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幼兒園的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有哪些活動方案導讀:溝通最重要的重點自然是,讓他人知道,你明白他的委屈與難處。
方法一——看:每個孩子都能在表情中準確地表達出內(nèi)心的感受、想法,一個不會看的家長怎能了解孩子的心聲。
方法二——聆聽:我常說,中國的父母是一個非常不懂得“聽”的群體,上帝為什么要讓人長兩個耳朵一張嘴,就是叫人多聽少說,所以老一輩的父母經(jīng)常會說:“小崽子,有耳無嘴”,意味著孩子不必多說。孩子不多說,父母自然不必多聽,有趣的是,一個不聽他人說話的人,如何能明白他人心中的所思所想。
方法三——聽:其實是人類的第三只眼睛,象古代的“抱馬子”一樣,專門刺探別人心靈的事。
一個不懂得聽的父母,孩子會把他視為一個不同國度的老家伙,隨著年齡的長大,開心的時候,不會與你分享;悲傷的時候,不會找你分憂;挫傷的時候,不會依你停泊;戀愛的時候,不會與你商量。
方法四——設身處地:那是一種站在別人立場思考的技術(shù),西方的心理學家叫它“同理心”。
溝通最重要的重點自然是,讓他人知道,你明白他的委屈與難處。
有時候,一個充滿愛的眼神、一個溫柔的撫摸、一句“你怎么了?”或者“你好象很生氣?”或者,“一定有人惹了你”,你就能讓孩子的心情“雨過天晴”,這個時候的他們,會突然發(fā)現(xiàn)你是全宇宙最最貼心的人。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鍛煉孩子情商的方法有哪些
眾所周知,IQ是智商,EQ是情商。IQ高的人,不一定懂得生活;而EQ高的人,一定懂得生活。孩子的EQ從小就要給TA培養(yǎng),有助于TA以后的人際交往和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心態(tài)。下面介紹提高寶寶EQ的6個方法,家長們不妨看看。
1、同情心和愛心
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個9個月的嬰兒在看到另一個嬰兒啼哭時也會觸景生情,毫不吝嗇地落下眼淚,這是同情心最簡單、最原始的表達方式。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你應該幫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進一步培養(yǎng)這種好的品質(zhì)。你可以不定期地問孩子:為了讓其它小朋友開心、快樂,你該怎樣做?今天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氣了?你為什么會這樣做?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融洽關(guān)系,培養(yǎng)孩子不斷為他人付出愛心。
2、理財習慣
通過帶孩子一起購物來讓他潛意識中懂得每一元錢的價值,開始孩子還驚訝錢消失的那么快,現(xiàn)在他會明白并很高興錢幫了他們這么多忙!另外,你可以把錢交給孩子(至少8歲的兒童),并讓他買一些自己喜愛的東西。孩子第一次成為錢的主人并親自支配它,定會不知所措,你可以為他做一些精心的場外指導。告訴他如何合理地計劃、支出這些錢。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會使他終身受益。
3、專注與責任心
鼓勵并盡量讓孩子全身心地專注于一項愛好或課外活動,如果這星期各種活動蜂擁而至,她既要練芭蕾,又要彈鋼琴,還要畫畫,孩子會身心疲憊,力不從心,結(jié)果是她可能什么都學不好,相反,如果你只為她精心挑選一項她喜愛的課外活動,她不但會精力充沛地用心學,而且還會培養(yǎng)一種對自己所從事活動、對自己所在集體的強烈責任感。
4、學會理解別人
一天,媽媽發(fā)現(xiàn),由于自己6歲的兒子嘲笑并且沒有邀請同班的一個同學參加他的生日派對,致使這個同學傷心地哭了。
媽媽沒有直接指責自己的兒子,而是引導他說:如果沒有被邀請的是你,你有什么感受?兒子馬上意識到由于自己的行為而給同學造成的傷害,他立即邀請這個同學參加了他的生日派對。通過一件看似微小但卻能使孩子受益菲淺的小事,啟迪他如何理解、善待他人。
5、誠實做人
孩子難免會說一兩句謊話,這時你要耐心地教導孩子。6-7歲的兒童能很快意識到他們說了謊話,并感到很內(nèi)疚、慚愧,卻又不知所措,你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擺脫一切心理壓力,讓他們放心地感到你不會責罵他們。當孩子能坦白地指出他人的錯誤行為時,你要對他的勇敢、正直行為進行鼓勵、表揚。
6、不要拒絕勇敢
