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心得:孩子游戲,我做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 做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整理了幼兒園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孩子游戲,我做什么,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能確保幼兒自主游戲時間,提供豐富游戲材料的基礎上,幼兒游戲,教師該做什么呢?
尊重孩子,做一個靜心的觀察者
【案例1】走廊上拴著一只"小狗"
大(1)班的走廊里,軒軒脖子上套著一個用塑料玩具連接成的鏈子,鏈子的另一頭掛在走廊墻壁的掛鉤上,孩子嘴里不停地"汪汪"直叫,像極了一只被拴住的"小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我?guī)е蓡栭_始觀察,過了一會兒,陽陽取下掛鉤上的鏈子,摸摸軒軒的頭,牽著他蹈了一小圈。軒軒一臉的高興,邊爬邊叫,沒有一絲勉強的意思。
我問軒軒:"你們在玩什么游戲呢?"
軒軒高興地告訴我:"我是小狗。"那表情分明是得意。
"那你為什么要做小狗呢?"
"因為人家剛送我一只小狗,那只小狗可愛極了,我特別喜歡它,天天陪它玩。"
了解完這個特殊游戲的起因,我悄然離開,游戲繼續(xù)進行著……
【分析】在成人的世界里誰愿意去當一只狗。而在孩子的世界里,當一只小狗是自愿的,是愉悅的,在這樣的角色游戲中他能體會到當一只可愛的小狗受人寵愛的快樂。家里最近養(yǎng)了一只小狗的種種趣事,自然就成了游戲情節(jié)的原型,成為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動力。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也許游戲就會在成人世俗的思想中被扼殺。
【案例2】優(yōu)優(yōu)啃雞腿
小(3)班的手工區(qū),小朋友們自己在探索各種折紙方法,優(yōu)優(yōu)把正方形的紙揉成了一個團兒,放在嘴里使勁兒地撕咬,咬一口然后就吐出來,再咬一口,再吐……紙屑吐了一地,而且這種行為一直持續(xù)了大約七八分鐘,十分專注。
我蹲下來問他:"優(yōu)優(yōu),你在干啥呢?"
優(yōu)優(yōu)天真地看著我說:"我在啃雞腿,我不喜歡吃雞皮,還有骨頭啃不動。"
我摸摸他的頭說:"那你把雞腿上的肉啃干凈點哦。"
【分析】在成人的眼中,一個孩子咬紙首先是不太衛(wèi)生的,而且把碎紙屑撒了一地,無疑很讓人頭疼。但是通過仔細觀察和詢問,知道了他在玩想象游戲,把紙團揉成團兒,變成了雞腿,在專心地啃雞腿呢。那一地的紙屑有的是雞皮,有的是雞骨頭。孩子的游戲不受地點、材料的限制,創(chuàng)意無處不在。
在孩子的游戲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而成人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固有的價值評判,在觀察游戲時可能會憑著直覺和經驗誤讀了孩子的游戲行為,就可能會喝令案例1中的那只享受寵愛的"小狗"停止游戲,要求案例2中的那個津津有味啃雞腿的優(yōu)優(yōu)馬上撿干凈地上亂七八糟的紙屑,那樣的話,孩子的游戲將被迫終止,教師就成了干擾幼兒游戲的絆腳石。唯有從尊重孩子的理念出發(fā),做一個靜心的觀察者,尊重孩子,看懂孩子的游戲行為,理解孩子獨特的游戲方式,才能保證孩子游戲的絕對自由、自主、自發(fā)。
相信孩子,做一個機智的"甩手掌柜"
【案例3】嘗試商量、等待的小紳士
小(3)班的娃娃家里有兩個積木桶,芃芃和淇淇把它們戴在頭頂上,玩得挺開心。天天看見了,也想玩,他就跟芃芃說:"芃芃,你把這個桶給我玩一會兒好嗎?""不行!我還沒有玩好呢!"芃芃果斷地拒絕。天天轉過頭來看了我一下,又轉過去跟淇淇說:"淇淇,把桶給我玩一會兒好嗎?"淇淇啥也沒有說,直接轉過身去,給了天天一個冷屁股。天天很尷尬,又朝我這邊看了看,我裝作沒有看見,期待他自己解決。兩次協(xié)商都沒有成功,他有點沮喪,但依然沒有放棄,又轉過去對芃芃說:"那你玩好了給我玩好嗎?""好的。"芃芃爽快地答應了。天天一聽來了精神,開始玩其他玩具,玩的時候還不時地看看芃芃。又過了大約5分鐘,淇淇放下桶,天天眼疾手快地拿起來,心滿意足地戴在了頭上,臉上綻放著滿意的笑容。
