓練。語言的訓練是要有一定環(huán)境的,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學習語言的愿望,將聽、說、看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有時,幼兒園教育怕出安全事故,很少帶孩子與自然和社會直接交流。這就使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缺乏,從而導致語言刺激的缺乏,學習語言的欲望不強。這些最終會讓孩子們失去了語言的社會基礎和許多語言刺激,失去了許多豐富語言的機會。
3.對文本的使用,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隨意性太強,有的甚至不知幼兒教育的文本為何物,這樣一來,幼兒語言的訓練就又少了一個憑借。
筆者重點想就第(三)個問題作些說明。
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與文本對接的策略
1.強化語言教育的理念。培養(yǎng)幼兒聽和說的習慣,不應忽視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要滲透對語言教育的思考: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新課程改革中,要認真貫徹“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課堂教學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幼兒園孩子主動學習,語言知識是建立在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是對學習資源探究、綜合、抽象的結(jié)果,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素養(yǎng),要滲透在潛移默化的語言思維中。如何強化語言教育的理念?
首先,教師可以用言語刺激觀察幼兒在語義層面上的理解,有針對性地指導。例如:聽口令做動作,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發(fā)出“我請小朋友扮小兔”的指令,兒童聽著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反應:兔子正要跳,小兔子準備跳,小兔子不跳了等等。還可設計聽指令做事情,教師發(fā)出一系列指示,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程序。還可以通過故事尋找圖片,聽故事把故事重排程序,激發(fā)孩子們對語言的敏感度。
其次,非言語刺激。兒童每天都會有實物、動作、行為、場景、圖畫、聲音、符號標記等方面的刺激,激發(fā)孩子用語言表達能感覺到的東西,這也能夠有效地組織孩子發(fā)展語言,訓練表達能力。觀察講述、聽聲音練表達、操作講解具體措施的實施,會對孩子的語言能力訓練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程下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這些設計專門的活動,來激發(fā)幼兒對語言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的敏感度。
2.改進語言訓練的方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可以使語言教學內(nèi)容中的圖片和聲音并存,使靜態(tài)文字動起來,讓語言訓練具有動畫般的趣味性和游戲性,使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語言的興趣,從而輕松愉快地去接受語言信息,語言訓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班散文詩欣賞《秋天的雨》的教學。對幼兒來說,詩歌散文鑒賞教學往往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把靜態(tài)的語言變成動態(tài)的畫面,在視頻上展示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盛開,銀杏黃,楓葉紅,水果熟,糖炒栗子香誘人,秋葉緩緩掉下來,人們忙于采摘……在這樣一個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中,兒童的注意力被吸引,能積極傾聽與表達,引導后,讓學生把所看到的秋天情境告訴大家。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內(nèi)化文本;這樣的課堂,有聲有色,孩子能充分感受散文表現(xiàn)的意境,感受文學作品中的文字美。
