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愛哭的彤彤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幼兒園游戲的案例 幼兒園游戲的案例分析 幼兒園案例一:背景
彤彤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一個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老師,對于教育應(yīng)該說是比較重視的??墒峭畢s有兩個讓人不解的地方,一個是容易哭。另一個是發(fā)出奇怪的叫聲。剛接手小二班時,我認(rèn)為那可能是幼兒對于環(huán)境還不是很熟悉,有焦慮的情緒,可是經(jīng)過一個多學(xué)期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那不是一般的入園焦慮的情緒反應(yīng)。于是,我便開始了對彤彤的關(guān)觀察。
二:案例
鏡頭一:
晨談時,我正在對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就在這時,只見坐在前排的彤彤正俯下身體玩鞋子,我看了非常生氣,就一把把彤彤拉了上來。問道:“彤彤,你在做什么?”他低著頭一聲不吭,我拿起他的鞋子向小朋友們問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能不能玩鞋子?”“不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道。這時候陽陽叫了起來:“彤彤不乖,是個壞孩子?!蓖犃撕螅R上哭了起來:“不是不是,我不是壞孩子。我不是壞孩子?!?/p>
鏡頭二:
一天早上,我正在準(zhǔn)備上課用的教具,只聽到一陣哭聲從教室里傳來,我走出一看,彤彤壓在了慧慧的身上,慧慧正在大叫,我大聲呵斥道:“彤彤,你在做什么?給我站起來?!蓖牭轿业穆曇?,趕忙從慧慧身上爬了起來。我走過去站在彤彤面前,彤彤膽怯的看看我。
這時,旁邊的慧慧走過來哭著對我說:“老師,我摔倒了,彤彤還要壓到我身上。嗚~~~~”
我看著彤彤問道:“小朋友摔倒了,你不但不把她扶起來,還要去壓她,你覺得對嗎?以后你摔倒了,也讓其他小朋友來壓你,好不好?”“不要,不要。嗚!~~~”彤彤又哭了。
鏡頭三:
早上,小朋友陸續(xù)來到了幼兒園,彤彤拉著媽媽的手,一蹦一跳的走了進來,似乎很開心的樣子,跟媽媽告別后,我問彤彤:“彤彤,今天怎么這么開心?。俊蓖畬ξ倚α诵?,沒有回答,卻發(fā)出了一種奇怪的叫聲:“嗷~~嗷~~?!薄巴?,這樣叫起來可不好聽?!笨墒撬€是在不停的叫,直到我瞪起了眼睛,他才停了下來。
三:分析和措施
彤彤已經(jīng)是小班下學(xué)期的孩子了,可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哭,這樣的現(xiàn)象就應(yīng)該值得我們老師注意了。我們知道,哭與笑都是人類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適當(dāng)?shù)目抻幸媾c人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像彤彤這種情況的哭,明顯是一種身心發(fā)育遲緩的表現(xiàn)。他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會用哭來發(fā)泄。高興時也一樣,他表達的方式是發(fā)出怪聲,以此來發(fā)泄。針對彤彤的問題,我采取了以下的幾種教育措施(WWw.Zw5000.cOm 作文5000網(wǎng))
1、直接教育法
彤彤是個非常會聽老師話的孩子。但是由于他的年齡偏小,對于老師的話總是似懂非懂的。但我覺得直接教育法對他來說還是有用的。每次當(dāng)彤彤哭的時候,無論是為了什么原因而哭,我都不會馬上批評或者質(zhì)問,而是把他拉到身邊,告訴他,“男子漢是不可以隨便哭的,一遇到什么事情就哭,那樣的孩子不是個勇敢的孩子。如果你受委屈了,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欺負(fù)了,你都可以來告訴老師,老師來替你解決,但是如果你先哭了,老師絕不會來理你的。”平時我也是這樣做的,每次彤彤哭的時候,我都會先讓他停止哭泣,然后再詢問事情的經(jīng)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直接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童化“欺嚇”法
彤彤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把一切的事物都看成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們老師就經(jīng)常會采用一些哄騙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改掉一些壞毛病。對于彤彤的這種情況,我也采取了一種兒童式的“欺嚇”法。每次彤彤要哭時,我就騙他說:“呀!彤彤,你的眼睛怎么越來越小了???肯定是被哭小的。彤彤以后不要再哭了,否則眼睛就要越來越小,到最后彤彤的眼睛就會不見的?!睕]想到,這種方法一試就靈。彤彤馬上止住了哭聲。以后,我一看彤彤有哭的傾向時,我便會這樣對他說。他就馬上不哭了。而且還睜大了眼睛,仿佛在告訴我:“老師,我的眼睛還在,還很大?!闭媸亲屓丝扌Σ坏?。
