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糾正孩子的任性

發(fā)布時間:2021-12-01 教育孩子誠實的故事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宏坤是我們小班的一個小男孩,看起來比其他的孩子瘦弱,而且自理能力也很差,宏坤的父母工作比較忙,一直有奶奶照看著。奶奶照顧孫子可謂是關心備至,樣樣都為寶寶想到了。每天早上來園,奶奶親自幫宏坤把外套脫下來疊好并放好。還要幫宏坤找到自己的小椅子,扶著宏坤坐下,在教室門口再觀察一陣子才安心的離開幼兒園。而其他的寶寶都是自己進教室找到小椅子坐下。奶奶每天都給帶許多零食和一大瓶飲料,而且大多是些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因為吃零食太多,所以中午就不愿意吃飯了?!》艑W時我們跟他奶奶交流之后得知,一直以來,宏坤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餐,只吃零食喝飲料,不給他就哭,早上不吃飯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了?!胺钙鹦宰觼碓趺凑f也不聽,有時不由著他,哭著哭著就吐了,最后還得由著他。真沒辦法!”奶奶心疼孫子,每天還是給宏坤帶零食。這不是縱容孩子的任性,任由其發(fā)展的結(jié)果嗎?任性有很大的后天因素。孩子剛一哭鬧,就心軟了,我們對孩子就百依百順。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fā)展下去時,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孩子的任性常常是為了爭取某種需要的滿足。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講究條件,對于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毫不妥協(xié)。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從孩子的立場,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們相通。我們一旦讀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多一些順利,少一些失誤。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糾正孩子的挑食


午飯時間到了,今天幼兒園的食堂里做的飯菜是用肉燉冬瓜,我把飯菜一提到餐廳,有的小朋友就說:“老師,今天的菜好香啊。”“老師,我要多吃一碗?!蔽乙幻婊貜椭⒆觽兊脑?,一面給他們盛飯。

飯盛好了,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老師,楊東潤不吃冬瓜,他說冬瓜不好吃?!?/p>

“是嗎,怎么能這樣呢?”我走到楊東潤身邊,問道:“你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營養(yǎng)很多,又好吃,又美容?!?/p>

“老師,冬瓜不好吃,媽媽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媽媽做的不如幼兒園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嘗一口?!蔽乙艘簧追诺剿爝?p>,可是他就是不張口。

怎么辦呢,總不能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愛挑食的壞習慣吧。我隨手拿起電話和他媽媽進行了溝通,通過溝通,我了解了楊東潤出現(xiàn)挑食的現(xiàn)象主要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他媽媽過分溺愛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給他吃。平時又愛吃零食,最終影響了正餐,而導致挑食。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教育的同時,我還采取游戲地方法,依孩子的興趣變換花樣,和他說一句悄悄話:“你今天真棒,飯菜都讓你吃完了。”“你把菜吃完,老師獎勵你。”同時還要通知家長,在家里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讓他體驗勞動的成就感,來提高孩子進食的興趣。

正面指導孩子的任性行為


一天早上,瑤瑤的媽媽拿著一盒奶來到幼兒園:“張老師,我們家瑤瑤特別任性,我用盡了所有辦法,她就是不愿喝了這盒奶,她最聽你的話了,麻煩你讓瑤瑤把這盒奶喝了吧!”瑤瑤的媽媽一走,我拿著奶來到瑤瑤身邊握著她的小手說:“瑤瑤,奶的營養(yǎng)可多了,它可以營養(yǎng)大腦,使你變得更聰明。奶還有……”,還沒等我說完,瑤瑤拿過奶很快就喝完了。

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有的家長就會找到老師,讓老師來幫他們解決;有的家長則采取強硬的措施逼迫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還有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感到無奈,于是對孩子放任自流。這些舉措久而久之都會導致任性行為的形成。任性的孩子難以與別人合作,難以與別人友好相處,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生活。任性可以說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講道理:如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怎樣做才是對的,幫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轉(zhuǎn)移法、磨練法、激將法、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總的來說,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xiàn),家長要耐心的指導。切不可時而抓緊、時而放松教育,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tài)度。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讓孩子感到大人的教育態(tài)度是堅決的,那么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會隨著良好的環(huán)境和教育而消失。

