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有3到6歲娃,爸爸陪玩全攻略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幼兒故事6歲 幼兒故事3歲 幼兒故事7歲

3~6歲的孩子,體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發(fā)展的主要情況如下:

首先,運動方面,這個時候著重的是速度發(fā)展。你經常會看到,孩子成天就是跑,不停地在跑。還有就是在速度過程中的靈敏性在發(fā)展。孩子的靈敏性體現(xiàn)在即跑即停、轉彎掉頭等,這都是屬于靈敏性的范疇。

其次,孩子思維的發(fā)展更迅速,語言的發(fā)展也很好了。他們甚至可以跟你說很多長的句子,也許還會帶有很多成語。這個時候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也更強,有很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些都是我所說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最后,心理發(fā)展方向。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該開始給孩子上小學做一些準備工作了,這也是許多父母關心的一個話題。甚至在大城市中,為了應對幼升小的激烈競爭,父母們早早地就開始給孩子充電加油,報了各種興趣班。

為小學做準備當然是必要的。不過,孩子到底該為小學做哪些準備工作呢?一方面,孩子要完成幼兒園的一部分工作,同時要為小學做一些鋪墊,這些鋪墊包括:孩子自理能力的提升,自我控制水平的提升,必要的自信、自尊,并且要學會跟小朋友們合作,等等。因為小學里,孩子會發(fā)現(xiàn),老師不再像幼兒園一樣體貼入微地照顧自己了,更多問題需要自己獨立去解決。他們需要掌握如何跟老師打交道,如何跟同學玩的技巧。

孩子上述這些成長中面臨的課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如果爸爸們能夠按照建議去陪玩,最后孩子們的表現(xiàn),一定會給你驚喜。

NO.1拼圖游戲,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不少父母都很棒,從小就開始陪孩子玩兒拼圖。實際上,孩子3歲以后,就可以給孩子們玩兒20塊以上的拼圖了,這個拼圖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可能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是有一點困難的,但慢慢的,拼圖的數(shù)量就會越來越多,他們也會對這個特別感興趣。拼圖游戲特別能夠鍛煉孩子的注意力,通常情況下拼一個圖,至少需要半個多小時的專注思考。

拼圖游戲還能鍛煉孩子的記憶力,這個圖和哪個圖是接在一起的,最重要的是鍛煉孩子一個整體的思維框架能力,因為孩子得腦子里勾畫出一個圖面,然后才能找到每一部分是怎么組成整體的,最后再去嵌入。

拼圖就是爸爸們陪玩的一個特別好的游戲。第一,爸爸陪伴的時候要耐心,這是我們說的原則。第二,就是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完成,比如孩子實在是完成不了:“爸爸,求求你跟我一起做吧”,如果這個時候爸爸還跟孩子說:“你自己干吧”,就不對了。

NO.2涂鴉游戲,調動孩子的五感[教師資源網 722331.coM]

孩子2歲左右,就進入了涂鴉敏感期。不過這個時候,孩子對于顏色沒太多概念,頂多用一種顏色畫,下筆前,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會畫出什么來。所以,只需要把筆和紙?zhí)峁┙o他們就好。

但是,從3歲起,孩子們已經是在有意識地畫畫,因為我們前面說了,此時的孩子思維進入快速發(fā)展期。他們希望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用筆表達出來,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天馬行空,無所不能。

所以,此時,建議爸爸們準備各種各樣的顏料,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教會孩子涂鴉。這個過程,爸爸們的陪伴會容易帶給孩子刺激和創(chuàng)造性。在我們的《積木寶貝闖世界》欄目里,就有這樣的一些課程,大家可以去搜索參考。

涂鴉過程中,不僅僅是用筆,還可以讓孩子們的手或腳,都變成畫筆,把他們的手和腳上都沾滿了顏料,然后在地板上給他鋪上白紙,可以踏一踏、踩一踩、畫一畫、貼一貼……

這種游戲對孩子來說,既是五感的一個充分刺激和探索,也是打開繪畫世界的一把鑰匙。3歲以后的孩子,基本上可以涂鴉出一個半成品,比如畫個人,畫個動物,畫一棵植物等,在畫出來之前,孩子在小腦袋瓜里頭已經開始構建了這些形象了。

