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7大關鍵詞危害寶寶健康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幼兒園工作總結關鍵詞 寶寶入園 幼兒故事7歲

7大關鍵詞危害寶寶健康

“你有沒有媽媽那雙愛笑的眼睛,會不會像爸爸一樣的聰明?!本拖駥O悅在《豬豬寶貝》里所唱的一樣,所有的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幸福。

因此,聰明的準媽媽們要盡量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僅為了寶寶好,對你自己也很好。

危害關鍵詞一:大量吃魚

對寶寶的傷害:影響智力發(fā)展

一般人認為,準媽媽多吃魚比較好,因為魚肉比紅肉和白肉健康。但據(jù)報道,香港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孕婦長期并大量吃魚,會將攝入的水銀經(jīng)胎盤傳給胎兒,可能影響嬰兒出生后的智力發(fā)展。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人員的這份為期兩年的調(diào)查涉及千名新生嬰兒和他們的母親。

調(diào)查結果顯示,25%嬰兒的血液和頭發(fā)中,水銀含量超出標準,而母親中有6%水銀超標。研究人員稱,“即便是魚所含水銀量均符合安全標準,但是假如孕婦長期并過量食用,則會把水銀經(jīng)胎盤傳給胎兒,加上新生嬰兒的排泄能力較差,這樣水銀便容易積聚體內(nèi),可能影響嬰兒腦部發(fā)育,使智力遲緩?!?/p>

因此研究人員提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不要過量吃魚,每月平均吃2至7公斤算是適中。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也建議準媽媽避免進食含重金屬的魚類,如鯊魚、劍魚和瓦片魚等,改為進食羅非魚和蝦等重金屬含量較低的水產(chǎn)品。

危害關鍵詞二:使用化妝品

對寶寶的傷害:損傷神經(jīng)系統(tǒng)

常用的化妝品,如染發(fā)劑、口紅和指甲油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鉛和有害的化學物質(zhì),并且這些化學物質(zhì)很容易隨準媽媽進食而進入體內(nèi),并能通過胎盤和血液進入胎兒體內(nèi),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損傷胎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影響寶寶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準媽媽涂了指甲油后,在做產(chǎn)前檢查時,不利于醫(yī)生觀察其指甲顏色,對貧血、心臟病等的診斷難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因此平時工作、生活中習慣化妝的準媽媽一旦懷孕后,要慎用化妝品,如果一定要用也要選擇質(zhì)量合格的產(chǎn)品和孕媽媽專用的化妝品。

危害關鍵詞三:長期吃素食

對寶寶的傷害:影響智力和發(fā)育

有些準媽媽為了保持身材的苗條和孕后體型的恢復,長期吃素食,這非常不利于寶寶的發(fā)育。據(jù)研究認為,長期吃素食不能夠提供孕期需要的大量蛋白質(zhì),孕期不注意營養(yǎng),由于蛋白質(zhì)供給不足,可使胎兒腦細胞數(shù)量減少,影響日后的智力,還可使寶寶發(fā)生畸形或營養(yǎng)不良。如果脂肪攝入不足,容易導致低體重胎兒的出生。

危害關鍵詞四:飲濃茶

對寶寶的傷害:先天性缺鐵性貧血

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有收斂作用,影響腸道的蠕動,易使孕婦發(fā)生便秘。而鞣酸與鐵結合也很難被吸收,準媽媽若過多地飲用濃茶,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給寶寶也會留下先天性缺鐵性貧血的遺患。因此喜歡喝茶的準媽媽可以在飯后一小時喝點淡茶,千萬不要過多飲用濃茶。

危害關鍵詞五:吸煙

對寶寶的傷害:誘發(fā)多動癥

目前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證實孕婦吸煙會危害胎兒,同時丈夫吸煙,妻子被動吸煙,同樣會造成孕婦及胎兒健康的損害。

根據(jù)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準媽媽懷孕期間吸煙是導致寶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誘因之一。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人們通常稱呼的多動癥。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大腦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癥的發(fā)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發(fā)病率的4~9倍。

