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嘗試自己做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嘗試自己做
今天早晨來園時,聽到揚揚小朋友又開始哭泣起來,不愿意上幼兒園,我問奶奶是什么原因,奶奶說:“揚揚回家說他每天吃飯都是最后一名。”奶奶說話時看著孫子非常心疼的樣子。我聽了,感受非常羞愧,是我們工作沒有做好,對揚揚不夠深入了解,導致孩子有這種心理?。?/p>
我決定好好的觀察下?lián)P揚,我發(fā)現(xiàn)他還不太會拿勺子吃飯,吃飯時不愿意自己吃,一口飯在嘴巴里包很久也沒咽下去,到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吃完時,揚揚就哭了。他的眼睛總會不停的看著老師,希望老師喂他吃飯。老師喂飯時他吃得比較快,但一勺不能吃的太多,不然他會有點犯嘔。我總結(jié):揚揚是個希望得到老師關(guān)注的孩子,依賴性比較強,希望表現(xiàn)好,但自己又做不好,不愿意做最后一名。做不好時就會哭,以哭泣來表達他的想法。(Www.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第二天午飯前,我把揚揚帶到操場上的臺階上說:“揚揚,我們一起邊曬太陽邊聊會天好嗎?”揚揚答應(yīng)了。我問揚揚:“你是因為每天吃飯都是最后一名,所以不愿意來上幼兒園的嗎?”揚揚說:“是的,我吃不完那么多。”我說:“真的是吃不了那么多嗎?哦,那我今天給你盛少點飯,可以吃完嗎?”揚揚不說話了。我又說:“我們今天一起來試一試,老師相信揚揚一定是可以的。我們進教室吃飯吧。”盛飯時,我特意對揚揚說:“你看,你的飯比別人盛得少哦,揚揚加油哦!”孩子們吃飯時,我不停的鼓勵他們:“孩子們,你們真棒,都能把自己的小肚子喂飽。我們需要豐富的營養(yǎng)長高個子,還要變得越來越聰明,只有喂飽小肚子,豐富的營養(yǎng)才會‘跑’到你身上去?!蔽液喍痰墓膭睿⒆觽兂缘母饎帕恕N易叩綋P揚身邊輕聲的說:“你肯定也是最棒的孩子,快用你的巧手把你的小肚子喂飽吧!”揚揚很順利的一勺一勺的吃起來了,(雖然身上、桌面弄的比較臟)我向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今天揚揚吃完飯,還喝了一大碗湯,是全班第二名。下午離園前,我開了個表揚大會,重點表揚了幾位進步的小朋友,揚揚就是其中一個,還給他獎勵了一顆小星星,揚揚高興極了。第三天揚揚吃飯得了第一名,高興地拿著空碗來給我看,我表揚他又進步了。慢慢的我給揚揚盛得飯也逐漸加多了,陽陽吃飯也越來越棒啦!
