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控制和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0-13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狼和鹿的故事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出生前,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計劃或憧憬過如何教養(yǎng)孩子:學才藝,培養(yǎng)氣質(zhì)和素養(yǎng),快樂的親子旅行等等,但等孩子出生后,現(xiàn)實大都不按照我們玫瑰色的計劃進行,很多時候我們忙著救火:孩子打架了,在超市哭著要一個玩具不肯走了,不肯吃早餐發(fā)脾氣了,東西扔了一地不肯收拾了。我們多么希望孩子的情緒是平和的,愿意講道理的,好讓我們有時間多做培育的工作,而不是在精疲力盡的救火。
一位有著20多年從業(yè)經(jīng)驗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Gregory Moore博士給我們做了一個講座,講解如何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控制自己的情緒。他給出了非??刹僮鞯木唧w建議,在這里和爸爸媽媽們分享一下:
1. 自控力是兒童重要的情商功能,會非常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和人際關(guān)系。斯坦福大學在六百多名幼兒進行了的有關(guān)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jīng)典實驗,在這些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選擇立刻得到一樣獎勵(如棉花糖),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通常為15分鐘),得到相同的兩個獎勵。只有30%的孩子堅持了15分鐘,在后面的跟蹤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在長大后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xiàn),如更好的學業(yè)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zhì)量和朋友關(guān)系。
2. 孩子情緒激動時是聽不進任何建議的。給孩子冷靜的時間然后再教育或建議他。
3. 表揚孩子時要很熱情,批評孩子時不要帶情緒,平靜的指出事實。
4. 多表揚孩子的內(nèi)在,少表揚孩子的外貌。
5. 孩子通常在“transition”(轉(zhuǎn)折點)容易發(fā)脾氣,比如從看iPad到不能看,要結(jié)束游戲時間了,要到一個陌生人家做客,家長可以提早給孩子提醒,讓他對將發(fā)生的改變做好心理準備。
6. 每次孩子發(fā)脾氣或?qū)η榫w失去控制都是幫他了解情緒提高情商的機會。在孩子大發(fā)脾氣后,家長可以做這些:
a. 問他發(fā)生了什么
b. 問他的感受是怎么樣
c. 問他除了發(fā)脾氣有沒有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
d, 找到辦法后,制定一個下次如何做的計劃,一起把計劃寫下來。
e. 實踐這個計劃,然后評價是否要提高和改變計劃。
7. 孩子沮喪難過時,通常家長的安慰很難起作用,比如 “其實你個子不矮啊”, “你明年就長高了?!?家長可以盡量引導孩子接受這個難以改變的現(xiàn)實,把這個現(xiàn)實變得中性化,不好也不壞,“每個人的個子都不一樣,一個人的好壞或魅力和他的個子沒有關(guān)系,比如甘地如何如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幫助孤獨癥孩子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在情緒調(diào)節(jié)方面,與普通兒童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并根據(jù)社會的一般準則來調(diào)節(jié)情緒不同,孤獨癥兒童通常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緒,也不了解社會交往中的潛規(guī)則,無法根據(jù)他人的看法來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當焦慮、緊張、害怕或傷心時,孤獨癥兒童常常會采取一些不恰當或不對的方法來解決。
