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孩子“討價還價” 家長別輕意妥協(xié)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幼兒園的家長活動方案 幼兒園家長進課堂活動方案 幼兒園家長工作

易鵬媽媽最近被6歲兒子“討價還價”的行為弄得心煩意亂:晚上,你要求他彈一小時鋼琴,他會花半個小時跟你講條件:周末帶我去動物園,要不彈完琴我可以吃三塊巧克力;早上,希望他在喝過牛奶后刷次牙,他說行吧,但今晚光看動畫片不學拼音……易鵬媽媽發(fā)現(xiàn)自從在家里“發(fā)揚民主”、“與兒子平等對話”后,兒子哪怕在穿什么襪子上,都有得纏攪……

看透孩子“討價還價”的心理活動

●其實一開始,“交換條件”都是家長主動提出來的,“只要你今天好好彈琴,周末我就帶你去坐過山車”,“考到100分,就給你買滑板?!彼?,現(xiàn)在在付出辛苦之前,我想知道我究竟能得到什么好處。YjS21.coM

●為什么大人能熬夜看電視而小孩子不能?為什么大人星期天可以逛街小孩子就必須上興趣班?這不公平!公平的辦法是我能得到一點補償,比如每星期吃兩次肯德基。

●為什么總是大人來發(fā)布命令?為什么他們總要來打斷我們的游戲,要我們干這干那?可以講條件,多少可以換回點自由。

一旦孩子習慣于“討價還價”

●在任何事情上都做交易,很可能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被動狀態(tài)”

孩子會計較任何事情的“即時效益”,看不到好處就不做,如此下去,孩子便不會出于強烈的興趣去學習新東西,也不會有探索精神,更不會有責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會喪失所有的主動權(quán),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而且“不談妥條件就不做”。當“談判”成了習慣,每一次“談判”成功后,孩子就在準備下一次的“交易”了。

●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爭議上

雙方進行拉鋸式的談判,孩子從家長口中擠牙膏般擠出點“利益”,浪費了雙方的時間,使孩子專心思考及行動的時間變得很少。

●家長的權(quán)威受到挑戰(zhàn)和磨損

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作為家長,你對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卻還未對晚上睡前洗澡達成協(xié)議。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會引發(fā)長時間的和談,你還有權(quán)威嗎?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對任性孩子不可妥協(xié)


對任性孩子不可妥協(xié)

最初孩子學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拒絕還沒有堅決到讓孩子害怕或絕望,孩子會繼續(xù)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媽媽。這一招最能試探出媽媽拒絕的極限。

如果媽媽非常堅決,孩子就逐漸放棄制服媽媽,讓媽媽順從自己的念頭。相反,如果媽媽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為就得到了強化。只要嘗到了一次甜頭,孩子就會抓住媽媽的弱點,繼續(xù)用任性執(zhí)拗的方式讓媽媽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經(jīng)抓住了你的弱點。辦法很簡單,學會堅決地對孩子說:“不”。

一、如何和孩子訂立私下協(xié)議:

1.讓孩子沒有空子可鉆。媽媽可事先跟孩子訂立私下協(xié)議,讓他沒有反悔的余地。

2.告訴孩子做人必須守信用。媽媽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兩個人都要說到做到。誰反悔了,誰就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3.孩子必須清楚地答應他同意這個協(xié)議。

二、拒絕孩子違反協(xié)議的三條對策:

孩子堅持要違反協(xié)議時,你必須告訴他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誰都不喜歡。

1.眼睛看著孩子,表情嚴肅、平靜,不要笑,讓孩子覺得有可趁之機。

2.拒絕孩子時,說話要簡潔:“不行,我們已經(jīng)說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須……”如果孩子繼續(xù)堅持他的無理要求,你要更簡潔地拒絕他:“不行?!比绻⒆痈訄?zhí)拗,哭鬧、喊叫,弄得你很難堪,你可以不說任何話,直接抱起孩子回家。如果遇到入園的時候,你正趕著上班,這時可以二話不說,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師說明情況,然后離開幼兒園。如果孩子堅持不吃飯,或吃零食,你必須堅持不給他零食,同時讓他不吃飯。

