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一招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發(fā)布時間:2021-05-31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一招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每年入園季,新入園的寶寶都哭得撕心裂肺、聲嘶力竭,媽媽們也是心如刀絞、肝腸寸斷!少則數(shù)周,多則數(shù)月,天天哭,沒有慢慢適應的孩子。

可能是媽媽做錯了這些事,做錯這3件事,孩子哭得更兇、更久,一年半載都未必能適應。

一、送孩子的時候偷偷溜走

強行把孩子推進校門。每天送孩子入園時,進校門是最大的一個難關!孩子要么§著媽媽的脖子不肯撒手,要么拽著媽媽的衣角怎么都不肯進去……

禁不住孩子左磨右泡的媽,心軟一點的,可能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掉;還有的媽媽干脆強行把孩子推進校門,轉身就走。這兩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都非常大!

前者會引發(fā)孩子的巨大恐懼,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會哭得更兇、更久,而且孩子第二天的警惕性會特別高,根本不會再給媽媽溜掉的機會。

后者如此生硬的做法,完全沒有照顧到孩子焦慮、恐懼的心情,孩子只能回以更猛烈的哭聲,來吸引媽媽的關注。

二、 當著孩子的面哭哭啼啼

300次親親、500次再見后依然舍不得走。我很理解媽媽初次和孩子分離這么長時間,而且是孩子自己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下,媽媽的那份擔心和不舍。確實,很多媽媽見不得孩子掉眼淚,我也一樣。但為了孩子能盡快適應幼兒園,忍、憋,媽媽也要假裝從容、淡定。

千萬不要,孩子哭,媽媽也哭,倆人抱頭痛哭;更不要沒完沒了的告別,300次親親、500次再見后,還是依依不舍,不忍離開。

媽媽控制不住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會放大、延長媽媽和寶寶的焦慮,或者暗示:“只要你哭,我就不會走”??上攵?,這種漫長而痛苦的廝磨有多折磨。

針對上述幾種不好的告別方式,建議:

一定要和孩子道別!這很重要,是寶寶入園前的一種“儀式”,慢慢會讓孩子感覺到“上幼兒園時每天都要做的事”。

但媽媽和孩子道別時的態(tài)度更重要!媽媽只需要記住2個詞:溫柔、堅定。最好能笑著和孩子揮揮手,說再見,同時要用堅定的眼神和孩子有目光交流。

“再見”只說1次!然后微笑著轉身離開(要哭也得走遠后,自己偷摸哭去)別把悲傷、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三、總用“媽媽會第一個來接你”

糊弄孩子。如果不是真能做到,千萬別說“放學,媽媽第一個來接你”。

這是在安撫寶寶焦慮情緒時,媽媽最常說的話,給寶寶一個承諾,好讓寶寶安心進去幼兒園。媽媽的動機雖好,但除非你真的能做到“第一個來接”,而事實上是,情況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第一個接孩子的人。

所以,如果不是百分之百做到,就別這樣承諾孩子,孩子會特別認真的當回事。一旦媽媽接晚了,孩子就會覺得“媽媽騙人”“媽媽說話不算數(shù)”……慢慢就會失去對家人的信任感。

建議承諾要具象,務必說到做到:

承諾孩子“我一定會來接你”,給孩子定心丸,這樣說是必要的。因為在一個陌生環(huán)境,孩子最擔心的就是“被媽媽拋棄”“媽媽會不會來接我”……但,要說具體。

寶貝,媽媽肯定會來接你的?。ㄗ尯⒆痈械桨残模?/p>

等你吃完午飯、睡醒覺,老師帶小朋友們出來找爸爸媽媽的時候,你就能看見我了!(給孩子一個期盼和預知,知道這一天做完哪些事,就能見到媽媽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務必要說到做到!尤其是在入園初期,最好不要在接孩子的時候遲到,那種別的小朋友都走了,只有自己站在門口望眼欲穿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

想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媽媽們要盡量做到做好這6件事,不出半個月,孩子就能高高興興去上學了。

一、送寶寶一個“魔法親親”

或允許帶一個最喜歡的玩具入園

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魔法親親”。媽媽可以在寶寶的掌心親吻一下,告訴寶貝:“媽媽在你的掌心留下了‘魔法親親’,當你想媽媽的時候,可以把小手的手心貼在臉上,這樣就像媽媽在親你一樣”……

這不是騙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具象的情感寄托。當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陌生環(huán)境中感到孤單、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這個小動作來緩解焦慮了。

