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做操是一門藝術,是教師教給孩子的,也是孩子想象和展示的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簡短的給孩子的一封信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最近為了迎接親子運動會的到來以及中班午間器械操的展示,我們中班年級組重新?lián)Q了中間操,配上了“綠箭口香糖”的廣告主題曲以及輕便的啞鈴,一切顯得如此得有生氣。只有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我們要抓緊時間練習了。

首先,學握啞鈴。我們總是督促孩子們握緊啞鈴,孩子們的確是握緊了。但是做起操來,問題就來了。這啞鈴怎么就斜斜的呢?與身體不能持平行狀態(tài)。后發(fā)現(xiàn)部分孩子將啞鈴握在拇指與食指的第三關節(jié)上,所以怎么握緊總是顯得怪怪的。經(jīng)過提示后,整體表現(xiàn)都提升了。yJS21.cOm

然后,平舉啞鈴。平舉啞鈴,與肩齊平。這個孩子們都懂。但是要隨時隨地做到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力度的不穩(wěn)定,孩子們平舉的情況參差不一,很難做到與肩齊平。我們就需要放慢速度,一步一個動作,就像練“向前看齊”一樣,多練就會有進步。做操看的是整體風貌,這次年級里的晨間早操比賽,讓我看到了教師對孩子們學做操的影響力。特別是香蕉班的毛老師帶出來的孩子們不論是動作上還是整體精神風貌上都是突出的,也展示出了毛老師的個人魅力。

再次,整體概念。這套操是最基本的器械操,非常的簡單,但之間也沒有什么聯(lián)系性。孩子們在單獨聽音樂練習時,大部分對整體的操節(jié)都有混淆的傾向。因此找到一條有趣的“線”才能真正引導孩子們了解操的整體過程。就如“小熊起床了”這個主題,想象豐富的情節(jié),促使孩子們主動地去記憶操節(jié),也省去了教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與講解。

做操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不僅僅是我們教師教給孩子的,也應是孩子自己去想象和展示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多給孩子機會,就是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


星期二,早早的來到幼兒園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孩子們都來了,這時候,小暉的媽媽帶著小暉來了。這時我觀察到了小暉好像低著頭,不開心,我跟他打了一聲招呼,他也輕輕的跟我說了一聲:老師,早上好!我覺得苗頭有點不對,跟平時不一樣,暉媽走過來跟我說:老師,那天我問小暉這幾天學習怎么樣,上課有沒有舉手發(fā)言???他回答我說:我舉手了,可是,等我舉手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已經(jīng)回答好了,老師也不叫我了。我笑笑的跟暉媽說:他就是有這個小毛病,等別人都回答好了他才反應過來,才回舉手,這時如果老師叫他的話。他得回答也是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的。暉媽說:是啊,老師,他總是比別人慢了一拍,什么事情都會這樣的,有時候在家也是這樣,讓他做事情的時候,要等號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接著我說:不要緊的,孩子其實挺懂事的,至少他有這個膽子舉手發(fā)言了,證明他已經(jīng)長大很多,懂事很多了,我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們也會多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老師和家長都想孩子好。暉媽媽笑了笑,說了聲謝謝就走了。

多給孩子一個機會。這一天我很關注小暉,早上做操得時候我就特地給他一個領操員的職位給他,讓他帶領孩子們做操,果然是的,孩子非常的懂事,小暉很認真地做著每一個動作,而且非常的有力。臉上不時還露出了笑容。我想這時的他心里肯定很開心。上課的時候,我也發(fā)現(xiàn)了他舉手了,我首先就叫了他來回答問題,他想了想,猶豫了,我就鼓勵他,讓它自己的想想,問題還是回答的不錯的。其實孩子多給點機會的話,就是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膽子也練大了,知識也學到了。

老師們,平時多照顧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多練練,多學學,這也是一種教育的手段。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是你的驕傲。孩子在成長,老師也在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一次美工課后,我舉著樂樂小朋友畫的畫對全班幼兒說:“這花畫得很不錯,就是太大了,怎么比樹和房子還高呢?你們見過比樹和房子還高的花嗎?”孩子們頓時哄堂大笑,樂樂很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事隔多日后,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恰恰是“孩子為什么把花畫的比樹和房子還大?”我一口氣將文章讀完,文中寫道:幼兒不同于成人,他們心中有一個兒童的世界,他們認為特別重要或最感興趣的那些事物應該畫的大一些。大人不必追求規(guī)范的畫法,而加以糾正,那樣反倒掃了幼兒的興趣而失去了繪畫的勇氣。

