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別只盯著孩子的缺點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晶晶吃飯撒飯粒,無論大人怎么批評,他都改不了這個毛病,有時甚至用腳把掉在地上的飯粒擦來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頓飯,他有兩頓飯的時間要挨罵,甚至挨打。晶晶的父母自覺無招了,便求助于心理醫(yī)生,醫(yī)生建議:“當晶晶再犯同樣的毛病時,你們不必去理會他。

”父母遵醫(yī)囑,當孩子再用腳擦桌底的飯時,佯裝沒看見。幾天下來,媽媽發(fā)現(xiàn)晶晶沒再用腳擦飯,立即表揚了孩子,“今天晶晶的鞋底沒有黏黏糊糊的飯粒,真干凈!”“晶晶的桌子底下沒有飯粒,看了真讓人舒服?!焙⒆右姼改笇ψ约翰溜埩5氖虏宦劜粏枺徊溜埩5公@得表揚,便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掉飯粒,即使掉了飯,也會彎腰撿起,晶晶受表揚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漸漸地,晶晶在不知不覺中改掉了這一毛病。

正面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對于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會使孩子感到高興,以后愿意再重復這種良好行為,這種做法叫正強化。有些父母的眼睛總盯著孩子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就稱之為負強化。負強化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反而易于強化這種習慣。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著急,于是逢人便說:“我這孩子只吃雞、鴨、魚、肉……蔬菜一點也不沾,真讓人著急?!碑斨说拿鏀?shù)落孩子的缺點,這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如此強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幾乎不可能。

晶晶的父母錯誤地認為,關注孩子的壞行為,對孩子進行訓導和懲罰,可以制止不良行為的發(fā)展。其實對孩子來說,這種懲罰和訓導都似乎是一種獎勵,因為這一行為引起了父母的重視,故孩子對這一行為印象深刻。這就是不少孩子愛惡作劇的原因所在。

別只盯著孩子缺點

每個人都希望被人關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著孩子缺點的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或是覺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當然,不值得大驚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會選擇引起父母注意的負面行為,而不愿選擇父母毫不理會的行為。

父母關注什么行為,這種行為就會逐漸形成孩子的習慣。因此,父母應多關注孩子好的一面,對良好行為給予及時肯定與獎勵,淡化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采取漠然處之的態(tài)度,使他沒有加深印象的機會。

淡化孩子的缺點絕不意味著為孩子的行為護短,也不是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缺點時,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設法替孩子開脫辯解,而是策略地對孩子進行正強化。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做家務只是搞著玩 家庭教育缺了啥


“我家孩子做事完全憑心情”、“孩子還小,不用懂太多的家務事”……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調(diào)查顯示,超七成家庭在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上缺失。昨日,由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組織的我市首個兒童生活實用技能公益訓練營開營,40名小朋友學習做清潔、包粽子、做蛋糕。

從訓練營第一課上,培訓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主要存在動手能力差和技能不規(guī)范的問題。今后,該中心每月將征集40名6~14歲的兒童,對他們進行免費的家務、烹飪、安全、園藝、烘焙等生活技能培訓。

包粽子10個孩子七八個不會

在“小手巧包愛心粽”訓練區(qū),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包粽子。一個戴眼鏡的男孩不到10分鐘就包好了5個粽子。男孩叫劉俊翔,8歲半,是江北區(qū)蜀都小學二年級學生。他告訴記者,他要認真學習,端午節(jié)好上街賣粽子。劉俊翔包的第一個粽子鼓鼓的,后面包的則越來越小?!拔乙喟鼛讉€回家送給家人?!眲⒖∠枨那牡馗嬖V記者,“包多少,就能帶多少回家。”

從當天的訓練情況看,孩子們主要存在動手能力差和技能不規(guī)范兩個問題。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培訓教師羅文伽告訴記者,比如包粽子,10個小朋友中有七八個沒包過,甚至有些年輕家長也不會包,“雖然很多孩子訓練后都能包,但上手很慢,這和動手能力較差密切相關”。

“我家孩子做事完全憑心情?!奔议L李亞玲也說,孩子多數(shù)時間不會做事,有時候做一半就不做了,家里也沒強行要求。

做清潔剛拖了地又踩上腳印

在“我家亮堂堂”訓練區(qū),老師正在教孩子們?nèi)绾巫銮鍧崱?/p>

“倒垃圾時不能拿著撮箕抖,這樣很容易把垃圾灑在地上。”老師邊示范邊說,倒垃圾時要將掃帚壓在撮箕上。

在短短20分鐘訓練時間內(nèi),8歲的男孩楊浩然問了不下十個問題。楊浩然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平時喜歡問問題,但很少問家務事的問題,今天的表現(xiàn)讓她沒想到。

