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尿布與尿不濕的比較與使用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心理與教育測量筆記 幼師愛與責任的演講稿 游戲與幼兒園自寶寶呱呱墜地,寶爸寶媽就要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飲食,保暖,衛(wèi)生用品等等,據(jù)了解八成的寶爸寶媽都在考慮一個問題,究竟是傳統(tǒng)的尿布好,還是用尿不濕好,這兩種東西都是為了讓寶寶更加舒適,但是寶寶的爺爺奶奶們大部分都認為是用尿布好于用尿不濕,也許是他們的經(jīng)驗之談,也許是用傳統(tǒng)尿布更加省錢,但是究竟用哪一種物品來幫助寶寶解決此類問題更好呢?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同討論一下。
傳統(tǒng)尿布:
傳統(tǒng)尿布我們都稱之為“尿戒子”,一般選用純棉質(zhì)地的布料,透氣性好,柔軟,吸水性好,可反復(fù)沖洗,多次利用。好處是督促家長勤換尿布,并且能在這一階段剩下不少錢。壞處是家長必須要勤快,因為尿戒子只能承受寶寶方便一次,寶寶方便完后必須馬上更換。
尿不濕:
尿不濕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后出現(xiàn)的一類寶寶專用衛(wèi)生用品,專門解決寶寶們的方便問題,吸水性好,寶寶行動方便,柔軟,透氣性一般,一次性用品。好處是這類產(chǎn)品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寶寶方便后也非常好處理,寶寶可以帶著尿不濕到處移動,缺點是,寶寶的皮膚可能會因為用尿不濕導(dǎo)致出現(xiàn)問題,比如紅點,脫皮(因皮膚敏感度而定),并且尿不濕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
綜上述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尿戒子”與尿不濕都有優(yōu)缺點,并且?guī)缀跏窍嗷パa足的。也就是說“尿戒子”彌補了尿不濕的缺點,尿不濕也彌補了“尿戒子”的缺點。但是問題又產(chǎn)生了,尿不濕與“尿戒子”不可能同一時間使用,所以我們要“因地制宜”!最高的提升這兩種物品的使用,節(jié)省最大的金錢。小V我有如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寶爸寶媽們。
一、夏用尿布,冬用尿不濕yJS21.COM
夏天的時候,寶寶大量的飲水,會造成寶寶解決的次數(shù)增加,所以用尿不濕就比較不值得,剛換上沒多久就要更換新的,并且夏天天氣溫度較高,常帶尿不濕會造成寶寶的皮膚出現(xiàn)問題,比如痱子,紅點。綜上所述——夏天盡量要使用“尿戒子”。
二、白用尿布,夜用尿不濕
夜間寶寶的睡眠比較穩(wěn)定,但是只要稍有不舒適就會驚醒,那么寶寶方便之后感到不舒適也肯定會用哭聲呼喚寶爸寶媽們。所以夜晚要用尿不濕,減少寶寶哭醒次數(shù),增加睡眠質(zhì)量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如此,為了白天更好的照顧寶寶,寶爸寶媽們的睡眠也是重要的。晚上睡得好,白天就要勤勞一點,減少寶寶皮膚的壓力,最好選用“尿戒子”。
三、居家用尿布,外出用尿不濕
帶著寶寶外出是讓寶寶認識世界,建立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途徑,所以一定要帶寶寶外出逛逛。外出時一定要以方便為主,所以外出的時候給寶寶帶上尿不濕吧。這樣寶寶能干爽的時間更長,如果寶寶能走動,帶著尿不濕還是比較方便的?;氐郊?,就換上“尿戒子”因為寶寶的屁屁已經(jīng)捂了很長時間,需要透氣拉!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給孩子把尿好不好?
