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別盲目阻止愛動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導讀:細心的父母可能會發(fā)現(xiàn),幾乎孩子的每個年齡段都有一個敏感期,做父母的豈不是每時每刻都要謹慎面對嗎?怎樣才能不錯過敏感期?有一個很簡便的辦法,就是順勢而為。

丁丁喜歡爬來爬去,一會兒爬到柜子里,一會兒爬到桌子底下,還喜歡玩沙發(fā)墊子,一個一個往上摞,摞好后踩上去蹦跳,倒下來后再來一遍,樂此不疲。外出時,丁丁喜歡從高處往下跳,喜歡爬假山,喜歡走馬路牙子,喜歡走不平的河沿。當然,令媽媽頭痛的花樣還遠不止這些,丁丁最酷愛的游戲是朝上扔東西,一天,他將沙發(fā)墊子扔到柜子上,居然要求蹲在柜子頂上看電視。媽媽對丁丁的這些舉動煩透了,經(jīng)常威脅他說:“別胡鬧,再淘氣,看我怎么收拾你!”

點評與解析

從安全的角度看,丁丁的表現(xiàn)是胡鬧或淘氣,但若從運動醫(yī)學角度來看,彈跳運動有健身健腦的作用,因為彈跳過程能產(chǎn)生振動,“外源性”振動與“內(nèi)源性”振動相結(jié)合,會讓孩子受益匪淺。從孩子自身成長的角度說,丁丁在全方位使用他的感覺系統(tǒng)去感知、探索空間,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努力掌握空間智能,這些活動對孩子將來掌握空間概念、識別幾何圖形非常有幫助。所有這些在大人看來毫無意義、淘氣的行為,正是孩子了解物體、空間之間的關(guān)系,建構(gòu)空間概念的最好時機。

要求孩子“不要動,安靜下來”,實際上是成人以愛的名義,包辦代替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讓孩子行動,就等于不讓孩子思考。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神秘的未知世界,別總是拼命地想去改變,而應(yīng)該嘗試著去了解。從生命的0歲到18歲,某個成長環(huán)節(jié)雖然對成人來說似乎難以理解,有些甚至具有不可知性,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靈是一個神秘的深淵,即便是照料他的成人,也難以達到對他的完全了解,這是人類心靈的廣闊和豐富所在。當我們不了解的時候,讓我們懷著敬畏之心,給他愛與自由,這是最明智的做法。承認對孩子了解還太少,才是我們進步的階梯。

因勢利導

所謂“天時”,就是什么時候開什么花,什么季節(jié)結(jié)什么果。同樣道理,什么時候教孩子也是有講究的,養(yǎng)兒育女也有一個“時機”問題。

學者們把孩子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稱為敏感期,具體說來,4個月~2歲是語言敏感期;1歲半~4歲是細微事物敏感期;2~4歲是秩序敏感期;2歲半~6歲是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3歲半~4歲半是書寫敏感期;4歲半~5歲半是閱讀敏感期;6~9歲是文化敏感期;0~6歲是孩子品質(zhì)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家長只要抓住孩子成長的“天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細心的父母可能會發(fā)現(xiàn),幾乎孩子的每個年齡段都有一個敏感期,做父母的豈不是每時每刻都要謹慎面對嗎?怎樣才能不錯過敏感期?有一個很簡便的辦法,就是順勢而為。丁丁正處在愛蹦的年紀,就讓他蹦去吧;孩子一段時間會把凡是能拿到手里的東西往嘴里送,把軟軟的香蕉捏得糊滿手,揮著沾滿香蕉泥的雙手,在桌上拍來打去,高興得手舞足蹈,就讓他玩去吧。孩子捏香蕉、拍桌子,正是手的敏感期的一個表現(xiàn),他在體驗粘糊糊和硬梆梆的感覺。只要不是危險品,讓他咬一咬又何妨,他需要用嘴去認知這個世界,不要人為地給孩子設(shè)置障礙,剝奪孩子用嘴、用手的自由,就等于剝奪他認識世界的機會。

所以,在孩子的敏感期,給孩子豐富多彩的刺激,盡可能地讓孩子去嘗、去抓、去爬、去嗅、去看、去跳、去聽吧!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是否要阻止寶寶拿別人的東西?


