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妙招教你如何成為孩子們最愛的父母!
發(fā)布時間:2021-08-21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要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健康的人格、積極達觀的態(tài)度、適應環(huán)境和把握機會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北京幼升小
要懂得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意味著什么ysxiao.cn
不必刻意觀察,孩子就感受到我們太多的東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們太多的態(tài)度。我們想要怎樣并不重要,孩子從我們的行為中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們不應該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們必須小心,必須考慮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意味著什么。北京幼升小網(wǎng)
要懂得該怎樣去做
既然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將來需要的;現(xiàn)在考驗我們的,將來也會考驗孩子,我們面臨的煩惱、挑戰(zhàn)和機遇,將來孩子統(tǒng)統(tǒng)會面臨,雖然時代氣候不斷改變,但是與人相處、消化壓力、抵抗惰性和軟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銷、打開局面、把握機遇等基本問題是亙古不變的。我們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僅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jīng)驗,更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所以,我們做人的時候,也是在做父母,我們生活的過程,無時無刻不是對孩子的教育。北京幼升小
父母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父母通過對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處,無時無刻不向孩子滲透著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價值觀和人生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ysxiao.cn
生活中,父母通過自己的做法給孩子示范,根據(jù)孩子面臨的具體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議和要求,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家庭氛圍和生活環(huán)境,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北京幼升小網(wǎng)[精選范文網(wǎng) wwW.547118.coM]
要時代特性告訴你如何教育獨生子女
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從一定意義上說,現(xiàn)在我們的社會已經(jīng)進入了“獨生子女時代”,因為獨生子女家庭逐步成為家庭結(jié)構(gòu)的主流。這一變化正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和家庭生活。那么,在獨生子女時代,我們?nèi)绾巫龈改?,是現(xiàn)在的父母們不得不深思的一個問題,因為獨生子女對家庭來講,教育成功與否都是百分之百的事,要么成功,要么失敗。在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的廣大獨生子女家長,更應該學會做稱職聰明的父母。我們分析獨生子女教育成功的家庭得出,稱職的家長都有以下幾點共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作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首先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父母對孩子的三觀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響?有個答案,我記憶至今。
“20多歲時,當我發(fā)現(xiàn),我抱怨的內(nèi)容,語氣,神態(tài),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無奈?!?/p>
你的三觀里,其實藏著孩子20歲后的樣子。
是的。父母的三觀,從來都是一個家庭的三觀,它會彼此傳染,會對孩子言傳身教。
每一個孩子,在成年后,都會或多或少變成父母的樣子。
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墻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wǎng)都更新好幾代了。你覺得很正常。
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zhèn)?。所以他們更傾向于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么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2
一點都不可愛,還抱怨孩子不愛你
你家都成豬窩了,他當然不愿意回。
你一個月不見他一面,他當然跟你不親近。
你心情一不好就兇他,他當然討厭你。
真的,孩子對你的所有嫌棄、疏遠、不合作,都必有原因。
請自省。
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么這么特殊”。
99%的時候,不是孩子冷漠無情不知好歹,是你的教養(yǎng)方式出了問題。
不賴孩子,就賴你。
3
自己哪兒都對,錯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兒就劈頭蓋臉罵孩子。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
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
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視。
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4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口口聲聲愛孩子,其實并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連“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這種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無可救藥,還死拖著不離婚。
明明是因為自己懦弱無能邁不出這一步,還非得一口咬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辱負重。
其實這種雞飛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孩子不稀罕。
真為孩子好,你要么經(jīng)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guān)系,別天天冷戰(zhàn)熱戰(zhàn),讓孩子心驚膽戰(zhàn)。
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
5
熱愛養(yǎng)巨嬰,樂此不疲
一般來說,西方父母會認為孩子18歲以后就是大人了。
但中國父母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所以事無巨細要照顧,大小要求要滿足,三四十歲的人了,打個噴嚏你還是立刻去給他找外套。
一個人被呵護得這么嚴實,他怎么獨立?
而幾十歲了還什么都讓媽媽做主的男人,很難想象能在社會、工作、家庭中能有什么擔當。
中國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離。
可孩子必然得離開你,自己過日子啊。
不分就會畸形。巨嬰很丑的。
堅持讓孩子到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欠缺的一節(jié)必修課。
6
總以為“那種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中國孩子接受的性教育少得特別可憐。
大人們對所有跟生殖有關(guān)的器官和行為都諱莫如深,以致有些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更奇葩的是,當學校試圖認認真真教點性知識,還總有家長去投訴,說太露骨了太可怕了你們怎么能教孩子這個呢。
實在是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該你教的你不教,別人好好教你還不讓,而那些知識他又必須要了解,于是他就只能通過歪門邪道去掌握或者以身試法去探索了,那豈不是更糟?