給孩子把尿好不好?最近帶著xx跟很多媽媽在一起玩,于是討論起關(guān)于給孩子把尿的問題了,很多媽媽說給孩子把尿不好,又有很多媽媽說把尿才好呢,為此一直爭執(zhí)不下,可是把尿到底好還是不好呢???這個問題我也不懂,因為關(guān)系到孩子的健康問題,我也去網(wǎng)上查了一下,可是網(wǎng)上的爭議也挺大的。據(jù)某些專家說把尿既不利于嬰兒髖關(guān)節(jié)的發(fā)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xiàn)象。而說好的一方卻說把尿非常好,不但可以提升親子關(guān)系,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思,而且把尿會讓孩子更舒服,對皮膚保護也好。爸媽最好在寶寶0—4個月大期間開始給寶寶把尿。
我家里有兩個孩子,而且兩個孩子的養(yǎng)法完全不一樣,**小的時候是不把尿的,家里也沒有人可以幫忙,也為了家里不那么亂糟糟的。而xx卻是完全相反。
生xx的時候是在xx的外婆家,xx的外婆是個非常傳統(tǒng)的人,她一直都認為把尿?qū)⒆雍靡恍?而且還省錢,特別是xx現(xiàn)在是夏天,如果不把尿還很容易引起痱子和紅屁股,所以自從xx生下來的第一天,就開始給xx把尿了。
對于把尿的有點和缺點我自己也總結(jié)了一下:先來說說缺點吧,因為孩子尿尿的時間是不固定的,有時候尿了不到5分鐘就又要尿第二次,有時候卻又間隔時間很長,所以經(jīng)常會尿到身上,而屋子里也經(jīng)常亂糟糟的,要經(jīng)常去打理,所以要經(jīng)常留意,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而把尿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意思,對皮膚也好,特別是在這個炎熱的夏天,而且也省錢。不過如果要把尿的話,一定不能強制性的把尿,有的小孩不愿意的時候,父母不停的在那里把,不到不目的不罷休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這樣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抗拒。
把尿?qū)τ诮】祦碚f究竟會怎么樣我也不懂,所以我不發(fā)表評論。其實父母可以根據(jù)自己每天的觀察和條件來決定給孩子把尿還是不把。我家xx現(xiàn)在是習(xí)慣了,每次她要想要尿尿的時候都會叫出來,雖然是一個“啊”字,但是音量會比平時提高很多,這樣的話我會在第一時間就去給她把尿,除非沒有聽見,而xx也會等一會,如果太長時間沒有回應(yīng)她才會尿褲子。
成長故事連載:尿濕記、翻跟頭、八哥學(xué)說話!
尿濕記
一歲兩個月大的小雨寶寶有時候很省事,問她“尿尿嗎”,她點點頭,便可以尿在尿盆里,盡管有時點頭也不一定有尿,但這種情況是令人放心的,因為寧可錯尿一千,不可漏尿一次嗎!
但有時,可就摸不準了。今天晚上,就來了一次全盤皆輸。從外面玩兒回來,我問雨雨“有尿嗎”,搖頭,不一會兒,尿褲褲了,于是,洗小屁屁和腿腿,換備用褲褲,秋褲,襪襪,怕沒尿完,再把把,沒有。估摸著下次尿還早呢,沒成想,時隔不久,又尿褲褲了,只好再換,再洗!怕沒尿完,又把把,沒有,結(jié)果,一會兒,又尿了,從此,便找不著“方向”了,連穿小了的褲褲都又反聘回來派上用場了,直到一條外褲都沒有了,最后,只好開空調(diào)升高室溫,讓雨雨光穿一條小了的薄寶寶褲在屋里玩兒了,如果再尿褲褲,我的雨呀,就只好光著腿滿屋跑了!
連正在做飯的雨爸爸都看不過去了,跑過來問我:咱家還有尿不濕嗎,老換,老洗,太累了。我無奈地搖了搖頭,看著晾衣桿上的一大排小褲褲,心想,別人還以為我們家是“超生游擊隊”呢!
翻跟頭(第一次自己翻跟頭)
今天,寶寶晚上非常高興,一使勁,居然自己翻了一個跟頭,翻完了還躺在那里大笑,看來,新的嘗試讓寶寶又快樂又有成就感,接著,便翻個不停了,最后,已由翻跟頭轉(zhuǎn)化為打滾了!
八哥學(xué)說話,經(jīng)常弄不清
寶寶已經(jīng)能夠明白許多大人說的話了,但她還不能區(qū)分同音不同意的字。
門上掛著一張我畫的畫,我指著畫上的山對寶寶說:瞧,山,好多好多的山!結(jié)果她小手一擺,做起了扇扇子的動作,她把“山”當成了“扇”。
我和寶寶一起堆積木,我拿著一個三角形的積木告訴她:這是三角形。寶寶卻把三角形的積木往嘴里比畫,還假裝在吃,我明白了,她把“角”當成了“餃”!
