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玩具會開發(fā)孩子不同的潛能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不同房子幼兒園說課稿 玩具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玩具的教案孩子的玩具種類非常多,材質(zhì)形狀也都不一樣,所以爸爸媽媽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總是不知道買什么好。
一般來說,玩具的廠商為了方便爸爸媽媽選擇,在玩具上會標明這個玩具的作用。有的玩具有增加孩子動作技巧的的功能,有些亮著燈光的玩具可以增加視覺和聽覺刺激的,還有很多玩具說是能夠開發(fā)孩子的潛能,在玩玩具的過程中能夠讓孩子變聰明。
事實上,人類智能分為人際智能、內(nèi)省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八項。每個人的擅長的方面都是不一樣的,而每一項智能雖然各自獨立,可是也要一起合作。
而每一種智能的發(fā)展都有年齡上的關(guān)鍵期,過了關(guān)鍵期再要發(fā)展就很難了。所以父母不妨在選購玩具時,依照各種玩具的分類和適合的年齡層,來挑選適合的益智玩具,讓小朋友在玩各種玩具時,提升各方面智能的發(fā)展。
只是當孩子在玩時,不會只單獨練習某一項智能,但為了父母在選購玩具的方便,簡略的依照玩具最主要的項目來分類,提供各位父母參考。(wWw.36gH.cOm 合同范本網(wǎng))
音樂智能
很多人天生唱歌就很好聽,還能夠清楚的辨別音準和節(jié)奏,聽到音樂會不由自主地打著拍子,這類人一般都有著較高的音樂智能。
在孩子的玩具中,會有很多的仿真的小樂器,或是音樂鈴,或是有些具有聲光效果或模仿各種聲音的玩具,這些玩具在孩子使用的過程中都能夠培養(yǎng)其音樂智能。
人際、內(nèi)省智能
人際智能通常指的是和自己以外的人的互動,具體有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時的互動方式、和爸爸媽媽之類的人之間的相處。其中還有孩子察言觀色的本事,比方說跟小朋友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手偶布偶、具競爭性或分工合作的游戲玩具,都能夠促進其發(fā)展。
而內(nèi)省智能指的是自我認知、自信心的建立還有是非對錯、道德觀、價值觀等內(nèi)在標準,所以,很多游戲也會著重鍛煉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其實這兩方面的智能,一般都是一起發(fā)揮作用的。
空間智能
凡是建立孩子3D立體慨念和建立兒童方向慨念,比方說上下左右前后或東南西北都是屬于這類智能。還有孩子在認識各種形狀的幾何概念、對影像、圖形的認知和喜好的時候,或者是畫畫,進行一些藝術(shù)活動的時候,也和空間智能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因此像是拼圖、各種積木、立體或平面的迷宮、各種組裝玩具,或是各種圖卡,一些孩子畫畫用的工具也是屬于這一類的。
數(shù)理邏輯智能
數(shù)理的智能包括數(shù)和量的對應(yīng)、度量衡測量、分類、集合、排序排列。而邏輯則包括分析、推理、因果關(guān)系及解決事情的能力,我們在商場上購買產(chǎn)品的時候都會說到有開發(fā)智力的功能,一般都是指這兩項。
之前大多數(shù)的玩具基本上都是數(shù)理邏輯的類型。包含了各種棋類局戲、撲克牌,新式天平游戲、順序圖卡、還有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比方說九連環(huán)、華容道、孔明棋等,都能夠開發(fā)孩子的潛能。
爸爸媽媽在選購玩具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孩子實際的發(fā)展情況來選,讓孩子的各項潛能都能夠得到開發(fā)。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擴展閱讀
帶孩子鍛煉分季節(jié),不同季節(jié)不同安排
孩子需要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既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還可以在運動中培養(yǎng)和孩子的感情。一般家長可以和孩子選擇球類、慢跑、投擲等簡單的合作運動,不過,在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講究,家長不妨調(diào)整鍛煉計劃哦!