·自傷行為,如用頭撞墻
·破壞、報復行為,如亂摔東西
·懲罰行為,如踢打小動物
·攻擊他人,如用手或腳打他人的身體
·朝他人吐唾沫、
·對他人進行辱罵或?qū)λ俗鑫耆栊缘氖謩?/p>
·大聲哭喊、尖叫
·躲藏起來,讓別人找不到
·一直念叨別人的不足,總是想一些消極的事情
因為孤獨癥兒童常常會存在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問題,所以當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家長應及時采取措施,首先需要讓孩子知道以上的方法是不對的,對自身的問題解決沒有幫助,其次需要教孩子學會采用其他合理的方法,最后當孩子開始采用恰當?shù)姆椒ń鉀Q情緒問題時,家長應及時給予強化。在這三個步驟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什么是不對的、什么是對的、因為什么而獲得獎勵都應該具體明確地告訴孩子,并考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下文將會介紹一些情緒調(diào)節(jié)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物理方法:孩子學會做一些增加心率和釋放能量的事情,應該至少持續(xù)10分鐘。
放松方法:孩子學會做一些消緩能量的事情,盡量能自己獨處一會兒。
社交方法:孩子可以向他人需求幫助,學會傾訴。
調(diào)節(jié)認知方法:孩子可以學會進行自我暗示,增強自信心。
基于愛好的方法:孩子可以做一些平時喜歡的事情,轉(zhuǎn)移注意力,愉悅身心,但是家長需要注意好時間,盡量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然孩子由此學會通過“發(fā)脾氣”來獲得想要的東西。
其他方法:帶領(lǐng)孩子嘗試做一些沒做過但新奇的事情;家長需要盡量鼓勵孩子,適時提供建議和解決方法;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幽默,適時可以哈哈大笑;家長可以采用“社交故事法”,幫助孩子了解交往的步驟和規(guī)則;家長也可準備一些小東西,包括耳塞、泡泡糖、軟球、可捏的玩具、有香味的物品、可用于洗臉的水等,幫助解決孩子的“小煩惱”。
NK-IA04J(數(shù)碼)型經(jīng)顱磁刺激儀是由從事生命科學、基礎(chǔ)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專家共同研發(fā),用于腦病治療的家用型醫(yī)療設備。
它的研制是以現(xiàn)代神經(jīng)生物學、神經(jīng)電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磁生物學一級臨床腦病治療學為基礎(chǔ),通過特制的治療發(fā)生體輸入特定的重復性經(jīng)顱刺激,直接透過顱骨作用于腦細胞和腦血管,可以改善腦細胞的代謝環(huán)境,增加損傷細胞的可復性,舒張腦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干擾和抑制異常腦電、腦磁的發(fā)生和傳播,促進腦功能的恢復。適用于預防和治療抽動癥、多動癥、缺血性腦血管病、顱腦損傷、失眠癥及腦疲勞綜合癥。該產(chǎn)品屬于高科技物理治療設備。
NK-IA04J(數(shù)碼)型經(jīng)顱磁刺激儀是方便患者在醫(yī)院外治療而設計的家庭型臺式治療設備。純物理治療,對人體無傷害,其性能穩(wěn)定、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療效顯著
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儀是應用低頻頻譜交變電磁治療技術(shù)研制的用于腦部疾病治療的最新型重復性的綜合腦病治療設備。主機內(nèi)存多種治療頻率和治療強度。
治療時主機可同時顯示輸出的治療信息。該設備通過治療帽中多點電磁發(fā)生器,輸出特定能量的負極性重復性交變電磁,直接透過顱骨達到腦內(nèi)較深層組織,作用在腦細胞和中樞神經(jīng)上,使細胞帶電量增加,攜氧能力增強,改善腦細胞的代謝環(huán)境,增加代謝酶活性,使受損的腦細胞代謝加快,增加損傷細胞的可修復性。干擾和抑制異常腦電、腦磁的發(fā)生和傳播,使腦電活動能力增強,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從而達到治療和改善孩子的自閉。