這樣糾正孩子的錯誤


一句游戲化的語言,就能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師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能多用一些這種既充滿童心又充滿愛心的辦法,幼兒園將會變成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能僅用批評的方法,有時候,換一種口語,也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們在做游戲時總是很淘氣,特別是小男孩,一會兒追逐打鬧,一會兒滿地亂爬,真實叫人頭疼。每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我都會苦口婆心勸說它們:“快起來,爬在地上會弄臟衣服的,多不講衛(wèi)生呀?!焙⒆觽兙蜁磺樵傅恼酒饋?,趁我不注意,又舊態(tài)重現(xiàn)。哎,真拿它們沒辦法。

今天下午戶外活動時間,我?guī)Ш⒆觽兺妗柏堊嚼鲜蟆钡挠螒?,剛分配完角色,一轉(zhuǎn)身,佳偉、凡森、希平等,幾個淘氣的孩子,又趴在地上了,我剛想制止,又轉(zhuǎn)念一想,笑著對“小老鼠”們說:“小老鼠”們,你們看,你們的洞有這么多口子,小貓來了不費勁就會把你們?nèi)缘舻?你們還不趕緊聯(lián)合起來把洞補好?!边@一招還真靈,我剛說完,趴在地上的小朋友迅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一句游戲化的語言,就能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師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能多用一些這種既充滿童心又充滿愛心的辦法,幼兒園將會變成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如何糾正孩子說謊


孩子說謊是不能正確的對待自己言行、不誠實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也是成人深感頭疼。導致孩子說謊的心理因素很多,有時是記憶、想象等方面的錯覺造成的。孩子記憶的特點是具體形象,記憶的方法上以機械記憶為主:孩子想象十分豐富,有時把想象中的東西帶到言行中并與像是東西混淆起來,記憶錯誤和想象豐富都可以造成孩子說謊。對這種說謊是孩子的求悅心造成的,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為了討得成人的歡心、表揚贊賞而講了假話。這樣老師就要在意了,平時不要不適當?shù)慕o孩子獎賞,也不要過頭表揚,要實事求是,適度表揚為主。有時候是孩子恐懼心造成孩子撒謊,孩子為了避免承認的責罵、懲罰,把自己的缺點錯誤遮蓋起來,編了瞎話。這種撒謊完全要從成人方面去找原因并加以避免。承認要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過頭行為,心平氣和的幫助孩子認識錯誤,不要動輒就訓斥、打罵孩子,而造成孩子為避免皮肉之苦而撒謊。有的時候有虛榮心和報復心造成撒謊,孩子為了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而編造謊話,為了報復別人而亂說,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幫助他去懲罰對手。這種說謊成人經(jīng)分析他不正確的思想,耐心地說理解釋,幫助孩子認識不說真話是不對的。成人要熱情的幫助孩子糾正說謊行為,使孩子明白說謊是不良行為,說了假話要承認,并努力改正,老師對這種表現(xiàn)要表示歡迎,今后還是信任他。當孩子說了真話,盡管他有再大的過錯,也要熱忱歡迎,表示諒解,這樣孩子會逐漸說真話。

任性孩子的改變


也許是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寶貝吧,從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總的感覺是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帶了。如今,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化,家長們的教育觀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培養(yǎng)孩子個性化的同時,有時教育者也容易把握不好分寸,造成了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從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過于自私,過度任性等等。

我班里有一個小男孩叫陳天澤,長著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這孩子挺聰明,對各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長應該很注重對他的智力培養(yǎng)??墒?通過他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使我發(fā)現(xiàn),這小家伙脾氣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錯,他從來都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社會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就算一個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相信他也不會永遠健康的發(fā)展。近幾年我們經(jīng)常會聽說,某某大學的高才生因不順心而自殺或誤入歧途之類的事情,而且此類事件的發(fā)生機率還在不斷提高。所以,如果家長和老師意識不到這些心理健康隱患,那么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是很危險的事情。

