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意外的收獲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幼兒園工作總結的收獲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今天的嘗試收到了預想的效果,讓我很高興。以后我可以訓練幼兒看老師出示的手指數(shù)字依次排隊,讓每一組幼兒都能排到隊伍的最前面,與老師走的最近。
一、意外的收獲
新學期大班的第一節(jié)美工課是折紙—氣球。當我教孩子們折完最后一步并吹起來的時候,我問孩子們:“像不像氣球?”孩子們都說“像”,緊接著有個孩子說:“還像小燈籠?!蔽壹毧匆灿X得確實像個小燈籠,當時我的腦子一閃:如果再將氣球做成小燈籠不也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美工活動嗎?它既是本次美工活動的延伸,更是一次升華。
我開始有意識地往“做燈籠”上引:“老師也覺得它很像個小燈籠,怎樣才能更像一些呢?”沉默了約半分鐘,宋文卓小朋友回答:“把它掛起來就像了?!彼瓮∨笥颜f:“還要做上穗頭。”我又問:“用什么做穗頭呢?”孩子們有的說用毛線,有的說用漂亮的紙剪成細條也行,最后我給孩子們提供了皺紋紙。至于用什么線把穗頭扎起來,并能順利地從氣球下面穿進、上面穿出,憑我的經(jīng)驗,用細電線最好。不過我沒有將我的經(jīng)驗告訴孩子們,而是同時提供給他們兩種線:一種是細電線,一種是毛線。有些選了電線的孩子不太費事就做好了,而選了毛線的孩子好容易將毛線伸進氣球下面剪好的小洞,卻怎么也穿不出來,紛紛跑到我面前求助。我讓他們?nèi)ヒ炎龊脽艋\的同伴那里看看是怎么做的,又拿兩種線比較演示了一番,孩子們恍然大悟:毛線軟軟的,難以穿進穿出,細電線挺挺的、直直的,容易穿出來。在孩子們都做完小燈籠之后,我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用電光紙剪兩朵小花,小燈籠的上面和下面各一朵,用細電線重新穿過。這樣做出來的小燈籠既逼真又美觀,孩子們都愛不釋手。
這次美工活動,孩子們興趣一直很高,特別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高高掛起來時,更是開心,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也覺得,這次意外的收獲真好。要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做個有心人,能從平時的突發(fā)事件中發(fā)現(xiàn)其蘊藏著的教育價值,并抓住機會進行適當?shù)囊龑Ш蛶椭?,這樣的意外收獲還會很多很多。
二、不妨倒著排
一直以來,幼兒排隊都是按照身高由高到低或是以小組的順序排的,因此孩子們在隊伍中的位置也是相對固定的。但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在外出散步時,我讓幼兒邊觀察邊思考,可是回答我提問的總是那幾個排在隊伍前面的那幾個孩子。走在后面的孩子或三三兩兩自顧說話,或東張西望,根本不知道老師在干什么。
事后我想,是我平時忽略了這個問題。排在隊伍前面的幼兒看的清,聽的明,能及時跟著老師的思路轉換進行思考,而后面的一些孩子根本聽不清老師在說什么,也看不清老師在指什么。長此以往,難免會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被老師忽略的感覺。如何來縮短與他們的距離呢?今天,我試著讓第五組的幼兒排到了最前面,后面依次為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組,孩子們感到既新鮮又興奮。尤其是平時總自顧自說的孩子能很投入的參與到散步、觀察活動中了。
今天的嘗試收到了預想的效果,讓我很高興。以后我可以訓練幼兒看老師出示的手指數(shù)字依次排隊,讓每一組幼兒都能排到隊伍的最前面,與老師走的最近。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幼兒園教育筆記:“意外”的收獲
“老師,快來看,雅琪把染料灑到紙上了?!毕挛绲诙?jié)是美工課,我剛把牽?;ㄍ可氖痉懂嬞N到黑板上,就聽見孩子們的嚷嚷聲。我急忙跑到雅琪的桌子前,果然,不只是雅琪用胳膊碰了一下還是毛筆蘸色時用力過大,她的調(diào)色盒翻了,染料灑到了圖畫紙上,正向四周蔓延開來。
看到孩子們和雅琪驚慌失措地神情,我轉念一想,何不將計就計,讓孩子們來一次大膽的創(chuàng)新與猜想呢!我迅速拿出幾張白紙,擺放在雅琪的桌上,一邊將紙上的染料倒在白紙上,一邊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雅琪小朋友要為我們表演一個小魔術,你們說她變的是什么?你們也學一下吧?!苯又夷闷鹨粡堄秩玖系募?,和雅琪一起吹一吹,提一提,染料在紙上四散開來,忽而粗,忽而細,忽而向上,忽而向下,忽而彎曲,忽而直立······直到染料滲透為止,孩子們越玩越起勁,都想辦法讓染料盡情地伸展,都想讓自己的畫紙變得更漂亮、更有趣、更奇特!
