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六個矮兒子》

發(fā)布時間:2021-08-05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目標:

1、能用判斷、推理的方法,知道六個矮兒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2、懂得小朋友長大了,應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準備:

自制教學掛圖,故事錄音磁帶,字卡。

過程:

一、先引出故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嗎?”

二、初步熟悉故事內(nèi)容。

1、師:“小矮人多么可愛呀!他們不僅可愛而且非常能干呢!今天呢,我們也要來講一個和小矮人有關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呀?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六個矮兒子”告訴幼兒故事的題目,并出示字卡。

2、幼兒完整聽故事錄音一遍。

提問:這個故事和我們以往聽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六個小矮人到底靠什么生活的呢?我們再來聽了猜猜看?!?/p>

三、邊結合圖片邊分段講述,了解六個矮兒子不同的生活方式。(謎底)1、從“老奶奶”到“養(yǎng)活自己”。

提問:矮兒子對媽媽是怎么說的?(學學矮兒子說的話)2、從“一年過去了”到“可以賺不少錢呢”。

出示圖1:a.第一個兒子靠什么養(yǎng)活自己?(幼兒自由猜謎,出示答案,識字:螃蟹)b.螃蟹長的什么樣?它是怎么爬的?學一學。

3、師:“那第二的兒子又是靠幾只腳生活的呢?他又是怎么說的呢?一起聽聽。”

出示圖2:第二個兒子養(yǎng)了什么?(識字:蜜蜂)他為什么要養(yǎng)蜜蜂?yJs21.COm

4、第四個兒子。

出示圖3:a.第三個兒子養(yǎng)的是幾只腳的東西?猜猜是什么?(識字:豬)b.豬寶寶多可愛呀!那豬是怎么叫的?那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呀?

c.還有什么動物也是四只腳?

5、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矮兒子。

依次出示圖4、5、6:這幾個兒子又什么本領?(識字:雞鴨、蘑菇、魚)6、結尾,歸納主題。

a.老奶奶聽了怎么樣?她說了什么?

b.為什么老奶奶說他們是聰明勤勞的孩子?

c.你喜歡六個矮兒子嗎?為什么?

四、完整聽故事錄音,幼兒跟述。

五、延伸:如果你長大了你會靠什么生活?講給爸爸媽媽和客人老師聽。

附:六個矮兒子老奶奶有六個矮兒子,六個總是長不高的兒子。

有一天,矮兒子對老奶奶說:“雖然我們長的矮小,可是我有聰明的頭腦,我們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p>

一年過去了,六個矮兒回來了。老奶奶笑瞇瞇地問:“你們是靠什么養(yǎng)活自己的呀?”

第一個矮兒子說:“我一天到晚都八只腳個不停。每當深夜的時候,我就能在池塘里捉到許多只的東西。。屈,老師.出處。早晨拿到集市上去賣,還能賣到不少錢呢?!?/p>

第二個矮兒子說:“我靠六只腳養(yǎng)活自己,春暖花開的時候,六只腳就開始忙著采花釀蜜?!?/p>

第三個矮兒子說:“我專門靠四只腳過日子,每只都被我養(yǎng)的肥肥壯壯的?!?/p>

第四個矮兒子說:“我養(yǎng)了幾百只兩只腳的東西,它們有的尖嘴巴,有的扁嘴巴,每天,還能生下許多蛋呢?”

第五個矮兒子說:“我用稻草搭了一小房子,撒上菌種,鋪上馬糞,沒過一天,一只腳就長出了,白白的,象一把把小傘。”

第六個矮兒子慢悠悠地說:“我呀,專門養(yǎng)沒有腳的東西。”

“沒有腳的東西?”大家都就的很奇怪。

老奶奶聽了六個矮兒子的話,高興地嘴都合不攏了:“好,好,你們都是些聰明勤勞的好孩子?!?/p>

小朋友,請你們猜猜看,六個矮兒子到底是靠什么養(yǎng)自己的?

