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4-02-10 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 百分數(shù)教案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范本5篇。
編輯費了很大的勁將創(chuàng)意融入到制作中,創(chuàng)造出了這份“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老師在教新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但其中的知識點需要精心設計。教案是提高學校治理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所必需的工具。本文旨在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見解,希望您會喜歡它!
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理解百分數(shù)的含義,掌握有關百分率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求百分率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新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德育目標:初步滲透概率統(tǒng)計思想。
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教學中應注重幫助學生分析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
(二)學生分析
這節(jié)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教學中應讓學生通過結(jié)合以前學習過的分數(shù)應用題來理解百分數(shù)應用題。
確定五點
1、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難點:正確分析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
3、創(chuàng)新點:結(jié)合生活實際來理解題意。
4、德育點:通過編題,學會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
5、空白點:出油率等百分率的總結(jié)。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計算機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
主要技術留空白、師生商量、啟發(fā)引導。
教學過程中的五環(huán)節(jié)設計: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一、導引目標
(一)復習
1、4是5的幾分之幾?
2、一根鋼管長12米,用去8米。用去全長的百分之幾?
(二)引入新課:
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百分數(shù)一般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激發(fā)興趣
1、完成練習題。
二、組織研究
(一)、學生自學例1
(二)、
1、教師說明什么是發(fā)芽率。
2、學生自學例2。
合作成功
1、自學教材。
2、小組討論。
3、代表匯報。
三創(chuàng)設條件
1、學生談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百分率?
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自主參與
1、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生活中運用百分率的例子。
2、完成做一做。
四、引導創(chuàng)新
分小組,結(jié)合生活實際進行編題練習。同學之間相互編題,相互解答。應用實踐
編題解答。
五、反思小結(jié)
1、習二十九中的1、2、3。
2、談談自己本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知識沒學明白?
鞏固提高
1、鞏固練習。
2、質(zhì)疑、小結(jié)。
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篇2)
《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nèi)容。
百分數(sh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shù)、小數(shù)、特別是分數(shù)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shù)意義是分數(shù)意義的延伸,它是以后學習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基礎,學習百分數(shù)意義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百分數(shù)在實際中有廣泛的應用,因此這部分內(nèi)容是小學數(shù)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只有理解了百分數(shù)的含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對于百分數(shù)學生并不陌生,他們已經(jīng)或多或少地在生活中接觸過百分數(shù),并且能夠正確讀出百分數(shù),但大多數(shù)學生對百分數(shù)的意義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十分準確,對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區(qū)別更是不清楚。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能正確的讀寫百分數(shù),了解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在意義上的不同點,能應用百分數(shù)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收集、分析信息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結(jié)合相關信息,使學生體會百分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課前讓學生從書本或生活中收集有關百分數(shù)的材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法:《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依托生活原型,實現(xiàn)再創(chuàng)造。選取與學生有關的素材,引導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認識百分數(shù),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感受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學法: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本課中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說說這些資料是從哪里收集的?容易找嗎?
師指出:像18%、50%、64.2%……這樣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
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這么多的百分數(shù),看來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人們這么喜歡用百分數(shù),用百分數(shù)有什么好處?百分數(shù)又表示什么含義呢?從而引入課題并板書課題: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
①說一說圖中百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學生在自主理解百分數(shù)意義時,最容易借助已有的分數(shù)知識,也用平分單位“1”的方法來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此時教師要明確指出:18%是?“誰”與“誰”相比較的結(jié)果?它表示誰是誰的18%?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這里的“18%”表示的是“小學生近視的人數(shù)是全體小學生人數(shù)的18∕100”。接著引導學生說出:初中生近視的人數(shù)是全體初中生人數(shù)的49∕100?;高中生近視的人數(shù)是全體高中生人數(shù)的64.2∕100。
②比較這三個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體會百分數(shù)便于比較的優(yōu)點,同時提醒學生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看書習慣和學習習慣。
師:百分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與另一個數(shù)關系。通常人們把百分數(shù)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書百分率或百分比)(趣祝福 WWW.ZFW152.cOm)
(1)百分數(shù)和我們學過的哪一種數(shù)比較相似,(分數(shù))那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完全一樣嗎?
看下面的信息中哪個分數(shù)能用百分數(shù)表示?哪個不能用百分數(shù)表示?為什么?
①72∕100升的75∕100是54∕100升。
②一批大米有50∕100噸,售出它的80∕100,售出40∕100噸。
(2)觀察討論交流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區(qū)別。
只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不能帶單位 既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又表示一個具體的數(shù)
3、運用百分數(shù)的好處。
討論小強三次投圈游戲的成績來說明運用百分數(shù)表示便于比較。
②寫法指導: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重點指導百分號的寫法,百分號的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避免與百分號前面的數(shù)字混淆。
1、讀出下面的百分數(shù),說一說百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
2、寫出下面的百分數(shù)。
形式:師讀生寫,然后對照,寫對了幾道,寫對了總題數(shù)的百分之幾?
4、你會用百分數(shù)填空嗎?
(1)你認為大海撈針的可能性為(??)%
(2)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為(????)%
(3)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老師希望理解百分數(shù)意義的同學占(??????)。
談談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百分數(shù)來表示學習這節(jié)課的心情嗎?
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叫做百分數(shù)。百分數(shù)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篇3)
與
技能 使學生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能夠正確的讀寫百分數(shù)、運用百分數(shù)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方法 使學生經(jīng)歷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值觀 使學生感受百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結(jié)合相關信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
師:同學們,課前教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收集到了嗎?在哪兒收集的?容易找嗎?這說明了什么?
既然百分數(shù)這么有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百分數(shù)好嗎?你想學習有關百分數(shù)的哪些知識?
你認為哪杯糖水更甜?
學生爭論后得出不好判斷的結(jié)論。
老師給出三杯糖水中糖的含量:7克、13克、9克。問:這下能判斷嗎?還需要什么條件?
再給出糖水的重量:20克、50克、25克。問:這下能判斷嗎?看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百分數(shù)表示的是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是一個分率,后面不能帶單位名稱,所以百分數(shù)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書)
2、百分數(shù)的寫法:
師:百分數(shù)通常不寫成分數(shù)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板書)師示范寫35%。
請一位學生板演26%、36%,其他學生在本上寫。
①兩個小圓圈要寫的小一點。②斜線的傾斜程度。
3、由剛才的不好判斷,到現(xiàn)在的一目了然,是誰幫了我們的忙?大家在課前已經(jīng)收集了許多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你現(xiàn)在能說說這些百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嗎?好,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收集的百分數(shù),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收集的百分數(shù)?說說它的意義。
4、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數(shù),想不想看?
(1)我國的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
(2)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3)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共獲得51枚金牌,占金牌總數(shù)的16.9%;
(4)我國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成功率是100%。
這些百分數(shù)都表示什么意義,你知道嗎?
看了這些信息,你想說什么?
2、學生匯報:
學生可能回答: ①分子 ②分母 ③讀法 ④意義等的不同。
課件出示:
下面哪個分數(shù)可以用百分數(shù)來表示?哪個不能?說說為什么?
一堆煤 噸,運走了它的 。
百分數(shù)是分數(shù)嗎?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是百分數(shù)嗎?
得出結(jié)論:分數(shù)即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也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shù)量,百分數(shù)只能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百分數(shù)是特殊的分數(shù)。
1、百分數(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成語里也有百分數(shù)。
1、這節(jié)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用一個百分數(shù)表示你的滿意程度。
2、對教師滿意嗎?也用一個百分數(shù)表示。
3、最后,教師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技能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數(shù)和小數(shù)互化的方法,能正確地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或把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在計算、比較,分析、探索百分數(shù)小數(shù)互化的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方法 通過探索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互化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探索意識。
值觀 學生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得出結(jié)論,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百分數(shù)與小數(shù)互化的方法,能正確進行兩者之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 歸納百分數(shù)與小數(shù)互化的方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1、百分數(shù)的意義是什么?指生回答。
生2: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叫百分數(shù)。
2、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區(qū)別在哪里?為什么要把百分數(shù)單獨列一單元?
百分數(shù)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比關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帶計量單位;分數(shù)既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比關系,叫分率,也可以表示具體的數(shù)量,能帶計量單位。
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它在生活中廣泛的運用到,所以有必要單獨為一單元。
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師:對呀,為什么要相互轉(zhuǎn)化呢?引導學生說出轉(zhuǎn)化的意義。一是便于計算,二是便于比較。(板書),那怎么轉(zhuǎn)化呢?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研究的內(nèi)容。不過,百分數(shù)怎么轉(zhuǎn)化成小數(shù),小數(shù)又怎么轉(zhuǎn)化成百分數(shù),老師想把講臺讓給你們,請同學們來當小老師,讓講臺成為你們的舞臺。
(2)小老師甲:要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要先把小數(shù)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然后再把這個分數(shù)改寫成百分數(shù)。
3÷5=0.6= =60%
4÷6≈0.667 = =66.7%
(3)小老師乙: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個過程先把小數(shù)化成了分數(shù),顯得麻煩了些。而我可以將小數(shù)直接化成百分數(shù)的。只要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就行了。
(4)教師說明:當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時,原數(shù)就擴大100倍,再添上百分號,又使它縮小100倍。所以原數(shù)大小是不變的。
4、師:學到這里也累了,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學完了嗎?(沒有,還有百分數(shù)轉(zhuǎn)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沒學),噢,那我們接著學百分數(shù)如何轉(zhuǎn)化成小數(shù)的。
(2)小老師丙:要把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可以先把百分數(shù)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數(shù)轉(zhuǎn)化成小數(shù)。
750×20%
(4)小老師丁:老師,我的方法更簡便,能將百分數(shù)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數(shù)?(把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
(5)使學生明白:當把百分數(shù)的百分號去掉時,原數(shù)就擴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又使它縮小100倍,所以原數(shù)的大小不變四、拓展應用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和大家說點什么?
例1、3÷5=0.6= =60%
4÷6≈0.667 = =66.7%
例2 750×20% 750×20%
=750÷ =750×
=750×0.2 =750×
技能 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確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方法 使學生在探索“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百分數(shù)的理解。
值觀 體會百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這個問題的具體含義,弄清數(shù)量關系。
1 解答“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用什么方法?
50是200的百分之幾?
3 解答這類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4 出示課件復習題:
一個鄉(xiāng)去年原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14公頃,實際造林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
5 學生讀題,找出題中的單位1,并獨立解答。
6揭示課題:如果把這道題的問題變?yōu)閷嶋H造林比原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應該怎樣解答呢?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繼續(xù)研究的比較復雜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
(1)指名讀題。
(2)讓學生找出題中的單位1,并畫出線段圖。
(3)找一名學生到前面板演,并說出自己畫圖的依據(jù)。
(4)啟發(fā)學生思考: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長百分之幾是哪兩個量比較?哪個量是單位1.(板書:增加的÷原計劃的)
(6)想一想這道題還有其他的做法嗎?
116.4%-100%=16.7%
(7)比較兩種算法的相同點是什么?
2 將例3中的問題改為“原計劃比實際少百分之幾”?該如何解答呢?
(1)提問:這道題中是那兩個量進行比較?把哪個量看成單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將例3改變問題后的列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除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三、拓展應用
(1).分析數(shù)量關系。
(1)求今年產(chǎn)量是去年產(chǎn)量的百分之幾,是把( )看作單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 2)求今年小麥的產(chǎn)量比去年增產(chǎn)百分之幾,是把( )看作單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3)求女生人數(shù)比男生人數(shù)少百分之幾,是把( )看作單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2).操場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數(shù)比男生人數(shù)少百分之幾?
(3).一輛自行車原價是312元,現(xiàn)價比原價降低了168元。降低了百分之幾?
(4).甲校學生人數(shù)比 乙校多5%,乙校學生人數(shù)比甲校少百分之幾?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類怎樣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解答這類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例3、14÷12≈1.167=116.7%
技能 掌握稍復雜的求比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能進一步理解百分數(shù)應用題與相對應的分數(shù)應用題之間的聯(lián)系。
方法 增強應用意識,體會百分數(shù)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
值觀 提高學生類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找準單位“1”,掌握求比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單位“1”,掌握求比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
(一)、自主提問,生成問題。
1、教師口述信息: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
2、抽生復述剛才聽到的信息。
3、學生提出相關百分數(shù)問題,引入例題。
預設問題:①、增加了多少冊? ②、今年有多少冊圖書? ③今年的圖書冊數(shù)是原來的百分之幾?
(二)、解決問題,引出例題。
1、出示例4:
師述:用剛才的信息加上同學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例4。
例4: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F(xiàn)在有多少冊圖書?
2、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1)、重點指導分析“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
引導:思考“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見過類似的問題?如果把12%換成一個分數(shù)你會解決嗎?(我們可以借助解決分數(shù)應用題的方法來解決百分數(shù)應用題。)等量關系是什么?(今年圖書冊數(shù)=原來圖書冊數(shù)+增加的冊數(shù))單位“1”是那個量?我們先求什么?(即問題①)求增加了多少冊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師指導一個數(shù)乘百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3)、抽生說說算式的意義,回顧解題思路,說說解題的關鍵點是什么?(找單位“1”和等量關系。)
(三)、一題多解,拓展思維。
(3)、抽生說思路。
(4)、借助線段圖分析“今年的圖書冊數(shù)是原來的百分之幾?”
(5)、找準解決問題關鍵點。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歸類。
1、師生一起歸類,這類題屬于“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
2、回顧這類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三、聯(lián)系實際,對比提升。
1、改編例4并解答。
學校圖書室現(xiàn)在有圖書1568冊,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今年圖書有多少冊?
(1)、學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這道題與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比較今天學的這類題與分數(shù)應用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試做,師板書:
比30米多60%是( )米。 40千克比( )少20%。
五、全課總結(jié)。
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jīng)歷從時間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shù)的過程,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讀百分數(shù)。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shù)的意義。
情感與態(tài)度:體會百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百分數(shù)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收集百分數(shù)的資料。
2.計算機教學課件
教法學法:討論法,練習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創(chuàng)設情境:
1、課前讓同學們找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找著了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百分數(shù)。(板書:百分數(shù)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你能看出淘氣、奇思、不馬虎誰罰球更準嗎?為什么?
2、必須知道這位同學的什么條件況?(罰進次數(shù)和總次數(shù))
3、觀察這張表,三人罰球次數(shù)各占罰球次數(shù)的幾分之幾?能一眼看出我們?nèi)l的罰球水平最高,誰的點球水平最低嗎?你打算怎么辦?
4、把分數(shù)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由有什么好處?(便于比較)
三、匯報展示,教師梳理:
1、因為便于比較,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了百分數(shù)。我們可以把這些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都寫成百分數(shù)。(顯示百分數(shù)的形式)
2、拿出老師發(fā)給你們小組的表格,從自己找的百分數(shù)或老師提供的百分數(shù)中找出一個你們覺得很有意思的百分數(shù),通過討論,小組合作匯報。
百分數(shù)意義調(diào)查研究表
摘錄:
這個百分數(shù)是()和()比較的結(jié)果。
這個百分數(shù)表示()是()的()。
生交流、展示
3、欣賞了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數(shù)表示什么了嗎?
板書: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
這句話中有幾個數(shù)?(兩個)對,其實百分數(shù)表示的是兩個數(shù)之間的一種關系,是一種倍數(shù)關系。百分數(shù)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齊讀概念)
4、找異同,深刻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
1米長的繩子,用去了61%,還剩下39%米。(一個說對,一個說錯),你贊成誰的意見?為什么?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中的重難點,純語言表達有點抽象,頁不利于理解,因此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通過練習的形式更好理解。
討論得出分數(shù)與百分數(shù)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聯(lián)系區(qū)別
分數(shù)是特殊的分數(shù)既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也可以表示具體數(shù)量。
百分數(shù)只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并不表示具體的數(shù)量。
四、鞏固提升,課堂總結(jié):
1.選擇合適的百分數(shù)填空。
108%45%98%99%100%55%2%
設計意圖:是學生了解到百分號前面的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小數(shù),可以比100大也可以比100小。
①小明的爸爸是個著名的牙科醫(yī)生,經(jīng)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達到()。
②一個工廠從一批產(chǎn)品中抽出200件,經(jīng)過檢驗,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③某車間經(jīng)過技術改良,現(xiàn)在每月的產(chǎn)量是原來的()。
(問:為什么選擇108%?其它百分數(shù)合適嗎?)
④一本書已經(jīng)看了(),還剩下全書的()。
⑤我國神舟飛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發(fā)射全部成功,發(fā)射成功率是()。
2.甲: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shù)占49%;乙: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shù)也占49%。這兩個學校的女生人數(shù)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提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本第66頁第2、3題
六年級百分數(shù)教案(篇5)
教學重點:xxxx
課時安排:6課時 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本單元中的利息的計算比較繁瑣了一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注意利率化為小數(shù)計算時的小數(shù)點位置。
2. 本單元的折扣與成數(shù)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著重于寫法上的區(qū)別,如一個是七五折,一個是七成五。
1、折扣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折扣(課本第8頁例1做一做及練習二第1至3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義。
2.學生在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這種問題的基礎上自主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獨立思考、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反思:
2、成數(shù)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成數(shù)(課本第9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二第4、5題。)
教學目標:
2. 補充:某鄉(xiāng)去年的水稻產(chǎn)量是1500噸,今年因為受到天氣災害的影響水稻產(chǎn)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產(chǎn)量是多少噸?
