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三步走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2-02-07 可以提高教師能力有哪些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學習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現(xiàn)在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被父母的細心呵護包圍著,而新一代的年輕父母,更是懂得“愛”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在鼓勵和贊美中長大。唯恐稍有疏忽,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愈來愈多的幼教工作者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中,有相當多的孩子非?!白晕抑行摹?,凡事都要以“我”為優(yōu)先,十分在意輸贏或得失。比賽、甚至游戲都不能輸,輸了就耍賴、不愿玩,有些孩子更是經(jīng)不起一點挫折,如果他認為這項活動或任務(wù)有些困難,自己可能會做不好,就干脆放棄不做,根本連嘗試的意愿都沒有。為什么孩子會這么在意輸贏,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專家認為,以幼兒氣質(zhì)而言,堅持度的高低決定他完成一件事情的成果。堅持度高的孩子做什么事,非得完成不可,否則絕不罷休,而且還常有點挑剔、求好的完美傾向。堅持度低的孩子,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廢,或草草了事,令人覺得他不夠用心或努力。

另一方面,環(huán)境造就人的個性,孩子會觀察與模仿父母如何處理失敗與挫折,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較多地強調(diào)或者暗示凡事都要贏,孩子當然也會以此為準則。如果家長在孩子表現(xiàn)出色時,就人前人后夸耀不已,或因孩子的平淡無奇,就在眉宇間顯露出失望的神情,都會讓孩子覺得“失敗了,爸媽就不愛我了”。因此,孩子會更加力求表現(xiàn),只許成功不能失敗,以博得父母關(guān)愛的眼神。

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幫助孩子提高抗挫能力。

步驟一:

尊重孩子個別差異

抗壓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輸不起,是現(xiàn)代孩子的通病。如果您家寶貝,屬于“不能贏就不玩”的不妥協(xié)型,也就是堅持度高,非贏不可的幼兒,父母千萬別再煽風點火、順勢要求“好,還要更好”。更不能讓孩子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他們更需要有一些輸?shù)膽K痛經(jīng)驗,才能體會“贏”是怎么回事。

若您家寶貝屬于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怕輸型,父母則應(yīng)多鼓勵,最好的辦法是先把標準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難時,要溫和地堅持,鼓勵孩子完成任務(wù),循序漸進,一旦有了成功的經(jīng)驗,他們會更愿意做出努力,并漸漸體會不輕言放棄的美好感受。

步驟二:

給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

父母總認為讓年幼的寶寶經(jīng)歷挫折太早,因此,當寶貝遭遇挫敗時,父母先心疼不已了,他們要么為寶寶的挫敗找理由,要么盡力幫寶寶彌補或過分地哄騙,并小心呵護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敗。這樣做,不能讓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義與失敗的價值,也不能幫助孩子學習面對失敗及成功,而這些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課。

對于輸不起的寶寶,爸爸不妨告訴他:“你才5歲就可以跟大人下棋,已經(jīng)是很厲害了!爸爸很喜歡跟你下棋,特別是看到你專心致志的樣子,我更是高興。我也可以假裝輸給你,不過那是在騙你,沒有意義的。你是要爸爸假裝輸給你,還是你一直和我挑戰(zhàn),總有一天你會贏過我?”

給予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讓他跌倒了能夠再爬起來,在成功時,也會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步驟三:

反思成功與失敗的定義

孩子輸不起,或不能面對失敗結(jié)果的反應(yīng),也許出自于成人對失敗、成功所賦予的定義。成功是否一定要贏過別人才算贏呢?

