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寶媽該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9-27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孩子基本已經(jīng)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有時候,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很開心,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卻堅持不想去上幼兒園。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就可能用哭鬧等方式表示拒絕,有的小孩還會謊稱肚子疼、頭疼等,騙取家長信任,達到不去上幼兒園的目的。
孩子不想去上幼兒園,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
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但幼兒園終究沒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定時吃飯,按時睡覺,不能像在家里一樣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學時好好的,早上起床時,小朋友還是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抗拒。
2、假日綜合癥
周末或長假過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更加明顯。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長就會由著孩子晚睡晚起,帶孩子去做他喜歡的活動,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約束。
3、生病后找到拒絕上幼兒園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長就會盡量讓孩子留在家里養(yǎng)病,孩子不僅可以不去幼兒園,還會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長還會放棄平時的原則,滿足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這樣一來,孩子病好后,就會想方設法找借口拒絕上幼兒園。
4、其他原因
孩子答應其他小朋友的承諾沒有完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等原因也會成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借口。
早上,楚楚眼睛還沒睜開,就嘟囔對媽媽說著:“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媽媽早已司空見慣,但只要幫楚楚穿好衣服,他也會乖乖的出門。媽媽并未特別在意。果斷的幫楚楚穿好衣服,吃過早餐,楚楚卻無論如何不肯出門。媽媽好說歹說,楚楚都堅持著不要去上幼兒園。無奈之下,媽媽只能說:“楚楚,昨天我在樓下看到好多漂亮的紅果子,我們?nèi)フ雍脝???/p>
好不容易把楚楚哄出門,楚楚一路走,一路堅持著說:“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眿寢屢矝]有在意,總覺得到了幼兒園門口楚楚就會很自如的進去。就這樣一路走到幼兒園門口,楚楚卻無論如何不肯再往前走一步。這種情況以前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媽媽有些疑惑,媽媽本想強拉硬拽把楚楚給拖進去,但看著楚楚一副堅定的表情,媽媽決定問問清楚。
“如果你告訴我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媽媽聽聽看,如果確實合理那我們就不去幼兒園好嗎?”媽媽說。
可是楚楚卻只是低垂著頭,兩手拽的緊緊的,一言不發(fā)。
就這樣,媽媽與楚楚在幼兒園門口磨蹭了20幾分鐘,楚楚還是堅持著不肯進去。媽媽決定帶楚楚先去附近的兒童游樂場玩一會,待楚楚心情放松后再看看。
在游樂場玩了一會,心情放松下來的楚楚對媽媽說:“媽媽,我明天帶蛋糕去給小朋友可以嗎?”
敏銳的媽媽立刻判斷這可能就是楚楚不去幼兒園的原因。媽媽問:“是不是今天沒有帶蛋糕,所以不想去幼兒園???”楚楚卻沉默不回答。
媽媽帶著楚楚玩了一會,楚楚還是堅持著不要去幼兒園??纯磿r間,已經(jīng)臨近幼兒園做操的時間,媽媽說:“這樣吧,我們回去看小朋友做操好嗎?看完操,我們再考慮!”