梵凈山20XX年累計旅游人次是18萬人次,20XX年累計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計旅游人次是多少萬?
大坪完小20XX年的在校生人數(shù)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數(shù)減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XX年的在校生人數(shù)是多少?
某鞋廠20XX年的年產(chǎn)量為30萬雙,20XX年年產(chǎn)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產(chǎn)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這個鞋廠20XX年的年產(chǎn)量是多少萬雙?
某地前年的糧食產(chǎn)量為3000噸,去年因為洪水及病蟲害的影響比前年減產(chǎn)近三成。預計今年的產(chǎn)量會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糧食產(chǎn)量是多少噸?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成數(shù)的知識,你們對成數(shù)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五、課堂作業(yè)
第13頁第4、5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成數(shù)
二成 = ( 十分之二 ) = ( 20% )
例2:
教學反思:
3、稅率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稅率(課本第10頁例3,做一做及練習二第6、7、8、10題。) 教學目標:
1、理解納稅的含義和納稅的重大意義。新- 課- 標-第 -一-網(wǎng)
2、能計算一些有關納稅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依法納稅意識。
教學重點:能進行一些有關納稅問題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額的計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復習舊知
1. 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 什么是比率?
(二)引入板書課題,展示目標
(三)自學提示
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nèi)容,思考。
1. 什么是納稅?納稅有什么意義?
2. 稅收分為幾類?
3. 什么叫應納稅額?什么叫稅率?
(四)學生自主學習
二、展示交流
(一)小組內(nèi)學生互相交流
(二)學生匯報
(三)反饋總結(jié)
1. 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jù)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 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 、商店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
B 、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yè)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yè)稅與營業(yè)額比較的結(jié)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yè)稅占營業(yè)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yè)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yè)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嘗試解答
(4)匯報交流。
30×5% = 30×0.05 = 1.5(萬元)
(5)小結(jié)求繳納營業(yè)稅方法
三、達標練習
(一)課堂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補充
★某電腦公司4月份的銷售收入為800萬元。按銷售收入的5%繳納增值稅。納稅后該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萬元?
★★楚天餐館8月份在繳納了5%的營業(yè)稅后,收入為5.7萬元。楚天餐館8月份的稅前收入是多少?
★★★小雨媽媽的月工資是4800元,按規(guī)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繳納5%的個人所得稅。小雨媽媽納稅后的月工資是多少元?
★★★★某中介公司為顧客出售房屋,會按房屋售價的2%收取中介
費。該中介公司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費3200元。按規(guī)
定賣房還要按房屋售價的1.5%繳納契稅。李奶奶出售這套房屋最終得
到多少錢?
(二)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8、10題。
(三)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稅率
應納稅額=收入額×稅率
收入額=應納稅額÷稅率
稅率=應納稅額÷收入額×100%
30×5%=1.5(萬元)
答:10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1.5萬元。
4、利率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利率(課本第11頁例4,做一做及練習二第9、11題。)
教5、學會購物
第五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會購物(課本第12頁例5,“做一做”及練習二第12至15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教學重點:運用百分數(shù)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情景談話導入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那如何學會合理購物呢,
(二)引入板書課題,展示目標
(三)自學提示
閱讀教材第12頁例5,思考并嘗試解答。
1.A 商場打五折是什么意思?B 商場滿100元減50元是什么意思?
2. 嘗試解答?
(四)學生自主學習
二、展示交流
(一)小組內(nèi)學生互相交流
(二)學生匯報并板演
(三)反饋點拔提高,總結(jié)方法
1. 根據(jù)學生的解答,比較兩個商場購物所花的錢?
A 商場:
230×50%=115(元)
B 商場:
230-50×2=130(元)
2. 討論得出:在A 商場購物更省錢,所以在購物時我們要根據(jù)促銷方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yōu)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3. 總結(jié)求解題方法
三、達標練習
(一)課堂練習
1、教材第12頁“做一做”。
2、補充
(1)一件商品,成本價5元,按市場標價的8折出售每件還獲利2元,問市場標價多少錢?
(2)某商店把一種商品按標價的八折出售,每件獲利是進價的20%,而該商品每件的進價為80元,則該商品的標價是多少元?
(3)服裝廠有每米12元和10元的兩種衣料,總價是3200元.做大衣用第一種衣料的25%和第二種衣料的20%,總價是700元,工廠有每種衣料各多少米
(二)課堂作業(yè)
第15頁第13、14題
(三)拓展練習
第15頁第12、15題
(三)課堂總結(jié)
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如何才能進行合理購物?
6、整理與復習
第六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整理與復習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掌握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解決問題。
2、通過歸納整理,是學生熟練地掌握解決百分數(shù)問題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知識的歸納與整理
教學難點:運用百分數(shù)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折扣、成數(shù)、稅率、利率等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它們更多的應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來回憶下之前的內(nèi)容。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隨機板書,繪制表格。
二、綜合運用
1、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2、利用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歸納出解題思路。
提問啟發(fā):“滿100元減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導回答:就是在總價中取整百元部分,每個100元減去50元。不滿100元的零頭部分不優(yōu)惠。
歸納整理解題思路:
(1)甲品牌直接用總價乘以50%就能算出實際花費。
(2)乙品牌先看總價總價乘以70%再乘以50%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jié)果。再交流匯報
4、總結(jié)方法
三、基本練習
1. 一種衣服原價每件80元?,F(xiàn)在打九折出售,每件售價多少錢?
2. 一種衣服原價每件50元,現(xiàn)在每件45元,你知道商場正在打幾折出售嗎?
3. 王大爺家去年收玉米1500千克,今年預計比去年增產(chǎn)一成。今年玉米總產(chǎn)量預計是多少千克?
4. 趙軍將5000元錢存入銀行,定期三年,年利率4.25 %。到期繳納利息稅后,趙軍實際可以從銀行取回多少元?
5. 某著名品牌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 商城按“滿200元減100元”的方式銷售,在B 商城先打七折,再打八折的“折上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460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
(1)在A 、B 兩個商城買,各應付多少錢?
(2)選擇哪個商城更省錢?
四、課堂作業(yè)
1. 一種衣服現(xiàn)在打九折出售,現(xiàn)在每件賣45元,原價是多少錢?
2. 小明爸爸買了18000元的國家建設債券,定期5年。如果年利率為4.75 %。到期小明爸爸可以多獲得多少元?
3. 實驗小學圖書室有圖書8000本,中心小學的圖書本數(shù)只有實驗小學的九成五那么多。你知道中心小學的圖書本數(shù)是多少嗎?
4.2004年趙叔叔購買“中國郵政賀卡有獎明信片”獲得一等獎,獎金是5000元,根據(jù)稅法規(guī)定他應按照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趙叔叔實際可以獲得獎金多少元?
五、課堂總結(jié)
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④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xiàn)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①導學生理解題意:只花了九折的錢怎么理解?以誰為單位“1”?
②學生試算,獨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并板書。
3、提高運用
在某商店促銷活動時,原價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個,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幾商品售價多少元? 引導學生分析,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讓學生明確:“折上折”相當于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練習題。
2、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1~3題。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銅仁到貴陽的單程機票原價為680元一張,媽媽買到一張打三五折的特價機票,媽媽實際花了多少錢? ★★商場在元旦期間進行打折促銷活動,某品牌電視機打八折出售,楊老師在活動期間購買了一臺原價3850元的電視機,比平時便宜了多少錢?
★★★某商店打折促銷,原價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車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幾輛車,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幾輛車售價多少元?
★★★★小紅在某文具店買了一套文具,老板給小紅打七折的優(yōu)惠,小紅節(jié)約了12元,這套文具原價是多少錢? ★★★★★媽媽進了一批水果來賣,每千克的進價加上3元為每千克的售價。一位顧客買這種水果10千克,媽媽給她打八折,結(jié)果賺了10元。這種水果每千克的進價是多少錢?
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折扣
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1)180×85%=153(元) (2)160-160×90%
答:買這輛車用了153元 。 =160-144
=16(元)
160×(1-90%)
= 160×10%
= 16(元)
答:比原價便宜了16錢。
心得反思
第 2課時
學期總第 8 課時
教學課題 百分數(shù):成數(shù)
教學內(nèi)容 第9頁“成數(shù)”、做一做及練習二第4、5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明確成數(shù)的含義。能熟練的把成數(shù)寫成分數(shù)、百分數(shù)。正確解答有關成數(shù)的實際問題。
頻道小編推薦: |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范本
下面是欄目小編為你推薦的“六年級復習課教案”,希望您能將這篇文章記入收藏列表中。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的重要部分,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教案的完善,是新老師讓課堂更加生動的步驟。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1)
六年級時態(tài)復習課
一、教學背景:時態(tài)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廣大小學生在實際運用時會出現(xiàn)混淆的情況。在這八冊書中出現(xiàn)了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這四種時態(tài),我將會用兩節(jié)課對這四種時態(tài)進行復習。
二、教學內(nèi)容:復習語法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
三、教學目標:
1、復習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兩種時態(tài)并讓學生能夠能靈活運用。
2、通過聽說讀寫訓練,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培養(yǎng)他們運用語法知識的交際能力。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Step 1: Warm-up
1、Greetings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Good afternoon, teacher
2、Daily talk(t-s)(大概)Eg:What did you /he /she do ?? What did you /he /she do …? Did you go to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What is he/ she going to do … Are you going to…
(設計意圖:由老師與學生的自由交流,自然地復習了過去時和將來時的句子,喚醒對這兩種時態(tài)的記憶,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英語氛圍,引導學生樂于用英語開口說話。)
3、Sing a so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設計意圖:利用歌曲復習將來時,為下面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活躍課堂氣氛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Step2: Presentation/Practice
1、Brain storm(PPT出示動詞圖片、詞組,學生快速朗讀一次)A、過去式的復習Da Xiong’s Last Week
Da Xiong:(crying)I failed the English test.Ding Da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Da Xiong: Oh!I was busy last week.I went to a park by bus last Monday.I took many pictures with my friends last Tuesday.I played football last Wednesday.I walked to grandma’s home last Thursday.I watched TV last Friday…Ha,ha, I was so happy.Ding Dang: Oh!You always play.That’s why you failed the English test.(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引入過去時,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聽力和筆試練習,使本來枯燥的練習課變得生動。)
1、回答問題:What did Da Xiong do last Friday?(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并板書: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2、看圖(PPT)提問、回答并完成下題
(以人機對話的形式讓學生提問大雄,然后錄音回答,學生根據(jù)回答的內(nèi)容完成下列短文。)
Da Xiong
to a park by bus last Monday.He
many pictures with his friends last Tuesday.He
football last Wednesday.He
to grandma’s home last Thursday.He
TV last Friday.He was happy.1、寫出動詞的過去式
T: Da Xiong failed the exam.Why? Is it very difficult? Let’s help him.呈現(xiàn)大雄的試題:
寫出下列動詞的過去式,并在橫線上寫出你知道的更多的動詞及過去式: clean()climb()wash()watch()dance()study()
see()take()swim()fly()
I can write more:
Check the answers.檢查誰寫的動詞過去式多(教師檢查及學生小組內(nèi)檢查)小結(jié)動詞過去式的四種情況(PPT)
(設計意圖:通過做大雄的試題進行筆試練習,讓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試題能幫助學生歸類出動詞的過去式的幾種形式:
1、一般在動詞詞尾加ed。
2、如果動詞以字母e結(jié)尾,變過去式時直接在詞尾加d。
3、如果動詞是以輔音字母加y結(jié)尾,變過去式時要變y為i再加ed。
4、部分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而且試題設計一條橫線讓學生自己寫更多的動詞及過去式,具有靈活性。)
2、Let’s chant Is, was, are, were.Ready? Go, went, went to a park See, saw, saw elephants Eat, ate, ate good food Read, read, read a book Take, took, took pictures Swim, swam, swam in the se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ate, ate, ate good food.(設計意圖: 通過chant 的形式進一步鞏固過去時及短語搭配。歡快的節(jié)奏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整孩子們疲勞的腦神經(jīng),也為知識的鞏固降低了難度。)B、將來時的復習
T:If you are Da Xio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 S1:I am going to…
S2:I am going to…
T:OK, let’s see what is Da Xiong going to do next week? Da Xiong’s Next Week
Ding Dang: Da Xiong, there is another test 1 week lat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 Da Xiong: What shall I do? Oh, I see.I will study hard next week.I’m going to read English with my sister next Monday.I’m going to read a book next Tuesday.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next Wednesday.I’m going to Mike’s home by bike next Thursday afternoon.I’m going to watch TV Friday evening… Ding Dang: That’s right.1、1st list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Da Xiong going to do next week?并板書:(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next week.)am/is/are going to = will
3、聽音,判斷對錯并改正。
1、Da Xiong will read Chinese next Monday.()
2、He is going to watch TV next Tuesday.()
3、He is going to Mike’s home last Thursday.()
4、He is going to watching TV next Friday evening.()(設計意圖:判斷對錯的練習再次檢查了學生對叮當和大雄之間的對話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練習里面滲透了動詞時態(tài)與時間狀語的搭配一致性問題。)
3、擂臺賽:
T:Read the dialogue and 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對話“Da Xiong’s Next Week”,并準備好自己的問題,然后學生分兩組進行問答擂臺賽。
(設計意圖:通過擂臺賽幫助學生復習更多將來時的句型。而且讓學生來提問,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推動學生克服困難主動學習。學生們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學生們提出充滿個性不同的問題,然后再讓學生來回答這些問題,這符合素質(zhì)教育所期盼的結(jié)果,這樣比自問自答更能夠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而且通過競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個人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C、過去式與將來時的綜合練習
1、Changing partners(練習下列句型)A、用過去式造陳述句 I ate good food.B、用將來時造陳述句 I am going to?
C、用Where , What, How? 造過去式或?qū)頃r的問句
(設計意圖:分三步進行“變換伙伴”的活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造出過去式、將來時的句子及兩種時態(tài)的混合問答,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兩種時態(tài)的表達練習。)
2、Make a postcard to Da Xiong.T: Design your postcard in your group, and then write sth about your “l(fā)ast weekend” and “next weekend”.(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大雄設計一份post card,寫出自己上周和下周的活動,從而在筆頭上綜合檢查學生對過去式和將來時的掌握情況,而且在這個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Step4 : Summary
1、引導學生總結(jié)本課的重點(兩種時態(tài)及句子的主要結(jié)構(gòu))。
2、根據(jù)本課主線人物大雄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進行情感教育。
Step 5: Homework Make a book : My Weekends(含過去與將來)教師先展示自己的書(Say goodbye to Da Xiong and Di Dang)
六、板書設計
Review the Tense(Ⅱ)
He watched TV last Friday.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next week.am/is/are going to = will
六年級英語復習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復習一般過去時:要求學生掌握過去式的變化規(guī)則
2.復習詞組,要求學生能用一般過去時簡單交流。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一般過去時的構(gòu)成和運用
難點:過去時和一般現(xiàn)在時的區(qū)分
三、教學準備:
四、教學過程
(一)Warm
up
1、Greetings Question: Wha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
What does he often do after school? Answer :I often sweep the floor.He often reads a book.2、Let’s chant: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 I often, I often sweep the floor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I often, I often read a book.What does he do ? What does he do ? He often, he often washes the clothes.What does she do ? What does she do ? She often, she often does the dishes.(二)、Presentation Litter teacher:I visit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引出過去時)Ask: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group work)自編chant What did you do ? What did you do? I took, took pictures.What did she do ? What did she do ? She climbed, climbed a mountain.What did he do? What did he do? He learned, learned Chinese.What did they do ? What did they do? They sang, sang and danced.Task
1、請給所做的事情找出合適的時間,連線 I went to school
last Sunday.We went shopping
yesterday morning.I was born(出生)
yesterday evening.I ate good food
in 1996.小結(jié):英語中要表示過去做的事情或存在的狀態(tài)要用過去式,常和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
Task2、寫出下列動詞的過去式.
(1)play
clean
(2)dance
live
(3)study
cry
(4)go
buy
小結(jié):動詞過去式有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變化兩種,a、一般在動詞尾加ed,b、結(jié)尾是e的動詞尾加d,c、以輔音字母加y結(jié)尾的,先變y為i,再加ed,d、特殊變化需牢記. Task3、按要求填寫表格 原形
第三人稱單數(shù)
現(xiàn)在分詞
過去式
Watch eat do sing swim go
take
Game:長鼻王
三、Consolidation
Task4.采訪活動 活動內(nèi)容:
Where did you go ? How did you go there? What did you do ?
小學六年級英語復習課教案
一、復習內(nèi)容:一般現(xiàn)在時的綜合復習。
二、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能比較熟練地掌握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聽力材料、學生個人信息卡
五、教學過程描述 Step 1 Free talk: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1: It’s …
T: What’s the date? S1: It’s …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1: It’s …
T: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this morning? S2: I have …
T: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S2: I like … T: Do you study … well? S2: Yes, I do./ No, I don’t.T: Oh, you are so great!I think you should study harder.Try your best, ok? T: I like PE, because I like sports.Do you like sports? I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What sport do you like?
