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魔豆一起長
發(fā)布時間:2021-05-31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幼兒園我的一家說課稿 我的一家說課稿幼兒園案例:
春天是種植的最佳時節(jié),種植活動又是幼兒園最常見的活動,它能讓幼兒通過與植物的真實接觸,感受它們的細微變化,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huán)境的意義。《綱要》中也明確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了豐富自然角,我發(fā)動小朋友帶來了大的紅色魔豆、劉亮博的姥姥也帶來許多小的白色魔豆,兩種豆子上都有不同的祝福的字。于是我們就進行了一次種植魔豆的活動。
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分白豆、紅豆兩組進行種植,并做上標記,首先讓孩子把魔豆泡在冷水15分鐘,然后把魔豆放在薄薄的土里種好、澆水。放在自然角內供幼兒觀察比較。孩子們猜想說:過幾天一定就會長出嫩芽來的,葉子嫩綠、嫩綠的,枝干也嫩綠綠的,開出漂亮的花,長出好吃的果實吧……。最后,他們許下愿望:祝魔豆快快發(fā)芽、長大。在離園后,孩子們拉著家長去看他們種的魔豆,并說:“這個是我們種的?!笨粗麄兛鞓返臉幼樱蚁牒⒆觽冊谶@次活動中的成功感已經得到實現。第二天,孩子到幼兒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種的魔豆長出來了沒有。一天、兩天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有的孩子就著急。不時地問我:“魔豆怎么還不長出來?”我勸他們耐心等待。就在第三天的時候,終于,小魔豆有些按捺不住,躍躍欲試想沖開土壤,孩子們對它說:“快出來吧!我們會一直呵護著你,我們會同你一起長大!”孩子們的臉上帶出了一絲的幸福,過了幾天已露出半邊身子的魔豆,又往上伸展了一些,孩子們驚奇的喊花盆中的小魔豆長出了一枚小嫩芽,我告訴孩子“那不是芽,而是魔豆的根莖,只有先長出根莖,把整顆魔豆托出土面,再退殼脫膜,才能長出小新芽來”。孩子們聽后似乎明白了,我又進一步與家長溝通,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植物生長的資料,共同學習。過幾天,我發(fā)現孩子老是忘了給魔豆?jié)菜谑窃谝淮涡∨笥押韧晁?,我大聲說:“我現在要給魔豆寶寶喂水了,我看他們口渴得都蔫了。”聽著我的話,大家都搶著說:“老師,我去給魔豆寶寶喂水吧。”第二天,梁嘉銘喝完水后跟我說:“老師,魔豆寶寶還沒喝水,我去給它們喂水”。為了鼓勵她的行為,以及帶動更多的孩子去關心照料魔豆寶寶,我在集體面前表揚了她。結果引發(fā)了澆水熱潮,大家都去澆,剛澆完,又有另一個去澆水,弄得花盆里外都是水。經常聽到他們互相責備:“水澆太多,魔豆會死掉?!笨磥硭麄冎肋@個道理,只是大家都想給魔豆“喂水喝”都想關心照料,為了滿足大家這一需求,我們制作了澆水記錄表,讓他們看澆水記錄,如果今天有人澆過了就不用再澆了。澆水的事漸漸的不用老師操心了。最后我們提議一起、護理它、觀察它、了解它。細心地呵護這些魔豆,功夫不負有心人,梁嘉銘小組的紅色魔豆藤爬的好高、好高,魔豆的葉子已經比孩子的巴掌還大了,望著綠油油的葉子,我們感到十分的欣慰,畢竟,那可是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勞動成果呀!那綠油油的綠葉,時不時微微擺動,像一個燦爛的微笑,開花后長出了一個果實,像馬刀一樣!孩子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情不自禁地給了它一個甜蜜的飛吻。而劉亮博小組的白色魔豆藤爬的矮一點,葉子很少而且小,開花后長出了兩個果實,像水果刀一樣!小朋友把魔豆生長的過程記錄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兩種魔豆果實長出的大小、高矮、胖瘦差異越來越明顯。他們的話題又在轉移:“我們紅魔豆果實寶寶長得比你們的大。它已經和我的胳膊差不多長了?!辈⒂酶觳脖葎澲L短。噢,這是個新內容,給魔豆寶寶量身高。為了把孩子的觀察探索引向深入,我向孩子們提出了新的問題:“怎樣知道魔豆寶寶長高了?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給它們量身高?”在我的啟發(fā)下又引發(fā)了一場測量和制作測量工具的熱潮,他們找來了各種工具合作測量,并且還制作了長頸鹿測量尺、回形針測量尺、刻度測量尺、冰棍糕測量尺……在我們的共同關注下,魔豆寶寶一天天地長大了,關注他們的孩子也漸漸增多,孩子們的發(fā)現也多了。
分析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老師的引導與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幼兒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整個種植活動中能抓住幼兒的年齡特征,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仔細觀察每個幼兒的一舉一動,始終做幼兒種植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從幼兒喜歡種植的興趣點入手,與孩子一起種植魔豆,既滿足幼兒熱愛大自然,樂于參與種植活動的需要,又讓幼兒在種植管理過程中感知魔豆的培育過程、生長變化、生長條件等,獲得各種有意的經驗和體驗,增進全面了解。在照料中孩子們傾注了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自內心地喜歡魔豆。從種植開始,到魔豆寶寶的成長,孩子們在不斷地觀察、比較、發(fā)現、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學習和經驗得到了生成和深化,對魔豆的感情也在不斷加深,收到了預期效果。讓小朋友們體驗了種植的樂趣,認識了春天種植的意義,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播種綠色,放飛希望吧!魔豆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我們喜歡魔豆。我們和魔豆共成長。n4507.cn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案例:我和孩子在一起