回到幼兒園,小朋友們剛好出來活動,同班的小朋友快樂的與楚楚打招呼,楚楚一邊揮手一邊像小伙伴們大嚷:“我明天帶蛋糕給你們!”聽了楚楚的話,媽媽更加堅定楚楚拒絕上幼兒園的原因。老師和同學們看見楚楚都非常熱情的與楚楚打招呼,聽完媽媽的描述,老師更是熱情的邀請楚楚:“楚楚,我們馬上要玩游戲了,快來吧!”媽媽也鼓勵道:“楚楚,原來老師和同學這么歡迎你啊,趕緊進去,媽媽下午接你的時候帶蛋糕給你和小朋友分好嗎?”聽完媽媽的話,楚楚開心的跑了進去。
下午幼兒園放學時,媽媽準時接了楚楚,還帶了一個大蛋糕,楚楚開心的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第二天早上,楚楚很早就起床,吃好早餐,乖乖的去了幼兒園。
家長要智慧的解決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首先,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當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對孩子的想法表示理解,同時溫和的堅持。如果孩子大哭大鬧,家長可以抱抱他,待他情緒穩(wěn)定后,再問他:“我們今天帶什么玩具去幼兒園呢?托馬斯還是閃電麥昆?”只要家長心態(tài)平和,孩子哭鬧一會之后,也會平靜下來,乖乖的去上幼兒園。
其次,家長一定要始終如一的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幼兒園看似無關緊要,卻能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如果孩子表示不愿去幼兒園時,家長無條件的配合,尋找借口與理由幫孩子請假,孩子就會看到撒謊的好處,有樣學樣,千方百計找借口逃避去幼兒園。
如果孩子是患上假日綜合癥而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就要適當?shù)淖⒁?,假日期間盡量保證孩子的作息與平時一致,不要讓孩子暴飲暴食,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
如果孩子平常都很輕松的入園,某一天無論用什么方法孩子都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注意,一定是發(fā)生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導致孩子心生抗拒。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不去的原因,可以想辦法引導孩子說出來,或致電給老師看看有沒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fā)生,再適當?shù)奶幚?。曾?jīng)有家長自豪的告訴我:“葉老師,我家今天的說不想去幼兒園,我給了他一個大耳瓜子,你看,這不乖乖的來了嗎?”對于這樣使用暴力手段強迫孩子就范的行為我是堅決反對的。
上幼兒園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孩子如果突然不去,一定是有事情發(fā)生,家長只有幫孩子打開心結,孩子才會放下,如果家長使用暴力強迫孩子,短時間內(nèi)看是“卓有成效”,但對孩子的心靈健康確實不利的,也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幼兒園。
總之,家長相信幼兒園,堅持孩子必須去幼兒園,把上幼兒園當成一件能認識更多朋友、學會有規(guī)律生活的快樂的事情,孩子才能堅持到底。有的家長覺得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就是讓孩子去吃苦受罪,這樣的態(tài)度會加深孩子對幼兒園的抗拒感,孩子自己也會覺得上幼兒園是“吃苦”,自然不愿去!
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用智慧解決。首先,家長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當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告訴孩子幼兒園一定要去。其次,家長一定要始終如一的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家長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態(tài)度,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讓孩子學會規(guī)律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寶寶偏愛媽媽,爸爸該怎么辦?
當孩子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時,千萬別急著責備他,有可能是做爸爸的平常疏忽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抗議反應;要改善父子間的親子關 系,最好在孩子早教的過程中每天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講故事給孩子聽……,了解孩子心理想法,也讓孩子了解爸爸的愛。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應該就不難找出原因了?;卮饐栴}時先別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沒有?只選一個答案。
1.你每天都在孩子沒睡著前回家嗎?
2.你會幫孩子換尿布、泡牛奶嗎?
3.每天專心陪孩子玩的時間有沒有1個小時?
4.你有為他說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嗎?
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說話嗎?
6.孩子哭個不停時你會耐心的哄他嗎?
如果以上幾個簡單的問題,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要爸爸很正常的。說的現(xiàn)實些,爸爸的存在與否對孩子而言根本沒有差別,因為在他的世界里,你只是一張不陌生的臉孔罷了,也許身為爸爸的你會覺得不平,每天忙著上班工作都是為了誰?