炎熱夏季要避暑
夏天的高溫讓人在不運動的時候都會大汗淋漓,所以,在選擇和孩子一起鍛煉的項目時,要有所選擇。首先要選擇時間段,上午八點之前或者下午四點之后比較合適,這個時間溫度不會太高。
對于鍛煉項目來說,不建議進行劇烈運動,最好以走為主或者平衡訓練為主,而且,玩水、玩沙子對于孩子來說也非常有意思。
寒冷冬季熱烈點
冬季可以適當選擇劇烈一點的運動。不過,要考慮到家長還有孩子的體力,不要讓運動變得負荷太重。跑步、跳躍等運動都不錯。有場地的話,長跑、踢足球很好,沒有場地,跳繩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如果家長有條件,滑雪、滑冰也是很好的鍛煉項目。
溫度適宜的春秋季
無論是春天還是秋天,都是溫度適宜的季節(jié),適合多種鍛煉。無論是適合夏季冬季的運動,還是一些攀巖等特殊活動,都可以進行。不僅如此,春秋天也是郊游的好時節(jié)。帶和孩子郊游,還可以順便做一些投擲等活動進行訓練,也是很好的選擇。
其實,只要和孩子一起鍛煉,堅持下來,每個季節(jié)都會有孩子和家長都喜歡的運動項目。不過,提醒一點,夏天運動要及時補充水分,大量流汗后如果水分補充不及時,不利于身體健康。冬天的時候,運動之前記得做好暖身活動,防止抽筋等運動傷害。
如何通過游戲來開發(fā)孩子的潛能
玩游戲?qū)⒆觼碚f是很好的,因為孩子通過玩游戲能夠讓自己的潛能得到開發(fā)。那么,在開發(fā)孩子潛能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尊重孩子
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氣質(zhì),所以,如果孩子的性格不是你所喜歡的,你也要學會尊重孩子。性格和氣質(zhì)無所謂好壞,只要認真引導、培養(yǎng),都能夠讓孩子成才的。
活潑型的孩子膽子大、行動力強,所以爸爸媽媽要管著孩子;靦腆型的孩子信心不是很強,所以爸爸媽媽要多鼓勵他;乖巧型的孩子適應(yīng)能力很強,因此爸爸媽媽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問題型的孩子情況較多,所以爸爸媽媽要多操一些心,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的關(guān)注后,會很自然地平靜下來。
跟孩子說話用什么方式
孩子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現(xiàn)在還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所以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充滿耐心才行。
跟孩子說話時,要和孩子面對面,看著他的眼睛,這樣他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外,孩子看著爸爸媽媽的嘴巴時,容易激發(fā)模仿欲望,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被束縛
孩子充滿著好奇心,同時也很好動,因此孩子總是會忍不住對各種事物摸摸甚至咬咬,很多的爸爸媽媽擔心衛(wèi)生和安全問題,都會進行阻止,其實這等于限制了孩子的手腳。
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也是在學習的,這是孩子內(nèi)心的求知欲所引導的,所以爸爸媽媽要多加配合。
如果擔心孩子的安全的話,就要把那些容易造成傷害的東西放起來,或者是對孩子采取一些保護措施。
另外,爸爸媽媽最好是能夠跟孩子說明哪些東西不能玩,保證孩子的安全;如果孩子總是把房間弄得很亂的話,不要太生氣,你可以和他一起把弄亂的房間再收拾好,讓孩子會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終;擔心衛(wèi)生問題,那么就平時要記得清洗常用物品。
還有,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語調(diào)要平穩(wěn),不要講太快,也不要講太大聲。不然一來孩子會覺得聽不懂,二來孩子會覺得害怕。
最后,跟孩子說話的時候用詞一定要準確,最好少用兒語。在孩子沒有聽懂的時候,可以多說幾遍,然后利用物品、動作等幫助他理解。
了解更多育兒經(jīng)驗,與全國優(yōu)秀的爸爸媽媽一起交流!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x 幼兒園交流微信群咯!
安靜游戲,激發(fā)孩子潛能
多年前,在一個媽媽級的友人聚會中,一位全職媽媽(媽媽食品)分享了她的人生經(jīng)驗——當她最小的兒童(兒童食品)開始上學后,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每天送孩子們上學后,她就會趕緊到市場。因為她強烈的感覺必須趕快看到人,和人說說話。然而,當該做的事都辦完,總還是得一個人回家。在家獨處的時光,她總是焦慮地等待孩子們放學,來打破那一屋子的寂靜。那段時間的生命煎熬并沒有太快結(jié)束,接著,她開始有了身體的病痛。除了就醫(yī)治療,同時也積極地尋求方法,改善自己的情況。后來,她選擇參加自我成長課程,也常回娘家探望自己的母親。現(xiàn)在,她的生活作息和先前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心境卻完全不同。不僅可以享受獨處,平得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也和家人有更親密的互動。
當時在座的與會人士,大部分是職業(yè)婦女,而且大多是身負要職的忙碌者。聽了她的一席話之后,大伙兒她像突然被提醒:自己是否有閑下來獨處的能力?是呀!處在人生最忙碌時期的你我,是否有讓自己舒緩、安靜下來時刻?
安靜并不是可以立即達到的狀態(tài),安靜必須是身與心和諧連結(jié)時,才能達到的境界。當我們不和他人相處時,就是自己的身與心赤裸裸相遇的時刻,此時就立即暴露我們平常的身心相處狀態(tài)——是身心分離呢?還是連接呢?