今天女兒憂心仲仲:她認為一個同學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但又不知該不該說。媽媽為女兒講述了她的經(jīng)歷:在一次班干部競選中,朋友請求她投自己一票,但這不是她的初衷,暗中投了另一個同學一票。朋友因失去這一票落選了,但這一切朱莉并沒有告訴朋友。媽媽慚愧地說道:從那以后我發(fā)誓,只要自己堅信正確的就要勇敢地說出來。女兒被媽媽的一席話感染和激勵著,她知道該如何面對和處理一些事情了。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剎那,我們就開始關(guān)注它所受的刺激了。
現(xiàn)在很多產(chǎn)科大夫都會建議產(chǎn)婦們盡量能夠自然生產(chǎn),那是因為自然生下的小孩離開子宮后,可以在產(chǎn)道中受到擠壓、刺激,所以更容易獲得健康和聰明。
自然刺激
剛出生的孩子,我們要選擇一些有聲音、顏色鮮艷、有動感的玩具,這時候,對感官的刺激訓練就開始了。另外父母親的笑容、陪伴和言語刺激等等是不可缺少的刺激。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父母親的撫觸也非常重要。撫觸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擁抱,對嬰幼兒來說更為必要。不僅能開發(fā)孩子的觸覺能力,促進他們成長,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讓孩子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健康的心態(tài),是親子交流的絕佳手段。父母親對孩子的撫觸應在孩子清醒時進行,父母一定要洗凈手,除去戒指、手鏈、腕表之類的飾物,以免劃傷孩子。撫觸時用力要輕柔,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鐘即可。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多接觸自然環(huán)境,觀賞花草、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逛公園、旅游等等,在這些接觸自然環(huán)境的過程中鍛煉孩子各種感官的敏銳性,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提高他的感知能力。
活動刺激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動中得到體現(xiàn),也是在活動中得到鍛煉的。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機會,比如鼓勵他和同伴去游戲、交往,參加競賽、演講、辯論、公益活動等等,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并且提高生活中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并且引導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腳,發(fā)揮其功能,促進右腦的發(fā)育。
很多父母會比較注重孩子的安全性而忽視了孩子的活動需求,會對孩子提很多的限制,這些限制會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腳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比較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一邊鼓勵孩子參與活動,一邊用加強監(jiān)護和安全教育來預防安全問題的發(fā)生。因噎廢食是不可取的做法。
興趣刺激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去發(fā)現(xiàn)或者培養(yǎng)孩子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比如可以讓孩子參加集郵、攝影、下棋、收藏、插花、剪報、飼養(yǎng)小動物等等興趣活動,這些興趣愛好不僅可以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磨煉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中,往往隱藏著孩子的潛能,因為一個孩子在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他的潛能最容易被激發(fā)出來,也容易去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記得臺灣的教育專家王財貴先生給家長提過如下建議:在孩子三歲以前,家長可以把世界名曲作為家庭的背景音樂讓孩子熏陶其中,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對音樂的敏感期。您的孩子三歲前可以不學樂理,但不可錯過聽音樂的最佳時機。他還建議在孩子三歲前,讓他看遍世界名畫、世界著名風景和建筑物的畫片,讓這些美的“畫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里。未來,這些音樂和畫面將會成為一個孩子最寶貴的“藝術(shù)財富”,在他的生命中慢慢散發(fā)出藝術(shù)的氣息來。
