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牽手
發(fā)布時間:2021-05-18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教育隨筆:牽手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dāng)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蛘哒f:“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被蛘哒f:“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薄拔野职值氖直饶愕拇蟆?”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yīng)該是半個心理學(xué)家。”此時,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Www.gSi8.coM 工作匯報網(wǎng))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牽著媽媽的手過馬路
周日的下午,兒子睡覺醒來,睡眼惺忪地看著我。我輕輕地對他說:“起來吧,爸爸和奶奶去菜地了,爸爸也給你準(zhǔn)備了工具,我們準(zhǔn)備一下就出發(fā)吧?!彼c點頭。簡單地整理之后,我們就出發(fā)了。菜地是我家親戚公司的一塊閑置的土地,分給各家各戶一小塊,名曰“快樂農(nóng)場?!币患胰硕己芨吲d,在城市,有那么一小塊土地,種些綠綠的蔬菜,對于孩子也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菜地離我家很近,就在我家小區(qū)的對面。兒子已經(jīng)跟著爸爸、奶奶去過好幾次了,他很樂意去,每次去他都很興奮,因為他看到了長在土地里的玉米、辣椒、茄子、豆角等等,而之前他頂多就在菜市場見過。
兒子背著自己的包,里面是他自己準(zhǔn)備帶的,紙巾、零食、水杯。我向來很放手,鼓勵他出門的時候要想一想需要帶什么東西,一定要自己記住,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兒子拿著他的包,我拿著我的包,我們快樂地出門了。剛走到小區(qū),兒子突然張張小手,對我說:“媽媽,我累了,我要抱抱?!薄袄哿??”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才剛剛睡醒啊。那一刻,就那么一刻,我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張九年前,我剛剛?cè)ビ變簣@實習(xí)遇到的班主任老師騰老師,她的兒子小小年紀(jì)非常獨立。騰老師告訴我們,兩歲的時候,孩子不敢過馬路,她是這么做的,她對兒子輕輕地說:“孩子,媽媽不會過馬路,你牽著媽媽的手過馬路,好嗎?”兩歲的,小小的孩子真得牽著媽媽的手過了馬路,滕老師說,那一刻,她非常激動。對孩子的教育上,她非常放手,她的孩子就很獨立?,F(xiàn)在,我也是一名媽媽了,我也想試一試這樣的方法。我蹲下對兒子輕輕地說:“寶貝,菜地的路媽媽只去過一次,還不太認得,你帶我去,好嗎?”剛剛還耍賴的小人兒,一下子認真起來:“你不認得嗎?”“是的,我不太認得?!蔽艺f?!皨寢專艺J得路,我?guī)闳?。”兒子一下拉著我的手。“可是,寶貝,媽媽好像記得要過馬路,媽媽還不太會過馬路,媽媽膽子小,你可以帶我過馬路,保護我嗎?”“媽媽,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不要怕,我來保護你?!闭f完,他緊緊地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我們走吧。”這一霎那,我感到兒子就像是個大孩子。一路上,他都小心地叮囑我:“斑馬線到了,現(xiàn)在是紅燈,等一等”;“綠燈亮了,我們走吧”;“媽媽,這條小路不平,小心點”……我被不到三歲半的他牽著走過兩條馬路,一條林蔭小路,一直走到我們的“快樂農(nóng)場”。這一路,我被關(guān)懷著,從沒有過的溫暖涌入我的心頭,我的孩子長大了。
兒子在今年三月份插班進入到小三班,剛剛?cè)雸@的時候,他三歲整。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知道我的孩子入園,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分離焦慮。整個寒假,我都在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向他描述幼兒園,他對上幼兒園充滿了渴望。自理能力方面,我一直特別注重培養(yǎng),他會自己入廁、會自己拎褲子,知道打開包裝紙,會放入垃圾桶,會自己吃飯,會把玩具分類整理好。我知道這些生活自理能的培養(yǎng),會對他的幼兒園生活起到幫助。幼兒園的生活開始了,他僅僅哭鬧了兩天,就適應(yīng)了幼兒園的生活,自己獨立吃飯、喝水等等,他在幼兒園很開心。也有很多家長咨詢我類似的問題,怎樣能讓幼兒順利的進入幼兒園。我想說,放手,是最大的幫助,孩子其實是有自己的潛質(zhì)的,家長不能包辦代替太多,任何事情都幫助他們想到了,孩子如何成長,如何獨立?
