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的“編排座位”有學問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幼兒園的游戲有哪些 淺談幼兒園指導綱要的心得 幼兒編故事導讀:科學、合理的為幼兒編排座位,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全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的積極性,可以積極的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jié)精神,也可以對我們的工作起到異曲同工的作用。
編排座位,是每位幼兒教師接任小班后期必做的工作。編排座位,看起似乎很簡單,但細細品位,其中有很多的講究。同一個班或集體采用不同的編組排座位,就會收到不同的活動效果,科學的的編組排座會有利于主題活動的進行,更有利于以“幼兒為主體”的主題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所以,幼兒“編排座位”有很大的學問。
一、按幼兒的身高編座
按幼兒身體的高矮編排座位,這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一個小組中,將不同高矮的幼兒搭配適當,讓矮矮小的幼兒排在在前面,較高的幼兒排在后面,這是我們必須考慮和做到一點,并且時常給幼兒灌輸這樣的思想:我是大個子我要照顧小個子,我因該在后面的思想,這樣既有利于排座又教育了幼兒從小就懂得謙讓。
二、依據(jù)幼兒的個性特點編排
幼兒的性格、氣質(zhì)、以及個性千差萬別,如果把性子較急,愛動的幼兒排在一起,每天的相處中難免會產(chǎn)生摩擦,由于幼兒年齡小,自己不懂得怎樣處理好同伴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會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出現(xiàn)打架的現(xiàn)象,這樣就會體現(xiàn)出不團結(jié),使得幼兒之間的關(guān)系不和諧。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說話、搞小動作的幼兒排在一組,這樣就等于又給這些孩子提供了亂動的機會會影響到教學和活過程,最后還會影響到活動效
果。同時,教師在編排座位時,還要考慮到身心或生理有缺陷的幼兒,要讓這些“特殊”的幼兒在座位編排上就感受到心里上的尊重。所以,依據(jù)幼兒的個性特點編排座位,是為全班幼兒創(chuàng)造健康、和諧的學習和生長環(huán)境。三、按幼兒平時的表現(xiàn)編組
我們在給幼兒排座時,要全面了解幼兒平時活動中的表現(xiàn)情況,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和態(tài)度、語言表達能力等,以保證小組間的實力的“勢均力敵”。這樣的編排,小組與小組見的懸殊不是很大,有利于各小組間開展各方面的競賽,可以調(diào)動全體幼兒參與集體活動或分組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小組內(nèi)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有區(qū)別、有差異的幼兒相互搭配,可以調(diào)動優(yōu)帶差的教育資源,在小組內(nèi)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氣氛,以達到最終幼兒共同進步的目標。
科學、合理的為幼兒編排座位,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全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的積極性,可以積極的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jié)精神,也可以對我們的工作起到異曲同工的作用。所以為幼兒科學合理的編排座位,也是教師教育能力的體現(xiàn)。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淺談幼兒教育
