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一半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一日生活無小事,我們要把孩子的每件小事都當成大事,凡事站在孩子的立場,真正體現(xiàn)對孩子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
一、一半的故事
每個班都有能力差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成功后的神采飛揚,他們內(nèi)心的失落溢于言表,更加畏畏縮縮、更加自卑,越發(fā)覺得自己不行。
為了讓能力差的孩子樹立自信,也和別的小朋友一樣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我不再包辦,用跳一跳就能吃到果子的方法,老師先幫他做一半,留一半給孩子,然后循序漸進,逐漸讓其掌握有關技能,使他們能自豪地說:“我能行!”
1、穿衣服:對能力很差的孩子,我會先幫他穿上一只袖子,讓他穿另一只袖子,然后慢慢過渡到能獨立完成。
2、扣扣子:先幫他系一個扣子,教給他方法,培養(yǎng)他“自己來”的意識。
3、吃飯:對于總是讓家長、老師喂的孩子,教給他們方法的同時,可先喂他一半,鼓勵他自己吃另一半。
4、操作活動:對于沒有動手意識或能力特別差的孩子,可降低要求,先幫他做一半,自己再做另一半,逐漸樹立自信。
你一半,我一半。你自信,我歡心。你成功,我欣慰。所以,我和孩子是一體的。
二、愛在細微處
“細微之處見精神”,我們從事的是愛的教育,他體現(xiàn)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盡在細微處。
在幫孩子提褲子時,總不忘和他們碰碰額頭,玩?zhèn)€頂牛的游戲,不止是和他們增進感情,還是為了掌握每個孩子的體溫。
在戶外活動前,總是提醒他們提好褲子,戴好帽子,還不忘在口袋里裝上幾塊衛(wèi)生紙,以備為孩子們擦鼻涕。回來后,提醒出汗的孩子擦汗,提醒每個孩子喝水。
在為孩子們分飯時,注意不讓米蓋住勺子把,并提醒值日生分勺子要握住勺子把分。
孩子上床前,總不忘檢查一下是否帶異物上床,容易出汗的小朋友經(jīng)常為他擦擦汗,并細心幫每個孩子掖好被子。
一日生活無小事,我們要把孩子的每件小事都當成大事,凡事站在孩子的立場,真正體現(xiàn)對孩子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幼教隨筆:雨后故事
最后,在我的建議下,我們給小鳥帶了足夠的水,把它送到了傳達室劉爺爺那里,請他幫忙照顧小鳥,孩子們圍著劉爺爺不放心的叮囑這叮囑那,“劉爺爺,別忘了喂它吃飯!”“劉爺爺,夜里記得給它蓋上小被子呀!”……感受到孩子們真摯的關愛,我不由得笑了。
一場春雨過后,空氣變得異常清新,看看院子里并沒有太多的積水,我就又和往常一樣帶孩子們出去散步。散步活動結束后,我問小朋友還想干什么,有幾個孩子急切的說:“老師,我們?nèi)ド车厣贤鎯喊?!”?jīng)過雨水的沖刷,沙地看上去松軟而干凈,不要說是孩子,就是我們成人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粗⒆觽兛是蟮难劬?,真不忍心拒絕他們,我拿來了玩沙玩具,孩子們很快就忘我的玩兒了起來。