作為幼兒園老師,其實幼兒園有很多活動,我都是不能參與到他們班級去的,但是他們班級老師告訴我,他表現(xiàn)的還不錯,最起碼沒有找媽媽,要知道,他比他們班級的孩子整整小一歲呢。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我也有過很多困惑,就如同我的家長跟我聊起他們的困惑一樣。但,有一點,我是明白的,對于孩子我們真得要多放手。
從菜地回家,兒子對我說:“媽媽,我還帶你過馬路吧。”我笑笑點點頭。經(jīng)過那條林蔭小路的時候,我們玩起了我們常玩的游戲“會唱歌的小樹葉”,兒子笑得咯咯響,我也笑得咯咯響,我對兒子說:“這是我們的音樂小路,好不好?”兒子高興得大叫:“媽媽,我們的音樂小路耶”。
我的孩子,還有我教過的孩子,作為媽媽,作為老師,我真心得希望,你們能夠獨立地成長,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成長為一個有擔(dān)當(dāng)?shù)娜耍?/p>
教育隨筆:吃手指
教育隨筆:吃手指
瑤瑤小朋友活潑、可愛,老師們很喜歡她,可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沒事的時候總愛把手指放進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還是原來就有呢?
經(jīng)過與其家長的一番談話得知,孩子從小就有了這個習(xí)慣,家長多次說教都沒有用,什么辦法都嘗試過了,不但沒有用而且越說越厲害??吹郊议L急切的目光,我心里想,我一定想辦法讓她改掉這個壞習(xí)慣。
接下來幾天,我特意觀察了幾次,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她會不自覺地把手指放到嘴巴里,而只要有活動,她立刻會拿出來。在今天的故事環(huán)節(jié)中,她又把小手放在嘴巴里了。于是我就趁機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小小手》的故事。講完故事后,我與孩子們展開了談話。讓孩子們互相觀察一下自己的小手,討論一下小手還能干些什么,讓孩子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小手,再就是小手上有很多細菌,如果放在嘴巴里會生病的!
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也都積極的發(fā)言:“我可不吃手指頭?!蔽姨匾獬蛄顺蜮暚帲坪趺靼琢艘恍┦裁?。我走到她的身邊,給了她一個鼓勵的微笑。她沖著我笑了,小手不經(jīng)意間往身后挪了挪,我知道她已經(jīng)明白了我的用意。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提醒越鍛煉,鈺瑤的壞習(xí)慣改了許多,效果還不錯。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應(yīng)該多方面了解孩子,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育隨筆: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wù),叫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偶然間,閱讀了臺灣作家張文亮先生的雋永小文《牽一只蝸牛去散步》,這首小詩情趣盎然,字里行間蘊含的哲理深深震撼了我……
這些剛從幼兒園踏入小學(xué)的孩子們不正是一只只剛起步的小蝸牛嗎?他們已經(jīng)盡力地往前爬,可上課時的不安分,課間活動的小吵小鬧,不良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卻因為達不到我的高要求而被責(zé)備,苦口婆心地教育,努力地糾正,每每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用或抱歉或委屈的眼神看著我。想想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該放慢腳步等等這些小蝸牛們!
于是,我開始了牽著“蝸?!鄙⒉降穆贸蹋赫n堂上,放慢教學(xué)的進度,不再因為孩子一時的不懂而大聲訓(xùn)斥,而是用眼神鼓勵他們,溫柔地與他們對話,孩子們上課時變得積極舉手發(fā)言;繪本閱讀課上,不再生氣孩子們因為偷偷交流書上的內(nèi)容而發(fā)出的聲音,而是讓他們大聲地把自己讀到有趣的內(nèi)容分享給同學(xué),從他們認真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他們收獲知識的欣喜,聽到了他們對知識的熱愛;課間活動時,不再因為孩子們在操場上追逐尖叫而心煩,我放慢了自己的腳步,索性走進孩子的世界,與他們一起跳繩,做游戲……
