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隨筆:與孩子一起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放學了,看著家長接走一個個孩子。今天的任務圓滿完成。

咦,身后還有一個瑤瑤,送她回家吧!可能家長忘了,反正也不遠。

門虛掩,姥爺在家,姥爺身體有點不方便,但瑤瑤還是說:“老師你回去吧,我跟著姥爺就行,我乖聽話”?;貓@打掃衛(wèi)生,考慮一定要給瑤瑤媽媽打個電話,正好有點事情耽擱了,還不如直接去家看看。這時候瑤瑤姥姥回來了,她說因為去大姨家弄酒瓶耽誤了。酒瓶?我后腦立刻清醒,看著扎成捆的啤酒瓶,唉!要是白色酒瓶該多好,孩子做青花瓷就有材料了。我順口問了一句,有白色酒瓶嗎?姥姥隨便從一個箱中拿出一個白色酒瓶,這種嗎?我瞬間喜出望外,這會孩子做手工有戲了?!岸?,我需要挺多,買你們的行嗎?”“王老師這個東西幾分一個,你不早說,為了孩子五十個都有,明天給你送幼兒園”“不不。麻煩了。我自己來拿就行,太謝謝了。”

事后,我反思,如果只是打個電話或許我我還在找白色酒瓶的影子,給孩子多一點關心,與家長多一點交流,收獲的將是更大的回報!小班孩子時常出現(xiàn)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我也著急怎樣教育活動培養(yǎng)的分享習慣。

今天是穎穎的生日。下午媽媽帶來了蛋糕。水果和禮物。孩子們異常的興奮,我接機向孩子展開教育,“穎穎,媽媽帶來了好吃的東西與大家分享,當你有好吃的東西、好玩的東西也要分享哦”,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著。

從那天開始睿一小朋友帶來了草莓,凡凡帶來了西紅柿,辰辰帶來了核桃……孩子們在品嘗到美味的同時好習慣正進一步培養(yǎng)。

早晨入園,不少幼兒又把“好吃的”放到我手里,“老師,我想與小朋友分享”。下午水果加點時間我把孩子們帶來的好吃的一一分給了他們,孩子們的小餐盤里有餅干、瓜子,爆米花、泡泡果還有幼兒園里的大蘋果。我發(fā)現(xiàn)帶來瓜子的辰辰盤子里卻沒有瓜子,他說都分給了小朋友。我說:“辰辰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他卻沒有了,怎么辦?”孩子們聽到后又把手中的餅干給你辰辰一些??吹胶⒆觽兊淖龇?,我欣慰的笑了…

我們和孩子都在成長,靜等花開.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孩子的成長


入園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王**的犟脾氣也少了些,他對音樂比較感興趣,有時,他會哼哼小曲,表現(xiàn)出愉快的樣子了。每當聽見他一個人在哼唱時,我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和他一起唱,或是拿著小蜜蜂在教室里開展一次演唱會活動,每個小朋友都來唱一唱、演一演。

午睡了,他的小臉躲在被窩里,小眼睛轉來轉去的,看見我在看他了,他就趕快把眼睛往被窩里一蒙,一會兒又偷偷用眼睛來找我的眼睛,我心領神會,馬上就和著他做起了躲貓貓的游戲,他也是十分的機靈,幾次下來,我們的游戲已經(jīng)很默契了,午睡也成了他喜歡的事情了。 

王**是個活潑愛動,但是由于身材較矮小,且家中經(jīng)常是奶奶帶,就更加的愛護有加。王**奶奶非常寵愛這個孩子,與媽媽教育孩子的理念完全相反,導致孩子有遇事就找奶奶,而且覺得我想要玩的,想要做的媽媽不給我就找奶奶,奶奶肯定能幫我實現(xiàn),久而久之,性格變得倔強,脾氣也變得暴躁。從家庭中到幼兒園來,就是進入了一個大家庭,面對的不止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更多的是與老師,與小伙伴的接觸。經(jīng)過與家長溝通和時間的沉淀慢慢的他學會了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對他人表示友好,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引導同伴們和他做好朋友。在班級里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p>