允許孩子帶一件最喜歡的物品一起去幼兒園,與“魔法親親”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不是虛擬的“魔法親親”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孩子平時最依賴、或者最喜歡的一件東西,可以是玩具、小毯子、甚至是媽媽的一件衣服。

這些孩子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都能在陌生環(huán)境中,給孩子帶來安慰。只不過,不是所有幼兒園都讓孩子從家里帶東西來,允許的話可以帶,如果幼兒園不讓帶,就最好改成“魔法親親”那種的虛擬安撫了。

二、循序漸進,先送幾個半天

再慢慢延長到待一整天,為了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還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先送短一點時間,再慢慢延長到在幼兒園待一整天。如果幼兒園允許的話,可以用2周的時間這樣做:

第一周的前3天,孩子吃完午餐后接走;

第一周的后2天,寶寶午睡后接走;

第二周的前2天,還是午睡后接走;

第二周的后2天,改為吃完下午加餐后接走

第二周的最后1天,就正常接送孩子,孩子基本可以適應幼兒園生活了。

三、家里準備一些可供孩子情緒宣泄的東西

在剛入幼兒園的一段時間內,爸爸媽媽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脾氣變大了,變得嬌氣、愛哭了,一點小事就會大嚷大叫的。其實這是孩子對于幼兒園焦慮的一種宣泄,是再正常不過的情緒反應。

遇到孩子放學回來就變得愛發(fā)脾氣,媽媽可以這樣做:

允許孩子把心里的情緒發(fā)泄出來,可以準備一些軟的棉墊、報紙等物品,讓孩子可以踢、打、撕,以此來減輕寶寶的心理壓力,給壞情緒一個出口。

和孩子看一些情緒控制類的繪本,比如《菲菲生氣了》《生氣的亞瑟》等,引導孩子認識情緒、了解情緒,并掌握一些簡單、可行的情緒宣泄方式。

四、 一定別騙孩子“明天不去幼兒園”

很多孩子剛從幼兒園接回家,就央求著家長“明天不去了”,同時情緒很不好,愛哭、愛鬧、愛找茬兒……

有的家長,尤其是老人,為了先把孩子搪塞過去直接就說:“不去不去”,或為了孩子馬上停止哭鬧會說:“你現(xiàn)在不哭,明天就不去幼兒園”。

但是真到第二天的時候,卻又把答應過孩子的“明天不去幼兒園”給忘了,或者以為孩子不會記得了,還是會把孩子送去幼兒園。

如此,故意騙、或失信于孩子的做法,傷害最大。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對家人的信任,而且慢慢也學會搪塞或敷衍身邊人。

五、每天多一點時間陪孩子

常說“寶貝上幼兒園,媽媽更愛你了”。孩子上幼兒園后,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肯定比之前少了很多(職場媽媽可能好一些)。自然,孩子在家里就會表現(xiàn)得更黏人,纏著媽媽要親親、要抱抱、要陪著一起玩。一定不要拒絕孩子的這些親密請求!

反而是在寶寶剛入園的這段時間,更該給孩子多一些陪伴,尤其是陪玩、陪講故事等,日常也可以多一些親親抱抱這樣的肢體接觸。最好每天都能跟孩子說:“媽媽愛你”“寶貝長大上幼兒園了,媽媽更愛你了”……這樣的親密話語。孩子會感覺到即便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安全感支持。

六、千萬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不能因為孩子哭就妥協(xié)。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很少有不經歷一段“哭”就能高高興興入園的(有也是極個別的)。寶寶都是家里人的心頭肉,不少媽媽因為聽不了孩子哭,看不了孩子難過,索性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送。

有句話“長痛不如短痛”,雖然形容的不太貼切,但真就是這個理。送幾天、停幾天,孩子剛稍微有點適應,在家休息幾天后又要重新適應,就好像總是撕開快要結痂的傷疤一樣,只會拉長孩子的適應時間,別人家孩子可能哭倆禮拜就好了,這樣送送停停的可能半年都適應不了。

為了孩子好,孩子再哭得厲害,只要沒有生病發(fā)燒,就一定要堅持每天送幼兒園,讓孩子感覺到,這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才會主動去適應新環(huán)境,而不是一味想要逃避。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六個細節(jié)判斷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近來,頻頻曝光的多起幼兒園虐童事件讓家長們感到憤怒和恐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孩子們呢?首先大家必須得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如何,這樣一旦有問題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這里有一些自行判斷的方法,快學起來!

