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幼兒園孩子午休有方向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師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從此我知道了:讓孩子頭朝著沒有開口的方向睡,不僅安全而且可以避免孩子午休時說話打鬧影響其他孩子休息。同時我也明白了:幼兒園安全不能忽略細節(jié),保教工作中許多小事需要我們做有心人。
為節(jié)省空間,我園幼兒午休用的是雙層小床,背靠背擺放。今天輪著我和劉老師值中午班,孩子們已各就各位躺下,我們巡視幾遍,為他們掖好被子,寢室里安靜下來。
突然,劉老師走到馬慧明面前說:“請你倒過頭來睡”。我感到很奇怪:這孩子躺錯了嗎?看到我疑惑的目光,劉老師說:“頭朝里睡才安全”。等孩子倒過頭來躺好,再瀏覽所有孩子躺的方向,這時的我恍然大悟:因為每張小床上都有40公分左右的開口,原來,劉老師的意思是讓孩子頭朝著沒有開口的一頭睡。
是呀,小孩睡覺不老實,身體喜歡往上竄,腦袋還愛拱來拱去,40公分,足以讓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如果孩子從上層掉下來,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從此我知道了:讓孩子頭朝著沒有開口的方向睡,不僅安全而且可以避免孩子午休時說話打鬧影響其他孩子休息。同時我也明白了:幼兒園安全不能忽略細節(jié),保教工作中許多小事需要我們做有心人。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幼教隨筆:補上“午休講故事”這一課
現(xiàn)在我班已養(yǎng)成了習慣,小朋友只要一到午睡時就會自覺的躺在床上、靜靜地聽老師講故事、靜靜地進入夢想……
小班幼兒都有一個愛好,就是愛聽故事,我抓住孩子這一心理,在平時除了講課本上的故事外,我還利用孩子們午睡時間給他們講個圖書上面的故事,孩子們都特別高興,每天中午都是在“美夢”中入睡,醒來時會給你講他們聽著故事睡著后所做的各種各樣的夢,非常有趣。
可由于其他的原因,我一直連著好幾天沒值午班,小朋友每每見到我就會吵著、鬧著讓我把故事補上,于是我在小朋友吃完水果后就讓他們輕輕的趴在桌子上,閉上小眼、聽我講故事,聽完以后,讓小朋友不要馬上睜開眼睛,看自己能不能接著故事情節(jié)想出更好的故事,小朋友就會靜靜地趴上3—5分鐘,然后紛紛講述自己的故事情節(jié),有的小朋友能講述的非常動人、有趣。
現(xiàn)在我班已養(yǎng)成了習慣,小朋友只要一到午睡時就會自覺的躺在床上、靜靜地聽老師講故事、靜靜地進入夢想……
說吧,孩子(幼兒園隨筆)
早餐后,小朋友搬來椅子圍成圈坐好,值日生從語言區(qū)抱來一大筐書,小朋友們各自拿了書快樂地翻讀著。
我就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群快樂的孩子。教室里談話的聲音漸漸地響起來。我說:“小朋友,怎么看書也有那么多的聲音呀!輕一點??凑l最棒,最安靜地看書。”一句話出去,教室里安靜下來了??蛇^不了多久,聲音慢慢又大起來了,我不耐煩地瞪了他們一眼,孩子們趕緊閉上了小嘴,但看得出,他們的內心是不快樂的。這時,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做法不妥??茨切﹫D文并茂的書籍,孩子們怎么能不交流呢?更何況小朋友在用早餐時已經有20分鐘不能講話,憋得夠久的了。我們的限制太多了,吃飯時不能講話,看書時也不能講話。事實上孩子是很難做到的,我們也沒有必要如此要求孩子。于是,我馬上說:“小朋友,看書的時候,你們可以和旁邊的小伙伴一起小聲地討論討論?!笨粗∨笥延致冻鲂θ菖c伙伴津津有味地交談起來,我欣慰地笑了。
教育隨筆《有感于幼兒園的自助午餐》
幼兒餐點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它重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飲食習慣和進餐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之前幼兒園的午餐基本上都是老師分發(fā)的,每人一份。幼兒想多吃,有時候分完沒有了;有吃不完的,就扔掉。這樣造成了浪費。從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的需要出發(fā),在幼兒點心活動上進行了一次探索嘗試,開展“自午餐”活動。把平均分配改成“幼兒自助午餐”。把飯菜放在一個個小盆子里,由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飯菜的多少、根據(jù)自己的食欲自由選取飯菜的份數(shù)。
活動中,孩子們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需要的飯菜,嘗試自己倒、自己拿、自己吃、自己整理,進一步營造自主、溫馨、有序的氛圍,從而享受、體驗飯菜的整個過程,激發(fā)了孩子們快樂點心的情緒,提高了自理能力,也體現(xiàn)了其主動性和自主性,滿足了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同時也促進了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這樣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又使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更有序,同時又避免了等待現(xiàn)象。