Do you … every day? Step 2 Review the phases 1T: Good, we should do some exercise to keep healthy.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orts.Can you say them quickly? S: …
2T: After school, we can do these sports, and what else can you do? I usually read books and watch TV after school.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S: …
T: Now let’s play a game.課件呈現(xiàn)photos,教師作示范造詞組take photos Step 3 復習一般現(xiàn)在時,主語是第一、二人稱時的用法 1 T: I think, all of you study English well.You know, I have a new friend;he studies English well, too.Do you want to know him?
Now you can ask him some questions.S: 人機對話,問Billy
如下問題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等
T: Let’s read Billy’s self introduction.T: Now please fill in your information card.Step 5 總結(jié)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
1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的是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一起來看一看一般現(xiàn)在時的“自我介紹”!Hello!大家好,我叫“一般現(xiàn)在時”,你想知道我的故事嗎?
Let me tell you!首先,看看我的本領吧。我被大家用來表示經(jīng)常性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
下面請看我的面目—我的構(gòu)成: 我常常與often, usually, Sometimes ,on Sundays等詞連用,動詞用原形。不過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要在動詞后加s或es。例:
I often read books at home.She plays the violin every day.如果是疑問句,還要用助動詞do(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用does)構(gòu)成,動詞用原形。例:
Do you usually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 What does he do on Sundays? 下次見到我時,千萬不要忘記我是“一般現(xiàn)在時”??!See you!2我們知道一般現(xiàn)在時,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動詞會有變化。我們一起來總結(jié)一下,有哪些變化呢?
順口溜:肯定句中,他、她、它,動詞后面加尾巴。一般動詞直接加s,有些加es 以輔音字母加結(jié)尾的,變y為i加es 3 讀一讀變化后的動詞。Step 6 Let’s do some exercise.Finish the exercise with proper words.a.Sometimes, I ________ basketball after school.My father usually ________ newspapers in the evening.________ your mother _________ shopping every Friday afternoon? What ________ Helen usually ________ on Saturdays? e.I like Chinese, but my friend, Ben _________ PE.2 Listening exercise.T: I wrote an e-mail to you.Please help me finish it.S: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Step 7 Homework 向我介紹你的好朋友們。
This is my friend.Her name is ….she’s ….She lives in ….she likes…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化石魚是小魚的祖先。產(chǎn)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有語氣地朗讀課文,注意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
3、學習“答”“案”兩個生字,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有語氣地朗讀課文。學習兩個生字。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7課《化石魚》。在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還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這些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你記住了嗎?(課件出示:原來、祖先、所有、一塊化石)快點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這些生字寶寶大家掌握的真不錯,那你還記得嗎?課文中說誰在誰的附近游來游去?(課件出示化石魚圖片)這就是那條化石魚,小金魚會在哪游啊?指名生到前面指一指。這些地方都離化石魚很近,我們就說這些地方是化石魚的附近。(課件演示)你能用“附近”說一句話嗎?
老師這里還有些生字寶寶也想和大家教朋友,你們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稀奇、附近、答案、假魚)你能用上這幾個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嗎?(課件出示思考題)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小伙伴。個別說說。
①課文從第一到第幾自然段是在寫小金魚以為化石魚是假魚。
②請你默讀1—5自然段,想一想小金魚剛開始看到化石魚覺得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能讀給大家聽嗎?
③“稀奇”是什么意思?你能通過朗讀的方式把小金魚的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嗎?
⑤就是呀,小金魚覺得很稀奇,開始它以為化石魚是假魚,它對化石魚說了什么?默讀2—5自然段,用“----”畫出小金魚說的話。把你畫到的讀給同桌聽。
⑦請大家照著屏幕讀一讀,想想使用了哪些標點符號,(課件出示標點符號)你能讀出這些標點符號嗎?自己試試。
⑧誰來問問,一起問問。
⑨小金魚為什么這么問?
⑩它有這么多小問號,它覺得很稀奇,你還可以用哪個詞說明小金魚的心情?帶著這種心情讀讀。
①小金魚為什么覺得化石魚是假魚讀2—5自然段找找答案。
②自己讀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④想想這幾句有沒有相同的地方。(課件演示)你能換一個詞嗎?
⑤再讀讀讓老師聽的更清楚。
⑥難怪小金魚以為它是假魚,我們再讀讀2—5自然段,女孩子讀小金魚,男孩子讀化石魚,老師讀旁白。
①小金魚找到的答案是正確的嗎?它是怎么知道的?默讀6—9自然段,用“~~~~~”畫出河公公說的話。請你學著河公公的樣子讀讀。
②先看河公公的這段話(課件出示)自己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③“最老最老”你感受到什么?(課件演示)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河公公是老爺爺他的話應該怎么讀,自己試試。
④河公公還說了些什么?這次你又讀懂了什么?
⑤四億有多長?(板書400000000)你有什么感受?再讀讀。
① 個別讀,你為什么這么讀?第一句后面是什么符號?后面還有逗號和句號,請你讀出停頓。
② 這次小金魚找到答案了嗎?化石魚究竟是誰?
③ 我們再讀讀6—9自然段,女孩子扮演小金魚,男孩子扮演河公公,老師讀旁白。
④ 小金魚們,你們怎么那么高興呀?大家再讀讀小金魚的話,分享一下它的快樂。
小金魚看著化石魚越看越覺得有趣,它要把這件事告訴它的朋友,看,它的朋友來了。(課件演示)小金魚們快點講給你的朋友們聽吧!
7、學習“答、案”
①小金魚高興地游走了,把“答、案”兩個字留給了我們。(課件出示兩個字)你怎么能記住這兩個字呢?
②怎么寫才能把這兩個字寫好看呢?寫好哪幾筆就能做到上蓋下,下托上呢?
③教師范寫學生書寫練習。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3)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之后驚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凹磸陌蛵{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边@一句準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2)杜甫被譽為“詩圣”,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3)全詩體現(xiàn)了一個“喜”字,從“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卻看妻子愁何在”等詞句可以體會到詩人因聽到大唐軍隊收復失地而欣喜。
2.《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tǒng)一祖國的無比渴望。
3. 表現(xiàn)愛國情懷的古詩名句:
習題3答案:1.妻子:夫人和孩子。漫:隨意,胡亂。全句的意思是: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們的憂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亂地把詩篇和書籍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2.元:同“原”,本來。但:只。全句的意思是:我本來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為不能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習題4答案:因為陸游一直將驅(qū)逐金兵,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頭等大事,這也是他一生念念不忘的事,雖然他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統(tǒng)一,但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會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所以叮囑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保纱艘部梢娫娙藦娏业膼蹏椤?/p>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復習本課 10 個生字及指定詞語,寫好“答案”二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金魚與化石魚、河公公之間對話的 有趣。
3. 知道化石魚是魚類的祖先,激發(fā)探索自然的奧秘。
教學重點: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在朗讀中,注意標點符號的用法,體會不同標點表達的語氣不同。
教學難點:
1. 體會小金魚與化石魚、河公公之間對話的有趣。
2. 在田字格中正確、端正地寫好“答案”二字。
教學流程: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化石魚》,一起來讀讀課題。
1.復習詞語。
師:文中的詞語是不是都認識了呢?讓我來考考你。
(2)出示:原來、所有、祖先、四億多年 師:這一次會有 4 個詞語一下子都跳出來,請你和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誰全 能讀正確? 師:全對的請舉手,真棒!
(3)出示:附近、稀奇、假魚、答案 師:我這里還有一些詞語呢,它們不僅筆畫多而且還容易讀錯!你們可要睜大 眼睛仔細看啊。
①附近:師:它們都是幾聲?(非常好! )一起讀“附近” 師:哪條小金魚,愿意游到我的附近啊?——這條小金魚,快游過來 吧! (真是一條可愛的小金魚) 師:通過它的表演,我明白了,原來附近就是周圍的意思啊!快和你 附近的同伴讀讀這個詞。
師: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讀過這個小故事了,現(xiàn)在請你 再好好讀讀,一會兒看誰能夠清楚地說給大家聽。
(2)選擇詞語說說課文意思。
師:還記得它們嗎?誰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同桌之間先試著說一說。 (指名說說)
(3)理解“稀奇” 。 師:當小金魚看到化石魚的時候為什么會覺得“稀奇”啊?
二、感悟課文 2—5 段。
師:看到這樣少見的奇怪的魚,小金魚都和它說了些什么呢?快讀讀課文 2—5 段,用橫線畫出小金魚說的話。
1. 學生自讀課文 2—5 段,用橫線畫出小金魚的話。
2. 學生反饋。
①(指名讀)哪條小金魚快來說說,第一次你是怎么問的?聽出來了,你 感到很奇怪。
②(小組讀)這組的小金魚也來問一問。
③(同伴讀)看看這兩句話都是什么標點?對呀,小金魚從來沒見過這么 奇怪的魚,所以想問個明白,快和你附近的同伴互相問問。
①(自己練讀)那你們又問它什么了?這一次和上一次的語氣一樣嗎?從 哪知道的?
②(指名讀)強調(diào)“一定”是呀,小金魚可不僅僅是想問個明白了,它這 一次是一定要打聽清楚,因為它的好奇心越來越強了,那該怎么打聽呢?你是 一定要打聽清楚嗎?我可沒有聽出來啊。 (范讀)
③(齊讀)大家一起來打聽清楚吧。 師:小金魚快告訴我,當你問完化石魚的時候它是什么樣子啊?
④(游戲體會)聽你這樣一說,我想到了一個游戲:木頭人。我們一起來 玩吧。
⑤(齊讀)我剛才看到好多同學還真是一下也不動,想想自己剛才的樣子, 化石魚是不是也像你們一樣只堅持了很短的時間呢?對!化石魚是始終一下也 不動,該怎樣讀它當時的樣子呢?
(3)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化石魚是假魚的原因。 師:你們問了化石魚兩次,它始終是一下也不動。遇到這樣的魚,你心里在想 些什么啊?(生 1:這條魚怎么和我見過的魚不一樣啊?生 2:這條魚的尾巴怎 么不擺啊……)
①(齊讀)所以這時你說……
② (同伴讀) 快看看這是什么標點?那該怎樣讀啊?快和附近的同伴讀一讀。
③(齊讀)我已經(jīng)看到小金魚高興的表情了,我們一起來高興地讀一讀。
(5)檢驗學生了解情況,進行說話訓練。
①練習“因為...所以...”的句式。 師:我來采訪一下,小金魚,你們?yōu)槭裁匆詾榛~是假魚啊?用上“因為……所以……”來說一說。 ②小結(jié)學生語言。 師:哦,我明白了,因為你們沒有見過這樣奇怪的魚,所以你們以為化石魚是 假魚。是這樣嗎?
三、感悟課文 6—9 段。
1.學生自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小金魚的話,用曲線畫出河公公的話。 師:河公公又和這條好奇的小金魚之間說了些什么呢?請你繼續(xù)讀讀 6—9 段, 用橫線畫出小金魚的話,用曲線畫出河公公的話。
2.學生反饋。
3.讀懂河公公的話。
①自己讀讀河公公說的話,想想你知道什么了? 預設:不是假魚是真魚——真是會讀書的好孩子。 它是小金魚的祖先——看來你讀懂了河公公的話。 它是小金魚最老最老的爺爺——這最老最老的爺爺距今已經(jīng)有多少 年啦?——看來你們都明白了河公公的話了。
②(齊讀)快把河公公的話讀給大家聽聽。
③(男女生比讀)想想河公公這么大的歲數(shù)了,它的話應該怎樣讀啊?男生 讀讀,女生再讀讀。恩,有點河公公的意思啦。
④(同桌分角色讀)同桌之間一個當河公公,一個當小金魚,互相讀讀它們 的話。
⑤(小組展示讀)哪組給大家讀讀。
4.看視頻了解。 師:河公公的話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了解一下。
5.小結(jié):原來河公公說的都是真的,小金魚找到正確的答案啦,這距今四億多 年的化石魚就是它的祖先。
四、學習10 段。
師:此時,小金魚望著這條化石魚越看越覺得有趣,它要把這件事情告訴所有 的朋友。
五、回顧全文。
師:多有趣啊!讓我們再來好好地讀讀這篇課文吧。
六、指導書寫。
師:小金魚終于找到了的答案,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兩 個生字吧。
1、自學筆順。同桌之間一起說說這兩字的筆順。
2、集體書空檢查筆順。右手書空,我們一起說一說。
3、強調(diào)注意地方。想把這個字寫漂亮,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呢?
4、師范寫。有了你們的提醒,我想這兩個字一定會些漂亮的。
5、學生描紅一個,寫一個。自己描紅一個,寫一個。
6、反饋評價。
7、自己再書寫一個,同學之間互評。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5)
盤活四字詞語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教材中出現(xiàn)的成語。
2、會正確理解、使用所學的常用成語。
3、復習積累成語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會正確理解、使用所學的常用成語;復習積累成語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同學們,今天我們課堂上高朋滿座,蓬蓽生輝,我對大家提點要求:聽課時聚精會神,討論時各抒己見,回答時力爭對答如流。當然,回答不上來不要有后顧之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信心跟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這節(jié)課上好?請你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老師剛才說的這一段話有什么特點?(成語和四字詞語)你知道老師講了哪些成語嗎?(生答,投影成語)生讀。同學們,四字詞語簡潔凝練,尤其是成語更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瑰寶。本冊課本中有很多四字詞語,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盤活這些四字詞語。
二、課前老師讓你們回去搜集整理了本冊課本中的四字詞語,誰來說說你都找到了哪些四字詞語? 1.指名學生說后,教師課件出示: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別有深意 左沖右撞 意味深長 龐然大物 行色匆匆 奇妙無比 不拘一格 年過花甲 懸崖峭壁 狂風怒號 惹人譏笑 寢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見一斑 碧空如洗 波濤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學語 身無分文 溜之大吉 怒目圓睜 興高采烈 和藹可親 閃閃發(fā)光 一命嗚呼 茍延殘喘 罪魁禍首 竭澤而漁 風雨同舟 失聲痛哭 囫圇吞棗 張冠李戴 馬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風怒號 匆匆忙忙 飽經(jīng)風霜 牛毛細雨 結(jié)結(jié)巴巴 大病新愈 抑揚頓挫 相依相隨 焦躁不安 漫不經(jīng)心久別重逢 橫遭不幸 震耳欲聾 浴血搏殺 不甘落后 千方百計 哭笑不得
長途跋涉 大搖大擺 無影無蹤 微波粼粼 有朝一日 大洋彼岸 不解之緣 暗無天日 眼冒金星 一反常態(tài) 為所欲為 暑去寒來 不在話下 竊竊私語 無言以對 雕梁畫棟 巧奪天工 獨具匠心 引人入勝 古色古香 余音繞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賞 美不勝收 膾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筆生花 陽春白雪 筆走龍蛇 不同凡響 別具一格 響遏行云
2.排火車讀一讀(每人讀一行)。
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果讀的有不準確的地方,同桌為他正音。
三、指導書寫
同學們,這些四字詞語中,你覺得哪些字書寫時容易出錯?
四、運用 1.詞語歸類。
課件出示:德高望重。一般什么情況下,我們會用到這個詞?(描寫人物)課件出示:人物描寫。從屏幕上找一找哪些還是描寫人物的詞語?課件出示:怒目圓睜、和藹可親。除了人物描寫的,你覺得還有哪種類型?
小結(jié):將詞語歸類是為了更好的積累詞語,其實除了歸類這種方法,還有很多積累的辦法,比如:抄寫、多讀多背、理解意思記憶等。適合自己記憶的就是最好的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加強詞語積累。2.填空。
光積累是不夠的,學以致用才算真正掌握。你們會運用嗎?(會?。┛谡f無憑,老師來考驗一下大家。
(1)俗話說“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臉”,剛才還是____,轉(zhuǎn)眼間卻____,不一會兒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這天氣真是____??!
(2)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朝著一個目標,____地去做,不能____。(3)老師____地說:“同學有了缺點,我們應該____地去幫助他,而不能____。” 3.課堂練筆。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游覽了成語樂園,感受到了成語的豐富多彩,同時也欣賞到了同學們精彩的成語表演,可以說是受益匪淺、滿載而歸。但今天我們所結(jié)識的成語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中華成語發(fā)展至今仍然有著無比鮮活的生命力,同學們只有學以致用才能使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愿同學們不斷去學習,不斷去探索,去認識更廣博的世界。
板書設計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情感。
2、分析化石魚前后的形象,體會詩歌的主旨。
3、理解詩歌通過象征手法,感悟人生的哲理。
教學重點:
1、分析魚化石前后的形象,體會詩歌的主旨。
2、理解詩歌通過象征手法,感悟人生的哲理。
教學難點:
1、分析魚化石前后的形象,體會詩歌的主旨。
2、理解詩歌通過象征手法,感悟人生的哲理。
化石魚,英文名稱[ichthyolite] .魚化石的形成要經(jīng)過三個階段。
①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幾億年前),江河湖海中生活著魚。
②魚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積的泥沙覆蓋。由于水底空氣被隔絕,又有泥砂覆蓋,魚的尸體不會腐爛。
③經(jīng)過億萬年的變動,又長期與空氣隔絕,還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尸體上覆蓋的泥砂越來越厚,壓力也越來越大。又過了很多很多年,魚尸體上面和下面的泥砂變成了堅硬的沉積巖,夾
在這些沉積巖中的魚的尸體,也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且十分堅硬,這就是“化石魚”。
艾青,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é)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xiàn)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xiàn)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艾青的《化石魚》是一首哲理詩。艾青從魚化石中獲得了從親歷的特殊體驗中所總結(jié)的慘痛的人生教訓,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且通過象征手法,用鮮明生動的意象、樸素平凡的語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1、全詩共7個段落,在詩意上可分為幾部分?
