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體育啟蒙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幼兒園寶寶游戲 游戲?qū)殞氂變簣@游戲是孩子體育啟蒙的第一課,游戲可使孩子聰明伶俐、身體健康。游戲的目的不僅在于增強體力,使孩子們的四肢得以均衡使用,從而有效地彌補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單一的活動對大腦的不均衡刺激,促使大腦發(fā)育。尤其是在嬰幼兒快速生長時期就更為有利,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嬰幼兒游戲的選擇:
一、娛樂性、趣味性、模仿性強的游戲。
培養(yǎng)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fā)經(jīng)常鍛煉的積極性、養(yǎng)成體育衛(wèi)生習慣??蛇x擇模仿各種動物行走的游戲,如兔跳、螃蟹行、蚯蚓爬、狗跑、鴨步。
二、適合此年齡段孩子身心特點的游戲。
嬰幼兒大腦皮層中興奮過程占優(yōu)勢,并易于擴散和轉(zhuǎn)移,情緒波動大,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如貪玩、好動、注意力及易分散、理解能力差,因此,應選擇動作簡單、節(jié)奏明顯和說、唱、領、動相結(jié)合的游戲。
三、集體性游戲。
嬰幼兒從整天圍著父母或阿姨轉(zhuǎn)逐漸發(fā)展到對同齡兒童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集體性游戲可促使他們要考慮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學會如何更好地與同伴協(xié)作??蛇x擇傳遞球游戲、接力游戲、追逐游戲、攻防游戲等。
四、選擇多種器官共同作用、共同完成的身體活動游戲。
1\x{2014}6歲是幼兒感覺運動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此時有目的、有計劃的發(fā)展幼兒的感覺和運動,不僅對大腦是良好的刺激,以提高大腦對全身各器官系統(tǒng)的支配能力,還能促進運動神經(jīng)的發(fā)展。
其中:
1─3歲可選擇眼、手協(xié)調(diào)的游戲,如投水平目標、投垂直目標、手指體操、捏橡皮泥等;眼、腳協(xié)調(diào)的游戲,如踢定點球、踢滾動球、踢球打目標等;聽覺游戲,對語言、音樂等刺激作出反應等;本體感覺游戲,如側(cè)滾、馱物爬、兩腿兩足夾物走、拍球等。(DSBj1.COM 讀書筆記吧)
3─6歲可選擇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柔韌性的游戲,如各種曲線跑、各種躲閃游戲、跳皮筋、伸展性體操等;平衡性游戲,如單足站立、在低平衡木上走、學騎自行車等;彈跳性游戲,如跳起摸高、腳猜拳、跳房子、跳繩等。
身體活動游戲中的注意事項:
◎在老師或父母的指導下進行。
◎游戲前做一些適應性的準備活動。
◎掌握并及時調(diào)節(jié)活動量,避免過度疲勞。
◎注意安全,選擇平整松軟的場地進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大齡寶寶英語啟蒙有妙招
大齡寶寶學英語有何特點?
當你用磨耳朵+親子閱讀+動畫片的方式堅持學習一段時間之后,你會感覺到孩子的變化。
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1、寶寶對英語的興趣兩級分化嚴重
部分寶寶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部分寶寶開始排斥英語。這是前一階段對寶寶進行啟蒙的產(chǎn)物。如果孩子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就會對英語很感興趣。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那么隨著中文越來越強勢,寶寶就開始排斥英語了。
2、對一些重復性強、簡單、幼稚的繪本興趣不大了
由于孩子的中文強勢,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對一些情節(jié)簡單、詞句重復性強的英文繪本不太感興趣了。
3、父母表演式讀繪本的方式,也沒有之前那么有吸引力了
孩子越來越大,一些夸張的演繹形式,也吸引不了寶寶。如果寶寶對你的表演喊停,并要求要自己開始讀或者玩,你就要開始反思了。這是因為寶寶開始有自主閱讀的愿望了。
4、有表達的愿望
即使你沒有刻意引導,寶寶也開始無意中說出一些英文。
5、喜歡問為什么
對外界的好奇感越來越強,喜歡追著你問為什么。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除了故事本身之外,孩子開始問你更多東西。
要做好大齡寶寶的英語啟蒙工作,爸媽們得先明白以下這幾個概念:
磨耳朵、親子共讀、動畫片等還要繼續(xù)。
大齡寶寶如何進行英語啟蒙?
