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盡情的玩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幼兒園玩的游戲今天,主題活動一結束,孩子們一個個便分頭托腮,向窗外張望著,心卻早巳飛到了外面。只怪天公不做美,連續(xù)幾天的綿綿細,孩子們無法進行戶外活動,只能呆在教室里,就像一群久居籠中的小鳥一樣??粗麄円环诡^喪氣的模樣,我也只能為之嘆氣。這時,一個調(diào)皮的身影突然閃到我的身邊,原來是楊楊,他馬上拉著我的手來到窗戶邊說:“老師,今天沒下雨,我們也去玩一下好嗎?”其實我早就知道今天沒下雨,只是怕地上的水沒干,弄臟小朋友的衣服,才不讓他們出去的,接著又有幾個幼兒跑過來央求我說:“老師,帶我們出去玩一下吧!”經(jīng)不住他們的再三懇求,我終于答應了帶他們出去,但向他們提出了幾點要求。孩子們一聽說要出去什么條件都滿口答應了下來。孩子們象出籠的小鳥一般飛到了外面。接下來的時間本以為會過得很平靜,誰知道玩具場的另一邊傳來驚叫:“陽陽,倒在地上了?!蔽易哌^去,拔開人群一看,可不,只見陽陽小朋友躺在地上四肢挺直,眼睛微閉,小朋友在一邊叫著:“陽陽,快起來,快起來。”可他還是沒有半點反應,幾個膽子稍大的孩子,邊用手搖晃他的手臂,邊叫著他的名字,還是不動。我正準備掏也手機拔打急救電話時,陽陽卻一骨碌爬了起來,笑嘻嘻地說:“我們正在玩病人的游戲呢?”此進,我真是又氣又急,真想把他狠狠地罵他一頓,可又轉(zhuǎn)念一想,孩子們難得玩得這么投入,而且在游戲的同時還能鍛煉他們遇事處事的能力,放縱他們一回吧。馬上,那邊就有一個小朋友,把手放在耳朵邊作打電話狀說:“喂!120嗎?我們這里有一個小朋友生病了,快來呀!”接著,就有幾個幼兒來把他扶到別處去“看病”看著他們玩得這么開心,我也忍不住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其時,在很多時候老師不妨也帶著一顆童心走進他們的世界去,你會發(fā)現(xiàn)那里真的很美,很有趣。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讓孩子盡量多玩而不是多做
秋意漸漸轉(zhuǎn)濃,秋風慢慢變瑟,時鐘撥到了深秋,我們的孩子就如同這一直行走的時針,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著,在這“滴答滴答”聲中,他們不經(jīng)意地有了細小的變化,若你能及時捕捉,那你便一定會為這“小而強大”的進步感到欣慰……
十月,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蘋果和桔子》,于是,談一談自己喜歡的水果成為了孩子們最熱門的話題,嘗一嘗各式各樣的水果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愿望,畫一畫可愛的水果寶寶成了孩子們最樂意的事兒。當然,隨著主題的發(fā)展,我們在區(qū)角里進行了材料的投放和跟進,新開的水果店便是最受歡迎的場所,孩子們在水果店里制作完一只紅蘋果后,臉上立刻會洋溢著滿意和快樂的微笑。
有一天的區(qū)角活動,我正巧路過水果店,店里很安靜,點點和玲玲正在制作蘋果,她們平凡卻又深刻的動作令我為之駐足。只見點點把報紙球用力的捏成了小球,接著,她努力得想要讓紙球塞進喜糖袋里,但是點點的手太小了,握住了報紙球就沒法拉緊喜糖袋兩端的繩子,一次、兩次失敗以后,點點有些著急,拍拍旁邊玲玲的肩膀,說:“幫幫我!”玲玲聽立刻回答她好的。于是,兩個孩子開始合作制作起一只蘋果來。點點負責把報紙球用力塞進喜糖袋子里,玲玲負責拉兩端的繩子,這樣“你一塞、我一拉”,報紙球終于乖乖地進入了喜糖袋子里,兩個孩子松了口氣,開心地跑到我甩了甩她們制作的小蘋果,興高采烈地叫喊著:“老師,你看,你快看!”看著孩子們喜悅的笑容,我不僅為她們的成功,更為彌留在她們身上的那份“合作”精神感到欣慰。
其實,當初提供這份材料的時候,我們只是關注到材料與主題的匹配以及材料的層次性體現(xiàn),并沒有意料到它能促進孩子之間的合作行為。點點遇到困難向同伴發(fā)出求救信號,玲玲愿意幫助有困難的朋友一起解決困難,這些都說明了兩個孩子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識,而老師提供的這份“比較難”的材料恰恰給兩個孩子的合作創(chuàng)造了契機。設想,假如蘋果只是單純的涂涂顏色,那么孩子在操作時便是獨立的,甚至是與同伴沒有交流交往的,正因有那么點“難”,需要別人幫忙才能完成,所以才促使了兩個孩子合作完成。可見,教師在材料提供的時候是有技巧的,簡單的材料適于平行操作,側重于孩子技能的習得,孩子之間的交往自然會少一些;提供稍難的材料可以把指導重點放置于對孩子間“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孩子意識到與他人一起完成的便利和成功。
當然,這些結論并不適用在小班區(qū)域游戲中,因為這樣一來,必定學習的成分大于游戲。其實,游戲本身就是一個讓孩子相互間交往的過程,我們不能只注重“合作”卻忽略“交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有時卻是不能兼得的。所以,我們在小班孩子區(qū)域游戲中,可以多提供一些簡單易做的半成品,促進區(qū)域與區(qū)域間的互動,帶動孩子間的交往;而在集體學習活動中,提供稍難一些,需要與同伴一同完成的材料,幫助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
因此,作為區(qū)角游戲的材料,我還是建議簡化一下這個制作蘋果的材料,讓孩子盡量多玩而不是多做,但對于這次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合作行為”,我想我們應當進行及時的表揚,同時,在講評環(huán)節(jié)中進行講解,將這個“合作技能”分享給其他孩子。