3.拒絕孩子的當時,不要跟孩子爭辯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靜下來的時候,再講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須以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跟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才會接受你的意見。媽媽屈服于孩子的無理要求,總有不可辯駁的理由:為了上班不遲到;為了擺脫自己在公眾場合的難堪;為了孩子更高興;為了孩子不餓著;……這些飽含“母愛”的理由,會讓孩子更任性,讓媽媽付出母親的自尊和權(quán)利,而且付出換來的只是孩子暫時的快樂和媽媽暫時的輕松。

殊不知一味的妥協(xié),一次次的忍讓,只會把問題擱置下來,“腐蝕”了孩子成長的根基,為孩子將來的生活埋下了無數(shù)隱患。

除了協(xié)議的方法外,對于一些臨時狀況,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不予理睬。孩子發(fā)脾氣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因此,父母可以視而不見,讓孩子鬧騰。當孩子鬧夠了,見父母還是不理睬自己,就會感到這樣哭鬧并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慢慢地就能改掉自己任性的壞習慣。

★耐心勸導。當孩子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時,如果家長置之不理仍然不能讓孩子善罷甘休,適當?shù)臅r候家長可以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簡潔地對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為什么爸爸媽媽不能答應孩子提出的要求。但是,千萬不能向孩子妥協(xié)。因為有了第一次的妥協(xié),就必定會有第二次的妥協(xi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發(fā)任性。

★適當?shù)亍皯土P”。當孩子亂發(fā)脾氣之后,即使孩子已經(jīng)平靜下來,并主動“討好”家長,家長也要刻意對他保持“冷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言行很讓家長“不高興”,然后向孩子說明道理,讓孩子保證以后不再這樣任性或亂發(fā)脾氣。

一味妥協(xié)會使孩子更任性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這樣一個教育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對媽媽提出要求—媽媽拒絕—繼續(xù)要求—媽媽拒絕—哭、鬧、叫—媽媽妥協(xié)。最初孩子學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拒絕還沒有堅決到讓孩子害怕或絕望,孩子會繼續(xù)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媽媽。這一招最能試探出媽媽拒絕的極限。如果媽媽非常堅決,孩子就逐漸放棄制服媽媽,讓媽媽順從自己的念頭。相反,如果媽媽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為就得到了強化。只要嘗到了一次甜頭,孩子就會抓住媽媽的弱點,繼續(xù)用任性執(zhí)拗的方式讓媽媽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經(jīng)抓住了你的弱點。辦法很簡單

,學會堅決地對孩子說:“不”。一、如何和孩子訂立私下協(xié)議:1、讓孩子沒有空子可鉆。媽媽可事先跟孩子訂立私下協(xié)議,讓他沒有反悔的余地。2、告訴孩子做人必須守信用。媽媽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兩個人都要說到做到。誰反悔了,誰就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保?、孩子必須清楚地答應他同意這個協(xié)議。二、拒絕孩子違反協(xié)議的三條對策:孩子堅持要違反協(xié)議時,你必須告訴他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誰都不喜歡。1、眼睛看著孩子,表情嚴肅、平靜,不要笑,讓孩子覺得有可趁之機。2、拒絕孩子時,說話要簡潔:“不行,我們已經(jīng)說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須……”如果孩子繼續(xù)堅持他的無理要求,你要更簡潔地拒絕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執(zhí)拗,哭鬧、喊叫,弄得你很難堪,你可以不說任何話,直接抱起孩子回家。如果遇到入園的時候,

你正趕著上班,這時可以二話不說,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師說明情況,然后離開幼兒園。如果孩子堅持不吃飯,或吃零食,你必須堅持不給他零食,同時讓他不吃飯。3、拒絕孩子的當時,不要跟孩子爭辯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靜下來的時候,再講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須以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跟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才會接受你的意見。媽媽屈服于孩子的無理要求,總有不可辯駁的理由:為了上班不遲到;為了擺脫自己在公眾場合的難堪;為了孩子更高興;為了孩子不餓著;……這些飽含“母愛”的理由,會讓孩子更任性,讓媽媽付出母親的自尊和權(quán)利,而且付出換來的只是孩子暫時的快樂和媽媽暫時的輕松。殊不知一味的妥協(xié),一次次的忍讓,只會把問題擱置下來,“腐蝕”了孩子成長的根基,為孩子將來的生活埋下了無數(shù)隱患。好孩子育兒網(wǎng)采編

別的家長沖過來打你孩子,開撕還是認慫?


