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我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教育隨筆:我的故事
我和孩子的故事,當(dāng)我在寫下這個題目時,我的心頭不禁涌動著一股溫情,我和孩子共同度過的每一天,此時此刻都是鮮活的跳躍著。記得剛迎接你們的時候我質(zhì)疑過自己,我沒有帶過小班我會帶嗎?他們哭怎么辦?他們不肯吃飯怎么辦?他們不肯睡覺怎么辦?我能幫助孩子們成功度過開學(xué)的分離焦慮嗎?每天睡覺都會問一遍自己。但其實到真正見到他們以后自然而然的疑惑都消失了。每個孩子幾乎都是自己親手抱進(jìn)來的,他們對你的情感,就像是自己媽媽一樣,你對他們的情感就像他們都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再苦再鬧都擁入自己的懷抱,抱著他們告訴他們爸爸媽媽睡覺起床吃完點心就來了。從開始的陌生也漸漸地消失了?,F(xiàn)在總是覺得孩子們都可愛的很,貼心的很,用陳老師的話通俗的講就是:“賴?yán)^的兒子總是自己的好?!?/p>
雖然已經(jīng)是下學(xué)期,總覺得他們什么都不懂,每次受傷跌倒,總是想我像媽媽一樣抱抱他們,哄哄他們,才會安靜下來。今天正好中午講到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升到中班咯!以后就是中班哥哥姐姐了,以后要給小班弟弟妹妹做榜樣!孩子們眼睛里滿眼的期待。睿睿問:“老師,中班以后是不是就是大班。那大班以后呢?”我說大班以后你們就要離開楊老師虞老師了,你們就要去小學(xué)上一年級了。說著孩子們都開始擦眼淚了,豆豆沖上來就對我說:“楊老師我不要離開你們。”說完一把把我抱住開始哭,孩子們見豆豆沖上來抱著我都沖上來了,好幾個寶貝在偷偷抹眼淚。帶著我也留眼淚了,雖然離畢業(yè)還遠(yuǎn)呢,但是孩子們的重感情把我觸動到了。原來孩子們這么愛我!
班里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墨墨,她對我就像對媽媽一樣,喜歡和我鬧。喜歡和我做游戲,總喜歡和我談話,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有時候護送孩子們上廁所的時候,她總是牽著我的手,并和其他小朋友說:“我要和楊老師牽手”記得有一次,下課后我們一起排隊去小便,這時她的小手早就牽好了我的手一起去,當(dāng)我從廁所里出來,她和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后的搶著牽我的手,于是我牽著她的手問:‘‘你們都小便了么?’’你說:“沒有”“那么你到廁所里干什么了”,她害羞的笑了笑說;“我要是不快點,其他小朋友就和我搶牽你的手”我看了不禁一愣。只是想牽老師的手,就陪老師走一趟,這是多么天真的孩子呀!所以我才像自己孩子一樣愛他們,呵護他們。他們的想法是那樣的單純,做法又是那么的幼稚,只是想和親近一下。
我再和他們一起回想了剛剛進(jìn)幼兒園的樣子,好多寶貝都是躲在我的懷里哭泣的樣子,是呀,你們離開媽媽的懷抱多么需要溫暖呀,哪怕只是牽你們的手,摸摸頭,親親你們的小臉蛋,都會讓你們無比滿足和快樂,由此我覺得作為老師,不能總是以老師的身份去教育孩子,而是根據(jù)他們的心理情緒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從心里愛老師,愛上幼兒園,在此之后的一段時間,她每天都會開開心心的來到幼兒園。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我喜歡的故事
幼兒故事是開啟幼兒智慧大門的鑰匙。幼兒聽故事,不僅能對故事中的主人公產(chǎn)生心靈意義的互動,還常常情不自禁的進(jìn)入情景。聽故事還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xué)習(xí)興趣,豐富幼兒知識,培養(yǎng)幼兒專心傾聽的好習(xí)慣。
