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站住了別倒下》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1-12-25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程教案 幼兒園科學課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程教案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

2、交流探索結(jié)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種,

如:盒子、瓶、筆、紙、直尺、羽毛、書、水彩筆、積木、牙簽、吸管(粗、細)等,每組一份。

2、輔助站立的物品,

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米、沙子、膠帶、剪刀、皮筋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4、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1、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說說哪些東西能站住,哪些東西不能站住?

2、 實際操作,區(qū)分哪些東西能站住,哪些東西不能站住?

3、 提問:為什么有的東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東西不容易站住呢?

二、嘗試用多種方法讓不能站住的物體站起來。

1、 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能站住的東西站住呢?

2、 幼兒嘗試操作,;來源;;并進行記錄。

3、 陳列展覽,相互交流。

三、在沒有輔助物的幫助下,嘗試讓紙站起來。

1、 要使紙站起來有多少種辦法呢?

2、 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辦法使紙站住,并進行記錄。

3、 陳列展覽,相互交流。

總結(jié):今天小朋友想到里許多好辦法讓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物體也想站起來的,讓我們一起去校園里找一找,想個辦法幫幫它,好嗎?

教學反思:

“站住”與“不能站住”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xiàn)象,我抓住這一現(xiàn)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際操作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要使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可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借助其他物體等方法來增強物體的平衡性。在設計活動時,我由淺入深,從一開始借助輔助物——沒有輔助物,最后使一張紙能站起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過程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互相交流表達,通過實際操作、記錄,使幼兒更具體明確地了解更多的方法。

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我覺得還應多注重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當遇到困難時,盡量給幼兒獨立思考的余地,讓他們自己嘗試解決困難。

觀摩意見和建議:

本次活動從實際生活中取材,活動環(huán)節(jié)步步深入,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實踐中探索,從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識,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貫徹了“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學理念。教師教態(tài)親切,把握自如,活動效果較好。

建議:

材料擺放可分散些,以避免幼兒操作時太擁擠。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要下雨了》課件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動物的特殊表現(xiàn)。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并與同伴進行分享。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幼兒預先收集此類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主題。

師:"瞧,誰來了呀?""天氣怎么樣呀?"

師:"真的要下雨了嗎?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往下看。"

二、了解三個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xiàn)。

播放課件后教師提問:"小兔碰到了誰?燕子為什么飛的那么低?""小魚怎么回答的?"“本文來源:屈,老;師”(幼兒單獨回答)繼續(xù)播放課件

教師提問:"螞蟻在干什么呢?(搬東西)為什么要搬東西,搬家?"(幼兒猜測商量后回答)

教師小結(jié):"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三個小動物在下雨前的的表現(xiàn),有哪些特別表現(xiàn)呀?有燕子飛得低,小魚浮水面,螞蟻忙搬家,天就要下雨。大家真聰明。"

三、分享收集的資料,知道其他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xiàn)。

師:"那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小動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現(xiàn)?這么多小朋友知道呢,看來小朋友回家都認真的收集資料了,現(xiàn)在先請你跟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講一講。一會再來告訴其他小朋友。(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師:"現(xiàn)在哪個小朋友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的?"(幼兒在集體面前分享各種資料:尤盤、圖片、繪畫、口述……)

教師補充介紹:"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呀,除了你們講的這些老師也知道一些哦,蚯蚓、蝴蝶、蜘蛛烏龜。

教師小結(jié):"小動物們真神奇,他們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種動作來提醒人們要下雨了。它們真是神奇的氣象員!

四、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得真快樂,一會請大家來做小老師,把知道的這些知識教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好嗎?"

活動反思:

孩子們天**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跋掠辍边@種自然現(xiàn)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意味著鞋襪會打濕,衣服會濺臟,出門得帶傘,……??墒菍⒆觽儊碚f,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鬧,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因此,這次活動學習過程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游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中班科學活動站住了,別倒下


中班科學活動站住了,別倒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成功的快樂,主動交流探索結(jié)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站住了,別倒下教案吧。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成功的快樂。

2.主動交流探索結(jié)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種,如:盒子、瓶子、積木、一次性杯子、橡皮泥等。 筆、直尺、水彩筆、吸管(粗、細)、薄薄的書,小牙刷、筷子、圓珠筆、盤子、勺子管子等。

2.輔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米、黃豆、繩子、膠帶、剪刀、皮筋、夾子、筆筒、文件架、毛巾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4.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物品,區(qū)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來。

1.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有的能站起來,有的不能站,現(xiàn)在請小朋友玩一玩,看看哪些東西可以站起來?