“老師,雅琪的紙上變出了梅花鹿?!薄安?,是馬兒在跑?!薄翱?,我的染料變成了蜘蛛網(wǎng),還有小蜘蛛在上面呢!”“老師,我的像梅花?!薄拔业南翊髽??!薄ぁぁぁぁぁず⒆觽儬幭瓤趾蟮恼f著自己的作品,不斷的變幻著自己的魔術,他們的想象力是那么的豐富,那么的開闊,我沒想到,一場小小的“意外”,竟讓我們有了這么大的收獲!
意外的收獲
下面是“意外的收獲”的內(nèi)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那日午休起床后,外面下起來小雨,孩子們趴在窗口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快樂地談論著關于雨的話題。
看到他們興奮不已的樣子,我怎忍心強制性地讓他們坐到小椅子上去呢?還是讓他們欣賞一下大自然的杰作吧。
這時,于博小朋友走到我跟前:“張老師,你有沒有雨衣呀”?我說我沒有。
他說:“我要去給你買雨衣”?我沒想到從這么小的孩子口中會說出這么貼心的話。
這時,有很多小朋友聚攏過來,有的問我冷不冷,要給我衣服穿;有的讓我多喝點熱水,因為媽媽說熱水可以取暖;有的……孩子們那一句句關切的話語感動著我,震撼著我。
我不曾想到他們?nèi)绨准埌愕男撵`上會點綴著如此絢麗的花朵。
他們并非什么也不懂,他們也會體貼人、關心人。
以前我總是認為小孩子只會給老師帶來麻煩。
例如:他們會在你上課時大吵大鬧;他們會在吃點心時到處亂跑;他們會在安靜的午休中制造一段段不和諧的插曲……也許孩子的天性就是天真無邪、無拘無束吧。
在崇尚個性解放的時代,我們也不能過分約束孩子們的行為,強制性地把他們塑造成家長、教師眼中的“乖”孩子。
給孩子一個自由飛翔的空間,說不定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關于“意外的收獲”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意外”的收獲
“老師,快來看,雅琪把染料灑到紙上了。
”下午第二節(jié)是美工課,我剛把牽?;ㄍ可氖痉懂嬞N到黑板上,就聽見孩子們的嚷嚷聲。
我急忙跑到雅琪的桌子前,果然,不只是雅琪用胳膊碰了一下還是毛筆蘸色時用力過大,她的調(diào)色盒翻了,染料灑到了圖畫紙上,正向四周蔓延開來。
看到孩子們和雅琪驚慌失措地神情,我轉念一想,何不將計就計,讓孩子們來一次大膽的創(chuàng)新與猜想呢!我迅速拿出幾張白紙,擺放在雅琪的桌上,一邊將紙上的染料倒在白紙上,一邊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雅琪小朋友要為我們表演一個小魔術,你們說她變的是什么?你們也學一下吧。
”接著,我拿起一張又染料的紙,和雅琪一起吹一吹,提一提,染料在紙上四散開來,忽而粗,忽而細,忽而向上,忽而向下,忽而彎曲,忽而直立······直到染料滲透為止,孩子們越玩越起勁,都想辦法讓染料盡情地伸展,都想讓自己的畫紙變得更漂亮、更有趣、更奇特!
“老師,雅琪的紙上變出了梅花鹿。
”“不,是馬兒在跑。
”“看,我的染料變成了蜘蛛網(wǎng),還有小蜘蛛在上面呢!”“老師,我的像梅花。
”“我的像大樹。
”······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著自己的作品,不斷的變幻著自己的魔術,他們的想象力是那么的豐富,那么的開闊,我沒想到,一場小小的“意外”,竟讓我們有了這么大的收獲!