文澤媽媽給孩子們帶來的是安徒生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她講的很生動,孩子們聽得很專注。故事講完了,文澤媽媽問:“故事里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楊浩成說:“有皇帝,有大臣?!蹦嗫尚勒f:“還有兩個騙子?!眹颊f:“騙子說他們能織最美麗的布,做成最美麗的衣服”。書赫說:“騙子說愚蠢的人是看不到衣服的,聰明人才能看到?!睆V超說:“騙子是騙人的,其實什么也沒有,皇帝受騙了?!焙栖幷f:“他們都沒說實話,小孩說的才是真話?!焙⒆觽兤咦彀松嗟恼?wù)撝约簩适碌睦斫?。文澤媽媽說:“你們聽的很認(rèn)真,回答的都很好,《皇帝的新裝》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晨旭說:“”遇事要多動腦筋?!背接暾f:“做人要誠實?!蔽臐蓩寢屝α耍骸澳銈冋f的真好。《皇帝的新裝》告訴我們,遇事要動腦筋,做人要誠實,不愛慕虛榮才不會上當(dāng)受騙的道理?!?/p>
媽媽的故事講完了,接下來是孩子們來講述自己喜歡的故事。童子軒講的是神話故事《女媧補天》,講述的是女媧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品質(zhì)以及不怕困難、甘于奉獻(xiàn)的精神。李政銳《哪吒鬧?!返墓适掳押⒆觽兩钌畹匚?,哪吒超人的本領(lǐng)讓孩子們贊嘆不已,同時哪吒勇敢、嫉惡如仇的性格深受孩子們喜愛。妞妞還講了《小紅帽》,國良和劉皓軒講了《烏鴉喝水》,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
講故事結(jié)束了,通過聽故事提升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的想象力更加開闊。講故事則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表達(dá)能力,建立自信。另外,故事的獨特表達(dá)形式抓住了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還會將他們帶入輕松快樂的閱讀之旅。
教育隨筆:愛聽我講故事
我們班的孩子最愛聽我講故事了,每次我講故事他們都聽的全神貫注、津津有味的。又到講故事的時間了,孩子們像往常一樣,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準(zhǔn)備聽我講故事。我突發(fā)奇想,何不自編一個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呢?與他們朝夕相處,感人的事還真不少。
振原近來喜歡助人為樂,就讓他來當(dāng)故事里的主角吧!故事講述了振原和小動物們在森林里玩耍所發(fā)生的事情,其中很多是根據(jù)振原平時幫助老師、小朋友的事情改編的。
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振原那張圓圓的臉上滿是興奮之情,兩只眼睛瞇成了兩道彎彎的小月牙兒。下課后,他們紛紛問我:“老師你故事里的原原是不是振原呀?”我高興地說:“對呀!以后誰表現(xiàn)好,我也請他到我的故事里來?!焙⒆觽兟犃藲g呼起來,都要我把他們編到故事里。
從那天起,我開始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言行舉止,并把他們一些好的行為表現(xiàn)遍進(jìn)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同時,我也將他們中的一些不良行為編進(jìn)故事,使他們認(rèn)識到自己的不足,為他們指明進(jìn)步的方向。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了不小的變化:原先不懂禮貌的孩子變得懂禮貌了,不講衛(wèi)生的孩子也知道講衛(wèi)生了……
