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10-10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新生開學需要做哪些調整 幼兒園需要說課稿經常在一些雜志或網絡上看到一些教育家們的成功教育案例,看到教育家們的介紹后,自己才有了更多的感悟,這種方法自己就怎么沒想到呢?自己當時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怎么就不注意這個情況呢?仔細想想自己這幾年的工作中對孩子點點滴滴的教育,有喜有憂。其實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師的教育要得到孩子們的理解,特別是有的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有時候雖然嘴巴上接受了老師的“批評”,可是內心卻不理解,認為自己有自己的道理。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把老師當成了媽媽,我們不但要給予孩子們生活上的愛,還要給予孩子們學習上的愛,只有愛孩子了,孩子才會從心底里接受老師。平時要多與孩子心靈上的溝通,讓孩子感覺老師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什么話都要說給好朋友聽,有的時候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考慮,才會更主動地去接近老師。老師要把握好一些教育的機會,孩子們往往通過實際的案例后才會從中感悟到。老師還要多進行賞識教育,每個孩子都有虛榮心,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有了追求才會有動力??傊?,老師把要握好每次教育機會,對不同情況、不同性格的孩子進行不同的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從內心接受老師的教育,理解老師。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巖巖是我們幼兒園里有名的“皮大作”,破壞性行為特別多,一會兒把小朋友們在活動區(qū)剛搭好的樓房踢倒,一會兒趁老師不注意將黑板上的圖畫抹的亂七八糟……小朋友們找老師告狀,他卻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不是跟你道歉了嗎?”我為此傷透了腦筋。
經過我不斷的觀察發(fā)現,巖巖手很巧,對美工活動特別感興趣,而且對自己的做品也十分珍愛。于是,我計上心來。
一天,巖巖自己用紙盒做了一個很不錯的機器人,拿著到處炫耀。當他上廁所時,我為了讓他體驗一下自己心愛的作品被破壞的難過心情,將他的機器人拆了。當巖巖看到自己的“杰作”被拆壞時大哭起來,并找到我告狀。我不慌不忙地將他摟在懷里輕聲地問道:“你喜歡這個機器人嗎?”巖巖說:“喜歡?!蔽医又f:“所以你看到心愛的機器人被別人拆壞了很難過,很生氣,是嗎?”巖巖生氣地揮舞著小拳頭說:“對,我一定要讓這個人賠!”我說:“那你知不知道別的小朋友非常喜歡的畫被你撕壞了,別的小朋友辛辛苦苦搭建的樓房被你踢倒了,他們會難過、會生氣嗎?”巖巖不說話了,過了片刻他忽地把頭一揚說:“我不是跟他們道歉了嗎?”“那好,我也讓弄壞你玩具的小朋友向你說聲對不起?!蔽翼槃菡f。巖巖看看我,慢慢地垂下了小腦袋,看到他這副樣子,我似乎感到了他內心的悔悟。
事后,我和巖巖一起修復了那個機器人,讓他的臉上有了笑容。我也相信,巖巖一定會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進而控制和改變自己的破壞行為。
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讀《聽聽孩子的心里話》有感之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法能適合所有的孩子。孩子就像林中的小樹一樣,都參差不齊,要是他們盡快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針對不同的孩子施予不同的技巧。正所謂,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的確,班里的孩子千差萬別,如果對他們的要求一樣,老師累,孩子痛苦,所以教師要了解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讓他們都健康快樂的成長。麒麒是個很遵守紀律的的男孩子,他的興趣很廣泛:春天會把家里的小蠶拿到班里來養(yǎng),秋天會把爸爸給逮的蟈蟈拿到班里讓大家一起看。我們對他的行為積極支持并大力表揚,鼓勵他帶動其他的小朋友去關心小動物,并鼓勵大家互相交流關于動物的知識。在他的帶動下,班里的孩子每天來到幼兒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他們的朋友——小蠶和蟈蟈,他們親眼看到了小蠶的漸漸長大,看到了蟈蟈的吃食,不由自主增長了許多知識。明森小朋友的父母工作很忙,一般都是晚上10以后才回家,所以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由奶奶照顧,但她奶奶一個字也不不認識,更談不上對她的教育了。進入大班開始練習寫數字,我知道明森的奶奶不能在家指導她,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零散的時間對她進行個別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她書寫的數字已經很不錯了,有時不用再單獨指導只按著老師寫的范樣就可以了。班里的四十個孩子四十個樣,需要我們老師采取四十種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想,這是對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長的最基本的負責吧。
教育隨筆: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我班里有幾個特別的孩子,既聰明又調皮,有的走路橫沖直撞,有的玩玩具的時候搶別人的玩具,有的孩子性格倔強,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孤僻,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孩子,我可是傷透了腦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他們進行引導教育。