對于陳天澤的“任性”這一問題,在與其家長做好溝通之后,我決心要幫他改掉這種不良習慣。終于,在我的等待中,機會來了。

有一次準備吃午飯了,在組織孩子們洗手時,陳天澤把桂鴻章推倒了,于是桂鴻章就“哇哇”哭了起來。我接著走過去問怎么回事,小朋友都說是陳天澤把他推倒的,經(jīng)過仔細查看桂鴻章,發(fā)現(xiàn)他并無大礙,這時我懸著的一顆心稍稍安穩(wěn)了些。接著,我拉著陳天澤的手走到一邊,然后蹲下,問他“陳天澤,是你把桂鴻章推倒的嗎?你能告訴老師怎么回事嗎?”這時,他的反應是:皺著眉頭,瞪大兩只眼睛,還噘著小嘴,然后氣橫橫的斜視著旁邊的墻,連看都不看我。嘴里還嘰里咕嚕著:“真討厭,哼,氣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發(fā)了。不論我怎么說什么,他還是那樣生氣地噘著嘴、皺著眉,就是不理我??吹剿@個樣子,我想再繼續(xù)也是徒勞的,就停止了與他的交流,接著去把桂鴻章安慰好就組織大家吃午飯了。

在組織孩子們吃完飯后,我想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變他的一次契機,所以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等把別的孩子們安頓好后,我又一次把陳天澤喊道我身邊。我用手攬著他,輕輕地說:”寶貝,你能看著老師的眼睛嗎?”他聽到后,慢慢地抬起頭,眼神瞄了我一下,接著又閃開了,這時能看出他不像剛才那么生氣了。我又說:”老師不是因為你倒了桂鴻章而生氣,而是因為你不夠勇敢而著急。老師說過,你聰明好學,畫畫也很好,這都是你的優(yōu)點??墒俏覀冇蟹稿e的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犯錯怕什么,改掉還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錯不改,那不就永遠錯下去了嗎?你想成為不會改錯的孩子嗎?”這時,他盯著我,搖了搖頭小聲說:“不想?!薄罢姘?你確實很聰明,老師希望你以后能變得更加勇敢些,成為知錯能改的孩子,當個真正的男子漢!”接著,他又小聲嘟囔著說:“老師,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鴻章的,我會跟他道歉的?!蔽腋吲d地說:“好吧,老師相信你,從今以后老師就要看你的表現(xiàn)了……”

說也怪了,從此以后他真的變了。有時不小心碰壞別人東西時或偶爾擠到別人時,他總能接著脫口而出:對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顯得更開心了。還有,他前幾天說了令我非常感動的一句話。那是課余時間,我與孩子們閑聊:“孩子們,你們下學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時我就見不到你們了。”這時,陳天澤不太大聲說:“張老師,到時我會想你的!”啊!?真的好意外!我說:“寶貝,張老師經(jīng)常批評你,你不生我氣嗎?”他說:“我不生氣,我犯錯時你才會批評我的,我知道我表現(xiàn)好你就喜歡我的……”

多可愛的孩子,看到他的這樣的改變我怎能不感動呢?

教育隨筆:糾正孩子的挑食


午飯時間到了,今天幼兒園的食堂里做的飯菜是用肉燉冬瓜,我把飯菜一提到餐廳,有的小朋友就說:“老師,今天的菜好香啊?!薄袄蠋煟乙喑砸煌??!蔽乙幻婊貜椭⒆觽兊脑?,一面給他們盛飯。

飯盛好了,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老師,劉彌迦不吃冬瓜,他說冬瓜不好吃?!?/p>

“是嗎,怎么能這樣呢?”我走到劉彌迦身邊,問道:“你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營養(yǎng)很多,又好吃,又美容?!?/p>

“老師,冬瓜不好吃,媽媽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媽媽做的不如幼兒園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嘗一口。”我舀了一勺放到他嘴邊,可是他就是不張口。

怎么辦呢,總不能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愛挑食的壞習慣吧。我到放學時和他媽媽進行了溝通,通過溝通,我了解了劉彌迦出現(xiàn)挑食的現(xiàn)象主要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他媽媽過分溺愛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給他吃。平時又愛吃零食,最終影響了正餐,而導致挑食。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教育的同時,我還采取游戲地方法,依孩子的興趣變換花樣,和他說一句悄悄話:“你今天真棒,飯菜都讓你吃完了?!薄澳惆巡顺酝?,老師獎勵你?!蓖瑫r還要通知家長,在家里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讓他體驗勞動的成就感,來提高孩子進食的興趣。

怎樣糾正孩子的偷摸行為?