另外,如果在3歲以前,父母給孩子養(yǎng)成了親子共讀的習慣,孩子看到了很多繪本,見過了很多大師創(chuàng)作出的經典造型,孩子也會知道,原來鳥是這樣子的、小雞是那樣的,也就慢慢開始學會用自己的筆去描繪這些事物。

NO.3一起做家務,增進親子關系

讓孩子跟你一起做家務活,其實是非常好的一種陪孩子的方式。

不要擔心孩子做不了。3歲以上的孩子,掃地、收拾床鋪、收拾房間等家務活,他們都可以慢慢做起來了。所以,我建議爸爸也卷入到家庭生活中的日常勞動中來,不要把這些事情全部留給媽媽做。家庭里可以做個分工,比如周六媽媽做勞動,那么周日爸爸來做勞動的時候,就帶著孩子一起吧:“來,跟爸爸一起擦擦桌子吧,跟爸爸一起疊疊鋪吧,跟爸爸一起收拾收拾桌子吧!”之類的這種小活動都非常好。

帶孩子做家務,爸爸們的優(yōu)勢在于,不會太挑剔孩子的成果。一方面可以過程中教會孩子必要的步驟,同時也可以加入比賽、合作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等因素進去。

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中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教會孩子義務和擔當。古人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是說,愛干家務活的孩子一定就能“掃天下”,而是參與家務活會教會孩子什么是責任,自我管理,以及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NO.4職業(yè)模仿游戲,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到6歲,是孩子假裝游戲發(fā)展的高峰期,所以,我推薦爸爸們陪孩子玩兒職業(yè)模仿游戲。

所謂的假裝游戲,就是孩子開始模仿職業(yè)人群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說他經常聽救火隊員的故事,那么他就會想象自己如果是個消防員去滅火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一個狀況。觀察孩子的注意力所在后,爸爸就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情景,跟孩子說,今天我們就來模擬一下消防員叔叔是怎么滅火的吧。為孩子找上兩把小水槍,或者找上兩把像槍一樣的東西——爸爸們當然可以去發(fā)揮更多的想象力,不一定非要是那個實物,也可以你做兩把小槍給孩子,或者讓孩子跟你一起拿報紙折兩個小槍都可以??傊?,給孩子創(chuàng)造這個“消防員滅火”的情景,說:“來,那個樓里著火了,你來救人吧!”要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假裝游戲,對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有膽量其實都是一種鍛煉。

除了上面四個首要推薦的游戲,對于3-6歲孩子的陪伴策略,我還想多說兩點:

第一,興趣培養(yǎng)請尊重孩子的喜好

大多數(shù)3到6歲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會選擇給孩子報很多的課外班,譬如說報美術班、武術班,學藝術、學鋼琴,到最后可能孩子有一個反映,就是對什么都沒有興趣了。

這都屬于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給孩子做選擇了:我小的時候沒有彈鋼琴,但是我特別喜歡彈鋼琴,于是我就把孩子拽到去學鋼琴。我覺得現(xiàn)在不安全,還是帶著孩子學點武術防防身,并不管孩子對這個東西是否懼怕。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替孩子做選擇的孩子是什么呢?就是他們以后對學習任何東西都很難提起興趣了。因為太累了,太辛苦了。所以,培養(yǎng)興趣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確保好玩。選擇興趣班也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礎上。

不少父母執(zhí)迷于興趣班的原因,是認為孩子單純地玩不行,上興趣班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到更多實用的“技術”。其實,這是低估了游戲的價值。

