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親子游戲之認識交通指示牌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園游戲牌 幼兒園交通游戲 幼兒園游戲認識

順利過關(guān)的指示牌

前方易滑,請注意

道路障礙:點點媽以為親子游戲就一定要與孩子一起玩,當她參與到孩子的游戲活動之中時,孩子卻不甚配合。

交通解說員:有些孩子不喜歡成人隨便打斷他們的游戲,他們不愿意讓大人教他們怎么玩兒,而愿意自己嘗試著做。當孩子在做游戲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在旁邊仔仔細細地觀察孩子,看看孩子他到底在做什么,他在用什么方式做,然后再想想如何加入孩子的游戲當中,讓孩子愉悅地接受你的指導(dǎo)和你的建設(shè)性意見。

減速慢行

道路障礙:我問點點媽:“當時你給他換了一個多大的口袋?”點點媽給我比劃,差不多跟一個CD盒一樣大。哇!這個口袋跟剛才能裝進一張A4紙的袋子比起來比例就太懸殊了,游戲的難易程度也就差多了。對于孩子來說,他經(jīng)歷了從一個非常簡單的游戲突然上升到一個非常難的游戲的過程。

進入游戲場

交通解說員:當點點媽在一旁觀察到,孩子的游戲已經(jīng)做得相當順利了,試圖給他一個新的、在已有基礎(chǔ)上提升一步的工作時,她就可以加入到孩子的游戲當中,和他處于“平行游戲”的狀態(tài),一種“他玩他的,你玩你的”,沒有過多語言指導(dǎo)的狀態(tài)。

點點媽可以拿一個相同或者稍稍小一點的口袋和孩子一起玩兒,當然卡片還要拿那么大的卡片。這個時候,她只要注意采用正確的游戲方法進行游戲就可以了,不用說很多的話去指導(dǎo)孩子。只要在他旁邊玩兒了,孩子就會注意到,他們天生具有專注地模仿別人或者學(xué)習別人的能力。

媽媽在孩子旁邊玩類似的或者同樣的游戲,對他進行這個游戲操作在態(tài)度上給予了支持。這樣,一方面能夠延長他的游戲時間,只有反復(fù)練習的時間長了,孩子才能提升游戲的能力;同時點點媽的示范,孩子會看在眼里,當時或者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模仿她。

如果點點不想玩兒也沒有關(guān)系,只要他想收手了,媽媽就可以把游戲結(jié)束。下一次他玩的時候,同樣可以做這樣的平行游戲。

一路直行

交通解說員:當點點認為媽媽很支持他的游戲,而且沒有過多打擾時,他可能就會主動過來尋求幫助:“媽媽你幫我撐著點袋子,我來裝這個吧,我怎么都裝不進去?!被蛘撸骸拔覔沃?,你幫我把卡片放進去?!边@個時候,就到了孩子主動要求跟媽媽合作進行游戲的階段了。這時游戲的主導(dǎo)者依然是孩子,由他來引領(lǐng)游戲的方向,由他來決定游戲的內(nèi)容,媽媽只是協(xié)助他,甚至由孩子來教媽媽,都沒有關(guān)系。

當孩子通過觀察、學(xué)習、模仿,再裝袋子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從媽媽、爸爸身上模仿的動作很好,可以讓他很順利或者很愉快地完成游戲內(nèi)容。進而,他就會開始喜歡向父母詢問一些問題,這就達到了提升游戲質(zhì)量的目的,這時父母就可以進行一些游戲的指導(dǎo)活動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小編推薦

我對角色游戲的再認識和指導(dǎo)


角色游戲是學(xué)前兒童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的自然游戲的一種,是幼兒期特有的游戲,最為幼兒喜歡。因為獐有活動的需要。有積極參與和體驗成人活動的需要,角色游戲符合兒童的這種需要而發(fā)展起來煌。它帶給兒童滿足和快樂。角色游戲在兒童兩三歲時產(chǎn)生,學(xué)前晚期達到高峰,其后逐漸為有規(guī)則游戲所取代,那我又是如何來認識這角色游戲的,又是如何去指導(dǎo)的呢?