六個細節(jié)判斷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在很多時候,由于一些原因,孩子不會主動告訴家長他在幼兒園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大家不妨通過以下細節(jié)來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1.寶寶是否愿意在幼兒園大便

對于三歲左右的寶寶而言,大便是一件讓他感到很害羞的事。假如不能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寶寶往往不愿意在幼兒園大便,寧可憋回家解決。

所以說,寶寶愿意在幼兒園大便的話,最起碼可以看出他在幼兒園內心有安全感,情緒也很穩(wěn)定。

2.放學后寶寶是否愿意留園

若寶寶放學后不想回家,還想在幼兒園多玩一會,說明在他心里幼兒園的吸引力大于家的吸引力,寶寶在幼兒園過得很好很開心。

3.寶寶的飲食是否正常

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吃飯怎么樣,大家可以觀察他在家吃晚飯的情況。如果寶寶晚飯吃的很多,吃的速度很快,說明寶寶在幼兒園午飯吃的不好,可能有飯菜不合胃口、飯菜量不夠吃等問題,大家要及時跟老師反映。

4.寶寶的睡眠是否規(guī)律

寶寶入園后,一般很快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規(guī)律和習慣。如果寶寶出現(xiàn)中午不睡午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情況,大家就要重視起來,找到寶寶不能融入幼兒園生活的原因。

5.寶寶是否愿意分享幼兒園生活

一般,孩子回家后會很愿意和爸爸媽媽說起在幼兒園的新鮮事,有時候都不用家長問自己就說不停。這說明寶寶在幼兒園過得好。如果在一段時間里,孩子回家后一直怏怏不樂、沉默寡言,逃避或不耐煩回答你的問題,那他估計在幼兒園過得不如意或者碰上什么不開心的事。

這些表現(xiàn)說明寶寶在幼兒園不開心

寶寶在幼兒園過的不開心通常會有以下這些表現(xiàn),請大家保持警惕:

★ 不想去幼兒園

若寶寶剛入園,早上不愿意去幼兒園很正常。如果寶寶上幼兒園有一段時間了,而且之前上學的時候沒有抵觸情緒,最近突然不愿意去幼兒園,那就要引起警惕了。這種情況說明寶寶在幼兒園一定遇到了什么事情,大家一定要及時跟幼兒園老師溝通了解真實情況,不要拖延。

★ 晚上睡覺做噩夢

如果寶寶入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有煩躁不安、半夜被噩夢驚醒的情況,那么大家要當心了。建議及時詢問寶寶在幼兒園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讓寶寶睡覺都感到恐懼。

★ 突然情緒反常

孩子的情緒容易外露,家長平時應多留心。如果寶寶出現(xiàn)以下情況大家應多關注,比如脾氣變壞、變得頤指氣使,突然一入園就哭鬧,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看到你表現(xiàn)得很委屈等。另外,孩子突然情緒反常也有可能是寶寶生病的前兆,大家要重視起來。

★ 看老師的表情不對

從寶寶看老師的眼神里,大家能感覺到老師對待寶寶的態(tài)度好不好。如果寶寶面對老師的時候,出現(xiàn)眼神閃躲或者低頭不敢看老師,大家就要多注意了。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只要寶寶還是很喜歡老師,就說明他在幼兒園沒有問題。有的老師雖然比較嚴厲但也是為了孩子好,大家別太苛求。

兩個技巧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

如何從寶寶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里的真實情況呢?達媽教大家一些小技巧,大家趕緊來學學。

? 啟發(fā)式提問

大家可以這么詢問寶寶:“寶貝,幼兒園里有很多玩具,有很多小朋友和老師陪你一起玩,你很開心吧?”不管寶寶如何回答,大家可以進一步往下問:“你玩了哪些玩具啊?為什么開心(不開心)?”接著還可繼續(xù)問:“玩這個的時候,有沒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老師說了哪些話?”

這樣啟發(fā)式的提問不但可以讓寶寶說出實話,而且能鍛煉他的語言能力。如果孩子不愿意說,要趕緊跳過轉移話題。

? 誘導式扮演

大家可以和寶寶玩角色扮演游戲,誘導他把在幼兒園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比如讓寶寶扮演老師、自己扮演小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寶寶會自然而然的把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事情展現(xiàn)出來,從而使大家了解寶寶在幼兒園里的真實情況。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認為把寶寶送進幼兒園就完萬事大吉了。作為寶寶最親近的人,你要時刻關注寶寶的述說和暗示,及時了解他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請相信,不管在什么地方,心存惡意的幼師畢竟還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幼師都很有師德很有愛心。希望所有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還在為寶寶不好好吃飯傷腦筋?三大招讓孩子愛上在幼兒園進餐


進餐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經常在放學的時候聽到家長問:“今天孩子自己吃飯嗎?有吃完嗎?會挑食嗎?……”

可現(xiàn)在多數(shù)幼兒都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在家多是成人喂食的,甚至是追著喂,哄著吃。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幼兒園里吃好喝好,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呢?