前些天中午與朋友談完事出來,途經(jīng)一所學校,剛好是放學的時間,校門口站了許多家長,喜笑顏開的迎接著排隊出來的孩子們。

突然,不遠處傳來爭吵聲,雙方越罵越大聲,不一會,爭吵演變成了打斗。

一個爸爸模樣的男子和一對明顯是爺爺奶奶級的老兩口在我的正前方撕了起來。老爺爺抓住年輕爸爸的一只手,老奶奶則抓著那位爸爸另一只手,一邊對罵,老奶奶一邊抽出一只手狠狠地打著那位爸爸,那靈敏的身手和氣勢都能去參加老年柔道比賽了。那位爸爸氣得滿臉通紅,也狠狠地推搡著對方,努力尋找機會還擊,雙方打得不可開交。

旁邊的一些家長迅速圍上來把雙方拉開,但打架雙方依然不肯罷休,繼續(xù)撕扯著。

我身邊的一位老奶奶嘆著氣說:“這些人怎么這么沒素質(zhì),學校門口打什么架啊?這么多孩子放學,影響多不好!”旁邊等待的家長也應和起來。

就在這時,一位班主任模樣的老師沖過來,大聲呵斥,雙方這才停止打斗,但嘴上依然你一句我一句對罵個沒完,直到班主任老師拿出教育學生的氣勢出來,兩邊家長才勉強冷靜下來。

“他孩子欺負我們寶寶!”爺爺奶奶氣憤地說。

“那你有什么資格打我孩子?”那位爸爸怒吼著。

“誰欺負我家孩子我就得教訓!你家孩子打人還少了嗎?”那位奶奶氣沖沖地說。

“我家孩子聽不聽話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你有什么資格教訓他!”

眼看雙方一言不合又要開撕,班主任老師大吼一聲,“停!”然后讓兩邊家長一個一個輪流說,這才搞清楚打架的緣由。

原來,兩家都是剛剛上一年級的男孩,兩個孩子經(jīng)常在一起打打鬧鬧。這天放學排隊出來時,小朋友們你推我搡,那位爸爸家的孩子走在后面,推了前面的小男孩一把,前面的男孩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這一幕被等在校門口接孩子的爺爺奶奶看見,頓時臉色大變。隊伍解散后,他們迅速圍住那個推人的孩子,爺爺一把抓住孩子的衣領(lǐng),奶奶在旁邊大聲謾罵,指責孩子沒教養(yǎng),還順勢拍了孩子的手一下,孩子嚇得臉色都變了。

那位爸爸趕到時剛好看到那個爺爺像拎小雞一樣,揪著孩子的衣領(lǐng),奶奶在打孩子,就不顧一切沖上前一把把爺爺奶奶拉開,彼此爭執(zhí)起來。

就這樣,兩個孩子間的矛盾正式升級為家長間的矛盾。

聽彼此敘述完理由,班主任老師還沒開口,旁邊圍觀的一些家長紛紛議論起來。大多數(shù)家長都認為雙方不該在學校門口打架,彼此就算有再大的火,也不應該在學校門口打架,有話好好說,有矛盾先溝通,不要不顧一切動手,這對孩子的影響太惡劣了,尤其給自家孩子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我看著眼前這一幕,內(nèi)心也深深地鄙視著打架雙方的家長。我的觀點與大多數(shù)吃瓜群眾一樣,覺得雙方家長太沖動了,什么問題不能冷靜處理,非要動手呢?就算有再大的爭執(zhí)也要注意場合,不應該選擇在學校門口,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行為示范。

那天晚上,仔爸下班回家后,我把中午發(fā)生的這一幕告訴了他,誰知道,仔爸的觀點跟我完全不同,他更支持那位爸爸的做法。他說:“你和仔仔是我最重要的人,只要有人敢這么對待仔仔,我就會不顧一切先沖上去,先打一頓再說。我決不允許任何外人隨隨便便動手欺負你或仔仔,不管錯在誰,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人動手我都不會手軟。我的孩子錯了我絕不袒護,但只能我自己或是老師來教育教訓。把事情經(jīng)過原原本本的告訴我,我自然會教育他。怎么可以隨便讓別的家長教訓我的孩子,甚至動手打他呢?而且還是比他大那么多的家長?如果我不上前保護他,孩子會多害怕多無助?。 ?/p>

仔爸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我也設(shè)身處地地思考如果這一幕發(fā)生在仔仔身上,如果那一對爺爺奶奶揪著仔仔的衣領(lǐng)教訓他打他,我是不是能冷靜客觀地處理?