【分析】天天比較強勢,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什么都是我要玩,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但是今天我觀察到他已經在嘗試處理游戲中的一些問題,不管是不是因為有老師在一旁的原因。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在結束后及時給予正面的引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什么行為是正確的,幫助孩子強化正面行為。[實用申請書 373939.cOm]
【案例4】沖動的小宇遇上文靜的小茹
大(1)班的積木區(qū)里小宇在建構一個警察局,忙碌了好半天終于完工了,正當小宇心滿意足地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小茹一不小心碰倒了警察局的一角。小宇叫起來:"討厭!碰壞我的東西了。"準備發(fā)飆了!我緊張地在一旁觀望,生怕沖動的小宇做出什么出格的舉動,但是理智告訴我,等一等,相信孩子能處理好的。這時小茹回過頭蹲下來,滿臉歉意地開始幫忙修復。小宇剛才還怒氣沖沖的臉這會兒已經多云轉晴了,他也蹲下來一起修復。一場眼看就要掀起的風波,在孩子們很自然的處理中解決了。
【分析】小宇比較容易沖動,而小茹是一個不善言語的文靜小姑娘,他們之間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我擔心小茹要吃虧。關鍵時候我選擇了相信孩子,在一旁靜觀其變。事情果真朝著理想的方向發(fā)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游戲中的磕磕絆絆不可避免,如果我們選擇做一個"滅火者",天天可能就失去自主嘗試商量、等待的機會,小宇就會失去一次嘗試原諒別人的機會。老師要相信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相信孩子在每天的游戲中能逐步建立規(guī)則意識,相信孩子會嘗試各種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適時做一個"甩手掌柜"。
走進游戲,做一個理智的游戲者
【案例5】無人問津的"冰淇淋"
小(3)班的娃娃家里,雅清把雪花片一片一片地堆積起來,然后開始叫賣:"賣冰淇淋了,誰買冰淇淋?"叫了好幾遍都沒有人搭理,可她還是樂此不疲地叫賣著。我說:"我要買一個冰淇淋,你的冰淇淋多少錢一個?""給你。"她拿了一個紅色的雪花片放在我手上,對我問的問題置若罔聞,可能孩子是對錢沒有概念。我繼續(xù)問:"這是什么味道的冰淇淋?""這是草莓味的。"她奶聲奶氣地回答。我"啊嗚"吃了一口,說:"好吃,好吃!"其他孩子開始觀望,我趕緊撤。雅清又開始了她的叫賣,我遠遠望見悅悅在和雅清互動……
【分析】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買賣這樣一個需要合作的游戲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他們大部分都喜歡玩平行游戲,不太會進行合作游戲,所以就出現(xiàn)了案例中無人問津的"冰淇淋"。這時,我選擇參與進去,和雅清進行買賣游戲,吸引其他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游戲時有型可模。然后我又及時撤出游戲,主要是考慮到有吸引孩子尋求教師注意的風險。
教師參與游戲,可能存在成人會替代孩子而主導游戲的風險,也可能存在吸引孩子尋求教師注意,但是只要能掌握好適當的時機進入和撤出游戲,掌握好自己游戲的參與度,這些風險就不是什么風險了。當孩子游戲遇到瓶頸時,當孩子游戲缺乏點子時,當孩子游戲中缺乏跟同伴合作的技巧時……教師要及時參與;當教師參與游戲幫助幼兒解決好問題時,要及時撤出。做一個理智的游戲者其實是建立在靜心觀察的基礎上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養(yǎng)育他,教育他,照顧他,幫助他。。。。。??雌饋恚孟袷俏覀儙Ыo了孩子很多。于是,我們便自認是孩子的主宰。因此我們會覺得,孩子更應該一切都聽大人的。然而,仔細一想,僅僅是我們帶給孩子了嗎?孩子帶給了我們什么?