愛孩子就要學會鍛煉孩子,作為家長或老師,首先應(yīng)該了解孩子的心理,學會放手,孩子自己干。在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和參與簡單勞動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從少到多、從輕到重、從簡到繁的原則,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時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點挑剔;多一些指導,少一點包辦。讓孩子通過自己做,來一步步認識世界,適應(yīng)社會,變得聰明、能干、堅強和自信,哪怕時常會摔跤,我們也只需要遠遠看著,在心里為他喝彩加油。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讓小朋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教育隨筆:讓小朋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小朋友都有一個特點,不管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都喜歡跟老師告狀“誰誰誰不給我留位置”、“誰又打誰了”、“誰插隊了”等等,都喜歡跟老師說。每天這些聲音都在耳邊此起彼伏,從來沒有停歇過。老師就每天忙碌在這些小糾紛中。
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因為來得比較晚,小朋友們的椅子已經(jīng)擺好了,沒有給她留位置,便急匆匆的跑來跟老師說“誰誰誰沒留位置給她”之前我會去幫她跟小朋友說,移一個位置給她。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這類事情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旦發(fā)生了,小朋友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找老師幫忙,而不會自己想辦法去說自己去跟小朋友溝通。這一次我告訴那位小朋友“你可以自己去跟那位小朋友說,讓他移一下位置”于是我便看到她們兩個很快就協(xié)商好了,也都找好自己的位置。
我們班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基本上都挺不錯的,很多事情他們都可以通過自己去跟別人溝通,表達出來。通過了第一次嘗試之后,那位小朋友確實沒有像以前一樣什么事情都找老師說,找老師幫忙了,她開始知道自己也能解決問題,會主動的去溝通。所以老師應(yīng)該要多給小朋友這些機會去自己嘗試溝通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到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對小朋友們的社會人際交往也有幫助。而不是事事都要找老師說要老師幫忙從而產(chǎn)生對老師太過于依賴。
多放手讓小朋友自己去嘗試不同的事物,老師只需要在旁邊觀察,需要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奶嵝押椭笇?。小朋友可能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驚喜。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作主
為了豐富幼兒的課間活動,讓孩子在空余時間有事可做,我們鼓勵孩子從家里自帶一些小玩具到幼兒園來玩。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想以此培養(yǎng)孩子合作、謙讓、互助的精神。因此,在孩子帶來玩具時,我們都是極力引導孩子相互交換著玩。就這樣,我們的自帶玩具活動開展了兩個多月,原本認為非常適合孩子的活動,可現(xiàn)在帶的孩子卻是越來越少,帶的玩具越來越小。于是,我開始留心觀察起來。
午飯過后,孩子們都圍坐在一起,一些孩子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起勁地擺弄著。這時,幾個沒有帶玩具的孩子走過來要求加入,因為玩具比較小,沒有共同玩的空間,于是遭到了拒絕。立刻,其中的一個孩子嚷了起來:“你不謙讓,老師說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我告訴老師。”幾個孩子轉(zhuǎn)身就朝我走來,七嘴八舌地訴說著??偸窃趦A訴自己的理由,訴說別的孩子的自私、不團結(jié)。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正想按照慣例叫那幾個有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分享,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于是我說“今天是星期四,是我們的玩具自己玩日。今天,如剽爾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分享的,就自己做主,自己的玩具自己玩。”立刻,這幾個孩子傻了眼,原本以為我會支持他們來分享別人的玩具,這時不知該做什么好了。我從教室里拿出一些小玩具、書本,分給沒有玩具的孩子,但這些的吸引力明顯沒有那些新鮮的自帶玩具強。
下午孩子游戲時間,我特意找了一些天天帶玩具來的孩子談心?!澳銥槭裁床辉敢獍淹婢呓杞o別人玩一會呢?”孩子們給我的回答讓我驚訝:“我就一個,給了他們我玩什么呢?”“他天天都不帶,都來要我的,我不喜歡給他玩了?!薄啊痢辽洗伟盐业耐婢叨寂獕牧?,我媽媽說不許給別人玩了……”孩子們的理由都很充分,讓我找不出什么理由來反駁。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帶玩具的孩子越來越少,帶的玩具越來越小”這一現(xiàn)象,是不是也和這有關(guān)呢。于是,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那些不帶玩具的孩子,真的有一部分是很少甚至是從來沒帶過玩具來。我悄·哨地問了其中的兩個孩子,他們的回答更讓我啞口無言?!拔覀兗业耐婢邘硪獕牡模覌寢屨f玩玩人家的也是一樣的。”“我不想給人家玩,所以我就不帶了?!?/p>