其實何至于啊。孩子問,你就簡簡單單實實在在說說。
小孩子不會那么認真,你告訴他生殖器的名稱,他會覺得像胳膊、腳丫那么正常。
這點事兒真沒那么復雜。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
7
強求孩子做圣人
你們夫妻倆不爭不搶和平友好,是因為你們早有準備,報紙買兩份。
要是就一份,你倆也得搶,對吧。
那憑啥要求孩子守著一個玩具互相謙讓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象成圣人了。強求他們必須愛人如己高風亮節(jié)。
自己做的時候抓心撓肝,說孩子倒是云淡風輕。
其實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爭強好勝甚至野蠻粗暴的一面,素質(zhì)絕對不會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們好好做人。但如果他們沒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8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很多家長,心里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xiàn)了原形,根本經(jīng)不起考驗。
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里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么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你什么樣,孩子就會學成什么樣。
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后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里的精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特別是小時候,家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jié)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裝的不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童年時期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相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
三個小妙招教你如何夜間哄覺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就沒睡過好覺。比如有不少媽媽在網(wǎng)上抓狂地求助:
娃晚上會醒兩次,2點左右一次,5點左右一次,每次都大聲嚷嚷55555。要么就得抱起來哄哄,2-3分鐘以后睡著了再放下繼續(xù)睡。要么就是嘬吧嘬吧奶,稍微一嘬吧就睡了,所以感覺應該不是餓了要吃,就是需要安撫而已。怎么訓練他自己能接覺睡整覺呢?
白天不談了,半個小時必醒,需要抱哄接覺,睡眠總量一直不達標。從兩個半月開始,夜里一個小時一醒,不是餓,抱哄放床接著睡?,F(xiàn)在四個半月,發(fā)展到四五十分鐘必醒,不抱哄就小哭變大哭,不理他就嚎半個小時不睡,這是夜里?。。?!
相信有此疑問的不在少數(shù)。為什么我的寶寶晚上醒來就要抱著哄,而別人家寶寶晚上醒來可以不哭不鬧自己睡過去?
如果寶寶能不依靠家長的幫助就能自己入睡,那么他就get了一個技能,叫做「自主睡覺」,掌握該技能的寶寶即使半夜醒來,通常也能無需他人幫助就睡回去,自動接覺。
大約60%的寶寶在6個月時就能做到這點了。有的家長可能會擔心讓寶寶自己睡眠會掉母子之間的好感度,事實上,只要在寶寶醒的時候,你足夠關(guān)心他,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更小的寶寶可能還做不到睡整夜或者自己接覺,不過,家長可以在寶寶出生的3-4個月開始,逐步做好下面這3點,這樣當你寶寶再大一點,就能很快睡整夜覺了。
幫寶寶形成晝夜感知
在寶寶困得迷迷糊糊時就把孩子放嬰兒床里。
每天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吃、玩、睡。
寶寶在3-4個月時,睡眠會逐漸形成規(guī)律,很適合培養(yǎng)良好的睡眠習慣。
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也有一定彈性,像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或者當寶寶不安的時候你抱著搖著把孩子哄睡,如果只是偶爾幾次,那也是可以的。
下面依次介紹這3點。
1. 幫助寶寶形成晝夜感知
寶寶剛出生時,是分不清白天和夜晚的,所以新生兒可能會晝夜顛倒或者睡眠沒有規(guī)律。但是,你可以幫助寶寶形成晝夜感知。
在夜晚,讓寶寶的房間盡可能的黑暗和安靜。
夜晚如果需要開寶寶房間的燈,請打開小夜燈或者臺燈,不要打開大燈。
晚上如果寶寶哭鬧,請以最快的速度哄他或者喂他。
晚上盡量不要陪寶寶玩,只在白天陪玩。
白天如果寶寶小睡,環(huán)境也要盡量保持安靜,不要特別明亮,但是也不要把窗簾拉得完全不透光。
2. 在寶寶困得迷迷糊糊時就把孩子放嬰兒床里
最好在3-4個月時就做到這點。
這樣在寶寶困得迷迷糊糊時,他會把睡眠和床(而不是你)聯(lián)系起來,即使半夜醒來,也能自己放松,沉沉睡去,當他斷掉夜奶后,晚上即使頻繁夜醒,也能自動接覺。
寶寶每40分鐘醒一次是很常見的事情。不會自動接覺的寶寶,常常讓家長整夜都不得安寧。
反之如果你一直把孩子抱哄或者奶睡了,形成習慣后,孩子半夜醒來時便會想要你抱著哄他。如果看不到你,他就會哭鬧喊叫直到你過來。由于依賴你的幫助才能接覺,他也一直學不會自動接覺。