羅文伽說,從現(xiàn)場調(diào)查來看,雖然幾乎所有小朋友都在家做過家務活,但往往是玩耍。比如掃地,很多小朋友就是隨意掃兩下,不會正確使用撮箕;再如拖地,很多小朋友往往這邊拖了,那邊又印上了腳印等。

培訓現(xiàn)場,家長何冬妮告訴記者,孩子在家會幫忙洗洗小東西,偶爾也會拖拖地,但感覺并沒認真去學做家務,只是搞著玩。還有家長表示,孩子還小,不用懂太多的家務事,以后長大了自然會學著做,現(xiàn)在不用太急。

學烘焙自己做生日蛋糕很開心

在“愛的烘焙師”訓練區(qū),老師捧出一個機器貓造型的蛋糕,并領頭唱起了生日快樂歌。原來,當天是營員李海玥小朋友9歲生日。李海玥的心愿是為自己做一個小生日蛋糕。

“開心,開心,非常開心?!崩詈+h坐在椅子上,蕩著雙腿,臉上綻放出純真的笑容,“做蛋糕很好玩,特別是灑醬的時候?!?/p>

調(diào)查:孩子生活技能教育,超七成家庭缺失

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開展前,中心針對6~14歲兒童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情況的調(diào)查顯示,超七成家庭在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上缺失。該負責人分析,缺失原因,一是家長工作繁忙,沒時間對孩子進行技能培訓;二是家長重視智力和藝術類學習,忽視技能培訓;三是孩子學習要和小朋友進行互動,但現(xiàn)在多是獨生子女,在家缺少氛圍。

聲音:應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針對孩子生活技能培訓缺失的情況,曾獲“全國十大當代孟母”、“全國優(yōu)秀母親”稱號的鄒曉彬表示,認為孩子做事是搞著玩,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應用心呵護孩子做事的熱情。

鄒曉彬說,勞動教育應是孩子的啟蒙教育,孩子在6~14歲的階段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時期,他們會對勞動產(chǎn)生興趣,也很容易引導。

微調(diào)查

對孩子承擔家務的事,記者采訪的12名家長中6人認為,順其自然,鼓勵孩子做家務和家長包辦的則各占3人。

順其自然

家長王劍女兒今年滿6歲,他說:“孩子年紀還小,她愿意干的我們也支持,但不愿干的不強求?!蓖跤⒁舱J為,有時會讓孩子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拖過的地,我經(jīng)常要返工”。

支持鼓勵

“我看過一些教育類書籍,做家務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助于智力發(fā)育。”張斌認為,應積極鼓勵孩子做家務?!艾F(xiàn)在很多大學生什么事都做不來,日子過得稀里糊涂,都是小時候沒養(yǎng)成良好習慣?!奔议L鄭江鈴也表示,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有幫助。

家長包辦

“我小時候就不做家務?!奔议L汪建軍說,現(xiàn)在也基本上不讓孩子做家務?!拔野职终f,小孩要以學業(yè)為重?!奔议L龍丹婷告訴記者,做家務很費時間,這些時間還不如讓孩子去學習。

別當著孩子面夸人家孩子


眾人皆知,國人以謙虛為美德,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自己孩子面前隨隨便便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如果面對10歲以下的幼兒,他們的反應如何呢?鄰居一位年輕媽媽一次隨隨便便地說:“啊!你家小妹妹真可愛,真乖,不像我家樂樂吵吵鬧鬧,只會淘氣,讓人心煩?!痹谝慌缘臉窐返纱罅搜劬η勇暵暤卣f:“媽媽我乖”,不料媽媽卻大聲說:“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氣煩人,一邊去!”過了幾天,人們發(fā)現(xiàn)樂樂變了,天真活潑的樂樂看到媽媽回來,躲在椅子后面不敢往前去。媽媽說:“樂樂過來親親媽媽!”樂樂小心翼翼地親親媽媽后竟然冒出一句:“媽媽我乖,你別心煩?!彼性趫龅娜寺犃硕即蟪砸惑@。小東的爸爸請幾位哥們兒來家吃飯,幾杯酒下肚幾個人夸起誰家兒子如何如何,誰家女兒如何如何。這位爸爸不在意地說:“我特喜歡兒子,我家小東要變成兒子,我就樂得跳樓了!”小東迅速跑到廚房,用她那尚不太利落的話問媽媽:“我變成兒子嗎?”媽媽說:“瞎說什么呀,不變?!毙|原來睡覺很好,媽媽不知為何小東這幾天夜里總是睡不安,驚醒后好像很害怕。星期六到奶奶家,一進門沒看見爸爸,就哭著說爸爸跳樓了,真把奶奶嚇了一大跳,待這位爸爸回來說了事情的前后經(jīng)過,家人當笑話一笑了之,然而小東卻很久很久都自言自語地說:“不變,不變,爸爸不跳樓?!痹谟變盒⌒〉男撵`中,父母最愛自己,最疼他們,一旦他們聽到父母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就可能會認為父母親不愛自己,產(chǎn)生很強的失落感。一些年輕爸爸媽媽總認為他們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更談不上什么自尊心,可從上述一些例子來看,孩子們不僅能聽懂,而且還在自己心靈