一.我對角色游戲的再認識最初,我開展角色游戲是放孩子去玩,不加以任何觀察和指導(dǎo),屬于放任自流。后來,園內(nèi)開展角色游戲交流,我又將游戲設(shè)計好去讓孩子玩,但自從我參加了游戲?qū)<舀D―林茅老師主辦的研討會,我才真正認識了角色游戲,懂得了如何去開展角色游戲,根據(jù)游戲的五大自由和新的兒童觀,確定了孩子是游戲的主人,于是,我才真正還給了孩子游戲的自由。

二.我對角色游戲的指導(dǎo)角色游戲的指導(dǎo),歸納起來只有八個字,即:“隨時觀察,適當指導(dǎo)”。觀察是指導(dǎo)的前提,指導(dǎo)是保證游戲?qū)崿F(xiàn)教育作用,使游戲更好地開展的一種手段。

1.為開展角色游戲做好準備工作。首先,要保證游戲的時間,特別是角色游戲所需時間較長,因此,應(yīng)合理安排游戲時間。為確保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角色游戲的計劃應(yīng)有較大的彈性。

2.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是發(fā)展角色游戲的基礎(chǔ)。角色游戲建立在幼兒所掌握的知識和經(jīng)驗基礎(chǔ)上,幼兒所掌握和積累的知識經(jīng)驗愈豐富,游戲內(nèi)容也愈豐富多彩。因此,開展角色游戲首先要豐富兒童對周圍生活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兒童在角色游戲中所反映的經(jīng)驗有其特點,不只認訓(xùn)事物間的變化,而要求孩子認識人的活動和人與人的關(guān)系。(見案例一)

3.場所.設(shè)備.玩具和游戲材料在發(fā)展角色游戲中起重要作用。漂亮別致的游戲場地,物品擺放井然有序的游戲區(qū)域,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抑制。因此,我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構(gòu)思.建造自己喜愛的游戲場所的機會。同時,讓孩子自由選擇和擺放游戲物品。投放的游戲材料要有彈性。同時,過分精致的玩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見案例二)。通過實踐,玩具的真實程度與其對幼兒想象力發(fā)展的作用,兩者不成正比,一塊積木或一根小棍,在角色游戲里可當各種物品(見案例三)這樣,能激勵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所以說在提供兒童一些真實程度較低游戲材料時,可使孩子開展更多種類的角色游戲。所發(fā),給孩子提供的玩具應(yīng)是可開展多種類的角色游戲的。

4.在角色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老師是支持者和參謀,而不是指揮者。角色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愿的活動,老師是應(yīng)從支持者和參謀的角度來促進幼兒的游戲,而不是直接指揮和支配幼兒的游戲。角色游戲中需要老師的指導(dǎo),問題是怎樣牝指導(dǎo)。老師的指導(dǎo)藝術(shù),在于保持而不破壞游戲的自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尊重和充分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見案例四.五)。

5.以間接的指導(dǎo)方法為主,幫助幼兒組織和開展游戲。在游戲過程中,老師應(yīng)隨時關(guān)心孩子的游戲,保證游戲是安全的,有教育意義的,必要時加以影響。當游戲停頓時,老師應(yīng)根據(jù)不同情況,幫助幼兒解決困難。同進,老師幫助不宜過早,要使孩子付出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游戲結(jié)束時,應(yīng)使孩子有思想準備,如提醒幼兒:快要下班了。游戲結(jié)束時,應(yīng)鼓勵.教育和督促兒童認真收拾和整理好玩具和場地。

6.組織孩子評價游戲。這也是老師間接指導(dǎo)方法之一。幼兒對游戲的評價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增長,也表現(xiàn)出對周圍事物的態(tài)度和認識。我一般以幼兒自己講高興的事和不開心的事為主,有問題大家討論,使孩子明確怎樣才玩得好。引導(dǎo)孩子評價和討論在游戲中誰會動腦筋,誰能克服困難,以后怎樣玩讓幼兒明白怎樣做更好。由于角色游戲的探討才剛剛起步,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請各位專家批語指正,歡迎各位有經(jīng)驗的老師和我共同交流,互相探討,盡快將角色游戲開展到更高水平。附:

案例一:我?guī)Ш⒆尤H商城翻斗樂玩,由于孩子親自去參加買票.脫鞋進場地.和里面的阿姨交談,認識了里面的人的活動和人與人的關(guān)系,所以孩子回園后,就玩起了翻斗樂的游戲。在參觀過程中,順帶孩子參觀了家電柜和日用品柜等,但只認識了有哪上結(jié)柜臺,卻沒有了解人的活動,因此,回園后孩子就不開展百貨商品的游戲。

案例二:我將新買的成套游戲物品發(fā)放后,孩子被新玩具的我色彩.聲響等功能吸引,只注意于擺弄新玩具,卻不開展游戲,降低了游戲水平。為此,我讓孩子玩了整整一天,但興趣不減,因為孩子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