專業(yè)刺激
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長時,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接受進一步專業(yè)訓練的機會,比如舞蹈、聲樂、吟詩、作畫、主持、書法、雕刻、泥塑、演奏樂器、練武術(shù)、踢足球、搞小發(fā)明、航模制作等等,這些專業(yè)的訓練既可以深入地培養(yǎng)孩子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精神,而且會讓孩子在專業(yè)訓練中獲得一技之長?;蛟S這些專業(yè)訓練將會讓孩子從此找到自己發(fā)展的方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很容易把專業(yè)訓練和興趣愛好混淆起來。有興趣愛好不等于為了專業(yè)訓練,而專業(yè)訓練也不一定是為了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而專業(yè)訓練需要請教有關(guān)的專業(yè)老師,協(xié)助判斷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專業(yè)天賦或者素質(zhì)。另外在教孩子專業(yè)技能的過程中,也要選擇合適的老師,使用合適的方法。任何一種對孩子有傷害的方法都是不足取的。
為您推薦情商訓練的簡單小游戲
【一只青蛙】
參與者圍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順時針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進”再“水”再“中”再“咚”,接著“兩只青蛙跳進水中咚咚”……依此類推,跟不上節(jié)奏或出錯者罰節(jié)目。
溝通是孩子每天生活隨時需要的技巧。尤其,當孩子年齡漸長,欲望愈多時,語言溝通的需要就愈多,孩子情緒的波濤亦將愈發(fā)強烈。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傾聽和分析能力。
【看圖書講故事】
方法:找一本適合幼兒看的圖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給幼兒講故事。幼兒對故事百聽不厭,當幼兒對故事較熟以后,可以就書中的情節(jié),提出問題讓幼兒回答。
目的:訓練語言理解能力。
【模仿操】
教幼兒模仿一些常見機械動作、動物動作、人的日常動作等,以鍛煉肌肉、訓練模仿能力,培養(yǎng)愉快情緒。
(1)開飛機:讓幼兒兩臂伸直舉平做機翼,在地上小跑或彎腰直起做飛機下降、俯;中狀。
(2)開火車:讓幼兒兩臂提起做跑步狀,左右交替前伸后撤,做開火車動作。
(3)劃船:教幼兒右腳在前,兩臂半握拳,屈曲于體側(cè),由前向后轉(zhuǎn)動,做劃船的動作。
(4)洗手:讓幼兒兩臂彎曲,兩掌相對前后摩擦。
目的:鍛煉動作模仿能力。
【我是電臺小廣播 】
玩法:家庭每個成員作為一個廣播電臺,如:爸爸廣播電臺,孩子電臺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位家長打電話,當撥到妮妮電臺時,孩子開始向全家人廣播了:“我叫妮妮,
今年5歲,很高興大家收聽,希望大家喜歡我,并和我成為好朋友,現(xiàn)在我給大家講故事了……”
益處:培養(yǎng)孩子口齒清楚、落落大方,有自信,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和朗誦詩歌;自我介紹,結(jié)交新伙伴。
【小小營業(yè)員 】
準備:孩子的玩具5~10件,圍裙。
玩法:將玩具逐一放好,家長先系上圍裙當營業(yè)員,向孩子介紹商品。如指著玩具狗說:“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它有4條腿,有一條卷卷的尾巴,它會幫人們看門,你想買它嗎?”孩子聽營業(yè)員講得好,就將小狗“買”回去,然后由孩子當營業(yè)員介紹商品,游戲反復進行。
游戲的變化:可以出現(xiàn)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類物品;還可以讓顧客描述自己要買的物品特征,不說出名字,讓營業(yè)員猜,猜對了就把物品“賣”給顧客。
想從小培養(yǎng)兒童情商,除了一些訓練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則,這樣孩子才能變得更好~
培養(yǎng)孩子高情商的方法有哪些
-->
情商雖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發(fā)展的。那么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呢?