觀察正在建構(gòu)身心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兒童,就能特別了解身心相處的過程。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動大多是自主、自動完成的,他就有機會鍛煉自己的意志力,而讓心智能逐漸控制自己的身體。這樣的孩子顯現(xiàn)出來的行為,是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與精確。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來拿到水槽前面,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腳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想剪刀剪直線,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體達成目標。
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動多半不是來自自己的意志,動作總是被控制,就會逐漸喪失主動的能力。例如:只被允許坐在一處聽成人說話,不能運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環(huán)境;即孩子的身體并不是聽令于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于成人。當這個控制消失或薄弱時,身體失去了指揮,就只能任其本能的動力在身體流竄。這樣的孩子所顯現(xiàn)的行為就是脫序、不協(xié)調(diào)的動作。
當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孩子主動完成,而使得動作逐漸協(xié)調(diào)時,會讓孩子的內(nèi)在感到滿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漸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樣好)。這時候孩子才會將肢體探索的興趣轉(zhuǎn)向超越平常的狀態(tài)——安靜。安靜是必須透過個人意志力才能達到的肢體控制。
以下介紹如何和孩子經(jīng)歷安靜的一些方法,首先是控制肢體不動來制造安靜;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可以聽見平常忽略的聲音,甚至有機會重新理解這些聲音。此時安靜就成為一種能力——超乎平常的理解力,讓你重新了解環(huán)境以及自己和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最后,當你能享受安靜后,安靜即能成為一股激發(fā)內(nèi)在潛能的力量。
孩子需要有機會經(jīng)歷安靜,更需要一個有能力安靜的成人來引導他。愿每個人都能找到讓自己安靜的方法,或者去除無法安靜的因素,讓自己凝聚內(nèi)在能量,并激發(fā)個人獨特的潛能。
安靜游戲
第一階段
1、先關(guān)掉家中人為的聲音(如:電視、音響等),以及可能會中斷活動的因素(如:正在燒的開水、電話等),再邀請孩子和你到較安靜、舒適的地方(如:書房、臥房)。
2、告訴孩子這是一個特別的活動,你現(xiàn)在要讓自己的頭(或是手、腳等,你自己覺得最輕松、最容易開始的部位)不動,接著請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松身體,保持全身寂靜不動數(shù)秒。
3、詢問孩子是否看到你剛才頭部完全不動,然后請孩子也試試看。給予孩子明確開始和結(jié)束的信息,例如:當你說開始,就必須不動;當你彈指(或以雙唇輕彈一聲)就表示結(jié)束。
4、依剛才約定的信息讓孩子重復練習,過程中你也必須和孩子一樣保持靜止不動。
5、更換不同的身體部位,同步驟2\x{2014}4的方式繼續(xù)進行。
6、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以及能安靜的能力,變換不同的身體部位,最后練習全身不動,并且逐漸加長靜止的時間。
補充說明
此階段的活動能讓幼兒意識自己的肢體,并以不同于平常的方式——“靜止”來控制肢體,若發(fā)現(xiàn)幼兒(幼兒食品)尚無法完成上述活動,不必勉強,這表示孩子還需要更多身體動作的練習,也就是必須先有較佳的動態(tài)控制能力,才能做表態(tài)的控制。
變化延伸
1、和孩子進行帶有肢體名稱的兒歌律動,例如:“頭兒、肩膀、膝腳趾……”“一個拇指動一動……”“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來增加孩子意識肢體與控制肢體的練習。
2、一二三木頭人:這是一個傳統(tǒng)的團體游戲,四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得很好,也可以變化成一二三機器人、一二三睡美人等。配合游戲規(guī)則與團體游戲的樂趣,讓孩子練習控制不動一段時間。
3、模仿布偶:請孩子模仿他喜愛的布偶模樣,這是兩歲多孩子就可以做的活動,但能夠控制不動的時間以及模仿的深刻性,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和觀察力而有很大的差異。
第二階段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的活動,你和孩子已經(jīng)可以共同創(chuàng)造一段寂靜的時光,此時環(huán)境中的聲音就顯得格外地清晰。
1、在孩子能靜下來維持不動一段時間后,邀請孩子閉上眼睛,然后注意聽見什么聲音,并告訴孩子等你的指令后再張開眼睛。
2、邀請多位孩子安靜閉眼傾聽一段時間后,再請孩子們張開眼睛,分享彼此剛才聽到的聲音。
補充說明
此階段除了能發(fā)展辯認環(huán)境聲音的感官敏感度外,還能讓人體會安靜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程度和狀態(tài)。經(jīng)過此階段的活動,有助于我們認識自己和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進而探索自己的內(nèi)在;除此,你或許有機會傾聽孩子內(nèi)在的聲音呢!