當然,寶寶學會自動接覺總有一個過程。在過渡期內(nèi),家長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給寶寶一些時間去適應和習慣。當你第一次把孩子放在床上哄睡時,它可能會哭鬧,但是無論他怎么哭,家長都不要把孩子抱起來哄,至少先忍過幾分鐘。
家長可以嘗試用手拍孩子,直到他睡著。
當寶寶逐漸適應之后,如果你發(fā)現(xiàn)寶寶在晚上醒來,不要急著去哄他,看看他是否能夠自己接覺。有的孩子可能會哭鬧,這時你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幾分鐘的閾值,如果孩子哭鬧時間超過這個閾值,再過去解決他的問題。
3.每天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吃、玩、睡。
寶寶小的時候是按需喂養(yǎng),不過當寶寶三四個月時,已經(jīng)可以形成喂養(yǎng)、睡眠的規(guī)律化了。讓寶寶每天在同樣的時間睡覺、玩耍、進食。這樣可以幫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睡眠習慣。
當你的寶寶睡醒以后,你可以做的事有:
喂食
換尿布
陪玩
寶寶累了,讓他繼續(xù)睡
下面幾點也有助于寶寶自主睡覺:
1. 白天小睡要適當
小寶寶白天通常玩10-20分鐘就可能累了。這時可以讓寶寶小睡。但是時間不能超過4個小時,否則可能影響晚上的睡眠。
反之,如果寶寶很累了你還不讓睡,有可能寶寶會過于興奮,晚上也難以入睡。
2. 喂飽寶寶
新生兒一般2-4小時就要喂一次,喂飽了才能睡得更好。
如果寶寶已經(jīng)吃飽了,但是兩個小時還沒睡著,你可以再等等。如果還是不行。嘗試把孩子放回嬰兒床之前,先抱緊他。或者嘗試再喂他一次。
有的家長發(fā)現(xiàn),如果在晚上10點到12點之間喂最后一次,那么孩子通常夜晚能睡更久。
3. 斷夜奶。
6個月以上的寶寶理論上可以逐漸斷夜奶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繼續(xù)在夜里喂。
但是,盡量不要讓寶寶叼著奶頭睡,而是在寶寶昏昏欲睡時把他放回床上。
父母如何巧妙介入孩子的糾紛?
父母要巧妙介入,建議不妨采取以下的步驟:
1、鎮(zhèn)定自己的情緒,弄清事情的經(jīng)過。
孩子發(fā)生糾紛時,父母首先要冷靜,鎮(zhèn)定自己的情緒,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說:“誰欺負你了,找他算帳去!”等類似的話語。這樣,孩子會產(chǎn)生“爸爸媽媽向著我”的感覺,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問孩子:“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啊,爸爸媽媽要知道事情的真相,才能發(fā)表意見?!币龑Ш⒆尤鐚嵉貙⑹聦嵉慕?jīng)過講清楚,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誠實品質(zhì),與此同時,還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在孩子的講述過程中,父母不能給予諸如“是誰先動手打的”、“你沒有動手,對嗎?”等錯誤的誘導和暗示,要鼓勵孩子講真話,做個誠實的孩子。
2、分析事情的根源,探究解決的辦法。
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發(fā)生的根源,即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在找到事情的根源后,父母不要急于發(fā)表意見,應該先讓孩子想一想該怎么辦。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對待糾紛的真實態(tài)度,便于父母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當然,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有限,父母可以從旁指導。對于別的孩子無意造成的過失,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原諒對方的胸懷;自己的孩子錯了,要啟發(fā)和引導孩子向?qū)Ψ降狼?。倘若對方孩子是典型的“小刁民”,父母要鼓勵鼓起勇氣去和對方講理,培養(yǎng)孩子遇“強”不弱的性格。
自己的孩子做錯事,父母不要即刻責備或者打罵,你的“強權(quán)”可能導致孩子走上撒謊之路。
3、與對方的父母溝通,鼓勵正常的交往。
孩子間發(fā)生了糾紛,雙方父母最好能誠懇地交談,彼此諒解,友好地解決問題。孩子是最敏銳的觀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父母難以想象的痕跡。友好地解決問題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為玉帛,在成長過程中,不做“小霸王”。父母不要因為孩子間常發(fā)生爭吵和糾紛,就限制孩子與同伴交往,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孩子與人交往,讓孩子在沖突和糾紛中獲得經(jīng)驗,促進其社會性的發(fā)展。
如果孩子常常和同一個玩伴發(fā)生矛盾,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結(jié)交其他玩伴,隨著伙伴人數(shù)的增加,孩子之間的直接矛盾就會弱化,合作會加強。
“妙招”教你成為寶寶的好朋友
孩子是一本書,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頁頁往后翻,但要真正讀懂它卻十分不容易。為人父母者往往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她)。而想要成為寶寶的好朋友,就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在這方面,心態(tài)是最基礎的。與寶寶在一起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告訴自己“我也是個寶寶”,保持一顆童心,這一點很重要。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從寶寶的角度去看、去想,與寶寶打成一片,成為寶寶的好朋友。下面就教爸爸媽媽們8招,好好和你的寶寶相處吧。
