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金錢看得很重 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案例:軒軒7歲了,因為受到男孩要窮養(yǎng)的影響,一直以來,媽媽對他的物質(zhì)需求控制得很嚴,軒軒在商場看中什么玩具,媽媽只會在網(wǎng)上幫他淘,或者直接告訴他:“太貴了,媽媽買不起?!逼綍r還時常教育他,金錢來之不易,爸爸媽媽要很辛苦地上班才能掙到錢。結果老師反映孩子在幼兒園里時常把錢掛在嘴邊上。有一次,軒軒媽媽和朋友一起帶小孩出去玩,他竟然對朋友說:“阿姨,剛才我媽媽請你們吃飯花了很多錢,一會兒你們要請我們看電影?!避庈帇寢尞敃r很尷尬,同時又很擔心,這么計較金錢的男孩子,以后走上社會是會被人看不起的,該怎么辦呢?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金錢觀的萌芽期在6歲以前,形成期是在6歲~12歲,發(fā)展期在12歲~18歲。如果兒童能在處于金錢觀的萌芽時期,就形成恰當?shù)慕疱X觀,那么他會在日后的生活中在對待金錢上有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和能力。軒軒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家長也不必太擔心,要究其根源,正確引導。
第一,要從平時的言談中灌輸正確的理念。在孩子面前,父母不應該回避談論金錢。
當然,也不能過分夸大金錢的作用,不能向孩子灌輸金錢萬能論。父母應該主動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以及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讓孩子懂得家里的錢是有限的,并不是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的,花錢買東西之前得先考慮清楚這樣東西應不應該買。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在很小時就體會到金錢的獨特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的金錢意識。父母更不能對孩子說“只有掙了錢才能買東西”,這樣會導致孩子“以錢為重”。讓孩子了解錢能做什么,僅僅是金錢觀教育的一部分,還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應該了解金錢的局限性,要讓孩子知道,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比如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比如友情。家長可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孩子,斤斤計較的人是不會受人歡迎的。父母要小心自己的言行導致孩子過于看重金錢本身,影響金錢觀和價值觀。
第二,要指導孩子發(fā)揮金錢的最大用途。
可結合實際對幼兒進行教育,告訴他錢除了買東西之外,還可以用來做一些其他事情,如捐助慈善機構、幫助失學的兒童等,告訴孩子錢不僅可以買到玩具和吃的,也可以幫助很多小朋友,培養(yǎng)樂于助人的觀念。孩子有了一顆仁慈的心,一顆慈善的心,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實,孩子出現(xiàn)金錢方面的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他剛接觸了錢的一方面,還沒有學習其他的方面。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正是幫助孩子了解金錢的其他方面的好時機。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告訴給孩子,這正是教育的過程。孩子太喜歡錢,就會鉆在錢眼里,被人稱為“小財迷”;太不把錢當一回事,長大就會成為敗家子。所以,如何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正確的理財觀念,學會用錢的同時又不被金錢所束縛,對家長來說是一門教育孩子的學問,對孩子來說,這是理財?shù)膯⒚山逃?/p>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孩子把眼淚當武器怎么辦?
導讀:對孩子而言,這種哭泣并非表明他們真正受到了傷害,他們其更多的是把眼淚當成對付父母的武器。通過哭,他們可以引起父母的關懷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還可以逃避許多懲罰。
鄰居家的女兒麗麗本來是個很乖巧、伶俐、懂事的小女孩。以前,她成天都是樂呵呵、笑瞇瞇的。最近一段時間,麗麗突然變得特別容易哭,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比如想買一條漂亮裙子,而媽媽沒給她買;爸爸不讓她把動畫片看完;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碰傷了,麗麗都會大哭大鬧。而且,麗麗的哭聲極具殺傷力,相信再嚴的父母聽了他的哭聲都會不由自主的心軟下來。這樣,麗麗就用她的哭聲換來了一個又一個愿望的實現(xiàn)和滿足。最近幾天,麗麗的哭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前段時間,麗麗只是在不如意的時候才哭,現(xiàn)在,她連自己做錯了事也哭個不停。
就拿前天的事情來說吧,麗麗一個人在客廳里玩,一不小心把放在矮桌上的一個漂亮花瓶打碎了。這個花瓶是麗麗媽媽的心愛之物,媽媽看到花瓶被打碎,本來想罵女兒兩句,沒想到剛要開口,麗麗就大聲哭起來,哭得聲嘶力竭,好像不是她做了錯事,而是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弄得媽媽再也不敢對她說什么。
為什么麗麗會突然變得愛哭,而且是越來越愛哭了呢?事情還得從一個星期天說起。那天,麗麗一個人在家里玩得無聊,就想要媽媽帶她去公園玩。碰巧媽媽沒有空閑,就拒絕了。麗麗于是大聲哭鬧起來,媽媽沒辦法,只好答應了她的要求,后來又有一次,麗麗在同媽媽一起逛街時,看到了一個很可愛的洋娃娃,麗麗就要媽媽把它買下來。可是媽媽覺得麗麗已經(jīng)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娃娃了,就不同意買。麗麗看著娃娃,哇一聲就當街大哭起來,她響亮的哭聲帶引來許多過路人駐足觀望和議論。媽媽窘極了,只好匆匆買下了娃娃就往家里趕。這樣多次以后,麗麗越來越嘗到了哭泣的甜頭。她發(fā)現(xiàn),只要自己一哭泣,媽媽就招架不住,進而就會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于是,在不知不覺中,麗麗掌握了“哭泣”這個對付父母的好武器。以后,只要父母不能滿足麗麗的要求,她就會大哭大鬧,終于養(yǎng)成了愛哭的壞毛病。
對孩子而言,這種哭泣并非表明他們真正受到了傷害,他們其更多的是把眼淚當成對付父母的武器。通過哭,他們可以引起父母的關懷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還可以逃避許多懲罰。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不再隨便使用“哭泣”這個武器呢?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孩子把“哭泣”當武器,歸根結底都是由父母造成的,因此,只有父母才能讓孩子扔掉這個武器。