變化延伸
1、進行上述活動,可同時介紹樂器,讓孩子先聽一段音樂(你事先挑選的),然后從中找出他所認識的樂器聲。如果你自己是音樂愛好者,可以藉此把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引導孩子逐漸親近音樂。
2、邀請孩子到戶外從事上述活動,再和孩子一起分享聽到的聲音,如:風聲、海浪聲等。當孩子能夠確實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后,可以一起尋找聲源,培養(yǎng)孩子成為自然觀察者。
第三階段
確定孩子已經(jīng)能控制自己的意志進入安靜,并敏銳知覺環(huán)境中的聲音后,就可以嘗試做此階段的活動。
1、邀請孩子們坐下來,先請孩子們靜坐不動,然后輕喚孩子的名字。當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后,再以最安靜的移動方式,走到你的身邊。
2、也可以走到離孩子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多次練習后,你甚至可以在門邊或隔壁房間),輕喚孩子的名字,然后等待孩子安靜地走向你。
3、呼喚所有參與此活動的孩子名字。
補充說明
1、在進行此階段的協(xié)和體練習時,更能看出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宜先邀請較不能久坐的孩子到你的身邊,才能讓所有孩子都能經(jīng)歷成功。
2、每個階段需練習多久時間,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不同的孩子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另外,縱使已經(jīng)練習至第三階段,仍可以再進行第一、二階段。
給父母的話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學習者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才能真正的學習吸收。但是,安靜并不等同于不說話,安靜也可以是分享、討論,但卻是來自沉靜的思考。成人或許可以要求孩子閉上嘴巴,但這只是安靜的假象,并無助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tài)。
現(xiàn)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吧?。┩┞队谶^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動作經(jīng)驗不足、運動量不夠,不僅阻塞了感官知覺的發(fā)展,也阻礙了身心的連結(jié)。如果我們希望提供孩子一個能培養(yǎng)敏銳感受力,協(xié)助身心和諧,并開發(fā)個人內(nèi)在心靈力量的環(huán)境,就必須先從成人做起,減少置身于過多的刺激與資訊中(例如:關(guān)掉電視、謹慎地節(jié)選資訊來源),騰出時空讓自己有機會獨處,給予自己和孩子有機會經(jīng)歷安靜。
不同月齡嬰兒早教方法大不同
不同月齡嬰兒早教方法大不同
一歲前嬰兒雖然年紀小,但卻處于大腦和情感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家長除了要滿足其物質(zhì)上的需要外,最重要的是在寶寶剛出生就要與其建立起情感紐帶,取得寶寶的信任和依賴,這對孩子今后的身心發(fā)展都有深遠的影響。很多家長忙于工作,無暇照管孩子,將孩子完全托付給老人或者保姆照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往往會給孩子與父母之間造成情感的隔膜”。郭建國說。另外,建議家長應(yīng)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要跟孩子充分地互動,了解他們的需要,同時要主動向育嬰師或早教機構(gòu)專業(yè)老師交流,獲取更正確的早教方法?!?/p>
不同月齡嬰兒早教方法大不同
0—6個月:建立安全與依戀
家長在撫養(yǎng)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時,首先要滿足其生理需要,這是最急促的任務(wù),與此同時也要關(guān)注寶寶的心理、智力發(fā)展。
面對新生兒,家長們首先要為寶寶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的撫養(yǎng)環(huán)境,提供較好的撫養(yǎng)條件。其次要與寶寶建立起安全與依戀的關(guān)系,這也是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最需要的。家長要多觀察寶寶,從寶寶的各類反應(yīng)中尋找規(guī)律,學會從寶寶的哭鬧、翻轉(zhuǎn)等各類反應(yīng)中讀懂寶寶的需要;其次要幫助寶寶形成穩(wěn)定的生活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長期以來,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以母親為主體而父親經(jīng)常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提醒家長,在與寶寶建立起安全與依戀關(guān)系的過程中,父親也要發(fā)揮起應(yīng)有的作用,這樣寶寶長大以后會更勇敢。
7—9個月:好奇心的初步萌發(fā)
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部事物表現(xiàn)出好奇,他們要開始學習爬行了。從這個月齡起,家長可以開始對寶寶進行“認知、語言、運動、交往、藝術(shù)”這五項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學習爬行是這個階段的重要工作。它能促進寶寶大動作的發(fā)展,為學習站立和行走打基礎(chǔ),也能滿足寶寶探索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同時寶寶的食指也開始分化了,家長可以對其進行精細的手部動作訓練。
其次,這個月齡段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初步覺醒,家長可以教寶寶勇敢地在別的小朋友面前介紹、表達自己,從而讓寶寶認識自我,學會與人交往。
良好的親子閱讀習慣,也需要在這個階段建立起來。家長可選擇一些以圖畫為主、色彩鮮亮、頁數(shù)不超過20頁、紙質(zhì)較硬不容易被寶寶撕破的讀物,將寶寶同向抱在懷中,把書擺在離寶寶視線15厘米左右的位置,用輕柔的語氣為寶寶講述書中的故事,能潛移默化地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10—12個月:探索精神進一步激發(fā)
寶寶的認知能力在這個階段有了進一步提高。家長可以借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寶寶理解大小、里外、因果等邏輯概念。
寶寶的語言天賦也即將覺醒。7至9個月期間還只會說單音節(jié),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朝著雙音節(jié)發(fā)起進攻了。一歲以后寶寶就將進入語言能力的爆發(fā)期,在這個階段家長應(yīng)多多跟寶寶進行交流,為其語言的發(fā)展打好基礎(chǔ)。
父母學會與孩子玩“不”字游戲
聽到這個,許多父母大概驚訝之余往往會反駁道:“我們讀過很多關(guān)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書,并且在盡可能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一個友好的氛圍。然而當我們心平氣和地說過四五次‘不’以后,我們的孩子卻毫無反應(yīng),難道這樣我們還不該生氣嗎?”
其實我們要注意在大多數(shù)時候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在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那么這條建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由于當父母們給孩子立定戒規(guī)時,往往會犯一個錯誤。那是由于他們的出發(fā)點是他們認為小孩子已經(jīng)完全可以像大人一樣的去理解“遠方”傳來的話語。然而,父母說出的“不”,首先來講它只是一個無意義的詞匯,必須要被填充進某些內(nèi)容,即必須獲得某種意思。
這里有個詞就很關(guān)鍵了:耐心!其實,小孩子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把父母所說的“不”真正的記在心里,而且可以“永遠” 去照做。
那么,如果大人們能夠在今后幾個月或是今后的幾年里,都可以不再經(jīng)常重復所謂禁令,那相比之下花費這一點點小心思,不就是顯得微不足道了嗎?