其實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同樣能學到學到很多的技術,這些技術我們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通用智力”,也就是如果這些東西你掌握了,你再學專門的這種需要智力水平開發(fā)的一些東西,譬如說你學樂器,手上那些功夫,還有大腦皮層的一些開發(fā),可能跟你學美術的人是不一樣的,那沒關系的,只要你有了這種通用的技術,通用的智力能力,學任何東西都不會很費勁。

第二,請在耐心引導孩子的情況下,盡量拓寬孩子的思路;親子旅行最適合這個時候做

爸爸們要在耐心引導的情況下,最大可能的拓寬孩子活動的思路,無論是身體上的思路,還是思想上的思路。這恰好是爸爸們的優(yōu)勢所在。

所謂身體上的思路,就是3到6歲了,你可以帶著孩子多跑一跑,見多識廣。旅行,在這個年齡階段其實是最好的一個階段。

所謂精神上的思路,就是帶著孩子多嘗試一些事情,不要總跟孩子說不。越跟孩子說不,孩子越容易變成一個沒有主意的孩子。如果孩子沒有主意了,上了小學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他就會說:“媽媽你告訴我怎么做;爸爸你告訴我怎么做”。到那個時候,你就真的要發(fā)愁了。

總之,3-6歲孩子的陪玩攻略,觀點和建議如上,供工作繁忙時間有限的爸爸們參考。

最后,還想強調兩點原則:

1、你可以帶著孩子去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但是一定要尊重孩子本身的意愿,他喜歡最關鍵。

2、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排得太滿。放慢孩子走場似的學習腳步,讓孩子盡情的享受童年,這樣的過程其實對他以后學習、成長會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小學開學季全攻略,爸爸媽媽們快學起來吧


開學前,家長們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么而感到焦慮?以下10項準備工作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結合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學習適應規(guī)律梳理總結出的,可供參考。

1、與孩子一起回顧假期生活

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電影”式地回放一遍,對照假期計劃,看哪些已經完成,哪些尚未完成??梢砸黄鸱窒硎斋@和遺憾(讀書、旅行、休息、娛樂、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時總結經驗或分析原因,相信家長和孩子通過這種“復盤”形式,會有更多收獲。畢竟,“及時總結”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2、幫助孩子收心,回歸日常狀態(tài)

假期中的孩子,心態(tài)通常較為松弛,而開學后則相對緊張,兩種狀態(tài)的轉換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對此問題,提醒家長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把心收回來,否則會給孩子太大的心理負擔。在此階段,建議家長盡量少安排大型活動,讓孩子的心慢慢沉靜下來。

3、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查漏補缺

提醒孩子檢查回顧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還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時間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經常將作業(yè)拖延至正式開學前一晚,挑燈夜戰(zhàn),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狀態(tài)下,草草應付。因此,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開學前期的這段時間,及時查漏補缺,高質量完成作業(yè)。

4、引導孩子調整生物鐘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不提前調節(jié),開學之初通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狀態(tài),影響孩子的學習適應。家長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在這段時間制訂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按照平日上學的時間起床、睡覺、學習、運動,有規(guī)律地作息,從而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緊張的學習生活。

5、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

新學期、新氣象。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展望下未來,提前做做規(guī)劃和打算,例如下學期要提高哪幾門功課的成績,在學校超越的目標是什么,新學期是不是要學一門新特長等等。制定學習計劃、樹立目標可以幫助孩子明確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6、鼓勵孩子提前聯(lián)系老師同學

通過一個長假的分離,同學們之間可能都會有一些變化,鼓勵孩子提前聯(lián)系一下同學和老師,互相分享暑假見聞和“新鮮事”,相互關心,相互表達彼此的想念和對新學期的期待,不僅能增進同學、師生之間的感情,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7、帶孩子逛逛圖書館和書店

開學前,時間尚能自主支配,家長們可以結合新學期計劃,陪孩子去圖書館、書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濃濃的書香,也可查閱和購買一些孩子喜歡的書籍資料,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興趣,也為新學期適當做些準備。