在語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的靈活性和動態(tài)性,能提供幼兒使用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幼兒理解詞義,提高意義識記能力;能拓展孩子的詞匯,為兒童的詞匯擴展提供一個語音與圖景相結(jié)合的教育條件,尤其是那些表意復雜抽象的詞句,往往通過特殊情況的動畫來表現(xiàn)這個詞的含義更具形象性,有助于兒童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多媒體電腦動畫能把美術(shù)、音樂融為一體,通過黏合、夸大典型手段創(chuàng)造神奇的事物、場景、人物,這些形式和內(nèi)容符合兒童的發(fā)展特點,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些都為兒童的語言感知和培養(yǎng)提供了更好的基礎和條件。
總之,幼兒語言教育與文本的巧妙對接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實際,掌握兒童學習語言特點,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孩子多看、多聽、多說、多練習,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兒童語言更會健康發(fā)展。
幼教隨筆:也談幼兒挑食
經(jīng)過我的循循誘導,她終于張開嘴巴把第一塊冬瓜送進了嘴里。我欣慰的舒了口氣。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按照慣例給每個小朋友分菜,接著我一聲“小朋友請用”小朋友輕輕的搬凳子去自己的位置。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只有寧寧站在一邊動也不動,我好奇的走到她身邊,輕聲問道:“寶貝怎么不去吃飯呢?”她抬頭看了看我欲言又止,依舊嘟著個嘴。我微笑著把她拉坐在自己的大腿上,摸了摸她肥嘟嘟的臉蛋,輕輕的問:“乖寧寧,告訴老師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去吃飯呢?”她禁閉的嘴巴動了動,緩緩的吐出了幾個字:“我不要吃冬瓜?!甭犚娝貌蝗菀妆某龅膸讉€字,我頓時舒了口氣。
我緩緩的抱起她,輕輕的走到其他小朋友旁邊,說:“你看!別的小朋友吃冬瓜吃的多開心啊?”她聽了我的話,依舊嘟著嘴搖搖頭。我笑著摸了摸她的頭說:“寧寧,你吃過冬瓜嗎?”她搖了搖頭。我接著說:“你沒吃過怎么知道不好吃呢?”“媽媽不愛吃。”她小聲的回答。她的回答讓我委實的詫異。我疼愛的貼了貼她的小臉說:“寶貝來告訴老師你是不是聰明的乖寶寶?”她自信的點了點頭。我接道:“聰明的乖寶寶啊,他是從來不挑食的,而且他最愛吃冬瓜拉,因為冬瓜吃了會變的聰明又漂亮的哦!就象媽媽一樣!”她聽了我的話后冷不丁的冒出一句:“可是媽媽不愛吃冬瓜的。”我聽了后趕緊接著說:“其實媽媽小時候愛吃冬瓜的,長大了才不愛吃了的,如果媽媽長大了還愛吃冬瓜的話,一定比現(xiàn)在更聰明更漂亮。寧寧想不想比媽媽更聰明更漂亮啊?”她盯著我點了點頭?!澳菍帉幀F(xiàn)在就要開始學著吃冬瓜的哦,長大了也要愛吃冬瓜,那以后寧寧一定是最聰明最漂亮的,好嗎?”她那小眼睛茫然的看著我。我輕輕的拉著她讓她坐在自己身邊,對她說;“聰明的寧寧,中午和老師比賽吃冬瓜好嗎?誰吃的最多誰就最聰明,好嗎?”
經(jīng)過我的循循誘導,她終于張開嘴巴把第一塊冬瓜送進了嘴里。我欣慰的舒了口氣。
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性都特別的挑食,很多家長就怕孩子缺鋅,缺鐵,缺鈣等微量元素,于是就買來一大堆的營養(yǎng)品,不管有沒有病補了再說。其實營養(yǎng)學家提倡的都是食補,很多營養(yǎng)品在提煉的過程中流失的某種微量元素也是比較多的,幾番周折終于來到孩子的嘴里的時候通常剩下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營養(yǎng)成分,委屈了孩子更浪費了腰包。