以下為我園的經驗總結,供大家參考,引導和激勵幼兒自主而快樂地進餐。

一、進餐前

??1. 美食推薦,讓幼兒參與食譜制定。

以前:幼兒的菜譜制定由幼兒園的醫(yī)生來全權代理,幼兒沒有自主權,喜歡或者不喜歡都得接受。

現(xiàn)在:在每個班級開展了“每周美食推薦”的推選活動,孩子從幼兒園的每日菜品中推選出最喜愛的蔬菜、海鮮、湯品和點心,到了月末每個班級把孩子們推選出來的“最愛美食”呈送給醫(yī)生,供參考。醫(yī)生在制定菜譜時就可以適當?shù)靥暨x幼兒喜愛的菜品制定食譜。另外,還在幼兒園網(wǎng)站上邀請家長推薦幼兒在家喜愛的食物,挑選適合的進行安排嘗試。在菜譜的制定上體現(xiàn)了幼兒的參與性。

??2.食譜播報,激發(fā)幼兒對食物的熱愛。

以前:幼兒到了吃飯時間才了解今天要吃的菜品,對所吃的食物的了解經驗有限,幼兒對食物的喜好標準單一,很難改變挑食習慣。

現(xiàn)在:我們開設了“食譜播報”活動。根據(jù)不同的年齡層次開展不同形式的“食譜播報”。

大班幼兒以幼兒提前準備,輪流播報菜品以及相關食物的營養(yǎng),對人體的重要性,食物趣聞等。通過同伴之間的介紹和推薦,幼兒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同時也讓中大班的幼兒有了表現(xiàn)鍛煉的機會。

中班的幼兒則考慮到幼兒能力差別,鼓勵部分能力強的幼兒嘗試參與播報,主要由老師主持為主。通過談話、現(xiàn)場演示、多媒體、圖片、視頻等多元化的手法為幼兒推介當天的食譜。

而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說教的方法對于小班幼兒是很難起作用的。朗朗上口的兒歌,生動形象、不斷變化的故事,是幼兒所喜歡的活動之一,適合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學習特點。因此小班的老師通常會選擇或自編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兒歌、故事等引導幼兒樂意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故事《長不大的貝貝》,通過討論孩子們知道了不吃飯和挑食會長不大,不聰明,學不到本領。再比如,通過孩子喜歡的動畫角色作為榜樣引導孩子:“這個蔬菜是喜羊羊最喜歡吃的,喜羊羊吃了這個蔬菜才那么厲害,每次都把灰太狼趕走。寶寶要不要向喜羊羊一樣厲害啊?”

我們根據(jù)幼兒的不同層次,開展不同方式的介紹每日的菜譜,在情感上促進幼兒對食物的喜愛,也改善幼兒的挑食習慣。

??3.自由結伴,允許幼兒和喜歡的同伴進餐。

以前:孩子各自坐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上進餐。

現(xiàn)在:鼓勵幼兒可自由選擇座位,選擇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同進餐,教師只在幼兒請求幫助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幼兒和自己喜愛的同伴一起心情很愉悅,能有效增加食欲,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也使得進餐變得有趣,充滿了新鮮感。在愉悅的心情中進餐自然胃口大開。

??4.?氛圍營造,創(chuàng)設溫馨的進餐環(huán)境

以前:餐桌就是課桌。

現(xiàn)在:每到吃飯時間,餐桌變美麗了,變溫馨了。保育員老師會在餐桌上鋪上了色調溫馨的桌布,軟玻璃壓在桌布上,又美觀又使用方便,中間再放上一盆孩子們自創(chuàng)的插花,美美的,好溫馨,好浪漫。吃飯成了一種美的享受。心情瞬間變好。胃口自然會好。

二、進餐中

??1.自助式用餐,改變進餐形式。

以前:由保育員分發(fā)飯菜一人一份。

現(xiàn)在:中、大班幼兒采取自助進餐的形式,利用幼兒園配備的取餐工具學習自主取餐。從“等待用餐”轉變成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兒自己動手拿餐具、盛飯菜、端碗盤、品嘗食用、送餐具、維護衛(wèi)生等,從而享受、體驗自助式午餐的整個過程。

經過了自主用餐的實踐,中大班孩子逐漸實現(xiàn)了就餐環(huán)節(jié)的自我服務。他們很喜歡自主進餐,吃多少盛多少,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也節(jié)約了時間。孩子們的吃飯速度和飯量有了明顯的增加,也逐漸感受到了謙讓與協(xié)作的重要性,孩子的能力比以前提升了不少,而且更加自信了。