星凱小朋友就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員,記得他剛入園時,媽媽來送他,他就哭哭鬧鬧用手抱住媽媽的脖子不讓走,他的媽媽狠下心把他放到我的,他就撕我抓我,不讓我抱,但是經過我耐心的說服教育,這個孩子一段時間后很快就轉入了正規(guī)。可是這幾天,我發(fā)現這個孩子不與小朋友玩,有的小朋友告他的狀,誰也不愿和他一起玩,他的同桌不愿和他一起挨著坐,我用盡心思,順也不行,戧也不是,孩子成天鬧情緒,不高興,砸桌子、摔玩具,我看到這種情形,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這個孩子是不是心里不愉快,這樣下去,對孩子成長不利,我該怎么做呢?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高高興興的玩呢?我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這個孩子,觀察他的行動,探討他的心理,我發(fā)現這個孩子就是與眾不同,他喜歡的東西不與他人分享,看到別人好的東西就搶,他喜歡讀書,但又不大聲讀,還喜歡搭積木,滑滑梯,我對這個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慢慢地接近他,一點一點的引導他,看到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得比較快樂,我也掉了一塊心病。
通過對這個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待不同的孩子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用心去觀察,就會發(fā)現原因,從而找出解決的有效方法。
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長教育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認為孩子需要進行特長教育,而且年齡越早越好,而且有的孩子還不止報一個班,如此大的壓力讓父母和孩子都苦不堪言。面對這種現狀,我們應該考慮: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長教育?
其實,“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期望,本身并沒有什么錯,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一些興趣、特長強加到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和時間,那就不妥當了。作為父母,應該走出特長教育的誤區(qū),以正確的方式方法來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質。
對孩子進行特長教育的誤區(qū)
一、期望孩子能成為各項全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各方面的全才,繪畫、音樂、書法、外語……恨不得全讓孩子精通。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會讓孩子形成抵觸心理,最后既浪費了時間、精力、金錢,也毀了孩子。
二、父母強加意愿給孩子
孩子天性愛玩,也許對一些特長教育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可是父母不管不問,自作主張地替孩子選擇、逼孩子學習,也不根據孩子的特點來進行篩選,完全是自己一廂情愿。這樣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fā)展。
三、采用的教育方法不當
孩子年齡小,缺乏足夠的耐性和毅力,他們的興趣愛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也許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就喜歡那個了,這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可是,很多父母卻在孩子學習生厭時,采取“高壓政策”,強迫壓制孩子去堅持,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
四、把孩子的特長教育作為攀比的內容
許多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興趣班或是學了什么特長,就不甘落后,讓自己的孩子報更多的班、學更多的東西去競爭,生怕落在后面。這樣導致孩子沒有自由和時間,太多的壓力反而影響了功課的學習。
種種的誤區(qū)讓父母更忙,孩子更累,學習的效果自然是不用提了。從孩子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說,幼兒時期的孩子去上特長班并不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其實,在現代社會,我們所謂的“特長”不應該局限在適應社會和生存的技能,而應該是幫助孩子提高能力的一種素質,必須依據孩子自身的興趣來發(fā)展。
如何正確地對孩子進行特長教育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技能和興趣,對孩子日后的成長、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從哪些方面來進行培養(yǎng),就不能由父母說了算,而是應該讓孩子自主選擇。
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要依據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長處和興趣,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發(fā)現,了解孩子特長發(fā)展的潛能,幫助孩子找準興趣點。