父母要將成功的含義,以淺顯的語言告訴孩子:成功是把一件事情盡心盡力地完成,而非把別人打敗。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對自己的獎賞,而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肯定。

同時,也讓孩子明白,失敗可能僅僅是未能達成預(yù)設(shè)的目標,但是,失敗有時會讓我們獲得更多。

經(jīng)常和孩子分享父母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讓他們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敗的時候。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和孩子討論自己處理失敗的方式及心路歷程,會讓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與失敗的意義。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培養(yǎng)孩子抗挫能力的五大步驟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學走路時摔跤、和小伙伴相處時發(fā)生沖突、考試考得不好等等。孩子在受挫后如果得不到合適的引導,常會失去自信,產(chǎn)生退縮之感,甚至變得越來越軟弱;但如果得到合適的引導,孩子則會坦然面對挫折,漸漸培養(yǎng)出對挫折的承受力、意志力。父母可以嘗試著從下面五個步驟出發(fā),培養(yǎng)孩子的耐挫力。

第一步:疏導

及時的疏導,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jié),從而避免孩子情緒的嚴重受挫。要讓孩子體會只有戰(zhàn)勝了困難才能前進一步;要時刻以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去影響和感染孩子,豐富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孩子學會客觀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第二步:鼓勵

鼓勵孩子鼓起勇氣努力向前。在孩子做出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鼓勵的方式尤其適用于膽小、怯弱、內(nèi)向的孩子。

第三步:啟發(fā)與嘗試

孩子有時會拒絕嘗試新的或他們認為困難的事,如有啟發(fā)性地問孩子你覺得該怎么辦呢,允許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犯錯誤和改正錯誤,即便是嘗試中失敗,也要讓孩子覺得從中有所收獲。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克服困難去追求下個目標。

第四步:借力

孩子的自信心與承受力是建立在他們各方面優(yōu)點的基礎(chǔ)之上。在某一方面的充分自信,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來自其他方面的挫敗。如果面臨挫折,孩子將自己的優(yōu)點丟在了腦后,你一定別忘了提醒他,借助優(yōu)勢激勵他改變?nèi)鮿莸男判摹R话銇碚f,耐挫力差的孩子心理脆弱,對自己沒有信心,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和優(yōu)于別人之處。要對孩子所取得的成績即時地加以肯定,讓孩子體驗成功,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挑戰(zhàn)。

第五步:環(huán)境

耐心的父母和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好學、誠實的性格,從而增強孩子的耐挫力。同時,與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孩子經(jīng)歷一些挫折,諸如觀點不一致、處于被領(lǐng)導的地位等,能使孩子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和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不僅如此,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發(fā)現(xiàn)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這些都有利于孩子耐挫力的培養(yǎng)。

三招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


壓力,似乎成為目前大家最常用的詞語之一。不管是在成人世界,還是在孩童世界,總是能聽到“壓力有些大”或者類似的呼聲。作為家長,往往認可自己世界的現(xiàn)實壓力,卻在無形中會忽視孩子身上存在的實際壓力,甚至用“就是小孩子而已,哪里知道什么是壓力”來搪塞孩子的傾述,疏忽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

這里略舉一二實例來說明:

針對幼兒園前后年齡的孩子來講,他們在這個階段,很多家長又會不自覺的過分關(guān)心孩子,對孩子事無巨細的悉心照顧。一點點本能的進步,得到的就是家長夸張的贊不絕口。孩子因此習慣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用哭鬧總是能夠第一時間解決自己的不順心問題,而隱藏在若干小事中的刁蠻與任性等等都會被家長有心無心的忽略或者以“孩子還小”為理由得到原諒。

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于物質(zhì)的豐盈,習慣于得到表揚,習慣于以自我為主……過于一帆風順的成長經(jīng)歷,勢必導致孩子在逆境中的抗壓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打折扣。

孩子進入小學后,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比賽或者競賽,父母老師也往往會鼓勵孩子爭取取得好成績。而家長的心態(tài)與情緒,是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態(tài)和情緒的。當家長表現(xiàn)出對結(jié)果超乎正常的關(guān)注時(其實這也是為人父母潛在心理的一種正常表現(xiàn)),孩子可以立即敏銳的接收到來自家長的訊息。