也許是受了孩子的感染,我也跟他們一起玩兒了起來。“老師,快來看,快來看!”小朋友們玩的正投入的時候,浩正跑來拽著我的衣服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這時候邢凱手里邊不知捧著一個什么東西朝我這邊走來,其余的小朋友見狀也呼啦一下圍了過來,這一看不要緊,孩子們頓時象炸了馬蜂窩一樣議論起來。原來,邢凱手里捧著的是一只還沒有長全羽毛的小鳥,看到周圍有這么多人,小眼睛怯怯的轉來轉去,可能因為天氣冷的原因,身體還在不斷的發(fā)抖?!袄蠋?,小鳥怎么會在這兒呢?它的媽媽在哪里?”“老師,小鳥會不會死呀?”……面對孩子們的疑問,我也有些舉足無措,該怎么來對待這位不速之客呢?但我轉念一想,也許,這是一個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呢!“小朋友,這只小鳥一定是昨天晚上下雨的時候被風給刮下來的,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小寶寶一定很著急,我們該怎么辦呢?”孩子們有的說把小鳥放到樹上讓它等媽媽來找它,有的說把它帶回活動室,等小鳥長大了再把它放走去找媽媽,有的說把它送給傳達室的劉爺爺,讓他幫忙撫養(yǎng)小鳥。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我們決定先把小鳥帶回活動室。孩子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用小杯子給小鳥端水喝,有的拿來面包屑喂它,卓群還用自己的小手絹蓋在小鳥身上當被子,每個孩子都在為小鳥忙碌著??赡苁歉惺艿搅撕⒆觽兊年P愛,小鳥變的不再那么害怕,開始歪著小腦袋打量起這個新的環(huán)境來,小朋友們探著身子關切的看著小鳥,洋溢著自豪的微笑。
最后,在我的建議下,我們給小鳥帶了足夠的水,把它送到了傳達室劉爺爺那里,請他幫忙照顧小鳥,孩子們圍著劉爺爺不放心的叮囑這叮囑那,“劉爺爺,別忘了喂它吃飯!”“劉爺爺,夜里記得給它蓋上小被子呀!”……感受到孩子們真摯的關愛,我不由得笑了。
幼教隨筆:“藏起一半愛”的教育
真心希望家長們嘗試“藏起一半愛”的教育,大膽放手,不要讓我們過多的愛代替了孩子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鍛煉的機會。
琪琪是班上一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每次見到老師都會甜甜地一笑。但我和他媽媽交流時,媽媽總是說他膽子小,讓老師多多鍛煉他的膽量,因此我特別留心。
這一周,我園開展了家長開放活動,家長們都來幼兒園參觀,琪琪媽媽也來了??吹綃寢寔砹?琪琪非常高興,活動中表現(xiàn)得很活躍,還不時回頭看看媽媽,表情非常自豪。
做早操時,琪琪踏著音樂的節(jié)拍精神抖擻地走著。突然,他的鞋子掉了。琪琪媽媽急忙跑過去,抱起琪琪并幫他穿上鞋子,不時安慰:“兒子,沒事,沒事?!笨墒菋寢屢话参?琪琪卻耍起賴來,偎在媽媽懷里,非要媽媽抱著。一直到吃飯的時候,還賴在媽媽懷里。
我不禁想到:孩子真的是膽子小嗎?還是家長沒有放手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如果他的鞋子掉了,媽媽沒有把他抱起來,而是鼓勵孩子自己穿上鞋子,琪琪還會這樣粘著媽媽、還會“膽小”嗎?