教育隨筆:棚子的故事
午飯后,帶孩子們?nèi)シN植園地看一看,已經(jīng)成了我班的必修課之一。
“老師,怎么蒙氏班的小苗苗上面有好多小棚子???”李紳宜小朋友首先大聲嚷起來。隨著他的喊聲,孩子們立刻圍到蒙氏班的種植園地。“老師,蒙氏班種的是什么呀?”“老師,為什么上面要搭個棚子???”“這誰不知道,搭個棚子是怕小苗被太陽曬死??!”“不對,搭個棚子是怕小苗被雨淋了。”“不對,老師說過,小苗生長需要陽光,它才不怕太陽曬呢,小苗生長還需要水,它也不怕雨,搭個棚子是因為它想在里面藏貓貓?!甭牭胶⒆觽兊脑捳Z,我真是佩服他們的奇特想法?!袄蠋?,你說,為什么要給小苗搭個棚子???”孩子們的爭論沒有得到統(tǒng)一,他們一起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懊墒习嗟拇蟾绺绱蠼憬惴N的是辣椒和茄子苗,他們給小苗搭個棚子的原因是……”我剛要給孩子們解釋,立刻想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啊,于是我就找來蒙氏班的老師進(jìn)行了商議?!昂⒆觽?,我們把其中的一顆小苗的棚子撤掉,我們每天都來看看,搭棚子和沒有搭棚子的小苗的生長變化有什么不同,好不好?”“好!”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答應(yīng)。在他們的注視下,我把其中的一顆小苗的棚子撤掉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和孩子們每天都會去種植園地看看,并且在記錄本上記錄下天氣狀況和小苗的生長情況。
一天天過去了,搭棚子的小苗漸漸茁壯起來,而沒有棚子的小苗已經(jīng)漸漸枯萎。對于枯萎的小苗,孩子們很傷心,有的孩子還建議說再給它搭上棚子……雖然棚子又一次搭在這顆小苗上方,但是小苗到最后還是死掉了,孩子們難過了好多天……
當(dāng)我再一次問為什么小苗的上面要搭個棚子時,答案已經(jīng)是非常的統(tǒng)一,可見,孩子們通過對比已經(jīng)明白了為什么要在栽植的小苗上面搭個棚子的原因了。
有的時候老師不一定每一件事情的原委都要告訴孩子們,給他們留個懸念,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尋找答案,這樣會帶到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只要他們親自試過,比老師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印象會更加深刻。
教育隨筆:蒜苗的故事
前些日子,為了讓孩子們學(xué)習(xí)寫觀察記錄,我在種植區(qū)里讓孩子們帶來了自己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種好的蒜。他們每天幾乎都要去給自己的蒜澆水,并且總是問我,曾老師,我的蒜苗什么時候才能長出來呢?看著孩子那急切的小臉,我知道,這小小的花盆里,同時種下的是孩子的希望和期盼。
一周過去了,孩子們種下的大蒜開始露出了小小的芽,他們歡呼雀躍著,為這終于盼來的勞動果實。出了土的蒜苗長得很快,三天就長得很好了,孩子們的觀察記錄也是記得各有千秋,有的用小黑點表示,剛開始的小點畫得很小,表示蒜苗剛長出來,以后的黑點就越來越大了,表示蒜苗長得越來越高。也有小朋友用豎線來記錄蒜苗的成長過程,剛開始的豎線很短,表示蒜苗剛出土,以后畫的豎線越來越高,表示蒜苗越來越高……看著孩子們這些稚嫩的觀察,我由衷地為他們高興,每當(dāng)孩子用清晰的語言表達(dá)出自己的想法時,我總是激動地去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快樂著他們的快樂。