一、教育孩子學會生存能力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恐怖的一夜,他們無望地失聲痛哭,“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比欢?,11歲的伊芙雷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只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zhèn)。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你們可以跟著我走?!苯Y(jié)果,他們在伊芙雷的帶領(lǐng)下,勝利地穿出森林。
也許人們會認為,像伊芙雷這樣的女孩生來就有才能,其實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國家,包括東亞的日本,十分重視孩子的生存教育,從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們?nèi)绾螌W會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來,自己學會吃飯,整理自己的東西,并知道什么情況下怎樣保護自己等。
二、培養(yǎng)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幼兒園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并告訴他們:“現(xiàn)在吃,就只給一塊,如果能忍一小時后再吃,可以再獎勵一塊?!币院蟮母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這在心理學叫延時效應,或延時滿足。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長大以后事業(yè)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時,不要馬上滿足他,讓他哭一會兒,一邊慢慢和他說話,一邊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給他吃,忍耐時間逐漸加長,從幾秒到幾分鐘;對每次都把零花錢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長可以說:“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錢,下周可以加倍給你,你可以攢起來買你需要的大東西了?!焙⒆佑龅嚼щy,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會成功的。
三、多接觸社會,經(jīng)風雨見世面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擔心這擔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長大后易敏感、退縮。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團結(jié)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長大以后也會因人際關(guān)系緊張,而影響才能的發(fā)揮。所以,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huán)境,對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多接觸人,或主動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又叫脫敏。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fā)的。
四、培養(yǎng)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逐漸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xiàn),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如果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動,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他也懶得動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耐心地給以講解,或一起跑他玩。
五、讓孩子多動腦
一個男孩子因為腿短而無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級臺階,他央求媽媽把他抱上去,母親告訴他:“動動腦筋你就會有辦法的?!毙∧泻⑾肓讼耄骸鞍盐业男⊥栖囃系侥莾?,然后站上去?!薄昂芎茫グ?,孩子?!蹦赣H說。小男孩這樣做了,一切變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總會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六、培養(yǎng)自信心和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個在體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歲小孩來見總教練,總教練沒有當即讓她表演體操,而給了她4只飛鏢,要她投射到辦公室對面的靶子上。那個小女孩膽怯地說:“要是投不中呢?”教練告訴她:“你應該想到怎樣成功,而不是失敗?!毙∨⒎磸途毩?,終于獲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應該告訴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敗,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壞東西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shù)落孩子:“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因為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某樣東西,應該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轉(zhuǎn)移開。
八、給予鼓勵和支持
孩子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敗,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需要鼓勵和支持,千萬不要潑冷水。盡管他們的夢想對你來說是那么稀奇古怪,你應高興的是他們擁有較強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創(chuàng)造的導師。
九、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團結(jié)友愛和合作意識
社會是一個群體,任何一項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斗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就要學會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長補短。父母必須培養(yǎng)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這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并善于團結(jié)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表現(xiàn)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人際關(guān)系友好和諧,個人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fā)揮。親愛的家長,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備這些品質(zhì)呢?
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信堅強的好品質(zhì),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勇敢承受來自社會和生活的壓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才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起到促進作用。
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有哪些有效方法
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有哪些有效方法
1、拼圖、下棋
讓寶寶學會拼圖,并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shù)。學習簡單棋類的玩法。寶寶們對這類游戲有時能達到十分入迷的程度,玩起來,二三十分鐘都不停止。
2、聽故事前提問
讓寶寶帶著問題去聽故事,聽完后回答。對于語言發(fā)展較好的寶寶,還可以讓他聽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內(nèi)容復述給你聽。
3、幫助拿各類小東西
寶寶能聽懂話時,可以交給他一些小任務,讓他幫助你拿一件到幾件日常用品,要求在一次中完成。如:“請你幫我拿一個蘋果、一把小刀和一些紙巾?!?/p>
4、傳口信
時不時讓寶寶給大人傳傳口信,也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有意注意。如:“告訴外公,晚上9點中央電視臺有他喜歡的節(jié)目?!眲傞_始可以簡短一些,然后逐漸到這種長一些的語句。
5、聽和看配音圖書
現(xiàn)在市場上有錄音磁帶和圖書畫面內(nèi)容相一致的配套圖書,這種圖書與電視的不同之處在于,寶寶對電視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畫面,也就是用看來理解故事,但長時間看電視對眼睛有損害。而這種圖書卻是以聽磁帶為主,用圖片來加深理解,這種以聽講為主的學習方法,對寶寶將來的學校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寶寶在聽、看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他的知識,提高了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安靜、集中注意力去聽講的好習慣。
鍛煉小孩的情商方法有哪些
-->
孩子情緒、情感的發(fā)展,往往都源于母親的哺乳和關(guān)愛,孩子在吃奶的時候,他會非常專注地看著媽媽的眼睛。如果媽媽這時候能夠給孩子一個足夠的回饋,那么孩子就會非常安心地來享受這個吃飯的過程,享受在媽媽懷抱里的幸福。
所以情商的培養(yǎng),更多的責任也就落在了媽媽身上?,F(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能看到,情商對一個人的發(fā)展來說比智商還重要,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智商開發(fā)的同時,關(guān)注孩子情商培養(yǎng)問題。
有一個小孩和媽媽一起到別人家去做客,這一家正好是賣糖果的,女主人一看來了孩子了,知道孩子愛吃糖,就問:“寶貝,你最愛吃什么糖啊?”