1、對生命的認識
我們在沒有做父母之前,對于生命的認識大多是很自我的。生命對于我們個人來說,也許僅僅只是一種存在,使命感和責任感并沒有那么重。有了孩子以后,生命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存在,同時也是一種延續(xù)。做了父母以后,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加深刻了,使命感更重了,責任心也更強了。在生命的字典里,沒有放棄,只有努力和奮斗,因為我們要用美好的生命陪著孩子走很長很長的路。我們要在這條路上,看著孩子長大,看著孩子成人,看著他成家,看著他生兒育女,如果可以,我們甚至希望看到他兒孫繞膝的樣子。
2、對生活的認識
大部人人成年之后,終于擺脫了未成年時的諸多約束,在生活中變得更為釋放,不再一定得晚九點睡覺,早七點起床,也不再一定是必須每餐定點吃,餐餐有營養(yǎng)。因為,我們終于自由了,可以對生活做主,熬夜,快餐,應酬。。。。。。感謝孩子,他的到來讓我們不得不重歸正常的規(guī)律生活。早上你想賴床嗎?孩子醒了要讓你陪,讓你給他穿衣,給他做營養(yǎng)早餐,甚至要帶她出去晨練。晚上你想晚歸嗎?等著你回家陪他玩陪他親子閱讀,孩子等著你帶他上床睡覺。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們甚至連電視都少看了,電腦游戲也不玩了。每次做這樣的事情,還得偷偷摸摸,確定孩子已睡著。但往往哄著孩子睡覺,會連帶把我們自己也哄睡過去。
感謝孩子,他的到來,讓我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們成為一個生活更有意義的人,讓我們成為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的人。這一切,不都是孩子帶給我們的嗎?
孩子在幼兒園一天都做些什么?
你知道孩子在幼兒園9小時在做什么?你知道孩子在幼兒園9小時在做什么?
7:30——8:00?高高興興問老師好!
孩子們背上書包,和爸媽揮手再見,向老師和同伴問好,開始幼兒園一天的生活!
孩子們入園最晚也不會晚過8點鐘,這樣才能吃上熱呼呼的早飯。
接下來,保健醫(yī)會對孩子進行晨間檢查,主要是檢查孩子的口腔、面部、身體動作等,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父母需要和老師及時溝通,以便老師能給孩子更多幫助。
8:00——8:30?早餐吃個飽!
吃早飯是孩子在幼兒園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老師會提前把孩子們的食譜貼在幼兒園外,父母可以看到的位置,如果有什么意見,父母也可以和老師溝通。
在吃飯的過程中,老師會提示和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慣,比如吃飯不拖拉,進餐時不講話等等。吃完飯后,老師還會引導孩子自己收拾好餐具,主動擦嘴漱口。
8:30——9:50??玩游戲學知識!
早餐過后就進入到區(qū)域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各個班級都設置了不同的活動的區(qū)域:娃娃家、美勞區(qū)、建構區(qū)、拼插區(qū)、閱讀區(qū)、棋類益智區(qū)、表演區(qū)等。
每天孩子們都會在這里度過1個多小時的時間,這1個多小時也分成幾個階段,15分鐘的讀書或繪本,然后15分鐘唱唱歌、做做手工,還有30多分鐘,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由結組、自由發(fā)展。
9:50——10:00?休息一會兒,可以喝酸奶,吃干果啦……
10:00——11:00?伸胳膊,踢踢腳,運動起來!
孩子們在吃完加餐后,就要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戶外做操、自由奔跑、鍛煉身體了。戶外活動時間是上下午各1小時,夏冬季節(jié)會根據天氣來調整具體戶外活動時間。
11:00——12:00?上廁所、喝水、洗手,靜靜坐在小桌子前等著吃午飯啦!12:00——14:00?甜蜜午睡,會不會夢見媽媽?
孩子們吃完午飯散完步,生活老師就會把孩子的小床鋪好,孩子就要脫衣服、輕輕蓋上被子,快快閉上眼睛,準備午睡了。
老師會教孩子正確穿脫衣服的方法,也會教孩子如何疊放衣服,午睡時學習良好的睡姿,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起床后學習自己整理床鋪等。
14:00——14:30?穿衣服、上廁所、洗手,準備吃甜甜的水果
14:30——15:00?動手動腦學東西
吃完水果,老師會有組織地教孩子一些東西,根據不同年齡孩子注意力時間的不同,每節(jié)教學活動時間也不同,一般小班15分鐘,中班20分鐘,大班30分鐘。
教學活動還是以游戲為主,會分成數學游戲、談話游戲,還有音樂游戲,這樣既可以增加每個孩子表達的機會,還可以照顧到個體差異。
15:00——16:00?到戶外進行陽光浴和空氣浴,自由奔跑起戶外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照例喝水、去廁所、洗手,準備吃晚餐了。
16:00——17:00?吃晚飯剛剛好
17:00揮手再見啦!