危害關鍵詞六:飲酒

對寶寶的傷害:心臟病、智商低

醫(yī)學研究證實,準媽媽飲酒可使酒精通過胎盤進人胎兒體內(nèi),直接對胎兒產(chǎn)生毒害作用,不僅使胎兒發(fā)育緩慢,而且可造成某些器官的畸形與缺陷,如小頭、小眼、下巴短、臉蛋扁平且窄小。更為嚴重的是酒精對寶寶大腦和心臟的傷害,孕媽媽飲酒導致寶寶患心臟病的比例約占30%。不少國家曾對胎兒期受酒精毒害的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fā)現(xiàn)他們的智商都低于一般水平,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反應遲鈍、智力低下。

危害關鍵詞七:豬肝過量

對寶寶的傷害:影響發(fā)育

芬蘭和美國已向孕婦提出了應少吃豬肝的忠告。因為在給牲畜迅速催肥的現(xiàn)代飼料中,添加了過多的催肥劑,其中維生素A含量很高,致使它在動物肝臟中大量蓄積。準媽媽若食豬肝過多,大量的維生素A便會很容易進入體內(nèi),對胎兒的發(fā)育危害很大,甚至會導致畸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讓寶寶心靈健康成長四大關鍵


現(xiàn)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隱患,如社會危機和壓力所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工作中,教師和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從熱愛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游戲疏導幼兒心理這三個方面開始,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從幼兒細微的心理表現(xiàn)人手,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兒心理,讓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兒都快樂的成長。

一愛,心理健康的營養(yǎng)素

“愛”有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如溫暖、關懷、寬容、安慰、鼓勵、獎賞、贊揚、信任、支持等。教師對幼兒的愛是心理健康中最寶貴的營養(yǎng)素。只有沐浴在愛的甘林下的幼兒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學會與同伴、教師交往、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一)走近幼兒聆聽心聲

蒙臺梭利認為:要教育幼兒就要了解幼兒。我認為要了解幼兒就必須要走近幼兒,仔細傾聽幼兒的心聲。人們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臉”來形容幼兒,因為幼兒的心地是十分純真的,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喜怒哀樂都會寫在他們的小臉上。若教師擁有一份愛心,肯走近幼兒,了解幼兒,就不難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各種心情。在他們快樂時分享他們的快樂,在他們不高興時,努力尋找原因,多給他們一些溫暖、關懷、安慰,讓他們快樂,使他們心情愉悅地生活。(二)尊重幼兒多些寬容

馬斯洛有一句著名論斷:“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尊重幼兒是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前提,是幼兒人格和諧發(fā)展的保證。尊重幼兒是讓教師放棄長者的身份,改變幼兒聽命于教師的現(xiàn)象,以寬容之心對待每一位幼兒。當幼兒屢教不改、言而無信時,我們教師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風驟雨”的加予批評、當眾揭短,應給他們多一些寬容,讓他們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護。教師的尊重不是放縱、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給幼兒,靜觀其變,打破幼兒“一犯錯就會挨批評”的思維定勢,讓幼兒從自卑、恐懼中解脫出來,從而減輕心理壓力,感受“老師原諒我了”。

二自信心,心理健康的基礎

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成功的基礎。自信心對一個孩子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是不會快樂的,在與同伴和成人相處時也會有困難。

(一)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馬爾茲說:“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的一件喜悅的事,它會做出喜悅的反應;看到憂愁的事,它會做出憂愁的反應?!睂τ谟變簛碚f這一表現(xiàn)尤為突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上常常是一些優(yōu)秀生唱主角,他們踴躍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出盡了風頭。而一些幼兒只能默默無聞、謹小慎微,甘當陪襯,甚至是“反面角色”。其實每一位幼兒都希望自己被關注、被欣賞。因此,我們做教師的應毫不吝嗇的對幼兒鼓勵表揚,經(jīng)常給幼兒輸入一些積極的語言,如:“沒關系,再試一試”“你的小手真靈巧,畫的畫真美”“你的回答真棒”……讓幼兒在教師的贊美中擁有自信的力量。