8、引導孩子進行適度的復習和預習

經過一個暑假,孩子可能對上學期的知識有所遺忘,不妨抽空回顧一下主要知識內容。同時,也可以提前瀏覽新學期的教材,適當做些預習,有利于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順暢銜接。但提醒家長,孩子提前預習要適度,不建議提前把新知識學一遍,這樣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學習時喪失新鮮感和興趣。

9、讀懂孩子情緒

由于某些特殊經歷和感受,有些孩子可能會對上學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心理,家長要正確做好溝通和引導工作,理解孩子產生的這些情緒,分析產生的原因,給予有針對性的鼓勵和支持。如果情況相對嚴重,可借助心理專家等專業(yè)力量。給孩子提供正面的心理能量,讓孩子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10、配合學校開展新學期準備工作

一些學校通常會在正式開學前,開展學生體檢、心理調查、家長會等方面工作,需要家長的參與和配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發(fā)展都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建議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家校聯(lián)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

新學期開始了,日常的安全常識,父母不僅要教給孩子,而且還要時常找機會、想辦法利用各種場景,幫助孩子加深記憶,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安全意識得到強化,平安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1、與孩子一起回顧假期生活

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車前后玩耍。下車的時候,要等車停穩(wěn)后,用左手開右側車。

2、不踩井蓋

告訴孩子不踩井蓋,遇到井蓋繞過去。

3、回旋余地

告訴孩子不要將身體的一部分放進狹小空間,如將手指往瓶子口里插,將頭伸進院墻鐵欄桿的縫隙,以免被卡住。

4、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生命無價。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遇到危險時,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并論。

5、記住重要信息

一定要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名字、手機、家庭地址,無論發(fā)生任何事,在別人的幫助下是可以找到你的。

6、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讓別人碰

要反復告誡孩子,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讓別人碰,即使是老師、親屬等熟悉的人。

7、別把筆變成匕首

在學校里,孩子手里拿的最多的物件就是筆。家長和老師要告誡孩子,筆能變成匕首,誤傷同學或者自己。

8、別把指甲和趾甲剪太短

指甲和趾甲剪得太短會成為刺向孩子的尖刀,導致甲溝炎。

家有兒女:“好爸爸煉成術”到底有沒有?


這個暑假,隨著二大電視臺的熱播節(jié)目。都在討論關于“爸爸”的話題,譬如爸爸要多陪伴孩子,夫妻之間互相理解,家庭成員之間沒有誰更重要等等,我們很認同。但是,具體如何去做呢,是不是可以有一個“好爸爸煉成術”呢?

別著急,我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人都稱老李。這個老李,怎么說呢,是一個典型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年男人,不用說,在家里那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而他的老婆呢,恰恰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女人該干、男人該干的事情,全都干了,而且干的很好。要說吧,他老婆肯定是一肚子怨言和不滿,應該是一個怨婦的形象,而家里也應該是矛盾不斷??墒?,您錯了,他們兩個感情很好,家里也甜蜜得不行。

剛開始,我們還以為這是由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是老李撞上狗屎運,娶了一個遍天下難尋的賢惠妻子。后來,聽了他老婆的一席話,才明白并非如此,也讓當時還沒有成家的我,深深為之觸動。

她說,有一次,我們家重新裝修,在刷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廚房門框上有一個黑黑的印記,我們都很奇怪,這印記是從哪里來的——在一次做飯的時候,我忽然一抬頭,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原來,老李雖然從來不進廚房,但又一個習慣,就是下班時買一包瓜子,當我在廚房里忙著做飯,他就倚著門框一遍嗑著瓜子一遍陪著我說話。久而久之,他的頭在門框上就留下了這個印記。

她又說,人家都說,老李在家里就是一個甩手掌柜,都為我覺得委屈。但是,老李手懶嘴甜,整天把我哄得心情很好,我真的是從來都沒有感到自己“吃虧”。

這個故事太像是“讀者”里的故事了,但就是這么真實地發(fā)生在了生活之中——就是這個平凡的故事,一直讓我記到今天。

是的,我想說的是,我特別不相信哪種把“政治厚黑學”、“職場宮心計”等方法移植到家庭關系之中的?!敖Y婚后千萬不要主動做飯做家務,一旦做成習慣,就會做一輩子”等等,說這些話的人,往往自己的家庭并不美滿——很簡單,他或她,敢當著自己的愛人這么說嗎?