孩子的話,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產(chǎn)生了反思。在平時,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知道謙讓,有好東西要分享。但卻往往忽視了責任、天性方面的考慮。自我為中心是3—6歲孩子的年齡特征,當他只有一個玩具的時候,我們以“謙讓”、“分享”的大帽子扣在他們頭上,為了得到老師、同伴的肯定,孩子不得不忍痛“分享”自己的玩具。久而久之,為了不“忍痛”,干脆就不帶了。而不帶的孩子更可以向帶玩具的孩子“分享”不同的玩具,這更讓一些孩子的責任心越來越淡,帶的人越來越少。同伴問的分享,有時難免會造成一些玩具的損壞,于是更讓一些家長、孩子不滿,就難怪帶來的玩具會越來越小了。
于是,在以后的自帶玩具玩的活動中,我不再極力鼓勵孩子來分享,而是讓孩子自己作主,選擇是否要分享,和誰分享。并且將星期四定為“玩具自己玩日”,所有帶玩具的孩子之間可以交換,不帶的孩子由老師提供一些圖書和小玩具。這樣既給孩子相互交流、分享的空間,也給孩子自己作主的機會,更給孩子提高責任心的空間。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
我班的小朋友每天來園時,喜歡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玩具,有的自己玩,有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間長了,孩子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的時候,一定得事先征得別人的同意。
明明小朋友一向都十分愛惜屬于自己的東西,玩具帶到幼兒園里,自己不玩的時候總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玩具柜里,可是別人的玩具有時候也很好玩的,于是他就藏好自己的玩具,不客氣地拿別人的玩具玩。如果別的小朋友要拿回但他卻還沒有玩夠,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的?!霸俳o我玩一會兒吧,不要這么小氣,老師說有好玩的玩具要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玩?!比绻∨笥颜娴拇蠓竭€好,要是碰上真的“小氣”的,那就要發(fā)生糾紛了。我卻裝作沒看見這一現(xiàn)象,我想盡量讓小朋友通過的規(guī)則發(fā)揮作用,讓孩子的行為得到自然的后果。后來,明明發(fā)現(xiàn)每次在爭搶玩具時自己都是失敗者,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會站在另一個小朋友的身邊說:“明明是個小氣鬼,我們不要跟他玩?!庇谑?,每當他要玩別人玩具的時候,大家都會馬上把玩具搶回去,抱在懷里,不肯給他,他覺得很委屈,就到我這里來傾訴:“老師,他們不和我玩?!笆菃??那為什么呢?”明明嘟著嘴巴:“我也不知道?!蔽壹傺b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我給你想個好辦法,下次你要玩別人的玩具時,先要跟別人商量,商量好了,別人就會跟你玩了。這個辦法一定有用,不信你試試。”后來,明明在想玩別人玩具的時候,會事先詢問:“讓我玩一會好嗎?”碰到爽快的,就給了,碰到不爽快的或講條件的“我們交換玩”,這時,他有時會猶豫,考慮半天,在玩別人的玩具時,老惦記著自己的玩具,趕快又換了回來。漸漸的明明也能把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了。
在傳統(tǒng)教育玩玩具的做法是:小朋友要學會謙讓,老師往往回說“你們倆一起玩吧”或者“先讓他玩,玩好了他會換給你的”。這些要求和勸告雖然常常能夠奏效,但久而久之,活動室里發(fā)生了問題,就會找老師投訴,要求處理。其實,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現(xiàn)爭執(zhí),讓他們自己來解決,當時機不成熟,孩子沒有內(nèi)在迫切需要的時候,老師不出面。孩子自私,藏自己的玩具,“不合法”地玩別人的玩具,可讓他滿足一下自己一時的欲望,教師不必干預(yù),也不指責,讓他來嘗嘗自己的行為帶來的苦果,讓孩子自己碰壁、自己回頭。陳鶴琴說過:“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孩子自己能夠想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想,要讓孩子自己根據(jù)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慢慢認識他自己的行為同他自己經(jīng)受的后果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所以,我們要堅持奉行“讓孩子自己解決”的教育原則。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每天午睡起來,我們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孩子。
“老師,幫我穿穿衣服!”“老師,我的紐扣扣不上了!”“老師,給我系一系鞋帶!”孩子的叫喊聲總是把我們急的手忙腳亂,應(yīng)接不暇,不給他們穿吧,望著一張張可憐兮兮的小臉,我還真不忍心,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差,再這樣下去,豈不更糟!怎么辦呢?