二十一世紀世界將進入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發(fā)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改革與發(fā)展。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多元化已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勢,這就要求每位教師把兒童的需要作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為本,遵循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幼兒與教師的共同發(fā)展。
因此,作為一名和孩子在一起的帶班老師,我們的觀念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tǒng)教育的“師道尊嚴”上,我們不僅呼喚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倡一種平等關系,更要去觀察和了解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并及時提供支持。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用欣賞的目光去注視身邊的孩子。在孩子的眼睛里,常常會寫滿對老師的崇拜,他們對老師是那么的尊敬和信賴,老師說什么,他們就信什么。那么,我們不妨時時用欣賞的目光去注視身邊的孩子。以公正的態(tài)度欣賞孩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育要面向全體,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身邊的每一個孩子。
孩子們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贊賞,教師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就如同一場綿綿的春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如果教師把欣賞的目光、成功的機會只投向個別幾個孩子的身上,那么,作為“陪襯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受到重創(chuàng),對老師對班級的情感也會隨之淡化。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以發(fā)展的機會。比如說,在排練慶“六一”節(jié)目時,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想表演獨舞的丑小鴨,為了使更多的孩子得到鍛煉和教育,我就和孩子們共同協(xié)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孩子們自己一次次地選拔,最終每一組都產生了一位孩子們一致同意的小朋友跳獨舞,由于是孩子們自己選的,而且是每個小朋友參與討論的,所以孩子們表演得更投入,就連平時比較頑皮的幾個孩子,他們也非常努力。在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細讀《綱要》所提出的發(fā)展性原則,是要求我們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孩子間的個性品質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師就應以發(fā)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們班的郭青釗小朋友做事特別認真仔細,但生性怕羞,不敢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一次,我在與釗釗媽媽的交談中聽說孩子會玩兒滑板車,于是在晨會課上我和小朋友談起了通過哪些鍛煉方式來預防“非典”,還有意請釗釗來談談玩滑板車的經驗。他一開始有點害怕,怯怯的望著我,我鼓勵的看著他,終于他紅著臉講了起來,雖然開始講的還不是最流利,但萬事開頭難。在同伴們的贊揚聲中,釗釗越講越好,充滿了自信。由此,我想,在孩子缺乏自信時,我們教師要鼓勵其點滴進步,幫助他樹立信心,而且,對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去挖掘他們身上微小的閃光點。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幼兒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更要寬容孩子的“破壞”行動。例如,在區(qū)域活動中,有一天,我們班的孫海鵬小朋友,把許多五顏六色的木珠一股腦兒倒了出來,木珠滾得滿地都是,當時,我真有點生氣。一問原因,原來他是想弄明白,還有哪些木珠是沒有小洞洞的,因為他已經發(fā)現了有一顆木珠因為沒有洞而不能穿線。之后我不僅沒有批評孫海鵬,而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他,并和他一起把木珠一顆一顆撿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又對他提出了新的要求:“你能再用漂亮的木珠穿一根項鏈嗎?”他用力地點點頭,然后就埋頭去穿項鏈了。活動結束時,只見他還在努力地穿項鏈,此時我看看他,他也看看我,我什么也沒說,只是摸了摸他的頭。雖然我一點沒有責備他,但是我想,他已經從中受到了教育,知道自己不該把木珠全倒出來,影響其他小朋友活動的正常進行。
這件事,給我的啟示是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后果,如果我們以寬廣的胸襟容納、欣賞和支持孩子,并讓他們有機會糾正錯誤。有時候,教師寬容的態(tài)度和欣賞的微笑,遠遠比我們嚴肅的批評教育更有用,它能使孩子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如果說,欣賞的眼光能夠使我們真正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世界,
