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口說話了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升中班了教育筆記 幼兒園了教案 幼兒園健康了教案上學期,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浩浩。據說他剛入學時進的是小二班,不知道為什么他有轉進了我們小四班。原先以為多一位新生也無所謂,但是不久就讓我們發(fā)現,其實他的到來真的給我們增加了許多的麻煩。
首先他每天都會尿褲子,而且尿褲子了也不說,而后是他不吃飯,老師嬤嬤喂也喂不進去。最棘手的是他不說話。自進入幼兒園之后,他一句都沒有說過。不要說早上入園時向老師問早,離園時向老師說再見,甚至連自己小便尿在褲子上了,他也不吱聲。中午別的小朋友睡覺了,他還是坐在椅子上不脫衣服不脫鞋子更不會自己上床。起床了,小朋友都開始穿衣服,吃點心,他還是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很多次小便已經尿在床上了,他也不起來。
時間將近過去大半個學期了,但是他還是這個樣子,要說進步那只是他不再喜歡哭鼻子了。實話說像他這樣的情況在我們接收的幼兒中式非常少見了。我們在感到焦急的同時,也一直在跟浩浩的家長進行交流,交流后發(fā)現造成浩浩不愛說話的原因是,他本身開口說話晚,也就是說他語言發(fā)展得遲。但是在我們深入了解之后,我們發(fā)現造成他的性格和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內在原因是他的父母長期在上海打工,他從小由奶奶和嬸嬸撫養(yǎng)。一直沒有得到父母的照顧,親情的缺失才是根本原因。
了解這個原因之后,我們都盡量多給他一點愛,多照顧他一下,從來都不對他表現出不耐煩。有時候,他小便大便都弄得一沓糊涂了,嬤嬤真的都受不了了,我還是會對嬤嬤說,算了,幫他弄弄干凈算了。而嬤嬤也會很配合地做完這些事情。
盡管他不對我們說一句話,每天早上,我們還是會對待其他小朋友一樣,看到他的到來,就主動跟他打招呼。他不回應我們的問候,我們還是會不厭其煩地引導他跟我們打招呼。
同時我們也堅持做他奶奶的工作,建議他的父母能夠到寧波工作,回到孩子的身邊,給孩子更多的父愛母愛。
終于在學期快接近結束的時候,有一天浩浩開口說話,叫了“嬤嬤早”,叫了“老師早”。這一生遲來的問候,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激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對于性格極其內向的孩子,我們可以用我們十二分的耐心,來等待他對我們的信任,來打開他的心扉;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愛心誘發(fā)他的愉快情緒,讓他跟我們說話。
更高興的是這學期開學,他的爸爸媽媽已經從上海辭職,到小港來工作。對他們來說,辭職雖然在經濟上有些損失,但是我們跟他講,使孩子幸福才是最重要的?,F在每天早上浩浩由爸爸牽著手來上幼兒園,浩浩都會主動地向老師問早,看著他臉上的甜蜜的笑容,我們的心理也像喝了蜜糖一樣甜。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涵涵終于開口說話了