只要在生活里仔細去看大凡挑食的孩子都是受父母的誤導,他們通常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吃的東西,我也不要吃。所以只要家長能夠以身作則不挑食,也不去過分的溺愛孩子,假以時日像今天這個孩子不吃冬瓜的事件我相信不會再發(fā)生了。
幼師如何用動畫片巧妙的激勵幼兒
導讀:教育孩子不但需要愛,還需要策略與技巧,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不過,有時候,教育真的就這么簡單。
小班孩子們特喜歡看動畫片,愿意模仿角色的語氣、動作。這不,剛看完《天線寶寶》,孩子們就到處去找朋友“拉拉手”。“起來,不要!”一聲尖叫傳了過來,我一聽,是李曉萱的聲音。
曉萱是個特有個性的女孩子,不喜歡與任何孩子玩,那怕是孩子無意識地碰她一下,她都會扯著嗓子喊幾聲,弄得小朋友都離她遠遠的。
我過去一看,原來是昊昊想去拉她的手,她不但使勁甩掉了昊昊的手,還在那兒大聲喊著:“老師,他打我!”昊昊像做錯了事似的,無助的站在那兒。我趕緊蹲下,把昊昊抱在懷里,拍著他的后背說:“昊昊真乖,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昊昊會幫助小朋友,來老師親一個?!蔽矣H了親昊昊,然后請昊昊去找別的小朋友,昊昊高興的去找朋友了。
我請孩子們接著往下看《天線寶寶》,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著。我坐在萱萱身邊,把她的手放在我手心里,邊看邊輕輕的摸著她的手,慢慢的,她不緊張了。我趴在她的耳朵上,悄悄地對她說:“讓老師像天線寶寶那樣抱抱你好嗎?”萱萱有點猶豫,我輕輕的把它抱起來,邊拍著她的后背邊模仿天線寶寶的語氣說:“抱抱,抱抱”孩子們也學我的樣子,和旁邊的小朋友抱抱。我趁機對萱萱說:“萱萱,你喜歡天線寶寶嗎?”萱萱點了點頭,“天線寶寶相互喜歡才抱一抱的,剛才昊昊和老師一樣,是喜歡萱宣,所以才抱一抱你,那不是打,那是親。萱萱親一親昊昊好嗎?”萱萱抱著昊昊顯得有點僵硬。這時,別的小朋友也過來抱一抱她,她也有點放松自己,臉上有了笑容。我拉著萱宣的手和每一個小朋友擁抱,孩子們高興的抱著萱萱,亮亮還在她的臉上親了一口,她也愉快地享受著。我把一枚小紅花貼在她的胸前,她用手捂著,美美地笑了,我也由衷地松了一口氣。
教育孩子不但需要愛,還需要策略與技巧,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不過,有時候,教育真的就這么簡單。
幼兒園挑食的教育筆記 【分享】
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幼師,我們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方式,而教育筆記可以促進老師教育素質(zhì)和能力的提升,如何動筆寫一篇幼兒園教育筆記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兒園挑食的教育筆記”,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幼兒園挑食的教育筆記【篇一】
吃午飯了,保育員拿來的菜園子,飛揚看見了就說:“老師,我不要吃!”“不行啊!這天就吃這個,你不吃會肚子餓的!”我邊說邊把一碗圓子放在她面前,她也沒有再說什么,很不情愿的用調(diào)羹舀著碗里的圓子,慢慢的放到嘴巴里。
大部分孩子都吃完了,培培與飛揚拿著只吃了幾口的碗來到我面前說:“我不要了?!笨粗麄儩M臉委屈的樣貌,我也明白,他們很努力了,也允許他們不吃,然后給他們一人一個蛋球。
個人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在午餐中的表現(xiàn)也不一樣,雖然我們就應培養(yǎng)孩子不挑食的好習慣,但也應尊重孩子的生活習慣,像培培與飛揚,他們已經(jīng)很努力的將不喜歡的圓子吃了幾口,對于他們是一個進步,以后再鼓勵他們多吃一點,也許他們不會很快的愛上這個食物,但我相信,僅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孩子不會很厭惡樂,這不是一樣能養(yǎng)成好習慣,如果一味讓他們吃下去,不但孩子不會對這個實物增加好感,相反更厭惡,我們不也是這樣嗎?說實話,我不挑食,但也不喜歡這種糯米的食物。所以,不一樣的主觀或客觀原因同樣也會影響我們的食欲,那么,我們何不也寬容一下孩子呢?