要從小培養(yǎng)寶寶好的行為習慣。兩三歲的寶寶已經(jīng)完全能夠分清我的和你的、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教育寶寶,動用別人的東西時,要經(jīng)過允許才可以。私拿別人的東西是很壞、很壞的行為。即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對寶寶提出這樣的要求,家庭成員之間使用東西也要經(jīng)過允許才行。比如,媽媽要用寶寶的小刀子,就要向?qū)殞毚騻€招呼,寶寶允許后再用;同樣,寶寶要用一下爸爸的東西,也要經(jīng)過允許以后再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寶寶形成好的行為習慣,以經(jīng)過別人允許再用東西為是;以私拿別人東西為非。

要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杜絕寶寶私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私拿了別人的東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否貴重都要督促寶寶去歸還人家。要對寶寶講明私拿別人的東西的危害。必要時,父母要親自帶寶寶去歸還物品,并同時向人家賠禮道歉。切不要怕臉面不好看,而敷衍塞責過去。更不能搞什么“下不為例”。因為這時寶寶完全在看父母的態(tài)度,如果父母不堅決,甚至原諒、縱容,就會使寶寶的不良行為一發(fā)而不可收。有一次就有兩次、三次……這一點做父母的千萬不能心軟。豈不知,此時父母的寬容就等于把自己的寶寶往泥潭里推!

家長的榜樣作用也很重要,在平日生活中為孩子樹立愛護公物、克已奉公的行為榜樣,只有言行一致的教育人,才能使孩子從好的環(huán)境中逐步形成好的行為習慣。

切忌亂用“偷竊”二字:心理學認為,兒童自我評定水平不高,對來自別人的評價會產(chǎn)生“認同”,如果亂用“小偷”、“竊賊”的稱呼罵孩子,久后孩子也會“承認”自己就是這號人。

增強欲求克制力:舊時期的成人把“窮死不乞討、餓死不求人”視為美德,而現(xiàn)代兒童對欲望的克制力則差遠了。他們很少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體驗了。相反,滿足愈多,欲求愈強烈。從治本上講,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抗拒欲惑的能力,學會忍耐、克制。這一條比泛泛的道德說教更有力。

孩子的哪些行為必須糾正?


不同性格的家長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許多的時候家長們都看不到孩子性格的不足,過份的坦護孩子,很多時候反而會害了孩子,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實例吧!

觀察對象1:自由的凱文

凱文是個3歲的男孩,跟爸爸媽媽剛從美國回來,在語言發(fā)展方面,他只能清楚地叫出“爸爸媽媽”,用語言表達其他事物還不行。但是他的動作發(fā)展與別的孩子差別很大,他總是用玩具砸別人或地面,在幼兒園砸了其他孩子,有的孩子比較老實,也就沒有引起事端;有的孩子不愿意,就還手抓了他的臉,留下紅印幾道。他在班里從來不坐凳子,而是站椅子、坐地上。在幼兒園里沒有小朋友跟他玩,老師故意“拉攏”其他小朋友跟他玩也不行,主要原因就是他太自由了,太有“創(chuàng)新思維”了,他時不時就會在同伴身上搞一些“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使別的小朋友感到不安全和不舒服。

媽媽說:沒有關系,讓孩子自由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他的個性。

老師觀點:

“海歸派”父母是帶著“西洋之風”返回本土的一個特殊家長群體,他們對本土教育的評價帶來了“另類”的聲音,這樣,最先和最多遭遇觀念上的矛盾與困惑的也是他們,調(diào)節(jié)西方與本土幼兒園在教養(yǎng)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上的沖突自然也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自由是培養(yǎng)個性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前提,但是這里的“自由”是有規(guī)則的自由,而不是漫無邊際的自由。自由的界限太寬泛了,影響了別人的自由,別人就會反對你的自由,不但讓孩子變得不自由,而且還有其他一些不良影響。凱文把玩具“砸”向同伴,并不是要故意傷害別人,或許是要探索物體的“拋物線”特性,但是卻侵犯了別人享受安全和安寧的自由,于是有的孩子就會還手,他就不可能再“自由”下去了,而且還失去同伴的信任和“人緣”。假如自由可以造就出天才,卻是如此孤獨的天才,那么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幸福也是難以保證的。

專家解析:

“海歸派”父母接觸到自己認為先進的西方教育觀念和方式后,應準備好兩個方面的教育能力——選擇和適應,即選擇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教育理念,適應自己周邊環(huán)境的發(fā)展速度。否則,反而讓自己的孩子很被動,造成行為方式的紊亂。

觀察對象2:老實的亮亮

我們班亮亮是個男孩,可誰見了都說像個女孩。不愿意上幼兒園,他很少說話,和小朋友玩或被老師點名在大家面前說話顯得很不自在,也很少參加集體活動。而他的性格也出奇的安靜,平時喜歡一個人看卡通書、動畫片、玩玩具,或聽奶奶講故事,很少出門和小朋友玩,也不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亮亮很乖,哪些事情不能做,對他說一遍準能記住,所以家里的人從不擔心他會有什么冒險的舉動。但和同齡的孩子比,溫順的亮亮孤僻、膽小,怕狗、怕貓,連小白兔也不敢摸一下。亮亮太老實了。

最讓我們頭疼的是奶奶心疼孫子,怕小朋友欺負他,索性隔三差五把他留在家里,不讓他上幼兒園。

老師觀點:

亮亮的表現(xiàn)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老實”、“聽話”,因為老實、聽話的孩子很多,但他們不排斥小朋友、不拒絕嘗試新的活動、也不回避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中去。而亮亮的孤僻、沉默、膽怯、交往焦慮,則顯示出其行為中明顯的退縮傾向。

兒童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新環(huán)境,或遇到意想不到的驚嚇而顯出害怕、退縮的樣子是正常的,但隨著對新環(huán)境的逐漸適應,狀況會有很大的改觀。而總是與新環(huán)境格格不入、難以適應新生活;缺乏創(chuàng)造性就是屬于有退縮傾向了。

專家解析:

有的孩子天生對新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場景、環(huán)境,內(nèi)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謹、不知所措,缺乏迅速調(diào)整自己心態(tài)的能力,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tài),表現(xiàn)出退縮。這些孩子需要有適應的過程。

而家人的過度保護,則是大多數(shù)孩子具有退縮傾向的主要原因。有的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害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負,整天把孩子圈在家里,剝奪了他和小伙伴游戲和交往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獨處,對群體生活很不適應。亮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和遷就,事事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孩子失去了嘗試和鍛煉的機會,等到需要他獨立做一件事時,其結(jié)果百分百地注定要失敗。這會導致孩子的自卑,自然也就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處了。

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同時,少限制孩子的行為,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做,客觀上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退縮的環(huán)境。

觀察對象3:霸道的宇軒

宇軒是我們班里的“小霸王”,動不動就愛發(fā)脾氣,顯得很霸道。那天天氣晴朗,小朋友們都在沙坑里玩沙子,宇軒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鏟子,二話不說沖過去就搶在手里。秋秋來奪,宇軒一把把他推倒,二人廝打起來,一場混戰(zhàn)……

別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宇軒玩,因為他稍不順心就發(fā)脾氣,那天他喜愛的小汽車可能是因為沒電了,怎么也不走,他舉起來就摔,我說了他幾句,他居然踢人!