班級亮點:自助午餐時間,可選用一首幼兒喜歡的輕音樂,每天這一時間播放。伴隨著孩子們自由享用可口午餐的,是輕輕飄蕩在耳旁的美妙的樂曲。這樣,孩子們會在擁有好食欲的同時擁有一份好心情。最重要的是,在自主的過程中,孩子們也體會到自己動手,自給自足的樂趣,在無形贈加了食欲。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飯量也不同,這也讓每一個孩子能吃飽吃好避免了浪費。自主午餐是一次了不起的嘗試和改革。
2020幼兒園教育筆記:內向的孩子
最近幾天,我們班的佳佳總是在鬧情緒,早上奶奶送到幼兒園總要哭泣。昨天,幼兒園組織去秋游,佳佳一早背著一書包的零食就到了班級??蓜偟骄烷_始拉著奶奶的手不停地哭,怎么都不讓奶奶離開,“佳佳,怎么了?”我連忙走上前去安慰?!拔也皇娣?,我要回家!”她哭著答到?!凹依镞€好好的,嚷著要到幼兒園來,怎么剛到就要回去了?!彼棠桃苍谂蚤_始納悶。
佳佳平時在幼兒園是個很聽話的女孩子,從來不鬧情緒,各方面表現(xiàn)也挺不錯的,就是稍微有點內向。“怎么會突然不要上幼兒園了呢?”這讓我很納悶。見她還是在不停的哭鬧,非回家不可的樣子,我就對她奶奶說:“可能她今天身體不是很舒服,平時從來都不這樣的?!薄笆堑模晃蚁葞丶胰タ纯窗?”
沒過多久,她又回來了,“剛到家,她又說想去秋游了,我就又帶她回來了。”她奶奶解釋到。“那就好!佳佳,過來,我們馬上就要出發(fā)了!”說著我把她領到了隊伍當中。佳佳見她奶奶準備離開,又開始大聲哭喊起來,這次比上回哭得更兇了,還跟著跑了出去。我連忙追上去,“佳佳,怎么了?”她哭著就要回家?!拔液ε?”
我突然意識到事情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平時很愛上幼兒園的寶寶害怕上幼兒園呢?肯定幼兒園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她不愉快了吧!奶奶在可能不方便處理,于是我就對她奶奶說:“沒事的,我會解決的,您先回去吧?”我把佳佳抱到一邊,問:“你害怕上幼兒園是嗎?”她開始很合作的點頭,哭喊也減弱了些。 “那你害怕誰呢?”“周政杰!”她開始娓娓道來,“他打我”
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周政杰是個很調皮的男孩子,平時動作幅度很大,經常會弄到小朋友,而他們兩個又坐在一起,難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佳佳又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平時出現(xiàn)這種事情也不會跟老師來講,日子久了,她堆積的恐懼心理也就加劇了,導致了恐懼來上幼兒園的現(xiàn)象。
我先找周政杰談了談,其實他就是比較調皮,出手比較重,他并不是想故意打人。于是,我就把佳佳叫到身邊:“老師知道周政杰很調皮,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很想跟你做朋友呢!下次要是周政杰又打你,你就來告訴老師?!奔鸭押苈犜挼狞c點頭。我又借機問小朋友,“要是你碰到有小朋友打你,你會怎么做?”“告訴老師!”小朋友搶著說,“還可以怎么做呢?”“跟他抱一抱,做朋友,他就不會打了”
小朋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有了很多好辦法,佳佳在一邊也聽得很認真。在這一天里,我特別留意他們兩個,時常找她聊天,陪她游戲,讓她感覺到老師一直都在關注她,關心她,讓她增加一些安全感,希望能讓她逐步減少恐懼。
后來,我跟她家長也談了話,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已經持續(xù)了三四天,而且在家她還時常會做噩夢,可見這一影響已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不是這么快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長期地觀察,并對她經常開展思想溝通與交流。
對于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個案挑戰(zhàn),也是一個很好地展示我們教育功能的契機。
教育隨筆:縱向的評價幼兒
表揚鼓勵是班級里老師常用的方法,但是有些事的表揚也是有對象和方法的。
挑食、吃飯慢、不吃飯,這些都是班級里幼兒的一些問題,十分的讓人著急,班級里有一個孩子,吃飯讓人十分的頭疼,挑食嚴重,幼兒園的任何菜都不吃,白米飯也需要老師慢慢的哄著,一點一點的喂著吃,還經常吃不完,讓人十分的著急。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這個小朋友把飯給吃完了(雖然是老師喂的白米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這個小朋友,表揚他吃飯有進步,現(xiàn)在吃飯比之前好了,可以把一碗飯吃完了,并且獎勵給他一個貼畫,對他說:“今天你吃飯有進步哦,非常棒,那明天你能自己吃飯,把一碗飯吃完那就更好了”。受到表揚的他十分的開心,到了第二天,他果然自己吃飯了,把一碗飯吃的干干凈凈,拿著空碗高興的到我面前來給我看,我也十分的開心,又表揚他比昨天更有進步,從那之后,他吃飯基本就不用老師來操心了。
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用統(tǒng)一的眼光來看待幼兒,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對于幼兒的評價要從縱向來比較,每個孩子一天天都是在進步的,要發(fā)現(xiàn)其進步的地方。
