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你們的夢想
發(fā)布時間:2020-07-01 聽幼兒故事 幼兒聽故事 幼兒園說課稿夢想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聽聽你們的夢想”,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想到孩子們馬上要上小學了,去年接他們的時候,我們在第一節(jié)課上,讓每個孩子做了自我介紹,孩子們那個時候只是很簡單的說到自己的名字,在小能人民族幼兒園上學,一年過去了,今天我用了一下午的時間讓孩子們再去做一次自我介紹,并且要介紹到自己的名字年齡,爸媽的名字,家住哪,自己的愛好,最喜歡的人以及自己的夢想。
剛開始孩子們都不好意思上,于是我點了一個班里最膽大的小朋友,她說的很好,下邊小朋友很自覺的鼓掌,然后我問孩子們這樣的自我介紹難不難?他們都搖頭說不難,于是一個個手舉得很高。
其實這樣的活動,除了要聽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想聽聽每個孩子的夢想。
做為一個6歲多的孩子,他們應該很清楚及堅定的知道自己喜歡的,自己想要的,自己的夢想。
班里有幾個孩子特別愛畫畫,他們的夢想是要做一個畫家。
有個孩子喜歡捯飭一些小玩具,他說我要當修理家,我問你要修理什么呢?他想了一下說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發(fā)明我想要的玩具。
有個孩子愛跳舞,她的夢想是要當一個舞蹈家。
有個孩子愛畫火車,我以為他的夢想也是畫家,可是他說我要當一名司機,那樣我就終于可以開我自己畫的火車了。
有一個孩子說,在預防火災演習中看到消防員叔叔拿著滅火器把大火熄滅了,所以想當一名消防員。
有個小朋友更是可愛,說我要當醫(yī)生,那樣我以后自己就不生病了,我再也不用吃苦藥了。
我很感動在孩子們說最喜歡的人時,他們都說的是我,因為我是老師,也是媽媽,喂他們吃藥,給他們打飯,和他們一起睡覺,當然在他們不聽話犯錯誤的時候也會批評他們,一個個稚嫩的小臉讓我滿是歡喜,謝謝你們喜歡我,我也很愛你們的。
孩子們,靳老師想在5年后,再遇見你們,再聽聽你們的夢想。
不知道本文“聽聽你們的夢想”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聽孩子們講著美麗的夢境
上午一入園,梓涵就興沖沖的跑到我面前,拽著我的衣角,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師,你先別忙,我告訴你件事”。
還沒等我表態(tài),她就急不可耐地趴在我耳朵上嘀咕開了:“老師,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里我和你在一起,我們都長著蟬羽似的美麗翅膀,共同在藍天上飛翔,我們飛過高山、飛過大海、飛過菜博會,我高興極了,最后竟笑醒了……”,不經意間,這時我的旁邊已經圍攏來許多小朋友,大家爭先恐后地說起了自己的夢:沒媽的孩子志翔說:“我夢到老師親我了,老師的吻好甜啊,在夢里我還喊媽媽了呢,說著說著,語速竟慢了下來,眼角似乎也有些許晶瑩閃爍”,活潑的紫薇說:“我夢到老師和我們在操場上盡情跳舞,媽媽說昨晚我睡覺很不老實,她給我蓋了好幾遍被子,早上起來見我時還是身子光光,睡在了被子外面”他的話把大家逗得開心大笑……
我認真地聽孩子們講著美麗的夢境,一股股暖流涌上心頭:每天和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他們帶給我太多的感動和驚喜,使我平凡的生活里多了許多的亮色,其實在我的心里,班里的每個孩子也早已融進我的生命,他們的喜怒哀樂時時牽動著我的心,今天,就在此時此刻,我真想大聲告訴孩子們:“親愛的孩子們,老師每個甜美的夢里也都有你們的幸福身影,因為你們是老師的驕傲,是老師的自豪,在我的心里,你們每一個孩子,都像一片片嬌嫩的樹葉,每一片葉子都晶瑩剔透,綠意盎然,每一天都盡情伸展著身姿,每時都帶給我快樂和驚喜”。
老師,我不想天天聽你們說對不起和不好意思
“老師,我不想聽你們天天說對不起和不好意思”這是今天早晨一位媽媽對我所說的話,您看到這句話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您是家長,您會這樣告訴孩子的老師嗎?如果您是老師,您又會怎么來解答這樣的家長呢?作為老師,我和這位家長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談話。媽媽的目的很明確,我給孩子報蒙氏班,就是因為蒙班孩子少,老師能夠照顧得過來?,F(xiàn)在孩子入園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孩子回家就哭,不愛去幼兒園,孩子說老師從來沒有抱過她,從來沒有喂過她飯,在孩子水杯找不到時,她叫老師也沒有老師理她,在她想大小便的時候,老師們都忙于照顧其他哭鬧的小朋友,沒有看到她所打的報告……孩子所表述的種種情況,讓家長對老師的工作產生了懷疑,是不是因為我的孩子老實,不哭,不需要哄,你就不管我的孩子了?媽媽認為:我的孩子生理上沒有問題,以前很少小大褲子里,更不要說大在褲子里了,而且我也去咨詢了醫(yī)生,醫(yī)生說孩子可能是因為膽小,嚇的。因為醫(yī)生的解釋,家長對老師和孩子更不放心了,于是就和班里的幾位老師進行了談話,而就在當天,孩子回家后媽媽問什么孩子都告訴她不要再問了,說老師在高樓上都能夠聽到,很簡單,家長直接認為老師在園里嚇唬了孩子。事實呢?……我想如果是聰明的老師一定知道應該怎么樣來對待孩子家長才會滿意。你會去因為家長找你談話而去嚇孩子嗎?因為我是孩子的老師,我就要盡全力來做家長的工作,家長的要求很簡單,我能夠看到孩子的變化和進步就行了,如果我看不到孩子好的發(fā)展我還不如自己帶,如果是有個性的老老師多半會說,那你就自己帶,而我沒有,我選擇的是贊同家長,我覺得應該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情,如果是我,我的孩子在幼兒園,每個月交費用給他們,每天我還要花費那么多心思去管我的孩子,我也會覺得送孩子去幼兒園不值得。