全詩共七節(jié),在詩意上可分三部分。
第二層(2節(jié))寫魚生命毀滅的悲劇。
第二部分(3、4、5節(jié))寫魚化石的形態(tài)。
第三部分(6、7節(jié))寫詩人從魚化石獲得的領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第1節(jié):找出詩中描繪魚在形成化石之前的形象的詞語,這與下文有何關系?
第2節(jié):采用“你”的第二人稱,詩人的視角發(fā)生了轉(zhuǎn)換;如何理解“失去自由”?
第4節(jié):后兩句該如何理解?“沉默”“不能動彈”魚的感受?
3、總結(jié),同時簡介寫作背景。
1957年,詩人被無端地打成“右派”,從此便被無情地埋沒二十年,不僅不能發(fā)表作品,甚至連一個正常人的生存權利都被剝奪了。詩人從社會上消逝了。到1978年,詩人復出之后,不能不對這漫長的痛苦生活作深入的思考。正是在這種深入的思考之下,詩人在魚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魚化石的形象和詩人心中的思緒相撞擊,使詩人產(chǎn)生了靈感。因為魚化石的形象能極貼切地表達詩人的思緒。當然,要通過魚化石來表達自己的思緒,要表達得生動感人,不僅要對自己內(nèi)心的思緒有準確把握,還要對魚化石的形象有準確把握,并使二者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而詩人正是具有這種把握能力的高手。
1、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辨結(jié)合起來,抒發(fā)對生活對生命對人生的真知灼見。具體到本詩則是用哲理性的詩句統(tǒng)領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時又用富于啟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動意象和鮮明形象,拓展讀者的思維空間,引導人們探索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教學鞏固:
1.第一節(jié)寫魚兒生前自由、活潑、快樂的生活,這對后文有何作用?
2.第四、五節(jié)詩的含義是:魚化石失去了 ,不得一才沉默;魚化石失去了 ,不得已才靜止不動。其內(nèi)心極為。
3.縱觀全詩,點明中心意思的是哪一節(jié)?
4.這首詩告訴了人們怎樣的生活哲理?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7)
一、形近字
拼命 敬仰 坐位 吉祥 劈敵 日寇
餅干 抑制 挫折 清潔 墻壁 冠軍
香蕉 簡單 干燥 洗澡 遭受 浴血
焦急 竹筒 急躁 早操 糟糕 欲望
富裕 石碑 柞樹
世俗 牌坊 作業(yè)
二、解釋課文、語句
《老人與海鷗》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表現(xiàn)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后,海鷗送老人,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 令人震撼的情。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過的人無不為人與動物 這樣真摯的感情而動容。
1、他背已經(jīng)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 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這是一個十分簡樸的老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勤儉的老人,卻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資給海鷗買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鷗。
2、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干干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這是老人喂海鷗的一個細節(jié)描寫。老人的動作是那么的嫻熟,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諧!“掃”字把鷗群吃食的樣子描繪得生動鮮活。海鷗有節(jié)奏地翻飛著雪白的翅膀,那場面,像一幅靈動的畫,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3、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么。側(cè)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多么樸實的名字!然而透過這一個個樸實的名字,我們看到的是老人對海鷗的親昵,對海鷗的愛。老人親昵而自然地呼喚著一只只海鷗,就像在呼喚著自己的兒女。也許老人并不會唱歌,可一聲聲對海鷗的呼喚,不就是一首首動聽的 歌曲嗎?
4、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這是誰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鷗一開始“突然飛來”時,也許以為是老人又來給 它們喂食了,許多天沒來的老人終于又來了,于是它們沒等老人呼喚它們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飛來”。然而它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不對,于是它們圍著遺像“翻 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一定是發(fā)現(xiàn)十多年來天天與它們朝夕相處的老人今天與往常不一樣了。它們用聲聲鳴叫呼喚老人。
5、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海鷗也像人一樣,它們有著人一樣的情感。急速翻飛后,海鷗們“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是那么地嚴肅和安靜,也許它們知道老人再 也不會來了,于是它們默默地“肅立”,好像在為老人守靈。這樣的場面,相信無論誰都會為之動容。
6、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當老人的遺像被我們收起時,海鷗們的舉動又是那么地讓人吃驚,所有的海鷗都大聲鳴叫著朝遺像撲過來,飛動的翅膀形成了一個白色的漩渦,使我們幾乎無法脫身。海鷗們是那么舍不得離開老人,它們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共30分)
1、下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2分)()
A.老奶奶告誡我說:“摘(zai)桃容易栽(zhāi)桃難啊!”
B.他似(sì)乎沒有聽見,仍像個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兒。
C.音樂(lè)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快樂(yuè)。
D.小菊做的飛機模(mú)型精致極了,跟真的一模(mó)一樣。
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2分)()
A.赤橙黃綠清蘭紫,誰持采煉當空午?
B.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河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里直泄下來,撞擊在巖石上,飛賤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振耳欲聾。
C.一家外國報紙清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p>
D.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3、下列加線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2分)()
A.①《火把花》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
②這口井很深,人們打水十分吃力。
B.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②中國的萬里長城舉世聞名。
C.①他爺爺與地主老財有著深仇大恨。
②我們對老張的遭遇深表同情。
D.①花言巧語迷惑不了頭腦清醒的人。
②這個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是21世紀的第一個春天。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
B.安徒生的作者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C.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姑娘們跳起了動聽的舞蹈。
D.大地把太陽照得一片通紅。
5、下列句子說得最委婉的一項是(2分)()
A.怎么不把你的《小學六年級奧林匹克語文思維訓練教材》給我用?
B.快把你的《小學六年級奧林匹克語文思維訓練教材》拿給我用!
C.你為什么不把《小學六年級奧林匹克語文思維訓練教材》給我用呢?
D.能把你的《小學六年級奧林匹克語文思維訓練教材》借給我用一下嗎?
6、下列句子表意準確、簡明、連貫的一項是(2分)()
A.我要盡快早日報答母親對我的母愛。
B.經(jīng)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我很快進步了。
C.圍繞中心選材,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
D.即使懂得了時間的可貴,那么就從今天開始,不浪費一分一秒。
7、下列句子的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有的同學正奮筆疾書;有的同學正掩卷沉思;而老師則平靜地站在講臺前默默地注視著他們。
B.“怎么了?”一個關切的聲音傳來:“有什么困難需要我?guī)椭鷨?”
C.鄭板橋是清代一位有名的書畫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詩書畫方面獨樹一幟,堪稱“詩書畫”三絕。
D.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8、下列和所給例句修辭方法同類的一項是(2分)()
例句:天亮時才發(fā)現(xiàn),我們倆已經(jīng)成了泥人。
A.敵人夾著尾巴逃跑了。
B.紅安養(yǎng)育了223位將軍,兩任國家主席。
C.舊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
D.昨天我遇見那個小光頭了。
9、數(shù)量從“1”增加到“9”和從“9”減少到“1”,下列對二者的表述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增加了8倍,減少其9分之8
B.增加了9倍,減少了8
C.增加了9倍,減少了9分之8
D.增加到9倍,減少了8倍
10、下列文字與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項是(2分)()
A.一兒曰:“日初出大余車蓋,級日中,則如盆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B.雖與之俱學,佛若之矣。
C.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D.他一定在跺著穿著高筒氈靴的腳,他的梆子掛在腰帶上,他凍得縮成一團,聳著肩膀……
11、在下面的括號里分別填進一個“叫”的同義詞。(4分)
虎()馬()犬()獅()
狼()蟬()猿()羊()
12、把括號內(nèi)的三個備選詞語分別填到下面句子中的空白處。(3分)
地震是自然□□中對人類□□最大的□□之一。
(備選詞語:危害災難災害)
13、讀句子,回答問題。(3分)
A.這里產(chǎn)的蜜桔,每個只有四五十克重。
B.站在離浮雕十二三米的地方,就能將上面的人物看得清清楚楚。
(1)A句中的“四五十克”是說蜜桔重還是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中的“十二三米”是說距離遠,還是說距離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將原句中加點的部分各改動一個字,使其中數(shù)字所表示的輕重、遠近與原句意思相反。
A句改為:__________________B句改為: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10分)
墳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wǎng)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 被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14、從體裁來看,本文屬于(2分)()
A.童話 B.小說 C.寓言
15、給本文配一個恰當?shù)臉祟}是(2分)()
A.嘆息
B.大人物和小人物
C.蚊子和獅子
16、文章運用了(A.擬人B.夸張C.比喻)的修辭手法,通過(A.外貌動作B.語言動作C.心理活動語言)的描寫來表現(xiàn)中心。(2分)
17、文中兩次寫到蚊子吹喇叭。
(1)第一次吹喇叭是因為(1分)()
A.心中無底,借此鼓氣 B.藐視強敵,勇敢出擊
C.迷惑強敵,制造戰(zhàn)機 D.虛張聲勢,嚇唬強敵
(2)第二次吹喇叭是因為(1分)()
A.戰(zhàn)斗之余,習慣吹奏 B.戰(zhàn)勝強敵,得意忘形
C.鼓足勇氣,準備再戰(zhàn) D.嘲笑強敵,再接再厲
18、這種打敗大人物的人卻被小人物打敗,原因是(2分)()
A.這種人之所以能打敗大人物,是因為他頭腦靈活,機智勇敢;正是因為打敗過大人物,才容易產(chǎn)生驕傲情緒,被勝利沖昏頭腦,最終被小人物打敗。
B.這種人之所以能打敗大人物,是因為他勇猛善戰(zhàn);正是因為打敗過大人物,才不可一世,疏于防范,最終被小人物打敗。
C.這種人之所以能打敗大人物,是因為他深知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正是因為打敗過大人物,才會麻痹大意,意外地被小人物打敗。
D.這種人之所以能打敗大人物,是因為他能以已之長克敵之短;正是因為打敗過大人物,才容易產(chǎn)生驕傲情緒,才會被勝利沖昏頭腦,最終被小人物打敗。
(二)(30分)
有那么一只貓,它總是把自己吹噓得了不起,對于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飾。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說:“我看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養(yǎng)肥了再說?!?/p>
它到河邊捉魚,被鯉魚的尾巴劈臉打了一下。它裝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還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來洗洗臉。剛才到閣樓上去玩,我的臉搞得多臟啊!”
一次,它掉進泥坑時,渾身糊滿了污泥??吹酵閭凅@異的眼光,它解釋道:“身上跳蚤多,用這辦法治它們,最靈驗不過!”
后來,它掉進河里。同伴們打算救它,它說“你們以為我遇到危險了嗎?不,我在游泳……”話沒說完,它就沉沒了。
“走吧□”同伴們說□“現(xiàn)在,它大概又表演潛水了。”
19、請在文段方框處填上恰當?shù)臉它c。(3分)
20、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2分)
掩蓋-()驚奇-()
21、文中破折號的作用是(2分)()
A.聲音延續(xù) B.解釋說明 C.意思轉(zhuǎn)折
22、文中省略號的作用是(2分)()
A.意思省略 B.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C.話語突然停止
23、“話沒說完,它就沉沒了?!本渲小皼]”字讀音不同,意義也不一樣。前一個“沒”字的意思是□□;后一個“沒”字的意思是□□。(2分)
24、“對于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飾?!边@句話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________。(2分)
25、“身上跳蚤多,用這辦法治它們,最靈驗不過!”句中“這辦法”是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這則寓言刻畫小貓時主要采用的方法是(3分)()
A.語言描寫 B.動作描寫
C.心理描寫 D.神態(tài)描寫
27、本文的寫作順序是(3分)()
A.先總后分 B.總分總
C.先分后總
28、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寓言的主要內(nèi)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這則寓言告訴我們(3分)()
A.做人要樂于助人,不能無動于衷,見死不救。
B.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聰明,瞎亂猜測。
C.做人要誠信實在,不要文過飾非,自欺欺人。
D.做人要誠實善良,不要固執(zhí)己見,狂妄自傲。30、小
貓的性
格
特
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作文(30分)
是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本14篇
出于您的要求我為您搜集了以下信息:“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老師會根據(jù)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成教案課件,而課件內(nèi)容需要老師自己去設計完善。教學中的教案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知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并學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角的度數(shù)。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決定的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擺”,“量”,“畫”,加深對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究量角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實踐中產(chǎn)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方式:
觀察、比較、練習、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評價方式:
1.通過自評、集體評議及課堂展示評價等表現(xiàn)性評價手段,檢測目標一、二的達成情況。
2.通過基本評價題目和課中學生的回答和做題情況,檢測學生對“角的度量”的掌握情況,從而檢測目標三的完成情況。
教學準備:
量角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學生進行畫角活動,教師任意的選兩個角進行比較,提出問題:角1和角2比,哪個大?大多少?有誰知道?
2、揭示課題:看來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們是看不出來大多少,這就需要我們?nèi)ミM行測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
二、目標導學,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認識量角器的結(jié)構(gòu)
1、過渡語:我們在以前學習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是需要有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相應的測量工具;今天我們需要測量角的大小,同樣也要有自己的計量單位和相應的測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課件演示:將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對應的角就是1度角,將1度角用藍色顯示并出來,讓學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學生觀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學生發(fā)言時教師抓關鍵詞:中心點、0刻度線、內(nèi)圈讀數(shù)、外圈讀數(shù)、90°刻度線。(課件演示)
三、嘗試用量角器讀角,為量角做鋪墊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學習,我們了解了角的計量單位和測量工具,現(xiàn)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嗎?
1、出示30°角,學生嘗試讀角,并說明自己讀角的方法。教師引導讓學生明白讀角時要看角的兩條邊:一條邊要和0°刻度線重合,這樣才能從0開始讀起,另一條邊對著的刻度選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2、分別出示60°、90°、120°這些角讓學生讀,并說方法。
四、學法指導,合作質(zhì)疑——在活動中探究量角方法
1、嘗試量角:出示兩個角(P37的角),學生先估一估,(結(jié)合直角、銳角、鈍角的知識進行估計),到底有多少度,學生自己用量角器進行測量
2、交流方法,從而得出量角的方法。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3、教師小結(jié):兩重合,一讀數(shù)。分別用課件演示
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一讀數(shù):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
4、出示兩個角(角的開口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學生上臺操作,教師再次強調(diào)兩重合再讀數(shù)。
5、練一練
(1)做一做第二題
(2)判斷題。學生判斷后說明理由。
6、出示一個邊很短的角,量角器放上去無法清楚地看準讀數(shù),學生想辦法。方法:利用直尺或?qū)⒔堑倪呇娱L
五、目標檢測
1、填空
量角的大小要用 ,角的計量單位是 ,用符號 表示,表示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度,記作 。
量角時,量角器的中心與 重合,0刻度線與 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 。
2、判斷
角越大,角的兩邊越長。
用一個5倍的放大鏡看角,這個角也擴大5倍。
畫在黑板上的40度的角比畫在紙上的40度角大。
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五、全課小結(jié)
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角1 計量單位:度“°”
角2 測量工具:量角器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2)
設計理念: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解決問題要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和運算能力,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材分析:
新《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將“統(tǒng)計與概率”安排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領域,強調(diào)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qū)W生介紹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的。本課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統(tǒng)計后進行教學的,它包含兩部分,即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和求平均的方法。平均數(shù)的知識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礎,新教材明顯地加重了對平均數(shù)意義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數(shù)的統(tǒng)計學意義,既平均數(shù)反映了一組數(shù)據(jù)的整體水平。本節(jié)課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在統(tǒng)計中,引導學生從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用平均數(shù)進行比較,描述分析一組數(shù)據(jù)的狀況和特征,感受平均數(shù)的應用價值。
學情分析:
用平均數(shù)表示一組數(shù)據(jù)的情況,又直觀、簡明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成績等。對于這些名詞術語,學生經(jīng)常聽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義、在統(tǒng)計中的作用以及計算方法,學生卻并不明白。由于學生已經(jīng)具備平均分的基礎知識,但是平均數(shù)是一個虛擬的數(shù)字,只能代表這一組數(shù)據(jù)的整體水平,和平均分還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著重讓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容易列出算式進行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會解釋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根據(jù)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策略意識和應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品質(zhì),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教學的重點。而“平均數(shù)”又和過去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不同,正確理解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就是教學的難點。
教法:
引導法、直觀演示法、設疑激趣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比較法、發(fā)現(xiàn)法和討論法、小組合作探究、匯報展示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從孩子們喜歡的拍球(乒乓球)游戲入手,把全班同學分為男生、女生兩大組進行比賽,讓孩子們自己設計比賽的規(guī)則,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通過孩子自己想出的比賽方法,能真正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數(shù)產(chǎn)生的需要學生可能會想出選代表來參賽,我們先在男、女生中各選擇一名代表來參賽,此時,在規(guī)定的10秒時間內(nèi)決出勝負,哪一個隊獲勝了,老師就想方設法去激將另一只代表隊,逼著他們再去添加補充比賽規(guī)則,如:兩隊再各增加3名隊員來比一比拍球總數(shù)誰更多?如果哪一個隊獲勝了,老師就乘機去安慰弱者,加入到弱者隊,這樣弱者隊拍球總數(shù)就會增加,就可能會反敗為勝。這樣另一隊就會覺得比賽不公平,兩個隊的人數(shù)不一樣,人多的隊拍球總數(shù)就可能會多。矛盾就這樣又一次的被激化了,孩子們就會在比兩隊的總數(shù)不公平的時候慢慢地想到比兩隊的平均數(shù)。這時,我們這節(jié)課的課題就會被很自然的引出來了。
2、探索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平均數(shù)既然可以決出兩隊的勝負,那我們到底怎樣才能求出他們兩隊各自的平均數(shù)呢?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集思廣益,一起來探究一下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有哪些?在小組合作之前,告知學生可以借助老師準備的學習單。學習單上有條形統(tǒng)計圖,可引導學生先畫出條形統(tǒng)計圖,再去想辦法求每隊的平均數(shù)。通過小組合作中同學間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往,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分享同伴的成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平均數(shù)求出來后,我繼續(xù)引導學生:這個平均數(shù)代表什么呢?我們該怎么認識理解這個數(shù)?我們求出來的平均數(shù)和這組數(shù)據(jù)中的數(shù)有關系嗎?有怎樣的關系呢?通過4個問題引發(fā)學生進一步積極的思考,從而得出平均數(shù)并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shù),它代表的是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水平,它會比這組數(shù)據(jù)中最小的數(shù)大一些,比最大的數(shù)小一些,會在他們中間。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平均數(shù)的意義是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為此,我會將平均數(shù)和我們在之前學習除法運算時所學到的平均分進行對比教學,進而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4、溝通平均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認識來例舉生活中那些時候會用到平均數(shù),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平均數(shù)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聯(lián)系實際,拓展應用通過“小明過河會有危險嗎”、“少兒歌手比賽算平均分”、“打把游戲”的生活情境問題,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碰撞,更進一步的體會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學知識應用要靈活,在考慮數(shù)學因素的同時,更要全面分析、考慮其他的相關因素,從而做出準確的選擇和判斷。
四、板書設計:
平均數(shù)不一樣多移多補少一樣多524=13先求和再均分:總量總分數(shù)=平均數(shù)平均數(shù)代表的是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水平,它比最大的數(shù)小,比最小的數(shù)大板書是教學知識點的濃縮再現(xiàn),梳理整合本節(jié)課我擬通過以下簡潔的板書突出重點,促進增強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識記。
五、作業(yè):課后拓展延伸。
讓同學們調(diào)查全班同學的身高及體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
這個作業(yè)的設計,既可以鞏固新學知識,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掌握平均數(shù)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shù),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再次感悟平均數(shù)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并能根據(jù)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的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兩輛不同的汽車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
根據(jù)情景提出問題。哪輛汽車跑得快些?