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父母每天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玩,聽他說話,一起畫圖,看故事書,逛街等。
*對于孩子的要求,家長不要輕易說不,一旦說出就要兌現(xiàn)。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可以適當?shù)睾雎院⒆拥目摁[行為。如前面的琪琪掐自己的手,家長可裝著沒看見,不要因他的這種行為而心疼、哄勸、妥協(xié),避免今后他一旦犯錯就以傷害自己來贏得別人同情的失常行為。
*教孩子寬容待人的同時,也寬容自己的心靈,不對自己和他人過于苛求。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可能達到的范圍內(nèi),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讓孩子把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釋放出來:找父母、老師、知心朋友說說自己的苦惱;或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高聲喊叫;或把要說的話寫在日記里。
*引導孩子轉(zhuǎn)移注意力:當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或與別人發(fā)生矛盾時,可先放一放再解決??梢詤⒓右粫后w育鍛煉,聽聽音樂,看看電視,下下棋等,這些活動有利于減輕心理壓力。
*創(chuàng)設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學會放松: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深深吸氣,緩緩呼出,反復5次。
*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如經(jīng)常對孩子說:“這事還能壞到什么地步?”“壞事結(jié)束了,該來好事了?!薄八麄兂靶δ?,別生氣,你可以做得更好,讓他們看看。”
*培養(yǎng)孩子幽默感:看幽默畫、小品,聽相聲,說一說笑話、趣事,使孩子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幫孩子控制情緒的繪本游戲
幫助您穩(wěn)定孩子情緒、提升學習力
「繪本教學」,許多人會以為就是將故事書念給孩子聽,甚至配合上一些游戲或活動,這就是「繪本教學」了。但,其實不然。一個完整的的繪本教學,不僅要包括讀者、聽者之間的互動之外(包括共聽、共讀),更要具有情緒穩(wěn)定、情緒療愈的部分。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的正式名稱為「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起初,它是源于美、英兩國的圖書館,經(jīng)由當?shù)氐膱D書館及醫(yī)院的心理師共同合作,針對成人情緒問題或是精神方面疾病相關(guān)等適合的病患,開出的「書本處方簽」 。而處方簽的內(nèi)容,在一開始,多半是由「圣經(jīng)」或是 「可蘭經(jīng)」等宗教教化書籍開始,而漸漸衍生致富有其他它含意的寓言故事。
而隨著時間的演變、物換星移,「書目療法」慢慢的推展至兒童教育領(lǐng)域,從而衍生出”兒童情緒療育繪本”。根據(jù)學界、業(yè)界的研究,「書目療法」之所以會有效,且一直被推廣的原因是在于,故事接收者在故事的進行當中,會衍生出三種心態(tài): 認同、凈化、領(lǐng)悟。透過這三階段的心理運作,閱讀者自覺能被理解,并能隨著故事的輔助,一步步的內(nèi)心自我陳述、宣泄心理的負面情緒,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演變,參考故事內(nèi)容中角色,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反射在自我身上,找出解決的方法及途徑,最終達到情緒修復的自我愈合能力。以繪本作為情緒學習的素材,專長于「書目療法」的臺灣大學圖書資料信息系暨研究所教授陳書梅,就曾提出對繪本教學對孩子的三大功效: 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平穩(wěn)的情緒力、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堅強的自我復原力、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問題的解決能力。(部分內(nèi)容節(jié)錄陳珮雯/情緒教育怎么教)