慢慢地,我愛上了這群天真的小“蝸牛”們,節(jié)日里她們會送來親手制作了幾個小時的賀卡;生病時他們會輕聲地問候;一次,彎腰拿東西,由于太過用力,桌上的不銹鋼水杯不偏不倚地砸到我頭上,孩子們立刻圍了上來,著急地喊道:“老師,您沒事吧?”那著急的一張張小臉讓人感動不已。教學(xué)生涯因為有了他們的歡聲笑語變得多姿多彩,我開始期待每一天與他們見面的時刻。雖然還是會有生氣和失去耐心的時候,但是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所展示的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切,讓我不再厭煩,這一路的“散步”之旅讓我學(xué)會了付出,學(xué)會了欣賞,學(xué)會了體諒,更學(xué)會了等待與心平氣和。我收獲了另一番景象:滿園春色使人宜,鳥語花香令人醉。
楊振寧博士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春天,每一朵鮮花都有開放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學(xué)生就像那滿含生命的種子一樣埋在地里,他們極力地想尋找光明,怯生生吐出芽,伸出綠葉。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停地催促:“快點,快點,再快點......”催促磨去了我們的耐心,磨去了等待的從容。驀然回首,才發(fā)覺多少“蝸?!痹谖覀兊拇叽俾曋蟹艞壛恕?/p>
如今看來,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這些小蝸牛的眼光是率真的,視角是獨特的,我們又何妨放慢腳步,讓“蝸?!眰円徊揭徊酵吓?,因為他們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陽光雨露以及美麗的花園,才能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總有一天小蝸牛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感謝上帝派來的這些“小蝸牛”,讓我們有了“聞花香、聽鳥語蟲鳴、觀夜空星斗”的機會。
教育隨筆:手語風(fēng)波
今天的課堂再上一堂語言課,內(nèi)容是看圖講故事,為了幫孩子們理解故事內(nèi)容,我邊講邊演示著,孩子們聽的可認真了,接著我請孩子們創(chuàng)編剛才的故事,只見琪琪沒有講述,而是在那兒手舞足蹈,同桌的小朋友都盯著她一個人看,看著她的表情和動作,我覺得非常生氣,嚴(yán)厲地說出了她的名字,旁邊的云云說:“老師,琪琪說這個圖上的小朋友是聾啞人,她見過聾啞人,正在給我們打手語呢?!蔽铱戳丝磩偛艗靾D上的內(nèi)容,可不是么,真的就像一個聾啞人的故事,我對著琪琪說:“你觀察的可真仔細。老師都沒有看見,你能把你的故事說給我們大家聽聽么?”“好的”。琪琪大聲的說著自己編的故事,說完了,還說道:“老師,我昨天看了電視上有好多聾啞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我還跟著學(xué)習(xí)了許多手語呢?!?/p>
都說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許多孩子的行為背后是美好的愿望和良好動機,我請全班小朋友跟著琪琪學(xué)習(xí)手語,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生活中我們只要有耐心去觀察了解,才能避免誤讀孩子的心。
教育隨筆:自己動手
孩子們下午的點心是一小包精致的餅干。小餅干被一個小塑料袋包著,兩邊有鋸齒,用手對著一用力,就能撕開。孩子們都跑到我跟前:老師你給我撕開;老師,我弄不開;有的內(nèi)向的孩子干脆自己抱著餅干哭。
于是,我鼓勵孩子們:“大家都有一雙能干的小手,今天咱們就用這雙能干的小手來自己撕餅干袋子好嗎?”“好!”孩子們可高興啦!“老師,怎么撕呀?”“你想什么辦法都行,只要撕開了,你就是最棒的寶貝!”這下孩子們可帶勁了,有的用手撕,有的用嘴咬,還有的象磕雞蛋皮一樣在桌上磕。過了一會,有3個孩子把餅干袋撕開了;5分鐘以后,有一半的孩子都在津津有味的吃著餅干,還有幾位幼兒將袋子弄了個小口,把餅干都揉碎了一點一點的吃。
其他的幼兒,我也沒有幫他們打開,而是讓旁邊會了的幼兒幫助他們。今天結(jié)果很出人意料,孩子們都迅速的吃玩了餅干,沒有一個說吃不上或者不喜歡吃的。
原本讓孩子自己打開餅干,是為了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沒想到,孩子們自己動手卻還能讓孩子體會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享受這份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的達到教育效果。
教育隨筆:繪畫教學(xué)中的兒歌牽引
小班孩子處于涂鴉期,因此小班繪畫教學(xué)應(yīng)以激發(fā)孩子的繪畫興趣為主要目的。如何激發(fā)興趣呢?在多次嘗試后發(fā)現(xiàn),兒歌牽引法非常適合小年齡幼兒的繪畫教學(xué)。既使活動形式生活潑,又能突破教學(xué)目標(biāo),而且孩子喜歡。