活動反思:

《六個矮兒子》是語言,社會相結合的一節(jié)課,它的目標是:仔細聽辨故事,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理,知道六個矮兒子不同的生活方式,并讓幼兒懂得小朋友長大了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這次活動前,我為本課準備了教學掛圖和故事錄音。在活動中,為了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我先找了一名小朋友和老師進行高、矮比較,讓幼兒說說是小朋友高還是老師高?誰矮呢?并告訴幼兒高、矮是相比較而言的,它們是一對反義詞。然后再出示教學掛圖,并向幼兒介紹故事名稱,為什么叫他們矮兒子呢?它們這么矮和小朋友差不多高,有沒有小朋友的本領大呢?離開媽媽,他們能生活嗎?要求幼兒仔細聽老師很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故事講完后,我問幼兒:“這個故事中的六個矮兒有什么本領呀?”幼兒都搖搖了自己的小腦袋,這個故事和我們以往聽的故事是不同的,讓幼兒知道這個故事中有許多猜謎、編謎活動。

為了進一步讓幼兒知道老奶奶的六個矮兒子是靠什么生活的,我又邊出示教學掛圖邊講解故事內(nèi)容。許多孩子只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才知道老奶奶的六個矮兒子分別是靠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的,他們都沒有需要別人一點兒的幫助,孩子們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了老奶奶的六個矮兒子是很聰明、勤勞的好孩子,也都說出了要向六個矮兒子學習的決心。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我說:“假如你也是一個矮兒子,你會靠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幼兒在很有興趣中結束了這節(jié)課。

課后反思了一下,這節(jié)課幼兒雖然知道了故事內(nèi)容,并能很有表情的表演六個矮兒子高興的分別向媽媽說出是靠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的,但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沒得到很發(fā)的發(fā)揮,思維力、想象力被控制了。如:第一個矮兒子說:“我從早到晚為八只腳忙個不停,第天傍晚提著燈籠,在河邊投一根粗粗的繩子,八只腳看見燈光,就沿著繩子往上爬,到了半夜我就能捉到二十多只腳的東西。然后到集市上去賣,可以賺不少錢呢?”我把這句話說完后,問幼兒:“這個矮兒子養(yǎng)的是什么呀?”什么東西是八只腳呢,竟沒有一個孩子回答對的。我在這時不應該早早告訴他們答案,應該讓幼兒大膽想象,自由的說說這是什么?為什么猜它?你是怎么想到的,它有什么特點,平時生活在哪里的。向幼兒提出一系列問題后,再出示螃蟹的圖片,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猜謎語有一定的興趣。

第二個矮兒子說:“我只靠養(yǎng)六只腳生活。春天天氣暖和了,他把小箱子搬到田頭,六只腳就開始忙活了,它們彩花釀蜜。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呀!”由于幼兒很少見到蜜蜂,更不用說知道它有六只腳了。我啟發(fā)幼兒想想在春天什么會在花叢中采蜜呢?我看到幼兒都沒猜中,又迫不急待的告訴了幼兒。其實想想應該先讓幼兒聽歌曲《蜜蜂采蜜》后,在讓幼兒說說這是什么,再出示蜜蜂,讓幼兒數(shù)數(shù)有幾只腳,記住了蜜蜂的特征了。

對于第三個矮兒子的活,幼兒一看圖并聽說是四只腳,許多幼兒都搶著回答說是“豬”了。反思后覺得不能因幼兒猜中就高興,而應讓幼兒學著編謎語,首先讓幼兒說說還有哪些四只腳的動物,如:狗、貓、兔子、牛、馬等讓幼兒大膽、自由的回答,看誰說的多,同時應啟發(fā)幼兒說出與別人不同的動物,然后再說說這些小動物的特征,讓幼兒編謎語。如:我養(yǎng)了四只腳的東西,它有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短短的尾巴,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比如我家養(yǎng)了四只腳的東西,愛吃骨頭,喜歡汪汪的叫,幫我看家的好本領等等。應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大膽的編謎語,老師及時加以表揚、鼓勵。