案例三:娃娃家游戲中,我提供了半成品和以物代物的物品,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一塊長方形的布條系在兩張椅子上,就成了一張小床,將蛋糕盒當成了桌子和存放東西的器皿等。

案例四:當孩子沒有工作時,要適當引導(dǎo)。有一天,我班孩子周正源,由于來園晚了,沒有找到工答,而別人又不愿和他一起玩。這時,怎么辦?我就讓他先幫我一個忙,幫我解決一下肚子很餓的問題。他在我的指導(dǎo)下,自己想辦法開了點心店,又自己去尋找了點心店的游戲物品,還尋找同伴共同玩。

案例五:還有我班另外兩名幼兒,由于一開始沒有工作,我讓他們?nèi)フ?。結(jié)果,一會兒他們在亂逛,問他們,他們說是反貪局的。這時,我就請他們讓我到辦公室去坐一下,他們這才想起來要有辦公室。于是又開始構(gòu)造,再后來,他們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警車巡邏。這時,老師就應(yīng)隨時添加游戲材料,并不斷觀察,隨時指導(dǎo)孩子搞好這個游戲,并保證這游戲具有教育性。

親子游戲之一


1、螞蟻搬豆

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設(shè)置一定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豆,看誰搬得快。

2、貼鼻子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zhuǎn)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準確位置即獲成功。

規(guī)則: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3、我的寶寶在哪里

準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yīng)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nèi),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zhuǎn),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fā)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4、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后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后放入圓圈內(nèi),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nèi)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并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為勝利者

5、踩氣球

準備:氣球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老師給每個家庭發(fā)一個氣球和一根細繩,請家長將氣球吹大綁在自己的腳腕,身背幼兒。聽到老師的口令游戲開始,家長就背著寶寶踩其他家庭的氣球,氣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誰是冠軍。

6、小腳踩大腳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后,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跑,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

7、揪尾巴

準備:尾巴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家長將孩子抱在懷里,在幼兒的屁股上掛一條尾巴,聽到口令后開始游戲,在保護好自己的尾巴的同時將別人的尾巴揪下來。

8、兩人三足

準備:繩子若干

玩法:一家長與一幼兒將相鄰的兩條腿用繩子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后,兩人一齊向前跑,看誰先跑到終點為勝。

9、推小車(幼中)

玩法:家長抓住幼兒的兩條腿,幼兒雙手撐地,聽到口令后,幼兒雙手向前爬,看誰先到為勝。

10、可愛的袋鼠寶寶

玩法:讓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腿夾緊家長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地掛在家長的胸前,家長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向前爬,先到終點者為勝。

親子游戲之二


11、俯臥撐

玩法: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腳夾緊家長的腰,背在家長的背上,家長雙手著地做俯臥撐,看哪個家庭堅持最久為勝。

12、穿大鞋

玩法:由一名家長與一名幼兒參加,家長脫下鞋子坐在場地另一邊,幼兒穿上家長的鞋子站在另一邊,聽到口令以后,幼兒出發(fā)向家長走去,走到家長那,幫家長穿上鞋子,家長背起幼兒跑向場地另一邊幫助幼兒穿好鞋子,看誰先完成。

13、棉花球

準備:三個家庭(每個家庭一大一?。?/p>

玩法:家長蒙著眼睛,用勺子把散落在桌上的棉花球舀入碗中。(手不能碰棉花球)孩子用勺子把一個碗中的玻璃珠舀入另一個碗中。三十秒鐘后一個家庭的棉花球和玻璃珠相加。最多的家庭獲勝。

14、哪吒尋寶

準備:經(jīng)過裝飾的報紙團、玩具簍、藍皺紙

玩法:參賽媽媽收舉玩具簍站在場地一端,幼兒扮成小哪吒,由爸爸從后面抱著腰部,站在場地另一端,中間有“海浪”間隔,主持人發(fā)令后,爸爸和小哪吒跑至“海浪”邊,在“海中”尋找“寶貝”(報紙團)每找到一個就往媽媽的玩具簍中扔,至主持人說停,哪個家庭的玩具簍中的“寶貝”多為勝!