那么,當孩子在活動中遇到困難、出現問題、需要幫助時,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傾聽,要傾聽幼兒心聲,及時捕捉教育的契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深入地了解他們。在與孩子日常接觸和交往中,我們教師要時時做個有心人,注意傾聽孩子們說什么;耐心觀看孩子們做什么;適時詢問孩子們想什么,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
就拿每次帶下午班時為幼兒梳頭來說,由于小班幼兒特別注意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尤其需要老師個別的關心與照顧,因此我每次等到孩子起床,總會拿著梳子幫小男孩的頭發(fā)梳梳整齊,把女孩子的小辮扎扎好。小朋友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久而久之,有的小朋友會主動要求:“老師,我去幫小朋友梳梳頭?!边@時我就引導孩子相互配合,在幼兒與幼兒交往的過程中,使他們逐步建立了團結友愛,相互幫助的好品質,同時也使班級的良好常規(guī)得以建立和鞏固。梳頭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感情。
作為孩子喜歡的、信任的老師,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需求,并加以滿足,這是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力保障??粗⒆觽円粡垙埿∧樕涎笠缰腋:涂鞓?,我心里也覺得甜甜的。
幼兒教師演講稿: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彈指一揮間,竟也教了二十幾年學了,看著一撥一撥的孩子在我的呵護和辛勤的教育引導下,個個像豐腴的小鳥,離開我,飛向更高的藍天,聽到家長一聲一聲滿意的謝謝,我心里充滿著高興。
有趣的是自1991年來到本園后,我一直是從小班、中班、大班這么有規(guī)律的循環(huán)著,從懵懵懂懂的幼兒到能說會道,能寫會畫,能唱會跳的大班幼兒,我和孩子一起慢慢的成長。孩子當我是媽媽,是好伙伴,我當他們是自己的孩子,好朋友。有時,我會為他們的淘氣與無知而火冒三丈,有時我又為他們的可愛與單純而暗自好笑,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處在一種融洽的氣氛中,就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的本領一天一個變化,但是,如果我的心情不好,難免對孩子出現的錯誤變的兇巴巴的樣子,他們會傻呆呆的不知所措,這就讓我真正的理解了一句話:“親其師,信其道”。
特別是當接受小班時,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做一個幼兒教師的辛苦,也體會到一位位家長的期望,看到孩子們一雙雙天真可愛的眼神,聽到孩子們高一聲,低一聲的哭聲,我覺得身上的責任沉甸甸的,我知道我要做的很多很多,我所要付出的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當然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肯定會碰到許多不順心的事。
“老師,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吹絼⑽淖勘犞鴥芍淮笱劬ρ蹨I汪汪的看著我的時候,我的心就軟了,真想再原諒他,因為他畢竟只是個孩子,但是我還是轉身進了活動室,他隨后跟在我的身后,邊哭邊向我求饒,他每次犯錯誤,不管大錯還是小錯,他總會在我沒開口之前,先采用這樣的求饒戰(zhàn)術,很“誠懇”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可是,一轉身就會出現同樣的錯誤,今天,有幾個孩子跑來說:“老師,劉文卓搶葛文泰的牌了”。聽到這個告狀聲,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因為上一節(jié)課,他拽前面女小朋友的辮子,下課后,我剛批評過他,他也是這樣保證改了,可是……
好幾天,我一直在想這個事,怎樣幫他改掉這些壞毛病,偶然間,我看見劉文卓和葛文泰幾個孩子在外面開心的玩著,從他們臉上那燦爛的笑容來看,他們早就忘記了前幾天的事,看到這個情景,我忽然明白了一些,犯錯誤是孩子的天性,重要的是大人如何的去正確引導和幫助,我后悔對待他所犯的錯誤顯得過于嚴肅了。
那天,我拉著他的手,摸著他的小腦袋和他聊天,閑談中,我問他為什么槍別人的東西?如果別人槍你的東西你高興嗎?怎樣就是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好孩子,我們真誠的交談著。
后來很少看到他淚汪汪的求饒了,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人人都說,幼兒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其實,現在社會發(fā)展的很快,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一位老師都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我也有時出現一些消極的抱怨心理:“工作真沒勁”、“這些孩子太調皮”、“家長素質太低”等等,如果經常心懷一股怨氣和帶著過一天是一天的狀態(tài)去工作,不僅影響教育能力的發(fā)揮和教學質量,還對幼兒和老師本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只有自己及時的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形成幼兒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用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yōu)點,真誠的接納和寬容每一個孩子,其實,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孩子也會給老師本身帶來莫大的幸福感。