父母端正自身心態(tài)
孩子畢竟是孩子,對待他們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去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所期望的效果。
適當鼓勵孩子堅持
孩子的特長教育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有時候孩子會打退堂鼓,所以就需要父母適當地鼓勵,告訴孩子要去堅持,要始終如一,否則結果只能是前功盡棄。
培養(yǎng)孩子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特長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其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對某些技能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要松緊有度,給予孩子適度的空間,讓孩子在玩中學,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要用平常心對待
特長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給孩子帶來快樂和自信、讓其更積極地享受生活的教育,而不應該太功利,所以父母要有一顆平常心,用正確的心態(tài)來教育、引導孩子。
總而言之,年輕的父母們不要太過于看重特長教育,讓孩子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yǎng)興趣、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筆記:《關注不同的孩子》
教育筆記:《關注不同的孩子》
每個班里都有性格活潑的、內向的或者開朗的孩子,這是孩子的個體差異性,尤其是小班更加明顯。小五班的浩浩和甜甜就屬于比較內向的孩子,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他們總是不愿意表現自己,平時說話聲音也很小。每次活動時請他們站起來回答問題或是表演節(jié)目他們總是怯生生的,即使上來了,也低著頭不愿意回答,不愿意表演,為此家長也很擔憂。
在一次下午的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中,我請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上來表演。其他小朋友看著他們,也跟著他們一起高興地表演??墒钱斘艺埖胶坪坪吞鹛饡r,他們倆就是不肯上臺表演。我也沒有特別地要求他們,想著也需要給他們緩沖一下的時間,他們可能是太害羞了,也可能比較害怕。當其他小朋友在臺上表演的時候,我觀察到他們在自己的位置上笑得可開心了,說明他們也很喜歡這個表演。于是我再次邀請他們上臺,可是他們還是不愿意。我們的游戲一直重復地在進行,當很多小朋友都表演過了,我又一次次邀請他們說:“你們也來當小歌手吧,你們兩個小歌手表演的好老師給你們發(fā)小紅花!?!彼麄儾徽Z,我繼續(xù)鼓勵他們說:“你們這兩個小朋友只要站在我的旁邊,我這個大朋友會唱歌的哦!”這時浩浩起立了,甜甜一看浩浩走了她也高興地跟上了。整個表演過程中他們只是站在我身邊,始終沒開口唱歌。但是看得出他們已經跨出了第一步?;顒咏Y束時我給浩浩和甜甜每人一枚小紅花,并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夸獎了他們,他們非常開心。
雖然這只是老師想出來的一個小辦法,但是他們倆還是有變化的。大家一起表演的時候他們也會在后面一起表演。相信我們更有耐心地關注他們,鼓勵他們一定會有進步的哦!
膽小害羞的孩是子因為缺乏交往主動性,當孩子表現出膽怯害羞時,父母與老師不是訓斥或表現出失望,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勇氣,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禮貌而無拘束地加入到社交氛圍中去。改善孩子膽小害羞的性格需要循序漸進,孩子膽小害羞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因而想改善它也不能急于求成,還應該鼓勵與及時稱贊孩子微小的進步。
不同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孩子的天性愛嘗試,他們喜歡挑戰(zhàn)并且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得成長。小宇是一個好動的男孩,他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興趣。記得第一次滾鐵環(huán)時,當其他孩子都放棄了嘗試,只有他還在“滿場跑”并不時跑過來告訴我他發(fā)現了什么。這時的小宇,往往神采飛揚。
但更多的時候,小宇會讓我覺得“頭疼”。原因無他,小宇實在太好動了。在體育課上,每次請幼兒自由探索的時候,小宇往往會和別的小朋友發(fā)生沖突。或者不聽我的口令自顧自的玩的。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很“火”,強令小宇過來。
這時的往往是耷拉著腦袋、慢吞吞的走過來。這樣的小宇一點精神也沒有。
有時遇見小宇特別喜歡的活動
,不管我怎么叫他也沒有用。這時小宇投入的神情讓人不忍打擾。他能想到許多種輪胎的玩法,他能通過自己的探索讓飛盤飛的又高又遠,他能……但是有限的課堂時間沒有辦法讓小宇持續(xù)的探索。小宇的失望我看在眼里,但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特別是作為體育活動技能的探索往往令我心驚膽戰(zhàn)。
但是孩子們幫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利用晨間鍛煉的時間,滿足幼兒的探索欲。在這段時間中教師可集中組織幼兒進行探索。如“比一比誰能想到好辦法能讓自己跳的更遠”、“想一想怎么樣才能讓身體保持平衡”等等。這些活動孩子們往往參與度十分的高,而且在老師的組織下,比起孩子們單獨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探索顯得更安全一點。