3、表揚鼓勵法
這種方法是教育的常用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任何孩子都需要老師的表揚與肯定。對于彤彤,我也用了此種方法。每次彤彤有什么進步,我都會及時的表揚,比如:玩方包時,彤彤不小心從上面摔了下來,可是彤彤沒有哭,真是個勇敢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案例:愛哭鼻子的小姑娘
案例描述與分析
清晨,鄭玉和大姨牽著手,小臉陰陰的,慢慢地走了過來,還沒到教室門口,眼淚下來了,她抬起頭,緊緊抓住大姨的衣服:“大姨,大姨……”輕聲地糾纏著什么,大姨連連點頭,嘴里也叨咕著。我迎了上去,鄭玉住了口,手卻抓得更緊了,試圖拉著大姨往回走?!班嵱?,為什么哭呀?”鄭玉看了我一眼,顯得更著急了,近乎哀求地纏著大姨邊哭邊說:“大姨,我要回去,嗯……嗯……”大姨惟恐老師批評她,連忙說:“陸老師,我們到樓下去一趟,待會兒再上來?!闭f著,帶著鄭玉下樓去了?!鞍Α蔽覠o奈地輕嘆了口氣。
鄭玉是個內(nèi)向偏于孤僻的孩子,小班時是哭得較“韌”的幾個孩子,小班第一學(xué)期快近尾聲時,才適應(yīng)了幼兒園集體生活。可是已經(jīng)是中班下學(xué)期了,而且開學(xué)也已兩個星期,依舊每天來園時要哭,不能不引起我們重視。我曾經(jīng)分析過鄭玉的個性,她的先天氣質(zhì)偏于抑郁質(zhì),心理表現(xiàn)為敏感,畏縮,孤僻。但從她的行為,語言,思維各方面分折,卻有其特殊性:鄭玉的自理能力較弱,比如中午吃飯,飯菜都放在桌上了,她卻用手支著頭,一臉不高興地看著飯碗,要是我們要求她:“鄭玉,都上中班了,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要自己吃飯了”她就別過臉,一滴一滴開始掉眼淚了。問她怎么了,不是“菜我不要吃”就是“太多了,我吃不光”但只要老師提出:“鄭玉,老師來喂你?!彼蛷埓笞?,一口一口地把飯菜都吃光了,在家里就更不用說了。她對美工活動和計算活動興趣不高,經(jīng)常犯難地說“我不會?!蓖瓿傻靡埠苈5青嵱竦恼Z言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得很好,口齒清楚伶俐,表達流暢,思維有序,回答問題正確,想象能力也豐富。綜合這些情況,我認(rèn)為鄭玉的先天氣質(zhì)雖然偏于抑郁質(zhì),但其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并不是“弱型”的,相反是屬于“強型”中的“活潑型”這一類型。造成鄭玉種種行為性格問題的,是后天教育影響,尤其是家庭教育影響的結(jié)果,是性格對氣質(zhì)起了制約作用,即性格形成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或改造了某些氣質(zhì)特點。仔細分析鄭玉的家庭情況:她自幼是大姨帶大的,最親最依賴是大姨,父母雖是同住,他們的主要任務(wù)可能也就是給她講講故事,做些交流,吃,穿、睡都是大姨照料的,連假期也跟著大姨回鄉(xiāng)下,(雖然其母親也有寒暑假)。大姨是個盡心盡責(zé)的保姆,但在教育上,不懂或不能象父母那樣要求她,只是一味依著她,任何事一手包辦,所以造成大腦思維發(fā)達,動作行為遲緩,性格自尊又相對孤僻的現(xiàn)狀。
如何使鄭玉的性格變得開朗,主動活潑起來,需要家園配合,共同努力。對于這種類型的孩子,首先確定采取的教育手段是以鼓勵為主,但不能縱容,要求她做的,必須去做,至于做的結(jié)果,不管如何都應(yīng)得到老師的表揚,以滋長她的自信,教師的態(tài)度也會影響別的孩子愿意主動找她玩。對于孩子的家長,多與他們交流,解釋如何對孩子適度的放手,給其適當(dāng)?shù)腻憻挋C會,多與孩子溝通,給孩子更多的時間等等。
隔了幾天,鄭玉帶了頂紅色毛線帽來幼兒園,依舊不太高興,我迎上去,笑咪咪地說:“喲,今天鄭玉帶了頂小紅帽嗎,真漂亮!”這兩天孩子們正在聽《小紅帽》的故事,鄭玉聽了,嘴角不由地往上一翹,整張小嘴臉得意起來。“戴這么漂亮的小紅帽,可是不會哭的噢,來,跟大姨再見,我們給小朋友看看去”鄭玉忘了哭的事,高興地走到一堆女孩子面前。連著幾天,鄭玉都帶著小紅帽來