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如果有成人欺負我的孩子,我一定會不顧一切沖上去保護孩子,絕不認慫!

我回憶起自己成長中的一件事情。

那是我6歲時發(fā)生的一件事。一天,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在一個攤販前,媽媽蹲下身子挑菜,旁邊是一個賣鴨子的小攤販,我好奇地伸出手去抓鴨子,鴨子被嚇得呱呱大叫起來,那個鴨販沖著我破口大罵。我嚇得呆住了,不知所措。這時媽媽迅速放下手里的東西,一把把我拉到她背后,不顧一切地和那個攤販互罵起來。

那一刻,我的內(nèi)心覺得特別特別溫暖,“媽媽會保護我”、“媽媽很強大”是當時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這個印象一直留存到現(xiàn)在。媽媽有沒有素質(zhì)、媽媽的做法對不對……這一切在幼小的我心里根本沒有任何判斷,我只知道媽媽會在我受欺負的時候保護我,我不是孤立無援的,這好像才是心里最深的感受。

我把這個問題發(fā)在了朋友圈里:“如果在學校門口,看見別的家長正在教訓你的孩子,這時,你會:A、不顧一切沖上前去開撕。B、沖過去拉開對方,護住孩子,冷靜詢問緣由。C、考慮到學校附近的影響,認慫,趕緊把孩子拉走。

這個話題得到了數(shù)百位媽媽的踴躍投票,有很多爸爸也熱情地參與進來,幾乎所有爸爸的答案都是A,也有將近一半的媽媽選擇了A,他們的觀點與仔爸一致,認為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只要別的大人欺負自家孩子,就是大人之間的問題,不管什么時候,不管身處何處都會不顧一切開撕!

另外將近一半的媽媽則選擇了B,認為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在保護好孩子的基礎(chǔ)上,盡量冷靜地處理問題。

還有一些朋友建議拍視頻,報警等。沒有人選C,大家一致地認為,慫自己可以,慫孩子絕對不行。在保護孩子這件事上,絕不認慫。

孩子間的打鬧很正常,尤其男孩子,他們的荷爾蒙需要發(fā)泄,所以他們交朋友的方式就是不斷地打斗,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即使打的頭破血流,過沒多久也會輕松和好。很多男孩子的友誼就是在打斗中神奇地建立起來的。

如果家長看不慣孩子之間打來打去,可以教孩子一些出現(xiàn)爭執(zhí)后的解決方法,比如:打得過打回去,打不過趕緊逃,被欺負了告訴老師或?qū)Ψ郊议L,如果老師或?qū)Ψ郊议L不管,爸爸媽媽再出面跟家長進行溝通。

有些家長受不了自家孩子被欺負,一心想著我要給孩子出頭,去教訓別人的孩子,這樣的行為不管任何原因,任何理由,都是以大欺小,恃強凌弱,都是不對的。

不管發(fā)生什么問題,不管內(nèi)心多崩潰,身為家長都沒資格出面去教訓別人的孩子,這是最基本的界限。

同樣,如果有成人欺負你的孩子,也一定要第一時間沖上去,把孩子保護起來,讓孩子知道,他是被爸爸媽媽保護的。

這不是袒護,更不是溺愛!

自己孩子犯了錯,該教育一定會教育,絕不偏袒,但別的忙教訓甚至打罵自己的孩子,這就是越界。

這個時候放任不管,才會給孩子帶來最大的傷害。孩子會留下“我很弱小,沒有人保護我”的心理印象,家長事后也會倍感自責。

一位媽媽告訴我,他4歲的兒子在小區(qū)玩的時候推人,把一個小朋友推到了,那個被推到的小朋友媽媽氣沖沖地沖過去,要求孩子打回去,被推到的小朋友原本不敢,他的媽媽就一把抓住推人的孩子,示意兒子打。這位媽媽想著是自己孩子先動手的,覺得不好意思出面阻止,就站在遠處看著這一幕。

有了媽媽的支持,被推到的小朋友鼓起勇氣一個飛腳朝那個推人的小朋友肚子踢過來。推人的小朋友原本想跑,無奈被另外一位媽媽死死拽著,只能硬生生地忍受被人踢這一腳。

被踢后,推人的小朋友疼得大哭起來,踢人的母子倆趾高氣揚地離開。媽媽看著這一幕,感覺心都碎了。她非常愧疚,特別自責,她覺得自己怎么可以這么懦弱,怎么可以在關(guān)鍵的時刻選擇了認慫。

所以,如果看見別的家長欺負自己孩子時,開撕可以,絕不認慫!認慫才是對孩子最大傷害!