作為老師也很欣慰看到他們的成長,和孩子們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很快拉近了來時和孩子的距離。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性格特點,每種性格特點也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不應該去教條地要求孩子們做到整齊劃一,而是應該用我們的耐心和智慧不斷地來感化他們,逐漸走進他們的心靈,心與心的交流互動,才是最有效、最感動的。

教育隨筆:伴“小蒜苗”一起成長


孩子們總是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在他們心里總有“十萬個為什么”,他們愿意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在生活中,隨著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優(yōu)越,網(wǎng)絡、電視的虛擬世界使他們漸漸的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同時他們又都是家里寵不夠的寶貝,很少自己動手參加勞動,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實是如何得到的,更不會清楚種植的過程了?!吨改稀分刑岬剑阂?jīng)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fā)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事物和現(xiàn)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我們結合季節(jié)的特征,和孩子一起種植、觀察、照料、收獲、分享小蒜苗,讓孩子們在親自動手嘗試中,豐富更多的自然科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與熱愛,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觀察的有效性,同時也大大的增強了孩子的責任感。下面來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感受一下我們的快樂時光吧。

“要種蒜嘍!”在孩子們的興奮和期待中,我們開啟了種蒜之旅。種蒜之前我們先開始了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扒蒜、挖土。一說扒蒜,孩子們都躍躍欲試,樂樂說:“我在家?guī)湍棠贪沁^蒜,這可難不倒我”,接著便是此起彼伏的應和聲,孩子們在說笑玩樂中很快就完成了扒蒜的任務。接下來就該挖土了,這可是個技術活,土不能太滿,也不能太淺,在老師的指導下,填土的工作也順利完成,接下來就要真的種大蒜啦。

可是,大蒜該怎么種呢?我們把大蒜分成了兩種種植方法——水培和土培,還沒等老師說方法,好多寶貝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把大蒜摁到了土里和水里,不過方法好像不太對,應該是把發(fā)芽的一頭朝上,這樣才能讓小蒜苗長出來。孩子們分成了兩個小分隊,一組小心翼翼的把每一顆蒜瓣摁上,還時不時的相互糾正一下:“浩天,你種的大蒜怎么是歪著的呢?應該把它扶正了才好。”一組和老師合作,用細鐵絲將蒜瓣穿起來種到了水盆里,真沒想到孩子會這么細心、仔細,老師為你們點贊。

完成了種蒜的工作后,等待小蒜苗長出來的時間便顯得長了許多,在剩下的半天里,總會有好奇的聲音傳到我的耳邊:“劉老師,蒜苗什么時候才能長出來啊?”“劉老師,蒜苗是從哪里長出來的,從大蒜的身體里嗎?”我也總是回答他們:“耐心等待,仔細觀察,你一定會有新發(fā)現(xiàn)的,別忘了要做好小蒜苗的成長記錄呦”。第二天,孩子們早早的就來到幼兒園,晨練過后來到活動室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跑到到植物角去觀察他們的“寶貝們”,并且給他們澆水,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

到了第三天,來到教室的孩子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大蒜發(fā)芽了,綠綠的小蒜苗悄悄的鉆出了頭,他們紛紛相互傳遞這一好消息,越來越多的孩子來觀察這一新的變化,蒜苗的新變化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小蒜苗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的成長,這該是一件多么值得高興的事情呀。細心的梓宸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變化:“你們快看,在土里長的蒜苗好長啊,在水里的長得好像很慢呢”,我及時的表揚了她:“只要細心觀察,總會看到更多的驚喜”。在老師的提議下,他們記錄下了不同小蒜苗的成長變化。

時間一天天過去,蒜苗在慢慢的長大,孩子們的興趣絲毫未減,他們堅持每天觀察、照料這些小蒜苗,并將蒜苗的變化記錄下來。時間過得也快,蒜苗在孩子們的呵護下長高了、長大了,該是收獲的時候了。在和孩子們說好用剪刀的安全后,我們開始收獲自己的勞動果實,“老師,該從哪里開始剪呢?”“我們要從小蒜苗根部往上的地方剪下來,這樣才不會傷害到小蒜苗,收割后它們還會重新生長”,一個小問題解決了孩子的心中疑惑,接下來就要大干一場啦。勞動真快樂,孩子們喜悅的神情溢于言表,一會兒功夫,小蒜苗就收完了。