在離園前老師們都會比較忙,幫助孩子整理衣服、整理帶回家的物品,也要多次重復一些回家要做的小任務。夏天的時候,老師要為寶貝擦痱子粉,秋冬的時候老師會為寶貝擦潤膚霜。
提醒:回家吃不吃晚飯?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在園吃不飽,回到家里就讓他跟著大人再吃一頓,如果只是吃幾口寶寶愛吃的飯菜,不必過于嚴格禁止,但如果量過多的話,就容易積食而引發(fā)身體不適,所以,簡單地吃一點水果、一點小點心或一杯酸奶,是不錯的選擇。
新西蘭孩子在幼兒園里做什么?
對于孩子們來說,在幼兒園主要就是玩。跟家里不同的玩法是,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取代的是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們,幼兒園的玩具比家里多,老師和小朋友沒有爸爸媽媽好使喚,如此而已吧。我想,如果有人跟我說有小朋友在家念叨著要上幼兒園是為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我一定會笑翻一個跟頭。
很多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后總會很牽掛,不知道孩子們在幼兒園里都干些什么?雖然也會收到我們老師每天寫的Report,但畢竟是很簡單的。有家長問我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干什么?我的回答是:“Havefun?!毖笕思议L往往就一臉欣慰地說:“That’scool?!敝袊议L一般就有點緊張:“啊?光玩啊??”
我今天并不是要引用些什么蒙特梭利或者華德福教育體系里所說明的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玩”的重要性,而只是想簡單介紹下我們幼兒園的內容和一天的程序。
基本上玩的活動場所分室內inside和室外outside。不同年紀的班配備的玩具不同。早上孩子們來了之后可以自由選擇室內和室外玩。9點半左右會有morningtea上午茶,上午茶之前會有10分鐘的Mattime。(這個Mattime就是把小孩子聚攏了坐在地上,老師主要做的事情是利用不同教具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來進行簡單的字母、數字、歌曲、動作的教學)。上午茶時間之后又是玩,室內室外自己選。室外會有滑梯,秋千,花園,沙坑,水泵,水槽,攀巖,畫架,木工車床,厚木板,三輪車,手推車,呼啦圈,球,輪胎,木板等等,室內通常分為familycorner(過家家用的,所有用具從烤箱冰箱到茶杯蔬菜面包,從帽子到衣服,從小洋娃娃到兒童推車都有),有bookcorner(小圖書館),blockcorner(各種不同的積木),有puzzle拼圖玩具,七巧板玩具,有不同basket裝的各種類型大小的車類玩具,醫(yī)用玩具,五金玩具等等,當然,都是塑料和木頭的。還有自然角,上面放有各種天然制品,包括貝殼,火山石頭,鵝卵石,樹葉,干花,樹皮等等等,還有科學角,各種鏡,放大鏡,多棱鏡,萬花筒,望遠鏡,手機樣板,鍵盤等等。
室內老師和室外老師還都要負責各自范圍內的ARTWORK,就是讓小朋友們嘗試不同方式不同工具的畫畫和手工制作,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這話真的不假:畫畫所用的顏料都是可水洗的,雖然我們給小孩子都帶上專門畫畫用的圍裙,但經常還是有小朋友會把手上臉上都弄得一塌糊涂。這一點上亞裔孩子的表現(xiàn)都很有趣,好象他們家長的教育方式約好了似的,幾乎90%亞裔孩子在繪畫時都會很小心的保護自己身上的干凈程度,洋人孩子的手和臉倒是每次自由創(chuàng)作之后都是五顏六色的,他們還都樂呵呵的,不象亞裔孩子著急的就把手伸過來表示很yucky:)
然后是午餐時間。午餐時間之前是第二次的十分鐘Mattime。
然后是午睡時間。通常兩小時。
然后是十分鐘Mattime或者Music&Movementtime。
然后在三點半左右是下午茶。(各個中心在下午的時間安排上略有不同)
然后還是玩,直到孩子們陸續(xù)的被家長接走。
孩子為什么做事不專心
寶寶做事不專心,這本書看倆頁,那本書看倆頁,結果哪本書都沒看完。還有吃飯的時候也是,吃一口,玩一會。穿個襪子吧一只就要穿半年。艾瑪!稍微耐心不足的大人直接急Cry。寶寶做事不專心到底怎么破?現(xiàn)在喵姐就來說一說。
”
1 你要排除寶寶身邊的一切干擾因素
如果寶寶看書的時候,旁邊開著的電視一直吵啊吵;選擇太多,好看的繪本一下子扔給他10本+,寶寶能專心那才叫奇怪。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寶寶做事的時候爹媽爺奶總是不知不覺的干擾寶寶。比如寶寶剛專心看了一頁書奶奶就讓寶寶喝水,第二頁還沒看完又讓寶寶吃水果。親人們,寶寶一分鐘兩分鐘不吃不喝肯定沒事 ,但是因為你們的干擾讓寶寶形成了不專心的習慣,就不要一直怪人家啊ok?