??2.正面引導,制定兒童本位的進餐規(guī)則。

以前:看到孩子邊吃飯邊說話或者飯菜掉到桌上,就立即糾正。“快吃”、“保持桌面干凈”等。

現(xiàn)在:教師多給幼兒一些吃飯時間,不在進餐中處理有關紀律的問題。允許幼兒在不打擾他人的情況下與旁邊的好朋友共同討論今天的菜色。在進餐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糾正。

同時,教師積極引導,采用榜樣示范法。利用幼兒“愛表揚”的特點,利用集體的氛圍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請吃飯干凈整潔、動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吃飯樣子給大家看,讓幼兒明白自己動手吃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從而讓依賴性強的幼兒開始自己動手吃飯。

老師不強迫幼兒進食,不用嚴格的紀律約束,而是通過情緒狀態(tài)的調整,促進幼兒食欲,尤其是體弱的孩子,為他們創(chuàng)造進餐氛圍,有助于保持幼兒良好的進餐情緒,讓他們在溫馨的氛圍中進餐,才能讓孩子們愉快的把食物吃完,才能促進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3.音樂渲染,營造溫馨餐廳氛圍。

以前:進餐時保持安靜,教室里是枯燥而單調的沉靜。

改變后:在幼兒進餐過程中可以用錄音機放輕的音樂,營造一個溫馨美妙的大家庭餐廳的氛圍。孩子們在音樂的氛圍中情緒穩(wěn)定,心情愉悅地進餐。

三、進餐后

??1.豐富餐后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進餐動力

以前:餐后活動由老師來指定統(tǒng)一的內容。

現(xiàn)在:教師根據(jù)班級情況和幼兒的自主意愿推選出豐富的餐后活動項目,幼兒餐后可以自由選擇游戲的內容。教師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與同伴融洽交往、師幼積極互動的場所,使幼兒在語言能力、知識經驗、人際交往等方面有所發(fā)展。同時,因為有了豐富的餐后活動吸引幼兒關注,幼兒在進餐時更有“盼頭”,可以讓幼兒更有目標感,進餐時避免拖拉磨蹭。

??2.?評選值日生,增強幼兒的服務意識。

以前:幼兒只需要餐后自己把餐具送到指定位置,完成簡單的自我服務就可以。部分班級有設置值日生但是形同虛設,并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同時由于管理不善,值日生也時常會倦怠現(xiàn)象。

現(xiàn)在:引導幼兒爭當值日生,為值日生設置餐后的不同分工,使值日生各司其責,提醒幼兒餐后各項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重點關注值日生服務態(tài)度,設置值日生的激勵機制,讓值日生享受特權,比如可以參與管理小朋友當老師助手、可以優(yōu)先選區(qū)域等等積極的獎勵,讓幼兒以當值日生為榮。

進餐環(huán)節(jié)是幼兒生活環(huán)節(jié)的一個小小組成部分,卻蘊含著著這么多的智慧和細節(jié)。我們致力于創(chuàng)設以兒童為本位的生活常規(guī),創(chuàng)設人文化的和諧氛圍,旨在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進餐時感受到進餐的愉悅,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形成文明的進餐禮儀,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感悟,在學習中體驗。

改善孩子不好好做作業(yè)的妙招


01

孩子寫作業(yè)時,您在做什么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jiān)督孩子, 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薄皠e磨蹭?!薄安粶士措娨暎煤脤W習?!?/p>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p>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 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

結果:孩子心態(tài)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02

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拖拉、不專心,

該睡覺了,作業(yè)卻沒寫完。

您會怎么做?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么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p>

結果:孩子并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 。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適當?shù)刈尯⒆映袚约旱男袨閹淼囊恍┖蠊?/p>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后悔,心里想:“這下完了,怎么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yè)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p>

03

孩子一直看電視,

不睡覺也不寫作業(yè),

您怎么做?

錯誤做法: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yè)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里恨你,說你是暴君。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yè)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shù),到時間就關電視?!彪p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yè)。

04

孩子作業(yè)寫得潦草,

您怎么做?