我是一名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到中一班的第一天,涵涵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整整一天,他基本上都是不說話的,蔫蔫的,極靦腆。無論問他什么,他都用大大的眼睛看著你,交流的方法是點頭、搖頭或是笑一笑,真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啊。一連幾天,我對他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室內外活動不怎么說話,但是有交流:教育活動、戶外游戲和活動區(qū)活動時,他雖然不說話,但是思維始終和大家在一起。玩“蘿卜蹲”的游戲他踴躍地舉手,叫上來又一言不發(fā),下面的小朋友笑作一團;在外面投擲沙包時我問他:“你能扔進那個洞嗎?”他就把沙包撿起來扔進去,然后靦腆地看著我笑……咨詢了原班老師,我知道這是一個剛入園不久的外地孩子,父母也是不太愛說話的人。雖然孩子的智力沒有問題,可是對于現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來說,不善交往會限制孩子將來的發(fā)展,也有礙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人格特征。通過查找資料我知道,涵涵的這種現象原來是“寶寶的選擇性緘默”。主要指孩子已獲得基本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但因為心理和精神原因在某些特定場合卻沉默不語的現象,是孩子出現了社會適應困難,而不是語言本身出現了障礙。據涵涵目前的情況,我分析形成此現象的原因大概有三個:一是源于家庭中的父母不善表達,二是有外地口音,不好意思或不敢說,三是來園時間不長,不敢與人交往。怎么能讓涵涵開口講話呢?除了跟家長交流并提出要求外,我在幼兒園采取了以鼓勵為主的方法,聊他最感興趣的話題。美工區(qū)里,涵涵在玩橡皮泥,我問:“你捏的是什么呀?”他搖搖頭,“告訴老師你捏的是什么?我覺得你說話的聲音特別好聽”,他開心地笑笑,用極小、極簡短的聲音告訴我:“這是西瓜,這是……”回家看什么動畫片???“喜洋洋”,最喜歡里面的誰呀?“灰太狼”,那你喜歡白老師嗎?“喜歡”……
小故事《他敢說話了》
由于同事請婚假的原因我就幫她帶中一班,第一天進教室,孩子們呼啦一下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老師,你姓什么?”“我姓黃,你們叫什么?”“我叫佳佳!”“我叫川川!”……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介紹著自己。忽然,有人使勁拽了一下我的衣角,回頭一看,是一個小男孩,他長著一雙大眼睛,虎頭虎腦,特別可愛,“寶貝,你叫什么啊?”我親切地問?!拔摇摇医小彼槤q得通紅。還沒等他說完,佳佳插嘴道:“黃老師,他叫瑞瑞,他是個小結巴!”“對!對!對!他是小結巴!”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起來。我心里咯噔一下,孩子們都這樣說,會對瑞瑞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時瑞瑞松開我的衣角,紅著臉,低著頭就要離開,我一把將他抱在懷里說:“瑞瑞,老師很喜歡你,我們做好朋友好嗎?”瑞瑞驚喜地抬起頭,鄭重地點了點頭。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飛到地墊上,自由組合玩起了游戲?!皝恚鹑?,我們一起玩打仗的游戲吧!”川川大聲喊?!昂冒?”瑞瑞流利地答道。我在一旁悄悄地看著,注意傾聽他們之間的交談?!叭鹑?,你當小偷吧!”“我不當小偷!我想當——當警察?!彼麄兺媪似饋?。“啾——啾!”瑞瑞一邊跑一邊喊著去抓川川,抓到后興奮地喊起來:“我抓到小偷了!我抓到小偷了!”我走過去豎起大拇指:“你真棒!瑞瑞,真是個好警察!”“我——我——我——是好——好——警察——察——察——察嗎?”他又結巴起來。咦,瑞瑞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說話挺流利,可一和我說話就口吃,這是怎么回事?