寶寶會說的話越來越多了,如今,她會說“火車”,“白云”,“再見”,“芭蕉”,稱呼也叫得爐火純青了,如:姐姐,哥哥,阿姨等,象個小八哥,經(jīng)常學(xué)大人說話,特好玩。
這幾天,正教她連說四個字,已經(jīng)會了,如:媽媽抱抱。還讓她學(xué)一句歌:媽媽媽媽快坐下,但她只會唱媽媽媽媽,后邊還沒學(xué)會,但前邊四字的調(diào)卻很準,真是個讓家長充滿了成就感的寶寶??!
育兒心得:不要與孩子計較
準備吃早飯,孩子對我說:“爸爸,我的故事書被撕爛了,你一會能給我買一本吧?”我:“你應(yīng)該清楚,早上時間太緊,要送你們四個上學(xué),來不及去書店?!焙⒆舆呁堇镒哌吷鷼獾卣f:“那我永遠都不要了?!?/p>
我也有些生氣,但是我知道,這個時候說教、指責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那樣只會加深矛盾。于是我繼續(xù)吃我的飯,很快她自己出來了,坐下安靜的吃飯,我也不說話,就當什么事沒發(fā)生一樣。媽媽開車送她們上學(xué)的時候,她有東西忘記拿,下車進屋,微笑著和我說:“爸爸,我東西忘拿了?!蔽尹c點頭。她重新坐上車后微笑著和我說:“爸爸,再見?!?/p>
當孩子的意愿未被實現(xiàn),說出一些過激的話時,我們作為家長不要揪住不放,本來孩子只是想發(fā)泄一下不滿的情緒,由于我們的說教、指責甚至詛咒,問題不但沒有解決,而且會加深、激化矛盾。給孩子一點時間,他們會思考,會整理自己的思緒和感受,在平靜之后也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和行為。
其實我們成年人在生活中,偶爾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生氣的時候,或者其它一些情況下,說出違背自己意愿的話,我們也只是單純想發(fā)泄一下不滿的情緒,而并非要那么做。等我們靜下來,去思考這件事的時候,會理智地處理。
孩子大了,有一定的思考、判斷能力,不要急著去‘惡語相向’。給孩子點時間,他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2-7歲與7-11歲思維能力比較
概念 前運算思維(2-7歲) 具體運算思維(7-11歲) 自我中心 兒童認為他人與自己具有同樣的觀點 兒童有時也會表現(xiàn)出自我中心,但此時他們能意識到他人與自己可能具有不同的觀點。 泛靈論 兒童傾向于認為不熟悉的物體具有生命特性。 兒童更多地意識到生命的生物學(xué)基礎(chǔ),并不再對無生命體賦予生命特征。 因果論 對因果關(guān)系的認知具有局限性。兒童有時也會表現(xiàn)出一些推理能力,認為兩個相關(guān)的事件必然是其中一個對另一個有影響。 兒童對因果原理有了較好的理解(青春期以后,對這種因果關(guān)系的認知仍會持續(xù)發(fā)展)。 與感知相關(guān)的思維/中心性 兒童以知覺到的現(xiàn)象為基礎(chǔ)進行判斷,并在解決問題時只考慮問題的單一方面。 兒童能忽略錯誤表象并在解決問題時考慮問題情境的多個方面(去中心化)。 不可逆性/可逆性 兒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們的行為,不能回想起事物變化前的樣子。 兒童能反向思考他們見到的變化并進行前后比較,思考這種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 在皮亞杰邏輯推理測驗中的表現(xiàn) 兒童的自我中心主義和與感知相關(guān)的中心化推理意味著他們不能完成守恒任務(wù),也很難把事物歸入不同等級的類和子類中,并缺乏按照高度、長度這種量化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能正確按不同維度分類,并按量化維度思考問題。結(jié)論的獲得以邏輯而非表面現(xiàn)象為依據(jù)。
*注:在著名兒童心理學(xué)家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中,兒童認知發(fā)展被分為4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以后)。
教孩子使用時間的方法
教孩子使用時間的方法
掌握時間,就是掌握生命!