錯誤做法:發(fā)火:“怎么寫得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生氣地把孩子的作業(yè)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guī)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guī)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guī)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焙⒆訒ψ约撼錆M信心。

05

引導孩子靜心寫作業(yè)的十步流程

第一步,準備。

準備分兩部分,首先是生理準備,如吃零食、上廁所;其次是物理準備,讓孩子自己提前把該用的學習用具都準備好。

第二步,靜心。

簡單的方法是深呼吸幾次,不要覺得這個行為微不足道,當孩子養(yǎng)成習慣后,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要寫作業(yè)了”。

第三步,回憶。

拿出一張紙,我們把這張紙稱作“回憶紙”,讓孩子回憶一天講了哪些知識,語文和數(shù)學分別講了幾個重點,把重點寫在這張紙上。這個步驟相當于考試前的復習。

第四步,預計時間。

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讓孩子預計一下自己寫作業(yè)的時間,做到心里有數(shù),就會有緊迫感。很多家長總說孩子寫作業(yè)慢,關鍵是沒有時間標準。

第五步,記錄開始時間。

讓孩子自己記錄開始時間,或由助記錄。

第六步,正式寫作業(yè)。

正式寫有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

第七步,記錄結束時間。

第八步,統(tǒng)計實際作業(yè)時間。

①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了解自己的真實情況,預計作業(yè)時間會越來越準確。

②因為有了實際時間,就大致有了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標準。

③做到孩子和家長心中有數(shù),以這個時間為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yè)的速度。

第九步,檢查作業(yè)。

家長千萬不要幫助孩子檢查作業(yè),我們要幫孩子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而不要替他檢查作業(yè)。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第十步,預習明天的課程。

家園共育:孩子不好好吃飯?看資深幼師給你小妙招


很多媽媽有這樣的疑惑:寶寶在幼兒園能夠乖乖地吃一整碗飯,但回到家里就總是調皮搗蛋,要他安靜把飯吃完真是比登天還難,想要寶寶好好吃飯,媽媽怎么辦好呢?資深幼師親自“授課”,教你應對不肯吃飯的頑皮小寶貝。

1.搗蛋型

幼兒園里總有一些小孩精力旺盛,即使在吃飯的時候也不忘搗蛋本性。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發(fā)出狼一樣“嗷嗷”的叫聲,一會抓著湯匙或筷子“叮叮當當”敲碗。

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而且他們并不明白吃飯意味著什么。當他被周圍的熱鬧環(huán)境感染,就很容易興奮起來,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發(fā)出怪聲音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家長不妨在飯桌前先給他做好思想工作,告訴他坐在飯桌上將要干嘛,讓他乖乖的坐著。如果他的搗蛋已經影響到大家吃飯,你可以告訴他:“吃飯要安安靜靜哦,吵吵鬧鬧爸爸會吃不下飯的。沒吃飯就沒有力氣工作,更沒有力氣帶你去游樂園玩喔!”

2.游走型

一些寶寶容易坐不定,一到吃飯時間就興奮得走來走去,家長只得追著他跑來跑去。每次吃飯都跟打游擊戰(zhàn)似的,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孩子還是不肯乖乖地坐下來填飽肚子。

每個幼兒園總有幾個孩子特別好動,趁我們不注意就跑來跑去,追逐嬉戲。這樣的情況下,追著他跑是沒有用的,他會認為這是一個追人的行為,反而會越演越烈。

建議家長如果看到他吃了幾口就跑開,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說:“好了,寶寶吃飽了?!比缓蟀淹胧盏簦灰獡乃圆伙?。你必須讓他明白,在吃飯時間玩耍不乖乖坐下來吃飽飯就只能餓肚子。有過餓肚子經驗,他下次便不敢亂來了。

3.邊吃邊玩型

在幼兒園,用餐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寶寶吃飯時不專心,很可能在寶寶還沒吃飽時,用餐時間就已經結束,要開始進行別的活動了。所以沒吃完飯的寶寶只好餓肚子了。在家里,很多家長就沒有注意讓寶寶保持吃飯的專注性,所以一些寶寶會在吃飯時間看電視,或者玩玩具,玩幾下就吃上幾口,往往一頓飯要吃一個多小時。

吃飯不專注,邊吃邊玩這是最不可取的飲食方式。建議家長可以給寶寶限制一個合理的時間,如40分鐘,之后全家要一起出去散步或者看動畫片,寶寶為了不錯過散步或看動畫片的機會,就會專心吃飯了。

在家里最好能在固定的地點用餐,飯廳純粹的用餐環(huán)境,會使寶寶不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還有助于寶寶形成條件反射,同時家長也應該把玩具收起來,把電視關掉,避免分散寶寶注意力。

4.慢吞吞型

幼兒園每個寶寶的個性不同,吃飯的快慢也很大差異。一些寶寶即使吃飯很專注,但還是吃得比較慢。不過我們都有充分預留時間給每位寶寶,不會強迫他們吃快點。不過有些寶寶是有意識地慢吞吞,咽下了這一口,那一口還不知要隔多久才會送到嘴里,一把勺子在碗中撥過來撥過去。這種情況要想辦法讓他趕上其他小朋友的進度。