2. 提問:為什么有的東西一站就站起來,有的卻不能呢?

3. 將可以站的與不能站的分類。

二、嘗試用多種方法讓不能站住的物體站起來。

1. 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能站住的東西站起來呢?

2. 出示盒子、插塑積木、橡皮泥等輔助物品。

師:“有些東西雖然自己不能站起來,但可以借助其它的物品來幫忙,大家試試看?!?/p>

3. 幼兒自由選物品幫忙將物體站起來。

4. 幼兒操作完畢,自由入座,交流自己的方法。

師:“你用了什么辦法,讓什么東西站起來了?

三、出示白紙,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今天的白紙很不開心。它說:我每天都是躺在桌上,真沒勁,要是也能站起來,那該多好呀!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幫它吧。

請幼兒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讓紙站起來。

2.第一次操作。(用輔助物品)

過渡: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讓白紙站起來的方法,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物品,你可以選你喜歡的物品試試,怎樣讓你的白紙站起來?

(1)幼兒自選物品,嘗試讓白紙站起來。(教師巡視觀察,引導能力弱的孩子)

(2)操作完畢,教師與幼兒進行講評。請利用不同物品讓白紙站起來的幼兒,說說探索的結(jié)果。(說說你是請誰來幫忙的。)

(3)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請物品來幫忙,有的讓白紙靠在積木上,有的用兩塊積木把白紙夾在中間,還有的把白紙插在橡皮泥筒里,這些方法都能讓白紙站起來。

3.第二次操作。(不用輔助物品)

(1)師:小朋友,你們不用物品來幫忙,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2)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3)拿出白紙讓幼兒嘗試站立的方法。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利用不同方法讓白紙站起來的幼兒)

有的孩子用折的方法讓白紙站起來,有的孩子用卷的方法讓白紙站起來。

(4)操作完畢,進行評價。

小朋友真能干,不用物品也能讓紙寶寶站起來,誰來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讓你的白紙站起來的?(挑一些比較典型的有代表的,讓幼兒說說)

(5)讓幼兒嘗試別人的方法。

四、總結(jié):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許多好辦法讓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物體也想站起來的,讓我們一起去幼兒園里找一找,想個辦法幫幫它,好嗎?

活動反思:

《站住了,別倒下》是中班“感動天地”主題的一個科學探索活動,物體“能站住”與“不能站住”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又不太引起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際操作激發(fā)幼兒探索讓物體站起來方法,對物體如何保持穩(wěn)定平衡產(chǎn)生興趣,知道物體的平衡與物體的重心位置有關(guān)。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借助輔助物和改變物體的方法改變物體的重心,使不能站起來的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在幼兒探索過程中應引導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幫助幼兒歸納小結(jié),培養(yǎng)幼兒做中學,學中做的能力。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風來了》課件


設計意圖:

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從風的形成、風的種類到風的作用,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科學知識。讓幼兒淺顯地了解這些知識,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強科學素養(yǎng)。通過動手"制造風",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等,從而開發(fā)幼兒的潛能。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產(chǎn)生的原因、風的特征和風的種類。

2.動手"制造風"。

活動準備:

1.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觀察一些與風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掛在室內(nèi)的裝飾小花、小鳥掛件在飄動;樹的搖動;水中的浪等。

2.物品準備:注射器、氣球、扇子、羽毛、吹管、細繩、噴霧器、電吹風、蚊香、風扇、碎紙屑、紙板、飲料瓶等。

3.知識準備:風的諺語;尋找不同的風等。

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驗,了解風產(chǎn)生的原因

1.教師用注射器吹起一個氣球,并用細繩扎好。在吹氣球的過程中,與幼兒互動。

師:氣球有什么變化?

幼:變大了。

師:為什么變大了?

幼:因為有"氣"進入氣球。

師:"氣"從哪兒來?

幼:從針筒中來。

師:針筒中的"氣"從哪兒來?

幼:從空氣中來。

小結(jié):我們周圍都是空氣(為下面認識風產(chǎn)生的原因打下基礎)。

2.教師打開電風扇,讓幼兒感受到"風"。

師:現(xiàn)在將風扇關(guān)閉,小朋友還能感覺到風嗎?

