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只會搖頭點頭來回答老師
發(fā)布時間:2021-05-02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豪豪是個插班生,剛入學時性格內向,不會主動與小朋友交流,上課也不敢舉手發(fā)言,在幼兒園不愿意開口說話,只會搖頭點頭來回答老師的提問,即使簡單的回答,聲音也非常輕。在家中也只和家長交流比較多,遇到鄰居熟人話也不多,問他就只點點頭搖搖頭,不愿意說話表達,平時言語表達的機會比較少。
根據(jù)豪豪的情況我展開了多方面的干預指導,每次和孩子交流時都要求他用語言來回答,從簡單詞句開始,讓孩子慢慢習慣用語言更多地代替肢體語言;孩子沒有朋友,就建議其他孩子主動邀請他一起玩,也鼓勵、引導他參與到同伴的活動中,把孩子引向更多更廣的交流中;上課多請他來回答問題,從模仿同伴的話語開始,讓孩子多一些表達的機會;及時和孩子家長溝通,請他們注重對孩子這方面的正確引導。YJS21.COm
經(jīng)過一學期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了豪豪的進步。他開始融入到同伴的活動中,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盡管交友范圍并不廣,但他還是能較主動積極地和熟識的同伴交流。學習、游戲中能看到他高高舉起的小手,盡管聲音輕輕的,但是他勇敢地回答問題、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問題時他也慢慢試著主動向老師請教,有些羞澀,但是他正在不斷進步,每踏出一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我們(包括孩子身邊的每一個人)真心、耐心的關愛和幫助!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老師,我也想梳頭
每天下午午睡后,給孩子們梳頭已經(jīng)是件最普通不過的事情,每次梳頭時,小女生都會排著整齊的隊伍等著我給梳辮子,梳好之后摸著辮子滿意的走開。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樣給小女生梳頭,這個時候周浩宇小朋友走了過來,老師,我也想梳梳頭,小朋友們都笑了起來,哈哈,你是男孩子怎么要梳頭?我看著周浩宇,周浩宇正用期待的眼光看著我,我說當然可以,然后給他梳了頭,并且撫摸了一下他,他很雀躍的離開了,一邊走一邊說,老師也喜歡我,給我梳頭啦,緊接著一幫小男生排著整齊的隊伍等著我給他們梳頭,有的甚至來了兩次,看著他們梳過頭滿意走開的笑容,
我的心不由的一震,每次幫小女生梳頭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女生的專利,而小男生也希望我給他們梳梳頭啊,孩子們想的不是梳頭,更是和老師的親密接觸呢,從這以后,午睡后的下午我都給孩子們梳梳頭,讓他們和我親密接觸下,感受到我對他們濃濃的愛!
教育隨筆:把雞骨頭帶回家
周六午睡時我發(fā)現(xiàn)陳**小朋友在小床上翻來覆去,久久不能入睡。我一走過去,他就迅速把小手放進被子里,裝作已經(jīng)睡著的樣子。第一次我沒有說什么就走開了,躲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他。一會兒,又見他在枕頭上面摸來摸去,拿出一件東西放在手里,并不時放到鼻子上面聞一聞。等我走過去,他又快速把子放回被子里繼續(xù)裝睡。我—離開,他就又拿出來……如此反反復復好幾次后,我不禁覺得奇怪:這個四歲半的小家伙到底在跟我捉什么迷藏?
過了一會兒,看他又把東西拿出來玩,我就突然快步走近他問道:“陳**,你在做什么?把你的東西拿出來讓老師看看可以嗎?”原來,是一塊中午吃飯吃剩下的雞骨頭。我想,這孩子居然把雞骨頭帶進寢室當玩具玩。我沒出聲音把手伸向他,示意他把東西交給我,他很不情愿地拿出它的“寶貝”遞給我,我剛要轉身走開,他突然從小床上爬了起來,膽怯地對我說:“王老師,不要把他扔掉,給我留著好嗎?”“為什么?”“我家的小狗樂樂生病了,今天在家打吊瓶,它最喜歡吃骨頭,我想把骨頭送給它,這樣它的病很快就好了?!?/p>
原來小家伙是想把骨頭作為禮物送給樂樂。聽了孩子的話,我不禁被感動了,這么小的年齡就有了愛心,知道關心自己周圍的人和動物。于是我重新用小塑料袋把骨頭包好放在一個小紙盒里,放在桌子上讓他在傍晚帶回家。
教師隨筆:一定要回頭看看
現(xiàn)在回想起昨天下午放學時發(fā)生的那件事,還讓我心有余悸。通過這件事的發(fā)生,更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吃一塹長一智”的深刻含義?!耙欢ㄒ仡^看看”這句話成為我今后雷打不動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做,我才感到心安,心安!