二、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如何解決哪輛汽車跑得快些?使學生認識到:兩個物體體運動快慢的比較,與路程和時間都有關系,從而引出路
程、時間和速度。
引出:速度 =路程÷時間
三、看一看
教科書P79頁的看一看,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
四、鞏固練習
1、完成P80頁的試一試的第1小題,
2、完成P80頁的試一試的第2小題。
3、完成 P80頁的第一小題。(在書上完成)
板書設計:
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 4千米/時
人每小時大約走4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路程=時間×速度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1、你對方程是怎樣認識的?既然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方程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來應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二、重點練習:
1、第102頁第1題
填一填:
(1)成人腳的長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個成人的身高為a米,那么他的腳長大約是()米。
(2)看圖:左圖是由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它的周長是()。
(3)蘋果和梨的單價分別每千克4元和3元,買x千克的蘋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頁第2題
看圖選方程。學生填在書上。
說出你的理由。
3、第102頁第3題
說出“?”等于多少?
選兩題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頁第4題
5、第103頁第5題、第6題
說出你是根據(jù)什么等量關系列出的方程。
三、思考題。
103頁第7題。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第(1)題,兩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6(條)腿著地;三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2=8(條)腿著地;四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3=10(條)腿著地;每多一只小熊,著地的腿就多2條,n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n-1)條腿著地.
第(2)題,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怎樣列出方程?
小組匯報:
4+2(n-1)=26
請同學們嘗試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四、總結(jié)。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5)
教學內(nèi)容:
角的計算
教學目標:
1.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2.在獨立探索中掌握角的加減計算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測量∠1的度數(shù)并說說你是怎樣量角的?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角的計算。揭示課題:角的計算。
新課探索
探究一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指導書寫格式。
小結(jié):∠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數(shù)只要用∠1的度數(shù)加上∠2的度數(shù)。
練習:書P73/1練習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 ∠ 1+ ∠ 2, ∠ 1=180,∠2=72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 ∠1=30度, 求∠2=?
(1)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jié):∠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數(shù)只要用∠AOB的度數(shù)減去∠1的度數(shù)。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 ,∠1=700,求:∠2 =?
已知
已知∠3= ∠ 1+ ∠ 2, ∠3=800 ,∠2=500,求∠ 1 =?
課內(nèi)練習
1、練習一 填空
(1)若∠AOB+600 =平角,則∠AOB=( )度;若周角-∠1=600 ,則∠1=( ) 度。
(2)從12時10分到12時20分,分針轉(zhuǎn)了( )度。
2、練習二 下面都是用兩塊三角板組成的角,算一算它們各是多少度?
3、練習三 計算下列角的度數(shù)。
如下圖,已知∠1=650 ,求∠2的度數(shù)。
如上右圖,已知∠1=600 ,求∠2的度數(shù)。
本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角的計算
解:∠
解:∠AOB= ∠1+ ∠2
=450+ 900
=1350
解:∠2 =∠AOB- ∠1
=630-300
=330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對已學知識的整理和復習中,進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能合理、靈活、正確地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加法、乘法的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引導觀察。
談話:下面是某新華書店銷售的三種圖書的價格。
出示:
書名
每本書的價錢(元)
《數(shù)學故事》
12
《成語故事》
15
《科幻故事》
18
提問:觀察表格,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如:買一本《數(shù)學故事》和一本《成語故事》要用多少元?買三本書一共要用多少元?三年級有5個班,每個班買3本《數(shù)學故事》,一共要用多少元?等等)
隨著學生的回答,投影出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
2.解決問題。
提問:同學們很會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數(shù)學問題,你想解答哪些問題?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答,并想一想才能怎樣比較快地算出結(jié)果。
學生獨立解決自己所選擇的問題,教師巡視。
反饋:你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計算的?(著重交流是怎樣運用加法或乘法的運算律使計算簡便的)
板書:12+15+181235
12+18+151253
比較:觀察上面的兩組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3.揭示課題。
談話:看來,我們在解決問題時,經(jīng)常要運用加法、乘法的運算律,使計算簡便。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板書課題:運算律復習)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你想怎樣復習?通過復習達到什么要求?
[說明:從現(xiàn)實情境引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注意對復習方法進行指導,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合作交流,知識梳理
談話:下面就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學過的運算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整理出來,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整理的結(jié)果。
學生獨立完成整理,教師巡視。
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整理方法有:舉例,文字描述,字母表示等。
小組活動: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了已經(jīng)學過的運算律,請把你整理的結(jié)果和小組里的同學一起分享,并討論一下,能把你們小組同學的各種方法整理在一張表格里嗎?試一試。
組織交流,由小組選派代表,交流整理的方法和完成的表格。
根據(jù)學生的整理結(jié)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舉例
文字描述
字母表示
加
法
交換律
結(jié)合律
乘
法
交換律
結(jié)合律
[說明:讓學生自己整理已經(jīng)學過的運算律,便于學生加深對加法和乘法運算律的理解,同時,形成合理的認知結(jié)構(gòu)。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能體會到合作學習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意識。]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填一填。
出示題目:
下面的計算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在括號里填一填。
86+35=35+86()
72+57+43=72+(57+43)()
764025=76(4025)()
125678=125867()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辨一辨。
出示題目:
先在括號填上適當?shù)臄?shù),再連一連。
81+()=0+81乘法交換律
16425=16()加法交換律
184+168+32=184+()乘法結(jié)合律
a56b=()56加法結(jié)合律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交流。
3.比一比。
下面每組題的計算結(jié)果相同嗎?為什么?
(1)88+(24+12)(2)2815
(88+12)+247(415)
(3)856-(656+120)(4)54045
856-656-12054095
要求:比較每組的兩道題,它們的計算結(jié)果相同嗎?各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zhì)?
4.算一算。
出示題目:
你能分別算出三角形、正方形中幾個數(shù)的和,圓中幾個數(shù)的積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算法,并說一說怎樣算比較快。
[說明:通過一組有層次的練習,引導學生在填一填、辨一辨、比一比、算一算等數(shù)學活動中,由具體到抽象地加深對運算律的理解,為靈活應用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四、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1.下面是某校學生生活區(qū)今年上半年用電情況,根據(jù)相關信息,解決下列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求出一共用電多少千瓦時,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
分組匯報怎樣算比較快。
提問: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嗎?
2.下面是四(2)班馬小平同學閱讀三本課外書的情況統(tǒng)計。
提問: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提問:怎樣分別求出每本課外書一共有多少頁呢?怎樣算比較快?自己先想一想,再獨立解決。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后,指名介紹自己的算法。
師生共同評價各種算法,并總結(jié)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的方法。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了兩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數(shù)學問題,問題中沒有要求學生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但學生通過分析題中的數(shù)據(jù),會發(fā)現(xiàn)這些題具備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特征,通過計算、交流、反思等學習活動,進一步感受運算律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的價值。]
五、全課總結(jié),質(zhì)疑問難
提問: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嗎?
學生交流,并評價自己與同伴的表現(xiàn)。
[說明:讓學生適時反思自己在本課學習中的所得,及時評價自己與同伴的學習行為、態(tài)度,大膽地說出遇到的困惑或困難,提出自己的觀點,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效率。]
六、課后延伸,挑戰(zhàn)自我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995+996+997+998+999125(178)4
1+2+3+4+5+95+96+97+98+99
2532125
[說明:課后安排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不僅可以進一步深化本課學習內(nèi)容,更為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7)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5=
4.8+2.2= 3.5-2.1= 5.5+4= 19.5-0.5= 7.2+1.6=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對答案。
2.豎式板算:(每組叫一名同學上黑板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4.89-2.64 3.61+1.37 7.75-6.35 2.82+3.17
點撥: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diào):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小數(shù)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加或減起。)
3、揭示: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小數(shù)減法.
二、目標實施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促進你們健康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進行體檢,其中有一項是量體重。你知道你的體重是多少嗎?今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在量體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匯報:(笑笑體重38千克、淘氣體重45.2千克、丁丁體重33.4千克。)教師板書
3、根據(jù)情境圖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淘氣比笑笑重多少千克? 3、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4、丁丁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5、笑笑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氣和丁丁一貫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們試著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4、課件出示: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 為什么這樣列式?
(1)自主嘗試計算:
(2)交流匯報:
啟發(fā)學生思考:根據(jù)45.2-33.4這個算式,想:計算小數(shù)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師生共同小結(jié)
計算小數(shù)減法時,小數(shù)點要對齊即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十分位不夠減要從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
(4)計算:23.5-16.8
(5)討論歸納小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①相同數(shù)位對齊;②從低位減起;③十分位不夠減向個位借1,然后再減.
5.課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2)獨立嘗試計算
(3)小組內(nèi)交流
(4)匯報:
(5)點撥:把38寫成38.0你知道是根據(jù)什么嗎?(這是根據(jù)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即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6、課件出示: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練習說一說。
7、嘗試做:
1.25+6.x= 78.3-6.9=
(1)觀察第一題的計算結(jié)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小數(shù)的末尾添有0。)
我們在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計算結(jié)果如果在小數(shù)的末尾有0可以根據(jù)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把0去掉,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2)強調(diào):哪一位不夠減要從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減.
8、小結(jié):今天通過量體重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shù)加減法的進位加、退位減)
討論交流:計算這樣的小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總結(jié):(1)小數(shù)加、減法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或減起;
(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確定好小數(shù)點的位置.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8)
教學內(nèi)容:
筆算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初商過大,初商過小時的調(diào)商方法。
2.能熟練正確進行筆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填一填把除數(shù)看作幾十來試商,再算出來。
2.下面的括號里最大填幾?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據(jù)試商情況,在括號里寫出準確商。
二、提高練習。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約是( ),計算后可知準確結(jié)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來試商,商大約是( ),余數(shù)是( ),說明商( ),應試商( )。
2.計算下面各題。
3.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三、課堂達標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為一位數(shù),□可填( ),余數(shù)是( )。
(2)一個數(shù)除以17,商是14,有余數(shù)。當余數(shù)最大時,被除數(shù)是( )。
(3)7832可以這樣想,把32看作( )試商,78里面有 ( ) 個30,所以商是( ),余數(shù)是( )
(4)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87里最多有( )個20 78里最多有( )個30。
142里最多有( )個60 610里面最多有( )個80。
2.筆算下面各題。
18221=
28836=
29242=
3.解決問題。
飼養(yǎng)專業(yè)戶王大伯家養(yǎng)了185只公雞和229只母雞,還養(yǎng)了46只鴨。養(yǎng)雞的只數(shù)是鴨的幾倍?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2、借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理解并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2、乘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率的運用。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口算卡片
50x70=125x8=40x5=11+7=4+25=
70x50=8x125=5x40=7+11=25+4=
2、復習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5x4=20
因數(shù)因數(shù)積
二、教學實施
1、領會主題圖
(1)、觀察圖意
(2)、說說你從圖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據(jù)圖中帶給我們的信息,可解決那些問題?
2、出示例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數(shù)量關系
(2)、列式計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
(3)、引導觀察,比較兩種解決的結(jié)果,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4x25=25x4)
(4)、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把4和25兩個因數(shù)交換位置,積不變)
(5)、舉例
(6)、歸納總結(jié):
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叫乘法交換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
AxB=BxA
說一說A、B可以是那些數(shù)?(A、B可以是任何兩個不同的數(shù))
(8)、找一找,主題圖中哪個問題可以用乘法交換律來解決。
師:加法中有結(jié)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會有結(jié)合律呢?乘法的結(jié)合律會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個小組,每組要種5棵樹,每棵樹要澆2桶水。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1)、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2)、請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書解題思路。
方法一:(25x5)x2方法二:25x(5x2)
=125x2=25x10
=250(桶)=250(桶)
(3)、小組討論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板書:(25x5)x2=25x(5x2)
(5)、觀察下面三組算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5x6)x10( )15x(6x10)
(125x80)x3( )125x(80x3)
(12x25)x4( )12x(25x4)
(6)、歸納總結(jié):
三個數(shù)相乘,先乘兩個數(shù),或者先乘后兩個數(shù),積不變,叫乘法結(jié)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結(jié)合律:(AxB)xC=Ax(BxC)
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數(shù)。
3、比較、概括、歸納
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jié)合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交換律是兩數(shù)相加(乘)的規(guī)律,既交換兩個加(因)數(shù)的位置,和(積)不變;結(jié)合律是三數(shù)相加(乘)的規(guī)律,既可以從左往右計算,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先相加(乘),和(積)不變。
4、鞏固提高
(1)、填一填:
75x26=( )x( )8x2=2( )
AxB=( )x( )ax( )=15x( )
125x7x8=( )x( )x7(40x15)x[]=40x([]x6)
25x(4x[])x([]x4)x132x4x6x5=(4x6)x([]x[])
(2)、學校教學樓共有4層,每層有5間教室,每個教室安6盞燈。一共需要多少盞燈?
5、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折線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折線統(tǒng)計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
2.使學生能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具準備:未完成的統(tǒng)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明的媽媽記錄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師出示P110例2的統(tǒng)計表)
引導學生看到統(tǒng)計表想提什么問題,激發(fā)學生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的興趣。
二、動手制作折線統(tǒng)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折線統(tǒng)計圖
學生根據(jù)老師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統(tǒng)計表內(nèi)的數(shù)據(jù),獨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統(tǒng)計表折線統(tǒng)計圖。
教師先演示其中一個數(shù)據(jù)的畫法,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
分為兩個層次動手實踐:第一層次為學生練習2分鐘,教師將巡視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再推進第二個層次的練習。
師指導個別學生。
2.小組交流作品,欣賞折線統(tǒng)計圖
A學生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說說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
解決以下問題:小明幾歲到幾歲長得最快?(師小結(jié):折線中線段最長的那條就是長得最快的那段時間,也可以通過計算所有差值得出結(jié)果。)長了多少厘米?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小明115厘米時幾歲?
5歲半時小明身高大約多少?
師引導學生從前幾年身高的增長情況來猜測小明5歲半時的身高。
B學生小組評價優(yōu)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yōu)秀作品。
3.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進行合理推測:小明身高的發(fā)展趨勢。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11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
2.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二小題的問題解答;
四、小結(jié)評價。
五、作業(yè):完成書中P113練習十九第3小題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的測量活動,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面積單位。
2.能選擇正確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一些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一張格子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
(1)師:同學們你們的臉面是指哪一部分?