因為「書目療法」的上述特質(zhì),家長們在選擇繪本時就需要特別的注意。幾年來,在教導家長繪本教學過程中,我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到底要如何選擇繪本? 以及,繪本教學在自閉癥的教學領(lǐng)域中,是否只適合「高功能譜系幼童」?其實不然,繪本教學的方式,適合所有譜系的孩子。只是,在故事方面的選擇上,需要做不同程度的區(qū)辨。
比如說,在選擇繪本給譜系中功能較不足的孩子(如無語言、只有少數(shù)疊字、及2-3字的短句幼童) ,會建議盡量選擇圖片較大、簡單、顏色豐富,但文字較少的繪本。
甚至,有時可以選擇一些民謠故事書,結(jié)合音樂,對于一些對音樂有高度敏感的孩子,都可以引起更多的注意,進而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
而對于譜系中功能較高的孩子,因為大部分高功能譜系的孩子普遍存在邏輯思考、順序,非語言性社交及復雜指令無法消化的問題,我會建議在選擇繪本時,選擇有清楚因果發(fā)展的情節(jié),主角的表現(xiàn)情緒容易辨識、提供簡單易而易達成的解結(jié)方法等原則,循序漸進,這樣孩子才能在聽讀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并提升自己不足的能力。
「拔蘿卜」,是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拿裰{兒歌故事。內(nèi)容非常的簡單,有一顆蘿卜拔不出來,小弟弟開始吆喝大家來幫忙,包括鄰居老爺爺,老奶奶都來幫忙了,最后,大家眾志成城,把蘿卜拔了起來,大家分了蘿卜后,開開心心的回家。
以下就是我用「拔蘿卜」的民謠,搭配游戲及音樂,設計的繪本游戲,實施在我的女兒身上(巧恩于2015年被診斷為高功能自閉癥、反抗對立癥及專注力不足癥) ,同時也實施在我五歲典型發(fā)展(typical developed)的兒子身上。經(jīng)過了幾次的游戲,孩子不僅會唱拔蘿卜,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主動性語言也提升了不少。跟大家分享。
針對譜系功能較不足的孩子或年齡較小的典型發(fā)展兒童,您可以這么玩:
▲ 范例: 拔蘿卜
▲ 準備工作:
1. 家里準備一顆小的白蘿卜,藏在冰箱里,露出個頭,備用。
2. 將家里的浴巾卷起來(可大可小),用繩子或任何的條狀物,將一端綁緊,做成蘿卜的樣子。也可用餐巾紙卷成小蘿卜,塞在小的礦泉水壺中。
3. 將綁好的浴巾,塞在沙發(fā)中的縫隙,露出一頭當線索。
4. 準備至少五個綁好的浴巾蘿卜,大小不一,塞藏在家里特定的角落,記得要露出”頭”當提示喔!提示的部分,記得多露一些,讓孩子好找,才容易成功 (正向增強,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經(jīng)驗),以增強游戲持續(xù)力的耐力!
5. 如果愿意多花時間準備的家長,可將藏好的蘿卜,用手機拍下,打印出來,作為尋找線索卡,可作為視覺提示,幫助孩子成功地找到蘿卜!
第一步: 營造情境 (引起動機) – 判斷主角,任務
1. 跟孩子說肚子餓了,帶著孩子到冰箱門口,跟孩子說: 「媽咪肚子餓了想吃蘿卜,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吧!」
2. 打開冰箱,引導孩子尋找蘿卜(可用全輔或半輔方式提示孩童) ,若孩子找不到,適時的提供孩子輔助,讓孩子手能摸到蘿卜) 。媽媽說: 「找到了!寶寶真棒(摸摸頭) ,我們現(xiàn)在把蘿卜”拔”出來吧!」握住孩子的手,順勢將蘿卜拔出,媽媽說: 「拔出來啦!好棒喔!謝謝寶貝的幫忙」
3. 媽媽繼續(xù)說: 「可是蘿卜太小了,不夠吃,怎么辦?」說著說著,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拔蘿卜"民謠故事書拿出來,繼續(xù)說: 「有了!媽媽有一本繪本可以教我們怎么辦,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拿出故事書,讓孩子席地而坐,或是坐在懷里,開始閱讀故事書) 。
第二步: 跟著音樂走 – 跟著音樂一起放松 ,了解執(zhí)行方式,利用音樂訓練孩子模仿能力!
播放音樂,當成故事背景(音量須小) 。當故事結(jié)束時,將音樂開大,帶著孩子音樂律動,并教導孩子拔蘿卜的樣子,抓起露出的頭(線索),用力拔起!