“我最愛吃巧克力?!薄皭鄢郧煽肆Π?,行?!迸魅宿D(zhuǎn)身端了一盆巧克力,說:“寶貝,這種巧克力你愛吃嗎?”“我喜歡?!薄跋矚g呀,來,自己拿。你不是愛吃巧克力嗎,自己抓?!?/p>
這女主人一看小孩又愛吃又不肯抓,就抓了一把,孩子一看趕緊把兜打開,說:“謝謝阿姨,我真喜歡吃這種巧克力,太謝謝您了?!边@女主人一看孩子真喜歡吃,又抓了一把給他。
這媽媽在旁邊,就覺得特沒面子,回家就教訓她的孩子:“你這孩子,跟我一塊到人家去,告訴人家喜歡吃巧克力,可是人家讓你抓,你怎么自己不抓???還要阿姨給你抓,好像沒吃過似的,干嘛要這樣???”
小孩就笑了說:“媽媽我特喜歡吃巧克力,可是你又不給我買,讓阿姨抓給我,是因為我的手小,阿姨的手大?!?/p>
你看,這個小孩就明白:別人比自己強,凡事不要只靠自己的力量,適時地學會依賴一下他人,不但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這就叫情商。
有一次我和新東方的俞敏洪聊天,他說他當初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是班上倒數(shù)第五名,可是他們班當初前五名現(xiàn)在都在他的麾下效力。我說這就是典型的高智商的人給高情商的人打工。
俞敏洪告訴我:這話你說得對,我讀大學的時候,五年,每天都給宿舍打開水,他們喝的開水都是我給打的,所以等到我要去辦新東方的時候,我就去找他們,請他們幫忙。他們說,你沒錢時,我們天天喝你打的水,你有錢有肉吃了,我們一定能喝著湯,所以都過來幫著辦新東方。
那時候俞敏洪沒有錢,但有力氣,就打開水給大伙兒,大伙兒都覺得,每天老俞給我們打開水喝,這個人厚道,不錯。
這是什么?實際上,它是一個典型的情商問題。
我們從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可以看出這個人在社會里頭會是什么樣兒。因此家長一定要引領(lǐng)我們的孩子,從小學會做人,培養(yǎng)他的情商。
我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會每天在他兜里檢查有沒有一包紙巾,我告訴孩子:這個紙巾,你流鼻涕或者哭了擦眼淚,哪兒臟了你擦一擦;如果有別的小朋友哭了,你掏出紙幫他擦眼淚,爸爸會更高興。這就是在努力培養(yǎng)他的情商。
而且我告訴他怎么跟人家說,我說你就跟他講: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難過,要不然你都不會哭。來,我?guī)湍悴敛裂蹨I吧。有我跟你在一起,我們一起面對,不哭了,好嗎?
這樣他就能交到好多好朋友,為什么?因為你在一個人情緒情感最低落的時候,給他送過去關(guān)心,他會覺得你是好人,你的人氣自然而然也就上來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引領(lǐng)孩子學會做人。
培養(yǎng)孩子情商,給家長八條建議
▌讓孩子清心
當你不想占別人小便宜的時候,你就不用擔心會吃什么大虧。什么意思?我從來不會占別人的便宜,也就不在意我會不會吃大虧,做什么事會不會對我有什么損失。你懷疑別人對你別有用心,懷疑朋友對你別有用心,實際上是在侮辱自己的智慧,你又沒占他便宜,你怕什么吃虧啊,對不對?