寶寶從出生到進入青少年時期前,可能是父母唯一能給時間陪他、建立親密親子關系的時候,如果錯過,當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父母想陪他也許連 機會都沒有了,但是在孩子最需要的這個階段,爸爸卻常常為事業(yè)、為賺錢,用掉了所有的精神與時間,沒有時間陪孩子是個事實,卻也成了扼殺親子關系的罪魁 禍首,當爸爸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似乎不被重視、與孩子不親的狀況出現(xiàn),想要彌補往往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并費盡心思來引導,這對爸爸、對孩子都 將會是一種可怕的煎熬。
孩子一歲以前就已經(jīng)會認人,時常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常抱他、陪他說話的人,即使不是媽媽,都會成為他依賴的對象。但在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參與的時間不夠多,孩子黏媽媽不要爸爸的情況,自然很容易就出現(xiàn)了。
凡凡爸爸今天難得準時下班回到家,看到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兒子,興致勃勃的想陪他玩,沒想到當爸爸拿起積木,凡凡卻馬上搶走,并大叫“這是我的!”“爸爸陪你玩??!”爸爸解釋著,凡凡說:“不要”,爸爸不解,雖然平常工作忙碌,早上兒子還沒醒來前就出門,回到家時兒子也已經(jīng)睡著了,可是到了周末總會盡 量把工作放下,陪家人到郊外走走,為什么凡凡對爸爸似乎有點冷漠,不論做什么只要媽媽陪,自己一參與,凡凡都會拒絕甚至哭鬧,令爸爸非常挫折……
其實,三、四歲時寶寶已懂得表達自己的喜好情緒,而且不會騙人,全職的媽媽對凡凡呵護有加,不論凡凡做什么都會陪在他身邊,相對的,爸爸雖然會抽空 帶著全家出游,但是個性并不活潑的爸爸,和凡凡之間的互動實在不多,在凡凡的世界里并沒有習慣爸爸陪啊!只有在車子里時凡凡才感受到爸爸的存在,因為媽 媽不會開車,剛學會說話的凡凡,甚至會叫出租車司機“爸爸”,也許在他的認知里,會開車的都是爸爸呢!而國內(nèi)孩子早教常見弊端有哪些?
除了爸爸太忙碌之外,爸爸的個性有時也會導致孩子不愿或不敢親近,尤其是生性害羞的寶寶更容易受影響,用幾個小問題可以測試一下,自己是不是那個不受歡迎的爸爸?
1.你常對著寶寶笑嗎?
2.你講話的語氣是不是夠溫和?
3.在孩子面前你會收起一家之主的強勢嗎?
4.你陪寶寶時能否跟他玩在一起,還是只在一旁陪著?
5.孩子吵鬧時,你可以不生氣找出原因幫他解決嗎?
6.你跟媽媽的感情是否融洽?
同樣的,當上面這幾個小問題,爸爸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又如何要求孩子跟你親近呢?
要成為受孩子歡迎的父母是,需要用心去學習、去體驗的,如果幸運的你還沒有遇到這樣令人頭痛的狀況,也千萬別因此忽略了用心的重要。常常會建議忙碌的 父母們,要為自己也為孩子做一個備忘錄,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自己該有什么樣的準備?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都要事先有個書面化的規(guī)劃,隨時檢視自 己是否做到了?隨時提醒自己不能忽略孩子的成長,因為陪孩子成長是一項無法預測的挑戰(zhàn),一路上隨時會出現(xiàn)狀況,父母細心的去預防,將會比發(fā)現(xiàn)問題時再來 彌補容易多了。
寶寶不去上幼兒園怎么辦
很多寶寶從幼兒園回來,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寶寶,喜歡幼兒園嗎?喜歡!幼兒園好玩嗎?好玩!明天還去嗎?不去!!
這樣的狀況在幼兒園的小朋友身上經(jīng)常發(fā)生。尤其是小班的寶寶,更是嚴重,有時候,家長無論好說歹說寶寶都不同意再去上幼兒園。如果對他吼,寶寶就會大哭大鬧起來,有時候家長看著真是于心不忍,可是如果不強迫,寶寶又不同意去上幼兒園,究竟為什么呢?