學生摸臉,但也有學生比劃出臉的一周
師強調(diào):臉的一周的長度叫什么?(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
(2)師:黑板的表面是指哪部分?
(3)師:你們還可以摸出哪些物體的表面?
2、感知封閉圖形的大小。
教師出示以下幾個封閉圖形,比較它們的大小
師:為什么你們一看就知道誰大誰???你們看的是哪一部分?
指名學生上講臺比劃三個圖形的大小是指哪部分。
3、提問:有誰知道什么叫做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不同學生說己不同的理解。
4、同桌合作尋找教室里哪些物體有面積?
學生回答:書面、桌面、地板、瓷磚……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知道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
3.引出面積單位。
二、探索新知
1、認識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老師提問教室及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面積。
(1)提問: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大約有多大?
感知數(shù)學課本封面有多大。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
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學生1:大約三個手掌大小。
學生2:大約有我玩耍撲克6個那么大。
……
(2)我們的黑板有多大?
學生1: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兩個教室門那么大。
學生2:黑板的面積大約有4平方米
學生3:黑板的面積大約有10個課桌那么大
……
師:同學們,你們的回答各種各樣,知道用身邊的物體大小來比較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如果老師不了解你身邊的物體,我就無法相象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大小?誰有好辦法?
學生回答:統(tǒng)一面積單位。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
(1)量:讓學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它的邊長。
教師指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同時介紹1平方厘米的讀法和寫法。
(2)看:看一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大小。
(3)摸;讓學生摸一摸1平方厘米的面積有多大。
(4)想:要求學生把眼睛閉起來,在腦海里回想1平方厘米的形狀,大小。
(5)應用: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拇指指甲蓋,中方格)
(6)估:估一估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7)猜: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3.比較面積單位的大小:把三個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生活中哪里會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44頁中的第1、2、3題
四、課時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什么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2)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一、教學內(nèi)容
兩種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shù)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shù)量關系。
[2.認識這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中各種不同數(shù)量的求法,會應用這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shù)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shù)量關系。]
難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談話:同學們,這有一些物品的價格信息,請你來做售貨員,算一算要花多少錢?(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教學例4
(1)籃球每個80元,買3個要多少錢?
(2)魚每千克10元,買4千克要多少錢?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匯報并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么的問題?
總結(jié):兩道題都是講的買商品的價錢問題,題中籃球每個80元、魚每千克10元,這樣的每一件商品的價錢是單價(板書:單價),買3個、買4千克這樣買的件數(shù)是數(shù)量(板書:數(shù)量),求一共用的錢是總價(板書:總價)。]
師:找一找,數(shù)學書的單價是多少?你還知道哪些物品的單價。
師:說一說第(1)題中籃球的單價、數(shù)量、總價各是多少,怎樣求總價?(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fā)現(xiàn)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嗎?生概括并板書
想一想如果知道總價、數(shù)量怎樣求單價呢?生匯報
如果知道總價和單價又該怎樣求數(shù)量呢?生匯報
總結(jié):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shù)量關系時,只要記住“單價×數(shù)量=總價”就可以根據(jù)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就能想出“總價÷數(shù)量=單價”“總價÷單價=數(shù)量”]
2、教學例5
出示例題,獨立解答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人騎自行車每分鐘行225米,10分鐘行多少米?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匯報并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么的問題?
[總結(jié):兩道題都是講的行程問題,題中每小時行70千米、每分鐘行225米,這樣的在一個單位時間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書:速度),所用的4小時、10分鐘是行走的時間(板書:時間),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這樣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書:路程)。]
師:說一說第(1)題中汽車的速度、時間、路程各是多少,怎樣求路程?(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fā)現(xiàn)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嗎?生概括并板書。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匯報
如果求時間,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匯報]
總結(jié):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shù)量關系時,只要記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以根據(jù)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就能想出“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三)鞏固發(fā)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匯報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兩種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單價×數(shù)量=總價 速度×時間=路程
總價÷數(shù)量=單價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單價=數(shù)量 路程÷速度=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shù)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并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shù)量關系。認識了這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中各種不同數(shù)量的求法,會靈活應用這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關鍵:
能夠自學了解算盤與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準備:
算盤、計算器。
教學過程:
課前參與:查找有關計算工具的資料,準備一下,把你所認識的計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一、計算工具的歷史
(一)課前參與反饋(學生介紹計算工具)
前面我們了解了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隨著數(shù)的產(chǎn)生,就會出現(xiàn)數(shù)的計算,為了計算方便,人們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課前同學們進行了有關資料的查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計算工具?
學生發(fā)言。
(二)老師根據(jù)學生介紹的情況補充介紹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史
計算工具的源頭可以上溯至20_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fā)明的算籌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fā)明了更為方便的算盤,并一直沿用至今。許多人認為算盤是最早的數(shù)字計算機,而珠算口訣則是最早的體系化的算法。
計算尺的出現(xiàn),開創(chuàng)了模擬計算的先河。從岡特開始,人們發(fā)明了多種類型的計算尺。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從17世紀到19世紀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里,一批杰出的科學家相繼進行了機械式計算機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萊布尼茨和巴貝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雖然構(gòu)造和性能還非常簡單,但是其中體現(xiàn)的許多原理和思想已經(jīng)開始接近現(xiàn)代計算機。
最古老的計算工具:算籌
我國春秋時期出現(xiàn)的算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計算的時候擺成縱式和橫式兩種數(shù)字,按照縱橫相間的原則表示任何自然數(shù),從而進行加、減、乘、除、開方以及其它的代數(shù)計算。負數(shù)出現(xiàn)后,算籌分紅黑兩種,紅籌表示正數(shù),黑籌表示負數(shù)。這種運算工具和運算方法,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人發(fā)明算盤
隨著計算技術的發(fā)展,在求解一些更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時,算籌顯得越來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fā)明了算盤,它結(jié)合了十進制計數(shù)法和一整套計算口訣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許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數(shù)字計算機。
一般的算盤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來發(fā)展到用銅等金屬制作算盤。高檔的算盤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圓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為菱形的算珠。的算盤有幾米長,最小的只有幾厘米。
算盤可以進行加減乘除各種運算。時至今日,用算盤計算加減法的速度毫不遜色于計算器。
算盤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動,可以使計算者直觀的看到加減乘除的運算過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與橫檔的碰撞發(fā)出的有節(jié)奏的聲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計算進行曲”。計算者從聲音中體會到計算的愉快。這些愉快的感覺反映到俗語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賬”。
利用算盤進行計算時,不僅要用手指不斷的撥動算珠,還要用眼睛看數(shù),同時要不停的動腦筋。這是非常典型的手腦并用,對提高智力,開發(fā)右腦是一種好方法。有學者指出,學珠算練手指是開發(fā)智力的有效途徑。
由于用算盤計算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所以這個在中國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計算工具,現(xiàn)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廣泛應用。在受中國文化影響比較深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珠算技術的傳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視。日本的小學生把讀書、寫字、打算盤列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處于地位。日本全國的算盤學校高達35,000所。韓國的珠算教育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
即使遠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聯(lián)盟,每年進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賽。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國珠算支部,美國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學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盤正成為美國的一種數(shù)學教學工具。
計算機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不斷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計算機1秒鐘能計算幾十萬億次。計算機的大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大約有一間房間那么大,現(xiàn)在有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還有掌上電腦。
計算機發(fā)展史:
■1946年發(fā)生了人類歷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人類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了。
■以使用電子管為特點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在20世紀40年末和50年代初獲得重大發(fā)展。
■第二代電計算機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間問世以晶體管代替電子管并增加浮點運算。
■19_年IBM360系統(tǒng)問世它成為使用集成電路的第三代電子計算機的代表。
■使用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第四代計算機。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被稱為智能計算機。
■模仿人類大腦功能的神經(jīng)計算機已經(jīng)開發(fā)成功它標志著電子計算機的發(fā)展進入第六代。
二、算盤和計算器的認識與使用
1.算盤。
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的計算工具,其中算盤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現(xiàn)在在許多地方還能見到。你認識算盤嗎?對算盤有哪些了解?
(1)算盤各部分名稱
算盤的長方形的框內(nèi)裝有一根橫梁,梁上鉆孔鑲上小棍數(shù)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或算珠。
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一。計算時按規(guī)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jié)果。
在撥數(shù)時要先定好數(shù)位,規(guī)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shù)。(規(guī)定從右往左數(shù)第三檔為個位)
撥出一個數(shù),說一說這表示多少?
(2)兩種不同的算盤:
出示兩種不同的算盤(書23頁圖):
觀察有什么不同。
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
后來算盤發(fā)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
原因是:原來是中國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
(3)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shù)
2.計算器。
(1)計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廣泛,你認識計算器嗎?
出示一個計算器,你能說說每個鍵的功能嗎?
顯示屏、時間鍵、日期鍵、清除鍵、開關及清除屏鍵、存儲運算鍵、括號鍵、數(shù)字鍵、運算符號鍵、等號鍵等。
(2)讓學生看課本自學,邊看自己的計算器邊看書,然后小組交流。
(3)計算器的使用與算盤相比有什么優(yōu)勢?
(4)全班看計算器,師生對口令。
三、總結(jié)
計算器的使用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方便,通過使用計算器,你覺得計算器如果具備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們?nèi)フ乙徽沂欠裼芯邆溥@種功能的計算器,該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學們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明出更好的計算工具。
四、作業(yè):
1.繼續(xù)查找有關計算工具的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如果能根據(jù)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將其羅列就更好了。)
2.了解計算器的其他功能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4)
學習內(nèi)容:
人口普查-寫多位數(shù)
學習目標:
1、掌握億以內(nèi)數(shù)的寫數(shù)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nèi)的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yǎng)數(shù)感,結(jié)合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習重點:
掌握億以內(nèi)數(shù)的寫數(shù)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nèi)的數(shù)。
學習難點: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shù)的寫法。
學習過程:
一、前置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shù)。
56900讀作:()
40080500讀作:()
370600讀作:()
1459032700讀作:()
你能說出這些數(shù)的讀數(shù)方法嗎?
2.說一說多位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再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
3.寫出下面各數(shù),并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
七七十七百零八九千零五十
討論:這些數(shù)是寫法是什么樣兒的?把數(shù)的寫法寫下來。
二、探究學習
(一)整萬數(shù)的寫法。
1.問題:結(jié)合剛才寫數(shù)的方法,想一想下面的數(shù)應該怎樣寫呢?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看法,再試著寫一寫。
七萬寫作:()
七十萬寫作:()
七百零八萬寫作:()
九千零五十萬寫作:()
小結(jié):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數(shù)都是的數(shù),所以把數(shù)寫在級上,然后在級寫就可以了。
(二)含有萬級和個級的數(shù)的寫法。
1.剛才是整萬的數(shù),如果你已經(jīng)會寫了,再試試下面的數(shù)你能不能寫出來。
十萬三千二百四十五寫作:()
想一想:你是怎樣寫這個數(shù)的,把你寫這個數(shù)的方法與小組成員交流一下吧。如果自己沒寫出來的話,要
仔細聽聽別人方法呀。
小結(jié):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數(shù)含有---級,要先寫---級上的數(shù),再寫級上的數(shù),每一級上的數(shù)都按照
的方法來寫。
(三)中間及末尾有0的數(shù)的寫法。
1.回答:“三十二萬零六百”這個數(shù)有幾級?萬級上數(shù)怎么寫?個級上數(shù)又怎樣寫呢?先嘗試一下,在小
組內(nèi)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再對照數(shù)位表來寫一下這個數(shù)。
思考:為什么要在千位上寫一個“0”?
2.嘗試寫一寫下面的數(shù),也可以對照數(shù)位表來寫。
二千零五十萬七千寫作:()
在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一下各自的寫法,說說是怎樣來寫這個數(shù)的。
小結(jié):從剛才的寫數(shù)中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哪一個數(shù)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這一位上寫。現(xiàn)在你能不能
完成的說一說怎樣寫億以內(nèi)的較大數(shù)呢?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然后把較大數(shù)的寫法寫在下面。
三、達標檢測
1.寫出下面畫線的數(shù)。
(1)北京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是的廣場,面積約為四十四萬米2,寫作:米2.
(2)火箭每分至少約飛行四十七萬四千米,寫作:米。
2.寫出下面各數(shù)。
四百零五萬六千七百萬二千零三十
七萬八千六百三十二十六萬零四百
三百六十萬二千六千零八十萬零七十
二千四百萬零四百二十一千三百二十萬二千
一千零三十二萬零五十一千四百四十二萬
3.直接回答
(1)一個數(shù)的位是萬位,它是位數(shù);
(2)一個數(shù)的位是十萬位,這是位數(shù);
(3)一個數(shù)的位數(shù)是9位,它的位是位。
四、課時小結(jié)
1.本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2.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范本
教師需要從以下角度準備寫自己的教案課件:
1. 教學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有助于學生提高哪些能力和知識。
2. 教學內(nèi)容:列舉要教授的具體知識點和概念,并將其合理組織,確保邏輯清晰和有層次。
3. 教學方法: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如講解、示范、討論、實驗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4. 教學過程:詳細描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操作步驟和時間安排,確保教學流程合理順暢。
5. 教學評價:明確課堂活動和學習任務的評價標準和方式,如作業(yè)、考試、小組合作等,以便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
6. 教學資源: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源,如教材、課件、資料等,以便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和拓展。
希望這份"教案課件編寫指南"能夠為您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如果這篇文章對你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請收藏它留作參考!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加法的含義,學習7的加法運算,掌握加法的基本運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換規(guī)律。
2.能按照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興趣。
活動重點:
理解加法的含義,學習7的`加法運算,掌握加法的基本運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換規(guī)律。
活動難點:
能按照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桃子、猴子等圖片,1—7數(shù)字,加號、等號各一個。各種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出示課件
師: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來我們班做客了,你們看看來了幾只小猴子?(出示7只小猴子)。
二、活動指導
(一)復習7的組成
現(xiàn)在我們和小猴子來玩一個“我問你答”的游戲吧:
1.師:小朋友,請你告訴我,7可以分成1和幾?(同時播放課件)
2.幼: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
3.師幼繼續(xù)做你問我答的游戲。
(二)復習6以內(nèi)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播放課件)
1.復習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
師:小猴子來做客我們用什么招待他們呢?猴子喜歡吃什么?我先拿一個大桃子給小猴子,又拿一個小桃子給小猴子,我一共給了小猴子幾個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出算式中含義。
小結(jié):1+1=2這是一個加法算式,第一個“1”表示一個大桃子,第二個“1”代表一個小桃子,“+”表示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表示前邊兩個數(shù)合起來的數(shù)量和后邊的數(shù)量相等。
2.復習2-6的加法,鞏固幼兒對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換規(guī)律
師:老師先拿一個大香蕉給小猴,又拿三個小香蕉給小猴,我一共給了小猴幾個香蕉? 請小朋友用學具擺出一道加法算式。1+3=4,3+1=4,老師又繼續(xù)拿一個大的橘子給小猴,5個小橘子給小猴?老師一共給了多少個橘子小猴呢?請小朋友用學具擺出一道加法算式。1+5=6,5+1=6。
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和符號都代表什么意思?
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互換規(guī)律。(+號前后的兩個數(shù)互換位置,它們的結(jié)果不變)
(三)學習7的加法,引導幼兒看圖自編加法應用題,并能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1.進一步了解加法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播放課件)
①老師示范看圖編應用題并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
師:7只猴子一樣么?有什么不同?(老師根據(jù)猴子的位置和數(shù)量編加法應用題)。
小結(jié):把物品的數(shù)量用講故事的方法說出來并提出一個問題,這就是應用題。剛才老師編出的是一道加法應用題。(地上有一只小猴,樹上面有六只小猴,一共有幾只小猴呢?)知道兩個數(shù):1只猴子和6只猴子,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②幼兒根據(jù)應用題列出加法算式:1+6=7,6+1=7
③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互換,互補規(guī)律。
2.看圖自編應用題,鞏固幼兒對應用題的理解。
①(播放課件)請幼兒根據(jù)蘋果的位置和數(shù)量來自編加法應用題,并用學具擺出加法算式。
②看課件,以給猴子送玩具為情境,引導幼兒自編應用題,并列出加法算式。(小明給猴子送了4輛玩具車,小紅送了3輛玩具車,一共送了幾輛?)
③分組操作玩具自編應用題并用學具擺出加法算式。幼兒根據(jù)老師說的情節(jié),用卡片擺出算式,并用作業(yè)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結(jié)束。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2)
地圖有著多種用途,是我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幫手”。會看地圖,能從地圖上獲取有用信息。了解地圖上的主要標識及功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使用它。因此開展了這次科學活動《從家到幼兒園》。從身邊的知識出發(fā),利用地圖來確定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精神及探索科學規(guī)律的興趣,并且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技能。
集體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生活中熟悉的街道和有特色的建筑。
2.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已經(jīng)觀察了自己走過了那幾條路,能說出一些有特色的房子。
一張所在城市或鄉(xiāng)村的地圖。
教學重點:
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中國地圖嗎?(認識)它的外形像什么?(大公雞、恐龍、翻過來看像河馬--- ---)今天我也帶來一幅地圖,看看是什么地方?(幼兒回答)
二、已有經(jīng)驗的交流分享。
“現(xiàn)在我們在哪里?”