導讀:寶寶18個月,社區(qū)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每次在小花園里玩的時候,總有人來逗他,給他點東西吃,他也很習慣地拿了,我不想讓孩子養(yǎng)成隨便要別人東西的習慣,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講道理能明白嗎?我是否應(yīng)該阻止寶寶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寶寶18個月,社區(qū)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每次在小花園里玩的時候,總有人來逗他,給他點東西吃,他也很習慣地拿了,我不想讓孩子養(yǎng)成隨便要別人東西的習慣,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講道理能明白嗎?

問:寶寶18個月,社區(qū)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每次在小花園里玩的時候,總有人來逗他,給他點東西吃,他也很習慣地拿了,我不想讓孩子養(yǎng)成隨便要別人東西的習慣,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講道理能明白嗎?我是否應(yīng)該阻止寶寶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答:劉媽媽,你好。你的擔心我很理解。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物權(quán)的概念還不完善,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物品的區(qū)別,所以才會誰給都要,但這不是寶寶的過錯。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引導寶寶建立物權(quán)的概念和意識。先在家里定一些規(guī)矩,哪些物品可以拿?哪些不可以拿?若是想要,要媽媽點頭才可拿;若是鄰居給寶寶東西吃,請家長先接過來后再給寶寶吃更妥當。

孩子打架要勸阻嗎?


導讀:倘若“打架”只是孩子間無心的玩鬧和探索,大人又何必干預呢?也許當下阻止的,不只是孩子的一場打鬧,更是對童心的阻隔和經(jīng)驗的積累!

那年我到意大利探親,親戚家附近住著一對夫妻,丈夫叫西蒙赫,是位橋梁建筑專家,妻子西戈瑪在一家物業(yè)公司里工作,他們4歲的兒子科爾長得活潑可愛。

一天傍晚,我到他家去玩,西蒙赫和朋友卡瑟皮正在花園里下國際象棋,科爾和卡瑟皮的兒子魯索在草坪上玩耍。魯索和科爾年齡差不多,但個頭稍微高點兒。剛開始,兩個孩子玩得很開心。但玩著玩著,不知怎么的忽然打起架來,先是抱著摔,接著就開始拳打腳踢。瞧他倆的認真勁兒,我急忙去告知兩位正在對弈的父親。按我的想法,作為父母,他倆肯定得起身過去管好各自的孩子,起碼也要呵斥一聲,讓孩子停止這種打鬧行為。

誰料,兩位父親朝打架的孩子看了看,相互輕微一笑,好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繼續(xù)對弈??茽柡汪斔魅栽谀莾喝瓉砟_去,不一會兒,科爾被打哭了。我再次提醒西蒙赫他兒子被打哭了,可他只是對仍糾纏在一起的孩子瞅了瞅??茽柨拗鴵溥^去把魯索抱住使勁地往地上摔,兩個孩子越打越起勁,很快,魯索也被打哭了。就這樣,兩個孩子在邊哭邊打,而兩位父母卻繼續(xù)下自己的棋,對孩子打架視而不見。見兩個孩子打得難分難解,科爾衣服也被撕破了,我實在是忍不住,起身要去勸止把他們拉開,可西蒙赫卻叫我看棋,別管孩子的事。既然父母不讓管,我也只有聽他的了,但目光卻無法重新落回棋盤上,心里一直嘀咕:哪有這樣當父母的?

過了一會兒,當我再朝那兩個孩子望去時,奇跡發(fā)生了:他倆竟自動停止了打架,好端端地坐在草坪上,科爾正埋頭幫魯素穿剛才打架時掉了的鞋,那情景好像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打過架似的——盡管他們身上、臉上還都帶著打架的痕跡。兩位父母下完棋后,卡瑟皮見兒子魯素身上還臟兮兮的,很自然地伸手替他拍拍,然后哈哈笑著離開了,兩個孩子更是友好地揮手告別。

西蒙赫見我仍對他們放任孩子打架的事感到好奇,這才笑著解釋說:“對科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相互打架既是玩樂,又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打球沒什么不同。大人沒必要去阻止,更不必干預其中——因為他們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打架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樣,并不傷感情,你看,最后不是又和好了嗎?”

西蒙赫的這一番解釋,讓我深受啟迪,感悟良多。是的,倘若“打架”只是孩子間無心的玩鬧和探索,大人又何必干預呢?也許當下阻止的,不只是孩子的一場打鬧,更是對童心的阻隔和經(jīng)驗的積累!

