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挫折灰心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專家解讀
樂觀是指在面臨困難時,具有愉快而充滿信心的狀態(tài),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從嬰兒出生的第一年起,他們就能體會到各種情緒了,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們對于情緒的體驗和學(xué)習(xí)會愈加深入。
心理學(xué)實驗證明,正常情況下,孩子在4歲時就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yǎng)樂觀品質(zhì)的條件,他們能夠靠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展望,忍受當前的不適應(yīng);能夠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進而調(diào)整自己的需要。因此,4-5歲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zhì)的最佳時期。
專家支招
樂觀是可以在生活中培養(yǎng)的。首先,家長在遭遇困難時是否能樂觀面對,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zhì)至關(guān)重要。其次,在孩子遭遇困難時,家長應(yīng)該鼓勵孩子堅持到底,并提供必要的幫助,訓(xùn)練孩子應(yīng)對挫折的技能,讓孩子體驗到經(jīng)過努力克服困難帶來的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樂觀的品質(zhì)會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
成長故事中有一個關(guān)于樂觀情緒的故事,叫《糟了,白云要掉下來了》,在故事里,大象和小兔子,小螞蟻們看到天上一片又厚又大的白云,他們真擔心白云掉下來會砸疼他們的腦袋。布奇的樂觀情緒不僅幫助他們克服了擔憂,還有了新的期待。故事告訴孩子,不要為一些無端的事情擔心,即使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了,我們也一定可以想到辦法去解決。
上述內(nèi)容介紹了孩子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大家現(xiàn)在應(yīng)該了解孩子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該怎么辦了吧,家長朋友們應(yīng)該也都知道如何對付孩子遇到挫折后的心灰意冷了吧,希望每個孩子敢于面對挫折,敢于挑戰(zhàn)。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心得: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育兒心得: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一、教孩子學(xué)會勇敢面對挫折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經(jīng)受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孩子見了困難就害怕,遭受挫折就退縮,那么孩子時刻都會受到心理壓力的煎熬,遇到挫折承受不了打擊,困難沒有來臨時害怕它到來,因此身心疲憊,對成長十分不利。
俗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父母要讓孩子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引領(lǐng)孩子親身體驗一下戰(zhàn)勝挫折的快感,從而幫助孩子學(xué)會勇敢地面對挫折、困難。
二、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孩子遇到了挫折,有時候不會主動對父母說,只是有一些不正常的行為,消極的情緒等。這就需要父母時刻關(guān)注孩子身心的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不良情緒產(chǎn)生,或者睡眠、吃飯等有不正常的反應(yīng),父母就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認真地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說出事件的原委,以及內(nèi)心的想法與感受。父母掌握了這些情況,才能有效地開導(dǎo)和指點,從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三、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孩子的壓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父母。如有的父母忽視孩子的實際能力,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經(jīng)常拿孩子的弱勢與其他孩子的強勢進行比較;平常對孩子的關(guān)愛少,批評、指責多;家庭關(guān)系緊張等,都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