故事一:
“快去睡覺了!已經(jīng)深夜兩點,還在摘什么?”
“我在做一份報告,明天最后一天
“不是上禮拜就開始做了嗎?怎么還沒弄完1
“我要做得特別好!因為前一次得了A++,老帥特別夸獎,所以這次要更好
看孩子這么求好心切,媽媽只好不說話了。
(第二天早上)
“怎么還不起床?要遲到了
“找不舒服
摸摸頭,好好地:“是沒睡夠吧!不是生病
“我不敢上學(xué)
“為什么?”
“因為今天要考英文,我還沒準備!考壞就麻煩了!不如在家讀書,明天再去補考
結(jié)果:沒上學(xué)。結(jié)果:報告沒準時繳。結(jié)果:補考之后被扣分。
故事二:
春假這一個禮拜,你打算做什么?”
“跟同學(xué)看電影Back-to-the-future(同到未來)、去打幾場球、給暑假國際營認識的朋友寫幾封信、溫習(xí)兩個禮拜之后可能考的東西,當然,還有家庭作業(yè)?!?/p>
母親想想。嗯……,不錯!有娛樂、有運動、有郊游、有功課、又有準備,是很好的假期計劃!
(春假過后的一個星期天)
“媽!開車送我去圖書館1
“有急事嗎?”
“有!去借書,明天要繳讀書報告——基度山恩仇記1
結(jié)果,沒借到書,因為同學(xué)們都去借這本書。
結(jié)果:去買一本,但是報告沒寫出來,因為書太厚,看不完!
結(jié)果:多拖了兩天才寫成,而下面碰到考試,全砸了!因為假期里念的,已經(jīng)忘了一大半!
故事三:
已經(jīng)深夜一點鐘。
“你在干什么?戴著耳機發(fā)楞?”媽媽問。
“我在等著聽新聞快報!看看明天會不會下雪,下雪之后會不會停課1
(二十分鐘之后)
“你在浴室做什么?”
“我在摘隱形眼鏡、還有刷牙、洗臉1
(十五分鐘之后)
“你在做什么?已經(jīng)一點半了1
“我在放洗澡水!我在等水滿1
(三十分鐘之后)
“你為什么還不關(guān)燈睡覺?已經(jīng)兩點多了1
“我在收拾書包?!?/p>
結(jié)果:兩點半鐘才熄燈。
“他上禮拜出去旅行,怎么一大早不用人叫就起床了?還有在暑假國際營里,他不是起是比別人都早嗎?”老子吼著:“為什么現(xiàn)在要賴床?”
結(jié)果:老子捶了兒子一拳,兒子態(tài)度惡劣地頂撞兩句,父子兩天沒講話,而且當天早上兒子又遲到了!
安排時間的比重并善用時間
以上三個情況,是每個家庭都可能經(jīng)驗的,也暴露了許多孩子的問題。
由故事一,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常犯一個毛病,就是不知道怎么分配時間。他們可能明天要考三科,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準備第一科上,等第一科讀完,卻已經(jīng)晚到?jīng)]時間和精力念下兩科。
或是勉強念完,第二天卻沒精神上學(xué)。
他們也可能花不成比例的多時間,去搞一樣?xùn)|西。問題是這一科的老師不會因為他這一次杰出的表現(xiàn),就免除以后的功課。別的同學(xué)表現(xiàn)雖遠不及他,但只要達到應(yīng)有的水準,也能得到高分。他反倒因為誤了其它的功課,而在最后遭到挫敗。
故事二,看來似乎與故事一相同,實際問題出在:孩子不懂得分辨“大時間、小時間、完整時間與零碎時間。”
他們可能用大而完整的假期,做一些每件只需一、兩小時就能完成的事。卻在小而零碎的空間,想要去做需時數(shù)日才能做成的“大題目”。這就好比,有了大筆錢卻只知道買許多小電器、小擺設(shè),度假游樂的人,到頭來沒有自己的房子住!