以下幾種方式是4歲以上寶寶需要有意識去接觸的。
1、分級讀物
大齡寶寶可以考慮伺機加入分級讀物了。
分級讀物和原版繪本不同。分級讀物也是帶圖文的書,但它是國外為了讓孩子進入自主閱讀這個過程,而編寫的教材資料。
這些分級讀物雖然也以圖畫+故事為主,但考慮到孩子學習自主閱讀的需要,對詞匯的選擇比較嚴格,過濾掉了生僻詞匯,以常見詞為主。而且都按照難度分好了級別,從每頁一句話到一段話、到更長的篇幅,從以圖畫為主,到以文字為主,循序漸進、非常方便小讀者拾階而上。
繪本主要是親子共讀,而分級讀物是為了讓寶寶自己去讀。
2、自然拼讀Phonics
寶寶開始對單詞感興趣了,那么你如何教寶寶背單詞呢?背音標的枯燥方法估計讓寶寶提不起多大興趣。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試試自然拼讀。學習自然拼讀,不僅能讓孩子的詞匯量和閱讀提升一個檔次,也能大大提升孩子的興趣。
自然拼讀目前是國際主流的英語教學法。
自然拼讀適合有一定聽力基礎的孩子學。否則學起來難度很大。如果你的孩子愿意去看英文動畫片或者聽英文的音頻,那么可以考慮讓他學習自然拼讀了。
自然拼讀法可以鍛煉孩子對英文單詞的拼寫、認識和發(fā)音。在美國,一般上了幼兒園就開始接觸Phonics,直到小學。自然拼讀是小朋友們在英語課里面需要學習的一個重點。
自然拼讀法是為了讓孩子建立起字母及字母組合和發(fā)音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孩子看到單詞就會讀,看到單詞就會拼。這種方法簡單有效,可以擴充孩子的單詞量,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水平的目的。
簡單地說,如果孩子學習自然拼讀,孩子不需要借助音標,就能讀出80%的單詞,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這樣背單詞就不再是枯燥的事了。
當然,國內(nèi)學自然拼讀最大的問題是在英文環(huán)境中浸潤得不夠。所以再學自然拼讀之前要進行大量的磨耳朵。
3、SightWords——高頻字學習
高頻字SightWords是一些不遵循自然拼讀規(guī)則的高頻詞,即一看見就可以讀出來的詞。要求孩子能整體記憶,包含了不少抽象意義的介詞和代詞,比如:the、to等單字和常見名詞。據(jù)統(tǒng)計顯示,SightWords在兒童讀物的出現(xiàn)率能達到75%。
高頻字的學習可以有2種,可以是在閱讀前通過專門高頻字的系統(tǒng)學習,結(jié)合句型?;蚝唵蔚姆旨壨椒旨夐喿x同步,在閱讀中強化,提取句子,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掌握。
目前已編訂及出版了許多不同版本的sightword列表,其中最多人使用的是Dolchsightwords及themagic100words。這些列表有類似的特點,都是將單字分為不同的等級,將在一些初階的讀物中常出現(xiàn)的字列為較簡單的等級,讓讀者可以早一點認識。
這樣做的好處是閱讀內(nèi)容前就已認得其中大部分的單字,因此兒童可以專心的在教材的內(nèi)容以及理解,而不用為了要對每個字進行拼讀解碼而中斷閱讀。
大齡寶寶英語啟蒙到底應該如何規(guī)劃?
1、聽+讀浸泡式學習
大齡寶寶就不需要磨耳朵了?錯。
聽讀是輸入的過程,說和寫是輸出的過程。爸媽要幫助寶寶做好輸入的工作,輸出就是順理成章的了。80%的啞巴英語都是因為聽得不夠。除了兒歌之外,可以多聽一些故事的音頻,如果寶寶排斥,可以先從讀圖開始??磩赢嬕彩遣诲e的磨耳朵手段。
讀主要是以繪本和分級讀物為主。這個時期給寶寶讀繪本,可以適當跟寶寶對故事進行討論和講解,引導他去思考。
2、父母引導+自主閱讀
分為兩部分:一是父母給孩子讀,使用原版繪本;二是寶寶自主閱讀,選用分級讀物。當然,開始讀分級讀物的時候,父母可適當進行引導。比如先指讀,再跟讀,最后再讓寶寶自己讀。
自主閱讀也并不是丟下書讓寶寶自行去讀。最好是有父母在身邊陪伴。閱讀完之后,可以對故事進行適當和探討和解釋。
3、打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家庭英語啟蒙的環(huán)境,不僅依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語言交流和互動來營造,也是由家長提供的書籍、音視頻資源來營造,稱之為“多元學習環(huán)境”。
建議爸爸媽媽在家提供孩子學語言的環(huán)境時,給予多元的感官刺激,幫助其記憶,也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例如,教孩子認識英文大小寫字母時,不妨用不同材質(zhì)的紙剪出字母的形狀,磨砂紙、絨布或是泡泡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讓孩子在認識字母的同時觸摸不同的材質(zhì),提供另一種刺激,幫助記憶。如果觸摸板夠大,還可以將孩子的眼睛蒙住,透過手指的觸覺,猜猜看是什么字母。這些多元感官的刺激,配合著字母的兒歌韻文學習,孩子會比較容易將字母的形與音相鏈接。
4、如何規(guī)劃?以及每種方法該如何運用?