(二)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探究過程中一次次的失敗可能會獲得成功,但對于培養(yǎng)自信心來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幼兒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的個性、能力各不相同。為讓每一位幼兒都獲得自信,在活動中我總針對不同個體制訂不同任務。如能力較低的幼兒,我會為他們制訂一些簡單易完成的事情。因為在活動中他們總覺得做不好,很難把自己當作是成功的人,他們的自信心也隨之減少,并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去努力就越做不好,就會越發(fā)不自信,形成惡性循環(huán)。簡單易完成的事讓幼兒從成功中體驗自己的力量、能力,嘗試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三游戲活動,無形的心理宣泄室

(一)游戲活動,使幼兒善于交往

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的,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F(xiàn)代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與家長接觸的機會遠遠多于和同年齡兒童相交往的機會,他們?nèi)狈ν值芙忝靡约昂推渌∨笥岩黄鹕畹慕?jīng)驗,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而游戲活動改變了這一現(xiàn)象。游戲活動讓每位幼兒走到一起,在活動中他們互相給對方搭建著“腳手架”,他們互相模仿著、比試著、商量著、沖突著,在這中模仿、比較、沖突和合作中,幼兒的交往能力與日俱增。如:對任性、孤僻的幼兒,教師可為他們創(chuàng)設趣味性強的、有針對性的集體合作活動,提供相關的道具和情景,引導幼兒參與,從而改善幼兒的交往能力,為幼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良機。

(二)游戲活動,使幼兒心情愉悅

游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為只有在游戲中,幼兒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們自己的事,而感覺不到任何的壓力。游戲活動使幼兒有了自由活動的場所,讓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樂地活動。此時,他們的困擾將會消失,夢魘不再出現(xiàn),行為問題會逐漸減少,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無拘無束中感受快樂,使幼兒的性格變得開朗、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安慌伦霾缓?,只怕想不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雖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作,但只要教師擁有這種精神,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從幼兒細微的心理表現(xiàn)人手,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兒心理,讓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兒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培養(yǎng)樂觀寶寶三大關鍵


導讀: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jīng)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技能訓練并不能讓孩子應對復雜多變的困境。

1、培養(yǎng)樂觀的“關鍵年齡”

樂觀是指面臨困難精神愉快、充滿信心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來說,與樂觀相關的心理素質(zhì)包括:能夠依賴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展望,忍受眼前的不適應;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調(diào)整自己的需要;在情緒與理智的較量中,能夠較為成功地擺脫情緒的控制;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能夠預見事物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這些心理素質(zhì)在4歲左右逐漸健全,4歲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zhì)的最佳時期。

有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實驗者告訴孩子們桌上有各種點心和玩具,想要得到喜歡的東西必須等實驗者回來,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實驗者,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歡的東西。結果,平均年齡為4歲半以上的孩子,大多能等待很長時間,而4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堅持到底的成功者,是因為首先他很難理解實驗者所做的承諾,其次他不能完備地想象出實驗者歸來對自己的意義,所以他們更可能身不由己地在困難面前“屈服”。其他同類的實驗都證明,正常情況下,健康成長的4歲幼兒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yǎng)樂觀品質(zhì)的條件。

2、抓住樂觀的“關鍵能力”

雖然4歲是孩子發(fā)展樂觀品質(zhì)的關鍵年齡,但這并不意味著到了4歲,孩子的樂觀就必然到來,這與他4歲左右是否具備一個關鍵能力有關——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延緩目前需要,在困難面前克制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表現(xiàn)。除了一些特殊狀況需要即時滿足以外,一般情況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遲滿足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zhì)。例如孩子大聲呼叫父母做某件事,在排除安全顧慮以后,父母可以遠遠地答應著,但并不馬上過來,等一會兒過來了,明明知道孩子想要什么,還要問問什么事兒,等孩子說清楚了再與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的忍耐心就是這么一分一秒在等待中增強的,而等待之后必然有結果也使孩子對克服困難有了信心和想象力。