中產(chǎn)生了激烈的反應,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十分珍視自我。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必須處處注意這些“小事”,否則會嚴重傷害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

從孩子的表現(xiàn)看父母的缺點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你今天對孩子沒耐心,就別怪他明天對你不耐煩;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yōu)秀,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你處處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懦弱;你習慣打罵孩子,就別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別怪他不負責任。

從孩子的表現(xiàn)看父母的缺點,震驚很多人!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一場修行,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不斷發(fā)現(xiàn)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們是在教育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1、如果您的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您對他批評過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您總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您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您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jīng)常被嘲弄、辱罵。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說心里話,是因為您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賬。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您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您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您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您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您對他太溺愛,要什么給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您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您的輕視和打擊。

15、如果你的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為您不敢嚴厲管教,總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謊、騙人,是因為您不夠?qū)捜荩矚g懲罰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擊他人,是因為您對他的諷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為,是因為您常用暴力來處理孩子的問題。

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訓孩子


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訓孩子家里有個孩子,難免會調(diào)皮搗蛋,就算是再乖巧的孩子,總會有一段時間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所以,當你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跟孩子講道理,跟她講清楚是這樣做的后果怎么樣?當然,我雖然這樣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我并沒有做到,有時候也會罵孩子。這是我需要自我批評的地方。

每天晚上,照都會帶xx去廣場玩會,因為孩子需要玩,而且多玩一下讓xx的性格也變了很多,所以只要家里沒有什么事情都會帶孩子下去。因為每天都在下面玩,認識了很多的同樣帶孩子的家長,有的是爸爸媽媽,有的是爺爺奶奶,當然小朋友也認識很多了。

有人說只有大人聊得來,小孩才會去一起玩,真是這樣的,我們雖然下去玩,認識很多的人,但是基本上經(jīng)常一起的還是局限的那么幾個人。有些也只是禮貌上的問候,因為我們一起有幾個人天天都在一起,孩子也天天都在一起玩,有時候只有一個或者兩個人的時候,就會電話叫她們下來。所以,很多人都很羨慕我們幾個,說孩子有那么多的人一起玩,不像她們的孩子只是找不到伴。然后她們的家長們就會要求孩子跟別的孩子玩,要是不玩就會開始說孩子是如何如何的笨,如何的不知道跟人交流之類的。

雖然也能理解媽媽們的那種心態(tài),但是這樣強迫孩子去接受外界的接觸只會適得其反。當然我以前也很急,總以為xx不懂得跟外界的溝通跟交流,實際上是我錯了,xx現(xiàn)在也會自動的找別人玩了,雖然還不是很主動。

今天晚上,因為一個小朋友也是不愿意跟別人玩,可是有小朋友想跟她玩,于是動了這個小朋友的東西,這個小朋友就開始大吼大叫,說不要,很生氣。還要求她媽媽不能跟別人說話。然后她媽媽馬上就批評她這樣做的不對,說她這樣就沒有人跟她玩了,然后孩子往我站的這頭走,她媽媽就跟著過來跟我說,這孩子的脾氣真是壞透了,太討厭了。然后又馬上跟孩子說,你怎么會有這么壞的脾氣呢?跟你爸爸一樣的壞脾氣。這樣是不對的,你要是繼續(xù)這樣,就沒有人跟你玩了,我也不會再愛你了。

我跟孩子的媽媽說,你有事好好跟她說吧,孩子會有一個階段會這樣子的,只要耐心跟她講道理她也會明白的。。。。。等我還沒說完,她又對著她的孩子說:某某某,我告訴你,你再這樣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可是孩子也沒有太搭理她,只是噘著個小嘴自己在一邊,也不看她媽媽,也不跟人玩,過一會就騎著車往更遠的地方走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過渡期,她需要練習,我也理解家長們的心情,因為我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怕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某種問題的小孩。但是你越是在意就越讓孩子排斥,到時候想要好好跟孩子溝通都難了,不如讓孩子順應的發(fā)展,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跟她好好講事情的厲害關系。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顏面掃地,更加的叛逆。

請別對孩子說“快點!”


