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科學活動大變小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 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

小班科學活動大變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yǎng)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通過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變小教案吧。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著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yún)⑴c各種各樣的勞動,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為此,我根據(jù)幼兒的學習特征,選擇了幼兒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如黃瓜、青菜、胡蘿卜、蘋果等),引導幼兒運用目測區(qū)分物體的大小,并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改變物體的大小,發(fā)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滿足幼兒參與勞動的愿望。我還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以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由于活動中幼兒要接觸小刀、剪刀、湯匙等工具,因此應事先準備一些創(chuàng)可貼、消毒藥水等,并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確保幼兒的探索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yǎng)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方肉、豆腐干、青菜、胡蘿、蘋果、茄子、大蒜、切成兩半的西瓜等。

2.各種工具:湯匙、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孩子們認識大部分的食物,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名稱。說到大蒜時,有一個孩子說:“這是饅頭?!庇谑?,教師就引導幼兒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喚起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得出“這是我們吃過的大蒜”的結論。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里去嗎? 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有的幼兒不會表達,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他用語言表述;有的幼兒已能清楚地說出“能”或“不能”,教師就進一步引導他說說“為什么”;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p>

師:怎樣才能把東西放進去呢?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反應適當?shù)剡\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當幼兒看到教師將食物剪小時,興奮地拍起手來:“變小了!變小了!”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并把食物放進瓶里。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并幫助幼兒記錄。剪刀可以剪菜葉,但剪不動菜梗,于是忙忙又去拿刀。史文一直用刀切胡蘿卜。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嘗試用刀切蘋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點皮。星星說:“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師邊觀察幼兒操作,邊用瑯瑯上口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如:“變變小,放進去?!庇捎谛∧挲g幼兒常常用語言指導動作,所以他們會邊操作,邊和教師一起重復,這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理解“大”“小”的概念??吹接械挠變河眉舻秾⒉巳~剪小,教師便有意識地提問:“你用什么把什么變小了,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如他們用剪刀剪土豆,用湯匙切菜,教師便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較容易“變”。有個別幼兒自始至終使用一種工具,教師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兒放回原處,要幼兒用抹布擦手等,并及時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共同探討。

①討論問題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進瓶里的?

有的幼兒說:“我把它變小了。”教師便進一步提問:“你是怎么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較清楚地表達過程,教師以繪畫的形式為幼兒記錄。

②討論問題二:刀是什么樣子的?刀是孩子們?nèi)粘I钪薪佑|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具。當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刀是什么樣子時,一些孩子說出“刀是很快的”,有兩個幼兒用手指著刀最鋒利的地方,表現(xiàn)出“很可怕”的樣子。

教師通過繪畫(如圖),強調(diào)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同時,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里用的刀和家里用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訴孩子教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萊的刀有危險,不能玩。教師還準備了一份告家長書,及時將活動信息告知家長,以便家長為幼兒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活動反思:

運用工具,模仿成人的動作,是兩歲半幼兒非常熱衷的活動。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做中學”的理念設計了這一活動,并在活動中體現(xiàn)了教育目標。值得稱贊的是教師十分耐心地幫助幼兒運用他們能理解的圖畫形式做記錄,這為幼兒將來自己記錄作了很好的鋪墊。教師還有意識地在活動過程中貫穿安全教育、家園合作理念,以確保幼兒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huán)境中獲得發(fā)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托班科學活動:《大變小》


活動目的:1、通過活動認識一些常見的工具,并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2、通過在操作過程中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準備材料:1、各種食物:黃瓜、青菜、胡蘿卜、蘋果、大蒜、香蕉》2、各種工具:剪刀、塑料刀、瓶子、一塊抹布和一個框子。指導過程:(一)開始部分:1、認識各種食物。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拿出水果和蔬菜來,逐個給孩子看。試著讓孩子們說出名稱、外形特征,讓他們說出例如黃瓜屬于蔬菜、蘋果屬于水果。)2、變魔術,激發(fā)幼兒興趣師:“接下來馬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小朋友仔細看!變!變!變!你們看我變出什么東西來呢?這些漂亮瓶子里都裝了什么呢!”(讓孩子們猜出是哪一種蔬菜或水果)3、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里去嗎?(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梢阅贸鎏O果試著放進瓶子里,讓孩子們觀察為什么放不進去,個別孩子在教師的幫助下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提問:“請小朋友猜猜瓶子里的東西是怎么裝進去的?”(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反應適當?shù)剡\用一些動作提示,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準備好瓶口不一的瓶子,拿出蘋果示范一邊切一邊說出方法(怎樣切)讓他們知道大塊的要放進大的瓶口里小塊的放進小的瓶口里。大蒜可以先用剪刀剪開,然后再剝開。(二)基礎部分:1、教師啟發(fā)幼兒思考如何改變物體大小師:“爸爸媽媽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刀子、剪刀、還有瓶子(出示給幼兒看)。今天你們也來當小魔術師,我們一起來變魔術,看看要怎樣才能把桌子上的東西放到瓶子里去,等一下我要看看哪個聰明的小魔術師懂的把桌子上的東西裝進瓶子里,好!小魔術師們?nèi)ピ囋嚢桑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師:“真棒!你懂的怎樣變魔術。真聰明,你懂的把東西變小然后在放進瓶子里?!保?)教師引導幼兒將物體放進瓶子里師:“剛剛馬老師發(fā)現(xiàn)XX魔術師與XX魔術師很棒!他們懂的怎么變魔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變魔術的。哦,他知道把大塊的放進大的瓶口里,小塊的放進小的瓶口里”3、師幼共同探討。1》問題一:你是怎樣把食物變進瓶子里去的?(引導幼兒說出可以把東西變小,用什么工具變小舉例說明,例如蘋果是怎樣變小的用到什么工具、大蒜是怎樣變小的用到什么工具)2》問題二:刀是什么樣子的?我們要怎樣切才不會切到手呢?(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訴孩子們幼兒園尚可提供的刀是安全的,但是家里切菜的刀是有危險的,不能玩。(三)結束部分:自然結束師:“小魔術師們真能干!都在變魔術,那魔術師的本領在哪里呢?我們一起漂亮的瓶子送給爸爸媽媽吧!”師;小朋友看看桌子上很亂,我們一起來清理干凈好嗎?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紙片變變變》