育兒觀念:孩子,生命中有種成長叫“妥協(xié)”


育兒觀念:孩子,生命中有種成長叫“妥協(xié)”

“叛逆”這個詞,也許對于很多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我多想在你身上不要停留太多的空間,畢竟他不是個值得“大張旗鼓”的褒義詞,可是對于正在逐步長大的你來說,為什么越發(fā)暴露,有時候甚至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我不知道是平時對你疏于教育,還是寬容過度,總之,昨天你的行為,讓媽媽確確實實生氣了。

你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媽媽沒有滿足你的要求,認為媽媽言而無信。是的孩子,生活中就是這樣那樣的變化太快了,前腳答應的事情,后腳很可能化為泡影,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更何況只是為了一些瑣碎的小事,有時候大人沒有及時應答或者大人一時忘記,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你用拖延睡覺時間跟我抗衡,已經(jīng)疲憊不堪的我連說話都覺得是種負擔,我想你應該看到媽媽困倦的樣子了吧?看著時間滴答滴答地溜走,我想生氣了那么久你總該進屋睡覺吧,可等我踉蹌著推開門,你居然漫步經(jīng)心地在客廳看著電視,我真的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我當時看到你一副不服氣的樣子簡直要崩潰了,我的第一反應便是你在生我的氣,生我言不守信的氣,也許這是我的錯,可是,孩子你有沒有想過,媽媽那時候是剛剛加班完隨便吃了一碗拉面就匆匆趕回家,為的是想聽聽你一天的收獲,分享你一天的成長,也許當時是媽媽沒把你提出的要求放在心上,在我看來,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我即使沒有明確不可以,也代表媽媽委婉地拒絕了。

我并不指望你一定要理解媽媽,是的,媽媽工作也是為了自己,別人沒有強行讓我加班,所有的付出我是心甘情愿的。只是我希望跟我最親的你,應該更懂得媽媽的付出,如果你把這些當成虧欠你的理由加以放大,顯然媽媽的教育是失敗的。

講那些遙遠的故事,你沒有感觸,顯然體會不到,你不知道很多的孩子一年也見不到父母幾次,更別提父母能滿足他什么好奇心了,你現(xiàn)在每天都能跟媽媽在一起,媽媽只要閑下來還會陪你遛狗,陪你聊天,雖然時間不多,但是孩子你要知道,父母不可能一直守著孩子,如果真是這樣,媽媽還能給你提供什么呢?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成長路線是需要及時調(diào)整的,一如昨天我對你體罰,我覺得有時候適當?shù)捏w罰至少會讓你記住: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要順你心,如你愿,很多時候是需要雙方體諒才能達到共鳴的。任何蠻橫示威都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甚至有時候還需要我們適當?shù)耐讌f(xié)。

過去不管你對的錯的,我們都不加思索地統(tǒng)攬,讓你誤以為你只是負責發(fā)號施令,而我們要做一個“虔誠”的執(zhí)行者,你成了名副其實的“小皇帝”,“呼之即來,斥之即去”似乎成了你最近的成長作風,這當然不符合我們眼中健康孩子的成長期望,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長大,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放縱任由你的發(fā)展,那將是多么地可怕!我們并不指望你將來一定要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只是最起碼你是個懂得理解、寬容,是個積極、陽光的孩子,也許我昨天的行為也欠妥當,但是孩子,對于你“目空一切”的樣子,當時我的“舉措”是必須的。

敢于正視自己的錯誤,就是一種進步。你昨天咆哮的樣子猶如在我的心上深深地扎了一針,痛卻無處傾訴,我牙根咬到出血,手捏到抽筋,好久我都沒有這樣的發(fā)火過,你應該看出,媽媽是真的忍無可忍了。。。