淺談幼兒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庇變赫Z言能力、動手能力和體能訓練,對孩子今后的成長發(fā)展是尤為重要的。因為他們的父母要忙于工作和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很大一部分任務勢必落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身上。從某種程度上說,家長的認知水平和與孩子磨合默契成分,決定孩子領悟能力,可謂,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小孩7~8個月的時候,要練習坐,坐在柔軟的床上,大人先用手扶給他扶著腰,讓他玩一些毛絨或者布玩具,聽一些像搖鈴、風鈴之類響聲,慢慢地就可以坐穩(wěn)了。9~10個月的時候,要練習爬行,爬行可以開發(fā)孩子的大腦,鍛練孩子的肢體平衡能力,開始,孩子會能手而不會動腿,要用手托著他的腳,讓他學會蹬,用食物和玩具放在前面,“逼”他前行,一段時間以后,他就會運用自如了,同時,用學步車,培養(yǎng)孩子的行走能力。12~15個月大,是孩子最難帶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跟不上,大腦活動非常頻繁,我每天用學步帶拖著她走,上午一個半小時帶她到人民公園看爺爺奶奶們打拳、舞劍,晚上一個半小時到廣場上看孩子們溜旱冰,看老人們跳廣場舞,雖然大汗淋漓,但是孩子興致勃勃,孩子玩得很開心的時候,大人一定要注意孩子勞逸結(jié)合,適當?shù)乇ПЩ蛘咦屗嚒?5個月以后,孩子走路已經(jīng)很穩(wěn)健了,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個飛躍式的進展,模仿能力很強,大人們無意間說的話,孩子會仔細聽,認真記,在適當?shù)臅r候能十分準確地表達出來。用玩具、圖書、點讀筆、電腦助教,也是孩子益智的好方法。孩子喜歡唱歌、聽故事、看動畫,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時候,求助于電腦,電視,能擴大孩子的視野。21個月以后,開始練習自己吃飯、穿衣、脫鞋和襪子。早晨帶她去買菜,讓她認識各種瓜果蔬菜,晚上帶她去“爬山”、玩滑梯、散步,睡覺前吊吊雙臂,練練倒立,有意識的體能訓練,能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減少生病的機率。
帶孩子是一門學問,很多知識要從頭學起,急用先學,活學活用。當孩子拿著自己心愛的玩具送到我面前說:“爺爺,你先玩,”拿著自己愛吃的零食送到我面前說:“爺爺,你先吃,”,當孩子睡里夢里嚷著:“要爺爺,要爺爺”的時候,我心里總感覺美滋滋的。愿天下的孩子成長快樂!
淺談幼兒行為養(yǎng)成
淺談幼兒行為養(yǎng)成
十七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約翰.洛克使用“白板”這一概念來說明人的意識,兒童心里的原始狀態(tài)。他作了如下的論證:人的心靈原來好比一塊白板,上面沒有任何記號,任何觀念,只是由于后天的經(jīng)驗,才在這塊白板上留下了印跡,亦即外界事物對人的感官所引起的作用,而把自己的標記,形象和名稱刻在人腦的這塊白板上。
案例:家有一女,名果果,剛上幼兒園小班。開學初,對上學充滿了無限好奇,終日背著阿姨給買的蝴蝶書包,在每個房間里飛來飛去,書包上抖動的蝴蝶翅膀已無法完全表達其渴切之心。
上學兩個星期后,情況急轉(zhuǎn)直下。終于,在第三個星期,果兒掛著淚水,怯怯的卻又無比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我不想去幼兒園了,我想和阿婆在一起!……之后,果兒用她所有的智慧找出一個又一個理由,只為了不用去兩個星期前還夢寐以求的幼兒園!
在2014年的10月底,果兒大病一場,前后持續(xù)了20多天。
到現(xiàn)在,果兒已經(jīng)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節(jié)奏,能完全做到高興去上學,快樂回家來。這之中,爸爸、媽媽和果兒都經(jīng)歷了一段心路共成長的歷程。
一、睡覺問題。
開學初,我們不經(jīng)意間說出了“我們的果兒到幼兒園要做班長喲!”說者無心,果兒卻牢記在心。果兒不完全知道班長要做什么,在她的世界中,她所理解的班長就是要在所有小朋友中,所有的一切都要做到最好:要第一個到校;要在涂色卡時最好;要吃飯最快;要午睡最安靜;甚至要爸爸第一個到校接她……但是,我們知道,果兒的午睡一直不好。最初,我和果兒媽媽都有當著她的面向老師詢問:今天睡得怎么樣?現(xiàn)在想想,這是一個很大的失誤:千萬別以為她只有3歲,不懂問話的意思!