正是由于家長過度的保護,才讓孩子顯得“膽小”。小鳥長大了,就會飛,孩子和小鳥一樣,為了讓我們的孩子飛得更高更遠,父母不能一味地把孩子往身邊拉,而是要學會助推。真心希望家長們嘗試“藏起一半愛”的教育,大膽放手,不要讓我們過多的愛代替了孩子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鍛煉的機會。
教育隨筆:我的故事
教育隨筆:我的故事
我和孩子的故事,當我在寫下這個題目時,我的心頭不禁涌動著一股溫情,我和孩子共同度過的每一天,此時此刻都是鮮活的跳躍著。記得剛迎接你們的時候我質疑過自己,我沒有帶過小班我會帶嗎?他們哭怎么辦?他們不肯吃飯怎么辦?他們不肯睡覺怎么辦?我能幫助孩子們成功度過開學的分離焦慮嗎?每天睡覺都會問一遍自己。但其實到真正見到他們以后自然而然的疑惑都消失了。每個孩子幾乎都是自己親手抱進來的,他們對你的情感,就像是自己媽媽一樣,你對他們的情感就像他們都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再苦再鬧都擁入自己的懷抱,抱著他們告訴他們爸爸媽媽睡覺起床吃完點心就來了。從開始的陌生也漸漸地消失了。現(xiàn)在總是覺得孩子們都可愛的很,貼心的很,用陳老師的話通俗的講就是:“賴利頭的兒子總是自己的好?!?/p>
雖然已經(jīng)是下學期,總覺得他們什么都不懂,每次受傷跌倒,總是想我像媽媽一樣抱抱他們,哄哄他們,才會安靜下來。今天正好中午講到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升到中班咯!以后就是中班哥哥姐姐了,以后要給小班弟弟妹妹做榜樣!孩子們眼睛里滿眼的期待。睿睿問:“老師,中班以后是不是就是大班。那大班以后呢?”我說大班以后你們就要離開楊老師虞老師了,你們就要去小學上一年級了。說著孩子們都開始擦眼淚了,豆豆沖上來就對我說:“楊老師我不要離開你們?!闭f完一把把我抱住開始哭,孩子們見豆豆沖上來抱著我都沖上來了,好幾個寶貝在偷偷抹眼淚。帶著我也留眼淚了,雖然離畢業(yè)還遠呢,但是孩子們的重感情把我觸動到了。原來孩子們這么愛我!
班里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墨墨,她對我就像對媽媽一樣,喜歡和我鬧。喜歡和我做游戲,總喜歡和我談話,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有時候護送孩子們上廁所的時候,她總是牽著我的手,并和其他小朋友說:“我要和楊老師牽手”記得有一次,下課后我們一起排隊去小便,這時她的小手早就牽好了我的手一起去,當我從廁所里出來,她和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后的搶著牽我的手,于是我牽著她的手問:‘‘你們都小便了么?’’你說:“沒有”“那么你到廁所里干什么了”,她害羞的笑了笑說;“我要是不快點,其他小朋友就和我搶牽你的手”我看了不禁一愣。只是想牽老師的手,就陪老師走一趟,這是多么天真的孩子呀!所以我才像自己孩子一樣愛他們,呵護他們。他們的想法是那樣的單純,做法又是那么的幼稚,只是想和親近一下。
我再和他們一起回想了剛剛進幼兒園的樣子,好多寶貝都是躲在我的懷里哭泣的樣子,是呀,你們離開媽媽的懷抱多么需要溫暖呀,哪怕只是牽你們的手,摸摸頭,親親你們的小臉蛋,都會讓你們無比滿足和快樂,由此我覺得作為老師,不能總是以老師的身份去教育孩子,而是根據(jù)他們的心理情緒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從心里愛老師,愛上幼兒園,在此之后的一段時間,她每天都會開開心心的來到幼兒園。
教師隨筆:喝水的故事
喝水的故事
幾乎每個班級在組織孩子喝水環(huán)節(jié)時,都能遇到愛悄悄逃離喝水現(xiàn)場的孩子,為了讓孩子了解水對人健康及生命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我們有清甜干凈的水喝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們常常口頭教育孩子,可是口說無憑,他們以為老師只是在嚇唬他們,在編故事,有這種想法不是孩子的錯,是他們感受的太少,不知道同一片藍天下,在外面的世界有著與他們年紀一般大,卻過著截然不同生活的另一群孩子,僅僅是喝水,他們都不能滿足。為此,我下載了關于母親水窖的視頻給孩子觀看并講解。看著,他們知道干旱地區(qū)找水源的艱辛,喝水的艱辛,沒有水喝身體的狀況,當看到屏幕上打出媽媽,我渴!的時候,丫丫眼睛濕潤了。
我問她,你為什么要哭啊?