每個家庭成員,需要付出的,是愛,需要給予的,是寬容。在一個家庭里,真的不需要講謀略,使心眼,分清楚。天下有多少個家庭,就有多少種愛,從來都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在每個家庭里適用的。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那種。

我們要做的,是愛每一個家庭成員,因為他們都無可替代。我們也要給每一個家庭成員愛的機會,因為他們需要體驗,愛的過程。

當爸爸笨手笨腳幫你擇菜的時候,不要把他推開;當爸爸給孩子喂奶弄灑了的時候,不要埋怨;給爸爸和孩子相處的機會,讓爸爸單獨帶帶孩子……總之,我相信,每個家庭的夫妻走到一起,肯定是有愛的,那么,在家庭的生活中,為什么不把這種愛延續(xù)呢?

當我們有時候開始計較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對方的優(yōu)點——就像老李的家庭一樣——并且,把這種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發(fā)揮出來。譬如,爸爸最適合的,是和孩子爬在地板給孩子騎,是帶著孩子去草地上瘋跑,是教孩子打籃球、踢足球,是給孩子畫鬼臉胡鬧……當然,我說的普遍現(xiàn)象,也有些性格比較內斂的爸爸,就適合給孩子喂奶、穿衣、閱讀、畫畫……都是很好的。

是的,我們沒有必要按照“別人的老公”、“別人的爸爸”來要求自己的愛人;我們一定要堅信,自己的老公、自己的孩子,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最親的。

3~6歲較勁型爸媽的育兒經


關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個十年,應該從精神到物質準備些什么呢?下面,請聽3~6歲寶貝的媽媽來介紹一下吧。

3~6歲孩子上幼兒園了

典型案例:較勁型爸媽代表

主角:Angelia

職業(yè):OL

孩子:快滿5歲的女兒

Angelia是26歲時有的寶貝。由于Angelia和老公都是靠自己一路拼搏上來的,所以他們知道孩子成長快走一步、走對一步對他們是多么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Angelia就不辭辛苦地帶著孩子上親子班、早教班,三歲時又送孩子上了收費不菲的雙語幼兒園。對于英語教育的重視,又讓Angelia在幼兒園之外找了專業(yè)的幼兒英語教育機構對她進行培訓。Angelia計劃在上小學時,孩子就要達到高中的英語水平,而到初中畢業(yè)時就一定要達到大學或研究生水平。對于鋼琴的培訓更是Angelia對孩子學前教育的重點,“因為希望她能在上小學之前過完3級,到4年級時過完10級,然后5、6年級準備中考,如果學習一般就要利用這個特長進重點中學?!?/p>

學習是痛苦的,但對于孩子的成長,這些基本技能的學習也是必要的,Angelia說:“其實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暈染什么他就會變成什么顏色?!焙⒆拥闹苣缀醣慌艥M了課程,Angelia心疼地想讓孩子多休息,多玩一會兒,但她并不以為這樣是苦的,尤其是輪滑和美術課程,都是她自己要加的,每到周末孩子都會指著自己的小手表說:“媽媽,要去上輪滑課了,我們快走吧!”

Angelia承認自己是一個特較勁的媽媽,因為孩子是她唯一的作品呀,所以她才會特別緊張她的未來,她還說:“看到身邊那些無所事事、整天就知道瘋跑的孩子,我都替他們著急,將來他們能干什么呢?而身邊也有所謂的理智型媽媽,說什么等孩子顯示出哪方面的愛好再培養(yǎng),不強迫他們做不愿意做的事兒,這我堅決不同意,因為有些愛好是培養(yǎng)出來的,家長只有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并持之以恒地堅持,才有可以讓孩子堅持下來,如果連家長都沒信心,想讓孩子自我成材,真的很難!”