結(jié)果就是,果兒越想睡好,就越是睡不著。
這個結(jié)果是誰造成的呢?是孩子?還是家長?每個人早就有了答案。
當有一天,我輕輕地對果兒說:寶貝,中午睡不著也沒有關(guān)系的!我看到了一雙閃爍著異樣光芒的眼睛,也看到了一雙幼稚而疲憊的眼睛?!暗悄兀职钟幸粋€小秘密告訴你:當你睡不著時,可以輕輕地閉著眼睛有,想一想今天做過的最開心的事和想要去做的最開心的事。這也是一種休息呀!”果兒沒有說什么,但我看得出,她很開心這樣去試一試。
放學后,我們也不再追問“睡得怎么樣”的問題。其實,不問,我們照樣很清楚。只要用心觀察,就知道所有的一切,再結(jié)合實際情況安排晚上睡覺是否該提前了。
心理學中有“強化”理論,在果兒的睡覺問題中,父母和外界起到的是錯誤的引導,是負強化;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也有這樣的例子:當對學生要求之切時,正是學生最痛苦、最掙扎之時。適當?shù)念A期,對于學生的行為引導能夠直到正能量作用。
在賈平凹的新小說《老生》中,提到一個做法:“劉學仁覺得他太能勝任這項工作了,凡是公社開展了任何活動,老皮有了什么指示,他都去各村各寨,大會講,小會講,反復講,講反復,他比喻要灌輸,就和小學生寫課文,十遍二十遍地寫,才能在腦海里記下來?!?/p>
這種講反復和反復講,或許有一定成效,但是,永遠也脫離不了“洗腦”的影子。
育兒心得淺談
育兒心得淺談
昨天接到余老師的電話,說要我寫一篇育兒心得的稿件,與其他家長一起分享經(jīng)驗。乍聽到,有受寵若驚的感覺,誠惶誠恐般。喜的是小家伙在幼兒園還算可以,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沒辜負老師的諄諄教導與家長的殷殷期望,獲得了老師的認同與贊許。作為家長是由衷的高興與感激的,辛苦的汗水,沒有白費。然而,“知子莫若父”,兒子落伍的、要改進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作為父親,還要繼續(xù)努力恪盡父親職責?!案锩形闯晒?,吾輩仍需努力”?;炭峙c擔憂的是,鄙人教子實在沒什么經(jīng)驗,不算咋的,更遑論什么心得。就算將這些摸索的經(jīng)驗寫出來,恐怕也會貽笑大方,誤人子弟的。況且,我的文筆也不好,即使一些有益的嘗試,寫出來恐怕也變了味兒。
但老師竟然說我的文采好!盡管我的文章有對不起觀眾的自知之明,也不咀嚼老師的話是否過譽之辭、嘲諷之意。贊美的話還是很受用,沖著這話,容不下半點推搪,就答應了約稿的請求,先不管寫出來的是啥子丑寅卯。
給點陽光就燦爛,小樣的。贊美的話,誰都愛聽,人性的弱點,虛榮心作怪,小朋友亦難免。言歸正傳,在我看來,贊美是對幼兒教育的一個很有效的切入的手段,但不要作為目的。在孩子面前,永遠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辭,充分發(fā)揮?!澳阏姘簟?、“你行”、“很厲害”、“VERYGOOD”這些辭句可以套上用場的。
這不是我的高論,是教育專家總結(jié)出來的。我不遺余力的嘗試,認同這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可以借鑒。但不能流于形式,要中肯,要到點子上,把握分寸,讓孩子覺得很舒服,很受用?;⑨躺砩系拿刹灰獊y摸。
“不要欺騙孩子”,不要以為你的孩子很容易騙,孩子的分辨真善美的能力逐漸形成。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誠實守信的人格?!翱诨荻鴮嵅恢痢?,做人的大忌,育兒亦然。曾經(jīng),如果我孩子不聽話,我哄得實在沒辦法拗過他,騙他聽話就買什么什么的玩具。結(jié)果沒買,后來孩子鬧情緒。再用這方法,孩子知道是騙他,方法失效了。最后我還是“屈服”,或者說是“補償”給他買了玩具。當然,這種短視的買玩具哄孩子的方法非常不可取。我在這里提出,只是作為個反面教案來說明一下不要輕易欺騙孩子?!拜p諾寡信”,家長將來要為孩子的行為買單!