孩子們在種植蒜苗的過程中,學(xué)會了耐心等待—等待蒜發(fā)芽,學(xué)會了持久去干一件事—堅持給大蒜澆水,學(xué)會了愛護自己的勞動,同時也鍛煉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dá)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一名老師,可不可以在這個過程里,讓每一個腳印更清晰、更有力。讓每一個腳印,變成跳躍的音符,舞動成歡樂的樂章。我想,努力就會有回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定會收獲很多的喜悅。
教育隨筆:故事的魅力
每天中午,孩子們來到寢室安靜下來以后,我都要給孩子們講故事。一般每天最少講兩個故事,有時能講三個。孩子們特別喜歡聽我講故事,我也特別喜歡給孩子們講故事。對于孩子們來說,聽故事是特別幸福的時刻,而對于我來說,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也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孩子們一個個都特別認(rèn)真,特別投入。我就是利用這午睡前的這幾分鐘,每天給孩子們講一些安全方面的故事、講一些道理故事等。我發(fā)現(xiàn),午睡前給孩子們講故事,不但有利于孩子們的午睡質(zhì)量,而且能讓孩子們懂得很多的道理。
通過我這段時間的堅持,我班的孩子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jìn)步。在自我保護方面、在安全方面、在與小朋友團結(jié)方面的進(jìn)步尤為明顯。今天下午,孩子們在進(jìn)行自由活動,我聽到了兩個孩子的對話。其中的彤彤小朋友說:“董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都已經(jīng)說過了,我們不能要別人的東西,東東,你快還給別人吧。”這句話剛好被我聽到,我趕快表揚了彤彤,我對小朋友們說:“小朋友們,你們看,彤彤小朋友多懂事呀!她不但知道自己應(yīng)該怎樣做,還告訴別的小朋友應(yīng)該怎樣做,我們應(yīng)該向她學(xué)習(xí)?!边@時的彤彤聽了我的話,還有點不好意思了呢。接下來,我又聽到了海鵬小朋友對張坤說:“張坤,你看你是怎樣坐小椅子的,那天董老師給我們講的那個故事,你忘了嗎?”聽到了海鵬的話,張坤不好意思地把腳從椅子上拿了下來。
看,這就是故事的作用和魅力,相信這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定會伴隨著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的。
教育隨筆:石頭的故事
今天放學(xué)以后,東屹的媽媽和我聊了很長時間,他說起了東屹以前在老家的一件事,我非常的感興趣。
東屹家住在一座高高的塔樓里,爸爸媽媽偶爾外出有事的時候,會請樓上的李爺爺臨時照顧他。
自從東屹第一次到李爺爺家去玩過之后,就迷上了那里。
有時爸爸媽媽去接他的時候,他都不想回家。
所以,東屹的爸爸媽媽很是納悶,李爺爺家沒有小孩,更不會有新奇的玩具,到底李爺爺家有什么魔力呢?
原來,李爺爺家有好多石頭,大大小小、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石頭。
這些石頭有的擺在玻璃柜里,有的放在百寶閣上,還有的大石頭干脆就放在地上。
一直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很少能夠一下子接觸到這么多絢麗多姿天然城趣的石頭。
它們有的特別的逼真,或像人,或像花,或像小魚。
有的顏色十分好看,紅的、白的、黃的、又藍(lán)又綠的,實在是美不勝收。
東屹最喜歡的有兩樣,一個是紅白相間的像天上的紅云彩,李爺爺把它叫做“雞血石”,說是給大書法家刻圖章用的。
還有一個比黑眼珠還黑還亮的拳頭大小的石頭,李爺爺叫它做“黑旋風(fēng)”,說他是梁山好漢黑旋風(fēng)變的,真是讓東屹佩服的不得了。