我們幼兒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們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們學會怎樣做人,培養(yǎng)他們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習慣的形成。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的孩子反應敏捷而準確,有的孩子卻慢得出奇;有的孩子頭腦異常清晰,清晰得就像是夏天的雨后;有的孩子文靜得就像一泓清水;有的卻怎么也安靜不下來,在我嚴厲的目光下靜下那么幾分鐘都那么艱難,而且看上去手足無措渾身不自在。但是,只要家長把孩子教到我的手里,我都會一視同仁,甚至在較差一些的孩子身上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去耐心的教育他們,我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對得起家長對我的信任。
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孩子需要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讓我和孩子在愛中飛翔,一直到我退休,讓我和孩子在愛中一同成長,一直到我變老。
和新入園家長搭起家園橋(一)
發(fā)揮主動作用,獲取家長信任
任何人際關系的相處都是互動的、相互影響的。但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育觀的影響,教師和家長之間,教師的地位顯然更主動一點。所以作為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動作用,珍惜每一次和家長交流的機會,取得家長的信任。
新生入園,是博取家長信任的關鍵期。孩子出入園,家長們由于對教師缺乏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防衛(wèi)心理。在接送孩子時,會偷偷打量老師,給孩子的老師評分,暗暗分析老師是否喜歡、關心自己的孩子。為此,幼兒園教師要珍惜每一次和家長的接觸機會,“以為小面對家長,用撫摸迎接孩子”,每天對每個家長送上一個甜美的微笑,給每一個孩子親切的撫摸,讓家長覺得:老師是喜歡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歡迎自己的。
當然,發(fā)揮主動作用,并非僅指日常的溝通,它涵蓋了教師和家長的每一次接觸。如幼兒出現意外情況時教師要主動及時地與家長聯系,勇于自我批評和承擔過失,不可隱瞞和推脫,否則就會陷入被動,容易產生誤會,失去家長的“心”。
大班主題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
這是大班主題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考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jié)開展關于"尊老、敬老、愛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jié)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chuàng)建一個愛老敬老養(yǎng)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yǎng)他們尊老愛老的優(yōu)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jié),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jié)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活動準備:
1.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2.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3.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里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yǎng)關愛老人的情感;4.學習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5.學習兒歌:《奶奶夸我孝順兒》。
附兒歌:奶奶夸我孝順兒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臟,我給奶奶煮面湯。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 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 大米飯,香噴噴,奶奶夸我真孝順。
主題活動目標1.知道重陽節(jié)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jié)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fā)尊敬他們的情感;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
具體活動: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學一個感恩的兒歌 。
具體活動程序(一)活動參加人員: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準備:
1.通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班級參加重陽節(jié)親子活動;2.寫好歡迎的標語貼在班級里;3.準備菊花茶;4.幼兒帶好若干食物來幼兒園分享;5.音樂:《感恩的心》。
(四)活動過程:
1.請爺爺奶奶入坐。
2.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后天是爺爺奶奶的節(jié)日,今天我們提前一起來給爺爺奶奶過節(jié)好嗎 ?