幼兒園隨筆:不要遷就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似乎比以前更懂事了,他們穿戴整齊,高高興興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幼兒園,接待幼兒入園時,孩子們主動的跟我打著招呼,高高興興地走進了教室。最后一名入園的是張靖涵小朋友,她來到幼兒園門口,哭鬧著不肯入園,這時媽媽對她大聲訓斥,我對她進行了耐心地勸說,她很不情愿的走進了教室,整個上午悶悶不樂,下午入園時的表現(xiàn)仍跟早晨一樣,看到這些我跟她媽媽進行了交談,通過談話了解到,原來寒假期間,孩子每天跟媽媽在一起,并經常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她的要求,就會哭鬧不止,所以,她媽媽盡量按她的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這樣任性、以及對母親的過分依戀。并且入園、離園時
,還必須由媽媽接送,否則又會哭鬧一場。媽媽對此感到很無奈,讓我來幫助她,改變孩子這種行為。
我首先指出了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只能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對于孩子不和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能答應。又向她媽媽提出了要求:接送孩子的任務可以交給爺爺、奶奶。你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到晚上時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用這種短時間的分離,來打消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她媽媽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議,改變以前的錯誤做法。
每天我熱情的接待她入園,并主動跟她打招呼,去親近她,給她過多的關注,這樣拉近了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跟她交往,和她一起分享玩具,讓她感到與小朋友在一起是快樂的,在教育活動時,鼓勵她回答問題,只要發(fā)現(xiàn)她有進步,我就及時對她進行表揚、鼓勵。讓她堅信自己是很棒的,這樣逐漸的她又跟小朋友友好的相處了,不在依戀媽媽了。
現(xiàn)在她又快樂起來了,每天都能高高興興的入園,看到她的這些進步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
教孩子認識秋天
一天,我在教孩子背誦詩歌“美麗的秋天”,當孩子們將詩歌內容背誦的很熟練時,為了加深對詩歌內容的記憶,我要求他們畫出“美麗的秋天”,孩子們聽到我的話時,多數(shù)孩子坐著不動,有的小朋友問我棉花是什么,有的問高粱是什么,也有的問大豆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對秋天的這些農作物感到很陌生。這時,使我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存在著很多失誤。雖然準備了很到圖片教具,但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我們身在農村,為什么不把孩子們領到田野中去,讓孩子們認識實物。把這一想法跟園長說了,于是我們聯(lián)系了一家果園,領著孩子們來到了果園,孩子們觀察到了各種各樣的水果,使他們對這些水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又讓孩子們參觀了農田
,孩子們的興致特別高,并且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孩子們在愉快的玩耍交談中,豐富了知識,對秋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使他們真正的認識到了:秋天來了,高粱紅了,玉米黃了,棉花白了,蘋果笑紅了臉,黃橙橙的柿子掛滿了枝頭……
可見,農村這廣闊的天地,就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一資源,不斷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豐富孩子們的各種知識。
我教兒子學會感恩
一天,有幾個朋友到我家相聚,正巧,看到兒子在為奶奶捶捶背,這時,這幾個朋友的表情有些驚訝,其中一個朋友問孩子的奶奶:“孩子經常這樣做嗎?”孩子的奶奶自豪的說:“是的,孩子經常這樣做,不但給我捶捶背,還經常幫我搬凳子、掃的、擦桌子、干些家務活,更讓我高興的是,有好吃的孩子都是給我留一份呢。”聽到這里
幼兒園隨筆:‘聽不見’的孩子
“慶羊快去尿尿……”“慶羊快去洗手…….”“慶羊來拿點了…….”“慶羊快來站隊…….”每次如廁、洗手、喝水、吃點,老師們叫的最多的就是慶羊,但是無論老師喊多少遍,慶羊就像是沒有叫到他一樣,坐在那里一動不動,老師還要走到他跟前拉起他的手,這樣他才會去。
這一天我來到他身邊問他:“你叫什么名字?”我問了好多遍他都不說話,就像不是跟他說話一樣。上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開學第一天我們對每個孩子還不熟悉,孩子大多數(shù)叫不上名字,我們就問‘小朋友,咱們都來介紹介紹自己吧/只有他跟另一個小男孩不說自己的名字,結果我們把他們的名字弄錯了,叫了一上午別人的名字,直到中午另一個小朋友媽媽來接,我們才知道他們兩個的名字我們弄錯了。經過上學期的幼兒園生活,慶羊有了很大的變化,也懂禮貌了,也可以跟小朋友友好相處了。但是,寒假假期結束后,慶羊又變得跟剛上幼兒園一樣,老師怎么叫他都不回應,也不搭理。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先跟慶羊的媽媽進行了交流,慶羊媽媽說:“最近這段時間慶羊在家也是這樣,誰叫他都不搭理,就像沒聽見一樣,怎么說也不聽,上學期變化挺大,也挺好了,現(xiàn)在又變得這樣了,在家我們多跟他交流,麻煩老師在幼兒園多多費心引導?!?/p>