昨天下午,離園的音樂響起來了,我便動身組織我們小班的小朋友穿衣、戴帽、背書包,準備排好隊,坐校車回家。
“馮老師,王暖小朋友打盹了?!蓖踱坌∨笥芽熳炜焐嗟貓蟾嬲f。
我隨聲望去,果然看見王暖小朋友,兩眼似睡非睡,坐在椅子上搖搖晃晃的。我趕緊走過去,一邊輕聲的呼喚著孩子的名字,一邊蹲下來,把孩子晃醒。
“王暖,放學啦!快醒醒,馮老師要帶你坐車回家啦------?!痹诤⒆觽兊逆倚χ?,王暖小朋友有點害羞的站了起來跟著我按順序排在離園的隊伍里,數(shù)一數(shù),正好16名孩子乘車。隨手拿起小旗,走到隊伍前面,吹起哨子,領著孩子們走出教室,上了校車,準備回家。
“馮老師,你今天趕集買的菜忘記拿了吧?”保安老齊關心地問。
“??!對對對,你看我這腦子,光忙著放學、上車,把這事都給忘了,謝謝??!”說話的功夫,我趕緊跳下車,跑進辦公室,拿起菜,習慣性的朝我班的教室里望了一眼,印象中是看一我班教室的門關上了沒有?這一看,不要緊,簡直是“救”了孩子,更是“救”了我的心。天哪!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看見暖暖小朋友自己孤單單的趴在小桌子上,睡著了,一動也不動。我當時就感覺周圍的一切都停止了,教室里出奇的靜,靜!話說不出來,腿也邁不動的的感覺油然而生。緩了緩神,我輕輕地走過去,把孩子抱起來(那時手都有點抖),喃喃地說:
“暖暖,快醒醒,我們回家睡覺去。你這孩子,嚇死老師啦!要是老師不回來拿菜,不往教室里看這一眼,那后果就不堪設想啊!我、老師們、小朋友們,幼兒園里所有的人都放學回家了,整個幼兒園,整座樓房,空空的,只剩下暖暖你自己,如果你半夜睡醒了------?!辈幌肓耍僖膊桓彝孪肓耍也铧c真的攤上“大事”啦。
“一定要回頭看看”,無論是放學時看教室,還是下車時看校車的每一個座位,千萬別拉下孩子??!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老師們,安全工作,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一定要提高警惕?。?/p>
教育隨筆:最好的回答
“媽媽,我為什么要上幼兒園?可以不上嗎?”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不情愿的來到幼兒園,在離別時問你“媽媽,我為什么要上幼兒園”的時候,作為媽媽的你,是怎么回答的?
要想給孩子滿意的答案,做家長的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上幼兒園的意義。如果家長都對去幼兒園保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孩子又怎么會適應并喜歡上集體生活呢?
為什么要上幼兒園
1、幼兒園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幼兒園是孩子們進入社會之前的實習期,寶寶們作為“實習生”在幼兒園里會接觸到跟家中完全不一樣的環(huán)境。
在這里,寶寶將學習到許多“社會化”的規(guī)則:要遵守時間、要排隊、要學會尊重和分享...這些規(guī)則將會讓寶寶受益終生。
2、幼兒園教孩子學會自理
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里,寶寶不再會像在家中那樣受到“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關懷。
但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寶寶們會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逐漸學會獨立吃飯、穿衣、學著去照顧自己,保護自己,獲得更好的成長。
3、幼兒園幫孩子學會社交
現(xiàn)在的許多寶寶大都是獨生子女,家中沒有年齡相仿的玩伴,長輩們也都習慣性的讓著寶寶,很容易讓寶寶養(yǎng)成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而寶寶會在幼兒園中結交許許多多的同齡小伙伴,在不斷的磨合中去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去交到更多的好朋友,這也是他們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課哦!