這時,對于孩子來講:贏得比賽、成績優(yōu)異,就表示“我很棒,我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認可與夸獎,他們很愛我”。但是一旦輸了,他們自己的潛意識里就會出現(xiàn)“我不好,我失敗了,爸爸媽媽還會不會愛我了呢?”諸如此類的若干疑問。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上一句“沒關(guān)系,還有下次?!被蛘叻笱艿陌参俊鞍职謰寢層肋h愛你!”對于孩子來講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甚至相對于嚴厲的因為結(jié)果不好而批評、責難孩子的效果相差不大。

日子一天一天過,孩子越長大,卻越脆弱。這種脆弱,正是因為在某些不正確的引導下發(fā)生的畸變。于是有了高高樓上的縱身一躍,有了莫名的離家出走,有了性格的突變……無數(shù)的悲劇就此誕生,原本美好的家庭只能從此愁云慘淡!

有相關(guān)專家指出,逆境是從0歲開始伴隨每個人的,那么對孩子的抗壓能力也可以說是提升他的逆商能力的培養(yǎng),應(yīng)該是從0歲開始的。而學齡前的孩子在得到家長合適、正確的培養(yǎng)下,是可以具有轉(zhuǎn)化逆境的能力,轉(zhuǎn)化逆商,就意味著能夠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所以,對于一個孩子來講,抗壓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意味著孩子可以正確面對困難,面對挫折,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也可以擁有不屈不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給孩子定任務(wù)、讓孩子吃點苦。

給孩子定任務(wù)并不是說給孩子定一些他們完全無法完成或者無法勝任的任務(wù),而是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nèi),可以做的很好,或者有所創(chuàng)造與突破。比如做作業(yè),能夠在既定時間內(nèi)完成;比如一個旅行,全程交給他來策劃;比如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讓他自己歷經(jīng)磨練學會去堅持。

還要讓孩子懂得,想要得到一個東西或者目標,要學會自己去爭取、去謀算、去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一切的任性、自私、怕苦、怕累都無法完成自己的計劃。但要鼓勵孩子勇敢講出自己的對事情經(jīng)過的感受,及時幫助孩子梳理自己;讓他們相信,在一個家庭中,愛與信任是永恒的,是沒有任何理由和附加條件的。

培養(yǎng)孩子的抗壓能力,不是要主動去打擊孩子,抹殺他們的信心;而是家長在和他們一起面對的過程中,漸漸放手可以放心看著他們獨立去面對。

第二、教孩子學會等待、擁有自信心。

坦然面對、靜心等待是在逆境的最佳抗壓武器。一個著名的“延時”實驗,用漫長的時間證明了能夠等待的孩子,必將有不一樣的未來。所以學會等待,是抗壓的一大能力;學習等待,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小寶寶喝奶的時候,只有等待奶涼了才可以不被燙;一年也只有一個圣誕節(jié)才可以看到圣誕老人……

孩子有所期盼,但能夠等待,這個過程中對于自信心的提升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有足夠的自信,才會確定自己的所有等待是值得的,而經(jīng)過等待后的收獲,更能夠樹立孩子的自信!

而在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上來講,信任與放手是關(guān)鍵條件,能夠及時給予幫助是前期的輔助條件。敢于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充分給予孩子信任,即便是孩子做壞了或者失敗了,及時鼓勵、積極幫助,并且用正確的心態(tài)來面對,失敗不算什么,過程很重要,不斷總結(jié)失敗的過程,就一定能夠最終成功。這些都可以讓孩子潛移默化的擁有充分的自信。

第三、幫孩子懂得原諒、正確面對失敗。

原諒,是一個人最大的美德之一。懂得原諒別人,就是豁達與大氣;懂得原諒自己,就可以不鉆牛角尖;懂得原諒,就可以擁有一個巨大的潛在能量!孩子一貫是至純至真的,也是最容不下沙子的,所以他們往往會不自覺的擴大別人的缺點,甚至有些孩子也會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缺點。這個時候,懂得原諒、可以放過至關(guān)重要!只有大度的人,才能夠擁有智慧的一生。