因此,父母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能力,制訂一個合理的目標。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平時要多關(guān)注孩了的進步,對孩子多表揚。還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等,這些都可以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使孩子輕松地生活、學(xué)習(xí)。
四、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孩子因為缺乏人生經(jīng)驗,看問題不全面,很多時候會把不好的結(jié)果無限地夸大從而使自己的心理壓力陡增,此時,父母要想辦法幫助孩子緩解過大的心理壓力。
孩子壓力過大、心情郁悶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轉(zhuǎn)移了注意力,心理壓力自然就會得到緩解;父母也可以帶著孩子鍛煉身體,讓孩子找朋友傾訴等,這些方式也能夠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幫助孩子快速走出消極的情緒。
五、指導(dǎo)孩子把壓力變?yōu)閯恿?/p>
同樣的挫折,一樣的困難,有的人就會把它看成巨大的障礙,因此心理壓力過人,情緒消極,無法安心做事,結(jié)果以失敗告終。而有的人面對這些挫折與困難,雖然也有心理壓力,但卻能把這種壓力變?yōu)榍斑M的動力,因此積極奮斗,努力克服困難,最終獲得成功。
所以,當孩子遇到了不如意之事,父母要讓孩子看到這些挫折的有利一面,不要被困難嚇倒,并且指導(dǎo)孩子把壓力變?yōu)閯恿Γ詈⒆优ο蛏?,這樣既能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又能促使孩子前進。
給孩子一個遭遇挫折的機會
如果你永遠都將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幫他擋住傷害與失敗,那他就永遠也學(xué)不會如何在打擊到來時獨自承受。所以,請稍稍克制你“想幫他一把”的沖動,給孩子一個了解挫折的機會。
春游的時候,媽媽和三歲的女兒一起走在狹窄的山間道上。山路坑坑洼洼,對一個孩子來說很難應(yīng)付。但媽媽并沒有馬上拉起孩子的手,而是任由她跌跌撞撞地走了一會兒,甚至看著她差一點被小石子絆倒。這就是一個聰明的母親,她懂得如何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
大一點的孩子有時會主動拒絕嘗試新的或者是他們認為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確定的目標只是“試一試”而不是“成功”,那孩子們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6歲的朋朋起初很害怕參加學(xué)校的鋼琴比賽,但是媽媽告訴他:“你不一定非要得名次,我們只是去學(xué)習(xí)如何在有很多很多觀眾的時候演奏?!弊詈笈笈蟾吲d地去比賽了,而且成績還很好。聰明家長的技巧就在于:即便是一次失敗的努力,也讓孩子覺得從中有所收獲。
“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怎么辦?
導(dǎo)讀: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而其父母正值中年,受工作壓力、生活勞碌所迫,沒有時間和耐心教育孩子,到了不得不管教的時候,采取的又常常是簡單粗暴的方式。
“我只想孩子再叫我一聲‘媽’!”在廣州大學(xué)實驗中學(xué)舉辦的一次家庭教育工作現(xiàn)場會上,一位母親發(fā)出如此沉痛的呼喚。
這位孩子正讀初三的母親說,孩子近半年來像變了一個人,放學(xué)回家后就躲進房間發(fā)短信,吃飯時間才露面。不僅連聲媽媽都不愿喊,多問兩句還會被孩子罵:“不要你管!”
無疑,對于父母來說,這是一件悲哀的事。可是,到底為什么孩子不愿與父母說話?是什么讓家長與孩子的溝通產(chǎn)生隔膜?
據(jù)教育專家講,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而其父母正值中年,受工作壓力、生活勞碌所迫,沒有時間和耐心教育孩子,到了不得不管教的時候,采取的又常常是簡單粗暴的方式。
教育專家有句話——“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精確概括了這個普遍性問題的成因與表現(xiàn)。
那么,就請家長在忙碌之余,擠出一點時間,給孩子多一點關(guān)注,多一點耐心和細心。
兒子受到了挫折教育
昨天晚上,我正在廚房做飯,兒子跑了進來,興奮地到處亂摸,忽然看見電壓力鍋的指示燈亮著,就試圖用手去摸,看到此情形,我立即對兒子說:“聰聰,鍋里正做著飯,鍋蓋非常燙,你不能用手去摸,好嗎”?兒子看看了我,又看了看鍋,好象聽懂了似的,點了點頭。我也就忙著洗菜,忽然,聽到兒子大聲地哭起來,我一回頭,看見兒子正蹲在電力鍋旁指著手,可憐憐巴巴地哭著。這小子,剛才我說的話一瞬間就忘到腦后,我迅速觀察了一下,確認兒子沒事的情況下,便對兒子說:“聰聰,這便是你不聽媽媽話的后果,你是一個男子漢,要為你的行為負責,如果你不聽媽媽的勸告,造成的后果由你自己負責,所以現(xiàn)在請你不要哭了?!彪m然說了這么多話,但我沒指望兒子全聽懂,只希望他能明白,不讓他動的東西肯定是有危險,希望他以后能引以為戒,當然,這需要多次強調(diào)和他多次“嘗試”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吃完飯后,我領(lǐng)著兒子去看望生病的同事,兒子和同事三歲多的女兒玩的非常好,同事的女兒非常喜歡兒子,把她的書、玩具還有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兒子也表現(xiàn)的非常有禮貌,在沒有經(jīng)過我的允許,沒有去動同事家的其它物品。