接下來的幾天我繼續(xù)注意著瑞瑞,我發(fā)現,只要他一著急,說話就斷斷續(xù)續(xù),而且會急得臉紅脖子粗。在自由活動中和同伴們在一起玩得特別投入、特別開心時,說話又很流利,可一旦發(fā)現有人注意他,就又會結巴起來。如果這時同伴們起哄,說他是“小結巴”,他就越發(fā)不敢說話了。
看到瑞瑞這種情況,我想,首先應及時和瑞瑞的家長聯系溝通,了解瑞瑞是什么時候、怎樣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來,瑞瑞在兩周歲以前說話一直比較連貫,也挺流利,沒有結巴現象。兩周歲時,瑞瑞的父母因忙于生意,就把瑞瑞送回老家由奶奶照看。奶奶是一個性格較內向、不愛說話的老人,很少和瑞瑞說話,而奶奶鄰居家有一個孩子有點口吃。兩歲左右,正是幼兒口語形成的關鍵期,需要大量豐富的語言刺激,不愛說話的奶奶沒能為瑞瑞提供這樣的環(huán)境,于是鄰家的孩子便成了瑞瑞模仿的榜樣。由于幼兒此時的語言機能還不完善,模仿口吃會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三周歲左右,瑞瑞就出現了習慣性的口吃現象。開始時,家里人并太在意,等到發(fā)現瑞瑞口吃有點嚴重時,經常打斷他的講話給與糾正(正由于爸爸媽媽并不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教育孩子的規(guī)律)或是大聲訓斥,要他“好好說話”,結果越是糾正,瑞瑞越是結巴。到幼兒園后,由于孩子們都小,不太理解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維護別人的自尊心,就經常學他說話或笑他,結果,瑞瑞的口吃就更嚴重了。
我的矯正策略——不讓孩子們笑他
我的首要任務是讓所有的小朋友不再笑話他,不再學他。在周五下午,我事先約好了大二班的老師來邀請瑞瑞去他們班參加生日派對。這時,班里只剩下其他孩子,我請孩子們進行情景表演“如果我說話不連貫別人笑我怎么辦”,讓孩子們換位思考,理解瑞瑞,從而不再嘲笑他。情景表演后,孩子們體會到了被人嘲笑的心情,紛紛說“如果別人笑我,我會很難過”,并說“以后再也不笑瑞瑞了”。當瑞瑞興致勃勃地回到班內,孩子們一齊圍上來問:“瑞瑞,生日派對好玩嗎?”“好—好—玩?!薄坝惺裁春猛娴?”“有—大—大—大蛋糕!”“瑞瑞,如果我也能參加多好啊!”孩子們用羨慕的眼光看著瑞瑞,再也沒有人笑話他,也沒有人學他說話,瑞瑞第一次沒有因為說話不連貫而發(fā)窘。
流利地說出“老師好”
為了減輕瑞瑞的心理壓力,平時和瑞瑞說話時我總是很慢慢,并提醒他的媽媽和他說話時也要放慢語速,在孩子說不出來時“不急不催少關注”。以前早晨入園時,瑞瑞的媽媽總是很著急地說:“快!快!快問老師好!”我知道這樣會使瑞瑞很緊張,說話更加斷斷續(xù)續(xù),便和他媽媽作了溝通,請她不要催促孩子,不要故意提醒他向老師問好,以減輕他的心理負擔。而我每次都是蹲下來慢慢地說:“瑞瑞,早上好,你今天真帥!”“瑞瑞,今天你來得真早,祝你早晨快樂,你的新鞋子真漂亮!”……剛開始,他并不問“老師好”,他媽媽就有一點著急,我就一個勁地給她使眼色,淡化她對孩子的關注。慢慢地,當我再問“瑞瑞好”時,他能很流利地說出“老師好”?,F在,他已能主動地問“老師好”了。因為當沒有人過度關注他說得好不好,也沒有人逼他說時,問好就不再是說話,而是他和老師的一種自然的交流,這時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談的氣氛中,沒有心理負擔,心情放松,說話自然就流利了。
玩玩游戲說說話
我還利用老游戲設計了幾款新游戲,如“送信”“開火車”“小鳥小鳥快快飛”“小兔小兔快快跳等”,伴著簡單、朗朗上口的句子利用自由活動時間進行。因為除了心情放松,讓瑞瑞多練習說話也很重要。所以每次游戲前我都會事先約好幾個小朋友專門叫瑞瑞上來,增加他在眾人面前說話的機會。在這種輕松的游戲中,瑞瑞能說得很連貫、很流利,更重要的是慢慢地他敢于在眾人面前說話了。
說話前先唱首歌
日本“育兒之神”內藤壽七郎提倡的矯治口吃的方法是讓孩子在說話前先唱歌,即當孩子說話結巴時,就先唱一首他最熟悉的歌,我也積極了借用了這種方式。我了解到瑞瑞最喜歡的歌是《世上只有媽媽好》,他有時結巴時我就說:“來呀,讓我們先唱那首歌”。于是我倆就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唱完以后,我再親切地問他剛才想要說什么,結果這時瑞瑞說話流利多了。這一方法為瑞瑞創(chuàng)造了一個從無意識地使用語言到有意識地運用語言交流過渡的機會。當瑞瑞第一次在有意識的交流中不口吃時,我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寶貝,你說得真好!”我看到他的眼里閃出了一絲喜悅的光芒。經過多次練習,瑞瑞和我交談時已經較為流利了。