失敗,同樣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之一。所以對于失敗的理解很重要,遇到暫時的困難和挫折都不是失敗。能夠完全打敗自己,讓自己感受到真正失敗的,恰恰是自己。當孩子鉆牛角尖的時候,家長要幫助、鼓勵他們尋找真正的原因,讓孩子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生就是要不斷地面臨挑戰(zhàn)的。勝不驕敗不餒是基本的態(tài)度,當然慶祝勝利與總結(jié)失敗也是很好的做法,不怕面對失敗的心態(tài)和快樂迎接成功的心理同等重要的。

孩子抗壓能力的培養(yǎng)中,最最要不得的是父母因為疼愛孩子(精準的說法應(yīng)該是溺愛孩子)而事事包辦。這樣只會束縛孩子自身潛能的發(fā)揮,孩子在過分的保護或者干涉下,始終無法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終將選擇逃避問題!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誘惑能力


聚會上的可樂

聰聰媽媽帶著聰聰和朋友一家吃飯,朋友點菜時問孩子,“小家伙,想喝點什么?來個可口可樂?!眿寢屭s緊說:“不給他喝可樂,在家也是不讓他喝的?!迸笥颜f:“今天大家高興,喝一點兒沒關(guān)系的?!眿寢尣缓靡馑荚倬芙^,就這樣,聰聰借機滿足了自己的“可樂癮”,一人喝掉一個大桶可樂。

媽媽支招:想辦法讓孩子自己說出“不喝可樂”的話,這是最成功的。既不會駁朋友的面子,又讓孩子很高興,然后乘機再表揚孩子,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當然,如何讓孩子自覺表達自己不喝可樂的想法,這要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多做些工作才行。

專家建議:家長吃飯前可以跟朋友說好,不給孩子要可樂。最好平時就常給孩子灌輸“白開水最健康”的認識,當孩子在飯桌上能自動說喝白開水的時候,需要在場朋友配合夸獎一下孩子的做法。另外,如果孩子實在愛喝,可以在家里適當喝一點,因為越禁止的東西,孩子就越想得到,以至于想盡辦法。孩子的行為,通??啃睦頉Q定。比如限制喝可口可樂,限制出去玩,這時他的心里就會積累不快,就算被迫去看書、寫作業(yè),注意力和學習效果也不會高。而且這種不愉悅感會越來越重,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后果。相反,如果讓孩子痛快地玩一會兒,獲得愉悅感后會更聽話,服從家長的管理。

朋友給的果凍

奶奶帶頂頂上街,正巧遇見多年沒見的朋友。朋友非常喜歡丁丁,轉(zhuǎn)身到超市買來果凍。小孩子當然喜歡這些五顏六色好吃的玩意兒,高興極了。因為在這之前,奶奶和媽媽都知道小孩子吃果凍,發(fā)生意外會危及生命,所以頂頂從來就沒見過果凍。奶奶很為難:頂頂認識了果凍,以后經(jīng)常吃可怎么辦?

媽媽支招:我的寶寶第一次吃果凍也是鄰居給的,所以這種好心的“誘惑”還真是不容易拒絕。因為沒有拒絕,而且孩子也一再要吃,后來我想了個辦法——把果凍放進冰箱凍上,讓孩子吃“果凍冰淇淋”,吃之前把果凍切成小塊,而且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在媽媽的“監(jiān)視”之下。

專家建議:像果凍這類小食品最好不讓孩子吃。回到家里要想辦法“處理掉”。比如為了避免他吃,可以引導地問:“是不是愛吃果凍呀,分奶奶、媽媽吃點好不好?”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一定要讓他清楚其中原因。不然孩子不但不會聽還會對家長產(chǎn)生逆反心理。

要重復(fù)正確的認識,加強練習。如果孩子又犯同樣的錯,當時就要給予明確的態(tài)度,如果孩子改正了以前做錯過的事,也應(yīng)該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在贊揚聲中不僅感到愉快,還強化了他的道德行為。家長要抓住機會,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把習慣了的道德行為當作自然而然的事,自覺自愿去做。

小朋友家的電腦

同班小朋友家買了電腦,小飛覺得新鮮,經(jīng)常泡在小朋友家玩,叫都不肯回來,我們怕影響孩子的視力,本來打算稍晚一點再讓他接觸電腦。可現(xiàn)在是嚴令他不去玩呢,還是給他買一臺?

