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家長別消極
發(fā)布時間:2022-04-22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xué)到什么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家長對孩子未來的寄語三年級的小學(xué)生劉剛經(jīng)常與同學(xué)鬧矛盾,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叫大嚷,拍桌子,摔書本,不愿與同學(xué)交往。最明顯的一次是上美術(shù)課,他忘記帶美術(shù)材料,就一個人做數(shù)學(xué)作業(yè)。美術(shù)老師批評,他不但不認錯、還大叫大嚷,擾亂課堂秩序。劉剛的母親呂女士沒辦法找到心理老師分析,原來這與他們常常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消極的態(tài)度有關(guān)系。
□“隔離式”教育影響孩子交往觀念
河北省教科所心理研究員劉風(fēng)華老師介紹,9歲的劉剛從小被父母和爺爺奶奶視為掌上明珠,家里為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奶奶擔(dān)心劉剛受欺負,不愿他跟那些淘氣的孩子交往,劉剛一人常常在家看書,使他很少與同齡的孩子接觸。父親由于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常常在孩子面前講一些人與人之間不健康的關(guān)系,使他耳聞目染,小小的心靈中,就隱藏了對社會的仇視和對人的不信任感。
劉剛由于生活圈子狹小,與父母又有天然的年齡代溝,心里有什么委屈也不對父母講,只是一個人關(guān)在小房間里發(fā)呆,或看書解悶。父母對此不但不引起警覺,還以為他是個愛學(xué)習(xí)的好孩子,使他在孤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父母工作很忙,平時對他缺少照顧。但稍有空閑不是督促他復(fù)習(xí)功課,就是讓他做試卷,而很少與他做感情上的溝通和交流。父母對教育的期望值過高,使他承受了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學(xué)習(xí)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深埋在內(nèi)心世界。上學(xué)獨來獨往,課間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擺弄小玩具,從不主動找同學(xué)玩。
□樹立積極主動的“外交形象”
劉風(fēng)華介紹,隨著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焦慮和煩躁常會使一些家長產(chǎn)生怨言,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千萬不要讓這些怨言在孩子的面前無顧忌地流露出來,否則,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使孩子產(chǎn)生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劉剛家長應(yīng)該認識到要在孩子的面前宣揚社會的正面和積極面,從而培養(yǎng)起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不要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要有開闊的胸懷。并大大地減輕孩子的學(xué)習(xí)負擔(dān),鼓勵他走出家門,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當劉剛將小伙伴帶回家的時候,父母不要拉長面孔,應(yīng)幫他招待小客人。
對于和劉剛有類似問題的學(xué)生,當發(fā)現(xiàn)別人有缺點,而這些缺點又傷害了自己的時候,既不能懷恨在心,也不能就此與其斷絕來往,而應(yīng)該用自己的愛心,幫助那些同學(xué)改正錯誤,加強溝通和交流,主動化解矛盾,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并從中得到快樂。
(88教案網(wǎng) JAB88.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hold住壞情緒
我們總是在抱怨孩子不聽話惹得我們心煩,因而我們總是會對孩子發(fā)脾氣、甚至給他嚴厲的懲罰。其實,想讓孩子乖乖聽話,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控制好我們的情緒?!?/p>
很多家長總是在抱怨孩子不聽話經(jīng)常惹得爸媽心煩,所以很多爸爸媽媽總是會對孩子發(fā)脾氣、甚至給他嚴厲的懲罰。其實,想讓孩子乖乖聽話,爸爸媽媽首頁要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怎樣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緒?