采用“30+30法則”——即堅持每天30分鐘原版書閱讀+30分鐘聽原版書的音頻。動畫和原版電影屬餐后小點,觀看時間另計。這只是一種參考,家長可以孩子情況自行調(diào)整。但仍建議書籍磨耳朵時間不少于20分鐘。
原版繪本和分級讀物時間如何分配?在孩子剛開始接觸到分級讀物的時候,還是以原版繪本為主,之后分級讀物可以慢慢滲透到原版閱讀的50%以上,這是相對比較合理的。
適當每周加入一些自然拼讀的讀物,可以在周六日各學半小時。后期在學自然拼讀的同時,慢慢滲透入高頻詞的學習,就算比較完整了。
親子啟蒙寶寶早教必修課
獨生子女在三歲未上幼兒園前,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下,普遍缺乏與同齡孩子交往的社會性經(jīng)驗,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而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入園初期都會產(chǎn)生“分離焦慮”的不適應現(xiàn)象,部分孩子會持續(xù)2至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對孩子和家長的心理及生理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因此,讓孩子在0-3歲這一個品質(zhì)形成最重要的時期進入親子班,是對孩子社會性發(fā)展需要的一個促進手段。同時,在教師的指導和參與下,對孩子完整的人格個性形成將有重要的幫助。孩子會在非常自然輕松的狀態(tài)下熟悉幼兒園環(huán)境及作息時間,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游戲、活動的集體生活,從而為正式入園做好更為充分的準備,大大縮短孩子入園不適應時間。
親子啟蒙課程作為早教的基礎課程,是所有寶寶接受早教的第一課。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親子啟蒙課的三大優(yōu)勢:
第一,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讓寶寶通過在早教中心的學習,學會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小朋友,懂得與陌生人溝通的方式,這也是對寶寶自信心和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專注力和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從小培養(yǎng)寶寶的學習興趣,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yǎng)寶寶在學習上的專注力。
第三,全面技能的培養(yǎng)。針對寶寶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能力、社會行為五大能區(qū)的訓練,在游戲活動、歡樂中提供寶寶適齡的學習刺激,令寶寶智力體能迅速成長。
新生寶寶游戲 開啟智力大門
寶寶剛生下來,爸爸媽媽就要注意對他的鍛煉了,不要忽視寶寶的一個小運動,也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話就沒耐心對它說話,更不要認為,寶寶的感官不需要刺激。
研究表明,得到充分鍛煉和刺激的寶寶比沒有被鍛煉的寶寶要聰明得多。這是有生理依據(jù)的:寶寶的大腦神經(jīng)細胞的數(shù)量大約是成年人的兩倍,當寶寶出生的時候,神經(jīng)細胞還在生長,相互之間的接點也在增加,大腦不斷發(fā)育。當寶寶學會信任和愛、感知好的事物、觀看臉和物體、記住物體的位置、傾聽話語和音樂、把物體放回容器等事情時,寶寶的神經(jīng)細胞之間的接點會增加且變得有組織,智力也得到發(fā)展。然而,到了一歲的時候,那些不被使用、不和其他神經(jīng)細胞發(fā)生聯(lián)系的神經(jīng)細胞將被消滅。
鍛煉新生寶寶的被動游戲
所以,在寶寶剛出生還沒有多少活動能力的時候,智力的發(fā)展是十分依賴爸爸媽媽的愛心和努力的。新生寶寶運動、表達、思維、自理等能力都需要爸爸媽媽幫助鍛煉。
寶寶發(fā)育過程中存在某些“敏感時期”,這一時期大腦特別想接受和學習某種信息,所以,需要適當?shù)臅r候培養(yǎng)寶寶特定的能力,時機不等人。
一個月的寶寶的智能發(fā)展標準是:
大動作
抬頭:俯臥時頭能微微抬起
轉(zhuǎn)頭:左右轉(zhuǎn)
扶坐:雙手扶寶寶上臂,寶寶的頭能豎直2秒以上
精細動作
抓握:能握住筆桿10秒以上
語言
喉音:與寶寶說話,寶寶用細小的
喉音回應
認知
注視:將物體放寶寶正面20厘米處,寶寶能注視7秒以上
尋聲:用聲音在寶寶頭部周圍引
逗,寶寶會轉(zhuǎn)頭尋找聲源
行為
逗笑:用各種方法逗寶寶,寶寶會笑
自理
識把:寶寶會根據(jù)大小便提示有條件
反射
根據(jù)這個標準,寶寶的潛能開發(fā)的游戲特點是被動的親子游戲,及寶寶參與游戲是被動的,往往需要父母投入更多,更主動。具體如下:
抬頭游戲:豎抱寶寶,不要扶住頭部,讓頭部自然直立片刻;
寶寶俯臥在媽媽肚子上,媽媽引逗寶寶抬頭;
寶寶趴在床上,媽媽用玩具逗抬頭并左右轉(zhuǎn)動。
四肢游戲:讓寶寶仰面躺著,用手移動寶寶的四肢,給他做被動操。媽媽可以邊唱歌邊做,讓寶寶四肢的運動隨節(jié)奏動。
手的游戲:撫摸寶寶的手,讓皮膚充分接觸,并用玩具放在寶寶掌心,逗引他抓握。
語言游戲:對寶寶說話,引逗寶寶發(fā)音,在寶寶發(fā)出細小喉音的時候,模仿寶寶的聲音,寶寶也會很高興。
逗笑游戲:對著寶寶笑,用手撓寶寶的臉或身上,讓寶寶早笑,對他大腦發(fā)育有好處。
視覺游戲:在寶寶的上方、床欄或夠不著的地方掛上能動、彩色的玩具,刺激寶寶視覺,然后隔一段時間移動這些玩具的位置,以免造成斜視;用動的玩具引逗寶寶追視,或者媽媽移動的臉也可成為寶寶的追視對象。
聽覺游戲:用發(fā)聲的玩具或者媽媽發(fā)出聲音引起寶寶轉(zhuǎn)頭尋找。
環(huán)境游戲:抱著寶寶熟悉整個房間,并介紹房間的物體名稱。
媽媽要注意,與寶寶的游戲不僅僅是這些程序,整個過程都是母親愛的傳遞,只有讓寶寶感覺到愛,他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媽媽的心情也要愉快。
0-6個月寶寶五覺啟蒙要點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五大感覺系統(tǒng),對小寶寶而言,不僅是自然生理發(fā)展的一部分,更是認識這個世界的管道,乃至于所有學習的基礎。0~6個月階段的寶寶,雖然一切學需要仰賴家長照顧,不過五覺啟蒙已可開始進行,爸爸媽媽別忘了配合孩子的發(fā)展,提供其成長所需的感覺刺激喔!
0~6個月階段的寶寶除了視覺哺萌芽,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在他一出生的時候已近乎發(fā)展完全了,所以孩子大都很少單獨運用某一感官,而會一并這用學習。家長如希望孩子的感官發(fā)展日益靈敏,應了解各階段發(fā)展重點,并透過日?;顒蛹靶∮螒?,幫助孩子獲得豐富的感官經(jīng)驗!