不想去上幼兒園的原因
寶寶不想去上幼兒園,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但幼兒園終究沒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定時吃飯,按時睡覺,不能像在家里一樣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學時好好的,早上起床時,小朋友還是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抗拒。
2、假日綜合癥
周末或長假過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更加明顯。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長就會由著寶寶晚睡晚起,帶寶寶去做他喜歡的活動,寶寶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寶寶自然不想被約束。而這次突然的三天休息,才上了兩天幼兒園的寶寶更可能出現(xiàn)不適。
3、生病后找到拒絕上幼兒園的理由
寶寶一生病,家長就會盡量讓寶寶留在家里養(yǎng)病,寶寶不僅可以不去幼兒園,還會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寶寶的家長還會放棄平時的原則,滿足寶寶的一些無理要求。這樣一來,寶寶病好后,就會想方設法找借口拒絕上幼兒園。
4、其他原因?qū)殞毚饝渌∨笥训某兄Z沒有完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等原因也會成為寶寶上幼兒園的借口。仔仔小班時有一天,早上眼睛還沒睜開,就跟我說不去幼兒園。因為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要上演,所以我根本沒在意,幫他穿好衣服,洗漱好,吃過早餐照常帶他出門,但他怎么都不肯去幼兒園。我好不容易把出門,路上,他一直跟我強調(diào),我不要去幼兒園。我以為他會和往常一樣,到了幼兒園門口就很自然的進去,但是到幼兒園門口,仔仔無論如何不肯再往前走一步,而且無論我怎么引導,他也不說為什么。
我們倆在幼兒園門口磨了半小時,保安、其他的家長催了無數(shù)次,仔仔就是不肯進去。
后來我實在沒轍,就決定先帶他去小區(qū)里走一走,等他心情放松了再說。帶他離開幼兒園后,在他的言語中我總算抓到不去上幼兒園的原因:他沒有帶蛋糕給小朋友。原來,前一天,仔仔告訴班上的小朋友,第二天要帶蛋糕給小朋友吃,但是回家后,他完全忘記了這件事,早上醒了,要進幼兒園了,突然想起來,于是出現(xiàn)種種拒絕的行為。知道原因后,我告訴仔仔,爸爸下午接他的時候會帶蛋糕給小朋友分享,仔仔才同意。
有時候,幼兒園里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情也是寶寶拒絕上幼兒園的原因。有一個寶寶在小班下學期時突然不肯去幼兒園,后來家長了解到,因為他不肯午睡,老師讓他一個人呆在教室里,他很害怕,再也不肯去幼兒園。
因此,如果寶寶突然非常執(zhí)著的堅持不去幼兒園,家長一定要耐心找到原因。
智慧地解決寶寶的入園問題
當寶寶不去幼兒園時,家長要智慧的解決。
1、家長要態(tài)度鑒定,心態(tài)平和當寶寶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對寶寶的想法表示理解,同時溫和的堅持。有時候,寶寶說不要去上幼兒園,實際上是在試探家長。真的到了幼兒園門口,他們又會很快樂的進去。
如果寶寶大哭大鬧,家長可以抱抱他,待他情緒穩(wěn)定后,再問他個引起去幼兒園的問題,比如“我們今天帶什么玩具去幼兒園呢?托馬斯還是閃電麥昆?”只要家長心態(tài)平和,寶寶哭鬧一會之后,也會平靜下來,乖乖的去上幼兒園。
2、用獎勵的方法吸引寶寶準備一張日歷表,詳細標明寶寶需要上幼兒園的日子,如果寶寶堅持去幼兒園,回家后就可以拿到一朵小紅花,累積五朵小紅花,爸爸媽媽可以幫寶寶完成一個愿望。如果寶寶一整個月都能堅持下來,可以兌換一個更大的愿望。
有時候?qū)殞毑⒉皇钦娴牟幌肴ビ變簣@,可能他們只是說一說而已,家長告訴寶寶:哦,你不想去幼兒園,我知道了。同時用一些幼兒園好玩的事情吸引寶寶,千萬不要給他承諾,到了該出門的時間,正常出門,寶寶慢慢就會習慣。
3、要始終如一地讓寶寶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寶寶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寶寶的性子。幼兒園看似無關緊要,卻能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意識,如果寶寶表示不愿去幼兒園時,家長無條件的配合,尋找借口與理由幫寶寶請假,寶寶就會看到撒謊的好處,有樣學樣,千方百計找借口逃避去幼兒園。
如果寶寶是患上假日綜合癥而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就要適當?shù)淖⒁猓偃掌陂g盡量保證寶寶的作息與平時一致,不要讓寶寶暴飲暴食,改變寶寶的生活習慣。這次突然的三天假期,給剛上學了兩天的家長帶來更多考驗。
4、找到寶寶拒絕去幼兒園的原因如果寶寶平常都很輕松的入園,某一天無論用什么方法寶寶都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注意,一定是發(fā)生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導致寶寶心生抗拒。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找到寶寶不去的原因,可以想辦法引導寶寶說出來,或致電給老師看看有沒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fā)生,再適當?shù)奶幚怼?/p>
總之,家長相信幼兒園,堅持寶寶必須去幼兒園,把上幼兒園當成一件能認識更多朋友、學會有規(guī)律生活的快樂的事情,寶寶就會逐漸適應下來。
寶寶愛打人該怎么辦?