4、幼兒園教給孩子學習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寶寶需要的不僅是知識本身,還需要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而幼兒園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
在這里,老師們會耐心的指引寶寶,不僅學習這個年齡階段應該掌握的常識和技能,還會鼓勵寶寶發(fā)現(xiàn)和探索,讓寶寶學會獨立和主動學習。
5、幼兒園讓孩子保持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
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寶寶們會經(jīng)歷挫折,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幼兒園里有競爭也有失敗,寶寶們會在經(jīng)歷的過程中學會正視這些困難,始終保持前進的勇氣和動力,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
這樣說,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幼兒園能教給寶寶的東西太多了,可能許許多多的大道理寶寶都無法去理解,因此,當寶寶問:媽媽,為什么我要上幼兒園呢?我們可以這樣回答他(她):
1、因為你長大了
每個人長大了都有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就像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去上班,每天按時上幼兒園就是寶寶需要承擔的責任哦!
2、因為你很勇敢
你已經(jīng)是個勇敢的孩子了,媽媽相信你就算獨自待在幼兒園也不會害怕,能聽老師的話、按時吃飯,和小朋友們好好相處。
3、因為幼兒園里有好多好玩的東西
幼兒園里有好多好玩的東西,老師會講有趣的故事,會帶小朋友們一起愉快的做游戲...寶貝,如果你不上幼兒園,就沒辦法和幼兒園的小伙伴一起玩了哦!
4、因為老師能告訴你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事情
天空為什么是藍色?星星為什么眨眼睛?這些你好奇的問題媽媽可能都沒辦法解釋給你聽。
但老師不一樣,她們會用你聽得懂的方式,耐心的講給你聽,讓你能學到更多、感受到更多,你會學到更多新奇的事情,所以,你要上幼兒園。
幼兒園里有歡聲笑語,也有眼淚和挫折,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斷的進步,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正是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教育隨筆:頭發(fā)甩甩
班里的女孩特別多,平日里她們都喜歡比一比漂亮的衣服,比一比誰的頭發(fā)長,每一天給女孩子梳頭發(fā)都是一件忙事??晌姨貏e喜歡女孩,每天午休后我都會給女孩各式各樣的發(fā)型,每當這時侯可把鏡子忙壞了,女孩們都擠到鏡子邊看著自己是不是變得更漂亮了。
有的女孩甚至早上都不梳頭發(fā),等來幼兒園讓我梳,而我也不辭辛勞滿足她們的愿望。每當給長辮子女孩梳頭發(fā)的時候,短頭發(fā)女孩總是在一旁看著,終于有一天起沖突了。
雅琪是班里年齡較小的女孩,頭發(fā)也比較短,每次女孩梳頭發(fā)她都乖乖站在一旁專注的看,有一次回家又哭又鬧非讓媽媽給她裝上大辮子。媽媽沒辦法只好找到我,向我講明情況,當我聽完后不禁心里一顫,頓時覺得很慚愧,每天只顧長辮子的女孩展示她們的美,卻忽略了旁邊短頭發(fā)女孩的感受,怪不得每次梳頭發(fā)她們都那么安靜,這些女孩們心里該是多么羨慕??!想到這里我覺得自己很慚愧,現(xiàn)在既然了解她們的想法,就應該幫她們打開癥結。
在一次《我就是我》的主題活動中,我們講到了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提問到孩子們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分別是什么,孩子們津津有味的談論著。當每個孩子都說完后,我問:“你喜歡的小朋友和穿著打扮有關系嗎?”
這時班里一陣鴉雀無聲,我說:“穿著打扮都是表面的東西,如果一個小朋友不友好、愛打人、沒有禮貌,就算他穿的再漂亮打扮的再好也沒有人會跟他做朋友。小朋友們團結友愛、禮貌待人,就算他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只要干凈整潔相信我們都愿意跟他做朋友”。
我說完了孩子們也若有所思,我接著說:“女生們也一樣,不管是長發(fā)還是短發(fā)都一樣漂亮”。
從那一天起,我們班的女生梳起了高高的馬尾辮,在活動室活動的時候,頭發(fā)一甩一甩好看極了。
大班的孩子正式需要正確評價自我、認識自我的時候,首先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們區(qū)別個體差異和獨特性,從而讓他們形成獨立正視的判斷意識。每個孩子都是天上閃閃的星星,擁有自信、獨立、正直的品格會讓他們在夜空里散發(fā)更美、更亮的光芒!