掌握寶寶成長關鍵1:視覺篇
發(fā)展歷程簡介
0~2個月階段 比起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視覺的發(fā)展較慢。在2個月階段,小寶寶能夠明白看見物體的距離僅有20公分,所以當父母喂奶時,彼此靠得較近,孩子大概能夠看清楚照顧得的臉孔。加上其眼睛無法隨著物體靠近或遠了而調(diào)焦,因此一開始孩子看東西,只能感覺其外型,而且移動中的事物比較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他們能感覺到物品在移動,并稍微看到外輪廓。
2~4個月階段 2~4月開始,孩子對于一些看過的臉孔也事物,會慢慢記住其外輪廓,并且在外輪廓之外,逐漸注意到要些特征、細節(jié)的部分。
4~6個月階段 4~6個月時,物品在他眼中已逐漸為有立本感之影像了。在這個階段里,由于已經(jīng)能夠比較穩(wěn)定、清楚地視物,所以只要是放在周圍的固定物,孩子相對較能確定物品的位置,并伸手去拿。之后孩子能逐漸盯著某一物看個幾秒鐘,即“定視”的能力,約至7個月左右,孩子的眼睛便可以慢慢根據(jù)東西靠近或遠離調(diào)整焦距來對焦了。
啟蒙小游戲出列!
由于這個階段的上朋友視覺發(fā)展還未完善,能看清楚的距離很短,所以會配合其他感覺系統(tǒng)來做出反應。專家建議父母在抱著孩子的時候,可以多看小朋友,摸摸他們的臉,這不僅是為了引導孩子試著去辨認父母臉孔的外輪廓,他們還會由此配合聽覺、嗅覺、如聞照顧者的味道、聽照顧者的聲音去認人。
再舉例說明,家長會覺得小寶寶每到要喝奶的時候都會有所感覺,這是因為他在看到有瓶之前,他可能會聞到味道,或聽到媽媽搖奶瓶的聲音,故順著味道及聲音的方向注意。
考量到孩子感覺發(fā)展有春階段性,及彼此相互影響等特點,家長在照顧、親子互動中,也應遵守這些原則。以下為專家推薦的方法:
1.床連布置妙用多
方法:家長平日可以趁著近抱著孩子地,跟他說話,或配合運用手搖鈴,吸引他的注意力。家長還可將手搖鈴掛在搖籃或嬰兒床旁邊,一來這大約符合孩子清楚視物的距離,再來當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搖鈴時,他會因聲音注意到某處有個東西,增加視覺運和的部分。
2.感覺大匯集
方法:感覺啟蒙不一定非玩具不可喔!隨著小寶寶一天天長大,家長不妨多提供實際的物體。如寶寶開始要添加副食品后,媽媽如要準備果汁給孩子喝,便可先拿著水果到孩子眼前讓他看看,及聞聞水果的氣味,并搭配簡單的介紹,等到果汁完成后,再給小寶寶嘗嘗。
小叮嚀:
配合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即可作為絕佳的啟蒙素材。不過這時孩子還無法進行認知,家長可別強求??!
掌握寶寶成長關鍵2:聽覺篇
發(fā)展歷程簡介
0~3個月階段 小寶寶的聽覺在胎兒時期就已經(jīng)幾乎發(fā)展成熟了,故當他一出生后,便能開始運用他的聽覺。剛出生的前2、3天,寶寶的外聽道可能還有一些些羊水塞住,不過等到羊水都排干凈后,家長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對聲音會有某種程度的注意。一直到兩個月左右,孩子會對突然關門的聲音,或東西掉落的聲音相當敏感,如果他正在吃奶,也會停下來,轉(zhuǎn)而注意聲音來源,另外,孩子會從生活中喂奶、換尿布、親子互動中,意識到某人為主要照顧者,并慢慢去辨認主要照顧者的聲音。
3~6個月階段 在此~6個月期間,孩子會慢慢知道這個聲音是某人發(fā)出來的,“噹噹噹”是手搖鈴的聲音,“碰”一聲是關門,即學習將聲音和發(fā)音之物連結(jié)。此時,孩子也會跟著爸爸媽媽牙牙學語,他會開始學很多語音或他常常的到的聲音,如東西發(fā)出的聲音等等。
啟蒙小游戲出列!
1.唱游時間
方法:關于聽覺啟蒙,建議家長將唱游時間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挑幾首兒歌、節(jié)奏簡單且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及一些有押韻的詩詞、簡單的順口溜,在親子互動的時候,或偶爾抱著他走走、換尿布的時候,由家長哼唱或搖放這些音樂給孩子聽。家長一開始可先挑戰(zhàn)2、3首就好,重復使用一陣子后再作更換。
2.聲音玩具
方法:小朋友對各種新奇的聲音都很好奇,家長除可配合手搖鈴的使用外,還可準備一些不需特別操作技巧就能發(fā)出不同聲音的玩具,擺在孩子床邊,讓孩子翻身、踢腳時,可能因不經(jīng)意碰到玩具,而有不同聲音刺激的機會。
3.親子對話
方法:當寶寶開始學爸爸媽媽的語音或玩聲音時,建議家長有機會就跟孩子多說說話,最初中從2個字、5個字等簡單、簡短的詞句開始,如“我們現(xiàn)在喝奶/換尿布啰!”