3.為爺爺奶奶慶祝節(jié)日,全體幼兒齊祝爺爺奶奶節(jié)日快樂;4.小朋友為爺爺奶奶獻茶;5.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唱歌《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6.老師親親寶寶,寶寶親親爺爺奶奶;7.做游戲小腳踩大腳、擊鼓傳花;8.節(jié)目表演:早操;9.再次為爺爺奶奶獻上菊花茶。
(五)全體唱《感恩的心》結束。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重陽節(ji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成長的過程都離不開爺爺、奶奶的愛。所以在重陽節(jié),為了讓孩子們感恩自己的爺爺、奶奶,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愛意。
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給奶奶捶捶背、有的幫奶奶撿菜、有的幫奶奶拖地,有的給爺爺倒茶喝,爺爺奶奶的臉上寫滿了笑意。相信這個重陽節(jié)會在爺爺奶奶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它也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進與老人間的濃濃親情。
相關文章《大班主題活動教案:幼兒園的一天教案》:大班主題活動幼兒園的一天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培養(yǎng)小朋友對幼兒園活動安排的認知,給以后上小學時積累經驗,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學校的活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的一天教案吧。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民族大家庭教案(附教學反思)》:大班主題活動民族大家庭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中國民族狀況,習俗和文化,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萌發(fā)愛國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民族大家庭教案吧。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元宵節(jié)的來歷教案(附教學反思)》:大班主題活動元宵節(jié)的來歷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讓孩子了解元宵節(jié)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悠久歷史,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元宵節(jié)的來歷教案吧。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8篇)
觀影是對人大腦的一種全方位刺激,在觀看的過程中各種情觸,各種聯想紛紛呈現出來。欣賞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還不夠,這時需要認真地寫一篇觀后感。寫觀后感可以讓我們雜亂的思維得到整理。怎么才能防止將2022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寫的千篇一律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編輯了“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一)
金秋九月,我們迎來了久違的開學,作為中小學生必看節(jié)目的《開學第一課》也是如期而至!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分為“砥礪奮斗、接續(xù)奮斗、團結奮斗”三個篇章,邀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等奮斗者現身說法,講述新時代的奮斗故事,給我們上了一堂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生動有趣的“第一課”。
節(jié)目中最令人難忘的是,今年的課堂還“搬進”了塞罕壩機械林場和西雙版納州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在祖國廣袤大地上切身感知大美河山、生態(tài)文明。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2022年《開學第一課》用一段段鮮活深刻、扣人心弦的故事,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斗拼搏。
那么我們應怎樣去奮斗呢?縱觀歷史長廊,那些成功者絕非一帆風順,他們?yōu)橹约旱睦硐牒湍繕?,竭盡全力,奮斗不息。
孔子周游列國,四處碰壁,悟出《春秋》;左丘明經歷苦難后寫下《左傳》;孫臏斷足后,終修《孫子兵法》;司馬遷蒙冤入獄,堅持完成了《史記》……偉人們在失敗和困頓中,用堅韌和不服輸的意志努力奮斗,終于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蘇軾曾經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這說明我們在追求理想時,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順利地實現目標。
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也是祖國的未來?;蛟S前進的道路是崎嶇的,但我們沒有退縮的理由。我們的祖國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繁榮,離不開每一個奮斗的人。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已經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祖國的光輝歷程。
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肩上的責任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我們才能變成更加優(yōu)秀的人來回報社會,回報祖國,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一起好好加油吧,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之下,必將建設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愿我們勇挑時代重擔,在祖國大地書寫精彩人生!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二)