第三部: 尋找蘿卜(視覺圖示卡提示) -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心
拿出圖像題提示卡,協(xié)助孩子尋找蘿卜,并教孩子 “拔出蘿卜”。若孩子的手部部功能還不夠強時,家長可用全輔或試半輔的方式協(xié)助幼童,也可將浴巾蘿卜的部分,改成用絲巾做的蘿卜,以便拔出。
第四部: 融入其他家人的 幫助 -- 達到訓練 “要求幫忙”(Joint Attention) 的指令動作
若家中有其他成員在,媽媽事先藏好幾個”較難”拔的蘿卜(小水壺的蘿卜) ,提示小朋友尋找?guī)椭?,您可以在旁邊說: 「這個蘿卜太難拔了,媽媽拔不動,我們找人來幫忙」。這時,請等待5-15秒的時間,若孩子沒有反應,請先從最輕的提示如口語或手指,提示孩子。若孩子仍沒有回應,重復指令:「我們找人幫忙吧!」然后帶著孩子到家人身旁,拿起孩子的手,輕拍家人的身體或肩膀。這時,家人請一定要做出回應,并予以回應的說:「怎么了?需要幫忙嗎?」媽媽可以幫助孩子答需要幫忙的問題。請家長要記得,這里的重點是教導孩子學習"尋求幫助”(Joint attention)所以千望不要苛責孩子的語言能力,等到孩子指令完成時,家長應立即起身幫助,一起親子同樂,拔蘿卜,
給家長建議,在過程中,家長可以記錄孩子的反應,輔助的方式,及游戲的時間長短以作為下次活動的依據(jù),調(diào)整內(nèi)容。
針對譜系功能較高的孩子或一般的典型發(fā)展兒童,改變幾個小步驟,您也可以跟孩子玩得很High喔!
▲ 范例:拔蘿卜
▲ 準備工作: 與上方活動步驟相同
1. 家里準備一顆小的白蘿卜,放在藏在冰箱里,露出個頭,備用。
2. 將家里的浴巾卷起來(可大可小),用繩子或任何的條狀物,將一端綁緊,做成蘿卜的樣子。也可用餐巾紙卷成小蘿卜,塞在小的礦泉水壺中。
3. 將綁好的浴巾,塞在沙發(fā)中的縫隙,露出一頭當線索。
4. 準備至少五個綁好的浴巾蘿卜,大小不一,塞藏在家里特定的角落,記得要露出頭當提示喔!提示的部分要記得多露一些,讓孩子好找,才容易成功 (正向增強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經(jīng)驗),以增強游戲持續(xù)力的耐力!
5. 如果愿意多花時間準備的家長 ,可將藏好的蘿卜,用手機拍下,打印出來,作為尋找線索卡,可作為視覺提示,幫助孩子成功地找到蘿卜!
6. 寫下工作分析步驟(Task Analysis): 將各步驟逐一寫下,再利用順時鐘連結(jié)(Forward chaining)或逆時鐘連結(jié)(Backward chaining)的方式教導孩子
第一步: 營造情境 (引起動機) – 判斷主角,任務
1. 跟孩子說肚子餓了,帶著孩子到冰箱門口,跟孩子說: 「媽咪肚子餓了想吃蘿卜,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吧!」
2. 打開冰箱,引導孩子尋找蘿卜,這時,若孩子找不到,可用口語或是手指的提示方式來提示孩子 。適時的提供孩子輔助,讓孩子自己找出蘿卜 。當孩子將蘿卜拿出來時,別忘記給孩子適時的鼓勵說: 「哇!找到了!寶寶找到蘿卜了!真棒」。適當?shù)纳眢w接觸鼓勵,如擁抱或是摸頭等其他孩子喜歡的身體接觸,也會增強孩子繼續(xù)游戲的的動機喔!因為這時候,孩子除了已經(jīng)在找出蘿卜時(正增強),被自己的行為強化之外,再加上媽媽的鼓勵,變成了雙重強化,動機會明顯的增強。
3. 接下來,拿著蘿卜問孩子:「媽媽要煮蘿卜湯,需要怎么辦?」 在這里,可以利用工作分析(Task Analysis)的方式,教導孩子煮湯的順序。在教導的同時,制造一些問題情境,提高孩子思考邏輯的訓練,例如:若孩子需要站高一點,才能拿到鹽巴或湯鍋,在下達指令之后,請給孩子5-10秒的時間思考,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若孩子沒有反應,我們則可以利用引導,如:手指旁邊的椅子,嘴里說,寶寶拿不不到鹽巴,旁邊有小凳子,再給孩子幾秒鐘的時間思考,觀察孩子是否能連結(jié)兩物。如果孩子還是無法連結(jié)小凳子可以踩著爬高,拿到鹽巴,這時我們就可以再用口語提示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我們可以說:「寶寶拿不到鹽巴,拿旁邊的小凳子,踩上去,就夠高,可以拿到鹽巴」,若有需要,帶著孩子將所說的話說一遍。
4. 將蘿卜切完,順勢做出苦惱的表情。這時,您可以跟孩子說: 「寶貝,媽媽很苦惱」,因為蘿卜太小,不夠吃怎么辦?」 記得要將”苦惱”的表情夸張地做出,幫助孩子,利用情境辨別情緒。 然后,等待孩子的反應與答案。若無答案,則可以順勢引導孩子,跟孩子說: 「媽媽很苦惱! 」,然后再把表情做一次。之后,再問孩子 一次: 「媽媽有甚么感覺? 」等待孩子的回答!若孩子回答出: 「媽媽很苦惱」,您就可以問: 「為甚么媽媽苦惱? 」別忘記,孩子若答對,要鼓勵孩子喔! 若孩子答錯,也請別嚴厲斥責,重覆上述指令即可!