為大家背一首詩
集體活動外的空閑時間,我讓瑞瑞和同伴多聽多學聲音優(yōu)美、表達流暢、內容適合的兒歌、古詩等。聽熟后,先讓瑞瑞跟著同伴一起講,一起念,一起背,經過反復練習,確信瑞瑞能獨立背誦后再請他單獨背誦。因為有研究證明,許多口吃者同別人一起朗誦時并不結巴,因為集體朗誦緩解了他們的心理壓力。一次,瑞瑞很流利地背誦了《詠鵝》,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大大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他紅撲撲的臉上神采飛揚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除了在幼兒園里幫助瑞瑞,我還把以上幾種方法的原理、操作要點和具體實施方案和瑞瑞媽媽作了詳細的講解和說明了,并提供了兩種種適宜在家進行而不適合在集體場合實施的方法,一是按節(jié)拍逐個發(fā)音法,即教給孩子以相同的間隔和重音發(fā)每一個音節(jié)的方法;二是“影子”療法,即教孩子重復說過的音節(jié)和單詞。讓她根據情況選擇,在家多多指導瑞瑞進行練習。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和矯正,瑞瑞說話流利了很多,而且不像以前那樣畏懼和別人交流,還能講小故事。
教育隨筆:開口說話
教育隨筆:開口說話
xxx是一個長得文靜、可愛的女孩。該幼兒身體素質不是最好,跟同齡幼兒比起來非常嬌小,在一日活動中需要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xxx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不愿意開口與人說話,可在家卻完全不同。跟她家人溝通之后得知她不愿意與人說話是膽小的緣故。于是我就時常試圖用各種方法與xxx交流,讓其說話。
終于這一天早上,xxx與奶奶手拉手,笑瞇瞇地來到了教室門口。我忙熱情的迎接上去說:“早上好,xxx”,奶奶高興地說:“老師早啊”并引導著xxx一起叫老師早,可是xxx只是笑瞇瞇的看著我。我心想:今天孩子的心情不錯,或許正是引導孩子與老師打招呼的好時機。我連忙說:“今天xxx真乖,會笑咪咪地上幼兒園了,xxx的本領越來越大了,老師給xxx豎大拇指,如果xxx跟老師打招呼,那么xxx的本領就更大了”!在老師的鼓勵下,家長的引導下,今天的xxx終于開口了,一聲“老師早上好”叫的我和xxx的奶奶喜笑顏開,奶奶高興地說:“這是從來也沒有的事情,你們老師本領大,終于使孩子開口說話了?!甭犃藊xx奶奶的表揚,我們也為xxx跨出這艱難的第一步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也對自己在孩子身上所付出的女里感到些許的欣慰,更對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充滿了信心。
在幼兒園里,我們也像媽媽一樣關心著孩子,對孩子的點滴進步不斷的加以表揚和鼓勵,使孩子能真切的感受到老師對她的愛,逐步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想今天孩子與我們打招呼,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金口”開了
我班的雅琪十分可愛,無論上課、游戲表現都很好,可就是從未向老師問過好,跟老師、媽媽說過再見。好幾次,在我和她媽媽的鼓勵下,眼看她張口要說了,卻又把話咽了回去……。
又到星期六評比誰最棒的時候了,我有意識的說:“評上的孩子,還要有禮貌,會向老師問好,會和媽媽說再見。”我注意到雅琪聽了后,先是不好意思、有點難過地把頭轉向了一邊,繼而又慢慢扭過頭似乎含有請求、期望之意地瞅著我。我決定不匆促行事,再給雅琪以“開口”的時間和機會;于是又說從下次開始,假如小朋友有不說禮貌話,她就有可能評不上了……
周一來到,一進活動室我就抱起了她:“雅琪真乖。雅琪應該怎么向老師說呀?”她媽媽也在旁邊鼓勵:“雅琪很有禮貌、雅琪會說的?!惫谎喷鲝埧谙胝f了,我唯恐她又“變卦”,趕緊再創(chuàng)設氣氛:“小朋友們看,雅琪有禮貌,她會說------”還沒有等我說完,忽然,“老師好!”一聲脆脆、甜甜的問候撞入我的耳朵?!把喷餍∨笥押?”我趕緊回答。雅琪的媽媽比我更激動,眼睛都濕潤了,抱過雅琪就親。誰知沒有等媽媽親夠,雅琪又笑瞇瞇舉起手搖晃著:“媽媽再見!”