特別提醒:使用延遲滿足策略時,要注意避免“過”和“不及”兩個極端。

◎“過分延遲滿足”:即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忽略,把孩子的等待時間拉得過長,以至挫傷了他的信心和信任。

◎“有求必應”:長期被這種策略調(diào)教出來的孩子耐心比較脆弱,一個小小的“不幸”就有可能使他情緒波動劇烈。

可見,把握好延遲滿足的時間,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zhì)的關鍵策略。

3、造就樂觀的“關鍵方法”

★提供具有適度挑戰(zhàn)的游戲

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選擇難易適度的游戲,注意難度不要跨度太大。例如有一種游戲是“釣魚”,是用磁鐵相吸的原理鍛煉孩子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先觀察孩子能夠釣著魚的基數(shù),然后鼓勵孩子每次多釣出一兩條魚,或者漸漸加長魚線的長度,讓孩子耐心地對付晃動搖擺的魚線,可以讓孩子對自己說:“我一定能釣好多魚。”自信和樂觀便在與“魚”的較量中建立了。

★訓練應對挫折的技能

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jīng)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技能訓練并不能讓孩子應對復雜多變的困境。

★不取代和遷就,也不訓斥或體罰

看到孩子因遭遇困難而沮喪,父母往往會要么代替孩子完成任務,要么完全遷就孩子放棄努力,有的父母則厲聲批評孩子甚至體罰,這兩種極端行為都使孩子無法形成自信和樂觀。正確的做法是提供鼓勵的話語和一點點的技術支持,鼓勵孩子堅持到底,體驗經(jīng)過努力克服困難帶來的成就感。

★不向孩子宣泄自己的“垃圾情緒”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窩囊氣”,回來便對孩子發(fā)“無名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樂觀,因為孩子會把父母的惱火歸咎為自己的錯誤,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于是只好全盤否定自己。長久下去容易讓孩子自責、退縮,并蔓延為隱約卻牢固的消極心理氛圍,淹沒孩子樂觀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難時能否樂觀面對,對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zhì)至關重要。

把握寶寶爬行關鍵期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很重視寶寶的走、跑、跳等動作的發(fā)展,對寶寶是否會爬卻不太重視。幼兒教育專家認為:爬是寶寶的一項重要活動,對他的成長非常有益。

首先爬需要抬高并左右轉動頭部,有利于鍛煉頸部肌肉;

其次,爬需要胳膊及手腕的力量支撐整個上半身,因此,有利于鍛煉胳膊及腕的力量,對今后用筆涂鴉、用勺子吃飯都有好處;

第三,爬行時,需要上肢及下肢的共同參與,并要保持動作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有利于鍛煉寶寶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使寶寶學會走路后,不易跌跤,增強動作的靈活性。爬還有益于寶寶的骨骼及神經(jīng)器官的發(fā)展,當寶寶動作明顯不協(xié)調(diào)時,能及早發(fā)現(xiàn)寶寶的健康問題。因此,家人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鍛煉寶寶爬行。

寶寶到了七八個月大的時候,應該把他大膽地放在地上,讓寶寶第一次體會從A點主動運動到B點的感覺。這是他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即使他的第一次爬行只運動了幾十厘米,那他也爬過了從“植物王國”到“動物王國”的界限。

有些家長說,我家寶寶都3歲了,他沒爬過,那怎么辦?專家說,那就需要采取補救措施,補上爬行這一課。這對于剖腹產(chǎn)、出生后發(fā)生窒息以及腦損傷的寶寶尤其重要(腦損傷的寶寶的訓練必須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爬行“理論”