▌寡欲
當你無所圖的時候,你就用不著擔心:會不會上當?他這么來說是不是讓我干什么,會不會騙我什么東西?你不去占他便宜,無所圖取,干嗎擔心上當???這樣你就不會進他的圈套。
▌學會低調(diào)
跟對方交往的時候,不要盛氣凌人或居高臨下,適當把自己的位置稍微放低一點。
舉個例子,我們同樣坐椅子,如果對方個子比你矮,你可以把身子稍微往前傾,這樣你的視線就比對方的視線低。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把自己的視線放的比對方的稍微低一點,對方心里頭會更舒服。反過來,你總是用這樣(俯視)的姿勢看別人,別人會怎么看呢?他會覺得是在仰視你,就不會對你好。
▌學會無為
我一不求當官,二不求發(fā)財,我在乎什么?我還怕你什么?當你把自身的這些利益,置之度外的時候,你不用有太多的擔心。
▌不爭
不去跟別人爭那些小利益,小東西,尤其是在幼兒園、中小學。這些小的利益,對人一生能有多大影響?
舉個例子,課間兩人打乒乓球,你贏了我能怎么樣?賭多大的家產(chǎn)了嗎?有多少利益在里頭?沒有。
遇到這些事,你就說“好,行,你贏了?!眲e人就覺得你這個人好說話,下次還愿意跟你玩。明明你輸了你非要說自己贏了,那人家下次都不愿意跟你玩了。
▌注意距離
對別人有禮貌,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距離產(chǎn)生美,跟人在一塊的時候,不要無話不談,推心置腹,人要保持距離?;疖嚫疖囍g要有一個距離,太近了就會追尾。保持一定的距離,你就會發(fā)現(xiàn),能夠總是在一塊兒。
▌學會多聽
交流、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好多人聽,都是用嘴巴去聽,這是不對的。別忘了,簡體字的聽,右邊的斤代表斧頭,就是要砍掉左邊的口,管住口,意思是不要用嘴聽,要用耳朵去聽對方。
別人跟你說什么,你靜下心來去聽,少說一句,沒人當你是啞巴。對方說的時候,你就側(cè)著腦袋,眼睛看著他就可以了,等他說完,你再說不就行了嗎?所以在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后,這個道理一定要跟孩子說。
-->▌學會至善
與人為善,與人方便,得饒人處暫且饒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不去跟別人去較勁,用土去砸別人,首先會臟了自己的手,何必呢?
跟別人相處的時候,適當?shù)逆倚?,偶爾兩人開個玩笑,然后一笑而過就行了。如果對方把玩笑開大了,你就一笑,把臉拉下來,然后做其他的事。這樣不至于讓對方很尷尬。同時讓他清楚了你心里不高興。
所以人跟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做事情。人家就會覺得你這個人善解人意,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值得交往。
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有一個禁忌:就是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
不同的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有不同的受教育經(jīng)歷,所以在看問題、做事情的視角、方式、方法也會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品格和所長所短,你憑什么非要別人和你是一模一樣,讓別人迎合你的意思呢?
就像你有時候做事情,也未必能達到對方的要求,性質(zhì)是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對別人寬容一點。你對別人的要求越高,別人不滿的情緒也會越大,反過來,你對別人的要求不是太高,多夸一夸別人,你的人際關(guān)系會處的更好。
具體的關(guān)于孩子情商的修煉,我們要引領(lǐng)孩子做這樣一些事情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人格
尊重他人的思想
尊重他人的感情
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尊重他人的缺點
尊重他人不如我
甚至尊重他人的錯誤
你不要粗暴的去對待,指責別人,或者是一臉的不屑,甚至踐踏對方尊嚴,這就不對了,別人就不會來跟你做朋友。
▌理解他人
理解別人的處境
理解別人的行為
理解別人的初衷
理解別人的情感
換個角度想,不要總是以我為中心,人跟人交往的過程中,最忌諱就是我覺得、我認為、我怎么怎么樣。
▌容忍他人
容忍他人的長處
容忍他人的優(yōu)點
容忍他人比我強
容忍他人冒尖兒
容忍他人的缺點
容忍他人的錯誤
我可以對自己稍微嚴一點,但是對別人,更多的是一種寬厚,是一種寬待。
▌以誠待人,胸襟坦蕩
真誠、坦蕩,所以誠者,天之道也。誠人者,人之道也。人跟人交流的過程當中,不騙他,更不要說坑他,我真誠的來做,誠信的來做。
▌情感獨立
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行為方面,你能夠把握的,只有自己。不要想著別人稍微幫我一下,我不就成了嗎?這樣等于埋怨他人,把自己的失敗責任,全部推到對方頭上,下次就不會有人跟你相處啦。
所以,我們在指導孩子情商修煉時,有很多細節(jié)的東西,比方說:
用同情和忍耐的態(tài)度,去分擔他人的困難。你的事情,看看我能不能幫你點什么忙?