小叮嚀
因為小寶寶的聽覺一開始就發(fā)展好,所以聽覺啟蒙的重點,便是從小提供豐富的聽覺經(jīng)驗,引導孩子聆聽,之后孩子才能配合認知發(fā)展,將聲音及意義連結(jié)在一起,待孩子更大一點時,如1歲左右,他要有聽懂父母簡單的口令并去執(zhí)行,而這都需要前期的累積。
掌握寶寶成長關鍵:觸覺篇
發(fā)展歷程簡介
小寶寶的觸覺也是一出生就近乎發(fā)展完成。由于寶寶之前在媽媽肚子里時,長期被羊水包圍著,所以皮膚特別柔嫩細致,但我們?nèi)皂毥逵商峁┧恍┖筇斓挠|覺經(jīng)驗,讓也逐漸適應全新的世界。在這個階段里,包括幫孩子洗澡、擦臉,及喝奶后擦嘴巴、口腔內(nèi)部等日?;顒樱寄軒Ыo他豐富的觸覺刺激,家長可不要因孩子顯現(xiàn)出有些抗拒的反應更停止喔!
出生后不久的寶寶,觸覺功能都還比較簡單,當他被碰觸到時,自己會有所感覺。有研究指出,穩(wěn)定的觸覺經(jīng)驗會讓孩子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感覺安定,故家長有機會若能多抱抱他、拍拍他,或和他按摩,相當有助于穩(wěn)定寶寶情緒及增進親子間的聯(lián)系。
0~6個月期間,家長除了多提供孩子觸覺經(jīng)驗,還可以配合孩子的聽覺,幫助他將這個聲音和感受連結(jié)在一起,之后隨著其認知能力逐步提升,他才能逐漸了解這個感受代表的含意,及發(fā)展出觸覺的區(qū)辨能力。
啟蒙上游戲出列!
1.清潔、洗澡樂
方法:考量到寶寶的肌膚狀態(tài),一般家長會使用紗布巾或用手搓洗的方式幫較小的寶寶洗澡,這時我們會建議家長不管使用何種方式,應盡可能帶到寶寶全身每個地方。而家長在使用紗布巾時,除了以擦拭的方式進行,還可加一點按壓的動作,即有點近似于按摩般的感覺,包括幫孩子清洗臉部、口腔內(nèi)部時都可比照辦理。
待孩子大一些時,家長可以改用嬰兒專用毛巾取代紗布巾和孩子洗澡,讓孩子體驗不一樣的觸覺刺激。到了孩子4、5個月大時,則可將擦拭身體的毛巾換成一般的毛巾,同樣地,擦拭時應遍及孩子全身。
2.觸覺玩具
方法:家長除了提供表面滑順的玩具外,可多準備不同材質(zhì)的玩具如塑膠、木頭、布料等,讓孩子有更豐富的觸覺經(jīng)驗。另外,關于小寶寶的嬰兒床布置,家長也可以選用毛巾布放在原本的棉布床單上。
3.嬰幼兒按摩
方法: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會趁著幫小朋友洗完澡的時間,幫他擦一點也液,并進行嬰幼兒按摩。嬰幼兒按摩一方面能給孩子豐富的觸覺經(jīng)驗,一方面可以加強照顧者和孩子的聯(lián)系,好處真是說也說不說。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如為面對面的狀態(tài),家長可以跟孩子說說話,或哼哼歌,到小朋友3、4個月的時候,孩子會知道那個人的輪廓是媽媽,或這是媽媽的聲音,因而出現(xiàn)社會性的笑容,并有所交流。
4.愛的擁抱
方法:剛出生的小寶寶,肌肉張力還未發(fā)展好,身體感覺軟趴趴的,導致不熟悉寶寶的人不敢輕易抱他。其實除了主要照顧者外,很建議其他人也能有機會抱抱小孩子、輕輕地拍拍他,或跟他唱歌、講話。
5.觸摸實物
方法:即配合一些實物,如要拿來制作副食品的水果等,讓孩子實際感受水果的形狀、觸感、表面溫度等。如果孩子這時和力氣不夠,家長可以拉著他的手進行。
6.小小世界
方法:到孩子4、5個月大時,孩子會出現(xiàn)翻身動作,而隨著也會翻身,觸覺經(jīng)驗也會大幅增加,如觸摸到床沿木桿等。家長亦可在地上鋪好軟墊,作為親子互動的空間,讓孩子翻身時能接觸不同的平面材質(zhì),獲得豐富的觸覺經(jīng)驗。
掌握寶寶成長關鍵:味覺+嗅覺
發(fā)展歷程簡介
由于味覺很多時候都需要嗅覺的輔助,兩者密不可分,故在此一并討論。嗅覺、味覺同為一出生就準備好,在~6個月階段,孩子可能都以母乳、配方奶為主食,待之后能開始嘗試副食品及種類增多,孩子的嗅覺、味覺經(jīng)驗也有了明顯的進展。
當孩子在接觸新的氣味、味道時,因為他們之前都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所以對他們來說,不知何謂香或臭、甜或酸,家長如能提供相關的感覺刺激時,能搭配口語介紹,孩子自然會配合他所聽到的聲音及嗅覺、味覺經(jīng)驗,隨著經(jīng)驗的累積及認知能力進展,學會辨認味道及其代表的意涵。
啟蒙小游戲出列!
美示游戲
方法:在4~6個月階段,家長通常會給予孩子嘗試果汁的機會,建議家長在制作時,可先拿給孩子摸摸看,或?qū)⑶虚_的水果拿給孩子聞聞看,這后制作完成后,再給他嘗嘗看。
寶寶潛能啟蒙,誰是最佳人選
根據(jù)研究顯示,2歲以前的寶寶,對大人是最感興趣的,尤其是照顧他的爸爸媽媽,更是孩子成長時最具影響力的關鍵人物。所以,由您來擔任寶寶的潛能啟蒙大師,當然就是最佳的人選嘍!