故事三所表現(xiàn)的,是不知道在同一時間做許多事。這種人往往只能單線地使用時間,他不懂得在等車時看雜志、在坐車時背英文單字,甚至在長途的車程中打個噸。如同故事中,那孩子明明可以一邊摘眼鏡、一面聽收音機、等洗澡水;或一邊聽收音機、等洗澡水、一邊收書包。結(jié)果他卻要一件件分開來做,浪費了兩、三倍的時間。
給寶寶把尿的利弊
一、給寶寶把尿的好處
雖然對把尿這件事還沒有多少科學(xué)研究,但支持給寶寶把尿的人認為:
1、把尿能提升親子聯(lián)系。因為你為了給寶寶把尿,要頻繁觀察寶寶要排便的跡象,這會讓你更加了解他的需求,從而讓你和寶寶之間的親子聯(lián)系更加緊密。而且,有的媽媽為了晚上給寶寶把尿,會讓寶寶跟自己睡在同一張大床上。
2、把尿會讓寶寶更舒服。寶寶尿濕或便污尿布后,往往會哭鬧,就是用紙尿褲有時也會這樣。而且,不戴尿布,寶寶就很少會長尿布疹。
3、培養(yǎng)寶寶的自我獨立意識。隨著寶寶大動作技能的提高,當他會爬或會走了之后,你更容易鼓勵他自己到尿盆那兒去,或是“用大寶寶的馬桶”,而不是每天為換尿布的事跟他斗爭好幾次。
4、減少資源浪費。全球范圍內(nèi),垃圾填埋場每年要堆積2200萬噸的廢棄紙尿褲。減少傳統(tǒng)布尿布的使用,同樣對環(huán)境有益,因為清洗棉布尿布也需要能源。減少尿布的使用不僅可以保護地球,同時還能為你節(jié)約開支。
5、把尿是自然的方式。在中國,給寶寶把尿的歷史由來已久。寶寶不戴尿布,媽媽們也可以抱著他們?nèi)プ龈鞣N事。寶寶光著的小屁屁一般不會弄臟媽媽的衣服,因為媽媽們知道怎樣預(yù)判寶寶有排便的需求。當你發(fā)現(xiàn)寶寶發(fā)出了想要排泄的信號時,你可以讓寶寶面朝外,給他把尿。而且你也不用整天都盯著寶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xí),你自然會知道寶寶什么時候要排便了,就跟你知道他餓了或困了一樣自然。
二、給寶寶把尿的壞處
有不少專家反對過早給寶寶把尿,這對新爸爸媽媽來說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1、把尿耗費時間和精力。支持把尿的人也認為:你不必一天24小時都給寶寶把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時候給他把尿,其他時間給他用尿布。但是,這可能會讓寶寶感到混亂。事實上,你越是始終一致地堅持給寶寶把尿,你成功的幾率就越高。如果你已經(jīng)重新上班了,家里請了保姆,你得說服保姆能夠堅持給寶寶把尿。所以無論如何,你都得為此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
2、寶寶可能還沒準備好。兒童發(fā)育專家說,寶寶在12個月大之前,無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機制,而且在18個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點點的自控能力。雖然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滿18個月大之前,大多數(shù)寶寶都無法自己有意識地上廁所,甚至連告訴你他們有排便的需求都不能。
3、寶寶可能會抗拒。給寶寶把尿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有的寶寶這幾周配合把尿,過兩周卻頻頻尿褲子;有的寶寶排便之前不給你信號;也有的寶寶反抗把尿,甚至幾天不排便。
把尿其實是一種條件反射,有點像巴甫洛夫?qū)嶒炛械墓?,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如果你的寶寶不適應(yīng)這種訓(xùn)練,那你不妨再等等,讓他自己來決定什么時候準備好了。不要讓寶寶對把尿有負面的聯(lián)想。千萬不要強迫把尿,或是在寶寶失誤時,訓(xùn)斥或責罰他。
4、寶寶可能會失誤。如果你給寶寶把尿,不戴尿布,那他可能會經(jīng)常尿褲子。有時,寶寶可能不會給你要排便的信號,你也可能來不及給他接尿。雖然支持給寶寶把尿的人堅持說,這種方式總體來說要比用尿布更干凈,不過你可得隨時準備好清潔用品和寶寶的換洗衣物。
雜談感悟:孩子入小學(xué)與比較心理