在孩子面前保持微笑。家長的情緒是會影響的孩子的,所以有什么不開心、憤怒等情緒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不要給孩子分憂,以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身、心的健康是相互影響比較大的,而微笑是一劑天然的良藥??吹胶⒆拥男θ?,家長的心情也舒坦的,相融共生。人總有缺點,看到孩子淘氣再三,我有時也會克制不住的憤怒,恨不得就要用上大棒政策、巴掌專權(quán)。我要檢討。冷靜下來時候,我會為有這樣的企圖而歉疚。盡管是企圖,永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如果真的傷了孩子的心,放下家長的架子,給孩子道歉并安慰。坦誠地微笑,并保持微笑。
輔導孩子閱讀唐詩,宋詞在幼兒階段不提倡??粗⒆訐u頭晃腦、似模似樣的念詩,那種趣稚令人忍俊不禁。不勉強孩子懂詩的意思,培養(yǎng)一下興趣,與將來能不能成為詩人當然無關(guān)。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詩為鑰匙,期待將來去開啟那扇門。知識與文化是兩回事,我們的知識在豐富,傳統(tǒng)的文化卻在衰落。這是題外話,啰嗦一下。
我們中國人的小孩子普遍被認為獨立能力差、動手能力差,什么事情都不會做。這些觀點我們得接受,很痛苦的事情。讓孩子背上這樣的罪名,責任不僅僅在家長,老祖宗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傳統(tǒng)的文化里,推崇“君子動口不動手”,“不敢為天下先”。內(nèi)斂的性格,含蓄而拘謹,決定缺乏創(chuàng)造與冒險的精神?,F(xiàn)在不是問責的時候,是該深刻的自我反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下一代為我們重新去贏得應有的尊重。我會放膽去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裝飯,穿衣服,拼積木等等,而不加以盲目的干預。即便搞砸了,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大人的世界里講究“用人不疑”,對自己的孩子也不應該抱懷疑的態(tài)度。
引導孩子認識社會。社會是生存的平臺,孩子將來的生存必定是要建立在這個平臺之上。否則,是會被社會所遺棄的。雖然這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但我覺得也有必要對孩子從小開始一點一滴地引導,啟發(fā),認識。譬如,馬路上什么是斑馬線,要“紅燈停,綠燈走”。超市里,自覺排隊買單,什么是消防通道,火災該如何逃生等等。垃圾要丟在垃圾桶,平時我看到我的孩子能把垃圾拿在手里走出很遠,然后再把它扔進垃圾桶,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個有社會公德心的孩子讓家長覺得臉上有光啊。
幼小需學禮。社會有行為規(guī)范,從道德層面上去約束,就有了禮。廣義的禮不去考究,簡單討論禮貌和孝悌。三字經(jīng)里“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這些典故傳誦千古,相信大家耳熟能詳。孝悌的精神是我們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在現(xiàn)代的社會觀點看來,仍然是值得稱道的。但現(xiàn)在我們似乎把握不住那種精神,“道之遠人”。甚至連簡單的禮貌都不懂了,“尊老愛幼”成了空談。說到這點,我有點愧疚,恕我教子無方,小崽子實在不太懂得禮貌,我檢討。很期待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小孩子能有所長進,不能失“禮儀之邦”的“禮”。
“家園共育”,這是個很重要的觀點。要讓孩子在“園”中找到“家”的歸屬感,“不吵嘴,不打架,親親熱熱是一家”;而在“家”中延續(xù)“園”教的氛圍,后勤與前線,“家園”一體、共存。雙管齊下兩手抓,不能松懈,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孩子有什么不懂,做得不好的話,絕不扯皮,亦不埋怨。作為家長,責任不可推卸,我會自我檢討。這是為人與處事的準則,對于孩子也是很好的人生一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與能力,教會孩子做人,那才是最神圣的使命。
扯得有點遠了,不著邊際的“心得”,拙筆讓各位見笑。但希望不計較于形式,從中可以挖掘到積極而有益的元素。對諸位寶貝的教育可做參考的話,善莫大焉。
聽我華強,蕓蕓小兒之書聲,何其朗朗!
感謝可敬的老師,大愛之下,青澀小苗定長成參天大樹!