消極情緒“傷感情”
有時候我們難免對屢教不改的孩子大動肝火,有時候孩子吵鬧不已我們?nèi)滩蛔〗o他一點顏色瞧瞧。楊瀾在談子女教育時說過,不要做情緒化的媽媽?;蛟S成人的世界有眾多不愉快的事情,你的寶寶是無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氣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滿發(fā)泄在你孩子的身上。
愈小的孩子愈不了解成人,愈容易將所有的錯歸咎在自己身上,而且會想:“爸媽不愛我了”。家長時而蜜糖,時而棍棒,家長的性情不定讓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患得患失的安全感容易讓寶寶變得自卑、怯懦的人格。
六大方法控制消極情緒
孩子吵鬧惹我們心煩、孩子拒絕與我們溝通我們感到生氣,其實這些激動情緒都是由孩子引起的嗎?那為什么有時我們面對相同的情形或同一種孩子的行為,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將生氣歸咎于孩子的不懂事行為,但實際上是我們的內(nèi)心操縱了我們的情緒。小編教你6方法控制消極情緒,讓寶寶乖乖聽話。
1、改變不合理觀念
寶寶犯錯后還屢教不改,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為他收拾爛攤子,確實是很讓家長們費心。做情緒的主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通過改變我們原來的觀點,讓自己更“舒心”一些。比如,我們可以跟自己說孩子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孩子出錯、遇到問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多次教導(dǎo)都不聽,或許是我們和孩子相互溝通不夠,或者是讓他改正的方式不對。
如果家長能夠轉(zhuǎn)變一下自己固有的觀念,嘗試換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父母采取了這樣一些較合理的觀點時,就容易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產(chǎn)生正向的情緒反應(yīng),從而能夠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給予孩子關(guān)懷和支持,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
2、試著調(diào)整你的聲調(diào)
聲調(diào)能夠傳達你的情緒和態(tài)度。生氣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語速很快,音調(diào)上揚尖銳,孩子在與你的對話中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你憤怒的情緒。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你的焦躁同時帶動孩子的不安與反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你和孩子能夠靜心聽你說話嗎?
所以在生氣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一下,在心里默數(shù)1,2,3讓自己平靜下來。把激動的語速放慢一些,聲調(diào)平和一些,你開放的姿態(tài)讓孩子感覺你是樂意溝通的,而不只是“下指令”,那么孩子更愿意和你對話。
3、調(diào)節(jié)你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如果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你感到疲倦和沮喪,你不妨面對鏡子微笑,或者做一些輕松的動作。讓你的精神狀態(tài)好起來。如果在情緒低潮時要面對孩子的種種煩心事,眼看戰(zhàn)火就要一觸即發(fā),那么就先暫時打住,或者暫時離開談話的地方,倒杯水、上個廁所什么的。
你也可以試著轉(zhuǎn)換一下話題,想一些快樂的事情。比如回憶以前愉快的片斷等等,使自己暫時忘掉眼前不愉快的話題。停止對不愉快話題的思考,可以暫時避免產(chǎn)生憤怒、處罰孩子的不合理反應(yīng)。
4、放輕松
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放松練習(xí),到了真正感到緊張、焦慮和有壓力的時候,這些練習(xí)說不定就能派上用場。你可以在感到焦躁不安時,閉上眼睛,調(diào)整你的呼吸。你也可以通過一些肢體伸展動作來放輕松緊張的身體。當你感到憤怒,你可以在心里默唱一首歡快的歌曲。這些方法都能夠很好地幫助你轉(zhuǎn)移注意力,從而讓心情變得輕松一點。
5、給自己安靜獨處時間
平日生活壓力大,再加上照顧孩子的重擔(dān),都總是會讓家長們失去“平靜”的日子。正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生活,因而我們更需要在繁忙的日子,找到安靜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給自己留出一段時間,獨自安靜地做些事,告訴家里人不要打擾自己。你可以閱讀,聽音樂,或者看電影;你也可以思考你的生活,反思你的工作和教養(yǎng)孩子的方式。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獨處的休息時間,其實是讓你重拾好心情的休整之旅。
6、幽默
遇到挫折、沮喪的事情時,努力換個角度,用夸張的方式來想這件事情,開開自己的玩笑。收集一些滑稽的卡通圖片,貼在隨時可以見到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一看,或者讀一些笑話。幽默有趣的事情能讓自己愉快起來。
你的幽默,除了能夠讓你自己心情更好,其實還能把一種坦然、放松的處世態(tài)度傳達給孩子,對他的成長是一種積極影響。幽默的說話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會讓孩子更樂于和你溝通交流,你們的親子關(guān)系會變得更親密哦!