蒜苗豐收了,我們一起來分享自己的收獲。中午就餐的時候,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小蒜苗,我不禁問道:“寶貝們,你們的蒜苗是什么味道的?”有的孩子回應我“小蒜苗好辣啊”,也有孩子說:“我不嫌辣,我覺得很好吃,吃起來很香,”“我的也很香,我也不嫌辣”,是啊,自己動手種的小蒜苗肯定是最香的,雖然它的味道是辣辣的,但是孩子們肯定是辣在嘴里,甜在心里。由于怕孩子吃多了不舒服,我們控制了孩子的食用量,并把剩余的小蒜苗分給了孩子,讓他們帶回了家,分享給自己的家人,有心的媽媽們還把帶回家的小蒜苗做成了做飯的材料,讓孩子的快樂分享、延續(xù)到家里......

小小的種蒜活動結束了,種蒜苗應該是在種植活動中相對比較簡單的一種,但是在整個的活動中孩子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他們期待、盼望了很長時間,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心澆灌出了一顆顆的小蒜苗,活動不僅僅是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孩子的多種能力,更多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了果實是來之不易的,體驗到了種植的樂趣和勞動的不容易。在品嘗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懂得謙讓,懂得珍惜,不舍得浪費掉一點蒜苗,或許這些品質(zhì)的獲得這是我們活動的宗旨所在。我想:這樣的種植活動是比較有意義的,也正是像陳鶴琴老先生所說的那樣:能夠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到很多知識,而這些活動體驗是教育活動不能給孩子的。同時活動也讓老師體驗、感受到了種植的樂趣,以后我依然會和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教育隨筆:學習與成長


教育隨筆:學習與成長

不知不覺,進入幼兒園已經(jīng)快三個月了,每一天都在與孩子的接觸,覺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就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園后,老師都會通過點名來記錄今天幼兒的入園情況,其實之前在旁觀察時,并沒有在這個點名環(huán)節(jié)有過深入思考,直到自己有機會實踐時,才發(fā)覺原來其中大有文章。

讓幼兒安靜下來之后,我開始了點名,本以為會很簡單,可是在點了大概十多個幼兒姓名后,會有一些小小的說話聲音,自己以為只要把音量提高,可能會把這些小聲說話的孩子聲音壓下來,可沒想到,在我提高聲音沒點幾個名字之后,孩子們的說話聲也隨之提高,自己想著可能我聲音再提高一些,孩子們也不會太大聲,可沒想到,原來只是幾個說話的現(xiàn)在變成一片說話的孩子,整個教室也由剛開始安靜變?yōu)橛行┏臭[,自己的點名活動也不得不先暫停,開始了維持課堂紀律,孩子們再次變的安靜,可是沒過一會,又開始了說話,自己就這樣通過提高我的聲音來壓過孩子們的說話聲結束了點名活動。

通過這次的點名給自己帶來了許多反思,點名是幼兒教師每天了解幼兒入園、離園,以及幼兒人數(shù)等一日活動展開的重要基礎。通過自己親身點名過后,才明白原來自己之前在旁的觀察還不夠細致,漏失了很多細節(jié)和方法。同時也了解了看起來一項簡單的活動安排,背后需要老師在親身體驗過后的用心之處,也明白了只有通過實踐自己才能真正看到問題,學習經(jīng)驗不斷積累與成長。

教育隨筆:成長中的孩子


在我們班我們剛剛結束的上坡地農(nóng)場親子活動中,讓我感觸很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姑娘煊煊。