我走在漫無目的的大街,望著天空發(fā)呆,我不知道都對你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只是我真的難受至極,孩子,我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一個沒有任何人打擾的環(huán)境,靜靜地思考,思考你的成長思考我的教育方法。

爸爸給我發(fā)短信:“別再生孩子的氣了,你快回來,別讓我擔心!他已經(jīng)知道錯了,他也在擔心你!”我知道你當時一定很后悔,希望媽媽快點回來,平時都是你任性,我們哄你,孩子,今天媽媽生氣了,你終于知道“苦口婆心”是什么意思了吧?不是媽媽心狠,不經(jīng)歷心痛,你怎知道這叫成長?

所以孩子,妥協(xié)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成長的路上,我們都不只是一個任由別人撒氣而不敢吭聲的出氣筒,我們都需要不斷調(diào)整,不斷磨合,不斷成長,那樣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不是么?

家長如何與孩子協(xié)商


家長如何與孩子協(xié)商所謂“協(xié)商”,即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見。協(xié)商在家庭親子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溝通手段。遇到事情,家長要和孩子心平氣和的商量著解決。這樣做能使孩子以積極快樂的態(tài)度去完成他要完成的事情。能激發(fā)起孩子做事的熱情。還能增進親子溝通。相反我們家長如果事事對孩子以命令的口氣。這不僅會引起孩子逆反的心理,還會使孩子做事沒有積極性。時間一長孩子對任何事都沒有激情,慢慢就會形成做事拖拉、沒有責任心的習慣。

我們遇事和孩子以協(xié)商的方式解決,而不要用命令的方式,會使孩子有被尊敬的感覺。同樣事情,不同的方法,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我原來也不注意與孩子協(xié)商,在好多事情上搞得孩子很消極。比如。他有不合理的要求時,我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說不行。結(jié)果孩子表面雖然接受了。但是從他的態(tài)度上可看出他的內(nèi)心還是很排斥的。時間長了他都說“有事也不和你說,反正你也不答應?!边@樣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我們溝通?,F(xiàn)在我注意力方法方式,孩子越來越喜歡和我講他的事,把他的需求講給我聽。

有時遇到我認為是不合理的要求時,我耐心的與他協(xié)商,他都是和愉快的答應的。比如前天放學時,他看到有的小朋友吃冰淇淋,其時我們這里天氣還很冷的,我不想讓他吃“**啊,前幾天是誰剛發(fā)燒剛好啊?”**一聽這話馬上明白“是我。”“那我們發(fā)燒剛好,身體還很虛弱的。對吧?今天的天氣你感到熱嗎?”**搖搖頭說“不熱。”“是的,今天還挺冷的。而且我們**發(fā)燒剛好,胃還沒完全恢復正常。如果把那么冷的冰淇淋吃到肚子里,冰淇淋會不會把胃又給刺激了?胃刺激了,它會不會再次發(fā)生故障???”**點點頭說“會的。”“那你覺得用不用吃冰淇淋???”**搖搖頭說“媽媽,我知道了,我現(xiàn)在不吃了。等到暑假天很熱的時候我再吃。”我摸摸**的頭“是的,我兒子真懂道理。知道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里。行,等夏天天熱的時候我們再吃。”通過與孩子協(xié)商很順利的解決了一次小小的不合適的要求。孩子心里還很痛快的接受了我的觀點。

在我們家我們一直講民主的。孩子的事情我們一般都尊重孩子的意見。比如**班級每周五都是自由報名演講。每次我們都讓**自己決定是不是要參加。有時他不行參加了就會告訴我“媽媽,這星期我不想?yún)⒓恿?。”我們表示理解。包括買衣服鞋子,他如果沒有時間和我一起上街,我也會事先問問**喜歡啥顏色的。前幾天**的鞋小了,送他下棋后我要去給**買鞋,我就問他“**,你的鞋小了,媽媽要去給你買鞋,你想要啥顏色的鞋???”**“媽媽,我這次想要白色的。因為我沒有白色的鞋(他原先一直喜歡黑色和藍色的,說男孩就應該穿這兩種顏色,最近遍口味了)?!蔽揖妥鹬厮囊庖娊o他買了一件白色的鞋。