2020家長給孩子消極暗示易自卑
在生活中,成人不知不覺會給孩子暗示。這些暗示在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學(xué)習(xí)和生活習(xí)慣、品質(zhì)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對孩子的暗示可以分為"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兩種。
積極的暗示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和心態(tài)。消極的暗示則是孩子心靈的腐蝕劑,讓孩子情緒低落,產(chǎn)生自卑和自棄心理。在兒童之家工作的這段時間里,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不同程度的犯有"消極暗示"的錯誤。
在和家長交流時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吃飯很難,也很挑剔。有的說孩子不愛吃肉,有的說孩子不愛吃菜,有的說孩子吃飯習(xí)慣不好等。其實,初生的嬰兒都一樣,先天并沒有注定誰喜歡什么、討厭什么。很多人在孩子面前說"我不愛吃肉,太膩","我不愛吃菜,沒油水"?;蚝蛣e人交談時,當著孩子面說"我這孩子只愛吃魚","我這孩子很少吃水果、蔬菜"等等……這種說法就是暗示孩子:肉不好吃,菜不好吃,我只愛吃魚,我不愛吃菜。其實,等于"教"孩子挑食。
在同孩子的接觸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家長認為是有問題的習(xí)慣和性格,大部分是由直接撫養(yǎng)人的消極暗示造成的。有的家長讓孩子和別人打招呼,孩子不肯。家長就會說:這孩子就這樣,膽小、害羞。這種對孩子的解釋方式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暗示孩子"我膽小、害羞"。再和人打招呼時孩子就真的變成膽小、害羞了。有些家長在和別的家長交流時,常常羨慕別人的孩子哪兒都好,反過來馬上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就不如這個小朋友。這種暗示很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這些消極暗示要不得。
積極暗示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有位家長介紹說他們家在吃飯時都很"夸張",比如爸爸故意大聲說:"哇!好香!"一家人爭著說魚好吃,菜有營養(yǎng)。孩子一直生活在積極暗示的環(huán)境里,家長也不會為孩子的飲食而發(fā)愁。這位爸爸總結(jié)說,大人不愛吃沒關(guān)系,可千萬別說出來影響孩子。當然,積極暗示不同于鼓勵。它更多是不知不覺的從側(cè)面去影響孩子,避免了鼓勵和表揚容易讓孩子對自己產(chǎn)生不真實的判斷。
由此可見,暗示對孩子起著重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孩子要慎言慎行。
在孩子面前,別丟了做為父母的尊嚴
在孩子面前,別丟了做為父母的尊嚴“孩子不高興了,就會來罵我,有時還會來打我,我該怎么辦呢?”這是一個前來咨詢的母親跟我說的第一句話。
在這樣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出現(xiàn)孩子對父母做出不孝的事,并不少見。想想看,在一個家庭里,孩子就是皇帝,有那么多人圍著他轉(zhuǎn)。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想使喚誰就有人給他使喚,他不想見到誰,誰就會消失。被成為這樣的孩子,是孩子愿意的嗎?說到底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做為榜樣的尊嚴。
這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好母親,雖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對于孩子的一切要求,他們都會盡力去滿足。父母都是來自于農(nóng)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到這里工作,他們希望孩子能在更好的環(huán)境中長大,能夠填補他們內(nèi)心里的遺憾。正是這份遺憾,他們對于孩子是百依百順,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只要孩子想得到的,都會給他。物質(zhì)上的不斷滿足,他們卻忽視了孩子精神上的缺乏,以至于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尊重父母,甚至于去罵或打父母發(fā)泄情緒上的不滿。這樣的孩子是可憐的,這樣的父母是可悲的,因為父母的尊嚴缺失而導(dǎo)致孩子的以個人為中心的,偏執(zhí)的性格。
自從孩子呱呱落地,來到這個陌生而又精彩的世界,他所能看到的,能聽到的,能感覺到的都是來自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他們就像父母的反面鏡子,只不過這塊鏡子所反射出來的卻往往讓父母覺得不可思議,當很多父母面對如此“霸道”的孩子時,他們漸漸地失去了在孩子面前的尊嚴,他們一味地去討好孩子,哄孩子,甚至騙孩子,去印證孩子眼中所謂的“好父母”的形象,可這樣的“形象”,卻讓孩子在完全畸形的環(huán)境中長大,甚至形成一些更為畸形的性格。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孩子,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差孩子,造成孩子好與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的差別。好孩子都是出自善教父母之手,差孩子都是問題父母的產(chǎn)物。做為一個成功的父母,并不是在物質(zhì)上能給予孩子更多的,而在于能否給孩子當好一面“鏡子”,讓孩子看到一切善的因,結(jié)良的果,讓孩子看到父母的良好的品質(zhì)而形成自己的良好品質(zhì)。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在孩子面前,重新拾回自己的尊嚴,讓孩子崇拜你們,以你們?yōu)榘駱?,以有這樣的好父母而感到自豪,讓他們?nèi)ンw會人世間最美好、最可貴的家庭生活。
莫在孩子面前說‘是非’
莫在孩子面前說‘是非’兒子上幼兒園這段時間尤其是帶著兒子時經(jīng)常會碰到小區(qū)內(nèi)的熟人或者同事、朋友,大家見面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問:“孩子上幼兒園了沒有?”當聽到肯定的答案后,緊接著就會問:“怎么樣?哭鬧了沒有?適應(yīng)嗎?”此時兒子就站在身邊,每每這時我都高興地說:“當然上幼兒園了,而且除了前幾天有些不適應(yīng)外,現(xiàn)在表現(xiàn)可好了,老師都表揚我們適應(yīng)得很快呢?我兒子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挺棒的!”這時再看兒子小頭抬得高高的,那神情就像是在說:“我表現(xiàn)得確實不錯!”