寶寶都有愛玩好勝的特點,可以將吃飯當作小游戲或比賽,讓寶寶有意識地加快吃飯的速度。比如讓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寶寶坐一起,然后讓他們比賽看誰先吃完飯,先吃完的表揚一下,或者獎勵一朵小紅花等。

在家里做這個小比賽的時候,家長不妨將寶寶的食物切小一些,方便咀嚼吞咽,以免因為好勝心強而發(fā)生嗆食危險。

育兒觀念: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在幼兒園受到了冷暴力


育兒觀念: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在幼兒園受到了冷暴力

幼兒老師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喜好,并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得到他的喜歡。那么當你家寶貝不幸成為老師不喜歡的那一個,你要如何判斷你的寶貝是不是受到了該老師的冷暴力呢?

這個就需要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了。許多家長把孩子接回家后,什么事也不管什么事也不問。實際上,家長把孩子接回家,就要開始和小朋友交流了。

例如,需要問小朋友在學校里表現(xiàn)怎么樣,有沒有惹事,有沒有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吵架,或者是老師有沒有夸獎你,老師有沒有責罰你,你在幼兒園里都做了什么,學到了什么等等,都是家長需要問的內容。

因為在這樣的交流和談話中,你才能發(fā)現(xiàn)你家寶貝是不是受到了老師的冷暴力。如果你的孩子說出以下的話,你就得要好好考慮要不要找幼兒老師好好聊一聊了。

做為老師,他應該每天要和每一位小朋友聊幾句的,不管是說什么樣的話,都要說。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老師一天都沒有和我說話,也沒有提問過他問題,那可能就是老師不喜歡你家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老師對他愛搭不理的,就算他再吵再問問題,老師也不主動去回答,甚至會表現(xiàn)得相當反感。老師不管孩子做錯事還是做對事,只要與他心思不一致,他就開始大吵大罵,甚至是用威脅的語言來攻擊孩子。

當家長和孩子開始聊老師時,如果孩子非常極力地逃避,甚至是開始哭鬧時,證明你的孩子可能在幼兒園里受到老師不公平的待遇了,因為孩子已經非常害怕老師了,你看,只要你一提老師的名字,他就嚇到哭鬧了。

以上幾點就是孩子在幼兒園里受到老師冷暴力的表現(xiàn)。實際上,對于幼兒老師來講,提升自己的素質是十分有必要的。

育兒心得:當一個好孩子也一樣不容易


朋友把孩子帶來我家玩,也是個男孩子,跟森森上一個年級。在我的記憶里,她的孩子一直比森森個子高,大約高出半個頭的樣子??墒钦驹谝黄鹨槐?,小哥兒倆居然一般高了,老公讓他們兩個脫去鞋子一量,都是1米21點5。我很詫異,我的森森居然在不知不覺間長高了這么多。這也讓我對他的教育進行了反思:不要總覺得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好,其實教育和長個子一樣,都是潛移默化的,不為人一眼就明了的,所以不要鼠目寸光地盯著孩子的眼前,反復地糾纏孩子目前的不足,只要你是真心愛孩子的,并且是個有心的媽媽、細致地媽媽,孩子會在不遠的未來給你滿意地答案。

朋友兒子走后,我對森森說:“你看,你有你的長處,他有他的長處,你們之間要相互學習!”

1、玩指數(shù)字游戲,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居然得到5朵花,真棒!

2、半小時穿針游戲,居然穿進去10根針。要知道第一天是什么也沒穿進去,而且還在不斷地抱怨。就是以后做一件事時還要再專心一點,不要隨便講話。

3、把早上的碗都洗了,教他怎么整理碗和抹灶臺。

4、晚上吃過晚飯,和瑤瑤在樓下玩潑水的游戲。

5、由于中午沒睡覺,8點鐘就上床,看看書,8點半睡覺。

感想:家庭教育是一件很費心、很用心的事,不責罵、不埋怨、不批評,要知道,當一個好媽媽不容易,當一個好孩子也一樣不容易?。?/p>

如何判斷英語特色幼兒園


1、幼兒英語聽說能力是衡量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評價重心

聽和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幼兒期英語教育的重心,幼兒的英語聽說水平也是評價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重心。幼兒期的語言習得最初是從聽開始的,繼而嘗試運用口語交流,而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則是在幼兒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在聽說的基礎上發(fā)展的,外語習得也不例外。幼兒期是語音的關鍵期,幼兒對語音的敏感使其容易獲得第二語言的覺知,幼兒有大量的機會“聽”英語并能理解含義,不僅能夠培養(yǎng)語音意識,也是進一步交流的基礎;“說”作為語言輸出的主要方式,不僅反映了幼兒對輸入信息的理解,也代表了幼兒外語信息加工的水平,成為外語學習的關鍵一環(huán)。同時,“說”也是幼兒運用外語的主要形式,體現(xiàn)了語用價值。因此,對幼兒英語聽說能力考察應是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中考察幼兒的聽說能力主要通過幼兒英語水平測試的“聽”和“說”項目實現(xiàn)的。