父母要孩子必須服從的命令到底能夠取得多大的效果,是十分令人懷疑的,因而這常常會妨礙父母盡最大的能力去施展他們的耐心。但是一聲充滿理解的和善的友好的“不可以”“不能夠”,也不總是足以使孩子遵守人與人共處的規(guī)矩。
這中間存在著許多早期學習過程的實質(zhì):小孩子更能夠通過感覺而非理性與別人交流。那么這也可以解釋為,為什么很多小孩子明明了解父母所說的“不”是指什么,但卻不肯照做。
這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新事物、嘗試新事物的興趣,要比理性的聲音而言對他們的作用要強烈得多。
所以和孩子在一起,就是要用一種舒適的——或許身體上真的能感受到的——感覺,直接的將“不”的后果向孩子傳達過去。只要小孩子感覺到父母是在與他親近,且因此而感覺到自己享受到了父母的關(guān)懷和愛護,那么他就會高高興興地接受去父母的“不”,速度快得令人驚奇。
這個時候的家長應(yīng)當——在可能的時候——有目的地去接近孩子且采用游戲的方式去訓練他作出自己本身所期望的反應(yīng)。這一方式比直截了當?shù)貙λ嵝?、大呼小叫或斥罵要困難許多。
然而,這樣的話,你說出的“不”便同自己和孩子有了積極的親近、以及和某些行為模式聯(lián)系在一起,這些行為模式不久便會為孩子所熟練和掌握,以致會成為他的習慣。
然而,即使家長已經(jīng)給他足夠的照顧,會和他一起玩,同他親近,但也要想到,孩子會盡情的享受“不”字游戲帶給他的快樂,他一邊跟著家長說“不”,但一邊卻做著家長本想禁止他做的事。
這時可千萬別動搖,你要接著在這一天中保持友好的行為。在幾次“學習過程”之后,孩子便會很自然而然地注意到給他立的新規(guī)矩,可以給家長一份驚喜。
倘若您想把某條禁令貫徹下去,那么你不能夠只采取和孩子在一起這個辦法。因為這種單一的關(guān)懷會讓孩子在不久后便知道,他只需要違反禁令行事,就可以獲得父母的關(guān)心——這樣的話,所有的努力就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前面也有提到,孩子甚至會把懲罰當作關(guān)懷看待。
鏡子也是孩子的好玩具
可能不少媽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對鏡子很感興趣。當寶寶第一次看到鏡子時可能會有些緊張,但慢慢地寶寶就會對鏡子里那個“小伙伴”感興趣了。如果給寶寶一個小鏡子看,他的視線會追隨著鏡子的移動而移動;每當把寶寶抱到鏡子跟前時,他也許會很興奮,也許會有些害羞;等寶寶再大些時,他就會伸出手去觸摸對面鏡子中的人,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做個怪樣,吐吐舌頭,開心地笑起來。
寶寶對鏡中“小伙伴”的親昵、友愛的反應(yīng),實際上就是寶寶對他人、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體現(xiàn),這些正是社會性內(nèi)容的一部分,所以說,鏡子是培養(yǎng)寶寶社會親和性的有益玩具,而且對豐富寶寶視覺體驗也很有好處,是寶寶的好朋友。
專家建議,6個月以前的寶寶可以利用鏡子來進行其社會性培養(yǎng)。但是,媽媽在給寶寶玩鏡子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問題:
1.用鏡子培養(yǎng)寶寶社會性的最佳時間是在寶寶出生后第8-9周,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時機。
這時多數(shù)寶寶還不能完全獨立地豎直頭頸,而且也不會自己拿東西,此時最好把鏡子掛在寶寶床邊,讓寶寶躺著看。但應(yīng)注意經(jīng)常變換方向,避免寶寶頭部總偏向一側(cè),把頭睡偏。
2.要掌握寶寶與鏡子的最佳視距
一般認為鏡子應(yīng)掛在距寶寶眼睛15厘米的地方,不能太遠也不宜太近,不能太高也不能低,以寶寶可以平視為宜。等寶寶頭頸能夠豎直起來以后,可以經(jīng)常把寶寶抱到穿衣鏡或梳妝臺前照鏡子,逗寶寶與鏡子中的自己碰碰頭、拉拉手,告訴寶寶鏡子里的“小朋友”就是寶寶自己,向鏡子里呼喚寶寶的名字。寶寶會覺得非常有趣,慢慢地他就會主動與鏡中的“小朋友”交流。
3.要注意安全
鏡子是玻璃制品,易碎,在給寶寶玩時,一定要有大人在旁邊看護。特別是要注意鏡子邊緣是否光滑,最好用膠布把鏡子邊緣多包兩層,以防劃傷寶寶。最好用不具危險性且不易碎的不銹鋼制品,但要注意鏡面平整,影像沒有扭曲變形。大小以10-12厘米為宜。
你給寶寶提供的鏡子,實際上是給寶寶提供了一個“小朋友”,在寶寶與“小朋友”玩的過程中,寶寶的社會性也隨之得到發(fā)展。
兒童游戲漸行漸遠,孩子不會玩是誰的錯?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健康。孩子如果沒有童真童趣,就失去了孩子的魅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雖然簡單,卻能給他們帶來無上的快樂。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能更快地學會分享合作和友愛互助,孩子的身體在運動,心智也在成長;他們釋放天性,探索世界。