專家主張

1.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

這個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所謂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孩子自己吃飯、穿脫衣物、盥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等等的能力,這也是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學習自我管理、從小培養(yǎng)責任心的過程。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獨立、自理,就是要從小減少孩子的依賴性,讓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依賴于其他人,讓他們在自己想辦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時,開創(chuàng)創(chuàng)造性的人生。

2.不急于讓孩子興趣“專一”

這個階段中,家長還應該做到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在這個階段中,更應建立的是一個寬泛興趣的概念,而不應該強求孩子只鐘情于某一方面的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樣樣新鮮事物他們都會喜歡、都想探索,因此,這就要求父母寬容孩子的嘗試和選擇,讓孩子在漸漸顯露出對某些方面的興趣傾向后再“定向”培養(yǎng)。而在對一些興趣學習中,孩子表現(xiàn)出的沒有常性、知難而退的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退取舍家長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家庭教育:我家有個好爸爸


我家有個好爸爸

妞爸是大學老師,可我覺得他不去當幼兒園老師真是太可惜了!育兒方面我竟然是跟在他后邊學的,汗顏啊。

嬰兒期:他超級喜歡小孩,娃還沒出來的時候他就研讀定本的《育兒百科》和西爾斯的育兒書,有了妞之后更是每個成長階段都去翻書先預習,做到對孩子的發(fā)育情況胸有成竹。妞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太小太輕了,外婆和奶奶都不敢碰,說像小貓。爸爸毫不猶豫第一個抱她,還屁顛屁顛跑去找護士學習換尿不濕和護理知識。雖然唱歌很難聽,卻也硬著頭皮唱給妞聽,妞也就勉強聽了。妞爸堅持在妞三個月的時候聲稱她的眼神開竅,已經可以明白大人講的話,我是不信,但直到現(xiàn)在他都堅持這個觀點。他呢,總覺得自己的娃最好,也總是給足了鼓勵和表揚。

幼兒期:每晚洗過澡之后,妞爸就會帶著妞讀卡片,從妞能坐起來之后,就會堅持帶她認卡片,中英文都念。起初,妞睜著懵懂的眼睛莫名其妙地看著他,時不時給他兩巴掌?,F(xiàn)在妞上了幼兒園,每晚自己抱著一摞繪本過來要求我們講,也算是培養(yǎng)了一個閱讀的好習慣。妞爸在零食上控得特別嚴,最近才開放同意吃糖,所以妞在口福方面肯定比同齡孩子悲慘一些吧。妞上了美術興趣班之后,一直提不起興趣,很憊懶,妞爸就畫了各種她喜歡的人物(比如孫悟空、小白兔拔蘿卜、河馬)逗她開心,順便趁她高興時,帶著她一起把每次美術作業(yè)給做了。他并不擅長畫畫,每次都是手機上找個圖片現(xiàn)場臨摹,但是畫的很認真,而且基本上執(zhí)行力妥妥的,孩子很滿意??吹桨职秩绱伺ΓがF(xiàn)在已經完全接受美術課,上課積極,回課也不用我拿戒尺等候了。

每年寒暑假,爸爸都和妞朝夕相處,帶她動手做實驗,給她講一些科學知識,給她上點規(guī)矩,所以每次假期我都能感受到妞的明顯進步。

妞爸雖然愛孩子,但絕非女兒奴,比如,他從來不喂飯,不管妞吃飯如何慢如何不走心,他都只是語言上教導,從不喂飯,如果再不好好吃,沒收碗筷等下一頓。孩子也是很精的,知道此路不通,被狠狠治過兩回之后,從此不要喂飯。

妞和小伙伴玩滑板車一直是最后一名,哭著找我們說滑不到第一,妞爸跟她說:“我不要你當?shù)谝唬炔贿^別人沒關系,但是你要很努力,要真的很努力就行了,你是最棒的。”