這對東屹來說,李爺爺家太有魅力了,完全是一個新奇的世界,讓他百看不厭,還時不時央求李爺爺允許他拿一拿、摸一摸。
李爺爺見東屹這么喜歡石頭,也像遇到了知音一樣,帶著他一起琢磨石頭,一起給石頭起名字。
一老一小有時還爭執(zhí)不下呢。
比如一塊黃色的和雞蛋差不多摸樣的圓石頭,李爺爺說它好似枇杷果,起名叫“賽枇杷”,東屹則不以為然,說不知道什么是枇杷,應(yīng)該叫“皮卡丘”才對。
因為每個小朋友都知道皮卡丘,這個小石頭一定是皮卡丘變的,要不怎么和它長的那么像呢。
時間一長,東屹就不甘心只是到李爺爺家去看石頭和玩兒石頭了,他要自己攢自己的石頭。
每次出門,東屹的眼睛總是愛往地上看,每次回家都要帶幾塊石頭。
當(dāng)然,他撿回來的石頭沒有一塊是被爸爸媽媽看順眼的,在他們眼里這些石頭就是垃圾,一錢不值。
到積攢了一紙箱的時候,爸爸媽媽終于對東屹宣布說:“一塊石頭都不能再往家里拿了。
”
怎么辦?“對,往李爺爺家放!”東屹爸媽的禁令沒有壓制住孩子對石頭的興趣。
當(dāng)他興沖沖地往李爺爺家搬他的寶貝石頭的時候,李爺爺沒有打擊他,只是說:“不許多放,每次只能放一塊石頭,還要說說你喜歡這塊石頭的理由。
”
秋天,一次郊游之后,東屹把在山溝里撿到的一塊灰色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條狀石頭搬到了李爺爺家。
“你看,它是灰色的,我喜歡。
”東屹就是這樣說他的理由的。
“李爺爺,你一定要留著,別給我弄丟了。
”東屹臨出門的時候又不大放心的囑咐了一句。
冬天來了,整整一個冬天,東屹都沒有到李爺爺家去過,當(dāng)然也沒有去放石頭。
那塊灰色的石頭依然在李爺爺家,只是李奶奶覺得它和李爺爺那些美麗的石頭相比太丑陋了,悄悄把它放在了陽臺的角落里。
而東屹呢,盡管經(jīng)常在樓道等電梯的時候和李爺爺見面,可是李爺爺從來也沒有提起過那些撿來的石頭,看來,他已經(jīng)把石頭的事情忘了。
當(dāng)春回大地的時候,東屹又一次興沖沖的來到了李爺爺家。
他馬上找到了自己存放的那塊灰石頭,然后,從衣服兜里取出一個紅色的晶瑩閃亮的小圓石頭,迅速的擺放在灰石頭的一個尖叫上面,說:“李爺爺你看,大鯊魚。
它是霸王鯊,可厲害了,現(xiàn)在歸我指揮。
”
李爺爺仔細(xì)端詳后不僅在心里感嘆到: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
在小紅石頭的映襯下,那灰色的大石頭果然生動起來,宛如一條奮力游動的大鯊魚。
李爺爺笑瞇瞇的看著東屹,東屹得意洋洋的看著李爺爺,這一老一小的心里別提多美了。
我聽完東屹的事情以后,使我想了很多:孩子的想象力經(jīng)常是超出大人的預(yù)料。
幼兒階段,想象是孩子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孩子的想象特別的活躍,他們幾乎是時刻刻都在想象,不僅是在玩娃娃家、做游戲的時候,在生活中也處處可以看到孩子想象的成果。
想象使孩子的心理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李爺爺喜歡收藏石頭,意在玩石和賞石。
東屹的父母起先不允許孩子撿石頭,更多是看到石頭可能會帶來的經(jīng)濟價值。
而東屹喜歡石頭則是因為造型各異的石頭能夠給他帶來豐富的想象。
每一塊石頭都能使他產(chǎn)生聯(lián)想,建立想象。
在大人看來沒有意義的石頭,經(jīng)過想象的作用,變成了東屹眼里各種有趣的人或動物形象。
不僅如此,他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編出故事來。
孩子有孩子的心里世界,這個世界很可能是自以為是的、大人并不完全知曉的。
許多孩子會撿破爛似的往家里撿父母認(rèn)為沒有用的東西,其實那些都是孩子的玩物,也是孩子賴以想象的實物。
通過這件事呢,我也想建議父母給正在興頭上的孩子一個放這些“寶物”的地方,并且拿出時間和孩子一起欣賞他的藏品,滿足孩子喜歡想象的心理需求。
越是在那些大人一眼看不出像什么東西面前,就越是能顯示出孩子想象力的豐富,不信你就試試看吧!