幼教隨筆:一件意外的小事
通過這件事,也使我深深地明白了老師一言一行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互動的重要性,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孩子們在想什么,更能走進他們的心里,和他們做真正的朋友。
又到周五了,按照慣例,放學前要對幼兒一周內(nèi)的表現(xiàn)進行全面總結。那天,我照例表揚了幾個有進步的幼兒,并給予小紅花的最高獎勵,也指出了幾個小朋友的缺點,并要求他們能在下周改正。正當我對小朋友作出要求時,陳童舒突然說:“老師,為什么只能你來獎勵和批評小朋友,小朋友就不可以獎勵批評你呢?”聽了她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我決定改變以往的做法,讓孩子們也評評老師。于是我笑瞇瞇的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老師也會,你們犯錯誤的時候,老師可以提醒你們,讓你們改正;可是如果老師犯了錯誤,沒有人提醒老師也會沒有進步的?!?/p>
孩子們都覺得很有趣、很新奇。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時陳家成說:“我喜歡鄭老師,鄭老師教我們唱歌,畫畫,學數(shù)字?!睂殞氄f說:“我也喜歡鄭老師,老師還幫我們剪指甲,象媽媽一樣。”聽著孩子們的話,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孩子們都肯定了我的付出。就在我偷著樂的時候,張文熙站到前面說:“我覺得老師不好,你偏心?!蔽毅读艘幌?,回憶著以往的點點滴滴,還是覺得好像沒有什么地方存有私心阿!于是,我問:“老師什么時候偏心了啊,老師不知道,你能告訴老師嗎?”“每天中午多了水果你都不發(fā)給我吃,經(jīng)常發(fā)給那幾個小朋友吃?!蔽翌D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那是幾個老出鼻血的小朋友,我想讓他們多吃水果可以防止出鼻血。孩子們聽了我的解釋,都明白了我的用意,我也保證下次一定注意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通過這件事,也使我深深地明白了老師一言一行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互動的重要性,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孩子們在想什么,更能走進他們的心里,和他們做真正的朋友。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表演區(qū):放手讓孩子去做,卻收獲意外的驚喜
表演區(qū)雖然投放了很多樂器,但是每次的區(qū)域活動幼兒只是在敲敲打打,場面是一片混亂。于是我在班里開展了“表演區(qū)還可以做什么的活動”,經(jīng)過幼兒之間的討論,我們最終決定開展一次故事表演。
首先我們選擇了《姐妹倆》這個故事,并決定放權讓孩子們自己選擇角色,大部分幼兒都表現(xiàn)得很感興趣。我將臺詞打印出來發(fā)給了表演的幼兒,又開始忙碌的準備故事中需要的道具。
過了幾天之后,幼兒在班里開始了第一次排練,開始大部分幼兒都很感興趣,但是沒過幾次有些幼兒已經(jīng)失去了興趣。于是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朵朵說:“我覺得沒有意思,我都表演了好幾次了,也沒有小觀眾,”
澤澤說:“我覺得準備的道具沒什么意思……”
聽到這些我覺得孩子們說的很有道理,我想如果是成人,也不喜歡別人把什么東西都準備好告訴自己去怎么做吧!
這次的故事表演孩子們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于是我開始調(diào)整自己的思路。
一天,我們正在進行《我們的身體》主題下的活動時,我跟幼兒分享了一個《生病不好玩》的故事,當幼兒聽完故事后,小朋友都在討論著,都對這個故事都很感興趣。最后我們討論決定將《生病不好玩》這個故事進行表演。
隨后我們幼兒進行了選角色的環(huán)節(jié),跟以往不同的是我沒有去準備故事中的道具,而是讓幼兒進行討論故事中我們要準備什么。果然孩子們的想法很多,他們說:“可以準備盤子、碗、勺子、皮球、花等?!彪m然只有幾個小朋友參加了故事表演,但是在這個過成程中班里其他的幼兒也參與到活動中了。沒過兩天表演區(qū)就已經(jīng)有很多關于《生病不好玩》故事的道具了,每天早上都能聽到有的小朋友說:“看,我們表演區(qū)的材料又多了一些,他帶了盤子等?!辈⑶夜适吕镞€需要花,澤澤準備了一束真的花帶到了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看到澤澤帶來了鮮花,對這次的故事表演更加感興趣了。聽到孩子們說這些,我感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驚喜。
當幼兒在進行第一次彩排時,小演員們邀請了其他小朋友前來觀看。第一次表演還算順利,表演結束后我們進行了討論,
洋洋說:“生病的小朋友要是真的能夠躺在床上休息就更好了”。
大果說:“我很喜歡看小朋友表演,要是每次都能邀請我就好了”。
還有的小朋友說:“道具需要再豐富一些等?!?/p>
通過大家的討論表演區(qū)的小朋友又進行了調(diào)整,我們增添了小床、被子、鮮花、門票、邀請函等。在這次的環(huán)境打造中,我們分為了兩個部分:老師準備的材料、幼兒自己準備的材料。如我準備了小床、被子等,其他的都是孩子在表演后進行討論,然后陸續(xù)添加的。這次不是只有老師在埋頭苦干,而是讓孩子們也參與到我們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當中了。
通過這次對表演區(qū)的打造,我有了很大的收獲?!?—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提到了在幼兒自主表達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不做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時再給予具體的幫助。 ?