“我家孩子特別愛打人,從會走就會打人,怎么說都沒用”;“我家孩子脾氣大,愛打人,特別難管教,怎么辦呢?”;我們打他罵他夸他……什么方法都試過了,他就是喜歡打人怎么辦呀?”很多家長都提出過這種問題,他們也嘗試了很多方法來制止孩子的打人行為,但都收效甚微。那么孩子是真的愛“打人”嗎? 網(wǎng)友順兒媽:寶寶快17個月了,每當寶寶與家人或鄰居玩得高興時,會突然舉起小手打人家的臉,打得叭叭響,躲都躲不過。
專家支招:寶寶過了1歲,在語言發(fā)育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會發(fā)出“噠、噠、噠”類似“打”的發(fā)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動作,這是寶寶語言發(fā)育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此時,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這個動作,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當寶寶打人時,家長當時的態(tài)度和做法相當重要。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打臉,都可以直接把他們放在地上,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嚴肅而平和地告訴他:“爸爸媽媽、阿姨不喜歡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鐘,講明誰也不要抱孩子,幾次以后,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就消減了。另外,反應快的家長可以設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如,當他剛舉起手時就和他做擊掌的動作,嘴里可以有節(jié)奏地說“你拍一,我拍一”,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改了抬手打人的習慣,抬起手來,他的慣性就是要玩那個拍手游戲!
網(wǎng)友亮亮媽:我家寶寶19個月了,不知為何,出門和其他小朋友玩時總喜歡打人,有時是有人想搶他的玩具,他要自衛(wèi);有時是沒事也會“撩”人家。誰都敢打,搞得在小區(qū)游樂場里“名氣很大”。
專家支招:這個年齡的孩子打人,是因為孩子想試探一下打人會引起什么后果。常有這樣的情形,孩子打了同伴,而看到同伴哭得傷心,便也會跟著哭起來。這個時候你就要抓住機會對他說:“看,你把弟弟打痛了吧,弟弟那么傷心,媽媽帶你去向弟弟說對不起!”若是哪次你的孩子被別人打痛了,不能指使你的孩子“以牙還牙”、也去打別人,而要抓住機會邊安慰邊教育他說:“痛嗎 是不是很痛這就是我上次說過的為什么不可以打人,你要記??!”讓孩子從自己的疼痛中親身體會到打人不好。這樣他以后就會不再去打人了。
網(wǎng)友飛兒媽:我的兒子3歲多了,經(jīng)常打人、咬人,與小朋友玩時特別愛爭搶玩具,一不注意就打小朋友或咬人家,和我們在一起也喜歡動手打人,批評他,他也懂,也承認錯誤,保證不打人,可要不了幾天就又忘了,實在叫人頭痛。我該怎么辦?
專家支招:如果用說服的方法不見效果,你可以采用“身體約束法”,立即讓孩子坐下并面對著你,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大約1分鐘后松開,并告訴孩子錯在什么地方。連續(xù)一星期使用這種約束法,就能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絕對不要體罰孩子,在孩子長大后誘發(fā)他“以暴抗暴”。最好的辦法是“冷處理”--把正在任性鬧騰的寶寶放在一邊,告訴他父母很愛他,但必須等他意識到他錯了之后再和他說話。這樣的話只說一遍即可,不要向?qū)殞氝^多解釋為什么。
網(wǎng)友菁菁媽:孩子剛滿兩歲,卻發(fā)現(xiàn)她最近越來越霸道,只要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要分神去接待時,她就會哭鬧,粘著媽媽不讓她與客人談話;要是還不行,就會跑過去打客人,搞得媽媽都不敢讓親友到家里來,也不敢?guī)е⒆优c人就餐,這可怎么辦?