每個動作在大腦中都有相應的投射區(qū),不同姿勢的爬行是鍛煉大腦的不同部位——

腹爬(肚子緊貼地面蠕行)——鍛煉橋腦部位的功能。

跪爬(膝蓋跪在地上爬)——鍛煉中腦部位的功能。

腹爬是跪爬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走路、跑跳的基礎。

剛開始爬的時候?qū)殞毜膭幼骺隙ú粯藴?,不是交替式的。沒有關系,給他機會,讓他多練習。等到他可以交替式的腹爬了,他就有了一個“交通工具”,可以四處爬。隨著寶寶腦的發(fā)育,會逐漸克服重力跪起來,可以跪爬了。這時寶寶就有了一個更快的“交通工具”,他可以到處探索了。家長就更應該讓他爬了,不要阻止他。給寶寶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爬行,大腦的相應部位得到鍛煉,寶寶會變得更聰明。

爬行關鍵期

民間有句順口溜:三翻、六坐、八爬爬。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當寶寶8個月左右時,他的生理條件已經(jīng)具備了爬的能力,因此就可以教寶寶學爬了。太早學爬對寶寶并無好處。如果太晚,寶寶已經(jīng)會走,就會對爬失去興致。

爬行方法

腹爬訓練:腹爬是爬行的基礎,是寶寶們一定要學會的。

準備姿勢:趴在地上,肚皮著地,頭自然抬起,屈肘、腿伸直。

方法:爬行時右手對左腿,左手對右腿,右手上,則左腿上(右手向上伸直,左腿向上屈,頭向左,用右肘及左膝的力量向前爬,直到左膝伸直)。反之亦然。

要點:爬行時腹部不能離開地面,屁股不能翹起來。要呈交替式,即右手上時左腿彎曲蹬地,左手上時右腿彎曲蹬地。

跪爬訓練

有些寶寶不用忙,自然而然就學會爬了,而有些寶寶則需要助,才對爬產(chǎn)生興趣。對于需要助的寶寶,家長要充滿耐心和信心,積極地參與到寶寶的活動中來。

正確的爬行動作:腹部抬高,四肢著地,手腳步交替向前。

在最初的鍛煉階段,寶寶掌握不好方法,可能還在腹爬,或者只是雙腿用力一蹬,往上躥,這都沒有太大問題,只要寶寶漸漸熟練,就能掌握要領,很快學會——

1.選擇一個寬敞的地方作為寶寶的小小游樂區(qū),將寶寶趴著放在地面上,在寶寶面前150公分左右的地方放一個色彩鮮艷的玩具。玩具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為得到玩具促使寶寶向前移動身體。當寶寶夠到玩具時,要讓寶寶玩一會兒,并表揚寶寶,增強他的成就感。

2.家長拿著一件有趣的玩具蹲在寶寶前面四五十公分的地方,對寶寶說:“寶寶你看,這個小鴨子會叫?!蔽龑殞?,寶寶向你爬來時,要一點點向后退,逗引寶寶向前爬得更多。當然不能總是逗引,而寶寶得不到玩具,讓寶寶失去獲得的欲望。如果寶寶不爬,家長可以站在寶寶身后,用雙手手掌抵住寶寶的小腳掌,左右手分別用力,促使寶寶向前爬。

3.如果寶寶情緒不好,不愿爬時,可先暫時放棄這項活動,等寶寶情緒好轉時再玩。

4.如果寶寶自始至終都不愿爬,或者寶寶沒有經(jīng)歷爬的過程就會走了,對于這樣的寶寶,補救的措施是讓他參加其他活動,比如玩游戲場的海洋球池、鉆滾桶等,訓練寶寶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愛心提示:

1.由于地球的引力,小寶寶可能只會趴著一動不動,這時可以讓寶寶從斜坡上爬下來,就容易多了。

2.如果寶寶已經(jīng)兩三歲了,就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再讓他爬,他會反抗。因此想讓孩子爬,大人僅僅站在一邊督促是不夠的,還要陪著爬,一來便于孩子通過模仿來學習,二來帶動孩子一起爬的興致。