我這才恍然大悟,并為因自己“無知”而錯怪孩子,對孩子造成了傷害,感到深深的懊悔。為了“將功補過”,在以后的美術課上,不論孩子畫的好與差,我都毫不吝嗇地給予夸贊和鼓勵。漸漸地,孩子們落筆更大膽了,想象力也更豐富了,繪畫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從這件事,我也真切地認識到,作為幼兒教師,必須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學會欣賞每個孩子,要相信他們都是一個個了不起的藝術家。

愛是一門藝術


幼兒園每年都有招收小班的孩子,新招收的三四歲的孩子,初次從自由分散的“溫室”里,走進集體的隊列,對新的環(huán)境不適應,在兩周內(nèi)哭鬧是很正常的,于是我就用親親、抱抱、拉拉手等方式來縮短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用唱歌、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來充實他們的生活,激發(fā)孩子們的樂趣,從而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

可是,孫雨軒小朋友卻是個例外。慣用的方法都用了,總是收不到應有的效果,但是我并沒有灰心,因為我相信:“沒有教不過來的孩子,只有不恰當?shù)慕逃椒??!庇谑俏覍τ贶幮∨笥堰M行了家訪,并了解了他的生活習慣和愛好。

第二天早上來園,她照常哭鬧,我便帶她去參觀了我剪的紙花,沒料到她竟然不哭了,對我剪的紙花愛不釋手。我馬上引導她說:“你看這些花多漂亮,它最喜歡不哭鼻子的小朋友?!彼c了點頭。我又接著說:“今后如果你早上來園不再哭,就是好孩子,紙花也會喜歡你的,好嗎?”她沖我點頭笑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此以后,雨軒小朋友不但不哭了,而且是第一個到園的孩子,她的家人也非常高興。孩子的轉(zhuǎn)變,使我對弗羅姆說過的“愛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知識和努力才能獲得的藝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


教育像鞋子,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之路。鞋匠要想做出合腳的鞋子,就需要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知道腳的需要和感受。同樣,教育者只有在研究、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長機制的前提下,才能夠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要適于孩子,并不是說適于普遍意義上的孩子群體,而是具體到每一個孩子的個體。所以,在芭學園,我們的眼里不是一群孩子,而是每一個孩子。

有個三歲的孩子叫小壯。有一天,班里老師來找我反映問題,說小壯不參加晨圈活動,集體活動時在人群中亂鉆亂爬,自由工作(我們將游戲稱之為“工作”)時滿教室晃悠,吃飯拿餐具時也不能排隊等待,總把隊伍攪得一片混亂。第二天,我來到小壯的班里,滿屋的孩子都在忙碌,的確唯獨小壯在轉(zhuǎn)悠,雖然他在轉(zhuǎn)悠的同時也會看別人工作,但入園快一年,只看、不動手玩的狀態(tài)著實有點讓人著急。不過,這類孩子現(xiàn)在并不算太罕見。

老師過來跟我說,小壯媽媽每天送他來園比較晚,等他來到班里,別的孩子已經(jīng)玩上了,兼之小壯沒有習得跟同伴交往的技能,所以老是進不了同伴群體。如果有老師引導著,他能參與工作,可老師一離開,他就放棄。老師們擔心這樣下去,他會更失去同伴交往的需求,只會依賴成人跟他一起玩。我認為老師說得很有道理,問:“你們打算怎么辦?”

主班老師說:“我們每天只引領他一會兒,把其他孩子吸引到他的工作中,我們就離開。同時,當他在群體中發(fā)生不當行為時,和他一起討論建構交往原則,再讓他媽媽盡量早點送來園里試試。”聽完老師的話,我認為這個方案沒什么問題。

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改變一個人的狀態(tài)不是一兩天就能夠見效的。幼兒園的那幾年中,老師無非就是陪孩子一起渡過這個坎、那個坎。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終于有一天,老師們告訴我,小壯最近好多了,能夠參與其他孩子的工作——雖然還是自己玩自己的,不能很好地跟同伴合作,但至少有了參與的意思。我一聽馬上趕到教室,想看看是怎樣的情形。