媽媽支招:我認為還是應(yīng)該買的,關(guān)鍵是如何讓電腦“為我所用”。在孩子完成一些任務(wù)后以獎勵的形式滿足他的愿望,這樣孩子知道機會來之不易,也會在以后提出要求時多加考慮。

專家建議: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學會控制玩電腦的頻率和時間,可以定個計劃,并且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完成一件規(guī)定的事情才可以給他買電腦,比如學會一項家務(wù)、考試成績高等,讓他從小就知道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給小朋友送禮

女兒剛上幼兒園時,班上的小朋友過生日時會請大家吃蛋糕,后來逐漸發(fā)展到發(fā)碗裝方便面。眼看著女兒的生日要到了,女兒迫不及待地問我:“媽媽,我們干脆給班里的小朋友每人送一個書包吧!我想讓別人都知道我過生日啦!”我不知道如何應(yīng)對女兒,答應(yīng)吧,肯定不對,不答應(yīng)吧,是不是有些小氣了?

媽媽支招:女兒的攀比其實是“逼”出來的。最好用自己的體諒化解孩子尚未成型的攀比心理。可以與女兒商量:“媽媽有個好辦法讓大家都能給你過生日。我們給班里的小朋友每人送一支鉛筆,然后請他們用這支鉛筆畫幅畫,送給你作生日禮物好嗎?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給你畫畫,那該多有意思呀!”女兒肯定會一臉燦爛的。

另外,還可以規(guī)定用一定的錢讓小朋友來祝賀生日,給孩子一些“權(quán)利”,讓他自己做主,自己支配,自己選擇。有一次,我和女兒一起回家,女兒想打車又要喝飲料,我就說:“我身上只剩下10元錢了,現(xiàn)在把錢交給你,要么打車,要么買奶茶,你來決定?!斑@時女兒接過錢,想了想:“媽媽,我們先買兩杯奶茶,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嗎?”我覺得讓她學會取舍比我給她任何建議要好。后來,女兒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幣搖搖車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幣搖搖車就想坐,而這次她卻說自己長大了,不坐了。由此一來,孩子管理和規(guī)劃能力得到了鍛煉。

專家建議:當孩子有某種欲望時,要引導他從別的方面思考。比如引導孩子思考送鉛筆是不是比送書包更好,是不是又節(jié)省效果又好。又如當你決定給他買一樣玩具之前,試著讓你的孩子畫出他想用這樣玩具派什么用場,然后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件玩具的用處。通過這些引導,孩子能更好地表達他想從玩具中得到些什么。接著你就可以談一些重要問題:“是不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就想要它?是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好玩,所以你想要?”這可以幫助孩子判斷和思考事物好壞,也是提高抗誘惑能力的第一步。

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要想提高孩子的習作能力,除了在學校內(nèi)接受老師對孩子的有關(guān)寫作的系統(tǒng)訓練,更主要的還需要孩子課外大量地閱讀和積累。因為老師只能教給你寫作的方法,具體的內(nèi)容,如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還要依靠自己平時閱讀的積累來操作完成。那么作為家長,可以通過輔導孩子閱讀來提高寫作能力。