寶寶潛能啟蒙,您是最佳人選
如果您希望帶孩子去一些專業(yè)的潛能開發(fā)學苑,那里的學費也許會是經(jīng)濟上一筆不小支出,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荷的開銷;再加上孩子天生氣質(zhì)的個別差異,不見得每個孩子都合適于學苑的環(huán)境,所以,最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最佳的老師,當然就是爸比媽媽您們自己嘍!可別自我看輕喔!雖然既非專業(yè)又從沒受過特別訓練,但是,根據(jù)研究顯示,2歲以前的寶寶,對大人是最感興趣的,尤其是照顧他的爸爸媽媽,更是孩子成長時最具影響力的關鍵人物。所以,由您來擔任寶寶的潛能啟蒙大師,當然就是最佳的人選嘍!
家庭潛能EASY法,GO!
PART1:─準備好您的“心”
該怎么開始呢?
很簡單!一切從“心”開始,您的心思、您的心意向著孩子敞開了沒?OK!如果您的答案是毋庸置移的,那么,再請問您,您預備好每天給孩子多久的專屬時間?20分、40分,還是1小時、2小時?再來,您平常與孩子相處的態(tài)度如何?這個項目,是主導家庭潛能開發(fā)效果最大的關鍵!記得剛才提到的研究結(jié)果嗎?別忘了大人是寶寶最感興趣的因素,所以您的一舉一動、您的態(tài)度,將深切影響孩子對人的信任感與對環(huán)境的安全感的建立。您也許會疑惑信任感和安全感,跟潛能開發(fā)有什么關聯(lián)呢?其實,關系可大著呢!因為,對0-3歲的寶寶來說,大千世界里的一切都是未經(jīng)接觸與陌生的。如果寶寶一開始就能建立起對人良好的信任感,他才愿意打開心門,跟別人有進一步的互動與關系;當寶寶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良好的安全感,他才能放心無慮的主動探索世界、盡情學習!爸比媽媽,您的態(tài)度如此左右著孩子對外界的學習探知,實在值得時時觀照、自我調(diào)整,因為您對孩子美好的心意,需要的是良好的態(tài)度來成全,這可比長時間卻劣質(zhì)的陪伴來得更具功效喔!
PART2:從生活中找資源
第一門“心”的功課準備好了,接下來呢?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爸爸媽媽一定也急于知道該準備哪些課程內(nèi)容或器材,才能讓我們的家庭潛能訓練動起來,這門功課的竅門很EASY!一切需要的課程內(nèi)容和器材就在您們的家庭生活中。“從生活中找資源”,這是家庭訓練不同于學苑訓練的過人之處唷!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資源可以應用呢?那可多著嘍!您可以從家里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方面來取材,以家里常吃的食物、家人身上的衣著配件、空間的規(guī)劃、不同的交通工具、寶寶喜愛的玩具及簡單的游戲等隨時可得的資源,在每天的生活過程中隨時運用,隨時互動!這些看似平常、無奇的資源,如果您能巧妙的運用,不只能刺激孩子的腦細胞快速發(fā)育,更能幫孩子在感官、語言、社會人際、認知、生活自理、體能等方面做全面發(fā)展的提升,激發(fā)無限的生活潛力唷!
建議妙方激發(fā)延伸創(chuàng)意
現(xiàn)在,我們要提供給您的是兒童心智科院所所建議的心智成長潛能開發(fā)妙方,請您以游戲的精神來跟孩子玩一玩,也隨時觀察孩子的學習進展,延伸出更多靈活、有趣的活動,成為您啟蒙開發(fā)的應用技巧。
3月-6月
在這個階段里,你的寶寶將開始透過五種感官學習。寶寶出生后最強的感官是聽覺與嗅覺。他可以辯識出媽媽的聲音,很快地也會認得爸爸的聲音。他還可以區(qū)分各種熟悉的聲音,像是爸爸將鑰匙插入匙孔、狗吠聲,還有門鈴聲。他借著氣味來辨認媽媽,而且通常不會從任何一個聞起來不像媽媽的人手中接過奶瓶!