1.關(guān)注寶寶的需要
要細致深入地了解寶寶,關(guān)注寶寶的需要。不僅僅是從語言上,還要從他們?nèi)粘5男袨橹腥ジ惺軐殞毜膬?nèi)在需要、潛在需要。
2.尊重寶寶的看法
在與寶寶的溝通中,爸爸媽媽要記住,寶寶也是一個話語主體。所以,在和寶寶交談的時候,不要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認真對待對尊重寶寶的看法,并與寶寶進行良性的互動。
3.體會寶寶的感受
當寶寶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她)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味地告訴他(她)“沒關(guān)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過的”,會讓寶寶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她)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了解寶寶的發(fā)展程度
如果父母盡說些寶寶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寶寶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寶寶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5.認真回答寶寶的問話
寶寶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針對寶寶的需要做回答。例如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寶寶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寶寶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此外,對于寶寶所提的知識性問題,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帶著寶寶一起尋找答案,這樣,寶寶以后不論碰到什么問題,都會主動向父母詢問。
6.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鐘內(nèi)……”、“我數(shù)到一、二、三……否則……”“你應該……”,“你真笨”、“你好壞”、“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7.經(jīng)常變換新鮮的話題
經(jīng)常變換新鮮的話題。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fā)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為什么小寶寶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來到地球……”等問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能引起寶寶的交談興趣。
8.充實寶寶的生活經(jīng)驗
親子對談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yǎng)寶寶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著寶寶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身邊的花花草草。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nèi)容、百貨櫥窗、林林總總,都可以作為談話的素材,寶寶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使得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很多家長認為從小不讓他學些特長,那么以后一定沒有前途。就是因為家長的這種期望和想法,剝奪了孩子周末的休息時間,而不得不去面臨父母為她所安排的一切。其實,這對孩子并沒有好處,現(xiàn)在他們還小,不會表達一些真實想法,到大點,他們就會出現(xiàn)厭學、叛逆等一些不良現(xiàn)象。
記得有次,我問班上一個孩子:“你周末到哪里玩了呀!”她搖著腦袋低聲地說:“沒有,我周末要學鋼琴、畫畫、跳舞、還要去老師那學毛筆字”。從她眼神里,我能讀懂她內(nèi)心深處其實是非常不愿意的。一個這么小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的功利心、攀比心,使得孩子童年要承受非同齡所承受的學習壓力。
每個孩子天性是活潑、好動,他們是從玩的過程中去學會一些本領(lǐng),而不是所謂的“說教式”、“灌輸式”、“代勞型”等模式來教育他們。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特之處,都有自己閃光的地方,要如何去挖掘這些潛能,這就要靠父母平時的觀察、溝通和細心引導。如果家長盲目的決定孩子的一切,不尊重孩子不與孩子商量,這會造成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獨立自主性不強、沒有自信心……