15、袋鼠接力

人數(shù):八個家庭(每個家庭一大一小)為一組,每組分兩排對面站(間距為十米)共兩組。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腿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不能碰幼兒,快速跑到對面把接力棒傳給后一位家長。哪組最先傳遞完即為勝利隊。

16、我給爸爸媽媽穿衣服

玩法:一名家長在終點,幼兒在起點,哨聲響起時,幼兒拿起衣服跑向終點,給其家長穿上衣服,拉上拉鏈后,家長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點,先到者為勝。

17、螃蟹夾球

玩法:一名家長與孩子手拉手,將一個球放在上面,身體側(cè)向迅速前進,先將球運到終點者為勝。

18、快樂貼貼貼

準備:繩子一條,貼畫若干,計時器一個

玩法:孩子與家長一組,兩組便可開始游戲。兩名家長分別背靠背被一條繩子套住,兩個幼兒分別站在家長對面的一條線后,游戲開始,每組家長使勁往自己孩子那一邊靠攏,當一方家長靠近自己孩子的線上時,孩子為家長臉上貼上貼畫,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哪位家長臉上的貼畫多,就為最后獲勝者。

規(guī)則:當家長腳踩到線時,寶寶才可以貼。貼畫只能貼在臉上。小朋友不能超出線外。

19、小飛機

玩法:幼兒背對其家長,將兩腿纏在家長腰上,家長雙手拖住幼兒胸部,幼兒將手臂側(cè)平舉,家長迅速跑向終點,先到者為勝。

20、釣魚

準備:物品:薄紙板、紙夾、報紙、大約45厘米長的線繩。

玩法:

1)在薄紙板上畫三條不同大小的魚,最大的魚是1分,中等大小的魚是3分,最小的魚5分。然后將它們剪下來。

2)給不同魚涂上不同的顏色。等它們晾干以后,再用另外不同的顏色畫上魚鱗、嘴巴和眼睛。

3)將紙夾用膠帶粘貼在魚背面鼻子尖上,這樣紙夾在大魚上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魚身上露出的稍微少一點,在小魚身上幾乎沒有露出多少。這樣最小的魚也是最難捕捉到的。

4)用幾張報紙卷起來做一個堅硬的釣魚竿,然后用膠帶粘貼起來,涂上顏色。

5)將線繩的一端固定在一個紙夾上。然后小心地將紙夾展開,做成一個魚鉤。將線繩的另外一端粘在釣魚竿上。

注:可以從硬紙板盒子中釣魚,或者干脆就從地上釣魚。給自己記時,看看在五分鐘之內(nèi)可以得多少分。

通過身體游戲認識自己


寶寶到了2歲左右,你是否發(fā)現(xiàn),搖搖學(xué)步的他(她)們,越來越喜歡洗澡,喜歡在浴缸里和塑膠玩具一起玩,偶爾拍打,看水花四濺,然后哈哈大笑。你會注意到,孩子漸漸地對他身體的每一部分感興趣,他喜歡拿自己的身體和你做比較:“我的腳丫小小”或“媽媽的腳丫大大”。早教專業(yè)人士解釋,這些行為是孩子開始探索自己身體的表現(xiàn)。

玩身體游戲助寶寶自我認知

探索身體可建立自我認同

有時,他會把身體某個部位蓋起來讓你找,有時又要你猜猜他蓋起來的是哪個部位??傊?,他樂此不疲地玩著有關(guān)身體的游戲,而你卻漸漸不耐煩。

其實,寶寶的這些表現(xiàn)表明他已經(jīng)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了。愛爾貝早教中心于春林告訴記者,孩子的這種舉動說明他已到培養(yǎng)自我認同的探索階段。所以,他開始對自己身體各個部位感興趣。當他躺在嬰兒車里時,他已認識了自己的手和腳,他知道手可以幫他拿東西,可以放進嘴巴里吸,也可以推開自己不想要的東西。18個月大后,孩子的重心開始放在認識自己身體的其他部位,了解它們的名稱和作用并且開始知道區(qū)分自己和他人,了解每個人的身體不一樣;在這個時期,孩子需要通過認識自己的身體,從而了解自己并建立自我認同。

應(yīng)陪孩子玩身體游戲

金寶貝早教顧問林曉娜表示,在這時,家長們應(yīng)學(xué)著教孩子說出每個部位的名稱“這是鼻子”、“這是耳朵”、“這是嘴巴”,讓孩子與其他人比較身體“這是寶寶的鼻子,那是哥哥的鼻子,每個人都有一個鼻子,但每個人的鼻子都長得不一樣。”