最近,和大家一樣,為孩子上學(xué)而有些煩惱。昨天因出差,錯過了幼兒園老師打來通知報名附近一所小學(xué)的電話,晚上,和老公說起此事,不免互相埋怨。之后,我想上網(wǎng)看看有什么新的信息,剛打開電腦,我兒子沖過來,沖著我喊道,“媽媽,你們不用看了,不用煩了,就送我去中國最差的小學(xué)吧!或者就送我去亦莊的小學(xué)吧(他們幼兒園組織參觀過,我只是對他說我們不去這么遠的學(xué)校,但并未說學(xué)校不好),我可以早上4點起床”
聽了他的話,我很震撼,我想,小小的人兒,旁聽大人的對話,就可以知道話里的含義和玄機,就知道哪些學(xué)校是所謂的好學(xué)校,哪些學(xué)校是所謂的不好的學(xué)校。很有可能,最后我們只是送他去離家近的一所的普通小學(xué),而鄰居的小伙伴可能去的是府學(xué),史家,光明…..,他會不會因此而自卑呢?我不希望看到這么小的孩子就失去了原有的天真,用大人的一些標準來衡量他的世界而失去自信。我對他說,各個小學(xué)都差不多,我們只是希望為你找一所離家近的適合你的學(xué)校,無論去哪所學(xué)校,你都會很棒的。但愿他可以真的理解。
我在想,從幾何時,我們開始不停的與別人比較,總是想不要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被這一句話所困擾,從幼兒園開始就較勁,要挑選最好的幼兒園,之后要上最好的小學(xué),中學(xué),大學(xué),好像永遠我們要生活在與別人的比較之中,忘記了原來的希望。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我的孩子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也許他在某些方面有點小聰明,但絕不是天才,他還有一些性格上的弱點。我不指望他將來會成為人上人,只希望他可以做一個能夠自食其力的健康快樂的普通人。
我兒子最近常說,我不高興,我不快樂。我和他聊天,我問,你為什么不快樂?他說我不能把什么都作的最好,體能測試中我不是所有項目都第一,只得了一個第一,而且別人沒給我鼓掌。我問,別的小朋友得第一時有人鼓掌嗎?他說。好像也沒有。我又問,你為什么要得第一?你們班30個小朋友,只有5個測試項目,很多孩子都得到不第一啊。他說,不得第一,我將來就不能拿到金牌,銀牌,銅牌。類似的談話中,我得知,他總是希望自己什么都做得很完美,我在反思,這一方面可能來自于他的天性,另一方面,輿論的報道也會對孩子有所影響,那些奧運冠軍,那些個第一,確實會很風光。最后,可能每當他有進步時或比別的孩子做得好時,就夸獎他,鼓勵他,帶來了負面作用,孩子會為了不斷地得到贊賞,夸獎,得到第一,而給自己施加壓力,當覺得自己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時,就會很消極。這不是我的本意,我也不希望他對第一有著很功利的想法,于是我告訴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弱點,你不需要在每個方面都拿第一,你也不需要和別人去比較,只要和自己比,有進步就好了。無論你得第一還是倒數(shù)第一,你在我和爸爸心中都是最棒的。套用李開復(fù)的一句話吧,做最好的自己。
啰嗦了一大堆,言歸正傳,我想說的是,為什么孩子入小學(xué),把我們弄得如此緊張,如此恐慌??只攀俏覀冏约涸斐傻?,不停的與別人比較,不停的改變自己的初衷,總是想為什么別的孩子能去好的小學(xué),我的孩子不能去,孩子哪也不比別人差啊。于是有了今天這樣的局面,一些好小學(xué),XX小學(xué)報了2000,XX報了1800,XX報了1000,而每個學(xué)校招的名額又少得可憐??粗@么嚇人的數(shù)字,我們豈不是暈了,孩子大概沒有學(xué)??缮狭???墒俏覀兯闼?,由于我們都擔心孩子去不了好學(xué)校,都是廣種薄收,如果平均一個孩子報了5所學(xué)校,那么目前的這些報名數(shù)就有很多是虛的,不要被數(shù)字嚇倒。另外,就是去了一個一般的學(xué)校又如何呢?環(huán)境固然會對孩子有一定影響,不過對他影響最大的恐怕還是家庭的影響。
我已經(jīng)想通了,也釋然了,希望大家也能解開自己的心結(jié),無論最后去了那所小學(xué),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度過愉快的小學(xu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