我們根據(jù)慶羊的情況,我們首先根據(jù)小班上學期的故事《唉!我在這》正確引導孩子,當別人叫你得不到你的回應的時候,別人給你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就會送給別的小朋友,所以當別人叫你名字的時候一定要回應,這樣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在一日的生活活動中,老師可以邊叫他的名字,邊適時用動作提醒他,慢慢對他進行引導。
經過開學這幾周的仔細、耐心的引導,慶羊有了一定的進步,老師點名字時知道喊‘到’,站隊時也知道自己的隊名,但是平時老師跟他交流還是像‘聽不見’一樣,叫好幾次沒反應,這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希望他有更大的進步。
幼教隨筆:幼兒教師寫隨筆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許多幼兒園都要求幼兒教師寫教育隨筆,并將它作為幼兒園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然而許多幼兒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她們寫隨筆僅僅是為了應付園領導的檢查,因此在寫作時,要么是記流水帳似地簡單敘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關幼教資料,從中東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這種走過場的做法使寫教育隨筆喪失了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我認為幼兒教師要寫好教育隨筆,首先應充分認識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其次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們一些教師常把寫教育隨筆認為是一種負擔,一聽說要寫教育隨筆,她們就說:“我們平時忙得不得了,哪有時間寫東西!”每當教師有這種想法時,園領導就應在組織教師的業(yè)務學習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有關文章,讓教師認識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義,讓教師明白教育教學與寫好隨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為只有經常寫,才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教育教學中的不足與欠缺,才能對各種紛繁的教育教學現(xiàn)象、問題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理性思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經常認真寫隨筆的教師,她總是時時留心有關教育教學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去研究和分析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教育案例,能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成果、經驗運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師有心,我想教師作文的時間,總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寫。一些教師知道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也想寫,可一旦寫起來,卻又不知從何著手。也許一些教師會說,自己每天帶孩子,事小又繁瑣,總覺得沒什么好寫的。其實寫作應該是有感而作,這樣寫的東西才有血有肉,才有價值。因此,教師在寫隨筆時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是點滴體會,將它寫出來,也比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有價值得多。教師要寫出真情實感,也須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幼兒生活瑣事到活動組織過程,從幼兒園教育到幼兒家庭教育,教師都應注意觀察、分析,不斷地拓展教育隨筆的內容。
三是為用而寫。教師要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更新轉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是寫隨筆的最終目的。當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形成一種樂寫、會寫隨筆的氣氛后,園領導就要引導教師朝寫的終極目標方向去努力,即便寫隨筆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了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達到為用而寫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師的每一篇隨筆上寫批語,要么肯定優(yōu)點,要么直言不足,以幫助教師提高寫作水平;二是和教師一起探討隨筆的寫作技巧;三是在業(yè)務學習時學那些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