教育隨筆:彩虹頭發(fā)
**月**日上午,幼兒園開展了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圍繞“認識男孩、女孩,了解其在性別、性格、喜好方面的差異”這一主題展開討論,給幼兒以思維的空間,讓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自由創(chuàng)意,給畫紙上的男孩、女孩裝飾發(fā)型和衣服等。這一過程中,讓孩子積極發(fā)言、大膽表述“男孩、女孩”不同的優(yōu)秀品質,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意識。
通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后,大家開始積極構思。老師發(fā)給每人一張帶有男孩、女孩頭像的畫紙,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涂起來。先在女孩頭像上面涂了頭發(fā)的顏色,“頭發(fā)”的顏色大都是紅、黃、黑色的;又在男孩頭像上涂了顏色,顏色多是黑色、棕色的……當走到陳翰陽小朋友旁邊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畫紙上女孩的頭發(fā)像彩虹一樣,有條理的涂滿了多種顏色。便湊到跟前問:“翰陽,女孩的頭發(fā)怎么是這樣的?。俊彼R上興高采烈的告訴我:“老師,我給女孩染了很多種顏色呢!像彩虹一樣,這就是彩虹頭發(fā)!。”說話間帶有一種滿足和自豪感!我笑了,舉起陳翰陽的畫紙:“大家看,翰陽真的好有創(chuàng)意呀!”立刻,活動室里掌聲一片,面向陳翰陽,每個小朋友的臉上帶著一份喜悅的表情。隨著歡呼聲,翰陽臉上也頓時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彩虹頭發(fā)”!多么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孩子們的想象總是奇妙的,他們的奇思妙想總是耐人尋味的!孩子的想象,蘊含在他們的生活里,蘊含在他們的成長中,蘊含在他們的快樂里!在教育教學中,老師要適時引導孩子的想象力,挖掘他們的潛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意,擴大他們的思維空間,讓孩子“跳一跳,就夠得著”,在不同層面上得到發(fā)展。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教育隨筆:“枕頭”惹的禍
郁曉蘭聰明,好學,是班中有名的“才女”。也因為如此,家人對她很寵愛,尤其是她“奶奶”聽不得她受半點委屈,成了她的“保護神”。對孩子也頗有震懾力,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有一天午點后,孩子們都在活動室玩,郁曉蘭欣欣然取出了從家里帶來的充氣“枕頭”,開心地獨自拍了起來。拍了一會兒,就把興趣轉向了平時頗愛玩耍,又挺冒失的“張立濤”并朝他拍了上去,張立濤則開心地與她追逐拍玩枕頭……過了一會兒,郁曉蘭大哭著向我跑來,“老師!張立濤用枕頭打我的牙齒!”她邊哭邊指著自己的牙齒,“他怎么打的,會打到牙齒?”我詫異得的問“他是這樣拍的!”她邊說邊做給我看?!皬埩兀 蔽覇枺霸谀?!”幾乎有一群孩子異口同聲的回答我,“郁曉蘭,肯定會告訴他奶奶的?!庇袔讉€孩子在悄悄的議論。聽著議論,張立濤則更像驚弓之鳥,“我是不小心的,我不是故意的!”他不停地用這樣一句單調的話極力得為自己辯護著,可是似乎沒有人相信他。如果沒有看見開始的一幕,我也會毫不猶豫地相信張立濤的“冒失”在先。
如何讓兩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同時認識到自己的負面行為呢?于是我決定讓孩子通過討論來分析事情的是非對錯,這對于培養(yǎng)大班幼兒分辨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有價值的。我先請他們倆說說事情的經(jīng)過,郁曉蘭仍委屈地說:“張立濤用枕頭打我的牙齒!好疼!”“他用枕頭拍到你了,你能說說你拍他了嗎?誰先拍的?”我接著問,這時,她才稍稍收起了音量說:“我先拍的,我想跟他玩。”孩子們聽了紛紛議論,于是我請孩子,幫他們找找問題出在哪?怎樣做可以解決問題?