說起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一定離不開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寒假里,我和爸爸媽媽每天都在關注著冬奧會的賽事,守在電視機前看奧運健兒們奮力拼搏的模樣,他們?yōu)樽鏍幍昧藰s譽,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真的非常了不起!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將東奧冠軍、現場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請到了節(jié)目中。其中有我最喜歡的運動員徐夢桃,她是今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軍。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她右腿前交叉韌帶斷裂,頸椎盤右側橫突,右腿內側韌帶撕裂,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她遭遇左腿前交叉韌帶斷裂,今年北京冬奧會,她又進行了雙腿半月板手術,這枚金牌來得太不容易了,凝聚了太多的拼搏和努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徐夢桃四次參加冬奧會,從未退縮,她說,“我現在就像說一件事,請所有人都不要放棄努力,你的努力也許在什么時候就會幫到你,而且一定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毙靿籼矣米约旱男袆釉忈屃恕皧^斗成就夢想”的真諦,也讓我更深刻地領略到了北京冬奧精神——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
她是新時代的奮斗者,是我們所有中小學生的榜樣,我也要拿出奮斗的勁兒頭,以嶄新的面貌開啟新學期!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們又來到了九月一日的開學日。
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后,我放學后飛奔回家。到家吃晚飯后把作業(yè)寫完,抓緊洗漱后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了電視機面前,打開中央電視臺來觀看《開學第一課》。時鐘指向了八點,《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節(jié)目請來了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等奮斗者等。嘉賓們用親和的口吻,將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娓娓道來。從嘉賓們身上,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國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以及祖國取得如今巨大成就背后的不容易。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逐夢太空的航天工作者,是他們,讓燦爛的想象,變成了現實,甚至,他們走得比夢還遠。
比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爺爺,說自己從當年看著東方紅衛(wèi)星升空夢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講臺成就一代名師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線的“星河船長”,他的人生既傳奇又精彩。
我們很多同學都出生于2000年后,是名副其實的“00后”,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伴隨著新中國在新世紀初期的高速發(fā)展,從小就被祖國的各項偉大成就所震撼,在我們身上,身為中國人的自信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但這份民族自信心的得來背后,卻是前輩們拋灑的熱汗鑄造。
身為新時代的年青一代,我們在努力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覺得迷茫,覺得沒有方向,有的同學也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但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人生不先吃苦,就得一直吃苦。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絕對不是權宜之計,我們唯有學習這些時代楷模的優(yōu)秀品質,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實踐,不懼怕行進路上的艱難困苦,才能有一番成就。
看罷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相信各位同學內心的愛國情愫都不自覺地產生了。
新中國一路走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證明中國道路的正確,也激勵著各位同學發(fā)憤圖強,努力在自己的人生書頁上寫就新篇,彰顯人生價值。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四)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和大?!堕_學第一課》觀有感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我們的老朋友《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當然不能錯過這檔開學季的固定節(jié)目,老早就守在電視機旁,等著節(jié)目播出?!堕_學第一課》每年的主題都不一樣,就像開盲盒似的,讓人倍感期待。今年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每一個上臺講述故事的主角,不僅親和力滿滿,他們的經歷和堅韌的精神更讓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逐夢太空的航天工作者,是他們,讓燦爛的想象,變成了現實,甚至,他們走得比夢還遠。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航天工作者,宇宙浩瀚的星河、未知的神秘感吸引著我。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爺爺,說自己從當年看著東方紅衛(wèi)星升空夢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講臺成就一代名師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線的“星河船長”,他的人生既傳奇又精彩。
我明白,探索宇宙的夢想從不只是浪漫的想象,它是科技攻堅的求真嚴謹,是進一寸有一寸歡喜的鉆研探索。中國人飛天夢的實現,靠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沉浸與求索,靠的是每一個航天人堅韌不拔的團結砥礪。2022年,我們終于迎來了“空間站時代”,從此以后,星辰大海的逐夢旅途成為現實,在太空里,我們也有了家。
作為有志的少年一代,作為有著航天夢的小學生,我希望可以為航天科技的發(fā)展添磚加瓦。樹立積極向上的理想與目標,并且付諸行動,努力拼搏,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展現自身的價值,收獲美好的未來!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五)
暑假在一聲聲蟬鳴里進入了尾聲,伴隨著絲絲秋的涼意,我們再次迎來了新的學期。收拾好書包、文具后,我便同媽媽一起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開學第一課》的開播。
今年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節(jié)目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砥礪奮斗、接續(xù)奮斗和團結奮斗。這些關于奮斗的故事,令我震撼:人們是可以不斷地突破自身極限,去實現夢想,創(chuàng)造奇跡的!