抓住孩子們喜歡兒歌的特點。教學(xué)時我把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或繪畫技能、難點編成兒歌,加強趣味性,使教學(xué)內(nèi)容形象化,技能教學(xué)趣味化,孩子在游戲化的情景,趣味畫的兒歌中,念一念、畫一畫,他們樂意嘗試,喜歡繪畫,攻克難點。如練習(xí)畫圓圈《小魚吹泡泡》時,我會說:“小線段,彎一彎,轉(zhuǎn)一圈,兩頭快接住,成了好朋友,變成圓泡泡。”又如棉簽畫《一串紅》中,用“小鞭炮”、“排排隊”來形容一串紅的外形特征,同時為解決花連著莖這一難點,我采用了形象生動的兒歌“小小棉簽開火車,從車站往外開,嘟嘟嘟,到站停下來。”為了孩子掌握正確的棉簽蘸顏料的方法,“小小棉簽來喝水,喝飽邊上停一?!焙喍痰膬焊枰幌伦訋椭⒆訉W(xué)會了使用顏料的有效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習(xí)慣。
除了兒歌,一些簡短的故事、謎語等也是繪畫教學(xué)中的有效手段,我們老師不妨嘗試一下,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隨筆:該放手時就放手
萌萌從家里帶來一本新圖書,認真地坐在那看著,明明看見了,高興地跑過去,搶著要看,萌萌連忙把書藏起來,不給明明看。明明流著淚,撅著嘴巴,一臉被欺負的樣子,跑過來跟我說:“老師,萌萌不給我看圖書!”看到這種情景,也許有的父母會趕緊去哄明明,把萌萌的圖書拿給明明,或者給明明重新找一本書。這樣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顯然,明明不會再哭了,而且很高興。但明明會覺得自己的這種做法是對的,自己不高興、哭鬧是有道理的,這種情緒成為他獲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會這樣。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排除對他的注意,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也許他會哭一會兒,這個沒必要擔(dān)心,適當(dāng)?shù)目奁鼘ι眢w是有利的。相信他不會哭的時間很長,沒人理會自然會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強,他會靜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書?知道生硬的搶奪不起作用,相信態(tài)度會有所轉(zhuǎn)變,友好地跟伙伴交談——“萌萌,我和你一起看書,好嗎?”、“萌萌,我給你用我的彩筆,你給我看看你的書,好嗎?”、“萌萌,我的好朋友,剛才搶你的圖書是我錯了,對不起!我們一起看書,好嗎?萌萌不會再次把書藏起,結(jié)果是兩個小伙伴一起高興地看書。相信明明以后再也不會粗暴地搶書
日常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我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一一處理,一些所謂的“幫助”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造成孩子的膽小怕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不良習(xí)慣的形成。所以要求我們對孩子適當(dāng)放手,遇到問題時,首先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相信比我們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教育隨筆:你舉手了嗎?
教育隨筆:你舉手了嗎?
婷婷是一個聰明文靜的女孩子,她的接受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很好,而且每天都能聽到她那甜甜地笑聲。每次教學(xué)活動,她總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可是,最近上課時發(fā)現(xiàn)她總是無精打采,并且很少舉手,而且對我好像很疏遠,我很納悶,我哪里做得不好呢?難道孩子有委屈嗎?
這天,她照樣子背著書包上幼兒園,我見到她,就親切的說“婷婷,早上好”,還摟著她和她一起聊天,我悄悄地對她說“婷婷,老師發(fā)現(xiàn)你好像不太高興,發(fā)生什么事嗎?”她搖搖頭說:“沒有,”可老師最近很少見你舉手呀!是沒聽清楚問題,還是覺得老師最近不請你呢?”她有點害羞地說“不,老師,我最近身體有點不舒服,而且喉嚨有點痛,所以……”哦!原來是這樣。我坦誠地對她說“最近這段時間,老師很少請你回答問題,以為你和老師賭氣呢?其實,老師很喜歡你,也很想請你回答問題。可是,我們班有那么多小朋友,有時,老師也想讓其他小朋友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 彼軐櫲趔@地說“老師我知道了”露出羞紅的臉,轉(zhuǎn)身就跑到小朋友中間玩去了。我在心里對自己說:孩子,謝謝你!老師錯怪你啦!從這以后,每天都能見到孩子燦爛的笑容。
這件事對我的感觸頗深,我很慶幸,能及時發(fā)現(xiàn)這孩子的變化,坦誠地對待孩子,感化孩子,使孩子能和老師融洽地交流,化解不應(yīng)該的誤會,縮短師幼之間的距離,使老師真正成為孩子心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