當孩子將身體某個部位藏起來時,家長應(yīng)該耐心地陪他找,并猜猜他藏起了哪個部位。又或者,家長應(yīng)該經(jīng)常帶孩子照鏡子,告訴他,他的身體各部位是怎么樣的;也可以將孩子的手放在白紙上,幫他畫一個手的形狀讓他看,可以讓他在自己的手形上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孩子探索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階段性的,如果父母不橫加干涉,他很快就會經(jīng)歷這個時期,繼續(xù)成長。相反地,如果父母在孩子探索自我時,隨意地干涉或責備,將會使孩子的成長停滯,反而延長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時間。

幼兒園手指游戲:手指親親


小指勾勾(小指互勾)。 拇指頂頂(拇指相頂)。 轉(zhuǎn)個圈兒(小指分開,手心相對,右手向前伸) 轉(zhuǎn)個圈兒(拇指也分開,手指向前轉(zhuǎn)動)。 握手親親(兩手繼續(xù)旋轉(zhuǎn),順勢上一互換位置)。 握手親親戚再繼續(xù)轉(zhuǎn)動,使兩手指尖向內(nèi)互相緊握)。

手指游戲:手指一家親


手指一家親

爸爸是司機,開汽車,嘀嘀嘀 (雙手大拇指單伸出來,向下按)

爸爸旁邊是媽媽,媽媽洗衣服,刷刷刷 (雙手食指單伸出來,做搓衣服的動作)

個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籃球,砰砰砰 (雙手中指單伸出來,向上做投籃動作)

哥哥旁邊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 (雙手無名指單伸出來,做繞圈動作)

個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東東東 (雙手小指單伸出來,做敲小鼓動作)

小手不見了

爸爸瞧瞧 (左手從背后伸出,張開手指揮動)

媽媽看看(右手從背后伸出,張開手指揮動)

寶寶的小手真好看 (雙手一齊搖動)

爸爸瞧瞧(閉合左手,往背后收)

媽媽看看(閉合右手,往背后收)

寶寶的小手不見了 (雙手都放在背后了)

爸爸媽媽快來看

寶寶的小手出現(xiàn)了 (雙手從背后再拿出來)

我是一個大蘋果

我(指著自己,表情夸張)是一個大蘋果(雙手張開表示“大”)

小朋友們都愛我(雙手食指點著前面的人)

請你先去洗洗手(雙手做洗手的動作)

要是手臟(用右手食指點著左手手掌)

別碰我!(揮動右手表示“不”)

幼兒英語手指游戲:課前活動之手指游戲


The Finger Fami This is the father, kind and true. 這是爸爸,善良又真誠 This is the mother who cares for you. 這是照顧你們的媽媽 This is the brother, so big and tall. 這個哥哥,又高又壯 This is the sister who plays with her ball. 這是正在玩球的妹妹 This is the baby, pet of them all. 這是小寶貝,所有人的寵物 See the whole fami, big and small.看看這個家,有大有小。 When I Was One When I was one I was so small, 當我一歲的時候我太小, I could not speak a word at all. 小到一個字都不會說 When I was two, I learned to talk. 當我兩歲的時候我開始學(xué)講話。 I learned to sing, I learned to walk. 學(xué)著唱歌,學(xué)著去交談 When I was three, I grew and grew. 到我三歲的時候,我長呀長 Now I am four and so are you! 現(xiàn)在我和你們一樣四歲了。

認識身體部位的親子小游戲:碰一碰


目標:

1.鞏固對身體各部位的認識。

2.學(xué)會認識圖片,并能找到身體相應(yīng)的部位。

3.體驗親子游戲的樂趣。

準備:

1.畫有頭、手、屁股、膝蓋、腳等身體部位的圖片,每張圖片間隔O.5~1米,按照一定的順序縱向鋪成一條小路。

2.寶寶有認識身體部位的知識和經(jīng)驗。

玩法:

寶寶先在家長的引導(dǎo)下熟悉圖片所示身體部位的名稱,然后站到離圖片2~3米遠的位置。家長在前面做示范動作,寶寶跟在家長身后模仿。方法是,家長走到圖片前,用自己相應(yīng)的身體部位去碰觸圖片,并用語言向?qū)殞氉飨鄳?yīng)說明,以提高寶寶對認識身體各部位的興趣,同時鞏固寶寶對身體各部位具體位置的認識。如,走到頭的圖片前,一邊用自己的頭輕輕碰觸圖片,一邊說“頭碰頭”。走到手的圖片前,一邊伸出自己的雙手拍拍圖片,一邊說“拍拍手”。以此類推,“膝蓋碰膝蓋”“屁股碰屁股”“腳踩腳”等。