兩個孩子大約玩了有半個小時左右,另外一個同志帶她兩歲多的兒子也來了,一進門兒子就主動去擁抱同事的這位大哥哥,可誰知同事的兒子一看是一個小不點,不領(lǐng)他的情,直接一巴掌就打在兒子的臉上,我和兒子一下子都蒙住了,隨之,兒子大聲的哭起來,我迅速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趕緊對兒子說:“聰聰,哥哥是和你開玩笑呢,只是想摸摸你的臉,但是哥哥用的勁太大了,把你弄疼了?!眱鹤勇犃宋业脑挘饞熘鴾I珠的臉蛋看著那個大哥哥,或許同事的兒子被我的這番話說的不好意,一下子跑開了和那個三歲多的小姑娘去玩了。兒子還好,雖然那一巴掌打的不輕,但他很快又跑著和他們一塊去玩了。我和兩位同事聊了一會天,安慰了生病的同事,看時間已經(jīng)八點半了,就對兒子說:“聰聰,阿姨生病了,需要休息,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回家了”,兒子一聽回家,迅速跑到我身邊,我對兒子說:“你應(yīng)該和姐姐哥哥擁抱一下,謝謝姐姐哥哥和你一起玩”,聽了我的話兒子馬上又跑過去和小姐姐擁抱一下,當走到小男孩身邊時兒子猶豫地回頭看著我,我鼓勵地朝他笑了笑,兒子就又朝小男孩伸開雙臂,我萬萬沒想到,小男孩又給了兒子一巴掌,為了不使大家尷尬,我迅速抱著兒子出了門,這一次,兒子居然沒有哭,但卻是滿臉的委屈。
在回家的路上,我對兒子說:“聰聰,你今天表現(xiàn)的非常好,很像一個男子漢!我們應(yīng)該象那位小姐姐學(xué)習(xí)(),而不能象那位哥哥一樣沒有禮貌,對嗎?兒子點了點頭。
也許,今晚發(fā)生的這幾件事情對于兒子來說不是壞事情,應(yīng)該讓他逐漸地明白,這個世界是復(fù)雜性和多樣性,今天所受的挫折對于他的成長是必要的!
當寶貝遭遇挫折時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發(fā)人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悶,情緒煩亂,行為出現(xiàn)偏差,甚至造成疾病。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應(yīng)該采取如下措施:
引導(dǎo)孩子變挫折為動力
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應(yīng)引導(dǎo)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從中吸取教訓(xùn),并想辦法克服困難。
當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時,成人應(yīng)鼓勵、肯定。這樣,孩子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如果孩子獨自克服不了困難,成人應(yīng)給予適當?shù)陌参?,并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免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不包辦代替
有許多成人希望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這是不現(xiàn)實的。這既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質(zhì)的形成,還會造成孩子長大后不能適應(yīng)復(fù)雜的社會生活,產(chǎn)生自卑、抑郁、厭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不要覺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計地哄他或忙著幫他解決困難,而應(yīng)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他在經(jīng)受挫折、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交往能力。
不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社交經(jīng)驗,交往中遭遇挫折是難免的。成人不應(yīng)嘲笑孩子笨,或責怪孩子這錯那錯。成人平時應(yīng)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養(yǎng)成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的美德,并在克服困難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
幫助孩子加強社交的目的性、計劃性
孩子在同別人交往時常常是無目的、無計劃的。成人可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識地提醒孩子,設(shè)想交往的過程及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適當教給他一些交往的技巧。這樣,孩子對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挫折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再遇到挫折時可能會較順利地克服困難。
當孩子的自由遇上規(guī)矩,怎么辦?