1、在家創(chuàng)設(shè)愛讀書的氛圍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環(huán)境對人影響之深。如果一個家庭里,父母閑暇之余手捧一本書或讀或沉思,那么孩子在這個飄滿書香的氛圍中一定對書情有獨衷。我們在家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愛讀書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給孩子準備一個書架或書柜,讓孩子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在書桌上騰出一塊地方給孩子放書。其次,孩子讀書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室內(nèi)的安靜,如果客廳開著電視,一定要把音量開小一點兒,還要把孩子的房門關(guān)上,保證孩子在安靜、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認真地讀書。

2、標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

我們家長在陪孩子去書店選擇書籍時,可以先大致的瀏覽一下,用心觀察孩子對什么書感興趣。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富于幻想、好奇,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喜歡看童話、故事、神話、科幻、偵探……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買一本他最喜歡的書籍。然后鼓勵孩子把整本書看完,在孩子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多關(guān)注、多與孩子交流讀書的心得。當孩子讀完這本書后,他就會有一種成就感。抓住這個時機,家長適時地給孩子講一個名人的故事,讓孩子從小在心里就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

3、家長適時地參與孩子的閱讀

孩子閱讀時需要你對孩子精心地呵護和關(guān)注。你關(guān)注得多,孩子的進步就顯而易見,令你欣喜。所以,孩子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做家長應(yīng)該花些心思,巧妙地進入一種參與的角色,一種關(guān)注的角色。比如:我們可以做一個謙虛的傾聽者,對孩子說:“你讀的這本書一定很吸引你吧?我也想聽聽書上是怎么寫的。讀完以后,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講一講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qū)φ緯母邢搿_€可以問問孩子: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么好?進而挖掘到文章的遣詞造句,以及動靜結(jié)合、由遠及近等寫作方法。

4、不動筆墨不讀書

在讀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懂的詞句或是感覺寫得非常棒的段落,這個時候,我們應(yīng)該引導和鼓勵孩子動筆。動筆圈出不懂的字詞或在旁邊打上一個問號,然后通過查字典、查閱有關(guān)資料或是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并在一旁加上注解。

5、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

我口表我心,我手寫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對寫作文的距離感和畏懼感。說的時候就是“話”,把它寫在紙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說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說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秘訣。

6、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

所謂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不要給與過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要給予太多的標準,不能把大人自以為是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最需要的是寬容。忠實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話,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語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7、模仿中創(chuàng)新

人類能借助模仿而飛快地學習。特別是孩子,他們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學習,如果不許模仿,他們一定舉步維艱。剛開始的所謂臨摹,可以以記人家的結(jié)構(gòu)為主,猶如偷學了幾招花拳繡腿,當然,臨摹“結(jié)構(gòu)”學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級功法。臨摹“構(gòu)思”和“角度”,學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級功法。

臨摹人家的“思維方式”,學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級功法。在模仿中要有創(chuàng)新,還應(yīng)教會孩子像大師一樣思考。像大師一樣,并不困難,只要對生活的態(tài)度不粉飾、不矯情,坦誠地去表現(xiàn)、體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別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興趣表現(xiàn)的生活,就可以了。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觀察思考整理寫下來???、想、寫,往復(fù)運動,盤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帶動對生活的構(gòu)思和表達。

8、給孩子展現(xiàn)和被認可的機會

給孩子展示的機會不一定非要在報刊雜志上正式發(fā)表習作,那畢竟不易。但是世間總有路可走,既然不能發(fā)表,便自己創(chuàng)造。這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比如,為孩子建博客、發(fā)微信,甚至將孩子的作品印制成書,努力讓孩子過足作家癮。

9、多練多改

巴金說:“只有寫,才能寫出好文章?!濒斞刚f:“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毙薷氖菍懽魑淖詈笠粋€步驟,并且非常重要。文學巨匠托爾斯泰一部《復(fù)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10、素材積累

引導和促使孩子通過觀察、調(diào)查、訪談、上網(wǎng)、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寫作成功秘訣在于寫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做積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積累途徑概括為以下三點:觀察,閱讀,體驗。