我去時,教室中的孩子都已經(jīng)各自進入自己的工作世界。小壯到綜合區(qū)拿了件東西,又跑到娃娃家,彎腰在那里用手攪動著玩具??赏尥藜业钠渌⒆诱两谧约旱那榫爸?,沒人發(fā)現(xiàn)他在做什么。小壯跟娃娃家的孩子說著什么,一看沒有人接他的茬,又拿上別的東西跑過去,扔在那些孩子面前。有個女孩一把把他拿來的東西扯開,繼續(xù)忙自己的。

看到這些,我被小壯感動了。他在創(chuàng)造自己的方式奮力融人人群,雖然失敗,但臉上是成功的表情。入園這么久,我還不曾看到他臉上帶著這樣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愉快神情,也沒看到他這樣目標明確地在做事。孩子的狀況既然好轉(zhuǎn),說明老師們的方案是有效的。而老師們再說起小壯,臉上也是帶著明媚的笑容。從此,小壯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

有個兩歲多的孩子叫小浩,每次洗手的時候都在安靜地玩水,而且持續(xù)好久。老師觀察后發(fā)現(xiàn),小浩其實在用手感受水和肥皂抹在手上產(chǎn)生的滑溜溜的感覺,不是只為了玩水而玩水。正巧趕上夏天的雨后,老師找了個時間,給他穿上防水衣,帶他來到院子里的水坑前。小浩先蹲在水坑旁看了看,接著走進去踩水,然后開始玩水坑里的爛泥。老師沒有阻止他,而是陪他一起玩泥巴,引導他感受干濕泥巴的不同手感。最后,等老師給他換上干凈衣服,小浩的臉上滿是安靜、滿足的神情。

還有個孩子叫小文。每天早上來園后,都要非常認真地掃一會兒院子。我們從來沒有阻止他,也沒有過度地表揚,因為不想讓孩子為了得到表揚而去做事,而忽略了做事本身的意義。所以,當看到掃完院子的他站在院子里,像在欣賞自己的藝術作品一樣,老師只是由衷地在一旁感嘆:“哇,我看到院子里變得好干凈、好舒服啊!”小文會說:“是我掃的?!崩蠋煏穑骸爸x謝你?!?/p>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既是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們的教育行動。在芭學園,老師們用心靈去感受每個孩子,尊重每個孩子作為一個人的獨特性;同時,在孩子的先天發(fā)展機制下,給予孩子恰當?shù)膸椭?,協(xié)助孩子獲得良好的發(fā)展,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

孩子,你也是天使!


鄭義和王子豪是我們班比較調(diào)皮的男孩子,每次排隊的時候還總還在一起,追著鬧著玩,對老師要小朋友排隊的要求總是不理不睬,每次都要去督促他們,讓我很頭疼。

最近幾天,我發(fā)現(xiàn)每次吃完飯,其余小朋友在玩在鬧的時候,老師收拾完桌子還未及推的時候,鄭義總會出現(xiàn)在我面前,幫著把桌子推出活動室,而后面必定跟著子豪那小小的身影。因為王子豪小朋友長得比較小,所以推桌子這個活就不敢讓他去做,每次說他的時候,小臉都皺一起了,一幅不情愿的樣子。這個時候,我會順水推舟讓他去幫小朋友搬椅子,這才高興地走了。趁著這個時候,我會即時表揚他們是老師的小助手了,他們會非常高興地去跟著老師出去玩。

有的時候,真的,那句話真的是至理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值得我們?nèi)ベ澝篮蛯W習的地方。所以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只要細心,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有著美麗翅膀的天使…………

教師的評價是孩子辨別是非的標準


有一天,文文一大早來到幼兒園,看到我就高舉著兩只蝴蝶發(fā)夾跑過來問:“金老師,我的發(fā)夾漂亮嗎?幫我夾一下,好嗎?”“好?。 蔽疫厼樗龏A上發(fā)夾邊說,“這發(fā)夾真漂亮,文文戴了變得更漂亮了?!蔽业脑捯齺砹似渌恍┡⒆?。文文更加得意了,她告訴我:“這是我媽媽幫我買的,我媽媽還幫我買了對粉紅色發(fā)夾呢。”圍觀的幾個小朋友紛紛向文文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第二天,文文又帶來了一對新發(fā)夾,讓我?guī)退魃?,我對她的舉動沒有在意,隨手幫她夾好,并贊道:“文文,你這對發(fā)夾也很漂亮??!”