第四個矮兒子的話,幼兒剛聽完,就爭先恐后的說出了小雞,小鵝,小鴨子。但當聽到讓說出它們區(qū)別時,小朋友就不說話了,這時應該先講《小雞、小鴨去散步》的故事,讓幼兒從故事中知道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這時老師應引導幼兒看排列表:說說第五個兒子應該靠養(yǎng)幾只腳來養(yǎng)活自己呢?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光能說出是蘑菇,還應讓幼兒畫出大大小小的蘑菇來。當幼兒從表中想第6個矮兒子是靠養(yǎng)幾只腳來生活的時候,更應該讓幼兒大膽想象,不應直接告訴謎底。再引導幼兒說說魚有哪些種類,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畫出魚或折出魚。(看誰畫或折的種類多)

最后,當老師提問:“假如你也是一個矮兒子,你會靠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許多幼兒都說了自己養(yǎng)的小動物,沒有幼兒說出在當今時代應該靠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應該引導幼兒知道現(xiàn)代科技的需要。即使是太矮的人都有許多事情做。如:電腦、電子廠,許多許多高科技的先進技術,都需要人才,但必須要認真學習,才是今后養(yǎng)活自己的必經(jīng)之路??傊?,這次活動存在的不足,將在以后的教學中起到一定的導航作用。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葉子鳥》


活動目標:

1、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專心聆聽,理解故事意境,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jié)。

重點:

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音樂、葉子鳥視頻、葉子鳥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又好看的故事,我們一起來邊看邊聽。

(二)欣賞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呼呼呼,一陣秋風吹來,小樹葉從樹上落下來,飄呀飄啊飄到地上,猜猜看小樹葉會變成什么?(幼兒自由想象)

2、小樹葉飄呀飄呀飄到地上,長出了小腳還有小嘴巴,變成了葉子鳥,他們在說什么?(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想象并講述)。

3、怎么還有一片葉子鳥沒有下來呢?這片葉子鳥它會怎樣想?

地上的葉子鳥會對他說些什么呢?(他怎么還不下來,真是慢吞吞的)我們一起吧它叫下來。(集體:葉子鳥快下來吧。)"我來了"最后一只葉子鳥從樹上飛了下來

4、葉子鳥都下來了,它們要準備去參加舞會了,聽聽它們在說什么?(出示畫面幼兒講述)。

(1)這只大葉子鳥和旁邊三只葉子鳥在干什么呢?說些什么話?原來他們在談論待會是不是要參加舞會。

(2)這兩只葉子鳥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又會說什么呢?原來它在夸獎那只葉子鳥的衣服漂亮呢。葉子鳥們也想打扮的漂漂亮亮去參加舞會。

(3)瞧!這兩只葉子鳥長的怎么樣?胖葉子鳥會對瘦葉子鳥說什么?

看!這兩只葉子鳥在干什么?原來他們在吵架。這是葉子鳥哥哥、這是葉子鳥弟弟。他們兩分別是什么動作?哥哥會說什么?弟弟會說什么?哥哥說:"媽媽,弟弟踢我。"弟弟說"媽媽,哥哥咬我。"它們這樣做對嗎?那爸爸和媽媽是怎么樣說的呢?

5、舞會開始了,葉子鳥們翩翩起舞,它們的舞是怎樣跳的呢?幼兒講述。

6、葉子鳥在跳舞的時候被小鳥看見了,小鳥會想什么?又會說什么幼兒自由講述后小結,小鳥看見葉子鳥在跳舞覺得很奇怪,它要找爸爸也來看看。

7、正在這個時候秋風又吹起來了,葉子鳥又跳起了舞,這一次它們又是怎樣跳舞的呢?幼兒講述。跳啊跳啊風停了,他們還會繼續(xù)跳舞嗎?

8、風停了,爸爸也來了,爸爸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情景?它有沒有看見葉子鳥在跳舞啊?爸爸是怎樣說的?