幼兒園挑食的教育筆記【篇二】
常金濤小朋友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就嘰里呱啦地講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又是根本聽不清我的話。
這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組去,二組別去?!钡侨嘈∨笥巡⒉宦犓脑?,一齊涌向了杯子廚,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們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此刻請金濤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團,金濤大聲喊:“一組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樣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總是講話,別人還能聽得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透過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許多。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幼兒園挑食的教育筆記【篇三】
這天我把香噴噴的飯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紹了飯菜的名字,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獨只有梅嘉旺小朋友把菜吐了出來,露出不想吃的表情,這時我急忙走到她身邊,我對梅嘉旺小朋友說:“怎麼啦?為什麼把菜都吐出來了?是不餓,還是不喜歡吃這個菜啊?開始梅嘉旺還有點做錯事不敢說的語氣和表情,我就摸著他的頭邊說,沒事,是不喜歡吃嗎?他喃喃地說:“是,我不愛吃,不想吃”,我蹲下來和梅嘉旺說:“咱們就吃兩口好嗎?這菜個性香,很有營養(yǎng),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呀,梅嘉旺對我搖了搖頭,露出無助的表情,最終梅嘉旺還是沒有吃。
透過這件事我反思到我平時沒有細心的觀察梅嘉旺的吃飯狀況,就應了解孩子愛吃什么與不愛吃什么,多和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飲食狀況,只有充分了解,懂得孩子,這樣我才能使孩子逐漸的把挑食的毛病改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及時與梅嘉旺的家長配合,幫忙梅嘉旺養(yǎng)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我相信梅嘉旺小朋友以后會更加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挑食的教育筆記【篇四】
這天戶外活動,我和小班的孩子練習雙手交替拍球?;顒又?,和孩子們一齊進行了熱身--自由拍球活動。然后,告訴孩子們,此刻我們來練習雙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進行,邊拍邊數(shù)數(shù),按二八拍進行,活動剛開始沒拍幾個,浩亮小朋友喊了聲:“老師我沒……”。在孩子們啪啪地拍球聲中我沒有聽清楚,走進他問:“你的球沒氣了?”他很認真地說:“不是,我沒勁了”,看上去紅彤彤的小臉蛋不像是生病。我靈機一動鼓勵他說:“勁是練出來的,你看老師和別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勁,”這時浩亮小朋友也之后一、二、三、四……的拍起來,我問:“有勁了嗎?”他神氣的張開五個手指說:“我有這些勁了!”,“奧,那么多勁了,勁是不是越練越多啊?”他高興地說:“是”。接下來的時光他一可也沒停,雙手拍得那么歡。
這件事使我感觸到,每項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和用心性都來自于老師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只要調(diào)動起孩子的興趣和用心性,就有使不完得勁。
真誠對話,化解挑食幼兒的心理焦慮
到了喝奶加餐時間,總能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逡巡在自主生活區(qū),那是蕓蕓,這個小姑娘從開學初到現(xiàn)在,一口奶都沒有喝過,每次喝奶都是她最痛苦的時候:“我不愛喝奶,我想喝甜水。我不想喝奶,我喝奶,我怕我會吐,我也許會過敏?!保懈鞣N各樣的理由來拒絕喝奶。面對老師的勸說,她都是鼻涕一把淚一把,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熬不過她的軟磨硬泡,把開了封卻一口都沒喝的奶,整罐放到了垃圾桶里。
蕓蕓吃飯也和喝奶一樣難熬,挑三揀四。不好好吃飯、不好好喝奶、不參加運動,造成她上下臺階兒都要人扶著,體質(zhì)測查的各項結(jié)果都不合格,家長為此非常的苦惱和糾結(jié),但是面對她的哭鬧,卻沒有好的辦法。一度跟老師說:
“您勸勸她,讓她喝奶。”
“唉,要是不愛喝奶就算了,實在不吃就算了?!?/p>
那真的算了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是放任自流還是想方設法讓她改掉挑食喝甜水不喝奶的習慣呢?
答案當然是后者。
我和孩子開展了一次真誠的對話。很有成效,記下來與大家交流探討。(首先要確認孩子確實對牛奶不過敏,再展開以下方法)。
一,不急不躁。
教師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
不要因為孩子的軟磨硬泡失去了應有的平靜與理智。在孩子哭鬧或者耍賴時,老師要做到心平氣和。因為老師情緒越是激動,孩子的抵觸和求關注的心理就會越強,哭鬧會更加厲害。
老師可以和孩子面對面坐好,拿好紙巾,幫孩子擦去鼻涕眼淚,請她安靜下來,好好跟老師說清自己的想法,提示孩子:“你邊說邊哭,我聽不清,請你安靜一下,再跟我說,我可以等。你不哭了,我們再說話。“蕓蕓逐漸安靜下來。
二,客觀訴說和認真傾聽。
客觀說出老師內(nèi)心的感覺,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解決內(nèi)心顧慮。
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和她是平等關系。把她當成了好朋友,對她是真心的關愛。
她說:“可我不想喝奶,我從來都沒有喝過奶,我在家也不喝,我媽媽說不愛喝就可以不喝。”
我:“你想聽聽我的想法嗎?”