第三天早上,當我走進教室時,文文已經(jīng)被幾個孩子圍在了中間,我只聽到她的聲音:“昨天我戴的那對發(fā)夾,金老師說我漂亮。今天,我又帶了一對新發(fā)夾來,等會兒我還要叫金老師幫我夾上,金老師肯定還會說我漂亮。”旁邊的佳怡則著急地說:“我明天也要叫媽媽幫我買發(fā)夾,我也要叫金老師幫我夾上?!薄拔乙I那種紅色的漂亮發(fā)夾,很漂亮,很漂亮的!”,“我明天也要……”,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搶著說自己要叫媽媽買設想中的漂亮發(fā)夾。聽到她們的談話,我有些生氣:怎么小小年紀,就這么追求打扮!于是,我走過去,語氣生硬地對文文說:“文文,你以后別帶發(fā)夾來了,引著其他小朋友也開始跟著你學?!敝?,我也沒有多在意文文的表情。

后來幾天早上來園,文文早上都沒跟我問好。我感到非常好奇,就問:“你最近怎么不叫我呢?”“因為你前幾天不許我?guī)Оl(fā)夾?!甭犃怂脑?,我感到更為驚訝,我的出發(fā)點是想教育她,沒想到會導致這樣的結(jié)果?;貞浤翘煳耶斨渌⒆拥拿妫蒙驳恼Z氣批評她,也沒說明原因,才恍然明白自己無意中已經(jīng)傷害了她。認識到自己的失誤后,我馬上蹲下來,摟住文文說:“文文,對不起。老師上次沒有說清楚,老師覺得你的發(fā)夾很漂亮,但每天都換新的,這樣不好,因為新發(fā)夾都是要用錢買的,每天都買,是不是很浪費錢呢?”文文專注地聽著,忽然微笑著說:“金老師,我又喜歡你了!”

其實,類似的事例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幼兒判斷某件事情的好壞、對錯,往往是根據(jù)教師的評價。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往往是孩子辨別是非的標準。當文文第一次因發(fā)夾而受到老師的夸贊,她覺得老師喜歡戴漂亮發(fā)夾的自己,她就帶來更多的發(fā)夾,希望得到老師更多的夸贊。而其他孩子看到文文因漂亮的發(fā)夾而受到老師的夸贊,就產(chǎn)生了同樣的想法。所以,當我們贊揚某個孩子時,就要注意是否在贊揚孩子好的行為,是否為其他孩子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

失敗也是孩子們需要的


在幼兒智慧創(chuàng)新游戲中,有很多活動內(nèi)容是啟發(fā)孩子大膽的去想象,把想象的事物畫下來,也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很多孩子畫不出個什么形狀。當老師檢查的時候,他卻默然的很。對于這樣的孩子老師不要輕易就批評孩子,應該耐心的去指導,誠心的去鼓勵,把這次的失敗作為一種新的動力,孩子的最大特點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從古至今中外的發(fā)明家和科學家走上成功之路的經(jīng)驗看,都是面對失敗而能夠正確的對待它,何況是孩子。科學家們對待失敗的共同特點是:

不畏失敗。遭到失敗時,他們都能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從不氣餒。

把失敗作為一種新的動力。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都避免不了遭到失敗的挫折,陷入困境。但他們都把失敗作為創(chuàng)造的契機。

善于研究失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正是這樣,他們才從失敗走上成功。

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還往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在一種發(fā)明

創(chuàng)造的失敗中,往往包含著另一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萌芽。所以,面對那些繪畫創(chuàng)新失敗的孩子老師要正確對待,失敗也是他們的需要!

她是老師的孩子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八抢蠋煹暮⒆印保?/p>

課間活動時,我組織孩子們到操場上去做游戲。

孩子們一個個興趣高漲,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鷹捉小雞,還有的在做拍手游戲,場面非常熱鬧。

正當孩子們玩得非常高興的時候,有個小朋友著急地說:“嚴老師,雷雷的鼻子出血了!”只見雷雷仰著頭,鼻子還滴著血,被小朋友簇擁過來。

我邊給他處理邊對他說:“天熱后,以后要多喝點水。

”雷雷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樣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