通過討論,孩子們覺得郁曉蘭先用枕頭去拍人玩,這樣做不對;張立濤用枕頭拍人也不對。他們倆玩的方法不好,容易傷人。解決的方法是:郁曉蘭玩拍枕頭要和張立濤商量玩法,在游戲中張立濤拍痛郁曉蘭應馬上向她道歉。
這時,郁曉蘭仍覺一臉委屈地低喃:“我真的是輕輕地拍的,可他拍的好重!”“是啊!你的玩法正確又好,但是你告訴他了嗎?”她搖搖頭。我馬上說,“這就對了,下次玩游戲的時候,一定要和小朋友商量著玩。不然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她連連點頭。之后,張立濤慎重的向郁曉蘭表示了歉意。
平時這樣的事發(fā)生的很多,郁曉蘭是班中的佼佼者,深受老師的青睞,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當她的利益受到侵犯時,很快會向老師聲援,在聲援過程中,由于孩子年齡小,考慮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她心疼的是她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吹降闹皇菑埩直┑男袨樵斐闪怂耐纯?。而無法看到自己的負面行為。在本案例中如果我沒有看到郁曉蘭主動去拍打張立濤,可能會毫不猶豫地斥責張立濤的“冒失”!試想這樣做非但會助長這些“佼佼者”的嬌眾感,而且會使老師的威信在張立濤這些孩子的眼中大打折扣。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孩子是非判斷能力的形成。《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適宜的社會性行為必須通過體驗才能真正內化。郁曉蘭有了較為“沉重”的體驗,而張立濤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小心”帶來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引領他們認識各自的問題根源時,我一改平時直面主題,以老師“說理”為主的教育,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在同伴的討論過程中幫助郁曉蘭指清了問題的根源,由于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太強,她還會委屈“低喃”,這時老師的適時、適宜的點播使孩子豁然開朗了。張立濤在大家的明示下,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過錯。體驗到了自己的“不小心”給郁曉蘭帶來得痛苦。
看來,當孩子在交往中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沉著冷靜地搜集各方信息,把握問題的根源,把其中可討論,發(fā)展孩子的機會及時的拋給孩子,大膽得引導他們去分析處理,使孩子學會明辨是非,獲得較為充分的體驗。從而優(yōu)化孩子的社會性行為。
教育隨筆:石頭的故事
今天放學以后,東屹的媽媽和我聊了很長時間,他說起了東屹以前在老家的一件事,我非常的感興趣。
東屹家住在一座高高的塔樓里,爸爸媽媽偶爾外出有事的時候,會請樓上的李爺爺臨時照顧他。
自從東屹第一次到李爺爺家去玩過之后,就迷上了那里。
有時爸爸媽媽去接他的時候,他都不想回家。
所以,東屹的爸爸媽媽很是納悶,李爺爺家沒有小孩,更不會有新奇的玩具,到底李爺爺家有什么魔力呢?