2020教育隨筆:換鞋的故事
踐行《指南》的教育教學(xué)實踐
換鞋的故事
一天早上接園的時候,楊楊奶奶和我說,現(xiàn)在天氣熱了,想讓楊楊換一雙薄一點的鞋,可是不管媽媽和奶奶怎么說,楊楊也不肯把腳上的這雙冬天的鞋換掉,所以楊楊奶奶找我?guī)兔?,想讓我勸一勸他?/p>
楊楊小朋友平時在班里是一個有點內(nèi)向的孩子,話不多,很溫柔的小男生,在家里會有點小脾氣,讓家人有點沒辦法。我想如果我直接找到楊楊談話,以老師的威嚴(yán)說一些話讓楊楊換鞋,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辦法。我應(yīng)該引導(dǎo)楊楊自己改變想法,自愿去換鞋才是最好的。于是我想通過集體的力量去幫助他。
教學(xué)活動時間到了,我組織全班小朋友安靜下來,準(zhǔn)備和小朋友們聊聊天。
“小朋友們,我問大家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大家一定都知道?!?/p>
“什么問題?”小朋友們充滿了好奇。
“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呀?”
“四個季節(jié)。”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哪四個季節(jié)呢?”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p>
“不同的季節(jié)我們穿的衣服一樣嗎?”
“不一樣?!?/p>
冬天我們穿羽絨服。夏天我們穿背心和短褲。夏天我們穿裙子……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小朋友們說的對,不同的季節(jié)我們穿的衣服是不一樣的?,F(xiàn)在是春天,我們穿一件秋衣,一件外套或者是一件襯衫就行了,到了冬天,溫度很低,我們就要換上羽絨服了。夏天到了,天氣好熱呀,我們又換上了短袖、短褲,小女生也穿上了漂亮的裙子?!?/p>
“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天氣,我們穿的鞋子一樣嗎?”
“不一樣?!?/p>
孩子們又積極地回答起來。涼鞋、皮鞋、靴子、運動鞋、毛毛蟲鞋……
“如果你有一雙冬天的靴子特別漂亮,你也特別喜歡,到了夏天你還能一直穿這雙靴子嗎?”
“不能,那么熱,腳不就捂壞了嘛!”一個小朋友回答說。其他小朋友也跟著說起來。
“那如果你有一雙夏天的涼鞋也很漂亮,到了冬天還能穿這雙涼鞋嗎?”
“不能?!?/p>
“是的,不能。冬天如果穿涼鞋腳肯定會凍壞的?!?/p>
“小朋友們,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溫度不同,穿的衣服、鞋子也是不同的。小朋友們要知道按天氣變化來選擇自己的裝扮。而不是喜歡哪件衣服哪雙鞋子就要一直穿著。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這次集體談話就在說說笑笑中愉快的結(jié)束了。
活動結(jié)束后,我來到楊楊小朋友的身邊,蹲下來輕輕的和他說,現(xiàn)在天氣熱了,我們應(yīng)該穿薄一點的鞋子了,可以嗎?楊楊點點頭,接著輕輕靠在了我的肩膀上,我也輕輕地吻了他的臉頰。
第二天,楊楊來幼兒園的時候換上了一雙薄一點的鞋,我感覺到了莫大的安慰和自豪,還有強烈的成就感。
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解決孩子們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喜歡和孩子們做朋友,我喜歡和孩子們一起聊天,我喜歡和孩子們無話不說,我喜歡幫助孩子們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我喜歡孩子們圍著我吵吵鬧鬧,我喜歡孩子們安靜的聽我講故事。作一位快樂的幼師,我無比驕傲!
教育隨筆:小鞋子的故事
教育隨筆:小鞋子的故事
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弱,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nèi)焕蠋煻家獛退麄儥z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我就想能用什么樣的方法,讓幼兒會正確的穿鞋子。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xué)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nèi)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蔽易屝∨笥严嗷z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rèn)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jīng)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dāng)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nèi)焕蠋熀荏@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xù)正確的引導(dǎo)。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xué)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fù)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xí)慣,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