寶寶的觸覺很快就會隨之發(fā)展。從一出生,他就喜歡被抱著或按摩,而且寶寶的身心會透過擁抱和肢體接觸,在各方面迅速獲得發(fā)展。幸運的是,寶寶對于痛的記憶并不長久,因此如果你不小心用一根別尿布的別針刺到他,他也會很快原諒你。
視覺和味覺是兩種發(fā)展較慢的感覺。寶寶早期的視力與大人視力的比大約是20:200(即寶寶看到20公尺外物體的樣子,相當于成人看到200公尺外物體的樣子),但是不用到一歲,他就可以有20:20的視力了。寶寶喜歡注視有趣的事物,而且他喜歡臉孔勝過圖案;喜歡嬰兒的臉孔勝過大人的。剛出生的時候,假如你把手指舉在寶寶面前25公分處,他的眼光會跟著手指移動,到了三個月大的時候,則可以看到更遠的事物。
寶寶會把任何東西都放進嘴巴里--但是其中口腔冒險的成分高過品嘗味道。他會把東西放人口中,以舌頭與嘴唇來品嘗,借此進行學習。他只用嘴巴就可以分辨物體的冷熱、粗滑、軟硬,以及大小。但是到這個階段的末期才可以開始吃嬰兒食品。所以在這段時間,就讓寶寶的嘴巴單純用來學習、喝母乳或嬰兒奶粉吧。晚一點再讓他食用嬰兒食品。
在這一階段中,我們設計了許多發(fā)展五種感官的游戲,讓和寶寶一起享受游戲的趣味,幫助他快快成長。
6月-9月
當寶寶學會控制他肢體各個細部的動作--從頭到腳,從胸部到手指與腳趾的時候,他就會像一股跳動的小旋風:經(jīng)過不斷練習整體肌肉動作之后,寶寶很快就會坐、在地上爬,甚至會站。同時,他抓握東西的動作,也會從用整個手掌變成手指與大拇指的精細動作。寶寶還是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巴里,不過他握、丟或拋擲等動作會做得更好,而且漸漸能流暢地把食物放進嘴巴里。在你開始喂寶寶吃副食品時,多給他機會練習如何握住自己的湯匙和懷子,開始學習自己吃東西。剛開始當然是一團混亂,但是很快寶寶就能夠自己進食,而且也不需要大肆清理。
寶寶開始傾聽你的話,并且試著更進一步理解話語的意義,他聽得懂一些經(jīng)常聽到的話,如:“不!”和“還要喝嗎?”;他也知道:“爸爸?!?、“媽媽”和“狗狗”。他開始懂得利用肢體語言“說話”,如用手指、靠過去或是揮手再見;也更能控制臉部表情,讓別人理解他的需求。
當寶寶放開爸媽的手,開始獨立爬行的時候,他也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對寶寶而言,這是一段令他驚慌的時間,因為離開爸媽的身邊會讓寶寶的心理產(chǎn)生不安的感覺,但是他已經(jīng)準備好在你的監(jiān)督下,自己去探索環(huán)境。
寶寶喜歡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也喜歡和你一起玩,因此你應該提供各種與人互動的機會。他可能會有一點與父母分開的陌生焦慮或恐懼感,你可以和寶寶玩一些游戲,幫他度過這段時光。
建立寶寶的自尊永遠不嫌早!在你們玩這個階段游戲的時候,可以適時的幫一下寶寶,協(xié)助寶寶克服新的挑戰(zhàn),獲得信心。如果寶寶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自己來的話,就不要打斷他。
現(xiàn)在,動動你的雙手和膝蓋吧!快快跟上你那活力充沛智力飛漲的寶寶。
9月-12月
寶寶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隨心所欲的移動了,他能很快的四處爬行巡游、走路、跑步等。當寶寶的技巧逐漸增強的時候,你可以提供各種方法,豐富以及增進他與世界的互動。
當寶寶嫻熟身體的動作后,盡量提供寶寶各種訓練整體運動肌肉的活動。因為寶寶喜歡爬,喜歡解決東西卡住了的問題。所以在寶寶拿到各樣東西之前,最好先鎖住所有有毒藥品和貴重物品,因為很可能在你發(fā)現(xiàn)以前,寶寶就已經(jīng)會伸手到餅干罐里面了。爬行是寶寶發(fā)展中,相當重要的一段過程,所以一定要讓寶寶有充分的機會去爬--除非是有緊急狀況,你連看顧他幾分鐘的時候都沒有。
寶寶的細部運動肌肉發(fā)展也在增強中,所以,盡量提供他用手指玩的東西。他可以握住一枝奇異筆,而且畫畫--什么地方都能畫!他也喜歡撿起小東西,所以給寶寶一些要用指拿來吃的食物。別忘了湯匙和杯子--他逐漸能自己吃飯了。
當寶寶試著解決他的問題,學習事物的運作方式,以及探索世界的時候,寶寶的思考能力也在快速進步。你會在寶寶一歲時聽到他說的第一個字,因此這時候,你應該多跟寶寶說話讓他學習,玩很多游戲建立他接收訊息的技巧,讓他準備好表達語言。
寶寶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知道什么是“我的”。這是一件好事--他并不是自私,只是試著了解他在這個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你可以用寶寶的名字放在很多物體上,把他的作品掛在冰箱上,給他一面鏡子看,注意他開始特別喜歡哪一件玩具。寶寶喜愛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所以替他找一些同齡的玩伴。寶寶的情緒越來越復雜而且多變,他會感到憤怒、悲傷、愉悅,以及羞愧、不好意思和嫉妒。允許寶寶表達他的情感,并且鼓勵寶寶表達他的情感。
寶寶不再是不能自由移動的嬰兒,而是活力四射的小人兒,他喜歡玩更具挑戰(zhàn)性的游戲,而且迫不及待。所以,趕快和寶寶一起玩吧!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撫觸加被動操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nèi)容呢?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1個月
A.手抓握。
該練習和新生兒期一樣。
B.屈肘。在手抓握練習之后,母親用手握住孩子手及腕部,然后分別將孩子左、右手依次向?qū)殞毶媳刍蚣绲姆较蚯?~6拍。
C.擴胸。兩臂胸前平舉為預備姿勢,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也就是將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cè),掌心向上;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第3拍同第1拍;第4拍還原。共4~8拍。
D.屈腿。下肢第四節(jié)后,手握孩子足踝部,將左、右腿分別做屈膝,屈胯動作,共4~6拍。
E.抬頭。翻身呈俯臥位后可做半分鐘抬頭訓練。注意把孩子雙手分別放在頭兩側(cè)起支撐作用,同時用你的聲音和笑臉去孩子頭前方逗引他抬頭。1個月的寶寶頸肌、背肌力量均不強,不要試圖讓他抬頭很長時間,以免造成疲勞。
2個月
A、B.同1個月,練習次數(shù)可達8拍。