2 不要事事包辦,讓寶寶自己做事
平時事事包辦,什么都替寶寶做好,寶寶根本沒什么動手機會。當寶寶真正動手操作起來時,才發(fā)現(xiàn)一個玩具竟然如此難搞!這樣啊,一旦玩不好就會著急,當然就不會有耐心玩下去了。所以,平時一定要多給寶寶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寶寶大膽去嘗試。
3 爹媽在寶寶面前要樹立榜樣,有責任和擔當
如果爹媽平時說話做事都特別著急,毫無耐心,肯定會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不管你是想快點完成工作也好,快點做完家務也好,你的急切心情都會給寶寶樹立不好的榜樣。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寶寶越來越沒有耐心也很正常啊。所以,爹媽應該為寶寶樹立一個做事專心,不急不躁的光輝形象。
4 不要動不動就給寶寶貼標簽
話說中國爹媽喜歡給寶寶貼標簽,真是堪比交通協(xié)管貼罰單?。〉鶍屢坏┲逼饋?,在很多時候就會出現(xiàn)不耐煩的語氣。你怎么這么不專心啊,你怎么這么不認真啊。話一出口,這標貼就算貼上了。被數落的寶寶只會更加否定自己,還會讓親子關系惡化。
5 多和寶寶玩專注游戲
帶寶寶玩一些專注游戲。比如拼圖,可以從4塊拼起,慢慢增加拼圖的片數??磿?,畫畫,走簡單的小迷宮等游戲,也都能培養(yǎng)寶寶的專注力。如果寶寶做到了一定要鼓勵寶寶。寶寶得到了表揚,感受到了成就感,慢慢的,他專注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
育兒心得:你關注孩子什么?
育兒心得:你關注孩子什么?
學習內容:要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先要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你關注孩子什么?請您學習《不輸在家庭教育上》P50頁。
學習體會:
閱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對我教育孩子是很有啟發(fā)的。
我家諾諾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她喜歡被人表揚,喜歡被人關注,但有時在家里習題做不出了,新聞背不出了,她就會很沮喪,還會有消極的情緒。這時,我不會因為她無法完成作業(yè)而批評她,而是讓她休息一下,適當的玩一會放松一下,再和她一起分析習題,朗讀新聞,告訴她,她很棒已經完成一大半了,給她一些鼓勵,這樣她就又能有信心完成作業(yè)了。
其實孩子的內心很簡單也很脆弱,他們需要家長的關愛,做任何事都希望被肯定。但是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會犯錯,也會闖禍,也許家長會覺得是孩子調皮,但是說不定這是孩子吸引你注意的一些小手段。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是關系孩子的吃穿問題,還應該多自我檢查,看看是不是自己忽略了孩子的情緒。
每個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就像拿著畫筆的畫家,也像是一部投影儀,能肆意的把這張白紙?zhí)顫M。如果想讓孩子能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那么做為父母,不但要先做出正確的榜樣,還要了解孩子的內心。對他們的好習慣、小進步。千萬不要吝嗇,一定要給予贊美和表揚。對他們做出的成績要給予肯定。那么,就能達到你關注什么,孩子就能發(fā)展什么了。
育兒心得:孩子為什么會哭?
育兒心得:孩子為什么會哭?