幼教隨筆:放開手腳收獲多
放開孩子得手腳吧,不要再用老眼光看待他們。擺脫束縛的孩子,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你就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
學前班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大,無論是創(chuàng)新意識,還是創(chuàng)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如果在活動中老師能放開孩子的手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戶外活動,因風大我沒讓孩子們出去,在活動室進行了一次手工大比拼。以前,我都用傳統(tǒng)的注入式或者填鴨式,老師教一步,孩子學一步。這次,我不知從哪來的靈感,決定讓孩子們自己教自己,想測試一下他們的能力。于是,我把他們分成四組,有小組長負責,用自己從家里帶來的易拉罐、塑料瓶、紙盒等廢舊物品進行制作,并要求他們動作要快,設計要精美,最重要的是有創(chuàng)意。聽完我的話,孩子們就忙開了。只見他們在商量一番后,有的畫,有的剪,有的刻,還有的涂色。過半小時后,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拿著自己的作品讓我看。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收獲真不小哇!什么小船、坦克、汽車、書包、沙發(fā)……各式各樣,形象逼真。最令人叫絕的是柴文哲小朋友制作的組合書柜,簡直跟真的一樣。欣賞著孩子們的作品我贊不絕口,同時心中暗暗叫奇,沒想到5-6歲的孩子身上竟然蘊藏著這么大的潛能,有著超成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活動中,他們會互相商量,互相合作,共同確定主題,整個過程完成的那么天衣無縫,彼此之間還學會了好多制作方法。
放開孩子得手腳吧,不要再用老眼光看待他們。擺脫束縛的孩子,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你就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
一次意外談話的收獲
一次,在美術活動中,我讓孩子們畫“我最喜歡的游戲”。小小第一個完成,我發(fā)現(xiàn)他的畫面很簡單,畫紙中間是一只大大的風箏,由一大一小兩個三角形組成,全部涂成紅色了。在空中飄蕩的兩條色彩斑斕的尾巴最顯眼,其他事物面積小,結構簡單且都以單色調(diào)為主,有些甚至沒有著色。我問:“小小,這是什么游戲?”。小小說:“放風箏”。我又問:“你最喜歡的游戲是放風箏嗎?”“嗯”?!澳愕娘L箏很漂亮、很特別,你能跟我說說你的風箏嗎?”平時小小話很少,我想以此為契機,讓他多跟我交流。果然,一提到風箏,小小的話就多了:“我的風箏很大,可以放的很高很高。它的尾巴很漂亮,上面還有花。風箏的兩條尾巴很漂亮呢!對了,風箏飛起來時尾巴就會飄起來,而且還會發(fā)出響聲呢!”說到這里,小小的語氣明顯激動起來。我說:“是嗎?真神奇。你知道他為什么會發(fā)出響聲嗎?”小小說:“有尾巴就會發(fā)出響聲啊?!痹瓉硇⌒∫詾轱L箏發(fā)出響聲和尾巴有關,怪不得他那么喜歡兩條尾巴。我向小小解釋說:“有響聲是因為風箏下面有一個竹筒,風吹過竹筒中的孔就會發(fā)出‘嗡嗡嗡’的響聲?!毙⌒“胄虐胍桑骸班?”我看到他這種神態(tài),就說:“要不然你回去看看你的風箏下面有沒有老師說的竹筒,好嗎?”小小說:“我們家沒有風箏。”我問:“你畫的不是你家的風箏嗎?”小小說:“不是的,那是我在電視里看到的?!边@時,我指了指風箏下面畫著的小小的三個人問:“那是誰在放風箏呢?”“我和爸爸媽媽?!毙⌒〉那榫w有些低落。我問:“你希望和爸爸媽媽一起放風箏嗎?”“嗯?!薄澳悄愫桶职謰寢屨f了嗎?”“沒有”“你要是和爸爸媽媽說了,他們一定會帶你去玩的。”“真的嗎?”“當然?!毙⌒÷犃宋铱隙ǖ幕卮?,他的情緒有所好轉。我接著說:“等你和爸爸媽媽放風箏以后,再畫給老師看,好嗎?”小小高興地回答:“好?!敝?,我以為小小因為喜歡他的風箏而忽略了對游戲過程的表達。在與小小的對話中我才明白,因為根本沒有玩過風箏,才不能表現(xiàn)游戲過程中的快樂。