采取這樣的措施之后,小宇是最開心的。他能在活動中和同伴一起比一比,再也不用擔心我會“河東獅”了。
給孩子不同的愛
一位教育家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位沒有感情的老師,不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老師只有通過慈母般的愛,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心中,取得好的效果。尤其,要對那些性格孤僻、不融于集體的孩子要更加百般呵護和疼愛,使她們敞開心扉,找回她們的自信!‘
小班有個叫婷婷的小朋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只自己悶在活動室里,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這讓我感到非??鄲溃以啻胃徽?,但收效甚微。我想對于這種孩子,老師就要給予更多的愛。
一、用愛鼓勵幼兒融入新的團體
小班孩子剛剛從家中走進幼兒園,“家”是她們生活的全部。爸爸、媽媽對她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們感受到了人間的幸福。所以,我想用愛來鼓勵婷婷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請小朋友來做“娃娃家”的游戲,請小朋友們把活動室當成“自己家”,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要求來扮演角色。我趁機到婷婷身邊,用親切的話語和她交談,讓她從我的眼神、表情、語言中感受到我對她的愛,并精心照顧她,使她體驗到老師對她傾注的慈母般的愛,消除她的恐懼心理,讓她感到安全、溫暖。婷婷似乎感受到了我對她的愛,也拿著布娃娃做起了“媽媽”,我記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有付出就有回報。我們愛孩子,呵護他們。孩子自然會用“意外的驚喜”來回報我們,這是多么的溫馨和幸福?。?/p>
二、用孩子愛做游戲的特點,對孩子進行和朋友之間友好相處的培養(yǎng)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這兩種方法的練習,漸漸的婷婷小朋友變了,她能主動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了,活動課上有了她朗朗的讀書聲,戶外場上有了她活潑的游戲身影,她終于接受了新的家園!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小班有個叫浩浩的小朋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只自己悶在活動室里,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這讓我感到非??鄲?,我曾多次跟她交談,但收效甚微。我想對于這種孩子,老師就要給予更多的愛。小班孩子剛剛從家中走進幼兒園,“家”是她們生活的全部。爸爸、媽媽對她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們感受到了人間的幸福。所以,我想用愛來鼓勵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請小朋友來做“娃娃家”的游戲,請小朋友們把活動室當成“自己家”,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要求來扮演角色。我趁機到浩浩身邊,用親切的話語和她交談,讓他從我的眼神、表情、語言中感受到我對她的愛,并精心照顧她,使她體驗到老師對她傾注的慈母般的愛,消除她的恐懼心理,讓她感到安全、溫暖。婷婷似乎感受到了我對她的愛,也拿著布娃娃做起了“媽媽”,我記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有付出就有回報。我們愛孩子,呵護他們。孩子自然會用“意外的驚喜”來回報我們,這是多么的溫馨和幸福啊!
通過,這次活動的意外收獲,我想了很多,有時讓我們感覺很棘手的問題,或許在不經意間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們肯動腦、想辦法,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我相信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走進孩子的不同發(fā)現
畫畫時間是我們班寶寶比較開心的時間,每次上完課寶寶們都問我:“王媽媽,現在讓我們畫畫吧”“當然可以啦”聽到我的話語,孩子們特別高興,似乎畫畫是他們的樂趣所在,可是今天我有一個不同的發(fā)現:
孫雅琳小朋友好像在圖畫本上寫著什么?去瞧一瞧,好奇心讓我蹲在她的身旁,只見寶寶正在寫自己的名字,后面還有長長的數字,奧,原來是在寫聯(lián)系方式,于是我問:
“寶寶,為什么這上面有那么多的小朋友的聯(lián)系方式?”
“因為這是我們以后的聯(lián)絡方式”
“老師,我也有”
“老師看,我這里正在設計”
小朋友紛紛跑過來說著,于是我就問:“為什么這樣做?”
“以后不見面時可以打電話。。。。。?!?/p>
“老師,以后我可以回來看你嗎”
孩子們的行動讓我為之一振,沒想到孩子們這忙在意離別,這么在意在一起的時光,這么珍惜身邊的朋友,更讓我高興地是我們班的孩子是一群有愛的孩子。。。。。。這幾天的網速實在是太不給力了,昨天還是一樣上不去網,所以也沒給科進更新博客,這個時間段網速還可以就趕緊給科進記錄一下嘍,前天晚上科進寫了作業(yè),聲母兩遍,韻母、整體認讀音音節(jié)各寫了一遍,昨天晚上把剩下的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一遍寫完,又寫了生字:木、人、大、天、口、日、山、干各兩個,完成的還可以!
洗澡,睡覺,還是自己一個床,睡得很香,因為白天在奶奶家沒有午睡的緣故哦,我在家他還能午睡,我不在家的時候就沒人能管住他讓他午睡呢,唉,愁人吶,還是得午睡,不然回到幼兒園又得適應好幾天呢!
希望科進這個短短的假期過得開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