孩子為什么會哭?實際上,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有了不滿,有了壓抑,有了痛苦,就哭了。
強行制止孩子哭有害無益
快樂教育、快樂生活是家長和孩子的理想狀態(tài)。有的家長說,我很難長期做到。其實,偶爾為之就很好,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永遠定格在孩子的心中,這些將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所說的任何一種方式都不是要你每天都這樣做,或者一定要做得很完美,那不可能,但是你必須有這種意識,知道這樣做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處,該做的時候就要做。
孩子的成長需要快樂和輕松,但實際上,令父母揪心的是孩子的哭聲,從一出生哭聲就陪伴著孩子。今天為這個哭,明天為那個哭,很多父母最怕聽到孩子的哭聲,孩子一哭就慌了。怎么才能讓他不哭,讓他只有笑聲而沒有哭聲?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孩子哭沒錯,家長的認識有誤區(qū)。
很多父母一見孩子哭了,第一反應是制止孩子哭,想方設法去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別哭??墒强抻心敲纯膳聠?有誰聽說過孩子哭一哭會導致什么嚴重的后果嗎?沒有。孩子哭沒那么可怕,他從一出生就哭,哭是他正常的一種情緒發(fā)泄??薨殡S著每個人的一生,有時候我們成人也要哭一哭來緩解情緒和壓力。哭與笑一樣,是人的兩種不同情緒。為什么他笑的時候你不去制止而哭的時候要去制止呢?你要明白,孩子哭不可怕,別慌,別著急,讓他哭一下,舒緩一下情緒,再來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么哭。舉個例子,孩子要去爬陽臺,這是很危險的,有可能掉下去沒命。父母的理智在警告,絕不能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一定要制止。但對孩子來說,他想爬陽臺,那是他的一種好奇心,這種欲望驅使他根本不去想危險不危險。父母的制止扼殺了孩子的這種欲望,孩子的欲望與父母的理智形成沖突,孩子哭了。
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孩子無理的哭幾乎都是因為孩子不合理的欲望與父母的理智產生沖突,孩子認為父母有意阻止他,所以用哭來抗議,來發(fā)泄不滿。這就是大部分孩子哭的原因,比如他要去玩很容易摔碎的貴重物品,他要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他要得到他不該得到的東西,等等。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非理性欲望,有責任去糾正他。
孩子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有了不滿,有了壓抑,有了痛苦,就哭了。父母怎么辦?有的父母慌了,第一反應就是不讓他哭。其實沒必要,哭一兩聲沒什么大不了,練練嗓子而已。讓他哭,讓他發(fā)泄一下壞情緒。我們成人事業(yè)不順感情不和的時候也要哭幾回,孩子比你更沒理智,怎么能不讓哭呢?不能剝奪孩子哭的權利。你要認識到,孩子也是個人,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有不斷的非理性欲望冒出來,這是他的天性,這些非理性欲望會不斷地被壓制,所以他必須承受欲望得不到滿足的痛苦。他通過哭一兩聲,哭出高潮,先把不滿發(fā)泄出去。
找準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孩子哭過后,父母的理性教育就可以開始了。為什么要等他哭完呢?假如我們要去說服某個人,千萬不要在他氣頭上去說,沒用的,那時候他處于情緒高峰,聽不進去任何話。必須等他氣消了,心平氣和的時候再跟他講道理。孩子也一樣,必須等哭的高潮過去。有的父母看孩子哭興正濃,慌了,趕緊做工作,結果事倍功半。再加上處理方法不當,這時候有什么要求都答應他,反而被孩子抓住了弱點,以后想要什么就用哭來嚇唬你,哭成為了孩子的殺手锏。
所以讓他哭,必須等他哭的高潮過去后,能聽進一些話的時候,再開始跟孩子講道理。像前面孩子爬陽臺的例子,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這陽臺你爬上去,會摔下去的,你摔壞了爸爸媽媽怎么辦?以后不要爬了,爸爸媽媽也不敢爬?!庇煤⒆幽苈牰姆绞街v,不管孩子能聽進去多少,甚至當耳邊風,你也要這么講,講多了,他總能聽進去一些。你堅持這樣做,讓他習慣你的方式,他就明白他哭完之后,你就要跟他講道理了,他知道這個道理的重要性,就能把道理當回事。
對待孩子的哭,有的父母采取軟的辦法(答應他無理要求),有的父母采取硬的辦法(使用暴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以理服人,才是王道。在實際中你可以靈活運用,比如說在他接受道理之后加一點獎勵等。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明白,現(xiàn)在讓孩子哭一下,是為了讓他以后少哭。你想找到一下子制止他哭泣的做法,只會導致他以后更經常地哭,以哭來要挾和耍賴。
因此對孩子的這類問題,我們最好不要針對問題的表面去糾正,而是要針對問題的根源來矯正。孩子正在成長中,習慣幾日一變,性格幾日一變,如果父母只看問題的表面,慌了手腳,頭痛治頭,腳痛治腳,天天都處于忙亂和煩躁中,愁眉苦臉,心力交瘁,哪還有精力來教育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