慢生活對當今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都太奢侈了,中國的父母們不但自己不敢慢,更怕孩子慢,因為慢意味著落后,慢意味著被剝奪。

導語:“快起床”、“快穿衣服”、“快刷牙”、“快吃飯”、“快點走”、“快快快”……想一想,這些話你平時對孩子說過幾句?再數(shù)一數(shù),平日里對孩子說的話,有幾句不帶著“快”字,也許結果會讓你嚇一跳。的確,慢生活對當今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都太奢侈了,中國的父母們不但自己不敢慢,更怕孩子慢,因為慢意味著落后,慢意味著被剝奪。可是,成長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我們會對45天速成雞感到震驚畏懼,卻沒有想過一個在沒玩沒了的催促中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呢?讓小編帶著您,去讀懂孩子“慢一點”的成長。

被打斷的節(jié)奏

中國科技館,4歲的瀟瀟在運動傳送裝置邊,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轉(zhuǎn)動把手,看小球前進,落下,升起,再落下……在一旁的媽媽煩躁地走來走去:“老玩一個有什么意思,再玩就沒時間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說,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則不停地掙扎回頭……

“每次看到2歲半的女兒笨拙地、慢慢騰騰地舉起小勺子吃飯,我就在一邊按耐不住了,盡管女兒也能慢慢地把飯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節(jié)奏,于是干脆拿勺舀起飯往女兒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態(tài)?!蓖跗G說自己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只有看到飯菜被女兒吃進肚子里我才會安心?!?/p>

這樣催促乃至代勞的場景,對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并不陌生吧?總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jié)奏行事。其實,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生理節(jié)奏以及生命節(jié)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節(jié)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力的就是順應自身的生理節(jié)奏。如果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經(jīng)常被打亂節(jié)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第一類孩子學會了取悅他人并優(yōu)先滿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種卻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壞孩子”,從而失去自信?!斑@兩種情況都毫無例外地讓孩子喪失了自我的基礎。”法國的兒童精神專家、心理學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惋嘆。

停不下來的父母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功論導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這些都促使了中國的父母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去催促孩子,就像虎媽帶著孩子不停轉(zhuǎn)場地去學琴的場景,猶如打仗一般緊張。這其中,孩子的節(jié)奏問題普遍被忽視了。

尤其是周末,節(jié)假日時間,讓孩子趕緊吃飯,吃完趕緊做作業(yè),畫畫,彈琴……孩子們不僅在學校里承受著各種快節(jié)奏的壓力,出了校門依然不得清閑。但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周末不僅應該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來深切了解孩子各種需求的最好時機。

妮莎,41歲,在兒子8歲生日那天備受打擊:孩子想要的生日禮物竟然是一個“什么都不用干的周三和周末”,“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覺到孩子內(nèi)心的痛苦,而這種感覺深深地震撼了我?!?/p>

巴黎的麗薩也面對同樣的情況。她沮喪地說,“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們平日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快一點!’”但她覺得自己不得不這么做。她有3個孩子,分別為3歲/6歲/11歲,她堅信這種凡事求快的規(guī)則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孩子超越。她說:“盡管我也感受到這種節(jié)奏并不合理,它不僅會剝奪我們應有的正常生活,也與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馳。”

家長催歸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來。兒童精神學家尼可·卡特琳娜認為,家長們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節(jié)奏放在眼里,是因為他們渴望孩子與自己“同步”?!拔覀兪且粋€家庭,一個整體,有著共同的生活節(jié)奏。這種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家長去顧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個慢性子、愛做夢、做事拖拉的孩子讓父母焦慮恐慌,他們似乎從孩子日常行為中的反應度及活躍性中看到了他的將來。最終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種欠缺,從而埋下了將來引起孩子焦慮的隱患?!弊罱K,家長們變得緊張敏感,對自己生活中的空洞與空虛充滿恐懼,于是自然而然地充當起孩子的教練。

在游戲中把節(jié)奏還給孩子

對于這種生活中的催促,心理專家姬雪松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催促在生活中是一種正?,F(xiàn)象,它具有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適應外部世界的功能。“但是,當催促過多地表現(xiàn)在與孩子的關系中時,通常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當父母無法升華這些焦慮,將它們過多轉(zhuǎn)嫁給孩子時,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焙⒆訒|(zhì)疑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要么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焦慮的人;要么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演繹生活,并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展示對父母的憤怒?!?/p>