蕓蕓說:“想?!?/p>
我把她的手拉過來,握在我的手心里,對她說:“宋老師也有很多東西沒吃過,也有一些東西不愛吃,但是沒吃過的東西可以嘗嘗。而且醫(yī)生對我說,有很多東西雖然味道可能不好,可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所以宋老師就堅持吃,第一次少吃一點兒,第二次稍微多一點,慢慢的這些東西我就都能吃下去了,現(xiàn)在我就很少生病,每天都能來上班,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用總?cè)メt(yī)院打針吃藥,我覺得好好吃飯比打針吃藥舒服多了。你覺得呢?”
她點點頭:“我也不喜歡打針吃藥?!?/p>
我又說:“蕓蕓媽媽很愛蕓蕓,但是媽媽有時候因為太愛自己的孩子了,也會犯一些小錯誤,會慣著孩子,這樣是不好的。所以老師會和媽媽談,希望媽媽能改正自己的小問題,能幫助蕓蕓也改掉自己的壞毛病,讓蕓蕓能夠更加強壯,你看這樣好不好?”
她使勁兒點頭:“是的,我媽媽就喜歡慣著我,她就怕我哭。”
看來孩子是抓住了家長的軟肋并懂得加以利用。這是家長們必須要注意杜絕的。
我:“總不喝奶,挑食的孩子,腿沒有勁兒。走路走不快,跳也跳不高,想玩滑梯也爬不上去,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你也不能一起玩,多沒意思啊,會影響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簡單的提示讓孩子明白她所做的事情錯在哪里,會帶來什么害處。由此而督促孩子自覺改正它。
三,擬人化的情感置換。
用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擬人化的語言,來引導孩子進行情感置換容易被孩子接受。因為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點,形象生動的語言,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讓孩子回到童話世界。,孩子會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理解和感受。成人利用適當?shù)恼Z言引導孩子作心理換位,可以教會孩子去體會他人的心情,感受,從而變得更善解人意,通情達理。
我對蕓蕓說:“牛媽媽為了讓小牛強壯。給小牛喂奶,小牛就很有力氣很強壯?,F(xiàn)在牛媽媽為了讓小朋友強壯,把牛奶給我們小朋友送來了,希望我們小朋友多多的喝奶,這樣能夠長得像小牛一樣的強壯,如果你不喝奶,那就把牛媽媽的這些奶都浪費了,牛媽媽會傷心也會生氣的,小牛也會不高興的。“蕓蕓若有所思。
四,循序漸進,堅持到底。
任何問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勝心和責任意識,幫助孩子逐步適應。
所以我跟蕓蕓商量,制定一個喝奶計劃。
首先,把不透明的罐裝奶明示化。在班里喝奶的時候,每個小朋友是一罐裝牛奶,孩子看不到自己喝了多少還有多少,憑借經(jīng)驗和搖動奶罐來感知喝奶進度。這會給不愛喝奶的孩子造成壓力。我跟蕓蕓商量,把罐裝奶像倒酒一樣,倒在杯子里,每次倒出來一點,她能看到自己喝了多少,喝完了,再倒一點,允許她慢慢適應。
其次,為了避免惡心等不適,可以先嘖嘖(嘖嘖的咂摸聲音)再咕咚(吞咽的聲音),也就是從小口到大口,從吸一口歇一會到連續(xù)吞咽,允許孩子慢慢過渡。
再者,從家里喝奶氛圍入手:從今天開始,媽媽,爸爸,還有爺爺在家里的時候,都陪著靜云一起喝奶,大家坐在一起,由蕓蕓為大家服務,倒奶,從每天喝一點點開始逐步適應。不光融洽了家庭氛圍,也能促進孩子好好喝奶和進餐。
五,積極的心理暗示。
計劃定完了,我給了蕓蕓一個大大的擁抱,并且輕輕撫摸她的后背,她很滿足的對我說:我明天肯定能喝完奶。適當?shù)纳眢w安撫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我從最初的面對面,過度到拉著手交流,談到現(xiàn)在,擁抱著她,愛撫她的后背,身體姿勢的變化讓她潛意識里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和積極回應。
今天的喝奶斗爭就這么愉快的結(jié)束了,明天可能她還會哭還會鬧,但我想她一定會比今天進步一點點。
我也知道這樣類似的事情還會有,希望我們都能以一顆赤子之心,平和理智,溫柔親切的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問題,幫助他們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后續(xù):