容忍他人的意見和生活方式。他跟你提意見,你就說好好好,太感謝你了。你可以不改,但是不要一臉不屑,否則下次再也沒有人愿意跟你相處了。
▌多稱贊別人
“你今兒這襯衣,真的是好有品質(zhì)”;“你的頭花真好看”;“你這個項鏈可不是一點半點的錢能買的了的,絕對很貴”......對方聽了,心里會很舒服,下次他愿意跟你接著聊。那些不友好的言行,都是我們在跟人相處的時候,要注意的。
請各位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會說這些
①我承認,我錯了,這是個六字箴言;
②經(jīng)常跟對方說,你做的不錯,你做的很好;
③跟別人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聽一聽對方的意見,自己想做什么,別人會介意嗎;
④介意我怎么怎么嗎?問一下,請示一下對方;
⑤別人幫助了你,說謝謝;
⑥很重要的一個詞,就是跟對方說咱們,我們,最不重要的一個字就是我。
各位家長,如果您家孩子,把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看做是天使,他每天都會生活在天堂之中,如果他把身邊的人看作是魔鬼呢?他就會生活在地獄當中。
所以,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讓他去優(yōu)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生活質(zhì)量將來才會高。
做親子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做親子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1、血型測試
血型測試進行親子鑒定就是通過對血型的檢驗比對來確認親子關(guān)系。根據(jù)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人們認識到人類的血型是按照遺傳基因傳為下一代,故一定血型的父母所生子女也具有相應的血型,這為血型鑒定親子關(guān)系。
用于血型來鑒定親子關(guān)系的血型系統(tǒng)主要有:AB型血、A型血、B型血、O型血、檢驗的血型系統(tǒng)越多,其準確性就越高,如果血型檢驗的結(jié)果表示無遺傳關(guān)系,可作出否定親子關(guān)系的結(jié)論,但結(jié)果存在遺傳關(guān)系也不能完全確定是親子關(guān)系。
2、染色體多態(tài)性鑒定
20世紀80年代,專家們又開創(chuàng)了使用染色體多態(tài)性鑒定親子關(guān)系的技術(shù),染色體多態(tài)性又稱異態(tài)性,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見的各種染色體形態(tài)的微小變異(如:隨體增大、重復或缺失等),這種多態(tài)是可以遺傳的。這項技術(shù)就是利用其形態(tài)來鑒定親子關(guān)系,這要靠技術(shù)人員的主觀判斷,其準確率也不盡如人意。
3、DNA鑒定
鑒定親子關(guān)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鑒定。人的血痕、帶毛囊的毛發(fā)、口腔細胞等都可以用于親子鑒定,十分方便。
一個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一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
利用DNA進行親子鑒定,只要對十幾至二十幾DNA位點做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guān)系,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guān)系,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進行檢測辨別。DNA親子鑒定,否定親子關(guān)系的準確率100%,肯定親子關(guān)系的或然率99.99%。除了真正雙胞胎外,每人的DNA是獨一無二的.由于它是這樣獨特,就好像指紋一樣,用于親子鑒定,DNA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做親子鑒定需要什么樣本?