活動名稱:紙片變變變活動目標:1、在折折、剪剪、貼貼中,引導幼兒理解紙片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2、體驗成功的喜悅?;顒訙蕚洌杭舻?膠水 手工紙 紙房子模型 PPT活動過程:一 導入1.(手拿哭泣紙娃娃)今天我們大二班來了一個朋友,看看它是誰?(紙娃娃)看一看,你們覺得紙娃娃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它為什么會難過?小結:紙娃娃很想像我們的小朋友一樣每天開開心心的到處走來走去,看看我們美麗的幼兒園,看看我們美麗的世界。可是你看,(教師立起紙娃娃)紙娃娃根本就站不起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它嗎?誰來說說看。二 第一次操作1.現(xiàn)在后面有很多紙娃娃,請你們?nèi)觿幽X筋,讓紙娃娃站起來。希望你們每個人成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樣哦。(要求:不用搬好小椅子,雙面膠的膠帶仍在托盤里面,你的成果放在前面的白桌子上)2.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覺得有幾個方法蠻特別的,我們來請這些朋友來介紹一下(幼兒來介紹好方法)給他們一點掌聲,真聰明3.你們幫紙娃娃想了那么多的好方法,看看,紙娃娃的表情變的怎么樣啦?(開心了)你們真棒!三 平面和立體的關系1.接下來,黃老師想帶你們?nèi)ヒ粋€神奇的地方,請你們把小眼睛閉起來,不閉起來就不能到神秘的地方咯(拿出紙城堡模型)2..看,是什么地方?原來是紙城堡,這些紙城堡也是紙寶寶,他們和之前的紙寶寶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朋友說這個屋頂是三角形的,你們同意嗎?(手拿手工紙)剛才我們拿到的手工紙寶寶什么形狀?(正方形)(折成三角形)現(xiàn)在是什么形狀了?(三角形)看看,你們覺得這2個形狀是不是一樣的?哪里不一樣了?小結:一個是平的,一個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可以看出它的形狀,我們叫它立體的,我們一起說說看"立體的"這些都是平平的,這些小房子都是立體的,所以這些平平的紙我們叫它"形",正方形長方形 這些立體的我們叫它 "體"6.讓我們找找看,正方形的好朋友正方體會是哪個?你們看,正方形只能扁扁的躺著,可是正方體全是什么角度都可以看到的。這個能站起來的我們叫它正方體。 那這個呢?(長方體)那我再來問問你們,(拿出屋頂)這個叫什么體呢? 像個帽子一樣的,這個下面是圓圓的,上面是尖尖的,它的名字里肯定有個圓 字,上面呢像個小錐子一樣,會是圓什么體呢?聽到了嗎?叫什么?(圓錐體)你們生活當中還看到過什么是圓錐體的?(帽子,屋頂,火箭的頭,夏天吃的冰淇淋筒)我們看看這個城堡有幾個圓錐體?(圓錐體有2個條件,上面是尖尖的,下面是尖尖的,雖然是扁的,但是也是圓錐體)7.黃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這些紙城堡其實是用一張紙扁扁的紙的圖形變成的,但是如果你們用剪刀剪一刀的話,他們就會變成"形"了,剪之前我想請你們先猜一猜,正方體剪一刀會變成什么形呢?長方體呢,你們覺得剪一刀會變成什么形呢?8.后面黃老師放了很多的正方體,長方體啊等等。請你們?nèi)退麄儎觿有∈中g,記住只能剪一刀,讓他們變成形。之后把你們的作品拿在手上,做到座位上。9.好,你們都成功了嗎?接下來我請小朋友來說說,剛才我找了一個什么體變成了一個什么形?我們看看對嗎?給他一個掌聲 原來長方體剪一刀還是長方形,剛才有個小朋友剪到一個形,說我剪到了一個半圓形,這是什么形呢?像一把什么一樣?(扇子)(所以叫扇形)10.其實我們生活當中也有許多東西都是由扁扁的紙變成立體的之后做成的,都變成了很有用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都認識嗎?小結:紙的用處其實非常多,我們回去之后也去找一找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是用紙變成的好嗎?