我們班乘坐大巴準時到達上坡地農(nóng)場,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進行了火龍果的種植和采摘,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比較期待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了。第一個進行的游戲是氣模大賽,在家長和孩子們的全力配合下孩子們完成的很好。接下來就是耗費體力的毛毛蟲游戲。在孩子家長們玩的不亦樂乎時,煊煊哭著朝我跑來,我下意識的以為煊煊這次是又不想?yún)⒓踊顒恿?,上次親子活動時煊煊躲避哭泣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緊接著煊煊媽媽朝我朝我跑過來說明了原因:原來是煊煊非常想玩,是媽媽身體不舒服沒有辦法和她一起游戲。我立即轉變了看法和煊煊說:煊煊很棒,你可以玩,老師也一起參加陪著你玩好不好?”就這樣煊煊在我們的勸說下重新參與了游戲,而且玩的很開心。

通過本次活動,我看到煊煊的變化與成長。之前的她是一個不怎么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參與互動的孩子,特別是在小班時還因為不想?yún)⒓佑H子活動而哇哇大哭,這次同樣是流淚,但是原因卻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說明孩子想?yún)⑴c活動、集體意識不斷的在增強。通過最近的觀察,雖然煊煊并不是班里非常出色的孩子,但是看的出來她在進步、在成長。她已經(jīng)從一個比較自由、松散的小姑娘開始逐漸的開始參與到集體中來,而且愿意參與集體中的活動。這對于孩子本身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這說明孩子的社會性在不斷的提高,她已經(jīng)開始走出那個屬于自己的小世界,參與到社會這個大集體中來。

不可否認,孩子的很多方面還需要我們老師耐心的引導,接下來的時間里希望小姑娘還能夠不斷的成長,我們也會慢慢的等......

教育隨筆:和孩子共成長


教育隨筆:和孩子共成長

一顆小樹苗,能夠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并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里,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說好每一句話,不能夠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老師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齊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能夠?qū)W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于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zhí)煺娴男δ槪晃覀冊诜瞰I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能夠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教育隨筆:帶領孩子一起玩


教育隨筆:帶領孩子一起玩

開學時,看見給孩子裝書的盒子很漂亮,也很實用,就將這些盒子留了下來,雖然留下來了,可是,一直不知道該把這些盒子做什么用,就一直在那里放著.

直到有一天,我們整理儲藏室,發(fā)現(xiàn)這些盒子堆在那里,沒有用又占地方,就把他們從儲藏室里都搬了出來,在想,到底該用這些盒子做些什么呢?平時,孩子的體育玩具種類不是那么的多,何不用這些盒子給孩子做一些體育玩具去豐富孩子的課間生活呢?說做就做,中午,當孩子們一個個都睡熟了以后,輕輕的將這些盒子一個個拿出了,先是把他們拼起來,再用透明膠把他們結實的粘在一起.

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就帶領孩子們來玩這些自制的我玩具,我們用這些玩具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叫爬山過河,有山洞,有小河,有跨欄,和孩子說明玩法以后,就讓孩子自己玩了,孩子的興趣都及高,很多孩子玩的都很開心,孩子還是非常喜歡這種自制玩具的.玩過后,孩子都說,還想玩,還沒有玩好.

看來,孩子還是很喜歡這些,自制的體育玩具,以后,我們還是要盡量用這些廢棄不用的材料多為孩子制作一些玩具.

教育隨筆:倆孩子在一起嘀咕


教育隨筆:倆孩子在一起嘀咕

放學后,班里還有小朋友,我一邊整理東西,一邊對多多說:“多多,星期六到我家去玩吧!”我的話剛說完,只見程程,她跑去和龍龍嘀咕了幾句。很快,龍龍走了過來,很不解地問我:“老師,你為啥要讓多多到你家去,怎么不請我們呢?”我一愣,沒料到我的不經(jīng)意的舉動,竟激起了孩子這么強烈的反應。

多多是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平時,我總是嚴格要求她,不讓她有特殊感,所以大家似乎忘了此事。只因她媽媽外出有事,需我照顧一下,這本是情理之中的小事,沒想到在孩子的眼睛里,就成了老師對多多的偏愛,是特殊對待,是不公平的,是件大事。難怪倆孩子要在一起嘀咕此事。