三、再次欣賞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誰?(葉子鳥)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給這個故事起一個名字?"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叫什么呢?那我們把這個故事就叫葉子鳥吧。(齊讀葉子鳥)我們一起再來聽聽這個故事。(幼兒邊看故事邊聽故事錄音)。

四.聽音樂做動作

1、教師:你想做一只葉子鳥去參加舞會嗎?你們想做什么樣的葉子鳥?

(要求幼兒邊做動作邊說)幼兒:我做的是瘦瘦的葉子鳥我做的是胖胖的葉子鳥我做的是高高的葉子鳥我做的是火箭葉子鳥我做的是飛機葉子鳥我做的是蝴蝶葉子鳥……

3、播放音樂,師幼共同做葉子鳥舞蹈葉子鳥們找一個空的地方我們開始舞會吧

活動反思:

語言“葉子鳥”故事的內(nèi)容不是很豐富,情節(jié)也比較簡單,但故事的意境特別美,很適合讓幼兒展開豐富、有趣的想象。在第一遍聆聽故事后,幼兒表現(xiàn)的不是很起勁,只是初淺的覺得葉子變成了鳥,有些好玩。通過老師的提問引導,幼兒的感覺慢慢的來了,在第二遍聆聽故事后,幼兒能感受、理解故事里特別的意境,大家的情緒充分的調(diào)動了起來,課堂氣氛比較好,好多幼兒在聽故事時就沉浸在其中,好象自己也變成了一只葉子鳥。這些都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幼兒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作品效果較好。在續(xù)編故事時,有幾個幼兒表現(xiàn)突出,如孫承、楊錦義等,其他幼兒思維不夠活躍,新舊葉子鳥的故事區(qū)別不大。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名片》


活動目標:

1. 進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2. 激發(fā)幼兒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幼兒繪畫工具、鉛化紙人手一張,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活動過程:

1.進一步了解名片

導入:觀看幻燈1、2 。

討論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觀看幻燈3。(名片有各種用處,認識新朋友、與朋友保持聯(lián)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紹自己單位的產(chǎn)品等。名片為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

討論名片上的內(nèi)容:觀看幻燈4、5。(名片上有單位名稱、姓名、職位、標志、地址、電話、手機等)。。屈,老師.出處。

想想說說我們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觀看幻燈6、7。(自己的名稱、標志、家庭住址、家庭電話、所在班級等)。

2.制作名片

要求:

鼓勵幼兒制作有個性的名片。

名片內(nèi)容:必須有本人姓名、標志、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等。

可以添畫花紋等,進行裝飾。

3.相互交流

贈送名片和介紹名片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名片。活動來自于孩子的生活,因此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出較強的積極性。自己設計名片的活動給了幼兒創(chuàng)造的機會和空間。除了我們平時見到的名片,生活中還有很多不同材料和樣式的名片;另外市面上還有很多裝名片的漂亮盒子,這都將成為活動拓展的生長點。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種瓜》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學會朗誦詩歌。

2、了解西瓜和黃瓜在生長過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豐富詞匯: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會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氖峙几饕粋€;磁帶及錄音機。

2、詩歌圖譜、;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用左右手操縱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氖峙?,通過情景對話引題。

1、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瘦爺爺:嘿!我是瘦爺爺。

胖奶奶:我喜歡種瓜。瘦爺爺:我也喜歡種瓜。

胖奶奶:我種的瓜又大又圓,味道甜又甜。瘦爺爺:我種的瓜又細又長,清口又松脆。

2、胖奶奶和瘦爺爺都夸自己種的瓜好,你們猜猜他們種的是什么瓜?

3、小朋友們猜了這么多,那詩歌里的胖奶奶和瘦爺爺?shù)降追N的是什么瓜呢?請聽詩歌《種瓜》。

二、欣賞配樂詩,幼兒初步了解詩歌內(nèi)容。

1、教師朗誦詩歌一遍,幼兒傾聽。

2、請幼兒說說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各是什么瓜。

3、西瓜和黃瓜也和小朋友一樣,都是一點點長大的,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長大的嗎?