所以家長如果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會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的保護,會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父母要如何引導孩子呢?我認為在孩子的培育過程中要做到以下五點:
1、要學會培養(yǎng)孩子快樂而穩(wěn)定的情緒。應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情緒要求,根據(jù)需要予以滿足;盡可能地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戀。
2、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如何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先是給予孩子活動和玩耍的充分自由空間。在游戲中,只要他在規(guī)則之內(nèi),沒有危險,父母就不要干預、不要過度保護、不要事事代勞,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同時根據(jù)他的年齡,分配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果孩子參與了簡單的勞動,得到了點滴的成果,得到了大人的贊許,就會更加樂于獨立自主地完成工作和接受任務。3、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正確的行為規(guī)則。在園里,孩子與孩子之間也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個小社會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細小的紛爭。比如,在一起玩玩具時,小朋友會出現(xiàn)一些打鬧、搶玩具、咬人等不良行為。這時,老師與家長應及時處理,并耐心地告訴孩子打人、咬人、搶玩具等是不對的行為,要讓孩子學會以商量口吻與同伴交流,不能一味的批評指責他們。還有些孩子在提出無理要求時,家長不能因為他的哭鬧,馬上就答應他的要求。因為這樣
,會在無形中使孩子知道父母不答應他的要求,只要通過哭鬧,父母就一定會答應的。還有在生活中家長應讓孩子多觀察和參與每日的家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每個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夸獎,當孩子開始使用各種方式來吸引大人注意和贊美時,自信心就開始得到發(fā)展。父母應肯定他們的成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享受過程,而不必為孩子的失敗而懊惱,也不必為孩子的領(lǐng)先而欣喜異常,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經(jīng)驗,這對孩子建立自信非常重要。
5、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一個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他會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平等的關(guān)系進行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中了解孩子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并著重培養(yǎng)。而不是盲目的為孩子報很多特長班,以為只有通過這樣才能為孩子將來打好基礎。
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如何讓孩子漸漸失望的
看看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如何讓孩子漸漸對我們失望的?
當寶寶在嬰兒床上,哇哇大哭著找媽媽抱抱尋找安全感時,大人看到的只是寶寶的嬌氣;
當寶寶因為玩耍將衣服弄濕、弄臟,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們他很快樂時,大人看到的只是臟了濕了的衣服;
當孩子因為在墻上門上涂鴉,高興地跑過來跟我們分享他的成果時,大人看到的只是被糟蹋了的墻和門;
當孩子不想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轉(zhuǎn)過頭向我們尋求幫助時,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吝嗇和小氣;
當孩子將不理想的成績單遞給父母,滿腹沮喪慚愧地套拉著腦袋時,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懶惰和不努力;
當孩子跟異性朋友聊電話,肆無忌憚地聊著各種話題時,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青春的騷動;
當孩子偷偷寫日記,將所有的喜怒和憂傷排解在字里行間時,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刻意隱瞞……
事實上,并不是孩子天生不信任大人,而是當孩子將一顆純潔的心托付給父母和老師時,卻被傷得血跡斑斑。孩子們在父母的開玩笑、捉弄、責罵、教訓、不尊重、不相信中一點一滴地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慢慢地孩子也向大人封閉了自己的真心,甚至穿起了盔甲對抗大人。當父母在哪天發(fā)現(xiàn)孩子沒跟父母分享任何的人和事時,我們在孩子的內(nèi)心里已經(jīng)被悄悄“清理”了。
爸媽們,請嘗試從小選擇信任孩子而不是選擇信任別人。有了信任,孩子才能像朋友一樣對你傾訴;有了信任,孩子才會在第一時間,毫無畏懼地向你求助;有了尊重,孩子才會把你的信任與期待記在心上,并且化為動力。
父母如何教育愛發(fā)脾氣的孩子?