專家支招:兩歲左右的小孩,處于自我意識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會很在乎媽媽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當發(fā)現(xiàn)自己被冷落時,常會產(chǎn)生不安的情緒,哭鬧、摔東西、打人等異常行為便隨之出現(xiàn)。有時孩子打人,并非討厭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媽媽的注意力。為了讓媽媽轉過頭來注意她,攻擊行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換來的是媽媽的一頓責罵,但對一個兩歲的孩子而言,可能尚無法將“打人”和“被罵”相聯(lián)系!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間的互動:讓客人聽孩子表演兒歌;觀賞她的積木城堡和涂鴉畫作……讓她感覺到,客人的到來不但沒讓她受冷落,還提升了她的被關注度。同樣,在接待客人時,父母一定要隨時要讓孩子知道你在關注著她。要是孩子已經(jīng)去“攻擊”了客人怎么辦?除了立即制止,抓住她打人的那只手,同時嚴肅地直視她的眼睛,讓孩子明確地知道您因她的行為而生氣、難過,目的是要孩子了解打人是不對的。
網(wǎng)友歐陽媽:我兒子現(xiàn)在1歲零1個月,一般他要做我們不允許的事情時,我們就抱著他離開,每到此時他就會大哭著打抱他的人。
專家支招:平時多教寶寶學會表達。要經(jīng)常和寶寶交談,讓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意愿,耐心地對寶寶說:“不要急,慢慢說?!比绻麑殞氄f話不多,就教她用手來指意,也可以對寶寶說:“你是要這個嗎?哦!媽媽明白了?!北M量使寶寶的愿意望得到表達,減少她煩躁,急切的性情。大人要嚴肅地表明態(tài)度。當寶寶打人或咬人時,大人可以抓住她的手,并嚴厲地說:“不許打人,不許咬人,有話就說?!币菍殞毴匀徊煌V顾男袨?,那就要真的發(fā)脾氣了。寶寶看到大人動了真格,是會感到害怕的,對自已的行為也會有所收斂。
寶寶上幼兒園不適應怎么辦
寶寶上幼兒園不適應怎么辦
3歲的華華被送入了幼兒園。但幼兒園和家里不同,他不知道上廁所往哪里走?不知道肚子餓了怎么辦?不知道為什么總是呆在教室里不讓到外面玩?不知道定下那么多規(guī)矩是為什么?這些無法解釋的問題令華華心里感到某種不安、擔心、害怕和驚慌,一些孩子則會出現(xiàn)極端的恐懼,會大哭大吵大鬧地不肯去幼兒園。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開心地度過,父母可以運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見的錯誤做法。例如:
1、上幼兒園前,先告訴寶寶:“你在幼兒園里開心地玩,下午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边@會讓孩子感到父母親并沒有扔下他不管,他還會回到父母身旁的。
2、送孩子上學時,如果母親向兒子訴說她對丈夫的種種不滿,而尚未懂事的兒子無法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在這種處境下去幼兒園,就容易產(chǎn)生焦慮與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
3、一些父母因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與害怕,因此父母親最好在幼兒園里安頓好孩子,讓他感到放心,然后再離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讓你離開,你的態(tài)度一定要堅決,否則孩子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利于焦慮的消除。
4、父母親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xiàn)焦慮不安的情緒。
5、還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積木吸引他們,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對母親依賴心理過重,可讓爸爸送孩子上幼兒園。
如果孩子賴在床上不起,對父母撒謊“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幼兒園”,或者干脆拿哭鬧作為殺手锏,不肯讓父母離開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堅持送他去入園,可以先跟幼兒園的老師聯(lián)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的狀況,找出他不愿意入園的原因。
幼兒不愿意去上學的理由一般有三個:
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
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園之后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
第三表現(xiàn)不佳。有的幼兒因為智力較低,學習表現(xiàn)不好經(jīng)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贊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系,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chǎn)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消除他的恐懼癥。
寶寶愛粘媽媽該如何辦?
我的孩子19個月大,已經(jīng)會50個左右的詞匯和一些簡單的詞句表達。孩子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正因為如此,每天上班去,他都要跟著,只好一路帶他出去,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我再悄悄溜走,也聽不到他哭??墒牵炕匚一丶液?,孩子一刻也不愿放松拉我的手,邊走邊不停地叫媽媽,我就想是否這樣的告別方式讓他覺得有種不安全感,害怕媽媽隨時都會消失?這兩天,我改變了方式,每次都主動對他說明媽媽要上班去了,讓他跟媽媽說再見,這樣他便會哭,拚命拉我的手不讓走,我很矛盾,因為等孩子兩歲左右,我要送他入托,想想到時也會碰到這個問題,不如現(xiàn)在就訓練起來,請問這樣做對嗎?怎樣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專家回答
如何處理寶寶愛粘媽媽?