丟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每每臨近“六一”,總有一些“大小孩”組織重溫童年游戲的活動,無論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還是眼角滄桑的中年人,總能從這些簡單、經(jīng)典的游戲中尋覓回兒時的歡樂。
然而,細心的我們可能發(fā)現(xiàn),這些經(jīng)典的兒童游戲離我們漸行漸遠,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幾乎把現(xiàn)在兒童所有“休息和閑暇竹的時間全部剝奪了,如今的孩子,等到成年以后,回憶童年,不知他們的腦中會不會有幸福溫暖的感覺。
同樣的童年,不一樣的歡樂
“每天放學回家后要先寫作業(yè)、看會動畫片、吃晚飯,彈鋼琴,然后上床睡覺,周末要去參加跆拳道培訓班,但爸媽同意我每周可以上網(wǎng)玩一個小時的游戲?!币粋€學前班孩子扎著一個小馬尾辮,帶著一副糾正視力的眼鏡,一本正經(jīng)地向記者匯報她日常的生活、學習安排。
對于10歲的曾婧來說,她每天最快樂的時刻就是晚飯前20分鐘的動畫片時間,“我最喜歡的就是《喜洋洋和灰太狼》,要是能像他們那樣在大草原上玩就好了!”說起動畫片,小姑娘的眼鏡背后的目光熠熠發(fā)輝。
和上世紀70后、80后的童年相比,現(xiàn)在的孩子們所擁有的物質(zhì)條件更好,可他們的玩耍生活卻單調(diào)得多。家住??诠鹆盅蟮睦顚毩亟衲?歲,他的周末幾乎都在家里度過?!拔曳偶僭诩乙话愣际谴蛴螒颍职滞骐娔X,我玩ipad。我可以玩一天的游戲?!?/p>
在他們的父輩看來,孩子們的生活似乎枯燥了許多?!跋胂胛疫€是孩子的時候,一放學院子里就會沖出一幫小孩,男的捉迷藏、打彈珠,女的跳皮筋、跳房子,都是玩到吃晚飯才回家的?,F(xiàn)在時代變了,在小區(qū)里哪里還能看見孩子們玩耍的身影?”李寶霖的父親李健說。
“我小時候在家里和妹妹爭玩具、做家務(wù)。放學了就和鄰居小孩漫山遍野地玩,粘蜻蜒、摘牽?;?。那時候連電視都很少看,而現(xiàn)在,我的孩子還未上學歲就玩電腦玩成近視眼了。我工作又忙,只能抽空帶她去公園、郊外走走?!焙⒆蛹议L王女士說。2012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網(wǎng)絡(luò)對11754人進行了調(diào)查,53.2%的受訪者認為現(xiàn)在孩子沒有自己的童年快樂;其中11.3%的人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比起自己更沒有童年孩子不會玩,到底誰的錯
“‘六一’節(jié)又沒得玩了?!?月22日下午,站在三亞解放路一家興趣培訓班門前,7歲的李林嘟噥著,滿臉的不高興。他原以為今年“六一”可以盡情玩耍,但李林的母親看到興趣班搞“六一”優(yōu)惠活動,還是給他報了英語培訓班?!岸鄬W點東西對孩子總是有用的?!彼f。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讓整個社會充滿了焦慮感,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安全感的家長們將自己的焦慮和壓力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不斷地與周邊的人進行攀比,比學習成績、比興趣愛好、甚至比身高體重,過分的攀比使家長變得片面和短視,從而造成了孩子成人化的童年。
在學校,課間玩耍的時間有限,放學后又被各種作業(yè)、興趣班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氐郊遥行┻B父母都搞不清鄰居是誰,孩子就更難找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了。此外,電腦、ipad,PSP等高科技產(chǎn)品常?!敖壖堋焙⒆觽兊恼n余時間,電腦游戲似乎比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能吸引他們的目光。
隨著時代的改變,現(xiàn)在兒童對于游戲的定義也有所變化。他們更多的是借助玩具、器械等外來玩具來玩游戲,對于許多傳統(tǒng)的戶外體育游戲則已經(jīng)“不感冒”,這一點,讓已有20多年教齡的小學老師孫然頗感擔憂。“很多傳統(tǒng)游戲需要伙伴之間交流配合、可以培養(yǎng)孩子協(xié)作互助的團隊意識,而現(xiàn)在小孩所玩的什么網(wǎng)絡(luò)游戲、遙控車比賽大多都是強調(diào)排名競爭?!?/p>
孫然認為,孩子們在與同齡人玩耍中可以學會與他人的相處之道,能更好地培養(yǎng)溝通能力。這對于孩子世界觀、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而英國的一項研究也顯示,現(xiàn)代兒童由于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或玩電腦,缺乏戶外活動,導致他們體質(zhì)變差,心理抗壓能力變差。