原來,李爺爺家有好多石頭,大大小小、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石頭。
這些石頭有的擺在玻璃柜里,有的放在百寶閣上,還有的大石頭干脆就放在地上。
一直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很少能夠一下子接觸到這么多絢麗多姿天然城趣的石頭。
它們有的特別的逼真,或像人,或像花,或像小魚。
有的顏色十分好看,紅的、白的、黃的、又藍又綠的,實在是美不勝收。
東屹最喜歡的有兩樣,一個是紅白相間的像天上的紅云彩,李爺爺把它叫做“雞血石”,說是給大書法家刻圖章用的。
還有一個比黑眼珠還黑還亮的拳頭大小的石頭,李爺爺叫它做“黑旋風”,說他是梁山好漢黑旋風變的,真是讓東屹佩服的不得了。
這對東屹來說,李爺爺家太有魅力了,完全是一個新奇的世界,讓他百看不厭,還時不時央求李爺爺允許他拿一拿、摸一摸。
李爺爺見東屹這么喜歡石頭,也像遇到了知音一樣,帶著他一起琢磨石頭,一起給石頭起名字。
一老一小有時還爭執(zhí)不下呢。
比如一塊黃色的和雞蛋差不多摸樣的圓石頭,李爺爺說它好似枇杷果,起名叫“賽枇杷”,東屹則不以為然,說不知道什么是枇杷,應該叫“皮卡丘”才對。
因為每個小朋友都知道皮卡丘,這個小石頭一定是皮卡丘變的,要不怎么和它長的那么像呢。
時間一長,東屹就不甘心只是到李爺爺家去看石頭和玩兒石頭了,他要自己攢自己的石頭。
每次出門,東屹的眼睛總是愛往地上看,每次回家都要帶幾塊石頭。
當然,他撿回來的石頭沒有一塊是被爸爸媽媽看順眼的,在他們眼里這些石頭就是垃圾,一錢不值。
到積攢了一紙箱的時候,爸爸媽媽終于對東屹宣布說:“一塊石頭都不能再往家里拿了。
”
怎么辦?“對,往李爺爺家放!”東屹爸媽的禁令沒有壓制住孩子對石頭的興趣。
當他興沖沖地往李爺爺家搬他的寶貝石頭的時候,李爺爺沒有打擊他,只是說:“不許多放,每次只能放一塊石頭,還要說說你喜歡這塊石頭的理由。
”
秋天,一次郊游之后,東屹把在山溝里撿到的一塊灰色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條狀石頭搬到了李爺爺家。
“你看,它是灰色的,我喜歡。
”東屹就是這樣說他的理由的。
“李爺爺,你一定要留著,別給我弄丟了。
”東屹臨出門的時候又不大放心的囑咐了一句。
冬天來了,整整一個冬天,東屹都沒有到李爺爺家去過,當然也沒有去放石頭。
那塊灰色的石頭依然在李爺爺家,只是李奶奶覺得它和李爺爺那些美麗的石頭相比太丑陋了,悄悄把它放在了陽臺的角落里。
而東屹呢,盡管經(jīng)常在樓道等電梯的時候和李爺爺見面,可是李爺爺從來也沒有提起過那些撿來的石頭,看來,他已經(jīng)把石頭的事情忘了。
當春回大地的時候,東屹又一次興沖沖的來到了李爺爺家。
他馬上找到了自己存放的那塊灰石頭,然后,從衣服兜里取出一個紅色的晶瑩閃亮的小圓石頭,迅速的擺放在灰石頭的一個尖叫上面,說:“李爺爺你看,大鯊魚。
它是霸王鯊,可厲害了,現(xiàn)在歸我指揮。
”
李爺爺仔細端詳后不僅在心里感嘆到: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
在小紅石頭的映襯下,那灰色的大石頭果然生動起來,宛如一條奮力游動的大鯊魚。
李爺爺笑瞇瞇的看著東屹,東屹得意洋洋的看著李爺爺,這一老一小的心里別提多美了。
我聽完東屹的事情以后,使我想了很多:孩子的想象力經(jīng)常是超出大人的預料。
幼兒階段,想象是孩子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孩子的想象特別的活躍,他們幾乎是時刻刻都在想象,不僅是在玩娃娃家、做游戲的時候,在生活中也處處可以看到孩子想象的成果。
想象使孩子的心理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李爺爺喜歡收藏石頭,意在玩石和賞石。
東屹的父母起先不允許孩子撿石頭,更多是看到石頭可能會帶來的經(jīng)濟價值。
而東屹喜歡石頭則是因為造型各異的石頭能夠給他帶來豐富的想象。
每一塊石頭都能使他產(chǎn)生聯(lián)想,建立想象。
在大人看來沒有意義的石頭,經(jīng)過想象的作用,變成了東屹眼里各種有趣的人或動物形象。
不僅如此,他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編出故事來。
孩子有孩子的心里世界,這個世界很可能是自以為是的、大人并不完全知曉的。
許多孩子會撿破爛似的往家里撿父母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其實那些都是孩子的玩物,也是孩子賴以想象的實物。
通過這件事呢,我也想建議父母給正在興頭上的孩子一個放這些“寶物”的地方,并且拿出時間和孩子一起欣賞他的藏品,滿足孩子喜歡想象的心理需求。
越是在那些大人一眼看不出像什么東西面前,就越是能顯示出孩子想象力的豐富,不信你就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