C.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兩臂胸前平舉預備,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交叉;第3拍,兩臂側(cè)平舉;第4拍,兩臂放置身體兩側(cè);第5~8拍重復兩臂上舉和還原至第4拍的姿勢2次,即上舉-還原-上舉-還原。共8拍。
D.屈腿上舉。在1個月的屈腿動作之后,手握孩子膝關節(jié)使腿伸直并上舉45度,共8拍。
E.抬頭,呈45度,共練習1分鐘。
3個月
A.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同2個月。
B.手碰手。A.8拍完成之后,握著小兒腕部讓其兩手相碰4~6拍。這時母親一定要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告訴他:“寶寶看看這是你的小手,多可愛呀。”一邊碰手一邊說:“原來小手可以挨在一起呀,寶寶試一試!‘這一節(jié)為促進2~3個月孩子看手、玩手、吸吮手的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C.屈腿90度。雙下肢交叉屈腿后放平,雙手握住膝關節(jié),伸直下肢后上舉90度。共8拍。
D.側(cè)身翻。從仰臥位變?yōu)楦┡P位時不是把孩子抱起來再趴下,而是將一側(cè)下肢放在另一側(cè)下肢之上,然后輕輕推后背幫孩子翻身。左右側(cè)身翻各練2次。
E.俯臥抬頭90度。練習可達2分鐘。作法同2個月。
趴著玩
撫觸中總共15分鐘,其中的抬頭練習不可能時間很長,為補充練習抬頭我們可以在床上和孩子趴著玩。母子頭對頭的趴著,臉和眼睛處于同一高度,便于孩子觀察你并和你目光相接,這是加強和孩子溝通的好機會。你可以用語言叫寶寶,讓他抬頭看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寶寶的臉或小手引起他的注意,讓他抬頭。每當寶寶抬頭時間長感到累了時,他會主動趴下,這時你要讓他休息。玩游戲和吃飯一樣均屬不可勉強的事情,我們要注意適度和量力而行。
利用生活細節(jié)給寶寶數(shù)學啟蒙
對于寶寶而言,初來這個世界,一切都還在摸索之中,一切事物無不令他們感到新奇,雖然懵懵懂懂地生活著,但是只要照顧者給予開啟潛能的鑰匙,他們很快就能學習上手。數(shù)學本身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它對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或許你會懷疑,寶寶還小,怎么學數(shù)學邏輯?其實啟蒙階段的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有直接的關系。
在寶寶生活的世界中,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各種物體均有一定的數(shù)量、一定的形狀,而且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對于0~3歲的大部分寶寶而言,適合學習的包括10之內(nèi)的數(shù)、幾何形狀、對稱等,而適合學習的邏輯項目,則包括分辨大小、配對、序列、分類、因果等。
分類是推理的基礎,進而學習數(shù)學邏輯的概念延伸。當孩子有了上述的發(fā)展能力后,約1歲開始,照顧者可教寶寶做簡單的配對,如看到蘋果的玩具,是否會找出真實的蘋果;2歲開始,寶寶會學著自己分類,將一樣的物體放在一起。照顧者可讓孩子多練習相關的延伸動作,為寶寶將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寶寶數(shù)學涵蓋的層面有哪些?
數(shù)的概念
數(shù)數(shù)、認寫數(shù)字、唱數(shù)、一對一的對應。
量的概念
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面積、體積、容積、單位、時間、快慢。
圖形空間概念
基本平面圖形、基本立體圖形、空間位置、圖案組成。
邏輯關系概念
相關位置、分類、部分與全體、前后順序。
開發(fā)寶寶“身體機能”的小游戲
父母和寶寶做一些簡單的游戲,不僅讓寶寶練習平衡感,還可以讓她的小腦袋瓜思考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學前教育。寶寶的身體機能應該盡快得到開發(fā),現(xiàn)在就教父母親一些親子小游戲,讓你寓教于樂。
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然后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聲地數(shù)瓶子的數(shù)量。
然后,讓寶寶像打保齡球那樣,把網(wǎng)球推出去,在水瓶倒了之后,就問他:“你弄倒了多少個水瓶啊?”
然后,和他一起數(shù)還在屹立的水瓶,從而得出倒下的水瓶數(shù)目。
就這樣,再和寶寶把水瓶弄起來,擺好,再重新玩一次游戲。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在滾網(wǎng)球的時候,寶寶學到了眼睛和手的平衡,并且,在數(shù)倒下的瓶子的時候,學到了簡單的加減法。
選擇心情
和寶寶一起畫畫,畫下開心的、傷心的、瘋狂的、驚訝的和愚蠢的面部表情。
制造一個扁豆袋子——可以把干扁豆放在襪子里面,然后把襪子口牢牢封好(要小心,因為如果寶寶吞下扁豆,可能會導致窒息)
然后,把剛剛話的臉蛋的紙鋪在地上。
隨后,問小朋友:“生日派對上,你的感覺是什么?”或者“當姐姐拿走你的玩具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讓小朋友把扁豆袋扔在適當?shù)男那樯?。之后,就讓寶寶問你問題,讓你來選擇心情。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通過這個游戲,寶寶能夠把自己的心情和文字畫上等號,另外,扔扁豆袋也訓練了他拋擲的技巧,還有,畫東西也鍛煉了他的動手能力。
平衡感
用長的有顏色的繩子在地上弄成直線、“之”字形線條或者曲線,然后,給寶寶出一些有趣的挑戰(zhàn),例如:“走直線”“用腳尖走路,走之字的線”“用三大步倒退著走完曲線”
你可以從中看到寶寶特別的創(chuàng)意。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這個游戲雖然簡單,但是,寶寶從中可以學習一心兩用和練習平衡感。一方面,他專注于自己的平衡還有身體協(xié)調(diào),另一方面,他的小腦袋瓜也在思考怎樣完成你的復雜提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