中二班胡駿宇家長
2009.11.27
淺談育兒心得
淺談育兒心得
轉(zhuǎn)眼,兒子四周歲2個多月了。都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也更加懂事乖巧了,全家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我們都是一樣的愛著他,都希望寶貝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次受老師之托,讓帆媽寫一些育兒心得,帆媽很緊張,不知道如何著手,就淺談一下生帆后的點滴回憶吧,談不上什么經(jīng)驗。
剛懷上帆的時候,帆媽也進行了一些胎教,雖說并不一定是有效的,但懷上帆的時候帆媽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盡可能的遠離輻射,因為那時單位正好都還沒有配置電腦,手機也是盡可能的少用,有空之余,盡可能聽些輕音樂或是胎教音樂,但自己一定要用心去感受音樂帶給人的輕松心境,這樣也會更有利于出生后的寶寶性格的完善。每天早上必吃一個蘋果,平時有空帆媽也喜歡翻閱一些健康保健方面的報刊,無意中發(fā)現(xiàn)有科學依據(jù)證明孕婦每天吃一個蘋果而且是早上吃,更有利于寶寶聰明健康,因為蘋果是智慧果,準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后能更加聰明,更加健康,而且也會使出生后的寶寶皮膚更好白析健康,所以帆媽每天都堅持著,還有那自己并不喜歡吃的牛奶,還有孕婦維生素等,不管是哪位準媽媽,只要為了肚中的寶寶更加聰明健康,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帆媽太過重視,有的媽媽會說我懷孕的時候什么都沒講究,寶寶一樣很健康、很聰明,是的,這得看個人的想法,不能一概而論的。
從孩子出生后,帆媽很注意早期智力開發(fā),記得懷帆那時還在杭州函授大學的時候,專業(yè)是心理健康教育學,那時帶著肚子里的帆聽著講師們的課,正好是有關(guān)如何早期智力開發(fā)自己的孩子?使帆媽受益非淺。更加喜歡上了這個專業(yè),0-3歲是智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帆媽心想居然生了寶寶,讓寶寶更加聰明點,也不嘗是一件好事,當然帆媽也不會特意如何如何去怎么開發(fā)寶寶智力,也就是憑自己的興趣愛好,多看育兒方面的書籍后才有所感悟的,出生一個月時我給帆買了一套色彩鮮艷的迪孚全套搖鈴,因為書上說出生一個月的寶寶雖然還很小,但我們不要以為他什么都不懂,要多跟他說說話,多逗逗他,用色彩鮮艷的玩具或者響聲來引起他的注意,搖玲就是首選之一,對于早期大腦開發(fā)也是有利的,帆媽就這樣試著,不管以后寶寶會不會真有效果,但只要我試了就不會后悔。