今天嘗試喝奶的時候,計劃改變了一下。蕓蕓說:“不想把奶倒在杯子里,怕看到會惡心?!蔽彝饬耍骸澳俏医o你看看你以前笑的照片,你看看多好看!這樣你就不會惡心了。”蕓蕓說:“我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好看多了!”這樣的對話還有很多,不一一贅述。
今天蕓蕓喝了3/4罐奶,午飯都吃光了。
巧妙應對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案例描述:
小王是我們小小班的孩子,他特別聰明,由于他父母都是做老師的,因此在教養(yǎng)方面都很好。平時對人很有禮貌,上課也很愛動腦筋,平時的活動都是非常積極,但最近發(fā)現(xiàn)他好象變了,做什么事都喜歡跟老師對著干,比如:睡好覺大家都出來了,而他偏偏還要呆在午睡室;看書的時間到了他偏偏還要說“我還沒看完,”而且基本上天天這樣。觀察班上的其他孩子也或多或少有些不聽話的例子,但像小王這樣的表現(xiàn)確實很特別,他的父母也覺得孩子現(xiàn)在有點不聽話了。
案例分析:
分析小王的行為是屬于兒童的第一反抗期。每一位孩子在2—-3歲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時期,只是有的幼兒表現(xiàn)的明顯,有的幼兒表現(xiàn)的不是很明顯?!暗谝环纯蛊凇笔谴蠖鄶?shù)孩子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必經(jīng)階段,在此階段孩子出現(xiàn)一些逆反的表現(xiàn)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它是孩子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孩子的否定行為表明孩子開始產(chǎn)生自主意識,試圖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建立自己的好惡觀念,表達個人的需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和大人相反的做法,當大人說這樣可以的,他偏偏認為這樣不可以。這正是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對大人觀點和指令的否定,來強調(diào)自己的存在,也是尋求大人對他們尊重的一條途徑。他們也希望通過讓他自己來做某些事情,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備的能力,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jīng)很強了。因此,有人認為,將心理“反抗期”說成“自立期”或“自強期”,也許更為恰當。當孩子出現(xiàn)反抗期時,我們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如果處理不好,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采取的措施:
1、要學會尊重孩子。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人格上都是獨立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觀點,哪怕他們的觀點是不成熟的。我們要放棄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強硬態(tài)度。應該看到,孩子的“反抗”行為正是促進他們能力發(fā)展的心理動力。成人應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的某些行為給予適當?shù)墓膭?,以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動作技巧、能力的發(fā)展
2、對孩子的反抗行為不能放任不管,也不可控制過嚴。
我們應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適當加以控制。同時也要給予孩子在一定范圍內(nèi)表達自己的機會,以使孩子的獨立性得到發(fā)展,比如:有時孩子們在看書時,時間到了,有的幼兒說“我還沒看好,”硬要再看一會兒。此時老師也可以給他再多看一會兒??吹臅r間長了有的幼兒也會模仿,所以我們可以適當應用方式方法,給他限定一下時間,比如:當老師數(shù)到十時就收起好嗎?這樣給孩子一個下的臺階,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當孩子硬要自己穿衣服時,我們可以在旁幫助他們一起穿而不要過多的限制。在沒有什么大礙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讓孩子去做吧。