可有靜心想想,確有自己的不對,他們都還是孩子,那知道大人之間的事情。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加里寧所說:“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jiān)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樣嚴格的監(jiān)督。孩子們幾十雙眼睛盯著他,他須知天地間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對于人生的心理上各種細微變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也沒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樣能捉摸一切最細微的事物。”

這件事也提醒著我,作為幼兒教師,應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免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教育隨筆:和孩子打成一片


教育隨筆:和孩子打成一片

要做好一名幼兒教師,首要的素質(zhì)是尊重孩子、熱愛孩子,具有奉獻精神。尊重孩子,表現(xiàn)在走近孩子、走進孩子。了解孩子們的內(nèi)在需要、情感特征、個性表現(xiàn),把幼兒看成一個大寫的“人”,時時關心他,處處愛護他,和他建立一種平等友善的師生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孩子們一視同仁,不偏不寵。做到多鼓勵、多肯定,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用愛心溫暖每個孩子。當孩子有不幸和痛苦時,老師的同情和開導使他們得到慰籍;當孩子有了錯誤和缺點時,老師的公正和幫助使他們獲得了信心。除了要傳授知識,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外,老師還要承擔起“媽媽”的責任,負責孩子們的吃、喝、拉、撒、睡。要時常露出甜甜的微笑,經(jīng)常拉拉孩子的小手、拍拍孩子的小腦門、抱抱他們、吻吻他們、摟著他們說個悄悄話------媽媽一樣的關愛和體貼便會使孩子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深深的依戀情感,從而覺得幸福、安全和滿足。

走進童心世界,做孩子們的好伙伴。平時和孩子們同舞同歌、同嬉同樂,遇到問題共同探討解決,處處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并能夠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機和欣賞幼兒。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孩子的成長 入園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王**的犟脾氣也少了些,他對音樂比較感興趣,有時,他會哼哼小曲,表現(xiàn)出愉快的樣子了。每當聽見他一個人在哼唱時,我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和他一起唱,或是拿著小蜜蜂在教室里開展一次演唱會活...
    2021-05-0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伴“小蒜苗”一起成長 孩子們總是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在他們心里總有“十萬個為什么”,他們愿意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在生活中,隨著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優(yōu)越,網(wǎng)絡、電視的虛擬世界使他們漸漸的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同時...
    2021-05-05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成長 做為家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可愛,這除了孩子先天的本性,和后天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么容易,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2020-10-06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與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把這篇心得作為孩子小班的總結,事實上,這一學年成長的不僅是孩子,還有作為父母的我們。因為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復制粘帖,也沒有一本證書說我們可以成熟上崗,只能是邊學習邊摸索。但...
    2020-09-2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學習與成長 教育隨筆:學習與成長 不知不覺,進入幼兒園已經(jīng)快三個月了,每一天都在與孩子的接觸,覺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就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園后,老師都會通過點名來記錄今天幼兒的入園情況,其實之...
    2021-06-19 閱讀全文

入園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王**的犟脾氣也少了些,他對音樂比較感興趣,有時,他會哼哼小曲,表現(xiàn)出愉快的樣子了。每當聽見他一個人在哼唱時,我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和他一起唱,或是拿著小蜜蜂在教室里開展一次演唱會活...

2021-05-01 閱讀全文

孩子們總是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在他們心里總有“十萬個為什么”,他們愿意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在生活中,隨著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優(yōu)越,網(wǎng)絡、電視的虛擬世界使他們漸漸的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同時...

2021-05-05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成長 做為家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可愛,這除了孩子先天的本性,和后天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么容易,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2020-10-06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把這篇心得作為孩子小班的總結,事實上,這一學年成長的不僅是孩子,還有作為父母的我們。因為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復制粘帖,也沒有一本證書說我們可以成熟上崗,只能是邊學習邊摸索。但...

2020-09-28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學習與成長 不知不覺,進入幼兒園已經(jīng)快三個月了,每一天都在與孩子的接觸,覺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就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園后,老師都會通過點名來記錄今天幼兒的入園情況,其實之...

2021-06-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