這段時間的天氣非常好,午睡起床后,孩子們?nèi)韵裢R粯樱瑖谖疑磉呉規(guī)椭鲞@做那的。
看著那一張張期待的小臉,我“狠”了“狠”心,和彭老師、張老師商量后,我們下了一個決定:“寶寶們,今天我們來個比賽,看誰最先穿好自己的衣服、褲子和鞋子,好嗎?都是自己穿的寶寶,老師獎給他一個小星星。
”說著,彭老師還拿出了一整張“金光閃閃”的小星星。
不知是小星星起了誘惑,還是衣服穿少了,孩子們都投入到了比賽中。
過了一會兒,一些能力強的如:佳麗、俊豪小朋友已經(jīng)穿好了,經(jīng)過我的檢查,穿得還蠻好,我當即給他們貼上了小星星;看見我的舉動,其他沒穿好的寶寶加快了動作,又過了一會兒,幾個平時一直要我?guī)椭┮路暮⒆?,竟然也穿“好”了,雖然他們有的衣服,把領(lǐng)子穿到屁股上了,褲子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我一樣鼓勵了他們,給了他們獎品。
只有少數(shù)幾個孩子仍拿著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發(fā)。
我知道,他們的確不會自己穿,于是,我?guī)瓦@幾個小朋友穿好了衣服。
事后,我仔細想想,其實穿衣服這些事情小朋友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平時主要是我們老師都包辦代替了,不給他們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們的依賴性越來越重,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差,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于是,吃好點心后,我和孩子們來了一次“深入”交流。
我提出:以后午睡起來,小朋友都要盡量自己穿衣服、褲子,看誰的自理能力最強,看誰的進步最大,就可以評上“明星寶寶”了。
孩子們都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
以后的起床,我兌現(xiàn)了我的話,每次起來,都盡量叫孩子們自己穿,有的能力強的小朋友自己穿好后,我還引導他們?nèi)椭切┠芰θ跣┑暮⒆?,這在無形中也給了孩子更多交流的機會;少數(shù)幾個能力實在弱些的孩子,我則耐心地一步一步教他們,指點他們;還不忘告訴他們要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學會自己穿衣服、穿褲子。
每次看見孩子們或自己或在幫忙下終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穿好了褲子,看到一張張勞動后滿臉通紅,鼻尖上微微冒汗的小臉,我心里感到一陣欣慰。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堅持這樣做,雖然這可能有點煩,也會讓我花更多的時間,但是,對孩子來說,讓他們自己穿衣服、穿褲子,他們有了更多實踐和鍛煉的機會,我相信,慢慢地,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會逐漸得到提高,孩子們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從這件事中,我也悟出一個道理:凡事要敢放手,要敢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樣做的效果總會讓你“出乎意料!”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愛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愛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guān)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絕大大都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wù),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著碰著。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并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guān)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教育隨筆:讓孩子拿出自己的勇氣
教育隨筆:讓孩子拿出自己的勇氣
勇氣是我們學習、生活、工作中的敲門磚,只有大膽的去敲門,才能走進幸運女神的庭院。當然,或許你敲開的是失敗之門,但是你接著敲下去,幸運女神的門就向你敞開了。
勇氣是成功的保證,如果面臨抉擇猶豫不決,那么你就會錯過瞬息即逝的機會,只有拿出當機立斷的魄力與勇氣,機會才會牢牢的把握在你的手里。
希臘有句諺語:“勇氣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卻引人入地獄?!比鄙儆職獾暮⒆邮强杀模@將意味著他們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面對這個紛繁復(fù)雜的世界,只有勇于展開翅膀飛向藍天的學生才能享受到飛翔的快樂,才能俯瞰到大地的壯觀,才能到達知識殿堂的大門。