四個月后寶寶寶開葷了,那時家里的老人就開始給帆喂輔食了,還開始喂米飯了,當時我看到后就非常著急,因為書上寫沒長牙的寶寶不能吃飯,我就阻止了讓老人不要喂飯給帆吃,因為這樣對腸胃不好,這時原本什么都愛吃的寶寶就開始受我影響了,吃方面越來越挑食了,一想到這件事,帆媽就非常后悔,這也成為我現(xiàn)在還是經(jīng)常被老人家就是我媽常揭的的傷疤,嘴里經(jīng)常叨嘮我,說都怪我那時在寶寶什么都愛吃的時候不給他吃,現(xiàn)在什么都不喜歡吃。是啊,因為有時并不一定都得按書上的理論喂養(yǎng)才是正確的才是最好的,有時老人們的喂養(yǎng)心得并不是無用的,因為他們是過來人,有著一套喂養(yǎng)經(jīng),雖然并不科學,但還是很適用的,這點上,帆媽是得好好反醒的,估計這輩子也是沒有辦法挽回了,因為現(xiàn)在幾乎都只生一個孩子了,哈哈,可每日帆喝的奶粉中還是添加了蛋黃,腦黃金還是及時補充進去了。
五六個月后,帆媽專為寶寶買了聽兒歌、唱童謠的光碟,還附贈彩色拼音書本,雖說寶寶還太小眼睛發(fā)育還沒完善,最好不要看電視,這點帆媽自己也知道,可還是把帆放在遠遠椅子上讓他看著屏幕上出現(xiàn)鮮艷的畫片,聽著DVD里面小朋友們動聽的兒歌聲,說也很奇怪,當時帆帆很喜歡聽兒歌,雖說他的視線不一定很遠,但他還是很認真的盯著電視的屏幕,非常的享受其中,當然,帆媽最最擔心就是怕帆長大后視力會受影響,因為身邊有位朋友做得還要強,說2歲前不會讓他們的寶寶看電視的,可這點帆媽確實是無法做到的,也不管這么多了,還是堅持著自己的想法。
帆帆開口說話比較遲,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晚好久,但學步比較早,記得是11個月的時候就會蹣跚走路了,周歲的時候都走的挺穩(wěn)了。因為帆長得瘦,所以感覺特機靈。
周歲后,帆媽就會經(jīng)常給帆買各種各樣益智類玩具,說也奇怪帆媽就喜歡買益智方面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給帆買了一幅數(shù)字1-10的拼圖,當時帆很喜歡,那時17個月左右,給他演示了幾遍,他就自己會拼了,當時帆媽還拍下錄像為證了,特有意思,還買過七彩套圈,釣魚盤、積木,智慧屋等等,當時帆媽太心急,買的好多玩具帆都還不太會玩,因為買早了,有的得再大點才可以玩,有時放著帆看到了就會亂玩起來,有的益智玩具也沒有好好利用起來,有點可惜。
2歲左右開始喜歡認漢字,不管走到哪,只要有漢字顯示的地方,如廣告牌,宣傳橫幅,墻面上的廣告等,都讓我告訴他是什么漢字,那種渴望學習漢字的欲望相當強烈,帆媽乘機在帆三歲不到一點購買了巧虎光碟,這里面學習漢字的知識非常多,而且很生動很形象,帆帆很愛學習,帆媽購買的是3-4歲的快樂成長版學習版的,就這樣跟著巧虎慢慢成長起來啦!直到上幼兒園還在繼續(xù)著。
平日里帆媽也非常喜歡為帆拍照,每個月,有時每天都會忍不住拿起相機給帆拍,家里面洗有太多太多屬于他的相片了,有剛出生時的,滿月時的,周歲時的等,還偷偷學會了PS,照片處理軟件,這樣可以把很普通的背景換成藝術(shù)照背景了,偷梁換柱,哈哈,這段成長歲月的過程還時常浮現(xiàn)在帆媽的腦海里,仿佛就像昨天,那樣的清晰可見。
每天晚上我都堅持給帆講故事,帆帆也非常喜歡我給他講故事,很有感情的講,有時天氣冷,帆媽擔心帆著涼,偶爾也會暫停休息的。帆也有屬于他自己的博客了,很牛吧,哈哈,當然暫時是帆媽在替他更新呢,等帆會自己寫博客的時候媽媽就會自動“下崗”了,有時帆媽也會偷懶一下,不一定每天會為帆更新,但媽媽堅持著,只要哪天看到你發(fā)生的有趣或者新鮮的事,媽媽就會第一時間為你更新的,媽媽會堅持著努力為你記錄的,直到“下崗”的時候,哈哈?,F(xiàn)在上幼兒園了,寶貝天天在成長,在學校學到了家里學不到的知識,做各種有趣好玩的游戲,很開心吧?