這真叫:送上愛心和耐心,金口向你吐佳音。
他會“到”了
今年我教小班,我班有個小朋友,入學好幾個月了還不會在點名時喊“到”,經過觀察我發(fā)現他平時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時還好,但一遇到老師就不說話。我詢問家長,家長說他在家也不喜歡說話。于是在一次點名時我站在他身邊跟他說:“你為什么每次都不喊到呢?老師很想聽聽你的聲音呢。說一次給老師聽聽好不好啊?!钡€是不說。以前遇到他這樣我通常只是說下次要喊之類的話,但是這次我找來另一個和他比較要好的小朋友站在他身邊并溫柔的對他說:“你來跟這個小朋友學一下,他喊一下你再試著喊一下好不好啊?”在那個小朋友喊了聲之后,“到”,我聽到了一個細小的又帶有些許怯懦的字眼從他的嗓子里被擠了出來。于是我乘勝追擊,說:“再大聲一點好嗎?來,再來一次。”之后我聽到了大膽而又響亮的一次喊到聲,而且我看到了他臉上的笑容,自己的心情也異常的激動,喜悅之情沾滿了整個心臟。一個聲音從心底響起“他學會了,他喊到了”。在一次家長會時,家長聽到他喊“到”,是那么的高興。
只要用心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成的,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特點,就像每一本書都有一個他特別突出的主題,只有慢慢深入其中我們才會發(fā)現這些內容都是能令我們受益的珍寶。
寶貝說話了
小班的寶寶剛入園,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不完善,有的寶寶說話斷斷續(xù)續(xù),不完整,有的寶寶發(fā)音不準確,讓人聽不清楚,所以我們在和寶寶們交流的時候有些困難,雖然這樣我們還是盡量的和他們交流,小班的孩子正是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的時候,所以要想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就要鍛煉孩子張口說話的習慣。
記得在開學的第一天,小班有一位長得小巧玲瓏的女孩她叫金湘婷,今年剛滿三歲,她走到我的面前,低著頭,拉著我的手,我輕輕地問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她好歹一直不張開嘴巴,也不說話。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二個多月過了,金湘婷小朋友還是不說話,有什么事情她只是走到我面前拉著我的手,我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事了,要入廁撒尿,喝水等等,她就是不開口說話,我好著急啊!于是我找到她的家長,和她家長溝通了以下,了解這孩子的性格很內向,并且這孩子在出生兩個月時,得了心臟病,從她家長那里知道了情況,我心里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幫這孩子開口說話。
于是在每天晨檢的時候,她人園時,我就輕輕把她抱在懷里,親熱的對她說;“寶貝你來了啊”!在每天睡午覺時我讓孩子們自己脫外套,自己疊起來放在小床上,當孩子們在忙時金湘婷小朋友走過來,用眼睛看著我不說話,拉著我來到她的床邊,用手指指她的衣服,我明白她的意思是不會脫衣服,讓我?guī)兔?。我一邊幫她脫衣服一邊和她說話,給她講小朋友自己的事要學著自己做多能干。
每一次放學時,奶奶接上金湘婷總是說;“和老師說再見。”每一次婷婷總是回頭向我們招招手,笑一笑,于是我又抱著她親著她的臉蛋。輕輕地和她說,婷婷跟張媽媽說再見好嗎,她還是不說話。