大家不要小看家長的這幾句平淡地贊揚,對孩子來說那是多么大的肯定呀,他的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后來的表現(xiàn)就真如表揚所說的那樣!這就是暗示的作用,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呀!相反有些家長卻不是這樣,見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就會說:“這孩子膽小,不愛說話!”結(jié)果真是這樣,那孩子到現(xiàn)在還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小區(qū)就有一個奶奶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說他的小孫子,結(jié)果那孩子誰都不跟,也不說話。
前幾天接兒子時遇見那個小新疆男孩兒,就是掏我包的那個,昨天又碰上了,他尾追一個人,還不時地回頭看我們,后來我又發(fā)現(xiàn)小男孩兒不是一個人,后面還有一個新疆大人跟在后面,因為是新疆人長得特別我印象比較深刻?;丶液笪覍W(xué)給家人聽,這時就聽兒子大聲地說:“那個小孩子是個壞小孩,他是壞蛋!”我一聽大怔,兒子一定是聽了我們的議論后得出的結(jié)論。這件事也讓我反思:對于小孩子來說,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學(xué)習(xí)的榜樣,無論好的壞的,他暫時無是非觀念,無法棄去糟粕,取其精華呀。
所以說家長莫在孩子面前談?wù)撍恕欠恰?,否則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有些壞的不好的影響長大后再改,會很不容易??!
別當著孩子面夸人家孩子
眾人皆知,國人以謙虛為美德,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自己孩子面前隨隨便便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如果面對10歲以下的幼兒,他們的反應(yīng)如何呢?鄰居一位年輕媽媽一次隨隨便便地說:“?。∧慵倚∶妹谜婵蓯?,真乖,不像我家樂樂吵吵鬧鬧,只會淘氣,讓人心煩?!痹谝慌缘臉窐返纱罅搜劬η勇暵暤卣f:“媽媽我乖”,不料媽媽卻大聲說:“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氣煩人,一邊去!”過了幾天,人們發(fā)現(xiàn)樂樂變了,天真活潑的樂樂看到媽媽回來,躲在椅子后面不敢往前去。媽媽說:“樂樂過來親親媽媽!”樂樂小心翼翼地親親媽媽后竟然冒出一句:“媽媽我乖,你別心煩。”所有在場的人聽了都大吃一驚。小東的爸爸請幾位哥們兒來家吃飯,幾杯酒下肚幾個人夸起誰家兒子如何如何,誰家女兒如何如何。這位爸爸不在意地說:“我特喜歡兒子,我家小東要變成兒子,我就樂得跳樓了!”小東迅速跑到廚房,用她那尚不太利落的話問媽媽:“我變成兒子嗎?”媽媽說:“瞎說什么呀,不變。”小東原來睡覺很好,媽媽不知為何小東這幾天夜里總是睡不安,驚醒后好像很害怕。星期六到奶奶家,一進門沒看見爸爸,就哭著說爸爸跳樓了,真把奶奶嚇了一大跳,待這位爸爸回來說了事情的前后經(jīng)過,家人當笑話一笑了之,然而小東卻很久很久都自言自語地說:“不變,不變,爸爸不跳樓?!痹谟變盒⌒〉男撵`中,父母最愛自己,最疼他們,一旦他們聽到父母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就可能會認為父母親不愛自己,產(chǎn)生很強的失落感。一些年輕爸爸媽媽總認為他們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更談不上什么自尊心,可從上述一些例子來看,孩子們不僅能聽懂,而且還在自己心靈
中產(chǎn)生了激烈的反應(yīng),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十分珍視自我。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必須處處注意這些“小事”,否則會嚴重傷害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