幼兒園,即使有時候控制不住眼淚,也別過臉去,不讓我看到,我再一夸她,一會兒就好了。怎樣解決鄭玉吃飯難的問題呢?這天,鄭玉又支著頭,撅著嘴,看著飯碗,我故意說“我們鄭玉呀,最能干了,小班的小朋友才不會自己吃飯呢,鄭玉一定會自己把飯菜吃完的。吃完了,給陸老師看看,獎勵她五角星?!编嵱窆怀粤似饋?,可是她不愛吃,過了一會兒,趁我去收拾飯桌的時候,悄悄地把飯菜倒在鍋里了,然后興沖沖地拿著空碗,對我說:“陸老師,我吃光了?!蔽疫€真以為她自己吃完了呢,吃驚地摸著她的頭,笑咪咪地說:“喲,鄭玉真厲害,吃得這么快呀!”旁邊的小朋友叫了起來:“沒有,她把飯菜倒掉了。”“???”這下,我忍住笑了,“鄭玉,你把飯菜倒掉了,那今天可沒有五角星獎勵嘍,不過,要是明天,你能把飯菜吃完,一定會得到五角星的?!编嵱顸c了點頭。第二天吃飯前,我及時提醒了她,果然,她吃完了,也得到了獎勵。孩子良好行為的出現(xiàn),如果及時得到肯定,再次出現(xiàn)或多次出現(xiàn)時,持續(xù)給予不同形式的正強化,就能形成良好的習(xí)慣。有句話這樣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xí)慣;播種一種習(xí)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能收獲一種命運??梢哉f,我們對孩子采取怎樣的教育態(tài)度、教育措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體會與反思
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biāo),《綱要》提出“身心并重”的健康觀,并且進一步認(rèn)為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chǔ),心理適應(yīng)則為幼兒身心健康的關(guān)鍵。我國曾因歷史的原因,忽視過對幼兒心理健康的研究。而當(dāng)前由于經(jīng)濟條件、自然環(huán)境、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等眾多影響幼兒健康的因素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幼兒的生長發(fā)育也出現(xiàn)了新的不良現(xiàn)象,在今后的幼兒健康教育研究與實施中,既要防止單純重視幼兒身體健康,也要防止片面強調(diào)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發(fā)展達到相應(yīng)年齡組幼兒的正常水平,情緒積極,性格開朗,無心理障礙,對環(huán)境有較快的適應(yīng)能力,我國兒科醫(yī)學(xué)專家、幼兒心理和教育專家,認(rèn)為幼兒心理健康的標(biāo)志是:
(1)動作發(fā)展正常。
(2)認(rèn)知發(fā)展正常。
(3)情緒積極向上。
(4)人際關(guān)系融洽。心理不健康的幼兒,
其人際關(guān)系往往是失調(diào)的,或自己遠離同伴,或成為群體中不受歡迎者。心理健康的幼兒樂于與人交往,能與同伴合作,游戲中能夠謙讓。
(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個性中最核心,最本質(zhì)的表現(xiàn),心理健康的幼兒,一般具有熱情、勇敢、自信、主動、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兒,常常具有冷漠、膽怯、自卑、被動、孤僻等性格特征。
(6)沒有嚴(yán)重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如吮吸手指,遺尿,口吃,多動等。
在我們帶班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與眾不同或表現(xiàn)為與集體格格不入的幼兒,比如象鄭玉這樣的孩子。而《綱要》要求應(yīng)為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如何通過我們的教育去影響孩子或者說是進行早期干預(yù),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健康觀的基礎(chǔ)上,有的放矢地實施策略,比如:教育過程中應(yīng)注意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即寓學(xué)于樂,要讓孩子體驗到學(xué)習(xí)的成功感,體會到來自成人對他的肯定,這樣自然有利于良好行為習(xí)慣的反復(fù)、鞏固。又如陳鶴琴先生認(rèn)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yīng)把握時機?!币虼藨?yīng)當(dāng)在盥洗,進餐,清潔,睡覺,鍛煉,游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健康教育的理念,關(guān)注幼兒的表現(xiàn),實施指導(dǎo)策略。再如: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yīng)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就幼兒健康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社區(qū)的積極配合更為重要,否則來自任何一方的消極影響都將抵消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綱要》為我們的教育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行動指南,在貫徹《綱要》實施過程中,的確不斷出現(xiàn)一些新問題,比如:幼兒健康教育的策略如何有利于幼兒積極形成健康行為?教師的指導(dǎo)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如何有利于幼兒主動形成健康行為?如何兼顧幼兒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如何擺正成人保護與幼兒獨立的關(guān)系?等等,需要我們繼續(xù)深思和探討。