11、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件事。概括起來說,要寫好作文要做好確保四個中心,第一玩中豐富自己的人生,第二讀中豐富自己的情感,第三思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靈感,第四寫好表達自己的情感。

溫馨提醒:很多家長守著老傳統(tǒng),要求孩子努力讀書,其它事不要管。這種觀念其實對寫作大大不利,一定要讓孩子多做事,比如買東西、看小孩、做水果拼盤……這不僅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而且能發(fā)現(xiàn)很多的寫作素材,有經(jīng)歷有體驗才有好作文。

相關(guān)推薦

  • 提高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競爭是社會現(xiàn)象而非天生,因而即使是競爭行為,也要到四到六歲才會出現(xiàn)。 而四到六歲剛好是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年齡,因而培養(yǎng)幼兒的正確競爭意識尤為重要。 有競爭就會有成功與失敗,我認...
    2020-11-23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孩子抗挫能力的五大步驟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學走路時摔跤、和小伙伴相處時發(fā)生沖突、考試考得不好等等。孩子在受挫后如果得不到合適的引導,常會失去自信,產(chǎn)生退縮之感,甚至變得越來越軟弱;但如果得到合適的引導,孩子則會...
    2021-12-02 閱讀全文
  • 三招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 壓力,似乎成為目前大家最常用的詞語之一。不管是在成人世界,還是在孩童世界,總是能聽到“壓力有些大”或者類似的呼聲。作為家長,往往認可自己世界的現(xiàn)實壓力,卻在無形中會忽視孩子身上存在的實際壓力,甚至用“...
    2021-11-20 閱讀全文
  •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誘惑能力 聚會上的可樂 聰聰媽媽帶著聰聰和朋友一家吃飯,朋友點菜時問孩子,“小家伙,想喝點什么?來個可口可樂?!眿寢屭s緊說:“不給他喝可樂,在家也是不讓他喝的?!迸笥颜f:“今天大家高興,喝一點兒沒關(guān)系的。”媽媽...
    2022-03-02 閱讀全文
  • 你家孩子抗挫折能力強嗎? 導讀:誰都會遇到挫折,孩子也不例外。有挫折了不怕,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抵抗挫折,解決困難。 很多家長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好,任何時候都不能輸,只要輸了就會發(fā)脾氣,要不就是哭鬧,更不能講缺...
    2021-09-24 閱讀全文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競爭是社會現(xiàn)象而非天生,因而即使是競爭行為,也要到四到六歲才會出現(xiàn)。 而四到六歲剛好是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年齡,因而培養(yǎng)幼兒的正確競爭意識尤為重要。 有競爭就會有成功與失敗,我認...

2020-11-23 閱讀全文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學走路時摔跤、和小伙伴相處時發(fā)生沖突、考試考得不好等等。孩子在受挫后如果得不到合適的引導,常會失去自信,產(chǎn)生退縮之感,甚至變得越來越軟弱;但如果得到合適的引導,孩子則會...

2021-12-02 閱讀全文

壓力,似乎成為目前大家最常用的詞語之一。不管是在成人世界,還是在孩童世界,總是能聽到“壓力有些大”或者類似的呼聲。作為家長,往往認可自己世界的現(xiàn)實壓力,卻在無形中會忽視孩子身上存在的實際壓力,甚至用“...

2021-11-20 閱讀全文

聚會上的可樂 聰聰媽媽帶著聰聰和朋友一家吃飯,朋友點菜時問孩子,“小家伙,想喝點什么?來個可口可樂?!眿寢屭s緊說:“不給他喝可樂,在家也是不讓他喝的?!迸笥颜f:“今天大家高興,喝一點兒沒關(guān)系的。”媽媽...

2022-03-02 閱讀全文

導讀:誰都會遇到挫折,孩子也不例外。有挫折了不怕,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抵抗挫折,解決困難。 很多家長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好,任何時候都不能輸,只要輸了就會發(fā)脾氣,要不就是哭鬧,更不能講缺...

2021-09-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