2、幼兒日常生活的交流能力是衡量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關鍵

外語學習的目的是運用,外語語用研究認為幼兒的外語學習本身應當在運用中進行。幼兒的學習又是通過日常生活整合的,因此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進行會話是語言習得的目的和手段。而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語用能力本身又是建立在聽和說的基礎上,因此對幼兒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考察是對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基本聽說能力的更高層次的考察。本研究中對幼兒日常生活英語交流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通過幼兒英語測試的“日常交流”項目實現(xiàn)的。

3、幼兒多元文化意識及知識是衡量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深層次要求

通過幼兒園英語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豐富幼兒的多元文化知識,是幼兒園英語教育的更深層次的目標,也是衡量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指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幼兒的英語學習同時也通過顯性或隱性的途徑了解了異域文化,從而使其了解異域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差異,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以及開放和兼容性格,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以適應多元社會、國際化的要求。外語的文化教育同時也是對外語教育自身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其脫離語言單純的工具意義,而對幼兒的學習更有價值。鑒于語言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應成為幼兒園英語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主要是通過與幼兒英語水平測試中的語言文化部分完成的。

相關推薦

  • 六個細節(jié)判斷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近來,頻頻曝光的多起幼兒園虐童事件讓家長們感到憤怒和恐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孩子們呢?首先大家必須得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如何,這樣一旦有問題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這里有一些自行判斷的方法,...
    2021-09-22 閱讀全文
  • 還在為寶寶不好好吃飯傷腦筋?三大招讓孩子愛上在幼兒園進餐 進餐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經常在放學的時候聽到家長問:“今天孩子自己吃飯嗎?有吃完嗎?會挑食嗎?……” 可現(xiàn)在多數(shù)幼兒都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在家多是成人喂食的,甚至...
    2020-01-13 閱讀全文
  • 改善孩子不好好做作業(yè)的妙招 01 孩子寫作業(yè)時,您在做什么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jiān)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薄皠e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正確...
    2021-05-08 閱讀全文
  • 案例:不妄下判斷 自由活動時,只見赟赟把文文壓倒在地上,隨后兩人爭執(zhí)打了起來,我見狀很生氣,立即喝止他們,他們也各自回位了。 這事本該結束了,但我還是把他們叫上前來,仔細問明原因。原來文文彎下腰在地上寫字,而赟赟是想叫...
    2021-05-22 閱讀全文
  • 不讓孩子在幼兒園過早的學習 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階段,輕輕松松玩了3年。沒有學過寫字,沒有學過算術,沒有學過英語。那么,在他進小學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一般情況下,他都考不了高分,不會給你帶去榮耀。 這是父母先要做好的幼小銜接準備...
    2021-07-15 閱讀全文

近來,頻頻曝光的多起幼兒園虐童事件讓家長們感到憤怒和恐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孩子們呢?首先大家必須得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如何,這樣一旦有問題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這里有一些自行判斷的方法,...

2021-09-22 閱讀全文

進餐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經常在放學的時候聽到家長問:“今天孩子自己吃飯嗎?有吃完嗎?會挑食嗎?……” 可現(xiàn)在多數(shù)幼兒都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在家多是成人喂食的,甚至...

2020-01-13 閱讀全文

01 孩子寫作業(yè)時,您在做什么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jiān)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薄安粶士措娨?,好好學習?!?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正確...

2021-05-08 閱讀全文

自由活動時,只見赟赟把文文壓倒在地上,隨后兩人爭執(zhí)打了起來,我見狀很生氣,立即喝止他們,他們也各自回位了。 這事本該結束了,但我還是把他們叫上前來,仔細問明原因。原來文文彎下腰在地上寫字,而赟赟是想叫...

2021-05-22 閱讀全文

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階段,輕輕松松玩了3年。沒有學過寫字,沒有學過算術,沒有學過英語。那么,在他進小學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一般情況下,他都考不了高分,不會給你帶去榮耀。 這是父母先要做好的幼小銜接準備...

2021-07-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