她說:他們沒有水喝,很可憐。
我說:已經(jīng)有很多好心人幫助他們了,他們要造母親水窖,儲存很多干凈的水。
她說:那我也要幫助他們。
然后和孩子們談了我們喝水的時候應該怎么喝,大家怎么樣來節(jié)約生活中用的水。
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希望總是美好的,希望家長能配合幼兒園的活動,讓孩子明白我們的水源來之不易,多多自覺地喝水,珍惜生命之水。
教育隨筆:棚子的故事
午飯后,帶孩子們?nèi)シN植園地看一看,已經(jīng)成了我班的必修課之一。
“老師,怎么蒙氏班的小苗苗上面有好多小棚子???”李紳宜小朋友首先大聲嚷起來。隨著他的喊聲,孩子們立刻圍到蒙氏班的種植園地。“老師,蒙氏班種的是什么呀?”“老師,為什么上面要搭個棚子???”“這誰不知道,搭個棚子是怕小苗被太陽曬死??!”“不對,搭個棚子是怕小苗被雨淋了?!薄安粚?,老師說過,小苗生長需要陽光,它才不怕太陽曬呢,小苗生長還需要水,它也不怕雨,搭個棚子是因為它想在里面藏貓貓?!甭牭胶⒆觽兊脑捳Z,我真是佩服他們的奇特想法?!袄蠋煟阏f,為什么要給小苗搭個棚子???”孩子們的爭論沒有得到統(tǒng)一,他們一起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懊墒习嗟拇蟾绺绱蠼憬惴N的是辣椒和茄子苗,他們給小苗搭個棚子的原因是……”我剛要給孩子們解釋,立刻想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啊,于是我就找來蒙氏班的老師進行了商議?!昂⒆觽?,我們把其中的一顆小苗的棚子撤掉,我們每天都來看看,搭棚子和沒有搭棚子的小苗的生長變化有什么不同,好不好?”“好!”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答應。在他們的注視下,我把其中的一顆小苗的棚子撤掉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和孩子們每天都會去種植園地看看,并且在記錄本上記錄下天氣狀況和小苗的生長情況。
一天天過去了,搭棚子的小苗漸漸茁壯起來,而沒有棚子的小苗已經(jīng)漸漸枯萎。對于枯萎的小苗,孩子們很傷心,有的孩子還建議說再給它搭上棚子……雖然棚子又一次搭在這顆小苗上方,但是小苗到最后還是死掉了,孩子們難過了好多天……
當我再一次問為什么小苗的上面要搭個棚子時,答案已經(jīng)是非常的統(tǒng)一,可見,孩子們通過對比已經(jīng)明白了為什么要在栽植的小苗上面搭個棚子的原因了。
有的時候老師不一定每一件事情的原委都要告訴孩子們,給他們留個懸念,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尋找答案,這樣會帶到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只要他們親自試過,比老師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印象會更加深刻。
教育隨筆:蒜苗的故事
前些日子,為了讓孩子們學習寫觀察記錄,我在種植區(qū)里讓孩子們帶來了自己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種好的蒜。他們每天幾乎都要去給自己的蒜澆水,并且總是問我,曾老師,我的蒜苗什么時候才能長出來呢?看著孩子那急切的小臉,我知道,這小小的花盆里,同時種下的是孩子的希望和期盼。
一周過去了,孩子們種下的大蒜開始露出了小小的芽,他們歡呼雀躍著,為這終于盼來的勞動果實。出了土的蒜苗長得很快,三天就長得很好了,孩子們的觀察記錄也是記得各有千秋,有的用小黑點表示,剛開始的小點畫得很小,表示蒜苗剛長出來,以后的黑點就越來越大了,表示蒜苗長得越來越高。也有小朋友用豎線來記錄蒜苗的成長過程,剛開始的豎線很短,表示蒜苗剛出土,以后畫的豎線越來越高,表示蒜苗越來越高……看著孩子們這些稚嫩的觀察,我由衷地為他們高興,每當孩子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我總是激動地去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快樂著他們的快樂。