在我心目中,小小是一個調(diào)皮而嬌氣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小小是由奶奶帶大的。奶奶對小小非常寵,使他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曾令老師頭痛。但是,通過這次交流,我發(fā)現(xiàn)小小是一個情感細膩、渴望得到愛得孩子,他希望能多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希望獲得成人的認可。
此后,我給予小小更多的關注,發(fā)現(xiàn)他其實有很多優(yōu)點,如值日很認真,生活自理能力很強。
現(xiàn)在,我和小小相處得越來越融洽,這些都因為我們的那次談話,都緣于我通過讀畫了解了真正的小小。
教育隨筆:區(qū)域活動的收獲
區(qū)域時間開始了,只見一向比較“特立獨行”的王博淵居然參加了區(qū)域活動,這讓我驚訝極了。王博淵是我們班上比較有“個性”的孩子,班上無論什么活動他基本上都不參加,即使是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的區(qū)域活動,他也很少參加。多數(shù)的情況下,他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里面玩。無論班上的老師如何調(diào)動他的興趣,他也很少選擇區(qū)域活動。
于是當我今天看到他主動選擇區(qū)域時,我驚訝極了。只見他選擇了桌面玩具。他自己一個人操作著,不一會兒就聽見其他的孩子大聲的喊著他,說他搶了大家的玩具。
我走到了他的身邊,我沒有去選擇問他為何要去搶大家的玩具。他用雪花片拼了一個手槍,我十分驚訝地問他:“這個手槍是你拼的嗎?拼的實在是太好了。”只見他十分得意地將手槍高高的舉起,對我說:“是啊,趙老師。這個就是我拼的?!闭f著他拿起手槍,模仿著開槍的動作。這個時候我又問他:“你拼的那么好,為什么要搶大家的玩具呢?所有的玩具是要分享的?!笨墒撬麤]有理我,這個時候我感覺我好像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問他。我又想了一會兒對他說:“誒?咱倆玩打槍的游戲吧?!彼d沖沖地將槍對著我,我立刻模仿中槍倒地的樣子,他和其他的孩子都哈哈大笑起來。于是我們兩個又交換了角色,我對他說道:“這一次你來中槍倒地,我相信你肯定比我演的還要好?!敝灰娝7碌奈┟钗┬?,立刻倒在了地上??此7碌倪@么好,我夸著他:“你看你演的多像啊,簡直就像一個小演員。”他自己也開心極了,這個時候我又對他說道:“誒,你的手槍是怎么拼的呀?能不能教教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呀。你看雪花片都在你那邊,大家都沒有辦法玩,你把雪花片分享給大家,你剛好教教大家如何拼這個手槍吧。”只見他這個時候,易顯大方。他把雪花片分享給了其他的小朋友,放在了桌子中間。他還教其他小朋友如何拼手槍,我在旁邊說著:“你看看你多棒呀,現(xiàn)在都會教其他小朋友拼東西了。不僅剛才演得好,現(xiàn)在這個小老師也教的好?!边@個時候其他小朋友都有了雪花片,而且王博淵和其他孩子相處的也十分友好。
過了一會兒,他跑過來對我說:“趙老師,你快來看看我們的作品吧?!敝灰娮雷由?,有了各種各樣的手槍。我摸了摸他的頭,對他說:“你看你多棒呀,和小朋友一起玩,要比你一個人坐在那里玩開心多了吧。以后啊你就可以當小老師來教大家如何拼手槍,以后的區(qū)域活動就交給你這項任務吧?!彼彩珠_心,回答我說:“以后,我會教小朋友拼手槍的。我把玩具分享給大家,不把玩具放到我一個人在跟前了?!?/p>
沒有想到,就這樣完成了王博淵一次區(qū)域活動。希望他可以多多參與到今后的集體活動中。王博淵在家中由爺爺奶奶照顧。平時爺爺奶奶與他交流的很少,就形成了他習慣自己游戲的情況,并且比較寵溺他,多數(shù)情況都是由他心情來。他不會與同伴良好的溝通交流,我們與其家長多次交流無果。作為他的老師,只好在他在園時間里給予他更多的引導教育,幫助他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