在幼兒階段孩子們對于一切都是陌生的,而且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純潔的,他們之間沒有歧視與嘲笑,因此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們拿出勇氣,做各種嘗試,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體會到只要有勇氣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這樣做就可以讓他們從小樹立自己能行的信念,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他們就有勇氣去做任何的事情。
記得曾帶過的幾個孩子,黨昊明是我新接大班帶的一個孩子,一個聰明、羞澀的男孩子,記得剛接觸他時,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無論他說得多么的精彩,都會把他自己緊張得滿臉是汗,更有甚者會淚流滿面。針對他的情況,我與家長交換的意見,建議他們多帶他走出去,提高他的交往面,同時鼓勵他多參加幼兒園的各種活動。清楚地記得在我們第一次組織的詩歌朗誦活動中,他只是朗誦了一首古詩《楓橋夜泊》,但是他站在臺前聲音是顫抖的,最后是留著淚朗誦完了,當他終于走下臺的時候,我?guī)ь^和所有家長小朋友一起送給了他最熱烈的掌聲,在淚眼中他看到了大家贊許的目光,也自信的揚起了頭。從那次以后,無論做什么他都能夠大膽的去做了,在我們的新年聯(lián)歡活動時,媽媽陪他一起表演的節(jié)目,看著自己雖然仍十分害羞但已不再膽怯的兒子,媽媽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芒。
教育隨筆: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
教育隨筆: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
我們大班剛開學幾周,我就發(fā)現(xiàn)新的畫報擺出幾天后,封面與內(nèi)芯就分家了,水彩筆用了幾次,不是少了筆帽就是少了幾支,新的玩具拿出來沒多久也會變得七零八亂的。盡管我反復(fù)強調(diào)孩子們要愛惜幼兒園的玩具、學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讓孩子們自己去體會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于是,玩具損壞了,我收起來了;圖書撕破了,我就收了起來,不再添置新書;彩筆、蠟筆顏色不齊了,我也不提醒了。一段時間下來,孩子發(fā)現(xiàn)沒有書看了,也沒有玩具了,畫畫時想用的顏色也不齊了,他們就覺得難受了,也開始著急了。見此,我對孩子們做成了一次教學活動《物品去哪兒了》,讓孩子們自己來討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他們都爭先恐后地講了起來,不用老師多費口舌,孩子們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沒有書看,沒有玩具玩,沒有蠟筆用是他們自己不愛惜的結(jié)果。后來我把新書、玩具、蠟筆都補齊了,孩子們都能很愛惜物品了,班上的新書、玩具、彩筆少掉的情況也減少了很多。
總結(jié):對于大班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單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我們當老師只要運用適當?shù)姆椒?,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讓孩子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錯誤效果會更好,切忌以教師為中心,讓幼兒無條件地服從。
教育隨筆:孩子會做到
記得剛?cè)雸@時,小朋友們喝水總是拿錯茶缸,為此我和方老師下了不少功夫,讓小朋友不停的認識自己的茶缸。后來我們在茶缸上做了標記,一段時間的認識,小朋友們基本不會拿錯自己的茶缸了,可是我們班的宏坤小朋友,他和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無論你怎么跟他說,在喝水時,他總是先拿拿別的茶缸,然后看看你,等你說那個茶缸不是他的時,他再換下一個拿拿,跟他一起喝水的小朋友都知道哪個茶缸是他的了,就他不知道。每次只要宏坤拿錯茶缸,小朋友們就幫他拿他自己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有一天,我看到宏坤居然拿著自己的茶缸在喝水。我驚訝的看著他,他喝完水把茶缸又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夸他:“宏坤真棒!”他嘿嘿的笑了。高高興興的去玩玩具了。
從那以后,我看到宏坤很少再拿錯自己的茶缸了。我想:沒有笨孩子,只有懶孩子,只要愿意做,自己一定能行!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有懶惰的一面。只要用心、耐心引導,孩子會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