但是,現(xiàn)在我的身份僅僅是老師,我也想家長朋友能夠體諒我們一下,現(xiàn)在孩子都處在入園焦慮期,他們的反應狀況所表達的形式不一樣,有些孩子是在園時大聲哭鬧,有些孩子因為性格原因,在園憋住不哭而回家發(fā)泄,有些孩子是尿褲子,有的是尿床,還有的會在半夜哭起來,親愛的家長朋友,這些現(xiàn)象都是正常的。還有您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孩子的心去和他交流、溝通。體諒孩子現(xiàn)階段的心情,預料到可能會發(fā)生的事情,對于孩子所涉及到的老師和幼兒園的話題,如果您覺得與孩子平常的表現(xiàn)不一致的情況下,最好能夠與老師們求證一下,看是否真實,如果您這樣做一定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今天,對這個孩子我更用精力了。在戶外玩滑梯時,我給予了特別的關注,逗得她很開心,在室內,做鬼臉哄她,吃飯時喂她,沒事時抱她在教室里轉一轉,說實話,我很累,因為心里總有著那種為了迎合家長才去愛孩子的感覺,不是十分舒服,但是我卻看到了孩子從來沒有張大的嘴巴,是個Bigsmile,而且晚離園時,我還聽到了孩子很放松的笑聲音,很響亮,中間透著一種自由和舒服,孩子的今天應該很開心。我想孩子和媽媽今天一定能夠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
傾聽孩子們的心聲
日積月累,班里的圖書角里,竟有了厚厚一疊圖書。這些廢舊圖書看之無味,棄之可惜。開始我嘗試讓孩子們通過剪剪、貼貼將廢舊圖書制作成“新圖書”,但是后來孩子們的制作興趣明顯下降。到底該怎樣處理這些廢舊圖畫書呢?我想還是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在游戲活動結束之后,我捧著一疊厚厚的廢舊圖書,用很真誠的態(tài)度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你們是班級的小主人,大家來想想辦法,這些圖書該怎樣處理?”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紛紛舉手。希希說:“把這些舊圖書上的漂亮圖案剪下來,用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吧。”這是個可行的好辦法。辰說:“可以把廢舊圖書上可愛的動物剪下來做頭飾,用來表演故事和歌曲。”活躍的弼衡說:“有些廢舊圖書可以用來折飛機,還有小青蛙?!毙∑岩膊桓适救酰骸白屝∨笥牙脧U舊圖書做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做好以后講給大家聽?!背抗庹f:“老師的書上沒有漂亮的圖案,我們可以把廢舊書上的圖畫剪下來貼在老師的書上?!边@時,小光神情嚴肅的對大家說:“可以把有些撕破的圖書放在圖書角旁邊,提醒小朋友愛護圖書,不要把書撕壞。”······沒想到孩子們有這么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此后,我們便按照孩子們的想法充分利用了這批廢舊圖書。這件事讓我們再次認識到:老師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想得很周全,而且老師的想法也并不一定都符合孩子的興趣,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傾聽孩子們的智慧。
聆聽孩子們的聲音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一直對我們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怎樣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呢?并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觸孩子的世界。
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
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
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
稍稍維持秩序,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
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
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
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
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的錄音機有點小問題,播放時聲音很輕,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己玩起來了。
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
向孩子道歉之后,我輕輕的放大錄音機的聲音,隨后又坐到孩子的位置,聽一聽聲音是否合適,問一問旁邊的小朋友,這樣能聽到嗎?回答是肯定的。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fā)。
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
另一方面老師或許會出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還是要鼓勵孩子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時換一個位置,站在孩子的位置聆聽孩子的聲音或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傾聽孩子們的聲音