“同齡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應(yīng)變、協(xié)調(diào)能力很有幫助?!币挥變簣@園長說,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玩是浪費時間,其實玩耍也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在游戲中,不管是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還是游戲過程的變化,都缺少不了孩子的積極參與。越好玩越有趣的游戲,越能激發(fā)參與者的智慧。
除了沒時間、缺伙伴,讓孩子們遠離游戲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會玩”。過于依賴現(xiàn)有的玩具和現(xiàn)有的游戲規(guī)則,小孩子自發(fā)創(chuàng)造游戲的積極性逐步下降。
“現(xiàn)在的孩子,給他一個皮球都不知道怎么玩?!币晃恍W體育老師說,“我們小時候從來不愁玩。一根橡皮筋、一個球拍、甚至幾塊小石頭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玩具。僅僅是拍皮球,我們都能自創(chuàng)出轉(zhuǎn)身拍、胯下拍、輪換拍等十幾種玩法。相比之下,現(xiàn)在的孩子少了很多樂趣?!苯虝⒆觽冊趺赐?,成了現(xiàn)在老師們的新課題。
挖掘游戲中的教育元素
近年來,國內(nèi)教育界“把游戲還給孩子”的呼聲越來越高,2012年10月,國家教育部印發(fā)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著重提出: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玩跳房子、踢毽子游戲,有利于幼兒發(fā)展身體平衡和協(xié)調(diào)能力。
據(jù)了解,有一些小學、幼兒園在課程教學上,注重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在戶外活動、體育課程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戲元素,強調(diào)學生互動學習及從游戲中學習,使教學更生動有趣。
有一個上午,三亞市第一幼兒園內(nèi),4歲的林詩雅正在認真地將堆放在桌上顏色各異的小圓圈,按照A、B、C、D字母串成一條漂亮的項鏈后,高興地掛在自己的脖子上?!坝變簣@的主題就是玩,在玩耍中貫穿各種主題的教學?!编嵗蠋煾嬖V記者,按照教育規(guī)定,幼兒園每天必須保證孩子們的戶外游戲時間在2個小時以上,井將各種主題教學貫穿玩耍中。
很多老師對此深有感觸?!艾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缺乏團隊意識,因此,我們在特別注重游戲的群體性?!睆娬{(diào)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體能和心智,學校在體育課程上安排了不同的游戲類型,如幼兒園和小學生會玩“丟手絹”、“老鷹抓小雞”等強度較小的游戲。
“讓孩子們在玩游戲中有所學、有所得,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备毙iL宋斌麟認為,游戲除了可以讓孩子們動起來,還可以承載更多的教育元素?,F(xiàn)在的體育教材對每個游戲都有身體素質(zhì)和德育兩方面的目標要求。如“搭花轎”除了鍛煉上肢力量,還要懂得齊心協(xié)力。“很多戶外游戲講究團隊協(xié)作,甚至要學生組織戰(zhàn)術(shù)策略,非常能啟發(fā)他們的交流溝通能力。”
由此很多業(yè)界人士呼吁:把游戲還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地做他的自己的游戲,應(yīng)當是教育界人士的追求。
適合孩子的玩具有什么
玩具是孩子的好朋友,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能夠陪伴孩子,給孩子帶來很多的樂趣。玩具有很多的種類,什么樣的玩具才是適合孩子玩的呢?
必備玩具
玩具是孩子最喜歡的東西。但是每個階段給孩子的玩具也是不同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到底什么玩具才是孩子的必備玩具。
1、人臉
孩子還沒滿月的時候還沒有玩的心思,主要是充足的睡眠、乳汁和爸媽的摟抱。滿月后,孩子才會逐漸把心思放到玩耍上。所以,“人臉”是他首當其沖的玩具。
因此爸爸媽媽就要開動腦筋,對寶寶咂嘴、擠眉、弄眼,寶寶非常喜歡人的臉。能讓寶寶獲得滿足的玩具,除了你之外,還有相冊、畫片、娃娃之類的。
2、寶寶鏡
寶寶鏡最好是放在嬰兒床上離寶寶頭部差不多15-25cm的地方,鏡面朝下,傾斜成10°角,如此一來寶寶就能夠在鏡子里面看到自己,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TIPS:鏡子可以放在寶寶的床角上;鏡框一定要是安全的材料,設(shè)計成安全形狀;鏡框最好是選擇一些色彩鮮艷的;調(diào)整好鏡面的角度。
3、波浪鼓
玩撥浪鼓是很多小寶寶的最愛,可以給寶寶買一些材質(zhì)不同,能發(fā)出不同聲響的撥浪鼓,這樣能夠鍛煉寶寶的聽覺。
TIPS:鼓聲要溫和;寶寶要抓得??;可以是有彩球的,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和視覺;制作材料不能含酞酸鹽酯類成分,可以接觸水。