孩子們在種植蒜苗的過程中,學會了耐心等待—等待蒜發(fā)芽,學會了持久去干一件事—堅持給大蒜澆水,學會了愛護自己的勞動,同時也鍛煉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一名老師,可不可以在這個過程里,讓每一個腳印更清晰、更有力。讓每一個腳印,變成跳躍的音符,舞動成歡樂的樂章。我想,努力就會有回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定會收獲很多的喜悅。
教育隨筆:故事的魅力
每天中午,孩子們來到寢室安靜下來以后,我都要給孩子們講故事。一般每天最少講兩個故事,有時能講三個。孩子們特別喜歡聽我講故事,我也特別喜歡給孩子們講故事。對于孩子們來說,聽故事是特別幸福的時刻,而對于我來說,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也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孩子們一個個都特別認真,特別投入。我就是利用這午睡前的這幾分鐘,每天給孩子們講一些安全方面的故事、講一些道理故事等。我發(fā)現(xiàn),午睡前給孩子們講故事,不但有利于孩子們的午睡質量,而且能讓孩子們懂得很多的道理。
通過我這段時間的堅持,我班的孩子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自我保護方面、在安全方面、在與小朋友團結方面的進步尤為明顯。今天下午,孩子們在進行自由活動,我聽到了兩個孩子的對話。其中的彤彤小朋友說:“董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都已經(jīng)說過了,我們不能要別人的東西,東東,你快還給別人吧?!边@句話剛好被我聽到,我趕快表揚了彤彤,我對小朋友們說:“小朋友們,你們看,彤彤小朋友多懂事呀!她不但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還告訴別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我們應該向她學習?!边@時的彤彤聽了我的話,還有點不好意思了呢。接下來,我又聽到了海鵬小朋友對張坤說:“張坤,你看你是怎樣坐小椅子的,那天董老師給我們講的那個故事,你忘了嗎?”聽到了海鵬的話,張坤不好意思地把腳從椅子上拿了下來。
看,這就是故事的作用和魅力,相信這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定會伴隨著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的。
教育隨筆:石頭的故事
今天放學以后,東屹的媽媽和我聊了很長時間,他說起了東屹以前在老家的一件事,我非常的感興趣。
東屹家住在一座高高的塔樓里,爸爸媽媽偶爾外出有事的時候,會請樓上的李爺爺臨時照顧他。
自從東屹第一次到李爺爺家去玩過之后,就迷上了那里。
有時爸爸媽媽去接他的時候,他都不想回家。
所以,東屹的爸爸媽媽很是納悶,李爺爺家沒有小孩,更不會有新奇的玩具,到底李爺爺家有什么魔力呢?
原來,李爺爺家有好多石頭,大大小小、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石頭。
這些石頭有的擺在玻璃柜里,有的放在百寶閣上,還有的大石頭干脆就放在地上。
一直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很少能夠一下子接觸到這么多絢麗多姿天然城趣的石頭。
它們有的特別的逼真,或像人,或像花,或像小魚。
有的顏色十分好看,紅的、白的、黃的、又藍又綠的,實在是美不勝收。
東屹最喜歡的有兩樣,一個是紅白相間的像天上的紅云彩,李爺爺把它叫做“雞血石”,說是給大書法家刻圖章用的。
還有一個比黑眼珠還黑還亮的拳頭大小的石頭,李爺爺叫它做“黑旋風”,說他是梁山好漢黑旋風變的,真是讓東屹佩服的不得了。