當電視機里響起《我愛你中國》,我的心里頓時激蕩起澎湃的熱流,便不由自主地跟著歌唱。那種感覺就像是肅然佇立在凜冽寒風中,凝望著朝陽下冉冉升起的國旗,無比驕傲自豪!
隨著節(jié)目的播出,我看到了冬奧賽場上那些發(fā)出奪目青春之光的星星,感受到了關于青春和夢想生長的力量。冬奧會冠軍徐夢桃、氣象服務志愿者蘇峻、場館運行保障人員孫德遠、禮儀服務志愿者劉嘯騰,他們或許堅守在不同的崗位上,但他們都在朝著夢想的方向努力邁進,用自己心血和汗水,夜以繼日地澆灌著夢想之花。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我有自己的學業(yè),有自己的夢想,我想我也應該向那些耀眼的星學習,用自己的砥礪奮斗去捍衛(wèi)夢想!
如果夢想有顏色,或許會是金色。那個由謝華安院士帶領的50年金色種子夢,那個關于一粒稻米的故事,令人動容。我不禁去想,是否有一天我也可以站在前輩們高高的肩膀上,眺望廣闊的遠方,為這些夢助力續(xù)航。
關于自然,人們總是有很多想做的事和想說的話。電視上一幀幀切換的綠林、曠野、高原,一幕幕令人動容的畫面,都在告訴我:自然需要愛護,未來的重任需要我們承擔!那些一直奮斗在保護生態(tài)工作前線的叔叔阿姨們也會累,他們需要新一代的我們去接續(xù)奮斗,勇擔重任。我絕對不會畏懼退縮,這棵被守護在溫室里的樹苗,終有一天會長成為他們遮風擋雨的大樹!
看完篇章三,我的腦海里便回蕩起來一首歌: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為了實現我們上問九天,下涉大洋的夢想,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前赴后繼,在團隊的協(xié)作中,不斷取得突破,哪怕前方荊棘叢生,他們始終團結奮斗、共渡難關。
在這些激勵人心的奮斗故事里,最令我難忘的是航天員王亞平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王亞平阿姨是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的新聞報道上。那艘滿載著中國人期望的飛船順利升空,那個神圣的時刻令我至今難忘。電視機里王亞平阿姨神采奕奕地在太空艙里為孩子們講解物理現象的畫面猶在眼前。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課本上說的“巾幗不讓須眉”。
要知道航天員的培訓過程是十分艱辛不易的,體能上的消耗和身體上的痛苦如同家常便飯。但王亞平阿姨還是憑借著自己堅定的意志力,克服了訓練中的種種苦痛,最終問鼎蒼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夢想迸發(fā)出來的巨大力量,看到了為了夢想不屈不撓、絕不退縮的沖勁,看到了勇敢拼搏、不畏困難的堅毅態(tài)度。
未來的求學路還很長,需要大大的勇氣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
不用怕,去勇敢追逐吧,讓夢想啟航!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六)
時間總是不經意之間溜走了,一眨眼,快樂且短暫的暑假結束了,緊接著新學期開始了。在這個開學里,每一位同學滿懷喜悅,帶著微笑回到校園學習,制定一個新的目標以及計劃,面對這個新學期,同學們要重新樹立目標,并且為新的目標付出行動,好好努力一把。
當然,“第一節(jié)課”是我每年最不可或缺的一節(jié)課。畢竟,這是一個和我們一起成長的節(jié)目,也是我最喜歡的CCTV節(jié)目之一。面對新學期,它給我?guī)砹烁嗟氖斋@,同時也把我從假日的沉睡中喚醒。那天,我獨自坐在電視機前看這個節(jié)目。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不覺,今年的“學校第一節(jié)課”結束了。在這一刻,我陷入了沉思,然后我的母親是安靜的。說實話,看這個節(jié)目讓我了解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成長了很多,就像一堂人生哲學課。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思考我的生活。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目標是什么?生活的方向在哪里?這一切都提醒我,我需要努力學習,好好掌握我的生活。
就像《歌唱祖國》中的歌詞:“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之歌多么響亮,歌唱著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繁榮富強……”聽著這首熟悉的歌,我很激動。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為你驕傲。我相信,中國只會越來越強大,一定會成為一個團結、友好、互助的大國在未來的世界。
身為新時代的年青一代,我們在努力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覺得迷茫,覺得沒有方向,有的同學也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但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人生不先吃苦,就得一直吃苦。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絕對不是權宜之計,我們唯有學習這些時代楷模的優(yōu)秀品質,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實踐,不懼怕行進路上的艱難困苦,才能有一番成就。