樣本可以有帶毛囊的頭發(fā)15-20根,血痕 ,口腔試紙
1、血痕采集
用針輕刺皮膚表面(手指尖、耳垂、腳后跟以及身體表面任何部位),待血流出時,用準備好的紗布(大小藥店均有出售)輕輕擦拭,在其表面留下5-6個如同黃豆大小的血印即可。
將其用白紙或則信封包好,不能用塑料袋裝。在信封表面標記上樣本所屬人的身份和姓名。注:采血的人半年之內(nèi)沒輸過別人的血兩年之內(nèi)沒進行過骨髓移植。
2、口腔粘膜采集
從藥店購買單頭消毒棉簽,每人三根。拿起一根棉簽伸進口腔在臉頰內(nèi)側(cè)的肌肉壁上來回刮,讓棉頭充分濕潤,刮拭20下。第二根在另一側(cè)刮拭20下。第三根左右各刮拭10下后拿出。
將其用白紙或則信封包好,在信封表面標記上樣本所屬人的身份和姓名。注:不能用塑料袋裝。
3、毛發(fā)采集
準備好一張白紙。
從頭上拔下毛發(fā)(動作要迅速,最好兩根一起拔),用肉眼觀察毛發(fā)根部是否帶有一個半透明的膠囊狀物體。取下的頭發(fā)不能用手去接觸毛囊,用A4紙包好放入信封,在信封表面標記上樣本所屬人的身份和姓名。每人需要15-20根。
正確懲罰孩子的辦法有哪些
正確懲罰孩子的辦法有哪些
有個孩子,3歲前以爺爺奶奶帶為主,兩個老人很寵孩子,家里條件很好,孩子從小要什么都滿足。有時候不給,孩子一鬧東西就到手。孩子3歲后以媽媽帶為主,他還是用對付爺爺奶奶的方法對付媽媽。媽媽再打,他也要堅持到最后答應他的條件,媽媽又是講道理,又是打,卻沒有任何用處。問題就是媽媽的態(tài)度不堅決,講完了、打完了,最后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說,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shù)。
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錯誤就要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并勇于承認錯誤,家長會相信他,并減輕對他的懲罰。如果他隱瞞事實、逃避責任,他將受到加重的懲罰。這樣就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負責的性格。
另外,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
懲罰的“量刑”要適當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zhuǎn)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要依照規(guī)則進行懲罰
家長應和孩子協(xié)商制定一個獎懲規(guī)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后將受到什么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當孩子犯錯后,家長應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沖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guī)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家長要態(tài)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么做、達到什么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么樣的后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罰了又賞要不得
家長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tài)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tài)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后,家長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huán)會使孩子產(chǎn)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懲罰歸于失敗。
及時懲罰莫遲疑
懲罰的效果部分來自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在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的間隔時間越短則效果越好。所以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犯錯,只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后則應及時地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讓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jié)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并明確要求他改正。
最忌諱諷刺挖苦
家長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yǎng)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實踐證明,諷刺挖苦和惡語謾罵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夠接受的范圍,將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應該牢記懲罰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改正錯誤,決不是為了刺激孩子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長在懲罰孩子語言不文明、滿口臟話時,自己也“出口成臟”,這就使得訓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說服力。
點到為止莫嘮叨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喝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于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么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根本就沒聽。孩子之所以說知道了,只是順著家長的意思,為了早點結(jié)束訓斥。于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感到“痛心疾首”,隨即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當成了“耳邊風”,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是因為家長的嘮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聽哪一句為好;再者,經(jīng)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失聰”,對家長的話產(chǎn)生教育心理學中的“0反應”,無動于衷,使訓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切記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就事論事莫牽連
從受罰者的角度來講,孩子最厭惡家長“倒咸菜?!?,一事既出又將陳年老賬翻出來。很多家長卻不了解這個道理,訓教孩子時總忘不了東拉西扯、橫牽豎連,說出孩子的種種不是,甚至將孩子說得一無是處,直至忘記了本次訓教的主題。孩子怎樣想呢?反正自己沒有一處是對的,以前取得的成績、改正的缺點家長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訓該罰的料,對改錯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長訓教懲罰孩子務必要一事一議,就事論事,切勿搞牽連、翻陳賬。
事后說理不可無
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教與被教的關(guān)系,但教育孩子仍當以理服人。懲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后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否則,孩子在忍受了懲罰之后將依然如故。所以,家長在懲罰孩子后要通過說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為什么會受罰、知道犯錯誤的原因,講清楚如果堅持犯錯下去將有什么后果。懲罰只是一種劣性條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時的,不能持久。受罰的孩子改正了錯誤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證他下次不會再犯。因此,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才是根除錯誤的關(guān)鍵,說理是懲罰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