當然,一味地指責家長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家長們也承受著無窮的壓力。社會現(xiàn)狀已經(jīng)不再存在有利于人體自身發(fā)展的節(jié)奏,找到一個合適照顧孩子和指導的方式更是越來越困難和復雜。不過,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改變的可能性。

作為家長,當務之急是意識到并嘗試和孩子一起放慢節(jié)奏去生活??死锼雇 じダ蹦峥隙ǖ卣f:“我們雖然教會了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與頭腦,卻沒有讓他們學會如何產(chǎn)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并形成各種概念。而這些技能,往往只能在游戲中才能獲得?!?/p>

而放慢速度絕不僅僅是為了停下來喘口氣,更是為了感知和感受周圍,去想象,去思考。

“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去吃飯、穿衣,從而讓他了解到自己是誰,會做些什么。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與概念化,從而區(qū)分想象與現(xiàn)實,言語與行動。這一切能使他獲取身體、情感、才智等各方面的經(jīng)驗,幫助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終形成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

也就是說,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方向,其實并不需要各種繁雜的指導與指南,父母們便可輕松減慢日常生活的速度。專家們強調(diào)游戲在其中扮演的重要性。沒有挑戰(zhàn)也沒有家長的幫助,孩子們簡單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與食物消磨時間,在房間里和自己或小伙伴自說自話,對著天空的云朵發(fā)發(fā)呆,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網(wǎng)……一些在家長看來也許無趣無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節(jié)奏所在。而對家長們來說,讓禪宗哲學在忙亂的早晨給自己帶來一絲恬靜的氣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課。

相關推薦

  • 孩子做家務只是搞著玩 家庭教育缺了啥 “我家孩子做事完全憑心情”、“孩子還小,不用懂太多的家務事”……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調(diào)查顯示,超七成家庭在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上缺失。昨日,由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組織的我市首個兒童生活實用技...
    2021-09-04 閱讀全文
  • 別讓孩子心理缺“養(yǎng)” 導讀:如果一個人從小長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以上的精神“營養(yǎng)素”,長期處于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長,而且還會造成心理變態(tài)、人格失落、人性扭曲等情緒或行為的嚴重失衡,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危害社會的...
    2021-09-11 閱讀全文
  • 別當著孩子面夸人家孩子 眾人皆知,國人以謙虛為美德,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自己孩子面前隨隨便便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如果面對10歲以下的幼兒,他們的反應如何呢?鄰居一位年輕媽媽一次隨隨便便地說:“?。∧慵倚∶妹谜婵蓯?,真乖,...
    2020-10-27 閱讀全文
  • 孩子的缺點不可輕易告人 導讀: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已經(jīng)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有時還會感到羞恥。對于自己的缺點,孩子不想讓外人知道。如果做父母的繼續(xù)發(fā)揮其“謙虛的美德”,只能使孩子感到屈辱。有的孩子雖然年紀尚小,覺察不出自己的缺點,...
    2021-09-02 閱讀全文
  • 從孩子的表現(xiàn)看父母的缺點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你今天對孩子沒耐心,就別怪他明天對你不耐煩;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yōu)秀,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你處處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
    2021-01-20 閱讀全文

“我家孩子做事完全憑心情”、“孩子還小,不用懂太多的家務事”……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調(diào)查顯示,超七成家庭在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上缺失。昨日,由市婦聯(lián)婦女兒童培訓活動中心組織的我市首個兒童生活實用技...

2021-09-04 閱讀全文

導讀:如果一個人從小長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以上的精神“營養(yǎng)素”,長期處于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長,而且還會造成心理變態(tài)、人格失落、人性扭曲等情緒或行為的嚴重失衡,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危害社會的...

2021-09-11 閱讀全文

眾人皆知,國人以謙虛為美德,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自己孩子面前隨隨便便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如果面對10歲以下的幼兒,他們的反應如何呢?鄰居一位年輕媽媽一次隨隨便便地說:“??!你家小妹妹真可愛,真乖,...

2020-10-27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已經(jīng)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有時還會感到羞恥。對于自己的缺點,孩子不想讓外人知道。如果做父母的繼續(xù)發(fā)揮其“謙虛的美德”,只能使孩子感到屈辱。有的孩子雖然年紀尚小,覺察不出自己的缺點,...

2021-09-02 閱讀全文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你今天對孩子沒耐心,就別怪他明天對你不耐煩;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yōu)秀,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你處處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

2021-01-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