3、該說“不“時就說“不”。
對于有的有危險的事情,孩子一定要做,那一定要堅決說“不”比如:模仿成年人擺弄電器開關,玩弄打火機、開煤氣灶等等。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在兒童反抗期,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引導和教育孩子認識他們尚不熟悉的世界,要學會表揚和善意批評兒童,使兒童的心身得以正常發(fā)育。
4、使用自然后果處罰法。
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可以運用孩子行為后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懲罰他的行為。比如:有的孩子不肯自己吃飯,那我們就可以應用自然后果懲罰法,他不吃過會兒肯定會肚子餓,當他餓了時你再不喂他,他肯定也會自己吃了。
5、家園聯(lián)系,共同難關
孩子的三分之二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所以家長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家長也需要理解孩子的這種現(xiàn)象,正確的去面對,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蠻橫的處理,這樣只會更傷了孩子。幸好小王的父母也是老師,他們也非常關心孩子,會觀察孩子的言行,我們也適時地與他們溝通,讓他們能理解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做到家園共同配合教育孩子。
面對孩子的反抗期有時或許我們真得覺得很頭疼,也很無奈,但我們必須要正確的面對,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反抗期。如果對孩子過多的干涉,可能使孩子變得唯命是從,成為一個沒有主見、唯唯諾諾的人。反之,如果明明知道孩子的做法是錯的,還是一味的遷就,這又無疑就是在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因此我們需要把握好管教的“度”,運用一定的智能和技巧,化解孩子的“反抗”,使孩子勝利度過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期。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們發(fā)現(xiàn)小王的行為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活動也積極了許多,脾氣也沒以前那么倔了,當有時在集體面前無法與他溝通時,我們就利用個別交流的時間與他溝通,往往當一件事情過了之后,再去談論此事時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或認同你的觀點。平時我們也比較關注小王的行為,多鼓勵孩子的長處,比如他的講述能力很強,我們就讓他在集體面前講故事,他也會非常高興。相信通過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孩子會順利度過反抗期的。
幼兒觀察記錄:挑食的孩子
觀察內(nèi)容:觀察幼兒中午進餐情況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地點:小二班活動室
觀察對象:軒軒
觀察目標: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不挑食,不剩飯。
觀察描述:
午餐時間到了,今天中午為孩子們準備的午餐是大排、木耳和西紅柿蛋湯。小朋友有序取餐后,教室里很安靜,孩子們都在認真的吃著飯。當然,也有個別幼兒吃飯時不專心,還在和其他幼兒大聲說話。軒軒小朋友拿到飯以后,遲遲不動,看著飯一臉的為難。我走過去問他:“軒軒,你怎么了?怎么不吃飯呢?”軒軒看著我沒有說話。他看了我一眼,又皺著眉頭,噘著嘴,看了看碗里的飯和菜。我頓時明白了,于是問他:“是不是遇到不喜歡吃的菜了?”他難為情的點頭,回答“是的。”他說不喜歡吃大排,因為大排嚼不動。我說:“老師不是經(jīng)常說小朋友不能挑食嗎,之前你不喜歡吃青菜的,但是現(xiàn)在也吃了,這就是進步呀,老師當時還夸了你呢!今天的大排你不喜歡吃,那該怎么辦?是不是遇到困難了又要退縮?”他低下頭想了想,然后看著我說:“那我能不能就吃一點點?”我說“可以啊,吃一點也是有進步的,我們每次都多吃一點點,這樣時間久了你就會越來越棒了?!彼麍远ǖ狞c點頭。當他吃了第一口時,我看著他,對他點頭笑了笑。他好像得到了鼓勵一樣,一口接著一口的吃,不一會兒,一塊大排就被吃完了。他拿著空碗給我看,高興的說“老師,你看我吃完了?!蔽颐念^,裝作很驚訝的說“你都吃完啦?太棒了,你今天又進步了!老師要給你一個獎勵。”吃完飯,我獎勵給他一張小貼紙,他特別開心的跟其他小朋友炫耀。
下午離園時,軒軒拉著媽媽,對她說“你看,我今天又進步了,這是老師獎勵我的?!避庈帇寢屢查_心的表揚的孩子,并對他說“如果你以后都不挑食了,什么都愛吃的話,那就更棒了。我們還要進步哦!”軒軒高興的點了點頭。
分析反思:
通過和軒軒媽媽的交談,我了解到,軒軒爸爸和媽媽平時上班都比較忙,在家里奶奶帶的較多。老人對孩子常常很溺愛,對于孩子的要求,老人都盡量滿足。對待幼兒吃飯的問題,奶奶常常都順著孩子,時間久了,導致幼兒挑食現(xiàn)象嚴重。
解決策略:
首先,我們通過講述繪本和故事的形式,給幼兒以引導,讓幼兒知道挑食對身體不好。當幼兒遇到不喜歡的食物時,教師要進行引導,并肯定其感受,引起共鳴。同時,給幼兒鼓勵,讓他一點點的嘗試,久而久之,幼兒的挑食現(xiàn)象就會有改善。
其次,和家長溝通,要和家長達成共識。我們要求孩子不挑食,不僅局限在幼兒園,在家中家長更要督促幼兒,不能溺愛孩子,孩子說不吃就吃。家長要分清什么是真正的愛。
最后,年輕家長要和老年人多溝通,帶著爺爺奶奶多聽有關科學育兒的講座。只有家園一致配合,才能幫助幼兒改善挑食的現(xiàn)象。
幼兒觀察記錄:挑食的冉冉
觀察對象:冉冉性別:男年齡:4歲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過程: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zhuǎn)眼一個學期馬上又要結(jié)束了,小班的孩子即將要進入中班。面對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心里很是欣慰。當然,對于個別幼兒的吃飯問題,老師也是很頭疼的。
午餐時間到了,今天孩子們吃的是蠔油生菜和鵪鶉蛋,喝的是豬肝湯。小朋友拿到飯以后教室里都開始安靜下來,大口大口的吃著飯。也有個別幼兒吃飯時不專心,還在和其他幼兒大聲說話。冉冉小朋友拿到飯以后,遲遲不動,看著飯一臉的為難。我走過去問他:“你怎么了?”冉冉看著老師沒有說話。他只是默默的看了看碗里的飯和菜。我頓時好像明白了,于是問他:“是不是遇到不喜歡吃的菜了?”他難為情的點頭,回答“是的?!彼f不喜歡吃生菜。我說:“老師不是經(jīng)常說小朋友不能挑食嗎,之前你不喜歡吃青菜,現(xiàn)在也吃了,這就是進步呀,老師還夸了你呢!今天的生菜你不喜歡吃,那該怎么辦?是不是遇到困難了又要退縮?”他低下頭想了想,然后看著我說:“那我能不能就吃一點點?”我說“可以啊,吃一點也是有進步的,我們每次都多吃一點點,這樣時間久了你就會越來越棒了?!彼麍远ǖ狞c點頭。當他吃了第一口時,我看著他,對他點頭笑了笑。他好像得到了鼓勵一樣,一口接著一口的吃,不一會兒,碗里的生菜就被吃完了。他拿著碗給我看,高興的說“老師,我吃完了。”我摸摸他的頭,裝作很驚訝的說“你都吃完啦?太棒了,你今天又進步了!老師要給你一個獎勵。”我給他的柜子上貼了一個小紅花,他特別的開心。
下午離園時,冉冉拉著媽媽,對她說“你看,我今天又進步了,這是老師獎勵我的?!比饺綃寢屢查_心的表揚的孩子,并對他說“如果你以后都不挑食了,什么都愛吃的話,那就更棒了。我們還要進步哦!”冉冉高興的點了點頭。
分析:
之前通過和冉冉媽媽的交談,我了解到,冉冉爸爸和媽媽平時上班都比較忙,在家里奶奶帶的較多。老人對孩子常常很溺愛,對于孩子的要求,老人都盡量滿足。對待幼兒吃飯的問題,奶奶常常都順著孩子,時間久了,導致幼兒挑食現(xiàn)象嚴重。
措施:
首先,我們通過繪本和故事,給幼兒引導,讓幼兒知道挑食對身體不好。然后,在幼兒遇到不喜歡的食物時,教師要進行引導,并肯定其感受,引起共鳴。同時,給幼兒鼓勵,讓他一點點的嘗試,久而久之,幼兒的挑食現(xiàn)象就會有改善。
其次,和家長溝通,要和家長達成共識。孩子不僅在幼兒園不挑食,在家中家長更要督促幼兒,不能溺愛孩子,孩子說不吃就吃。家長要分清什么是真正的愛。只有家園一致配合,才能幫助幼兒改善挑食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