幼兒園科學變大變小


小班科學變大變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初步感知一些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變大變小教案吧?;顒幽繕?/p>

1.初步感知一些物體的可變性。

2.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氣球(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木耳、茶葉、胖大海、扇子,手工紙、毛巾、幻燈片。

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禮物?(巴拉魔仙棒) 請魔仙棒帶我們到魔仙城堡?!?/p>

第一部分:讓孩子體驗氣球變化帶來的快樂。

1.魔仙城堡里有好多會變的東西,你們想玩嗎?你能讓氣球變大嗎?(每人一個氣球試一試)

2.小朋友使勁往氣球里吹氣,氣球會變大。有的小朋友力氣太小,沒能讓氣球變大,怎么辦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誰還能想個別的辦法讓氣球變大?(往氣球里面充水、用打氣筒往里面打氣等)

3.小朋友能讓氣球變大,但你能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嗎?用什么方法讓大大的氣球變???幼:把手松開氣球就變小了

第二部分:經(jīng)驗提升:什么東西會變大或變???

4.魔仙城堡里除了氣球能夠變大變小,還有好多東西能夠變大變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吧!

出示:木耳、茶葉、胖大海(加入水)——變大;

雨傘、被子、紙(折疊)——變小。

5.提問: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東西都會變大變???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周圍有這么多的東西會變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會變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自己身體或身體某部分“變大”或“變小”的快樂。

6.你們想變嗎?可是我們哪兒能變呢?(身體、眼睛、手、嘴巴等)

7.和魔仙棒一起游戲:變大變小。

第四部分:延伸活動

8.現(xiàn)在我們就拿著魔仙棒用睜得的大大的眼睛到院子里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能變大變小的東西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追求一種“寬松、自然、科學、愉快”的活動氛圍,讓孩子在與合作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這是我在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忠旨。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出來的快樂超出我的想象,連平時最不愿意動手的李雨成都在那忙的不亦樂乎,看來我們應該注重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進行科學學習,比為了追求知識的掌握去灌輸和強化訓練要效果要好的多。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并根據(jù)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xiàn)象。

3、體驗自己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

3、ppt、牛奶一瓶(裝在透明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shù)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哇,是什么呀?我們來看看,瓶子里有什么?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如果幼兒說是白色,可以拿牛奶出來比較,說明水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寶寶是透明的。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變變變的游戲,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里的顏料)

師: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好玩嗎?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哦”。

1、請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老師鼓勵孩子用點力,再加加油)

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么顏色了?”

2、顏色對應

師:水寶寶要休息了,請給它找個家(與框子對應放)

三、解讀秘密

師:我們的瓶子怎么能變顏色呢?

請一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師:這個怎么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秘密放在了瓶蓋里。這個蓋子里有什么?蓋子里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老師手里有一瓶無顏色的水,現(xiàn)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后,搖晃瓶子。

(3)教師: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么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4)觀看ppt顏色搭配后所變成的顏色,鞏固孩子對變化顏色的認識。

3、結束活動。

相關推薦

  • 幼兒園托班科學活動:《大變小》 活動目的:1、通過活動認識一些常見的工具,并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2、通過在操作過程中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準備材料:...
    2019-12-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紙片變變變》 活動名稱:紙片變變變活動目標:1、在折折、剪剪、貼貼中,引導幼兒理解紙片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2、體驗成功的喜悅?;顒訙蕚洌杭舻赌z水手工紙紙房子模型PPT活動過程:一導入1.(手拿哭泣紙...
    2021-07-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科學變大變小 小班科學變大變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初步感知一些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變大變小教案吧。 ...
    2021-05-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餅干變變變 活動目標1.感受餅干變化的神奇和有趣。 2.能仔細觀察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通過多種方式感知餅干的變化。 活動準備1.經(jīng)驗準備:初步了解、認識多種餅干的形狀、顏色和味道。 2.物質(zhì)準備:各種各樣...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并根據(jù)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xiàn)象。 3、體驗自己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的:1、通過活動認識一些常見的工具,并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2、通過在操作過程中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準備材料:...

2019-12-24 閱讀全文

活動名稱:紙片變變變活動目標:1、在折折、剪剪、貼貼中,引導幼兒理解紙片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2、體驗成功的喜悅?;顒訙蕚洌杭舻赌z水手工紙紙房子模型PPT活動過程:一導入1.(手拿哭泣紙...

2021-07-13 閱讀全文

小班科學變大變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初步感知一些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變大變小教案吧?!?..

2021-05-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感受餅干變化的神奇和有趣。 2.能仔細觀察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通過多種方式感知餅干的變化。 活動準備1.經(jīng)驗準備:初步了解、認識多種餅干的形狀、顏色和味道。 2.物質(zhì)準備:各種各樣...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并根據(jù)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xiàn)象。 3、體驗自己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