幼:沒有風了。

小結(jié):當打開電風扇時,由于空氣流動,我們感覺到了風,當關(guān)閉電風扇時,空氣不流動,所以就沒有風了。"教.案來自:"因此,風是由于空氣流動產(chǎn)生的。

二、幼兒實驗,加深對風產(chǎn)生原因的認識

1.各組小朋友從自己的工作臺上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試一試如何讓空氣動起來產(chǎn)生風。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組選出代表)。

2.教師將吹起的氣球發(fā)給幼兒,請他們兩人一組,將氣球里的氣放出,感受空氣被壓迫出來的動力,是否形成了風。

3.羽毛比賽。

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問:如果讓羽毛動起來(不用手觸到)怎么辦呢?(扇,吹動)

2)幼兒分兩組,老師同時從高處放下兩片羽毛,看哪一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長。(幼兒共同向羽毛吹氣,運用手中的物品扇動空氣)4.分組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能在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風或制造風(騎車,汽車開動,快跑的時候)。

三、歸納總結(jié),分析風的種類

1.根據(jù)活動準備,尋找生活中不同的風。

現(xiàn)在就請大家來說一說,你們都找到了哪些風。

(1)空調(diào)吹涼風;

(2)刮大風時很冷;

(3)打開冰箱有涼風;

(4)臺風;

(5)媽媽灑完香水后有香風;

(6)電吹風里的風很熱。

教師小結(jié):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風,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這些風。風是一個大家族,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型的風可以按等級分,按季節(jié)分,按風向分。如一級炊煙隨風偏,二級風來吹臉面,三級風吹葉動彩旗飄,四級風吹飛紙片……;夏季的風溫暖潮濕,冬季的風寒冷干燥。

請幼兒根據(jù)兒歌判斷現(xiàn)在室外風的等級。

2.實驗風的干濕、風向。

用風扇將噴出的水霧吹向孩子,讓大家感受風潮濕的感覺,并引導孩子回憶下雨時風的特點(有點涼,吹在身上有濕的感覺)。再用電吹風吹向幼兒的頭,感覺風很熱很干燥!

點燃蠟燭,讓孩子拿著站在窗口、門口和走廊上,觀察火苗的方向,并說出風是從哪兒吹來的。

教師總結(jié):小朋友了解了判斷風的等級、風向和風的干濕的方法,這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對你們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進一步提問:你們知道負責天氣預報的科學家是怎么預測風的等級和風向的嗎?(風向標,測風儀)

3.動手制作風向標。

(1)將紅蠟光紙條兩頭對折剪出頭,粘在細木棍兒上。

(2)將吸管插入裝有沙子的飲料瓶中,再將細木棍兒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鼓勵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風向標,最后把孩子們的作品擺放起來集中展示。

活動延伸:

帶幼兒用自制的風向標到戶外觀測風向。

教學反思: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這節(jié)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了解關(guān)于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一些簡單常識。我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自然資源,選擇生活中可利用的實物進行了此堂課,讓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落下來》課件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比較物體下落的現(xiàn)象,對物體的下落現(xiàn)象感興趣。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物體落下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智慧蘋果6個、托盤5個、記錄單多于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白紙人手一張、沙包、瓶子、紙杯、水果網(wǎng)、蛋糕盤、小手絹、瓶蓋等若干、彩筆4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這是一個沙包,請你仔細看,它怎么樣了?"

1、教師操作沙包從空中落下。

2、談話: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什么東西落下來,它是怎么落下來的?

3、獎勵1個智慧蘋果"你們真是一群認真觀察、大膽表現(xiàn)的孩子,獎勵你們1個智慧的蘋果。"

二、挑戰(zhàn)游戲一-----探索兩種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有什么不同

1、猜一猜出示沙包和小手絹,幫助幼兒理解同一高度、同時的含義。

猜一猜,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會怎樣?