看罷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相信各位同學內心的愛國情愫都不自覺地產生了。
新中國一路走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證明中國道路的正確,也激勵著各位同學發(fā)憤圖強,努力在自己的人生書頁上寫就新篇,彰顯人生價值。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七)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2022《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因為夢想,所以奮斗,所以不凡。
在“團結奮斗”篇章中,我被中國航天精神深深地打動了。
劉洋、蔡旭哲、王亞平、周建平……
這些名字的背后,凝聚了太多的淚水與榮光。身體隱患、技術壁壘……追夢的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他們沒有放棄,繼續(xù)鉆研,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名字的背后,是更多默默無聞的航天科研人員團結奮斗的結果。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機會登上飛船,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但是,他們總結出的技術理論和工程經驗,讓我們的太空之路走得更有底氣。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從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到載人航天事業(yè)的巨大成就,再到“嫦娥攬月”“天問探火”,中國航天人不斷加深著對時空的認知,創(chuàng)造出一次次新輝煌。
在這些激勵人心的奮斗故事里,最令我難忘的是航天員王亞平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王亞平阿姨是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的新聞報道上。那艘滿載著中國人期望的飛船順利升空,那個神圣的時刻令我至今難忘。要知道航天員的培訓過程是十分艱辛不易的,體能上的消耗和身體上的痛苦如同家常便飯。但王亞平阿姨還是憑借著自己堅定的意志力,克服了訓練中的種種苦痛,最終問鼎蒼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夢想迸發(fā)出來的巨大力量,看到了為了夢想不屈不撓、絕不退縮的沖勁,看到了勇敢拼搏、不畏困難的堅毅態(tài)度。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享受著幾代先輩們逐夢的結果,有機會把整個世界作為舞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也許,我埋頭書本十幾年也站不到奧運冠軍的位置,走不進神秘浩瀚的宇宙,更無法在人類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我相信:
我的生命,一定會因為奮斗而精彩,我有自己的光芒。
和家長一起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悟(篇八)
新學期的鐘聲敲響,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為我們準備的開學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在節(jié)目中,我們青年學生真正認識到了夢想是什么。
從奧運賽場上奮力拼搏只為圓夢的徐夢桃,到為培育金色種子扎根土地50年的院士;從荒原上造夢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巔、探源地球奧秘的青藏科考隊。一代又一代追夢者用奮斗書寫了不朽的篇章,也讓我看到了生命的意義。
“我想解決人們吃飯的問題?!睉阎@樣的想法,謝院士開始了農業(yè)技術研究。從入行到現在,他已經在雜交水稻育種領域摸爬打滾大半個世紀:下稻田,做研究,帶學生……從青蔥少年到滿頭華發(fā),他把一生都獻給了種子,只為了讓14億人到點開飯,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
他是當代的稻田守望者,躬耕田畝五十年,不忘初心,始終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向著大地。我不禁聯想到,在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像謝院士這樣心懷大愛的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讓中國人實現“吃瓜自由“的吳明珠奶奶,玉米育種專家程相文爺爺……
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但是,課本上,電視里,餐桌上,又處處是他們的影子。他們讓我知道: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那么,我的夢想又是什么呢?我暫時還沒想好。但我知道,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一粒“好種子”,扎根腳下,心懷遠方,用奮斗去勾畫未來的模樣,繼承他們的精神,以夢為馬,以奮斗為鞭,接過時代交給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