不良習慣阻礙孩子成長


導讀:孩子處在成長的階段,較為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同時,要注意防范孩子的不良習慣,莫讓不良習慣影響了孩子成長。

表現(xiàn)1:男孩的一切表現(xiàn)像女孩;女孩的一切表現(xiàn)像男孩

問題分析:

有的家長或者喜歡女孩,或者看到男嬰長得像女孩,就把男孩當女孩來撫養(yǎng)。也有相反的情形,把女孩當男孩撫養(yǎng)的。

像這種家長不按兒童的實際性別,而按自己的意愿來撫養(yǎng)孩子,開始還看不出什么問題,有時甚至覺得有趣,然而經(jīng)過長期的強化,后果就顯現(xiàn)出來了,結(jié)果造成了孩子的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將對兒童的性格產(chǎn)生極其不良的影響。由于他們的行為有異于社會公認的行為準則,往往會受到同伴的歧視嘲笑和周圍成年人的壓力,從而出現(xiàn)內(nèi)向、孤獨、抑郁等不良性格。一旦這種障礙未能在兒童時代及時糾正,長大以后,他們將比一般兒童容易產(chǎn)生同性戀、異裝瘋等心理變態(tài),患者本人也因此萎靡不振、消極悲觀,無法正常地工作、學習、戀愛、結(jié)婚,甚至產(chǎn)生厭世和自殺等嚴重后果。

心理學家認為,只要家長引導有方,重視孩子的性別教育,同時改善環(huán)境條件,及時發(fā)現(xiàn)和矯治存在的問題,2歲至4歲之間孩子的性別認同障礙,是極有可提得到糾正的

表現(xiàn)2:孩子經(jīng)常托腮

問題分析:

兒童經(jīng)常托腮,會使腮部受壓,久而久之會妨礙兒童牙齒的正常發(fā)育。

而且,養(yǎng)成托腮的不良習慣后,坐姿必不端正,時間長了,還會影響脊椎的發(fā)育。

表現(xiàn)3:喜歡吃零食

問題分析:

從市場調(diào)查來看,兒童零食大多熱量高而營養(yǎng)素低,有些小食品還添加了色素、調(diào)味品和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長期食用對健康不利。

有些零食中還含有鉛,鉛是腦細胞的一大“殺手”。當血鉛濃度達5-15微克/100毫升時,會引起發(fā)育遲緩和智力減退。

表現(xiàn)4:過度肥胖

問題分析:

隨著兒童營養(yǎng)過剩的問題日益嚴重,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齡正在急劇下降。英國科學家已經(jīng)發(fā)出警告,許多14歲以下的小胖墩已經(jīng)開始表現(xiàn)出早期糖尿病癥狀,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其成年后必患糖尿病無疑。

實際上,除了英國以外,絕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都存在同樣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同時,醫(yī)學專家證實,發(fā)育不好的胖孩子易患缺鐵性貧血。

總之,過度肥胖是引發(fā)許多兒童疾病的罪魁禍首。

表現(xiàn)5:整日迷戀玩具

問題分析:

現(xiàn)在琳瑯滿目的玩具,占據(jù)著兒童活動空間,給孩子增添了樂趣的同時,卻逐漸和大人疏遠。

醫(yī)學專家指出,當心兒童患了“玩具孤獨癥”。有些孩子有時一旦離開玩具,就變得煩躁不安,對父母或周圍的人不屑一顧。

據(jù)兒科心理專家分析,導致兒童“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生活節(jié)奏加快,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玩,便用玩具來代替。

表現(xiàn)6:打游戲機成病

問題分析:

暨大醫(yī)學院心理醫(yī)生孟憲漳博士分析,孩子們打游戲機上癮與心理素質(zhì)有關(guān)。

他們的思維還未定型,自制能力差,多以自己喜好為標準。尤其是獨生子女,父母一般會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據(jù)分析,青少年由于自省意識較弱,自尊心又特別強,外人施以心理輔導可能被拒絕,故父母是“最好的心理醫(yī)生”。

有關(guān)專家還指出,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問題后束手無策,可向青少年輔導機構(gòu)咨詢,許多大醫(yī)院都有心理診室。

表現(xiàn)7:整天悶在屋里,不愿到戶外參加體育鍛煉

問題分析:

英國醫(yī)學專家指出,自從電視機、電子游戲機等取代以往的娛樂方式之后,孩子們的活躍程度就不如過去了,這一代青少年到了成年,就很容易患心臟病。

英國心臟病基金會的衛(wèi)生專家們研究認為,孩子長時間悶在屋里會使他們因心臟發(fā)育不良而導致心臟病,父母有心臟病的子女,這時要患有比其父母更為嚴重的心臟病。

為了保證少年兒童心臟的正常發(fā)育,預防和減少心臟病的發(fā)病率,有必要提醒家長,讓孩子抽出一些時間到戶外去參加體育鍛煉,以達到心臟發(fā)育所需要的運動量,保證身心健康成長。

表現(xiàn)8:經(jīng)常掏耳朵

問題分析:

耳道皮膚也和全身皮膚一樣,有毛囊、皮脂腺,還有分泌耵聹的腺體。耳朵癢的原因很多,可能和皮膚濕疹、霉菌感染或耳道進水有關(guān),這些疾病與癥狀都可以引起耳癢。

用不潔器械去掏、去挖,最容易損傷耳皮膚而引起耳道發(fā)炎;另一方面,耳道有生理彎曲,弄不好,傷了鼓膜致耳聾,就會終生遺憾了。

如果孩子耳朵癢,家長要領(lǐng)其去醫(yī)院檢查,經(jīng)醫(yī)生檢查又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異常,可以用手指按摩耳孔和耳孔前的耳屏,或用藥棉蘸酒精擦耳朵或淺耳道,這樣既能止癢又能消毒。要逐漸改變掏耳朵的習慣。

表現(xiàn)9:愛花錢、愛要錢

問題分析:

孩子的可塑性極大。要使孩子養(yǎng)成節(jié)儉、不亂花錢的好習慣,家長的正確引導極為重要。

孩子不正當?shù)孬@取金錢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也是社會公德和法紀所永遠不能容許的,但其根源還是他們毫無節(jié)制地亂花錢。

讓孩子無節(jié)制地亂花錢會使孩子喪失自謀生計和承受艱苦生活的耐力,甚至走上了“找錢”不顧一切的道路。

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更應(yīng)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的教育,向他們灌輸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天下興亡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防止孩子的自私心理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在現(xiàn)代家庭中,孩子不自覺地或不知不覺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這就提醒我們,家長在把希望和愛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時,又要防止他們滋長自私心理。

在家庭里,孩子應(yīng)處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應(yīng)該由家長根據(jù)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合理的按排,切不可遷就他們的不合理要求。

現(xiàn)代的獨生子女,統(tǒng)統(tǒng)處于4:2:1氛圍,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護使他們的自我意識觀念增強,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檔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須以他的情緒變化和要求為中心,如果達不到要求,動則耍脾氣,家長一見家中的“小皇帝”抖脾氣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從孩子,這就是滋長兒童自私觀念的溫床。

要糾正孩子的自私觀念,家長就不能不合理要求給予滿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給予滿足。臺灣皇龍投資公司董事長黃任中,可稱億萬富翁,他對孩子的物質(zhì)要求一般只滿足四分之一,可謂用心良苦。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對兒童,家長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滿足欲望,而不履行義務(wù)的特殊地位,要讓他們懂得欲望的滿足和履行義務(wù)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獨自一個享用,而是主動與他人分享,在家務(wù)上,則常常想到自己應(yīng)該幫父母干點什么。這樣,孩子才會養(yǎng)成尊重長者,關(guān)心別人的習慣,而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

此外,父母自身也應(yīng)以身作則。有一則笑話,一對夫婦對兒子千般呵護,而對父母萬般挑剔,某一天,這對夫婦對父母的惡劣態(tài)度被兒子看到了,其子大聲叫喊,“我記住了?!保涓改竼査涀×耸裁?,其子說“我記住了你們怎樣對待祖父母,看我長大后怎樣收拾你們。”,父母啞然??梢娚碚安恍笔呛蔚戎匾摹?/p>

制止孩子說粗話


導讀:說粗話嚴重破壞一個人的形象,孩子說粗話影響更是惡劣,大人要制止孩子的粗話行為,使其成為討人喜歡的好孩子。

說粗話的孩子絕對不會討人喜歡,但是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呢?有如下4個步驟。

一、如果不能接受孩子說的話或不能容忍他說話的語調(diào),馬上向他表明你的立場,可以這樣說:“我們家每個人都尊重別人,我們從不像你剛才那樣說話。

二、要注意受指責的應(yīng)是粗魯?shù)恼Z言,而不是孩子本人,同時要給他重新選擇的權(quán)利。你可用開玩笑的口氣說:“你真的要那樣說嗎?”如果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并加以改正時,要向他表示肯定,用你的實際行動教他尊重別人。