為什么說是父母造成的呢?原來,當孩子第一次無意識地想通過哭泣來達到自己的某個目的,比如得到某個玩具、逃避某種懲罰,讓父母帶自己去公園玩耍時,如果父母由于孩子的哭泣而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這就等于間接地告訴孩子,只要哭泣就一定能使愿望得到實現(xiàn)。無形中,也就間接地鼓勵了孩子的哭泣行為,使他們領悟到,可以用哭泣作為武器來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這樣,久而久之,哭泣就成為了孩子的“法寶”,他們就逐漸學會用哭泣來解決問題,用哭泣使自己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東西。
要使孩子改掉愛哭的壞毛病,父母就不應該被孩子的哭泣所迷域和軟化。正如前述,絕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哭并不是因為他們真正受到了傷害,而是想通過“掉眼淚”得到父母的關注。因此,家長要善于識破孩子的伎倆,不被孩子的眼淚所蒙蔽,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淚而改變自己原來的決定。因為這樣做不但會給孩子造成父母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不良印象,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時也使孩子的哭泣得到了”回報“,間接鼓勵了他們的哭泣行為,父母要記住,堅持原來的決定,就是一種對孩子把”哭泣“當武器的行為最有效的打擊。
此外,當孩子哭泣時,父母不需要去安慰他們、勸阻他們,而是要有意識地忽略他們、冷淡他們,讓孩子知道,眼淚并不能解決問題,眼淚改變不了什么?;蛘?,當時就直接向孩子明確指出,哭泣是沒有作用的,讓孩子主動放棄“哭泣“這一武器。這樣幾次之后,當孩子發(fā)現(xiàn)哭泣的確不能讓父母關注自己,眼淚的確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時,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不再用眼淚做武器了。
孩子壓抑時怎么辦?
不安的睡眠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在睡覺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給他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
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xiàn)厭食,往往是孩子們的情緒出了問題,父母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飲食節(jié)律紊亂。作為父母此時
千萬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jīng)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如果他在飲食方面的不良傾向持續(xù)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應及時看醫(yī)生。
疾病反復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頭痛,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經(jīng)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去校醫(y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痛,校醫(yī)束手無策,于是請心理醫(yī)生會診。心理醫(yī)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惡劣家庭關系時,終于找到病因。
攻擊性行為
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電視里颶風災難的報道后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鄰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辦?
導讀:孩子的發(fā)育過程中,總是伴隨打人、咬人的事情發(fā)生,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通過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就能解決。
蕭培琳是北京市豐臺利智康復中心的負責人,最近正在為一件自己沒什么關系的事情操心呢。她要為中心的學生彤彤找一家幼兒園。
普通的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對于彤彤來說,卻是困難重重。
幼兒園拒收彤彤,是因為他是一個先天弱智的孩子,可彤彤既然是豐臺利智康復中心的學生,那么蕭培琳主任為什么要急著把他送進幼兒園呢?
彤彤今年只有5歲,是北京市豐臺利智康復中心最小的學生,彤彤來到這里不久,老師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雖然說他現(xiàn)在是4到5歲了,但是他語言水平還是一直停留在1到2歲的那種水平。
對于彤彤來說,眼下正是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如果這時發(fā)育受阻,那么對他今后的生活將會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
老師們覺得康復中心的學生大多是成年人,這里的環(huán)境并不適應彤彤,他們建議把彤彤送到幼兒園去,然而老師們的建議卻讓蕭培琳主任感到很為難。
蕭培琳:“有時候我們的生源也不是很松裕,經(jīng)濟上也不是很富裕,甚至于有時候很困難,走一個生源也等于我們少了一份收入。”
但是幾經(jīng)考慮之后,蕭主任還是同意了。
蕭主任發(fā)動了所有的朋友,終于通過朋友,找到了一家肯接收彤彤的幼兒園。
彤彤很快融入到了新的環(huán)境里。
就在蕭主任以為彤彤的幸福生活就要開始的時候,幼兒園突然來了電話,原來彤彤在幼兒園里惹禍了。
蕭培琳:“小彤彤去了以后,就是那個小男孩兒跟他特別好,星期四晚上洗澡,洗澡呢小男孩兒沒關系,都給脫了衣服了,全都那兒光著。因為他倆就到一塊了,他兩個小肉球似的,你摟著我,我摟著你,你親一口我親一口,親親那孩子親他,他也親他,親著親著,彤彤就發(fā)一下狠,就咬了一下。這我都看到了,就硌出兩個小牙印兒,根本就沒有什么?!?/p>
事情很快就被孩子的父親知道了,孩子的爸爸找到幼兒園,要求送走彤彤,否則就聯(lián)合其他的家長集體退園。
蕭培琳:“我說我能跟他爸爸媽媽見見面嗎,我們好好談談。他說當時我們接彤彤啊,別的家長也不知道也不了解,我們就是,反正就是在這兒接了這個孩子了,偷偷地待著似的。不用了,別把問題擴大化了?!?/p>
無奈蕭主任只好把彤彤接回到了康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