家居玩具
1、嬰兒床燈
一盞嬰兒床燈能讓寶寶獲得更多的感官信息。
TIPS:燈光柔和,偏冷色調(diào);有可移動的圖形。
2、嬰兒床擋板
采用柔軟的擋板有助于寶寶的安全,同時能夠豐富新生兒的環(huán)境,讓寶寶有更多的視覺和觸覺刺激。也可以在上面放一些畫冊或布書之類的東西。
TIPS:色彩鮮艷,圖案也可愛;布置一些可移動的小東東;用可以反轉(zhuǎn)的襯墊。
3、錄音機
給孩子買一個專為嬰兒設(shè)計的錄音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特殊設(shè)計的錄音機不易弄壞,顏色也好看。使用錄音機的好處是:可以讓寶寶聽到很多的音樂,也可以把寶寶的哭聲,或是吸塵器的聲音錄下。
TIPS:音質(zhì)要純正;質(zhì)量要好;可以懸掛;外出可隨身攜帶。
運動玩具
1、手鈴和腳鈴
腳鈴和手鈴能夠讓寶寶重視手、腳,能夠幫助肢體運動的發(fā)展。
TIPS:最好是用銀制成的;動一下就會發(fā)生好聽的音樂。
2、積木
可以給孩子購買各式各樣的積木塊,積木圖案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或圓形,如此一來就能夠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TIPS:既要柔軟可抓握,又要能夠堆疊;顏色鮮艷。
3、嬰兒健身器
“健身器”是非常適合寶寶的玩具,上面懸掛的玩具會讓寶寶覺得非常神奇和開心。
TIPS:懸掛物可以是絨布玩具,或者是任何寶寶喜歡的東西;顏色要鮮艷;質(zhì)量一定要好。
音樂玩具
1、音樂盒
打開蓋子會出現(xiàn)一個小人在轉(zhuǎn)圈,也會有動聽的音樂,寶寶會覺得非常神奇,歡快的音樂會讓寶寶有一種想跳舞的欲望。
TIPS:音樂要選擇好聽的同時是孩子喜歡的;質(zhì)量要過關(guān)的玩具。
2、發(fā)聲的玩具熊
按某個地方就會發(fā)出聲音的小熊,能夠幫助煩躁的寶寶安靜下來。
TIPS:材質(zhì)要柔軟同時有彈性;有動聽的聲音。
3、音樂搖鈴
這種專為嬰兒床特制的動感音樂搖鈴能夠讓寶寶一直聽到音樂,輕松認知事物。
TIPS:要可愛同時顏色鮮艷;歌曲適合寶寶;能夠旋轉(zhuǎn);最好能夠遙控。
給孩子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玩具
很多父母認為給孩子購買一些價格昂貴的玩具才能表達自己對孩子無盡的愛意。但是事實上,我們不應(yīng)該被電視上廣告中的動聽詞匯和孩子玩具的漂亮外包裝所左右。
由于孩子是借由自身的感官系統(tǒng)來認識和接受新事物的,孩子要經(jīng)常調(diào)動其自己的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等方面的感覺來了解一件對于自己來說陌生的事物。所以對于孩子最好的玩具,是能夠刺激孩子各種感官的玩具,與玩具的價格并不存在著必然聯(lián)系。
那么什么樣的玩具是具有教育意義的玩具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來看一看吧。
能讓孩子辨別不同聲音的玩具
為了讓孩子辨別不同的聲音,刺激孩子的聽覺感官,家長可以自己動手為孩子選擇玩具,而不用花錢去購買玩具。例如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罐米、一個哨子、一個碗等可以發(fā)出不同聲音的物件,讓孩子聽它們的聲音,并向孩子解釋這些物件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能讓孩子辨別不同香味的玩具
我們的家里會有香味不一樣的物品,例如香皂、洗發(fā)水、牙膏、擦臉油等等。分別挑一些在自己的手上,放到孩子的鼻子附近讓他們來辨別不同的香味,并告訴每種物品的用途。例如給孩子聞香皂的同時,告訴他這是香皂,我們在洗手的時候會用到它,這會加深寶寶對香皂這個物品的印象。
能感受觸覺的玩具
除了家里日常的一些物品可以給孩子充當教育方面的玩具之外,家長還可以帶寶寶到戶外去活動。在陽光燦爛的春天,可以帶寶寶到草地上玩耍,讓孩子觸摸草地,告訴他何謂潮濕,何謂干燥,什么是粗糙,什么是光滑等等。還可以帶孩子到公園、沙灘去玩耍,讓他們用手來觸摸不同的事物。
能看圖識物的玩具
什么是能看圖識圖的玩具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書本了。家長可以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帶有圖畫的書本,家長還可以從報紙上面剪下來動物、物品的圖片,跟孩子共同來認識它們。
父母可以指著馬的圖片向?qū)殞毥忉?,這是馬,并模仿馬的叫聲,讓孩子跟著你一起模仿馬的動作,還可以講一講馬的生活習性等等。這樣,對于馬這種動物,寶寶可以得到一個形象和直觀的認識。以同樣的方法,父母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其他事物。
溫馨提示:
隨著寶寶年齡的逐漸長大,父母要淘汰掉那些已經(jīng)不適合寶寶、讓孩子不敢興趣的玩具。
在挑選何種玩具的時候首先要保證寶寶的安全。例如玩具的大小,不要選擇太小的玩具,以免寶寶誤食,威脅到寶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