“我們幼兒園附近有什么?”
三、初步學看地圖。
1.“我從家到幼兒園走哪條路最近?”
2.“找一找,你從家到幼兒園應該怎么走?”
3.師幼共同確定幼兒的位置及幼兒園附近的主要街道、建筑。
4.教師在地圖上介紹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請幼兒幫忙找一找從老師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小結(jié):地圖可以告訴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尋找這些地方。
四、在地圖上走一走。
1.幼兒找一找從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在地圖上用手指走一走。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來園的路線和路上自己印象深刻的房子,還可以與同伴進行比較。
活動反思:
通過少講多練多演示來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地圖,結(jié)合實物的演示,設計了觀察和探究的思考題,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年齡特點,對方位的感覺仍然很含糊, 幼兒對知識點的了解是一個操作感知的過程,能否說出知識點(科學原理),并不是活動的最終目標。科學活動的目的在于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zhì)的早期培養(yǎng),因此我們的科學教育應使孩子的探究更專注,更富有熱情;孩子們的思考更嚴謹而深刻;孩子們的學習更生動而有效;孩子們更熱愛科學,更愿意為此付出努力。
在活動中幼兒是快樂的,大部分的幼兒很投入,表現(xiàn)也很積極?;顒又泻陀變浩叫薪涣?,充分地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貫徹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的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地說、大膽地說。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大膽的表達?;顒又?,教師一直與孩子是平等的,是站在支持者、引導者的角度,去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從活動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支持是有效的。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還需更好地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尤其是能力較弱又不敢開口的幼兒。
2、課時容量大,導致活動時間長。
總之“教學有法 教無定法”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對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把握,而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是不一樣的,只有適合幼兒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也只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3)
一、 說教材
《9的加法》是《幼兒園整合性家園共育資源包》中《做中學1》下冊的活動內(nèi)容,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二、說活動目標
依據(jù)教材的編排思路、結(jié)構(gòu)特點及幼兒的年齡特征、已有的的知識經(jīng)驗,活動目標我定為:
知識目標: 學習9的加法,能夠看圖列式,理解圖示與算式的關系。
能力目標:觀察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
情感目標:在游戲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以及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重點:9的加法的計算。
活動難點:看一幅圖寫2道算式。
三、說教法
大班幼兒形象思維方式發(fā)展已經(jīng)相當好,邏輯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這一階段既是做好幼小銜接的重要階段,也是幼兒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根據(jù)數(shù)學《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新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本次活動我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法:
1、談話教學法:科學合理設計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思考。
2、演示教學法:利用PPT進行情境演示,讓幼兒更直觀的去理解9的加法。
3、游戲教學法:幼兒活動以游戲為主,讓幼兒感受數(shù)學的樂趣,喜歡數(shù)學活動,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四、說學法
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靠感覺和動作探索周圍世界,兒童的年齡越低,越需要借助直觀和操作活動來豐富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在活動中注意安排幼兒的操作活動,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學法:
1、動手操作:幼兒利用手中的小棒計算9的加法。
2、自主探究:幼兒根據(jù)第一組加法的學習,去探究學習第二、三、四組加法。
3、合作學習:幼兒合作分工,完成“送水果寶寶回家”的游戲。
五、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我設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游戲情景導入——游戲:“手指開花”。
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手指開花”。老師手指上開出的“花”的數(shù)量和小朋友手上“花”的數(shù)量加起來是8。
師幼一起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這一環(huán)節(jié)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二)游戲活動準備——利用PPT圖示學習“9的加法”
1、學習第一組:“1+8=9”和“8+1=9”。
(1)出示第二張PPT(點擊出現(xiàn)一個蘋果,再點擊出現(xiàn)八個蘋果,讓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提出問題。
(2)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示編加法應用題,并列式。
(3)引導幼兒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列式計算。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習如何根據(jù)圖示學習9的加法。
2、利用PPT上的圖示,讓幼兒自己根據(jù)圖示編加法應用題,自主學習“2+7=9”、“7+2=9”,“3+6=9”、“6+3=9”,“4+5=9”、“5+4=9”這三組加法。
(1)PPT3圖示:先出現(xiàn)2個梨,再出現(xiàn)7個梨。
(2)PPT4圖示:先出現(xiàn)3個草莓,再出現(xiàn)6個草莓。
(3)PPT5圖示: 先出現(xiàn)4只小鳥,再出現(xiàn)5只小鳥。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主探究9的其他幾組加法的運算。
3、引導幼兒觀察四組加法算式,感知加法的交換律。
4、師小結(jié),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正確評價。
(三)游戲活動過程——游戲:“送水果寶寶回家”。
1、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每個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個水果寶寶圖片,圖片后面有一個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結(jié)果以后送回到相應的屋子里面。送錯的小朋友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送對的小朋友得到獎勵。
2、師幼聽音樂一起游戲,注意游戲過程中的安全。
3、小結(jié)游戲:送錯的寶寶表演節(jié)目,送對的寶寶得到獎勵。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
(四)游戲活動延伸:我們家的數(shù)學
幼兒在家和父母一起找找家里的數(shù)學,并列出算計算一下。比如:我們家有一個男的,兩個女的,一共有幾個人?我們家有五個大盤子,三個小盤子,一共有幾個盤子等等。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道數(shù)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形狀和顏色結(jié)合,進行計數(shù),并能正確填寫在格子里。
2、運用數(shù)字或符號準確記錄計數(shù)結(jié)果,試用表格進行統(tǒng)計活動。
活動準備:
1、黃瓜 茄子 辣椒 胡蘿卜。
2、二維表格。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產(chǎn)生統(tǒng)計興趣。
1、觀察左邊的圖,講述蔬菜名稱。
小民的媽媽買菜回來了,你們看看都買了什么菜?(引導幼兒自由講述菜名,然后個別提問,最后集體逐個點認。)
2、點數(shù)各蔬菜的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練習。
小民媽媽買了幾根黃瓜,幾個茄子,幾個辣椒,幾個胡蘿卜呢?(讓幼兒自由數(shù)一數(shù)。)誰能說說每種蔬菜有多少?(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四種蔬菜的數(shù)量。)有什么辦法讓我一下就知道各買了多少蔬菜?
二、觀看表格,學習統(tǒng)計方法。
1、觀察右邊圖表,學看二維表格。
你們看書中右邊有一個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顏色標記和空格都表示什么?這一橫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師手指黃瓜,順著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過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綠、紅、紫、橘黃色的標記,綠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綠色的,紅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紅色的。
2、分析表格,學習填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蔬菜、顏色標記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個格子都表示一種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顏色的`?(紫色)讓幼兒說說黃瓜、辣椒、胡蘿卜是什么顏色的,應該填在哪個格里。
三、操作幼兒用書,運用表格,進行統(tǒng)計。
1、了解填寫表格的具體方法。
小朋友,你們再數(shù)數(shù),媽媽各種蔬菜究竟買了多少,然后根據(jù)蔬菜的顏色在對應的格子里填上數(shù)字進行記錄,這樣你們數(shù)再多的蔬菜都不會忘記了。
2、自由數(shù)數(shù),填寫結(jié)果。
3、交流結(jié)果,互相檢查。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5)
三、簡單認識鐘面,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zhuǎn)關系。
1.小朋友想不想和時鐘做朋友呀?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吧!讓我們邀請兔子來介紹它
2問:鐘的表面是什么?(針和數(shù)字)請說出這12個數(shù)字。(主要認識分針和時針)較長的針叫什么名字?(分針)最短的針叫什么名字?(時針)
三。初步了解分針和時針的操作關系
(1) 問:時針和分針的速度是一樣的嗎?誰走得快?(鼓勵幼兒互相討論)
(2) 讓我們讓兔子告訴我們
(3) 老師總結(jié):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表示1小時
[活動評價:本項活動由多**課件情境導入,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欲望。通過組織看多**課件和指導幼兒親手撥紙片時鐘,把抽象思維和直接觸摸結(jié)合起來,能較好地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幼兒與教師互動對時鐘的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能讓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
四、認讀整點和半點
那我們怎樣認讀時鐘表示出的時間呢,我們請小兔來說一說(放課件)
1.認讀整點
(1)教師小結(jié):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就表示整時或者叫整點。時針指在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點。
當分針指向數(shù)字12,時針指向數(shù)字1時,表示1:00;當分針指向數(shù)字12,時針指向數(shù)字2時,表示2:00
(2)幼兒結(jié)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幾點來幼兒園?(8:00)中午幾點吃中飯?(12:00)您幾點放學回家(4:00)?請你們用小兔送給你們的小時鐘撥一撥吧!
2.認讀半點
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就表示整點,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6又表示什么呢?我們請小兔說一說(放課件)
(1) 老師總結(jié):當分針指向數(shù)字6,時針指向兩個數(shù)字中間時,表示半分。(出示表示半點的時鐘)那這面時鐘表示幾點半呢?
然后我們要看時針經(jīng)過的是哪個數(shù)字,或者比較時鐘兩邊數(shù)字的大小,哪個數(shù)字更小,也就是說什么時間是半過去的。(教師示范講解)3:30、7:
30、9:30
(2)幼兒結(jié)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
問題:孩子們,我們每天早上幾點做早操?(8:30)你中午幾點起床?(2:30)請你們用小時鐘撥一撥吧!
[活動評價: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難點,利用多**課件,形象、直觀、鮮艷的畫面,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觀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地去思考;運算法是兒童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幼兒結(jié)合一日生活,通過自己撥時鐘,在實際操作中探索和學習,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
(3)特殊開會時間:12:30
(出示表示12:30的時鐘)小朋友,這是表示幾點半呢?這個時間有些特殊,分針指在6,時針指在12和1的中間,數(shù)字1雖然比數(shù)字12小,但時鐘表示的時間是12:
30,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五、做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復習認讀整點和半點
(1)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兔現(xiàn)在要和小朋友們玩?zhèn)€“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你們愿意玩嗎?小兔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
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就雙手拿著一個鐘撥時間,請小羊來說時間。小羊如果說對了,老狼就會發(fā)獎品給小羊,如果說錯了,小羊就要退出游戲,小朋友聽清楚了嗎?
(2)組織幼兒做游戲
[活動評價:游戲法是幼兒園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法,幼兒能一邊玩一邊快樂地學習。游戲活動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6、 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工作、按時休息的良好習慣
今天我們知道時鐘,時間很寶貴,希望孩子們珍惜時間,做一個守時的好孩子。已經(jīng)很晚了。我們該回家了。讓我們跟兔子說再見吧?。ǚ?*)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6)
班數(shù)大學活動:認識“>”和 “
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jù)“>”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zhuǎn)變?yōu)榈仁健?/p>
三。培養(yǎng)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他們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七只蜜蜂,五只蝴蝶。
2四朵紅花和六朵黃花。
3、數(shù)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有兩套數(shù)碼頭飾和一些小猴子頭飾。
5、數(shù)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shù)字卡若干。
6. 10張數(shù)字卡(放入貓包),1個手鼓,錄音機等?;顒舆^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
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幼兒說出數(shù)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shù)字大?哪個數(shù)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shù)字大,哪邊的數(shù)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
”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shù)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shù)比后邊的數(shù)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讓幼兒感知其數(shù)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shù)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shù)比后邊的數(shù)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啟發(fā)幼兒找出內(nèi)在規(guī)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shù)(大數(shù)),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shù)(小數(shù))?!睂W習兒歌:
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shù)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shù)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請2名幼兒做數(shù)字娃娃,戴上數(shù)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shù)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p>
7的組成(數(shù)學)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7)
大班數(shù)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2011-11-21 17:05:45來源于:親寶網(wǎng) 我要評論(0)下載此教案 我要挑錯 我要收藏本文Tag標簽:大班,數(shù)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導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顒訙蕚洌?/strong>
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顒舆^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靶∨笥芽蠢蠋煄砹藘蓮埣?,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罢埬惆涯阕龅恼襟w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請你們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shù)數(shù)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jié):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shù)一數(shù)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shù)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8)
教案目的:
1、初步學習用“湊十法”來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點:
運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活動難點:
“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教案準備:
情景圖片一幅操作盒2個(紅。藍)乒乓球20個(黃。白)題卡若干大圓片小圓片操作筐作業(yè)單等
教案流程:
一、準備部分
1、復習2至8的分合。
8765432
1()1()1()1()1()1()1()
9+()=10
2、復習連加: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啟思。
“今天,我們大三班來了一位非常可愛的小客人,大家看它是誰呀?”(出示圖片小猴子貼在黑板左上角)可愛的猴子要帶既守紀律又愛動腦的小朋友參觀動物王國,在出發(fā)前,它先考考我們。”
出示題卡,集體或分組回答。
10+110+210+310+4
10+510+610+710+8
913915912916918
二、學習9加幾的進位加法。
1、出示情景圖,創(chuàng)設問題。
“動物王國到啦,首先歡迎我們的是誰呀?”“他們各有多少呢?”(幼兒回答)
小猴子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關于這兩種動物的數(shù)學問題,請聽:“兔子有9只,蜜蜂有5只,這兩種動物一共有多少只?請列出算式?!?/p>
2、幼兒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講述計算過程)
(1)、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講出自己的方法
(3)、教師逐一總結(jié)各種方法
點數(shù)法、接數(shù)法等
3、通過教具演示“湊十法”,幫助幼兒理解計算過程。
“小猴子說大家說的`都算對。但是它不能很快得出結(jié)果,它還是想要一種看得最明白的方法?!?/p>
(1)教師教具演示“湊十法”的計算過程(看大分小、看小分大)。
(2)教師記錄書寫“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并小結(jié)。
4、引導幼兒提出問題。
“動物王國還有那些動物呢?誰能像小猴子那樣提出一個關于兩種動物的數(shù)學問題?”
幼兒講述,并列出算式。
5、幼兒操作圓片,進一步理解“湊十法”。
6、教師記錄書寫幼兒的“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并作以小結(jié)。
7、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解決其他9加幾的問題。
四、幼兒書面作業(yè)單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1、圈一圈,算一算。
2、計算指導重點:安靜獨立做作業(yè)。書寫格式。坐姿。握筆姿勢
大班數(shù)學等分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分析搬家的過程,通過猜測,推理發(fā)現(xiàn)搬家的規(guī)律。
2、喜歡參與數(shù)學游戲,樂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教具圖書一套,記錄紙一份。
【活動過程】
一、快樂搬家(意圖:在操作過程中能夠引導幼兒找出隱藏的規(guī)律)
T:今天有10個新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了,讓我們來歡迎他們吧。(出示10個兒童的形象)
T:你有什么方法能夠很快的記住這10個朋友呢?快來想一想。(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能夠根據(jù)幼兒的發(fā)現(xiàn)及時抓住特征)
小結(jié):原來你們都是運用了找不同的方法來記住他們的,我今天也有一個好方法來記住他們,那就是用了數(shù)字編號,可以很快的記住他們。
T:10個孩子今天要來玩一個搬家的游戲了,現(xiàn)在我們和他們一起來搬家吧。(操作立體教具,引導幼兒觀察)
觀察一:老房子有幾層?有幾個房間?新房子有幾層?有哪些房間?
觀察二:1—10號的孩子分別在哪個房間里?
觀察三:老房子里有什么?新房子里有什么?
T:幾號朋友先搬到了新房子里,他到了哪個房間?然后又怎么樣了?
每次搬家的提問注重引導幼兒猜測,推理出幾號朋友搬到了新房子里?搬過去以后還會怎樣?有什么規(guī)律?
T:有誰能夠發(fā)現(xiàn)藏在搬家游戲里的秘密?看看誰的眼力最厲害?(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小結(jié):我們看到這10個孩子在搬家的時候有很多規(guī)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引導幼兒在觀察搬家過程,繼續(xù)推理出規(guī)律)
T: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說說你的理由?
規(guī)律1: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間隔搬過去。
規(guī)律2:每次到了老房子第四層的第一個房間以后就搬到新房子去了。
規(guī)律3:數(shù)字從10往前倒數(shù)。
……
二、逆向搬家(意圖:通過逆向搬家過程中再次進行大膽的推測)
T:剛才搬家的時候你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秘密,現(xiàn)在我們讓朋友們再搬一次,看看是不是這樣?你還可以找一找還有什么秘密藏在里面?
再次重現(xiàn)搬家過程,引導幼兒再次觀察和驗證。
最新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范本六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篇1
一、學生分析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研究小學生英語學習心理狀態(tài),了解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和特點,以適應教育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yǎng)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英語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順序背誦、默寫二十六個字母;
2、根據(jù)實物、圖片說出所學單詞要求讀音正確;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4、能在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教材重點:
1、能聽、說、讀、寫英語字母Aa--Zz
2、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整潔。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教材難點:
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四、主要措施
1、考慮到小學生好動愛玩的特點,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巧用實物、頭飾、卡片、chant等來幫助進行單詞教學。
4、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上講臺操練等等。融會話教學與情景表演之中。
5、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注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讓學生形象的感知語言,形成一定的英語思維。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的運用已經(jīng)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多讀英語故事等。
6、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
7、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guī)范、正確地書寫。
五、教學內(nèi)容與課時安排
Unit 1 Hello! 6課時
Unit 2 Colours 6課時
Unit 3 Look at me! 6課時
Recycle 1 3課時
Unit 4 We love animals 6課時
Unit 5 Let’s eat 6課時
Unit 6 Happy birthday 6課時
Recycle 2 3課時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篇2
一、教學重點
本部分主要是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及道別用語的會話學習,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聽懂、會說Hello. / Hi. Goodbye. / Bye-Bye. I’m .