這對東屹來說,李爺爺家太有魅力了,完全是一個新奇的世界,讓他百看不厭,還時不時央求李爺爺允許他拿一拿、摸一摸。
李爺爺見東屹這么喜歡石頭,也像遇到了知音一樣,帶著他一起琢磨石頭,一起給石頭起名字。
一老一小有時還爭執(zhí)不下呢。
比如一塊黃色的和雞蛋差不多摸樣的圓石頭,李爺爺說它好似枇杷果,起名叫“賽枇杷”,東屹則不以為然,說不知道什么是枇杷,應該叫“皮卡丘”才對。
因為每個小朋友都知道皮卡丘,這個小石頭一定是皮卡丘變的,要不怎么和它長的那么像呢。
時間一長,東屹就不甘心只是到李爺爺家去看石頭和玩兒石頭了,他要自己攢自己的石頭。
每次出門,東屹的眼睛總是愛往地上看,每次回家都要帶幾塊石頭。
當然,他撿回來的石頭沒有一塊是被爸爸媽媽看順眼的,在他們眼里這些石頭就是垃圾,一錢不值。
到積攢了一紙箱的時候,爸爸媽媽終于對東屹宣布說:“一塊石頭都不能再往家里拿了。
”
怎么辦?“對,往李爺爺家放!”東屹爸媽的禁令沒有壓制住孩子對石頭的興趣。
當他興沖沖地往李爺爺家搬他的寶貝石頭的時候,李爺爺沒有打擊他,只是說:“不許多放,每次只能放一塊石頭,還要說說你喜歡這塊石頭的理由。
”
秋天,一次郊游之后,東屹把在山溝里撿到的一塊灰色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條狀石頭搬到了李爺爺家。
“你看,它是灰色的,我喜歡。
”東屹就是這樣說他的理由的。
“李爺爺,你一定要留著,別給我弄丟了。
”東屹臨出門的時候又不大放心的囑咐了一句。
冬天來了,整整一個冬天,東屹都沒有到李爺爺家去過,當然也沒有去放石頭。
那塊灰色的石頭依然在李爺爺家,只是李奶奶覺得它和李爺爺那些美麗的石頭相比太丑陋了,悄悄把它放在了陽臺的角落里。
而東屹呢,盡管經(jīng)常在樓道等電梯的時候和李爺爺見面,可是李爺爺從來也沒有提起過那些撿來的石頭,看來,他已經(jīng)把石頭的事情忘了。
當春回大地的時候,東屹又一次興沖沖的來到了李爺爺家。
他馬上找到了自己存放的那塊灰石頭,然后,從衣服兜里取出一個紅色的晶瑩閃亮的小圓石頭,迅速的擺放在灰石頭的一個尖叫上面,說:“李爺爺你看,大鯊魚。
它是霸王鯊,可厲害了,現(xiàn)在歸我指揮。
”
李爺爺仔細端詳后不僅在心里感嘆到: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
在小紅石頭的映襯下,那灰色的大石頭果然生動起來,宛如一條奮力游動的大鯊魚。
李爺爺笑瞇瞇的看著東屹,東屹得意洋洋的看著李爺爺,這一老一小的心里別提多美了。
我聽完東屹的事情以后,使我想了很多:孩子的想象力經(jīng)常是超出大人的預料。
幼兒階段,想象是孩子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孩子的想象特別的活躍,他們幾乎是時刻刻都在想象,不僅是在玩娃娃家、做游戲的時候,在生活中也處處可以看到孩子想象的成果。
想象使孩子的心理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李爺爺喜歡收藏石頭,意在玩石和賞石。
東屹的父母起先不允許孩子撿石頭,更多是看到石頭可能會帶來的經(jīng)濟價值。
而東屹喜歡石頭則是因為造型各異的石頭能夠給他帶來豐富的想象。
每一塊石頭都能使他產(chǎn)生聯(lián)想,建立想象。
在大人看來沒有意義的石頭,經(jīng)過想象的作用,變成了東屹眼里各種有趣的人或動物形象。
不僅如此,他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編出故事來。
孩子有孩子的心里世界,這個世界很可能是自以為是的、大人并不完全知曉的。
許多孩子會撿破爛似的往家里撿父母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其實那些都是孩子的玩物,也是孩子賴以想象的實物。
通過這件事呢,我也想建議父母給正在興頭上的孩子一個放這些“寶物”的地方,并且拿出時間和孩子一起欣賞他的藏品,滿足孩子喜歡想象的心理需求。
越是在那些大人一眼看不出像什么東西面前,就越是能顯示出孩子想象力的豐富,不信你就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