5. 說著說著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拔蘿卜民謠故事書拿出來,繼續(xù)說: 有了!媽媽有一本繪本可以教我們怎么辦,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拿出故事書,讓孩子席地而坐,或是坐在懷里,開始閱讀故事書) 。
第二步: 跟著音樂走 – 跟著音樂一起放松 ,了解執(zhí)行方式,利用音樂做模仿!
播放音樂,當成故事背景(音量須小) 。當故事結(jié)束時,將音樂開大,帶著孩子音樂律動,并教導孩子找蘿卜,拔蘿卜的樣子,抓起露出的頭(線索),用力拔起!
第三部: 尋找蘿卜(視覺圖示卡提示) -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心
拿出圖像題提示卡,協(xié)助孩子尋找蘿卜,并教孩子 “拔出蘿卜”。若孩子的手部部功能還不夠強時,家長可用全輔的方式協(xié)助幼童,也可將浴巾蘿卜的部分改成用絲巾做的蘿卜,以便拔出。
第四部: 融入其他家人的幫助 -- 達到訓練 “要求幫忙”(Joint Attention) 的指令動作
若家中有其他成員在,媽媽事先藏好幾個”較難”拔的蘿卜(小水壺的蘿卜) ,提示小朋友尋找?guī)椭?。您可以在旁邊說: 「這個蘿卜太難拔了,媽媽拔不動,怎么辦?」 這時,請等待5-15秒的時間,若孩子沒有反應,家長可以用口語提示,請別人來幫忙。例如:「 爸爸在那里,請爸爸來幫忙吧?」然后,等待孩子到家人身旁,提出口語要求:「爸爸,請幫忙」。若孩子無法馬上說出請幫忙,可以先用還孩子的口吻說一次:「爸爸,我需要幫忙!」再要求孩子自己說一次。這時家人一定要回應:「怎么了?需要幫忙嗎?」。
若家人無適時的回應,則會減少孩子”要求幫忙的動機” ,這樣久了,反而會降低孩子主動語言的發(fā)展及提出幫忙要求的動機喔! 家長應立即起身幫助,一起親子同樂,參與情境 -- 拔蘿卜!
建議家長,在拔蘿卜的同時,可以利用機會提升孩子的非語言情緒辨識訓練。比如說,可以利用夸張的情緒表現(xiàn),當蘿卜拔出來時,開心的笑,并說出: 「蘿卜拔出來了, 我好開心喔! 」然后問孩子: 「我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 」當孩子回答后,再重復一次說: 「我好開心!」之后,再反問孩子: 「為什么開心?」孩子應該回答: 「因為蘿卜拔出來了,很開心!」等相關(guān)的對話,提高孩子邏輯的思考及對話中的輪流。
過程中,要記得,父母親只是陪玩的腳色,過程中不要下太多的指令、要求。孩子才是真正的主角,越是輕松的游戲過程,越能增強孩子與人的互動動機,進而教導孩子其它的能力喔! 此外,等待的過程也很重要,再等待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眼神及動作,適時的提出輔助與幫忙,制造孩子成功的機會,但千萬不要幫孩子做,要跟他一起做,輔助他做,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技能喔!