孩子的降生給一個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快樂,他的一些行為和話語不經(jīng)意的引起了大人們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輕的家長沒有帶孩子的經(jīng)驗,只享受孩子給這個家庭所帶來的快樂,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孩子愛發(fā)脾氣,家長的溝通策略
對待發(fā)脾氣的孩子,家長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絕對不要斥責或體罰孩子,二是緊緊拖住孩子,不要讓孩子撒野毀物或自毀。
第一個原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斥責等于火上澆油,適得其反。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于是孩子發(fā)脾氣的“榜樣”。須知,柔能克剛,而剛卻克不了柔。
第二個原則的著眼點,在于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愿望,幫助孩子控制難以自制的情緒,讓他一動不動地呆上5分鐘,爆發(fā)的情緒就會平息下來。
待孩子發(fā)過脾氣之后,應同孩子談心,教育孩子認識發(fā)脾氣的危害,學會以理智駕馭感情:平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主動地給予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滿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讓孩子明白:凡事必須講道理,無理寸步難行。
對人小脾氣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徑必須一致,切忌南轅北轍;教育務必堅持,堅持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zhuǎn)。
孩子病后常會“長脾氣”。家長今后應該注意,即使孩子生病時也不要無原則地遷就。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大人堅持原則很有必要,但不能讓孩子一直哭鬧,要及時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這么小的孩子,在他大哭大鬧的最高峰過去后,帶他看看外面的車、小動物等,讓他慢慢恢復情緒。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做正確的分析,該滿足的正當需求應給予充分滿足,對不適合的需求則要講清道理。在孩子情緒波動聽不進話的時候,要給些時間讓他冷靜下來,然后再講清道理。
千萬不要在對孩子愿望不了解的情況下,自己先發(fā)火,更不要將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希望初為父母者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少用家長的權(quán)威。
三代同堂,大人之間要達到共識
一對夫妻倆帶孩子回老家和老人一起過節(jié),短短幾天內(nèi),孩子蠻不講理的小故事發(fā)生了數(shù)次。孩子在幼兒園里已養(yǎng)成的起床后自己穿衣、洗臉、刷牙的好習慣不見了。
睜開眼睛就喊:“爺爺.我要穿衣服。爺爺……”那邊,爺爺迫不及待地拿著衣服準備著??珊⒆右豢?,嘴一撅,“不穿,不穿,這件昨天剛穿過了?!睜敔斝χf“行,行,我再給你拿一件?!蹦脕硪路⒆痈觳?、腿一伸還要大人哄著才肯穿。
父母看著兒子一副驕慣、蠻橫的樣子,真想一巴掌打下去,可一想,這一巴掌下去,兒子非但不改壞習慣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哭鬧,效果沒有達到,還惹的老人不高興。這是作為兒女所不應該的所以就想,算了,等回家再好好管教。
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舉止不對時,應當加以管教,但也要有個“度”,特別是有老人在場的時候。處理時既要顧慮到孩子的心理,也要顧慮到老人的心情,老人疼孩子是“人之常情”,如果這一巴掌打下去,孩子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創(chuàng)傷,老人更會為了維護孩子而破壞了一家人的和睦。
同時,家長在處理時的某些行為也會給孩子或多或少的產(chǎn)生一些影響。因為孩子通常會以家長的行為為榜樣。如果孩子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事件,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曾說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F(xiàn)在XX(舉一個最要好的小朋友的名字)在家肯定也是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臉的,媽媽相信你也能做到,而且做的會更好?!倍潭痰膸拙湓挘⒆訒芨吲d地去做事情,長輩看到你的真誠,也會配合你的。
孩子的降生給一個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快樂,他的一些行為和話語不經(jīng)意的引起了大人們的注意??赏恍┠贻p的家長沒有帶孩子的經(jīng)驗,只享受孩子給這個家庭所帶來的快樂,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如果固定在一個家庭環(huán)境中得到一致的教育,孩子就容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但是當兩代有不一致的教育模式時,受害最深的還是無知的孩子。
因為年紀小,無法分辨對錯,如果從小在一邊受溺愛,另一邊嚴格管教的環(huán)境下生活,慢慢地,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專挑軟柿子吃的“小霸王”。如果你也是一位積極向上的家長,不妨與長輩坐下來談談,讓長輩看到兒子媳婦的誠懇態(tài)度,相信老人會配合你們教育好孩子的。
做孩子最好的榜樣
在一些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家長往往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這就需要夫妻雙方達成共識,互相理解。孩子生活在一個比較融洽、和諧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你能抽出時間,不妨和孩子進行一下“角色扮演”的游戲,你來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長,你可以將孩子平日蠻不講理的行為舉止再重演一邊,看孩子是怎樣處理的,同時在處理中,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錯誤的,下次就不會發(fā)生類似事情。
總之,孩子蠻不講理是不可寬容的。如果一味地寬容,很容易養(yǎng)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三代同堂,只有大人之間達到共識,給孩子一個教育理念一致的環(huán)境,孩子才有章可循,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