二、教學難點
自我介紹用語I’m 。的發(fā)音不容易到位,學習起來較難,教師要夸張示范并適時糾正,但切不可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三、課前準備
1、將教師用書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圖片復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頭飾。
2、為班上學生準備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為Let’s play中的游戲準備相應的道具。
四、教學時間:2課時
課型:新授課
五、備時:
8.15
六、授時:
x
七、教學步驟
【一】熱身(Warm-up)
不妨請學生說說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了解的英語詞匯或日常用語。同時可利用我們生活中學生已經(jīng)會說或較熟知的詞匯如TV,CD,VCD,DVD,OK!Hi!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等等來激發(fā)學生想學英語的興趣和愿望。
【二】新課展示(Presentation)
新課展示一:教師播放本課的歌曲“Hello”的錄音,自然引出師生之間的打招呼。
(1)通過教師的'自我介紹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
(2)教師可戴上Sarah的頭飾介紹Hello! I’m Sarah.并用同樣方式介紹其他人物。
(3)讓學生到講臺上來,戴上Sarah,Chen Jie, Mike的頭飾說:Hello! I’m…
(4)教師戴上Wu Yifan的頭飾說Hi! I’m Wu Yifan.并與戴Sarah頭飾的學生相互問好,并有意在分手時說Goodbye.
(5)聽錄音來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
【三】趣味操練(Practice)趣味操練一:
(1)請戴著Wu Yifan, Chen Jie,Sarah,Mike頭飾的學生站在講臺前,另選一同學用眼罩蒙住眼睛,讓Sarah等四位同學中的一個說Hello,讓蒙住眼睛的同學猜。如果猜中,要說Yes, I’m…如果猜錯,要說No, I’m…猜對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對話,教師應指導學生注意語音,語調(diào),特別是I’m的發(fā)音,應為/aim/不能讀成/em/。
(3)玩Let’s play中的游戲“擊鼓傳花”。新課展示二:教師播放Let’s sing兩遍,學生邊聽邊跟唱,讓能力強的學生唱一遍,教師適當進行獎勵或表揚。教師領唱,學生跟唱,全體同學一起唱。分小組唱,對于唱得好的小組進行表揚。趣味操練二:
(1)請學生在限定時間內(nèi)找出在小村莊里出現(xiàn)的字母,對于找得又快又好的的學生要加以獎勵,有能力的學生讓他們讀出這些字母。
(2)教師和學生一起校對。
(3)讓學生跟隨錄音一起學唱歌曲ABC song.
【四】課堂評價(Assessment)
要用Hello!/ Hi!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紹。
【五】課外活動(Add-activities)
(1)聽錄音,仿讀會話,并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內(nèi)容。
(2)遇到老師、同學和家長時要用Hello!/ Hi!打招呼;分手時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別。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篇3
一. 教學內(nèi)容與分析:
1. Lets ae.
本部分是讓學生學會,并制作搖搖樂。
2. Lets sing.
本部分是一首新年問好的歌曲,曲調(diào)孩子們都較熟悉。
二.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一個搖搖樂的成品,兩個紙杯,一些透明膠紙,一些米,各色彩筆。
2. 學生每人準備兩個紙杯,一些透明膠紙,一些米,各色彩筆。
3. 教師準備一月一日的日歷。
三.教學步驟
1. 熱身/ 復習(War-up/Revisin)
(1) 教師讓學生聽Happ New ear的歌曲,并讓他們跟著節(jié)奏拍手。
(2) 學生間進行日常對話。
(3) 將學生分兩組,一邊拍手,一邊說第二課時學的歌謠。
2. 新課展示(Presentatin)
(1) 教師舉起制作好的搖搖樂說:This is a shaer.重復:a shaer。然后指著制作的工具說:Lets ae a shaer.
(2) 教師按照課本上呈現(xiàn)的制作程序,一邊用英語講解,一邊呈現(xiàn)給學生。
(3) 教師使用一月一日的日歷教:New ear。
3. 趣味操練(Practice)
(1) 請學生拿出他們事先準備的材料,指導學生按步驟進行搖搖樂的制作。每句話中的第一個動詞都是教師要強調(diào)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勢,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可適當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用顏色筆將搖搖樂畫得更漂亮些。
(2) 讓學生跟隨錄音一起學唱歌曲Happ New ear,可在唱歌時打出相應的節(jié)拍。也可將全班分成兩組,二重唱,或分男女二重唱。
4. 課堂評價(Assessent)
做活動手冊本單元第4、5部分。
5. 課外活動(Add-activities)
在新年的時候?qū)⑦@首歌唱給家長和同學聽,也可在學校元旦聚會的節(jié)目中表演合唱這首歌。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篇4
【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處于低年級階段,年齡特點決定了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以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為主。本節(jié)課的話題是新年,過新年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也是熟悉的,而且教學此課的時間剛好接近新年,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內(nèi)容感興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一切充滿幻想和好奇,學習積極性很濃,只要教學方法得當,將很容易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起來,從而讓教學順利進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對話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用句型 Let’s … 提出建議,并會使用Good, idea.進行回答。同時學會用Happy New Year .進行問候。此外還將學習幾個動詞短語:make a Near Year card,say happy New Year ,sing and dance ,go to the zoo等,本節(jié)課生詞較多在一節(jié)課內(nèi)掌握有一定的困難,本課時內(nèi)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的話題之一,所以有利于學生間開展交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復習鞏固英語顏色詞。
(2) 學習單詞make, come, say, sing, dance, New Year, card, happy, good, idea 。
(3) 能聽懂會說以下句子 The New Year is coming . Let’s make a New Year card .Happy New Year .Let’s sing and dance . Let’s go to the zoo .
能力目標:能聽懂并會用Let’s…的句子;懂得在新年時用Happy New Year .進行問候;能看懂并會寫簡單的英文的新年賀卡。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樂于模仿,敢于開口,同時讓學生了解在新年到來之時可以通過向親友表示問候、或與親友互贈賀卡等形式表示對人的一種關懷和愛,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學習掌握本課新詞匯。
2. 學習掌握本課的句型:Let’s…以及它的回答Good idea .等.
3.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本課的句型。
【教學難點】
由于本課生詞較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學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通過所學知識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
【教學準備】
單詞卡片,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Ⅰ熱身、復習
1. 師生問候。
2. 聽一首歌曲《Happy New Year .》
【設計思路】通過聽歌曲能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先感知本課的內(nèi)容,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試讀生詞競賽。(出示生詞卡片,讓學生搶讀)
【設計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一是檢查學生預習生詞的情況,二也是為了讓學生再次感知新課內(nèi)容。
Ⅱ. 導入、教學新課
一、 生詞和課文教學
1. 教師向?qū)W生出示一本2010年的掛歷,并說It’s new .引出并教學new 這個詞。
2. 翻開掛歷的第一頁問學生:這是一個什么日子?教學New Year 這個詞。
3. 告訴學生今天的日期(12月19日)并教The New Year is coming .以及生詞come 。
【設計思路】通過以上三個步驟能夠較自然地引出生詞,這樣生詞教學不會顯得太生硬,學生樂于接受。
4. 教師出示一張手工制作的賀卡教學make,和make a Near Year card .
5. 教師說The New Year is coming 李紅提出了什么建議呢?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引出并教學let’s 。
6. 播放第79頁的課文錄音一遍,問學生李紅提出了什么建議,
讓學生用課文原話Let’s make a Near Year card .來回答,并讓學生操練此句。
7、讓學生再聽一遍錄音并問學生王濤回答的是什么。引出并教學Good idea .
【設計思路】通過讓學生聽并自己找答案的方式既教學了新知,又能讓學生自學能力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
8. 聽音模仿、跟讀、分角色朗讀,表演等。
【設計思路】模仿表演是學生能夠?qū)W會自由地運用的基礎和前提。
二、句型教學。
1. 問學生在新年人們通常會說什么祝福語,引導學生說Happy New Year .教學詞組say Happy New Year 。
2. 用圖片和動作教學生詞dance, sing 和詞組 sing and dance 。
3. 用圖片教學zoo 和 go to the zoo 。
4. 通過做動做游戲等方式練習說以上詞組。
【設計思路】此環(huán)節(jié)教學的生詞、詞組相對較多,因此通過做游戲、做動作等方式來教學會提高學生的興趣,并能較快地記住單詞。
5. 教師說:假設今天是新年,我宣布今天不用上課了并且提議Let’s go to the zoo .你們覺得老師的提議如何?引導學生說Good idea .師生就此話題操練一遍:
師:Let’s go to the zoo .
生:Good idea .
6. 教師用以上教的詞組帶領學生說幾遍對話(Let’s… Good idea .)。
7. 播放課文第80頁錄音,讓學生跟讀、模仿。
8. 讓學生兩兩對話表演課文對話。
9.教學生如何制作賀卡。
三、鞏固提高。
1.讓學生做課文第81頁練習。
2.讓學生模仿課文自編對話。(教師給予指導:替換詞組、人物等)
【設計思路】學習語言是為了運用語言,讓學生自己編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體現(xiàn),教師也可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來檢驗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的好壞。
Ⅲ課后作業(yè)
1. 聽、讀課文、單詞各三遍。
2. 制作一張賀卡。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篇5
一、教學分析:
Let’s talk部分主要是會話學習。通過Miss White和學生第一次見面打招呼的情景,提供學生要學習的核心句型Hello/Hi, I’m …要求學生能理解對話大意,能正確理解對話大意,能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朗讀對話,能在語境中運用Hello/Hi跟別人打招呼并用I’m …介紹自己。本課時的學習內(nèi)容在兒童英語有相關的學習單元,學生對打招呼和簡單的自我介紹有初步的了解。本課為接下來的詢問對方姓名對話學習打下基礎。這是正式學習英語的第一節(jié)課,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英語學習熱情尤為重要。Let’s play部分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鞏固練習所學問候語及自我介紹用語。Let’s sing部分通過學唱歌曲“Hello!”,讓學生感知英語學習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聽懂、會說Hello./Hi.Im…。
2、能力目標
(1)能夠在真實情景中在教師的幫助下理解對話大意,會使用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的日常用語。
(2)能夠按照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及意群朗讀對話,并能進行角色表演。能夠聽懂、會唱歌曲“Hello”。
(3)能夠在情境中運用Hello!Hi!與別人打招呼;能夠在情境中運用舉行I’m.自我介紹。
3、情感、文化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樂于開口,敢于開口講英語的習慣,激發(fā)學生想學、樂學英語的興趣和愿望。
(2)文化目標:了解中西方名字的不同形式。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主要是見面打招呼和自我介紹的會話學習,使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聽懂、會說Hello./Hi.Im…。
2、難點:自我介紹用語I’m …的發(fā)音不容易到位,學習起來較難,教師要適時糾正,切不可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參考 個性化備課
Step 1 Preparation
1、 Free talk
T: Hello, boys and girls.I’m…。I’m your English teacher.(PPT教師作簡單自我介紹)Welcome to my English class!
2、 Introduce English
教師用交談的方式與學生討論一下英語的作用以及學習英語的意義。讓學生知道雖然還沒學習英語,但是我們已經(jīng)會說一部分英語了!引導學生說說我們?nèi)粘I钪幸呀?jīng)會說或比較熟知的詞匯,如TV,CD,VCD,DVD,OK!Yeah!Hi!Bye!Cool!Wow!E-mail,cartoon等等來激發(fā)學生想學英語的興趣和愿望。對回答較好的學生進行評價,鼓勵。
3、 Enjoy the song “ Hello ”。師播放錄音,讓學生欣賞歌曲,并提問你在歌曲中聽到那些單詞,試著說一說。
Step 2 Presentation
1.Look and guess.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觀看文本視頻,猜一猜老師和同學們正在討論什么?A打招呼B數(shù)數(shù)字)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建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2、教學Hello!
T: Hello, boys and girls.教師與學生見面打招呼,呈現(xiàn)hello,引導學生跟老師打招呼用Hello!師與生用Hello!打招呼,板書。師教讀、示范發(fā)音,注意重音、領讀,板書,生跟讀,生齊讀,開火車讀。
3、教學Hi!
以同樣的方式呈現(xiàn)練習Hi!
告訴學生Hello!一般可作為熟人、親朋好友之間的打招呼用語,語氣比較隨便,還可以用Hi!替換,Hi!語氣更隨便一些。展示一些場合的圖片師生間用Hello!/Hi!打招呼。
師與一生用Hello!/Hi!打招呼,然后師與全體學生打招呼,生生練習打招呼。
4、教學I’m…。
(1)展示情境圖,教師先介紹自己,Hello, I’m…。You can call me Miss/Mr師板書Miss/Mr,教讀,并解釋學生對老師的稱呼用Miss/Mr…Miss/Mr表示某老師。
(2)T: Hello, I’m…。鼓勵并引導學生學說Hello, I’m…。名字直接用漢語拼音,教師戴上Sarah等人的頭飾分別介紹并配以體態(tài)語,說:
Hello!/Hi!I’m Sarah/Wu Yifan/John/Mike/Miss White/Liu Xin/Zoom/Zip.板書(中西方姓名分開板書,初步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讓學生看口型強調(diào)I’m的發(fā)音。師教讀、示范發(fā)音、領讀,生跟讀,個讀。
(3)學生觀察板書,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的區(qū)別,以及學生對男女教師的英文稱呼。
(4)學生戴上Sarah等人的頭飾說Hello!/Hi!I’m…。學生用真實姓名簡單介紹:Hello! /Hi! I’m…。
Step 3 Practice
1.T:Listen and point.觀看視頻,注意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
T:Listen and repeat.生跟讀,模仿正確的語言、語調(diào)。
2.Read in roles.先師生示范,再小組內(nèi)生生角色朗讀課文。
3.Let’s play.將對話中的名字換成自己的真實姓名,進行練習,小組內(nèi)練習。
4、游戲“擊鼓傳花”。教師有節(jié)奏的敲擊小鼓,學生傳花。當教師的鼓聲停止時,拿到花的同學站起來說:Hello/Hi! I’m…。如果學生已有英文名字,在此處進行練習,如果沒有,可先用中文名字代替。
Step 4 Production
1、教師為每小組準備若干名字的頭飾或卡片。一人佩戴自己喜歡的名字頭飾,小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抽卡片進行打招呼練習。先師生示范,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2、自我介紹,互換自制名片
由于師生第一次見面,先師與一生用Hello/Hi! I’m…進行正式自我介紹互換自制名片。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Step 5 Progress
1.Summary: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教師指板書,引導學生總結(jié)本課所學內(nèi)容。如: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用語等等。
2.Homework:
(1)聽錄音,跟讀會話。
(2)給自己選擇一個英文名字,并制成英文名卡。師可提供部分男孩女孩的英文名字,也可附上名字含義供學生選擇。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聽、說、認讀water,milk,juice,Coke,coffee,tea.
2、飲料句稱的區(qū)別;Let’s do內(nèi)容的理解和動作的模仿。
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提問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通過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完成新知的學習和鞏固。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重點:
單詞:water,milk,juice,Coke,coffee,tea.
難點:
飲料句稱的區(qū)別;Let’s do內(nèi)容的理解和動作的模仿。
教具準備:
l.教師準備water,milk,juice,Coke,coffee,tea的實物、圖片、單詞卡片。
2、教師準備Let’s do的動作圖卡、A部分單詞的詞卡和圖卡。
3、學生準備water,milk,juice,Coke,coffee,tea的實物。
教學過程:
1、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日??谡Z會話活動。
(2)教師播放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學生一起拍手演唱。
(3)游戲:找一找,拍一拍
教師將本課A、B部分所學單詞的圖片卡貼在黑板上,找兩個學生各手持一把新蒼蠅拍,教師讀出一個單詞,學生就要馬上找出來并拍立一下。第一個拍的學生獲勝。
(4)教師準備一個小場景:將所有學過的食品及飲料或模型放在一個鋪著臺布的桌上,請學生根據(jù)A、B部分的Let’s talk進行自由會話。
2、新課展示(Presentation)
(1)本課時Let’ s learn中的單詞認讀教學,可繼續(xù)采用A部分第二課時的教學方法,利用課件,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拼讀規(guī)則,認讀和學習新單詞。
(2)讓學生聽Let’s learn的錄音,一邊聽,一邊指著書上相應的.圖,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用一組連貫的。動作教Let’s do中的動詞Pour,smell,taste,drink。首先,教師左手端著一個茶壺,右手拿一茶杯,對全班說:Look!I’m pouring the tea.Pour the tea.(邊倒茶,邊說兩遍)。接著,教師端起茶杯,湊到鼻子前做聞的動作并說:Now smell the tea.(兩遍)接著說taste the tea.(說兩遍,邊說邊做嘗味道的動作)最后,教師說:Mm…Good Drink the tea。教師演示完,請學生說出這幾個動作的意思。
(4)讓學生一邊聽Let’s do的錄音,一邊跟讀并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