面對金湘婷的這種情況,我并沒有失去信息,在戶外游戲時,我單獨和她玩,帶著她玩游戲,和她聊天,盡管我一個人在滔滔不絕的說,還是有所收獲。她感冒了,一段時間沒有來上幼兒園,感冒好了,她又來上幼兒園了,多遠就看見她高高興興的跑到我的面前,喊了一聲,張媽媽,我激動的一把抱住她,親她。從那以后,她就滔滔不絕的說話了,和孩子們一起唱歌聊天了,我真為她高興。
我認為要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也要家長的配合,我告訴金湘婷的家長,在家無論婷婷想做什么事情都要讓她把話說出來,如果她想買什么東西,不要用手一指家長就給她買,要讓她說出自己想要買的東西的名字,如果孩子不說你也可以教她說:“我要買蛋糕等?!痹诩叶嘟桃唤虄焊瑁嘧尯⒆勇犚宦牴适?,總之就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說話的機會,讓她開口說話。
老師打他了
今天像往常一樣護導幼兒用餐之后是老師最忙碌的時候,組織幼兒活動,還要幫忙收拾室內衛(wèi)生。這時一件本不該發(fā)生的事發(fā)生了,剛剛組織好孩子,在掃地時,有幾名幼兒在打鬧,新來不久的陳康龍被老師指責后,又在教室里亂動玩具,老師在批評他無效的情況下,又用手拍了他的后背一下。巧的是被孩子的媽媽看到了,老師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怕家長誤會,急忙解釋,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沒想到早上家長來園并上訪領導,說了很多,情緒激動并說:“親眼看見老師打孩子了!”老師用誠懇的話語與家長交流,并再次得到了家長的信任。教育反思:通過這件事情之后,老師才意識到對這名剛轉來的孩子及家長了解太少,對幼兒的教養(yǎng)工作也過于急躁,在工作上一次的不理智才造成了這么大的失誤,為此老師及時調整心態(tài),誠懇道歉并積極與家長溝通,了解了更多孩子的情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鑒。此后,家長也感受到了老師對待孩子的這份關心與溫暖,最后上訪的家長成了班里最支持老師工作的一位家長,真是真心換真心呀!希望廣大老師在工作中戒驕戒躁,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現出我們的師德,做一個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老師。
“小啞巴”說話了
我們班上有個小男孩,名字叫陳星橋,今年4歲,背地里我們都叫他“小啞巴”。
為什么我們會叫他“小啞巴”?是因為他自從入園到現在從不跟班上的任何一位老師講話,也不會跟小朋友講話。
從早上入園開始,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就鼓勵他說:“星星,快快給老師問好?!笨墒撬蜁荒槦o辜地望著你,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里,下午放學,家長來接的時候,又告訴他說:“星星,快給老師說再見?!彼仓粫]揮手就離開了。
平常,如果他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或者是摔倒了,你去問他怎么回事?他只會哭,什么也不會說,吃午飯或早點的,如果他還要添,你假裝不知道,他就站在原地,呆呆的看著你或者把碗放回桶里不吃了。
面對這樣的他,我們十分擔心,于是想方設法幫助他,引導他說話,可是,他一如既往,至到有一天,我們上美術課畫小雞,他畫完以后,來到我的身旁,高興的說:“老師,我畫好了?!蔽乙宦?,非常高興,于是順勢引導他說話。
從那次開始,我們的“小啞巴”開始說話了,我們大家都為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