2、教師驗證幼兒猜想,引導幼兒觀察它們下落的速度及路線。

3、 教師示范在記錄紙上用符號記錄結(jié)果。

如:用圓圈代表沙包,正方代表手絹,在它們下面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表示他們下落的樣子與速度。

4、幼兒操作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你們也可以選兩樣不同的東西,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仔細觀察它們落下時有什么不同,把看到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教案來.自:屈;老師,找一個碰不到小朋友的地方試一試。"

5、展示記錄單,學習多種記錄方式。

1)教師提問不明白的地方,請問:xx小朋友,這個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間提問你對誰的記錄不明白,可以向老師剛才那樣提問。

3)小結(jié)幼兒的記錄方法。

6、獎勵智慧蘋果為了表揚你們遵守規(guī)則、物歸原位的好習慣,獎勵你們2個智慧的蘋果。

三、挑戰(zhàn)游戲二----探索相同的紙不同的下落方式。

1、教師示范一張紙飄落,提出問題。

誰能用同樣的紙和我比賽,讓你的落下的和我不一樣。

2、幼兒人手一張進行實驗,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和她比賽,鼓勵其他孩子創(chuàng)新出不同的方法。如:我只和第一位想出不同辦法的小朋友比賽。

3、 幼兒回座位,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獎勵3個智慧蘋果

5、為了表揚你們積極動腦,想出與別人不同的辦法去實驗,獎勵獎勵3個智慧蘋果。

四、由智慧蘋果引出牛頓的故事。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隨時觀察物體落下的現(xiàn)象。

活動反思:

活動中第一次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物體自由下落的現(xiàn)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沒有給幼兒提過多的要求,只是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和寬松的探索氛圍,這樣能便于幼兒自由嘗試,簡單的嘗試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物體扔到空中會落下來,并且有的快有的慢。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我就緊接著提給孩子問題:到底什么東西落得快?什么東西落得慢?幼兒進行第二次嘗試,按物體下落的速度進行分類,和幼兒進行集體驗證后,根據(jù)幼兒掌握的情況,老師提出一個發(fā)散思維的問題:“除了老師給你準備的東西外,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落得慢?什么東西落得快?”孩子們的回答很豐富,有的說:樹葉落得慢,石頭落得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分類活動,幼兒對落得快落得慢的物體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重一點的物體落得快,輕一點的物體落得慢。老師發(fā)散性思維的問題,不但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力,更進一步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但在這里有一個知識難點,幼兒認為物的輕重決定它下落的速度,這是幼兒探索的結(jié)果。也是幼兒感性經(jīng)驗的反應。對幼兒的回答,我沒有下結(jié)論,而是給幼兒一個新的問題,給幼兒提供第三個嘗試機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知道了物體下落的速度除了與自身的重量有關(guān),還與形狀、大小有關(guān),這次探索是本活動中最精彩的探索,我用啟發(fā)性語言脫像了**給幼兒提供了方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得到了遷移,我對幼兒進行了肯定和鼓勵,是每一個幼兒獲得了成功感,把幼兒的探索活動推向了**。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fā)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活動延伸激發(fā)了幼兒的求知欲,給幼兒提供了繼續(xù)探索的方向。

相關(guān)推薦

  •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要下雨了》課件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動物的特殊表現(xiàn)。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并與同伴進行分享。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幼兒預先收集此類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主題。 師:"瞧...
    2022-01-05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活動站住了,別倒下 中班科學活動站住了,別倒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成功的快樂,主動交流探索結(jié)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適合幼兒...
    2021-05-01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風來了》課件 設計意圖: 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從風的形成、風的種類到風的作用,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科學知識。讓幼兒淺顯地了解這些知識,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強科學素養(yǎng)。通過...
    2022-01-17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落下來》課件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比較物體下落的現(xiàn)象,對物體的下落現(xiàn)象感興趣。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物體落下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智慧蘋果6個、托盤5個、記錄單多于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白紙人手一張、沙包...
    2022-01-25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guān)《辨別面粉》課件 活動背景: 面粉是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物,但這只是孩子與它的間接的接觸。我們的幼兒對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和我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面粉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
    2022-02-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動物的特殊表現(xiàn)。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并與同伴進行分享。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幼兒預先收集此類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主題。 師:"瞧...

2022-01-05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活動站住了,別倒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成功的快樂,主動交流探索結(jié)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適合幼兒...

2021-05-01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從風的形成、風的種類到風的作用,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科學知識。讓幼兒淺顯地了解這些知識,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強科學素養(yǎng)。通過...

2022-01-1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比較物體下落的現(xiàn)象,對物體的下落現(xiàn)象感興趣。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物體落下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智慧蘋果6個、托盤5個、記錄單多于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白紙人手一張、沙包...

2022-01-25 閱讀全文

活動背景: 面粉是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物,但這只是孩子與它的間接的接觸。我們的幼兒對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和我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面粉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

2022-02-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