記得帆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比你更緊張呢,擔心你在幼兒園會不會哭?會不會吃飯?會不會睡覺?等等……真是位操心的媽媽吧,上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媽媽每天都會堅持接送你上學,因為媽媽喜歡帶著你一起進校園的感覺。有時帆也會淘氣不想去上學,當時帆媽急壞了,幸好有老師的共同努力,還是堅持下來,現(xiàn)在不哭了愿意上幼兒園了,過好了牛年迎來虎年,帆帆也更懂事許多,每天放學的時候會主動告訴我今天在學校里發(fā)生的種種事情,某某小朋友表現(xiàn)怎么好,誰今天吃飯不乖啊,誰睡覺不乖啊,自己表現(xiàn)怎么樣了,很連貫的說給媽媽聽,媽媽發(fā)現(xiàn)你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了,說話邏輯性也越來越強了,觀察也更仔細了,小班下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媽媽問帆帆:“帆帆,今天老師們都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呢?”媽媽的問題是不是也挺奇怪的?哈哈,帆帆胸有成竹的告訴我,當時一個都沒說錯呢,其實帆媽接帆放學的時候早就看到了老師們穿的衣服顏色了,只是在考考帆帆的觀察力強不強?實踐證明暫時還行,哈哈。帆帆其它方面的發(fā)展暫時還都挺穩(wěn)定,就是畫畫方面有待加強,帆媽會抽空的時候讓寶貝多練習練習,多畫畫。希望畫畫方面會有所提高吧,德智體方面全發(fā)展當然是最好了,當然健康最重要。
最后,祈愿我家的帆寶貝會健康快樂的渡過屬于他的童年,媽媽不會強迫你做你不喜歡的事情,因為媽媽希望你的童年是無悠無慮自由自在的,你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育兒知識:淺談大班幼兒閱讀區(qū)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是否有問題意識是幼兒在閱讀區(qū)質(zhì)的的體現(xiàn),有了思考,有了問題意識,幼兒才能有目的的去進行閱讀活動,無目的的閱讀會使閱讀流于形式,失去閱讀的意義。對于幼兒閱讀意識的培養(yǎng),僅僅靠幼兒的自我覺醒以及教師的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與營造乃至更多因素的影響。
一、幼兒有著強烈的興趣,去催動幼兒去閱讀
興趣是幼兒參與的前提,興趣會使幼兒更有激情的投入閱讀中去。往往幼兒最感興趣的繪本,幼兒閱讀后會有著豐富的問題等著你的回應。要利用幼兒對興趣的著陸點,去引導幼兒。如幼兒對星空宇宙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應該為幼兒提供類似的繪本,供幼兒去閱讀。當幼兒閱讀這本他感興趣的繪本時,要引導幼兒去閱讀,先對繪本題目以及封面進行問題提出,來引發(fā)幼兒的興趣,接下來幼兒閱讀,最后幼兒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著陸點開始進行自我提問、向同伴提問、向老師乃至家長提問。
二、教師要為幼兒豎立“自我問題意識覺醒”的信號,引導幼兒從啟發(fā)式問題提出到自我主動問題提出過度。
這一個過程需要教師極大的配合,需要教師引導幼兒。這一個過程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閱讀區(qū)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幼兒如何去閱讀,如何去提問。如,當我遇到一本繪本的時候,我會去問問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這個封面都畫了什么、它大概講了什么.....看完繪本,試著提問和我想的一樣嗎?有哪里我不明白的等。
教師要將方法教給幼兒,遇到每一個繪本都要有問題的提出,帶著問題與閱讀,帶著問題去結(jié)束。
三、積極利用閱讀區(qū)的談話活動。
談話活動重在幼兒的說,針對一個話題幼兒和同伴進行談話。圍繞一個點去散發(fā)出更多的問題。如幼兒在閱讀關(guān)于樹木的繪本后,談話活動就可以為幼兒提供有關(guān)樹木的話題,你都認識哪些樹木?每個地方的樹木都一樣嗎?等各種各樣的話題,也要去引導幼兒自己向同伴提問,當幼兒前期經(jīng)驗夠豐富的時候,那么后期的自發(fā)主動性提問就會越來越多。
四、家庭要積極營造閱讀角氛圍。
要將閱讀區(qū)活動帶到家庭,在家庭積極營造閱讀區(qū)或者閱讀角的氛圍。家長要積極利用以上三種方法積極配合老師,如問題的提出,家長提問幼兒,幼兒提問家長等。讓閱讀的問題意識從幼兒園走向家庭,繼續(xù)將問題意識培養(yǎng)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