首先寶寶在這個年齡出現(xiàn)愛粘大人的情況是正常的、也比較常見。在1-2歲這個階段,寶寶對親近的人的依戀比較強烈。由于寶寶運動能力的發(fā)展,他們可以去主動接近親近的人并探索周圍環(huán)境。同時他們把母親或看護人看作一個“安全基地”,當有安全需要時,又返回看護人身邊。這個階段的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離開看護人時感到不安,對陌生人采取謹慎與回避的態(tài)度,與親人分離時常表現(xiàn)反抗、緊張、恐懼。
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改善。等到寶寶兩歲以后,逐漸能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能夠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離,相信父母會回到他身邊。
就像您所說的那樣,如果突然偷偷離開寶寶,會給他帶來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他會害怕媽媽突然離開他,因而對您的依戀就更強了。每天上班前,告訴寶寶“媽媽上班去了,等到幾點鐘,媽媽就回來了,寶寶乖乖在家,等媽媽回來陪寶寶玩?!庇梅浅?隙ǖ恼Z氣告訴寶寶媽媽必須去上班,過一段時間媽媽肯定會回來。另外,應該有人來照看并陪寶寶玩,讓他感覺媽媽不在的時候也一樣安全、快樂。
寶寶在幼兒園里總是坐不住,該怎么辦
寶寶在幼兒園里總是坐不住,該怎么辦
主持人:有一位家長這樣說,寶寶在幼兒園里總是坐不住,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話他就到處亂跑,問有什么辦法能讓孩子坐得住,這個孩子四歲左右。
徐凡:這個情況其實哪個幼兒園都會有一些,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在幼兒園坐不住是不是在家里也是這樣,當然在家庭的寬容度比較大,在幼兒園也許老師就批評,也許老師不批評。如果在家里和在幼兒園都是這樣,孩子比較愛跑愛鬧,可能孩子天性中就有這么一些東西,他的精力比較旺盛,就要看一看他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沒學到,有的小孩雖然在不停地動,你看著他在這兒跑跑那兒跳跳,實際上你說的話全在他腦子里,他不是跟你沒有信息交流。有的小孩可能真的沒有接受到你的信息,他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這樣的孩子可能會有一點問題需要請專業(yè)的人員來做診斷。不同的情況確實反映不一樣,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孩子很喜歡的活動,對于比較正常的,不是極端問題的孩子,能接受別人信息,能夠跟別人溝通的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設計一些慢慢讓孩子感興趣的,如果就針對就是幼兒園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提前跟幼兒園老師做溝通,定期幼兒園會上一些什么樣的課,這些課里講一些什么知識,玩兒一些什么東西,如果我們提前有這樣的一些預知,我們要想孩子在什么情況下能夠喜歡這些東西,如果他在能力上稍微有點準備,他就會喜歡的話,我們就要考慮給他一個能力上的準備,之前要有一點幫助,如果他能力上準備不足,那他就對這個沒興趣,他就要找他有興趣的事情來做。如果他是屬于天生的對這類事情沒有興趣,我們也要跟老師有溝通,怎么調(diào)整一下。因為有些東西你即使給他做了能力上的準備,他依然對這些沒有什么興趣,他準備的過程會很痛苦,所以要跟老師商量一下。其實跟老師商量,老師會有很多好主意,針對他自己的課程會有很多好主意,他很清晰地了解你孩子的情況,他也會幫助老師了解這個課程,比如孩子很喜歡車,這個課程本來是一個語言性的課程,這個語言性的課程能不能和車結合起來,說不定這個事就解決了,你再讓孩子做個小火車頭,沒準這個游戲就很順暢。
三歲寶寶愛哭家長該怎么辦
小孩愛哭,這完全是正常的。他們的哭有的是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發(fā)泄情緒,有的是表示疼痛、不適,有的卻只是一種往方式,想要什么,說不清楚,就哭、發(fā)脾氣。當孩子的語言能力增強了,哭就會少得多。
我家的小男孩已經(jīng)上幼兒園,平時也不嬌慣,但是遇上一點點事情,就會哭,跟他講道理當時會好,但下次還是會同樣的發(fā)生。
小孩愛哭,這完全是正常的。3歲這個年齡男孩女孩都一樣,還沒有形成大人期待的男子漢的性格。他剛剛才粗淺的意識到男孩頭發(fā)短,女孩頭發(fā)長等這樣的問題。他們的哭有的是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發(fā)泄情緒,有的是表示疼痛、不適,有的卻只是一種往方式,想要什么,說不清楚,就哭、發(fā)脾氣。當孩子的語言能力增強了,哭就會少得多。
有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哭得多,有幾個原因:
1、父母下意識地鼓勵哭。比如孩子膝蓋上摔了一個小口子,父母親就老是去“關心”他,一會兒就來問一問、摸一摸,表示過多的擔心;又比如孩子為什么事不滿意或為得不到某些東西而哭,父母就想盡辦法讓他不哭,把他想要的東西全給他。曾經(jīng)有過一個心理學實驗,要求幼兒等待15分鐘作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條件,否則,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結果,幼兒的表現(xiàn)依實驗條件不同而變化;糖果不在眼前時,幼兒堅持等待的時間最長;有一種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時,幼兒能等待的時間減半;兩種糖果都在眼前時,幼兒能等待的時間最短。說明幼兒對眼前的誘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較弱。