你們準備了嗎? 一起來玩繪本吧!
正確引導孩子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孩子跟大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情緒。孩子從三歲左右開始就已經(jīng)能夠體驗到討厭、傷心、抱歉、擔憂、害怕、妒忌等豐富的情緒感受,但他們對情緒的察覺和應對還處于萌芽階段,當他們遭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他們一般采用哭鬧、攻擊、畏縮等最原始的方法來表達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被處在情緒中的孩子們種種行為所困擾的時候,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指面對外界事物經(jīng)歷的體驗,是外界事物與我們自己需求之間關(guān)系的反應,是以我們自身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情緒是自然流動的,如同認知一樣,開始也沒有好壞之分,孩子也不會給它一個是非評判。孩子剛剛認識情緒的世界,“害怕”、“恐懼”、“生氣”、“傷心”、“高興”……對于種種情緒,他并不會做出任何評判,沒有所謂的正面和負面,他也不會賦予它意義。他現(xiàn)在所做的,就是在不斷觸摸的過程中去了解。了解自己的內(nèi)在世界。然后使自己的情緒逐漸豐富。
孩子處在情緒之中時是很純粹的,這一秒大哭不止,這并不意味著下一刻她還會那樣。孩子的情緒非常的流動,這一刻非常開心、下一刻不爽就哭了、或者憤怒了,如果我們大人不干預的話,這種情緒將繼續(xù)流動著,但是如果我們大人認為某種情緒是錯的、是不好的,要去人為地制止,那么孩子就慢慢地也會壓抑一些情緒,慢慢得開始僵化、鎖結(jié)、變得不那么自然了。
情緒壓抑的不良影響
當情緒被壓抑、阻隔的時候,如何去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逐漸形成各種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策略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個情緒調(diào)節(jié)模式。有的模式是積極的,可以讓孩子比較輕松地應付各種壓力,而有些則可能是消極的不健康的應對方式,會讓孩子產(chǎn)生很多痛苦。
孩子如何去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父母往往是察覺不到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情緒比較忽略的家長,和本身就不太懂如何處理情緒的家長,他們在撫育孩子過程中,就可能會使孩子逐漸形成了不良的情緒調(diào)節(jié)模式從而產(chǎn)生很多的沖突。例如:
壓抑:為了迎合過于強勢和控制的家長,而不得將壓抑自己的情感和情緒訴求。這種壓抑情緒的方式會使孩子對不同情緒的感受變得麻木。當壓力過大無法承受時,就會以可怕的方式迸發(fā)出來。
失控:長期以來,強烈的情緒表達已經(jīng)成為習慣,而且遇到一點事情或者不滿,就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憤怒,或者爭吵,事后自己會后悔。
逃避:由于害怕某些場合里會出丑,或者害怕面對某些人出現(xiàn)緊張恐懼的情緒,而用各種理由去逃避。但是逃避之后,自己內(nèi)心里又會產(chǎn)生非常矛盾和糾結(jié)。
過度補償:由于不被父母認可而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情緒,于是就通過過于努力地學習而期望獲得認可。這種情緒調(diào)節(jié)模式的孩子往往對自己不滿意,經(jīng)常自責,容易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不讓情緒成為一種痛苦的存在,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緒調(diào)節(jié)模式尤為重要。
如何引導孩子積極的調(diào)節(jié)情緒
一、處理孩子情緒之前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有某個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先要讓自己保持警覺,去看一下自己有沒有被帶到情緒的陰溝里面去。如果自己這個時候開始焦慮了,可以嘗試先處理自己的情緒然后再去引導孩子,如果自己這個當下確定是沒有情緒的,那么帶著愛去看到孩子、與孩子聯(lián)結(jié)、只是陪伴她、不需要急于帶著目的去想讓她快點好出來,因為這份期待和目的會讓你有所偏離,過于聚焦于結(jié)果,沒有活在當下。