妞爸對妞大部分時間很包容慈愛,但原則性錯誤(比如妞毫無道理地胡攪蠻纏大哭大鬧要求家長去辦不可能的事)的時候一定狠批,絕不縱容。但是每一次痛批之后,等妞完全能冷靜下來之后,他會再和她平和地溝通剛才發(fā)生的事,他讓孩子明白:他的批評,對事不對人。

晚上妞睡了之后,妞爸一定可勁兒刷手機,但陪著孩子的時候則一定不看手機,除了接電話,誰的微信也不回。

我非常慶幸小妞有個好爸爸,在成長的道路上亦師亦友。

相關推薦

  • 你來到娃娃家做爸爸 大區(qū)域活動時間,你來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疊的錢,來到小超市,看到了一個章魚毛絨玩具。你興奮地說:“哇!章魚!還是紅色的!”你趕緊將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區(qū)”,你拿了一串葡萄,說:“家里好...
    2021-04-24 閱讀全文
  • 小學開學季全攻略,爸爸媽媽們快學起來吧 開學前,家長們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么而感到焦慮?以下10項準備工作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結合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學習適應規(guī)律梳理總結出的,可供參考。 1、與孩子一起回顧假期生活 家長和孩子可以...
    2020-12-14 閱讀全文
  • 娃娃家里的爸爸和媽媽 游戲開始了,幾個孩子快步奔向娃娃家,爭著喊著“我當媽媽”“我要做爸爸”。當孩子們扮演著角色時,媽媽則一會打電話一會忙著去買菜。爸爸呢則一直忙著燒飯做菜?!岸_?,有人在家嗎?”“請進來”,媽媽開好門就自...
    2021-11-0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娃娃家的“爸爸” 教育隨筆:娃娃家的“爸爸” 玩“娃娃家”游戲了,我向孩子介紹新材料:圍裙,告訴他們這是媽媽燒菜時圍的,并且示范了圍裙的圍法,要在后面打個漂亮的蝴蝶結,如果寶寶不會打,可以請爸爸或者老師幫忙。 漂亮的圍...
    2021-06-16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娃娃家家里的爸爸 大區(qū)域活動時間,你來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疊的錢,來到小超市,看到了一個章魚毛絨玩具。你興奮地說:“哇!章魚!還是紅色的!”你趕緊將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區(qū)”,你拿了一串葡萄,說:“家里好...
    2021-04-27 閱讀全文

大區(qū)域活動時間,你來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疊的錢,來到小超市,看到了一個章魚毛絨玩具。你興奮地說:“哇!章魚!還是紅色的!”你趕緊將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區(qū)”,你拿了一串葡萄,說:“家里好...

2021-04-24 閱讀全文

開學前,家長們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么而感到焦慮?以下10項準備工作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結合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學習適應規(guī)律梳理總結出的,可供參考。 1、與孩子一起回顧假期生活 家長和孩子可以...

2020-12-14 閱讀全文

游戲開始了,幾個孩子快步奔向娃娃家,爭著喊著“我當媽媽”“我要做爸爸”。當孩子們扮演著角色時,媽媽則一會打電話一會忙著去買菜。爸爸呢則一直忙著燒飯做菜。“叮咚,有人在家嗎?”“請進來”,媽媽開好門就自...

2021-11-08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娃娃家的“爸爸” 玩“娃娃家”游戲了,我向孩子介紹新材料:圍裙,告訴他們這是媽媽燒菜時圍的,并且示范了圍裙的圍法,要在后面打個漂亮的蝴蝶結,如果寶寶不會打,可以請爸爸或者老師幫忙。 漂亮的圍...

2021-06-16 閱讀全文

大區(qū)域活動時間,你來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疊的錢,來到小超市,看到了一個章魚毛絨玩具。你興奮地說:“哇!章魚!還是紅色的!”你趕緊將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區(qū)”,你拿了一串葡萄,說:“家里好...

2021-04-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