建議:

1.家長示范后,要鼓勵寶寶獨立嘗試。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可以在圖片前面設(shè)置一些障礙物,如墊子(爬過小山)、呼啦圈(跳過小河)等;家長還可以引導(dǎo)寶寶雙腳或單腳行進跳,或把圖片擺成S形,讓寶寶沿S形行進等。

2.當寶寶對這部分身體部位熟悉后,可增添其他身體部位的圖片,以吸引寶寶進一步游戲,促使寶寶更全面地認識身體各部位。

3.游戲中家長和寶寶可以開展比賽,比比誰的反應(yīng)快,并可適當加入歡快、悅耳的輕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手指游戲:手指游戲


(1) 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變成小牙刷,刷刷刷

兩根手指兩根手指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變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變成小叉子,叉一叉

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變成大老虎,阿嗚叫

(2)

大拇哥,二拇弟,中山羊,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

腳下也要打著節(jié)拍,會更有意思。

(3)

拇指哥哥見面了,彎彎腰

食指中指大姐姐,跳個舞(

無名指小弟弟,見面碰碰頭

小指妹妹在一起,拉拉鉤。

(4)

兩只小手做雨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淅瀝淅瀝淅瀝淅瀝瀝

兩只小手做小傘,小傘是我不淋雨,淅瀝淅瀝淅瀝淅瀝瀝

兩只小手做小山,山上有只大老虎,啊嗚啊嗚啊嗚啊

(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些動作加進去)

(5)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zhuǎn)起來

(6)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xué)小貓,喵喵喵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xué)小狗,汪汪汪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xué)小羊,咩咩咩

我是小寶寶,我會學(xué)笑罵,駕駕駕

……

相關(guān)推薦

  • 認識身體部位的親子小游戲:認五官 認識身體部位的親子小游戲:認五官 1、知道五官的名稱和功能。 2.提高反應(yīng)速度。 3.共同體驗游戲的快樂,增進親子感情。 玩法: 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家長用動作比劃,并且用語言描述一種五官的功能,例如,...
    2020-01-11 閱讀全文
  • 我對角色游戲的再認識和指導(dǎo) 角色游戲是學(xué)前兒童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的自然游戲的一種,是幼兒期特有的游戲,最為幼兒喜歡。因為獐有活動的需要。有積極參與和體驗成人活動的需要,角色...
    2019-12-19 閱讀全文
  • 親子游戲之一 1、螞蟻搬豆 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親子游戲之二 11、俯臥撐 玩法: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腳夾緊家長的腰,背在家長的背上,家長雙手著地做俯臥撐,看哪個家庭堅持最久為勝。 12、穿大鞋 玩法:由一名家長與一名幼兒參加,家長脫下鞋子坐在場地另一邊,幼兒...
    2019-12-1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親子游戲:聽指示,反著做 游戲目的: 1、訓(xùn)練孩子的判斷、反應(yīng)能力 2、學(xué)習相反詞 游戲玩法: 1、由家長說出一個詞,孩子做相反的動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對相反的詞來測量,孩子較大時,就可以用兩對,甚至三對相反的詞重復(fù)測查了。比如...
    2019-12-12 閱讀全文

認識身體部位的親子小游戲:認五官 1、知道五官的名稱和功能。 2.提高反應(yīng)速度。 3.共同體驗游戲的快樂,增進親子感情。 玩法: 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家長用動作比劃,并且用語言描述一種五官的功能,例如,...

2020-01-11 閱讀全文

角色游戲是學(xué)前兒童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的自然游戲的一種,是幼兒期特有的游戲,最為幼兒喜歡。因為獐有活動的需要。有積極參與和體驗成人活動的需要,角色...

2019-12-19 閱讀全文

1、螞蟻搬豆 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

2019-12-16 閱讀全文

11、俯臥撐 玩法: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腳夾緊家長的腰,背在家長的背上,家長雙手著地做俯臥撐,看哪個家庭堅持最久為勝。 12、穿大鞋 玩法:由一名家長與一名幼兒參加,家長脫下鞋子坐在場地另一邊,幼兒...

2019-12-16 閱讀全文

游戲目的: 1、訓(xùn)練孩子的判斷、反應(yīng)能力 2、學(xué)習相反詞 游戲玩法: 1、由家長說出一個詞,孩子做相反的動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對相反的詞來測量,孩子較大時,就可以用兩對,甚至三對相反的詞重復(fù)測查了。比如...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