案例:哭哭啼啼的丁博童
時間:3月2日
今天早上丁博童小朋友在門口哭泣,在不知情況下,我把他拎了進了教室,請小朋友們同他一起玩游戲,可他依然在哭。于是,我問他“你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哭嗎?”他說“因為我想媽媽了”我教育他說“我們現(xiàn)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不能像小班的弟弟妹妹那樣,早上來到幼兒園哭哭啼啼的了,你說對不對?”他聽了我的話沒有任何的反應(yīng),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有做作任何的事情,也不和小朋友們玩,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不哭了。
時間:3月3日
因為昨天早上的緣故,所以早上我特別的留意丁博童小朋友,看到他還是在門口拎著媽媽哭,依然昨天的樣子,因此我請他的媽媽留了下來,想了解一下他哭的原因,通過和他媽媽的交談我才知道,原來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在家里大便的習(xí)慣,可是這幾天來他早上都沒有便出來,因此在他的心里產(chǎn)生的焦慮,怕在幼兒園上,也怕拉在褲子里,因為他不會把著褲子,所以他才會為此事而哭哭啼啼,不愿意來幼兒園。于是,我告訴他“沒有關(guān)系的,老師和孫姨都會幫你的,”同時我也告訴丁博童的媽媽回家要慢慢幫助他改變習(xí)慣,不要強行,要慢慢地一點點的來,希望我們配合的好,好讓他慢慢的適應(yīng)。同是,我還鼓勵他“老師不會說的,”在這一天中他要求上了三次廁所,可每一次他都沒有上出來。
時間:3月4日
今天早上的丁博童依然在哭,但今天我沒有主動地去拎著他,而是任由他進教師去玩,沒有想到他這次哭的時間就變短了,而且還得到了高主任的表揚“明天我想看到高高興興的丁博童來到幼兒園”我看到他高興地點了一下頭,就不再哭了,哭的時間比昨天時間又短了。
時間:3月5日
今天早上丁博童沒有在幼兒園哭而是高高興興地進了教室,同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我及時在班里的小朋友們面前表揚了他,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哭了,而且還試著在幼兒園里上廁所。
評價與分析:
從這幾天對他的觀察來看,丁博童小朋友是因為心理的壓力太大而造成了影響,怕老師說他,怕自己拉褲子,怕被小朋友們?nèi)⌒?,因此讓他感到難受,而且哭來解決問題,可以疏緩他的緊張情緒而已。
對于這樣的幼兒在第二天我采取了忽略他的方式,不讓老師的語言及動作影響他,讓他感到自己的行為是錯的,在被老師無形的看管著。因此我采取了忽略的方式和適當(dāng)?shù)墓膭?,使他的壓力一天天的減少,直到現(xiàn)在上幼兒園已經(jīng)不再哭哭啼啼的了,也不再提那件事了。因此,我認(rèn)為對某件事情解決的方法是不同的,有時要積極,有時對幼兒要用消極的方法,不能一味的鼓勵也要適當(dāng)?shù)暮雎运麄?,給他們自由的空間,去疏緩和減輕幼兒的壓力。
案例:娃娃怎么哭了
早餐過后,幼兒進入活動區(qū)游戲。不一會兒,梁依依向我告狀說:“娃娃家的小朋友把玩具扔了一地。”我走過去一看,娃娃家可謂是盆朝天,碗朝地,一片狼籍。我請小朋友把家收拾整齊,可是沒人理我。我看了看被扔在地上的娃娃,辦法來了。我走進娃娃家經(jīng)聲說到:“你們聽,使水哭了?”小朋友們立即安靜下來,隨我左看右看。我抱起娃娃問道:“寶寶,你為什么哭呀?”并把耳朵貼近娃娃,好像聽明白了什么似的,點了點頭和小朋友說:“剛才娃娃想去公園玩不小心踩到鍋蓋上把膝蓋磕破了,正疼著呢!”“你們快些把鍋和刀叉收好,別再讓她哭了,好嗎?”。話聲一落,小朋友就開始收拾玩具了。燕倪邊收邊說:“寶寶別哭了,我來給你揉揉就不疼了?!边^一會兒,玩具收好了,幼兒又開始了新的游戲。
點評
托班幼兒心理活動帶有明顯的直覺性,并且常喜歡把想像當(dāng)做現(xiàn)實,教師用擬人化的口吻,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使幼兒能夠很快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引導(dǎo)幼兒既開展了游戲又培養(yǎng)了好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