當孩子的自由遇上規(guī)矩,怎么辦?當孩子的自由遇上規(guī)矩,我們該怎么做?
孩子就是孩子,只要想做的就去做,不會考慮太多,更不懂得什么是規(guī)矩。
其實我們要給孩子自由,但必須保證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我總覺得孩子需要自由,只要是在合法安全而且不煩礙到別人的情況下,就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的限制。
是,這個社會是需要規(guī)矩的,我們要自由,更要規(guī)矩,因為這個社會,不是個人的,是大家的。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xx從那個不倒翁變成能自如行走的小子,而且走得相當穩(wěn)當了。正因為這樣,家里的每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他每天就像巡邏一樣,每個房間,每個角落的查看。
周日的早晨xx睡醒,和平常一樣,吃飽后跑開玩去了。我本來是想著趕緊做點家務(wù),但考慮到周一至周六都得上班,陪伴孩子的時間本來就少了,就停下手上的活,跟著小子,我要看看他在玩什么,都喜歡玩些什么,一個人都是怎么玩的?
xx先去抱著他喜愛的籃球,擺弄幾下球滾到了他的車子邊上,球就不要了。跟著就去推車子,摸摸腳踏板,按按喇叭,然后示意讓我抱他上車,好,我抱他坐在車子上,再指揮我推著車子走,推著跑了幾圈,他厭了,我也累了。
下了車,他直奔臥室,上了床(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自行爬上床了),呃……孩子,你的鞋還沒脫呀,就這么沖上去,這床還怎么睡呀。
在床上,小子自個很高興的翻跟頭,其實也不算是翻跟頭吧,就是雙手頂著床,雙腳也著床,頭頂在床上,屁股翹起,玩得很開心。我示意要抓他,他躲到了最里邊,害怕被我抓到,我一說,哎呀,還是抓不到耶,他更是開心,看著我夠不著,哈哈大笑,特別的開心。
玩了一會,這小子把床上的所有能推得動的東西,都往地上扔,枕頭,被單,毛巾,都推下床。我撿起來,告訴他,不能這么做,這樣會弄臟東西的。他不聽,又全給推下來,幾個來回,我不撿了,人家倒開心了,大笑著。要下來,抱他下床,完全不理會我,直接走到沙發(fā)上拖著抱枕,接著就挨個房間的串,一個角落也不放過,地毯式的巡邏。小子呀,你這是鬧那樣呀?是幫媽媽拖地嗎?那這個抱枕還能要嗎?
其實我很想去制止xx的行為,但我心里還有一個聲音不停的告訴我,不要制止他,讓他嘗試,讓他多體驗,一個抱枕沒用了有什么關(guān)系呢。孩子的成長不都是要經(jīng)驗這些的嗎?他不嘗試怎么會知道這么做,會讓抱枕弄臟了呢?好吧,我默默的陪著他。
但他這樣并不罷休,把每個房間都轉(zhuǎn)了一遍,回到客廳,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xù)搗蛋,把茶幾上的東西,也要撥下去。茶幾上有很多玻璃易碎品,很危險,這時我必須制止他,一把抱起他,小子一下就哭鬧起來,死活要從我懷中掙脫下來,繼續(xù)他的事情。他要進行的事,被我強行停止了,他的目的沒達到,肯定是不愿意的,硬來肯定是不行的了。
那只能是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我隨手拿起個搖控器,在他面前晃動,小子立馬被吸引過來了,聽我和他講,搖控器的用處與由來。不知道有沒聽懂,但態(tài)度還是不錯的,很認真的聽。
見他如此認真的在聽,我就抓住機會和小子講講他剛才的行動,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xx很認真的看著我說話,偶爾也會咿呀幾句。我總覺得我們的交流是沒有問題的,我能感覺到xx明白我的意思,只是還不懂得用語言表達出來而已。
xx現(xiàn)在還區(qū)分不出什么是對錯,什么樣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需要我們慢慢引導(dǎo)。
加油吧,孩子在成長,父母更需要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