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孩子需要更多關愛
發(fā)布時間:2021-09-27 關愛留守幼兒活動方案 幼兒園關愛活動方案 幼兒園關愛他人說課稿導語: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游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的關愛,而那些喜歡調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評教育,但往往又事與愿違。細想起來,其實這些喜歡調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
案例重現(xiàn):小智是我們班上典型的調皮大王。在與小朋友的游戲時特別容易發(fā)生沖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交往。在我的觀察中,小智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與他們一起游戲。每次在區(qū)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xiàn)自己,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注。
但它與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確,所以經(jīng)常導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經(jīng)常讓小朋友給打小報告。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的去接近他,多關注他,摸一下他的頭,給他一個會意的微笑,與他交談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況怎么辦,鼓勵他與小伙伴要搞好團結,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
教師感言:“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是我們的教育宗旨,愛是我們的教育手段,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些賞識,多關愛一下調皮的孩子吧!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WWW.676U.com 個人總結網(wǎng))
好育園觀點:孩子的心理有時候很微妙,故意調皮搗蛋只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時時反問之際,我給了他們足夠多的關注和愛護了嗎?多給孩子一些關愛,不僅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且能讓孩子感受到受人關注,對幫助他們改進自身的壞習慣也有很多作用。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孩子的心理問題需要家長的更多關注
導讀:孩子的心理其實是很復雜的,當然他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家長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幫助解決,莫讓心理問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兒童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有的愛和他人交往,可稱之為社交型的(sociable),有的不愛和他人交往,可稱之為非社交型的(non-socialte)。這兩類兒童都是正常的,你的孩子可能屬于第二類,這類孩子并不“壞”。
兒童有先天秉賦的一面,但出生以后,在社會化進程中,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也不能忽視。你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環(huán)境,使他的社會化過程“走”得更好,愿意和他人交往。比如:
1、他已經(jīng)四歲了,可以與他講和小朋友玩的道理了。多說,有好處,但如果短時間內效果不大,也不要批評和責怪,性格一旦養(yǎng)成,改變比較困難,批評和責怪會使他更退縮。
2、在假日,可以帶他到親友家去串門,和親友的孩子一塊玩,你也參加,他也許會愿意,次數(shù)多了,也會改變不合群的性格。
3、和成人打照呼,叫聲“老師好”是有禮貌的表示,但如果孩子不這樣做,并不是很嚴重的事。我有兩個同事的孩子,五六歲以前從不和人打招呼,也不是什么大錯誤。這些孩子再大一點會好一些。不要以為孩子不叫人,自己沒面子,是否可以放松些,不強迫他這樣做?有時你一定要他叫人,他就是不叫,反而會使自己很尷尬。
4、和幼兒園老師經(jīng)常聯(lián)系,希望老師常講些合群、有禮貌的兒童人人喜歡的故事,對他會有好處。
5、有時可以和他一同看有性格開朗主人翁的圖畫故事書,在不經(jīng)意的情況下讓他學習活潑的性格。
6、孩子在你們和別人講話時不高興,甚至用石頭砸人家,是不愿意你們冷落他,要用激烈的行為“找回”你們對他的注意,你們知道他有這個“毛病”(當然,這種獨占爸爸媽媽的心理也不是對的,這是獨生子女常有的問題),就應該事先和他講:“爸爸媽媽要和叔叔阿姨談點事,你一個人玩一會兒積木(或他喜歡的玩具),等一會兒叔叔阿姨走了,我再和你玩”,“大人講話的時候,你不要打人家,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等。孩子已經(jīng)四歲了,這個道理他是能懂的。
7、常和孩子玩游戲,激發(fā)他的歡樂情緒,這對于培養(yǎng)他有開朗的性格有很大的好處。
乖孩子更要多加注意
生活中,人們會用乖來形容一些孩子,他們容易管教,不爭搶也不吵鬧,讓父母非?!笆⌒摹?。醫(yī)學心理學專家卻提醒家長,對這樣的“乖”孩子應多加注意,他們有可能是“退縮兒童”。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心理學教授王麗敏說,有些孩子雖然已經(jīng)掌握語言,但經(jīng)常保持緘默,不主動與人交往。
與陌生人接觸,會令他們惶惶不安。對他們來說,在家玩玩具、靜靜地看電視、看書是最好的安排。實際上,這類孩子有可能屬于“退縮兒童”,容易產(chǎn)生交往困難、言語表達差、在陌生環(huán)境緊張焦慮、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問題。
王麗敏解釋說,退縮行為的產(chǎn)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天生的神經(jīng)類型較弱,適應性差;二是后天的教育方式不當。例如父母很少與他們交流、玩耍;父母性格孤僻,很少與親戚朋友或鄰居交往,使孩子缺乏接觸社會的經(jīng)驗。另外,受到嚴重心理和生理創(chuàng)傷的孩子也容易出現(xiàn)退縮行為。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有耐心,保持態(tài)度和善、親切,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其次,要引導孩子多與外界接觸,鼓勵孩子開口講話,如講故事、念兒歌等,從家人逐漸擴大到外人。
對講話特別緊張、很難開口的孩子,家長可以買一臺簡易錄音機,教孩子自講、自錄、自聽,逐漸引導他們與家人、小朋友對話。
父母應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如果經(jīng)過一段時間鍛煉情況沒有改變,孩子仍然是“喜歡坐在角落的孩子”,那么最好帶他們去正規(guī)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矯治。
孩子需要你的關注
導讀:孩子們最不愿意被父母“冷落”。也就是說物質上的滿足并不能代替在精神上的滿足,而且相比物質,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對他的關注。從另一方面來說,父母們不能忽視對孩子的關注,因為,忽視關注孩子的行為,可能使孩子逐步養(yǎng)成不良行為的心理和行為定勢??梢?,關注孩子的確意義重大。
生活中,不管孩子要什么玩具或者要吃什么東西,父母都會義無反顧地滿足他,但有時孩子們還是不快樂,并表現(xiàn)出:纏人、不聽話、發(fā)脾氣、甚至毀壞東西??善婀值氖?,當父母進行責罰的時候,他反而能安靜下來。
專家表示:孩子們最不愿意被父母“冷落”。也就是說物質上的滿足并不能代替在精神上的滿足,而且相比物質,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對他的關注。從另一方面來說,父母們不能忽視對孩子的關注,因為,忽視關注孩子的行為,可能使孩子逐步養(yǎng)成不良行為的心理和行為定勢。可見,關注孩子的確意義重大。
父母該如何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呢,具體該怎么做?
·經(jīng)常聆聽孩子的傾訴,力爭準確理解并表述出對他的感受,使孩子感到他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及時贊許孩子表現(xiàn)出的良好品行,使孩子有許多機會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和進步,從而引起積極的進取愿望和信心。
·生活中,父母應盡可能多地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閱讀或親子游戲之類的活動,活動中父母可以“助手”或“顧問”的身份,給予孩子好的建議,引導他們提高活動能力和水平。
·適當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在勞動中體驗自己的價值,并增強為家庭成員服務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