這時,快嘴的哲豪小朋友說:“老師,雷雷的鼻子不是挖破的,是讓一諾用手打的。

”另一個小朋友忙說:“一諾是袁老師的孩子……”聽著他們的話,我明白了:小朋友們開始沒告一諾的狀,是因為它是袁老師的孩子。

平時,對于我們老師的孩子我們都比較照顧,要求也比較松,即便做錯了事,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幾句,不想對其他小朋友要求那樣嚴格,時間久了,我們自己倒不覺得怎樣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被他們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

我仔細問清了原因。

原來,一諾和雷雷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時,雷雷當雞媽媽,一諾當老鷹,一諾不小心用手打到了雷雷的鼻子,給弄破的。

弄清原因后,我讓一諾向雷雷道了歉,并告訴他以后做游戲時要注意安全,不小心碰到別人要道歉,受傷了要及時告訴老師。

一諾也認識到自己錯了,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

通過這件小事,我認識到:對孩子要一視同仁,對老師的孩子,也不能偏愛,否則時間長了會使老師的孩子養(yǎng)成不良習慣,也會對其他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因此,我們應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知道本文“她是老師的孩子”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相關推薦

  • 和孩子說話是一種藝術 和孩子說話是一種藝術,需要獨特的方法和技巧。 我們試著從下面兩個例子窺知一二: 例一:孩子從幼兒園回來...... 媽:“你回來了?” 子:“我回來了。” 媽:“今天在幼兒園都做了些什么?” 子:“沒...
    2021-04-09 閱讀全文
  • 表揚孩子也是一種教育 潔潔媽媽常常有意識地表揚和鼓勵潔潔:“潔潔真聰明??!”“潔潔真漂亮??!”可是,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潔潔變得愛翹尾巴了,總認為自己比別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會自我表揚,聽不進其他人的批評和意見。有一次,旁邊...
    2020-12-14 閱讀全文
  • 多給孩子機會,就是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 星期二,早早的來到幼兒園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孩子們都來了,這時候,小暉的媽媽帶著小暉來了。這時我觀察到了小暉好像低著頭,不開心,我跟他打了一聲招呼,他也輕輕的跟我說了一聲:老師,早上好!我覺得苗頭有點...
    2021-02-18 閱讀全文
  •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自從2006年9月女兒**降臨我成為一名母親開始,至今已有六年半的時間。對于家庭、工作相對穩(wěn)定的我,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把女兒培養(yǎng)成才,是我這輩子最大的事業(yè)”。從女兒呀呀學語到上幼...
    2020-11-09 閱讀全文
  •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一次美工課后,我舉著樂樂小朋友畫的畫對全班幼兒說:“這花畫得很不錯,就是太大了,怎么比樹和房子還高呢?你們見過比樹和房子還高的花嗎?”孩子們頓時哄堂大笑,樂樂很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事隔多日后,我在一本...
    2021-10-05 閱讀全文

和孩子說話是一種藝術,需要獨特的方法和技巧。 我們試著從下面兩個例子窺知一二: 例一:孩子從幼兒園回來...... 媽:“你回來了?” 子:“我回來了?!?媽:“今天在幼兒園都做了些什么?” 子:“沒...

2021-04-09 閱讀全文

潔潔媽媽常常有意識地表揚和鼓勵潔潔:“潔潔真聰明?。 薄皾崫嵳嫫涟。 笨墒?,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潔潔變得愛翹尾巴了,總認為自己比別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會自我表揚,聽不進其他人的批評和意見。有一次,旁邊...

2020-12-14 閱讀全文

星期二,早早的來到幼兒園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孩子們都來了,這時候,小暉的媽媽帶著小暉來了。這時我觀察到了小暉好像低著頭,不開心,我跟他打了一聲招呼,他也輕輕的跟我說了一聲:老師,早上好!我覺得苗頭有點...

2021-02-18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自從2006年9月女兒**降臨我成為一名母親開始,至今已有六年半的時間。對于家庭、工作相對穩(wěn)定的我,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把女兒培養(yǎng)成才,是我這輩子最大的事業(yè)”。從女兒呀呀學語到上幼...

2020-11-09 閱讀全文

一次美工課后,我舉著樂樂小朋友畫的畫對全班幼兒說:“這花畫得很不錯,就是太大了,怎么比樹和房子還高呢?你們見過比樹和房子還高的花嗎?”孩子們頓時哄堂大笑,樂樂很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事隔多日后,我在一本...

2021-10-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