某天早晨,下著雨。所以當晨間操的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我就請小朋友在活動室內做操。做著做著,我開了個小差,結果把動作做錯了。耀耀第一個發(fā)現(xiàn)我把動作做錯了,他馬上大聲地說:“老師,你做錯了!”我一看,是平時調皮的耀耀,便沒有搭理他。可誰知另外幾個小朋友也接著大聲地說:“老師,你做錯了!”一時弄得我好尷尬。可轉念一想,這不是一個教育的好機會嗎。于是操做好后,我對孩子們說:“剛剛你們都說老師把動作做錯了,老師確實是做錯了,真對不起??赡銈冎览蠋煘槭裁磿鲥e嗎?”孩子們頓時七嘴八舌地猜測著原因,有的說“老師你忘記動作了”;有的說“新的操老師也不會做”……見他們討論的聲音慢慢輕下來了,我微笑著說:“因為剛才在做操的時候老師開小差了,所以把動作做錯了。你們在學本領的時候絕不能開小差啊,不然也會出錯的。老師保證以后不開小差了……你們也能做到是嗎?”“能做到!”孩子們響亮地回答。
作為老師,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認真傾聽孩子們的聲音,要知錯就改,并尋找合適的教育契機,用自己的言行來教育孩子們。
細聽孩子們的心里話
在幼兒園與孩子們打交道真的要有耐心、細心、愛心和責任心,特別是小小班的孩子,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于是我蹲下來細聽孩子們的童言趣語,從中發(fā)現(xiàn)教育的契機。
1、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
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該表示共鳴。
當孩子表達不清時,你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你關注他的談話內容,可以使用“嗯”、“是嗎”、“后來呢”等詞,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xù)說下去。
2、要鼓勵孩子大膽發(fā)表意見。
在課上,在活動中,你不能永遠一言堂,只是你說孩子聽。
小小班的孩子喜歡插嘴,不管孩子講什么,老師都要鼓勵他讓他把話說完,盡量給孩子提供說話的機會,要鼓勵孩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多贊美,少批評。
有時我們老師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可能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
“你怎么越來越不乖?”……這些話會讓孩子產生更強烈的逆反心理。
但是恰到好處的贊美、欣賞則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
所以我們老師要對孩子要多了解、欣賞、贊美、鼓勵。
世界上最純潔的地方莫過于孩子的心靈。
在那里充滿了奇妙的幻想,萌生著天真的希望。
在工作中我與幼兒靠得更近了,細聽孩子的心理話讓我更加了解孩子,也從中找到了更多的快樂。
聽聽孩子的理由
進入大班后,孩子們的求知欲比以前增強了很多,孩子們的自主性也進步了不少,教師不再擔心他們是否吃飽了,是否穿暖了;而關注的是他們今天到幼兒園來是否有學到了新的知識和本領,我們更在乎孩子們的知識積累,卻對孩子的耐心減弱了。
實錄:
一天早上,區(qū)域活動結束,孩子們都在忙碌地收拾著玩具。
齊熙岳跑到我身邊對我說:“老師,郭炳旭又鉆到桌子底下去了!我喊他他也不出來。
”郭炳旭是班最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是又在干什么呢?我走過去一看,果然,他還趴在桌子底下,看不見在干些什么。
由于自己平時一再強調要注意衛(wèi)生,可他還鉆到桌子下,所以感覺他怎么那么不聽話,都進入大班了還把老師平時說的話不記在腦子里。
我彎下身對著他厲聲喊道:“你是怎么回事,這么不講衛(wèi)生,快出來!”聽到我大聲的批評他,驚恐地從桌子底下鉆出來,小聲地說:“老師,我……”“別說了,快去洗手。
”他本來還想分辨,可我不由分說地制止了他的話不讓他說,他眼巴巴地看看我又咬了咬自己的嘴唇,怏怏地走到盥洗間去了。
這時,齊寶杰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剛才撿了好多的小紙屑,這都是剪小花紙的小朋友掉在地上的,”聽著寶杰的話,想到郭炳旭剛才看我時委屈的眼神和緊閉的雙唇,我頓時明白了,臉頓時紅了,心中也懊悔不已。
我連忙找來郭炳旭,問清了剛才他鉆桌子的事因,并誠懇地對他說:“剛才,老師沒聽你說完話就批評了你,真對不起!那些紙屑明明不是你掉在地上的,你為什么還要去撿呢?”“老師,你說小朋友們要講衛(wèi)生,保護好班中的環(huán)境,還要保持地面桌面的清潔。
他們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誰都不愿意撿,我看見離我的座位很近,就去撿了!”孩子的行為是如此的可愛,我卻責怪了他。
“你做得很好!”我摸著他的頭說:“但是以后不能趴在地上哦,你把地上的垃圾清理了,但你身上的衣服卻會變臟,對不對?這樣吧,你去把笤帚和簸箕拿來,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紙屑掃掉吧!”紙屑掃掉了,孩子也對著我開心地笑了!
多聽聽孩子說的
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看電視,一直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可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一直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故事碟片就幾個.反復聽當然小朋友會聽膩了,于是他們干脆就說起話來。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于是我關掉電視,對他們說"玩?zhèn)€手指游戲吧".他們聽后可高興了.游戲中大家都玩得很投入.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fā)。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并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