三、小孩子在生氣、受挫折、失望或是感到無人疼愛時,就會說臟話,表現(xiàn)得粗野無禮,頂撞大人。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克制自己。

四、耐心向孩子解釋不禮貌的語言會給1個人帶來如下傷害:它能使1個人感到很傷心,很生氣。平靜地向孩子講述他無禮頂撞你的內(nèi)心感受,即使1個3歲的孩子也會明白他傷害了你的感情。

相關(guān)推薦

  • 不要盲目阻止寶寶上竄下跳 導讀:要求孩子“不要動,安靜下來”,實際上是成人以愛的名義,包辦代替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讓孩子行動,就等于不讓孩子思考。 丁丁喜歡爬來爬去,一會兒爬到柜子里,一會兒爬到桌子底下,還喜歡玩沙發(fā)墊子,一個一...
    2021-11-20 閱讀全文
  • 為什么要阻止孩子哭 孩子哭個不停的時候,爸爸媽媽要上前阻止嗎?其實爸爸媽媽要做到的就是允許自己有情緒,繼而也接納、允許孩子有情緒。 懂得“同理”自己,才會“同理”孩子,只有了解到自己為什么會哭泣,才會順藤摸瓜理清導致孩子...
    2021-05-17 閱讀全文
  • 不要阻止孩子爬行的腳步 不要阻止孩子爬行的腳步xx13個月會走,但并非會走了之后,就忘了爬~遇到上坡或是下坡還是非常喜歡通過爬行來前進。五一之后難得的好天,整天帶xx到戶外溜達,僅僅幾天的功夫,我又成為小區(qū)里的焦點人物,原因...
    2020-10-22 閱讀全文
  • 是否要阻止寶寶拿別人的東西? 導讀:寶寶18個月,社區(qū)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每次在小花園里玩的時候,總有人來逗他,給他點東西吃,他也很習慣地拿了,我不想讓孩子養(yǎng)成隨便要別人東西的習慣,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講道理能明白嗎?我...
    2021-11-01 閱讀全文
  • 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 自家的孩子很聽話通常是做父母自豪的事情,其實,孩子盲目的“聽話”也不一定是好事。 “聽話”的孩子走上社會后,很容易被花言巧語所欺騙,造成辦事能力的不足。 所以很多家長這個時候又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多么不讓人...
    2020-06-08 閱讀全文

導讀:要求孩子“不要動,安靜下來”,實際上是成人以愛的名義,包辦代替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讓孩子行動,就等于不讓孩子思考。 丁丁喜歡爬來爬去,一會兒爬到柜子里,一會兒爬到桌子底下,還喜歡玩沙發(fā)墊子,一個一...

2021-11-20 閱讀全文

孩子哭個不停的時候,爸爸媽媽要上前阻止嗎?其實爸爸媽媽要做到的就是允許自己有情緒,繼而也接納、允許孩子有情緒。 懂得“同理”自己,才會“同理”孩子,只有了解到自己為什么會哭泣,才會順藤摸瓜理清導致孩子...

2021-05-17 閱讀全文

不要阻止孩子爬行的腳步xx13個月會走,但并非會走了之后,就忘了爬~遇到上坡或是下坡還是非常喜歡通過爬行來前進。五一之后難得的好天,整天帶xx到戶外溜達,僅僅幾天的功夫,我又成為小區(qū)里的焦點人物,原因...

2020-10-22 閱讀全文

導讀:寶寶18個月,社區(qū)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每次在小花園里玩的時候,總有人來逗他,給他點東西吃,他也很習慣地拿了,我不想讓孩子養(yǎng)成隨便要別人東西的習慣,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講道理能明白嗎?我...

2021-11-01 閱讀全文

自家的孩子很聽話通常是做父母自豪的事情,其實,孩子盲目的“聽話”也不一定是好事。 “聽話”的孩子走上社會后,很容易被花言巧語所欺騙,造成辦事能力的不足。 所以很多家長這個時候又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多么不讓人...

2020-06-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