上學期我覺得他的字寫得不太好,他自己想上寫字班,我們問清楚原因,給他報了寫字班但這學期說不想上寫字班了。我問他啥原因,他說寫字班的老師老講廢話,就發(fā)字帖讓他們描,他們書上學《鄧小平爺爺》一課,說鄧小平爺爺也是自己描字帖的。他要我們給他買本字帖自己在家描,不用來回送,還節(jié)約時間。嘟爸就上街給他買一本字帖,**也到每天堅持描幾行。

與孩子協(xié)商,也不是事事都要與他協(xié)商,有的事他還沒有認知判斷的能力,有的事很小的比如每天的吃飯每天天他該做的事情等都沒有必要和孩子協(xié)商,對于孩子的無理要求的事要協(xié)商的拒絕他。孩子沒有認知判斷能力時犯原則性錯誤的事也是沒有協(xié)商的余地的。和孩子說明犯原則性錯誤的后果及必須改正的必要。

與孩子協(xié)商,使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能使家長與孩子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增進親子關(guān)系。孩子的事與孩子協(xié)商,能發(fā)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孩子遇事會思考有主見的能力。遇事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與孩子協(xié)商能夠避免親子沖突,使親子關(guān)系良性發(fā)展。與孩子協(xié)商,平時面對孩子使我們能少對孩子用命令的口語。與孩子協(xié)商約定規(guī)章,能提高孩子認知能力,使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guān)推薦

  • 對任性孩子不可妥協(xié) 對任性孩子不可妥協(xié) 最初孩子學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拒絕還沒有堅決到讓孩子害怕或絕望,孩子會繼續(xù)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媽媽。這一招最能試探出媽媽拒絕的極限。...
    2021-05-24 閱讀全文
  • 一味妥協(xié)會使孩子更任性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這樣一個教育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對媽媽提出要求—媽媽拒絕—繼續(xù)要求—媽媽拒絕—哭、鬧、叫—媽媽妥協(xié)。最初孩子學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
    2020-10-03 閱讀全文
  • 指導家長正確的評價孩子 孩子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觀要求家長要在愛中學會科學地評價孩子??茖W評價幼兒是家長教育幼兒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學評價幼兒的方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呢?近幾年,我班在指導...
    2021-05-07 閱讀全文
  • 別的家長沖過來打你孩子,開撕還是認慫? 前些天中午與朋友談完事出來,途經(jīng)一所學校,剛好是放學的時間,校門口站了許多家長,喜笑顏開的迎接著排隊出來的孩子們。 突然,不遠處傳來爭吵聲,雙方越罵越大聲,不一會,爭吵演變成了打斗。 一個爸爸模樣的男...
    2020-12-19 閱讀全文
  • 家長要客觀評價孩子的行為 導讀:孩子年齡小,對于外界事物充滿好奇,與成年人的觀念有很大差異。家長在看到孩子粗心的現(xiàn)象時,應該具體分析,不要直接否定孩子。 近日,銀川市陽光心理健康研究所從回收的3900份調(diào)查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86...
    2021-11-09 閱讀全文

對任性孩子不可妥協(xié) 最初孩子學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拒絕還沒有堅決到讓孩子害怕或絕望,孩子會繼續(xù)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媽媽。這一招最能試探出媽媽拒絕的極限。...

2021-05-24 閱讀全文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這樣一個教育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對媽媽提出要求—媽媽拒絕—繼續(xù)要求—媽媽拒絕—哭、鬧、叫—媽媽妥協(xié)。最初孩子學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

2020-10-03 閱讀全文

孩子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觀要求家長要在愛中學會科學地評價孩子??茖W評價幼兒是家長教育幼兒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學評價幼兒的方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呢?近幾年,我班在指導...

2021-05-07 閱讀全文

前些天中午與朋友談完事出來,途經(jīng)一所學校,剛好是放學的時間,校門口站了許多家長,喜笑顏開的迎接著排隊出來的孩子們。 突然,不遠處傳來爭吵聲,雙方越罵越大聲,不一會,爭吵演變成了打斗。 一個爸爸模樣的男...

2020-12-19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年齡小,對于外界事物充滿好奇,與成年人的觀念有很大差異。家長在看到孩子粗心的現(xiàn)象時,應該具體分析,不要直接否定孩子。 近日,銀川市陽光心理健康研究所從回收的3900份調(diào)查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86...

2021-11-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