一只蘋果,一段故事,以上便是從“這只蘋果、這段故事”發(fā)散出的一系列想法。
放手讓孩子玩一玩
人是自然之子,天性喜歡親近大自然,回想我們小時候也愛玩泥、玩土、玩水。在我們幼兒園的后院,有一塊很大的草地,我班孩子很喜歡在那里玩一玩土,東挖西挖,玩得不亦樂乎,當然免不了身上、臉上臟得像泥猴。一次我?guī)Ш⒆釉谕恋厣贤妫堼埮苓^來說:“老師,土臟,奶奶不讓玩。”我蹲下來問他:“那你想不想玩?”他默默點點頭,我說:“沒關系,你玩吧,我不告訴你奶奶,這是我們的秘密?!焙⒆觽儗δ嗤恋呐d趣與日俱增,探索的范圍也越來越廣,開始對泥土里的小動物產(chǎn)生了興趣。一次龍龍從泥土中挖出半條流血的蚯蚓,他把“戰(zhàn)利品”拿給伙伴們看,孩子們圍在一起研究這個“寶貝”有的孩子問:“它受傷了,會死嗎?”龍龍馬上說:“蚯蚓住在泥土里,身體斷了會再長出來?!甭犞堼垺耙姸嘧R廣”的話,我立刻表揚了他,在放學時并把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了龍龍奶奶,龍龍奶奶笑呵呵的說:“玩泥還玩出知識了,看樣子玩土也不是件壞事?!爆F(xiàn)在的孩子經(jīng)常對剛買的玩具失去了興趣,但對這些臟兮兮的東西,總是不厭其煩,所以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不要阻止,而應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多讓孩子去玩水
水是萬物之母。愛玩水是人類的天性,更別提孩子。我們會注意到孩子很愛在下雨的時候去踩水坑,孩子很愛玩水槍,或者洗澡的時候?qū)⑼婢呓谒锿娴牟灰鄻泛酢W⒁獾胶⒆拥倪@些表現(xiàn),我們作為孩子的引導者,就要善于去引導孩子。孩子玩水有什么好處呢?首先是順應他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時候幾乎不用家長或者老師去敦促孩子。所以我們要為他的這個興趣設置條件,比如教師多開展一些可以玩水的活動,讓孩子去了解水的特性,水的用途,知道水來之不易,形成珍惜水資源的概念。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游泳,也讓孩子去踩水坑,讓他們在玩水的過程中區(qū)探索世界,去驗證他們的猜想。其次我們要讓孩子在興趣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提高技能。比如教師可開展“我愛玩水”的科技活動,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或者發(fā)明一些小玩意,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家長尤其是父親亦可陪同孩子一起去釣魚、觀察池塘等自然環(huán)境,在自然環(huán)境中學會觀察,熱愛自然,獲得生存技能。最后一點就是保護好孩子了。玩水很有趣,但是雨天玩水也有一定的隱患,家長和老師要注意告訴孩子雨天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不能再雷雨天玩手機等常識,更要教孩子雨天在外的保護措施,如果雨后要玩水,踩水坑,也要注意多穿衣服,避免感冒等。
讓孩子盡快適應集體生活
我會蹲下身來多和孩子用眼睛“說話”
今年三月份接手了一個新開的班級。全部的孩子都是新生,我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做好心理準備,迎接他們適應期的哭泣。
第一周的教學主要是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和教室環(huán)境,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座位等,以玩玩具、講故事、做游戲為主,積極鼓勵正面教育,盡早地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努力使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把孩子送到三位完全陌生的老師手中,不光孩子有焦慮情緒,家長也有。你們最關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哭,吃飯好不好等,但這種焦慮常常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因此家長要樹立一種觀念:小鳥長大了,就會飛,為了讓小鳥飛得高,飛得遠,父母應該推他一把。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里,就要讓他學習獨立生活。
有些家長送孩子來,孩子好好的,大人倒先哭起來了,結果弄得大人、小孩一起哭。還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后,總是不放心,不肯離去,陪著孩子玩,有的躲在窗外偷看。這樣,孩子永遠都無法學會獨立,等到別的孩子都已適應集體生活時,你的孩子上幼兒園還要哭鬧。
所以,當你們把孩子送到老師手上時,就應該以信任的心態(tài)和孩子說再見。
怎樣讓孩子盡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其實光靠幼兒園的教育是不夠的,也需要家長的配合:
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有的孩子坐著等老師來喂,有的孩子還有比較嚴重的偏食挑食現(xiàn)象。
在家里可以試著讓孩子這樣做:1.吃飯時先鼓勵孩子自己吃,孩子不愿吃了再喂;2.飯前不要讓孩子吃零食;3.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離開飯桌;4.教會幼兒如何使用勺子。