3.寶寶爬的時候,可以放些好聽的音樂,媽咪也可以和寶寶聊天、講故事,讓他感覺爬是一件很輕松、快樂的事。

4.可以用其他游戲增加爬的樂趣,比如,早晨起來時,媽咪讓寶寶從被子的這頭爬到另一頭;讓寶寶從扁的包裝箱中爬過去等等。

5.每次爬的距離和時間不要太長,一般20米左右即可。

6.爬也是很累人的運動,寶寶爬完后讓他喝些水,補充一下體力,如果衣服濕了要及時更換。

7.智力正常的寶寶通過家長的指導,學一學補一補就可以了,而存在腦損傷的寶寶,通常學不會腹爬,對這樣的寶寶家長就要多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其他智力或動作障礙,必要時帶寶寶看醫(yī)生。

8.有的寶寶長期一側身體無力,需要另一條腿拖著向前移,并伴有其他動作發(fā)展遲緩時,家長要小心,最好去醫(yī)院做個檢查,排除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

寶寶智力開發(fā)的5大關鍵期


如何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是每個父母的心愿。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在為打造“天才寶貝”而尋覓良徑。

大腦研究的專家也證實多年來的觀點:早期的社交和情感經(jīng)驗是智力發(fā)展的關鍵。在寶寶成長的各個關鍵期鼓勵和支持寶寶多多接觸周圍的事物是開發(fā)智力的金鑰匙。

寶寶智力開發(fā)的5大關鍵期

刺激大腦

研究表明:通過不斷地刺激大腦,可以使大腦飛速發(fā)展。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可用以下四種方式循序漸進地刺激寶寶大腦——

低度刺激:讓寶寶觀賞花草、聽音樂等,有利于開啟寶寶的心智。

中度刺激:觀看電視大賽、智力比賽等,可培養(yǎng)寶寶觀察、欣賞、鑒別及語言表達能力。

高度刺激:插花、下棋、飼養(yǎng)小動物等,可以磨礪寶寶的耐心和鼓勵開動腦筋。

更高度刺激:吟詩、作畫、木刻、石雕、泥塑、演奏樂器、練武術、踢足球、搞小發(fā)明及航模等,可培養(yǎng)寶寶的求知欲、應急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智力開發(fā)的關鍵期

·關鍵期1:0—1歲,聲音辨別關鍵期

寶寶出生1周后,就能辨別出給他喂奶的媽媽的聲音,4周后就具有對不同聲音的辨別力。

訓練方法:

1在寶寶睡醒后,精神很好時,朗讀詩歌給他聽。

2經(jīng)常唱歌或放音樂給寶寶聽。

3經(jīng)常對寶寶說話,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稱等。

4經(jīng)常帶寶寶到戶外聆聽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各種聲音,如狗叫聲、喇叭聲、門鈴聲等,并向?qū)殞氁灰唤忉尅?/p>

5模仿動物的叫聲,鼓勵寶寶模仿。

6利用游戲的機會,讓寶寶辨別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

7多與周圍的人接觸,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特點和模式。

·關鍵2:0—2歲,動作發(fā)展關鍵期

訓練方法:

1滿月起,用手推著寶寶的腳丫,訓練他爬行。

2寶寶3個月時,在他小床的上空懸掛一些玩具,使寶寶雙手能夠抓到,鍛煉他的手眼協(xié)調(diào)功能。

3在寶寶6—7個月時多創(chuàng)造爬的機會,如讓寶寶俯臥著,放一兩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嘗試著去抓取玩具,以促進他動作的發(fā)育。

·關鍵期3:1—3歲,口語發(fā)展關鍵期

訓練方法:

1引導寶寶注意大人說話的聲音、嘴形,開始模仿大人的聲音和動作。這時主要是訓練寶寶的發(fā)音,盡可能使他發(fā)音準確,對一些含糊不清的語言要耐心糾正。

2引導寶寶把語音與具體的事物、具體的人聯(lián)系起來,經(jīng)過反復訓練,寶寶就能初步了解語言的含義。如寶寶在說“爸爸”、“媽媽”時,就會把頭轉向爸爸媽媽。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向?qū)殞毺釂枺缟⒉綍r問樹葉是什么顏色,并要求寶寶回答,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4鼓勵寶寶多說話,耐心糾正寶寶表達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地方。