對策: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在平日里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讓孩子學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媽都會立刻滿足,形成一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感覺。這樣當孩子偶爾不能如愿以償?shù)臅r候,就容易大發(fā)雷霆。除了以上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之外,家長還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長的言行是孩子行為的一面鏡子。
家長千萬不要助長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獎勵,也不要懲罰,要以中性態(tài)度去對待。不過,在孩子情緒過分激動時,可以和他玩一些消遣性的游戲,分散注意力,或者給予一點親切的安慰。但是,不要給太過分的同情,否則會給孩子哭的“動力”。
2、由于受忽視而亂發(fā)脾氣。比如,孩子想媽媽了,而媽媽加班還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亂扔東西,怎么勸都不行。
對策:對于這樣的孩子,要安撫他們并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wěn)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fā)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游戲活動或體育活動中宣泄內(nèi)心的緊張。比如,孩子想媽媽了,而媽媽加班還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亂扔東西,怎么勸都不行。這時,家里人可以有意識地提起孩子平時最感興趣的一件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講個愛聽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帶孩子去玩最喜愛的蕩秋千游戲,等等。一定要從愛心出發(fā),從感情上安撫他,哄勸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否則,孩子的脾氣只會愈演愈烈。
3、由于不被理解而發(fā)脾氣。有時候當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長講述某件趣事時,家長們卻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經(jīng)心的點點頭或哼哼兩聲,那么孩子會十分惱火的。
對策:3歲以上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想,對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充分表達內(nèi)心想法的機會,幫助(或引導)孩子把嚎哭變成語言。家長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事務,以專注的神情傾聽孩子的話語,以欣賞的態(tài)度理解孩子的話語,并饒有興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說一說,教他在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時,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家長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更有針對性地替他解決,那對孩子將會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除了以上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之外,家長還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長的言行是孩子行為的一面鏡子。
一、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要一致。當孩子發(fā)脾氣時,千萬不要在成人中間形成幾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勸,有人離孩子而去,還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討好,更不要當著孩子爭論。成人彼此之間一定要溝通好,一旦孩子發(fā)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態(tài)度。否則他就會更加哭鬧不止。
二、家長切記自已不要經(jīng)常發(fā)脾氣。有一次在商場的玩具部我看到了驚心動魄的一幕。有個媽媽突然抬高聲音說:“上個星期剛買過,又要買。”儼然在告訴大家,我的孩子不講理,我不給他買的原因是剛買過,不是不給他買。我覺得這個媽媽有點心虛,不給孩子買玩具有什么丟臉的?不買就是不買,給孩子講清道理就行了。可她的方法有點走樣,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著孩子向外走,孩子則鬧著往里拽。媽媽脾氣大發(fā),啪啪打了孩子兩下,孩子哇地哭了起來。于是,這個媽媽不上分說拖著哭著的孩子慢慢消失在人群中了。有了這么一個好發(fā)脾氣的媽媽,不想讓孩子發(fā)脾氣都難。
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亂發(fā)脾氣,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