二、不愛護玩具:玩具隨地亂扔不會整理,并且有搶奪玩具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家長包辦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沒有與別人分享的經(jīng)驗。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求孩子學習整理玩具。我們提醒他們玩具也有自己的家,我們玩好后應該把他們都送回家。對于要搶玩具的孩子,我們要求多跟孩子說,“大家一起玩好嗎?”“你玩好了再給我玩好嗎?”等等語言。家長平時在家也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來收拾玩具。
三、行動自由散漫:孩子剛上幼兒園,從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到一個相對來說有規(guī)范的幼兒園集體生活,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比如上課或游戲時還有幾個孩子隨意走開,集體觀念差。而且孩子們好模仿,一個走開了,后面會有很多小朋友跟著一起離開。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方面會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游戲時,多考慮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會對小朋友有一定的紀律約束。
放手!讓孩子自己玩
有一天,我想讓孩子們在戶外活動中嘗試自由活動,便說:“今天請小朋友自由活動,不過活動的時候老師有幾個要求:一是玩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鬧,不猛跑猛停,防止摔傷。二是要在老師的周圍活動,不跑到遠處去,讓老師看得見。三是有什么事及時向老師匯報。小朋友能做到嗎?”
“能!”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一會功夫,孩子們便各自開心的玩了起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他們有的在做小組游戲,有的蹲在地上打卡,有的在藏貓貓,有的在玩大風吹,有的在自己打籃球……活動結束的時候,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對我說:“老師,明天還讓我們自己玩吧?!?/p>
沒想到,一次看是隨意的自由活動卻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仔細反思這次組織的自由活動,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其實孩子們的組織力及想象力是挺豐富的,以后要多給還孩子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的展示自己。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當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玩!
教育隨筆:讓每個孩子盡量“長”上去
今天,讀到了一句非常好的話: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的一句話,說的非常有哲理。孩子有自己的發(fā)展階段和規(guī)律,不能把所有孩子一概而論。“理平頭”、“揠苗助長”的教學方法都是極其不科學的。
我們班的孩子中,大部分都比較符合《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中的各項要求,但有幾個孩子的情況還是比較特殊的。其中一個小朋友名字叫小宇,小宇生性比較內(nèi)向,膽子也比較小,在課堂上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在畫畫的時候他也只是用眼睛看著我,從來不動手。我勸過,也說過,但小宇的“不行動”絲毫沒有改變。一直到一次活動,那是一次戶外體育活動——袋鼠運蛋。小宇所在的男生隊都落后一段距離了,這時候,輪到小宇做袋鼠夾毽子了,他在夾之前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心里有點害怕,但是很想得到鼓勵。于是我大喊了一聲:“小宇,加油!你跳的最快了!”聽到我的吶喊,其他男生隊的小朋友也都喊起來:“小宇,加油!小宇,加油!”小宇有自信了,跳的速度也快了起來,在這一輪,男生追上甚至超過了女生,我不失時機的夸了小宇一句:“小宇,你真棒!跳的真好!”小宇的臉上汗珠直往下淌,但嘴角卻有笑容了。我感覺,自信的種子已經(jīng)在小宇的心中發(fā)芽了。果不其然,在以后的活動中,小宇在我的鼓勵下舉手回答了問題,并且開始拿筆畫畫了。現(xiàn)在,小宇已經(jīng)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活潑開朗多了。在舉手回答問題時也非常積極了,跟小朋友相處的也非常好。
從這個事中,我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但要懂得,每一塊玉的雕琢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一定要特殊情況特殊對待,讓每個孩子都有適合自己成長的軌道,老師的責任就是找到孩子的特殊軌道,而不是“一刀切”,讓每個孩子都盡量“長”上去。
如何讓孩子自覺撿玩具?