·關鍵期4:2—4歲,計數(shù)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

訓練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經(jīng)常數(shù)數(shù)給寶寶聽,如給寶寶糖果時、上下樓梯時。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積木等,和寶寶一起數(shù)數(shù),增加寶寶對數(shù)字的感性認識。

3利用生動的形象,教寶寶認識數(shù)字符號,如“1像筷子,2像鴨子,3像耳朵”等。

4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讓寶寶做,如讓寶寶從數(shù)字卡片中找數(shù)字。

5運用具體實例,教寶寶加減法,可以用蘋果、積木等道具來演示。

6提供足夠的實物材料,讓寶寶自己動手,尋找數(shù)字間的聯(lián)系。

·關鍵期5:1—3歲,音樂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

訓練方法:

1選擇適合寶寶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話故事音樂等,與寶寶一起欣賞,同時進行講解,或向?qū)殞毺岢鰡栴},激發(fā)他的想象。

2選擇適合寶寶年齡特點的歌曲,教寶寶唱。

父母守則——開發(fā)智力的輔助工作

1保證營養(yǎng),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寶寶從出生起大腦就需要不斷地吸收各種幫助大腦發(fā)育、發(fā)展的營養(yǎng)元素,ARA和DHA成分對腦部和視覺發(fā)育非常重要。

多進行益智游戲,用游戲和玩具,通過科學的訓練和學習方法,向?qū)殞気斔途駹I養(yǎng),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孩子的腦部潛能,升級孩子的智力。

3多和寶寶交流。在寶寶玩游戲的同時,親人的參與很重要,父母的愛心和耐心能夠很好地誘導寶寶投入到游戲當中,將精神營養(yǎng)和物質(zhì)營養(yǎng)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給予寶寶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靈溝通。

相關推薦

  • 讓寶寶心靈健康成長四大關鍵 現(xiàn)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隱患,如社會危機和壓力所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工作中,教師和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從熱愛幼兒、培...
    2022-03-15 閱讀全文
  • 青蛙寶寶捉害蟲(中班健康教案) 引言:美麗的春姑娘走了,淘氣的夏弟弟來到我們身邊。太陽火辣辣的,像個大火球高高地掛在天空。幾只活潑可愛的小青蛙跟著媽媽來到莊稼地里捉害蟲。你瞧,它們多可愛呀!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
    2019-12-13 閱讀全文
  • 父母19個壞習慣危害寶寶 年輕父母的生活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甜蜜的三口之家布置的也是精致萬分,但是年輕父母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壞習慣正在危害孩子。 另外,實際上現(xiàn)在許多流行的家居設置、運動及生活方式并不適合兒童,更嚴重的是年輕父...
    2020-09-07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樂觀寶寶三大關鍵 導讀: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jīng)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
    2021-10-26 閱讀全文
  • Baby心理健康的關鍵詞 嬰兒心理健康關鍵詞:母愛 嬰兒期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zhì)營養(yǎng)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愛外,家庭人員、托兒所保育員等,同樣給嬰兒以...
    2021-12-07 閱讀全文

現(xiàn)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隱患,如社會危機和壓力所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工作中,教師和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從熱愛幼兒、培...

2022-03-15 閱讀全文

引言:美麗的春姑娘走了,淘氣的夏弟弟來到我們身邊。太陽火辣辣的,像個大火球高高地掛在天空。幾只活潑可愛的小青蛙跟著媽媽來到莊稼地里捉害蟲。你瞧,它們多可愛呀!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

2019-12-13 閱讀全文

年輕父母的生活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甜蜜的三口之家布置的也是精致萬分,但是年輕父母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壞習慣正在危害孩子。 另外,實際上現(xiàn)在許多流行的家居設置、運動及生活方式并不適合兒童,更嚴重的是年輕父...

2020-09-07 閱讀全文

導讀: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jīng)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

2021-10-26 閱讀全文

嬰兒心理健康關鍵詞:母愛 嬰兒期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zhì)營養(yǎng)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愛外,家庭人員、托兒所保育員等,同樣給嬰兒以...

2021-12-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