那么如果大人內(nèi)在有情緒,怎么辦呢? 如果當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孩的情緒已經(jīng)把我們自己的情緒帶出來了,這個當下要非常警覺、覺察到自己已經(jīng)掉陰溝里去了,這個當下告訴自己帶著情緒的時候你不可能給到孩子任何有建設性的建議,對自己的那個被帶走的情緒說“?!?,然后通過慢慢地一呼一吸,讓自己慢慢地平靜下來,回到自己的中心、打開自己、讓自己更加覺察,讓自己的氣往下沉、有一種根扎大地的感覺,在那個當下和自己聯(lián)結(jié),和孩子聯(lián)結(jié),慢慢地從問題中跳出來,用更大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孩子,看這件事。
也許只需要幾秒鐘的停頓,你就可以把自己從固有的互動模式中解脫出來。當你可以把自己已經(jīng)帶出來的情緒又歸于平靜時,這時候你也就更有底氣地給孩子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因為情緒處理不是靠講理論學習的,一定是靠自己去體驗、去經(jīng)驗后慢慢得打開另一扇通往內(nèi)在平靜之門。
二、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tips:
家長要明白孩子的成長的心理需求,允許孩子有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需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和他自己的情緒相處,讓孩子學會自己調(diào)整情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建立自我意識,學會情緒管理。
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完善自我情緒的控制。成熟的情緒狀態(tài)會讓家長內(nèi)心寧靜而平衡。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榜樣,孩子會學習家長的行為,獲得一個良好的情緒成長環(huán)境。
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
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請讓他宣泄出來,不要讓孩子壓抑自己,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所采取的某些方式不對時,我們需要去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宣泄情緒的方法。
用文字和符號宣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說出來,如果孩子有情緒,讓他直接用語言表達出來,即使我們不能認同,我們也一定要接納和理解孩子,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理解的。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孩子告訴我們他經(jīng)歷的事情之后,讓他把感受說出來,孩子就感覺到了極大的理解和尊重。
鼓勵孩子把情緒畫出來,我們可以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示范給孩子。一位媽媽在單位挨了批評,回到家,拿筆在紙上邊畫邊說:“今天早晨碰上堵車,遲到了,被領(lǐng)導批評,我們生氣……”孩子就會在媽媽的引導下,學會用畫畫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用運動的方式宣泄,通過身體活動釋放情緒。負面情緒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不通過合理的渠道宣泄出去,它就會通過“破壞”的方式呈現(xiàn)很粗來。我們經(jīng)常見一些孩子搞破壞,踢垃圾桶、摔凳子、打架等。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通過運動把能量疏導出來,我們可以帶他們?nèi)ヅ郎?、跑步、踢球、跳舞,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宣泄了情緒。
用藝術(shù)性的方式宣泄,比如唱歌、聽音樂。有一些孩子會說臟話、罵人,這是他們通過大聲罵人釋放內(nèi)心的情緒。同樣用聲音,我們可以教孩子大聲唱歌,通過唱歌不僅可以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緒,還能提高孩子的藝術(shù)修養(yǎng)。
建立不良情緒宣泄室,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和道具、枕頭或者軟墊,允許孩子哭泣,不打擾孩子跟情緒相處的時刻,給孩子充足的情緒空間。
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借助《生氣的亞瑟》、《我想一個人呆著》、《生氣湯》、《菲菲生氣了》等等情緒繪本,幫助孩子有趣地跟自己的情緒相處,想象自己的情緒的顏色、形狀,將無形的情緒化作有形的物體,對情緒更有控制感。
情緒發(fā)展伴隨我們的一生,成人總會自然地延續(xù)自己孩提時期處理情緒的方法。不想讓孩子一生都被情緒所困,就讓我們從此刻起,好好呵護孩子們的情緒,引導孩子情緒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