今天的游戲中,我為小朋友準備了雪花積木,可是在游戲開始后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地上的雪花積木撒了好多,于是我在旁說了聲:“寶寶們,積木掉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啊?”可是不知是因為寶寶們玩得太高興了沒聽見,還是聽見了也不想撿,寶寶們誰也沒有去檢。本來碰到類似情況,我總是會讓小朋友把積木撿起來再玩??墒?,我想,為什么孩子們非要我去說了,才肯撿呢,難道真的是我的常規(guī)工作沒有做好嗎?我在思考著,能不能想到一個孩子主動愿意去撿的方法呢?孩子的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二、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那個空筐,靈機一動,拿了筐說:“寶寶們,地上有這么多的蘑菇,我去采蘑菇了?!辈炱鹆艘黄┗ǚe木。這個方法真靈,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積木,搶著撿地上的積木。一會兒,就把地上撿的干干凈凈。在積木撿完后,有的寶寶說:“這是紅的蘑菇,這是黃蘑菇”。然后他們把紅的黃的各放在一邊,開始把撿起來的雪花片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分別放在了兩個筐里。而且嘴巴里還不時的說:“這邊有好多的紅蘑菇,這邊有好多黃蘑菇?!狈诸愡M行完了之后,他們開始拼插雪花積木,整個游戲玩了很長時間,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只用了雪花積木和塑料籃子兩樣東西,但他們的興趣始終濃厚,而且游戲也進行的有聲有色。在游戲結束時,我問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他們齊聲說“開心”,還一再要求我下次再玩“采蘑菇”的游戲。
三、我想,如果在開始時我以傳統(tǒng)的方式“命令”小朋友們撿完了積木再玩,那么他們的情緒一定會受到影響,對今天的游戲也會失去興趣。而2—3歲幼兒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他們的注意很不穩(wěn)定,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而且他們的模仿性強。我所采取的“采蘑菇”的游戲,一下子就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雖然到后來游戲的性質(zhì)產(chǎn)生了變化,但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利用僅有的籃子和雪花積木,使游戲進行得有聲有色。這其中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注意事項幼兒園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非常的關注。
讓幼兒盡情享受餐后美好的時光
每天吃完午餐后,孩子們都異常的興奮。因為在這段時間里老師既要幫助吃得慢的幼兒,又要關注已經(jīng)吃好的幼兒活動,所以早早吃完飯的孩子是不用被老師緊緊盯著的,他們非常放松,于是有些孩子就開始和伙伴們追逐嬉戲,有些孩子則跳著蹦著自由活動。然而就在這一小段時間里面孩子們之間容易發(fā)生混亂,隱藏著許多安全隱患,這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特別是我們班的幾個男孩子特別調(diào)皮,安靜下來的時間非常少,而且還會帶動其他聽話的小朋友。那末如何讓每一個孩子愛好餐后運動,而且能包管幼兒平安、順利進行餐后運動,是我不停思慮著的成績?!毒V領》中指出:“應包管幼兒天天有恰當?shù)淖粤⒕駬窈妥栽谶\動光陰
,樹立優(yōu)越慣例,防止不用要的治理行動,慢慢領導幼兒進修自我治理?!?/p>
我覺得組織活動時首先還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幼兒知道了安全規(guī)則他們才會有序的進行活動。那么在我們班每次小朋友吃飯之前我都會進行簡短的餐前談話,讓幼兒了解飯后休息的好處和飯后激烈運動的壞處。其實孩子很怕肚子痛,很怕吃藥打針,那么了解了這些健康小知識,他們漸漸的有了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現(xiàn)在我們班的小朋友吃完飯后基本上能在小椅子上安靜的坐一會兒,有些孩子還會提醒其他同伴呢!混亂的場面明顯好了很多!
其次要加強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減少交互環(huán)節(jié)??刂朴變旱倪M餐時間差距,減少與自主游戲環(huán)節(jié)的交互時間,這就要求幼兒有良好的進餐習慣。對于“狼吞虎咽”的幼兒,我們將引導他其這樣吃飯的不良之處,并及時監(jiān)督與提醒,要求他們細嚼慢咽;對于吃飯速度較慢的幼兒,我們借助家園的力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一起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接著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nèi),這樣能大大減少幼兒的亂跑行為,從而降低因跑動、碰撞而發(fā)生的安全事故。我們一般規(guī)定在餐后進行閱讀活動,請孩子坐在上課的位置,這樣既不影響吃飯的孩子,又能在老師的視線范圍內(nèi),而且提供的書籍是平時給孩子講過的故事,他們看起來更加專注。
最后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組織起來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餐后活動中的幼兒應該是快樂的、自由的,讓幼兒盡情享受餐后美好的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