三、課件演示,了解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

1、看聽教師朗誦詩歌一遍。

2、提問: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

四、看圖譜學兒歌。

1、教師指著圖譜完整朗誦一遍詩歌。

2、幼兒跟著教師看著圖譜一起念詩歌。

3、豐富詞匯: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提問:小朋友們看,剛才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瓜藤各往哪兒爬呀?"教.案來自:"長呀長呀,胖奶奶種的瓜和胖奶奶一樣,怎么樣?長呀長呀,瘦爺爺種的瓜和瘦爺爺一樣,怎么樣?)

4、分男女角色念。(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

五、拓展想象,鞏固理解詩歌內(nèi)容。

1、胖奶奶和瘦爺爺明年還要種瓜,他們會種什么瓜呢?根據(jù)想象,編成詩歌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教師提操作要求。

3、幼兒邊聽音樂邊作畫。

教學反思: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么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后會經(jīng)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微笑》


【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節(jié),在聽聽、看看、議以、講講的基礎上展開積極的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設想出各種能帶給別人快樂的辦法。

2、學會關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活動準備】

碟機、碟片,電視機、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1、師生間相互問候。

2、教師:老師看到你們的微笑心里可真高興,真快樂。提問:你們看到老師的微笑心里感覺怎么樣?哦,原來微笑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呢,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請欣賞故事《微笑》

二、分段欣賞故事《微笑》插問:

1、大象會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2、小刺猬會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3、小白兔會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4、當大伙兒講的正高興的時候,小蝸牛怎么了?"教.案來自:"它為什么很難過?(大家互相討論,幫助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5、小蝸牛用什么辦法給別人送去微笑呢?(這里利用關鍵中斷法,讓幼兒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能展開豐富的想象,設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完整欣賞故事《微笑》

四、引導幼兒討論、交流提問:

1、你喜歡故事里的小動物嗎?

2、你們想把快樂帶給別人嗎?

3、你想把快樂帶給誰?

4、誰最需要我們把快樂帶給他們?

5、你想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說明:隨著提問的逐漸深入,面向全體,請不同層次的幼兒來回答問題,讓所有的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愉悅。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恼垈€別幼兒上來表演節(jié)目給大家?guī)砜鞓?,將活動推向高?

五:邀請舞《歌聲與微笑》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來到這里,我們一起把快樂帶給他們好嗎?(幼兒邀請教師與之共舞。并將快樂帶給外面的教師和小朋友)。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預設的內(nèi)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diào)整來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相關推薦

  •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葉子鳥》 活動目標: 1、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專心聆聽,理解故事意境,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jié)。 重點: 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
    2021-08-07 閱讀全文
  •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名片》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2.激發(fā)幼兒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幼兒繪畫工具、鉛化紙人手一張,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
    2021-08-18 閱讀全文
  •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種瓜》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學會朗誦詩歌。 2、了解西瓜和黃瓜在生長過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豐富詞匯: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會朗誦詩歌。 活...
    2021-08-02 閱讀全文
  •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微笑》 【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節(jié),在聽聽、看看、議以、講講的基礎上展開積極的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設想出各種能帶給別人快樂的辦法。 2、學會關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2021-07-27 閱讀全文
  •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猴子撈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觀察并了解物體在水中成像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組一盆水,一個手電筒。 2《猴子撈月亮》故事課件或掛圖、幼...
    2021-08-0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專心聆聽,理解故事意境,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jié)。 重點: 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

2021-08-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2.激發(fā)幼兒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幼兒繪畫工具、鉛化紙人手一張,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

2021-08-1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學會朗誦詩歌。 2、了解西瓜和黃瓜在生長過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豐富詞匯: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會朗誦詩歌。 活...

2021-08-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節(jié),在聽聽、看看、議以、講講的基礎上展開積極的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設想出各種能帶給別人快樂的辦法。 2、學會關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2021-07-2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觀察并了解物體在水中成像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組一盆水,一個手電筒。 2《猴子撈月亮》故事課件或掛圖、幼...

2021-08-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