老師觀點:

多數(shù)父母認為孩子打架、大喊大叫,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或是孩子特有的表達方式,并不加以重視。這使得孩子用攻擊行為解決問題的辦法及表示方式就是正確的。還有一些家長怕孩子受欺負,鼓勵孩子的進攻性行為,尤其是對男孩子。經(jīng)常聽到有些父母很自豪地宣稱自己的孩子“厲害”、“別人都怕他”,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會形成只有“攻擊”才能得到父母贊揚。這些觀念都會“促進”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家長應切忌。

專家解析:

行為帶有攻擊性是人類天生就具備的,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使自己這個生物個體能夠生存下去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慢慢地轉(zhuǎn)化為攻擊性傾向,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之中。

攻擊性行為還產(chǎn)生于經(jīng)驗習得。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性,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主要是因為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好處。一般“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其他小朋友傷害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為的結(jié)果滿足了孩子“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如果在事后又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比如對方的更厲害的攻擊,大人的批評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的可行性。

這時“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的“躲避”等消極反應帶來的結(jié)果要開心得多。因此,孩子會因偶然的嘗試,形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人的欺負,不一定要躲開或只是哭,可以通過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信息過度敏感,以致做出“假想防御”,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為是故意的挑釁,因而做出“反抗”。有時還會由“防御”轉(zhuǎn)向“進攻”。在他人眼里,這是一種“攻擊性行為”,這樣的孩子往往被定義為攻擊性強的孩子。

孩子攻擊性行為并不一定是將來不良行為的先兆,一旦出現(xiàn)這種行為,更不可以訓斥或打一頓作為懲罰。長此以往,孩子會把這種懲罰方式作為對不喜歡行為的一種正確處理方法,當他處于這種境地時,也只會采用攻擊性行為。

教育小孩子就是要培養(yǎng)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孩子性格方面,家長們要多下功夫,不要盲目的去支持或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權(quán)利,希望以上的三個實例家長們能夠明白!

相關推薦

  • 育兒錦囊: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jīng)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什么叫做“任性”?任性就是...
    2020-09-22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jīng)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2020-09-04 閱讀全文
  • 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 果果一直是我們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最“棒”。確實如此,平時我們對他很關注。由此也引誘起孩子的任性、有個性!這學期開學到現(xiàn)在孩子們長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個性了,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任性,遇...
    2021-04-10 閱讀全文
  • 糾正孩子的挑食 午飯時間到了,今天幼兒園的食堂里做的飯菜是用肉燉冬瓜,我把飯菜一提到餐廳,有的小朋友就說:“老師,今天的菜好香啊?!薄袄蠋?,我要多吃一碗。”我一面回復著孩子們的話,一面給他們盛飯。 飯盛好了,孩子們津...
    2021-01-12 閱讀全文
  • 如何矯正孩子的任性 周末在家,便帶著女兒和兒子一起到菜地種菜,我刨坑、兒子丟種子、女兒澆水、埋土,那感覺真好??苫貋淼穆飞希瑑鹤臃亲屛冶?,心想不能太慣,邊哄他說,看咱們誰先到家。不行,還是蹲在地上哭,又一想不怕走丟還不怕...
    2020-08-21 閱讀全文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jīng)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什么叫做“任性”?任性就是...

2020-09-22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jīng)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2020-09-04 閱讀全文

果果一直是我們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最“棒”。確實如此,平時我們對他很關注。由此也引誘起孩子的任性、有個性!這學期開學到現(xiàn)在孩子們長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個性了,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任性,遇...

2021-04-10 閱讀全文

午飯時間到了,今天幼兒園的食堂里做的飯菜是用肉燉冬瓜,我把飯菜一提到餐廳,有的小朋友就說:“老師,今天的菜好香啊?!薄袄蠋煟乙喑砸煌??!蔽乙幻婊貜椭⒆觽兊脑?,一面給他們盛飯。 飯盛好了,孩子們津...

2021-01-12 閱讀全文

周末在家,便帶著女兒和兒子一起到菜地種菜,我刨坑、兒子丟種子、女兒澆水、埋土,那感覺真好??苫貋淼穆飞?,兒子非讓我抱,心想不能太慣,邊哄他說,看咱們誰先到家。不行,還是蹲在地上哭,又一想不怕走丟還不怕...

2020-08-2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