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對臟話感興趣專家稱其處于“詛咒敏感期”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兒童歌謠 兒童成長 兒童勵志故事張女士的女兒剛上一年級,最近和同學在一起時常常會說一些“臟話”,比如“屁”、“吃屎”等,說這些臟話時,顯得特別開心。張女士曾制止女兒說這些不雅的話語,但效果不大。她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說這些話呢?
心理專家解析,在一定的階段,小朋友們都喜歡用這樣的詞語來表達他們的情緒或者玩笑,并樂此不疲,絲毫沒有“臟”或“不雅”的感覺,那是因為這一過程是他們學習語言、交流的過程,而并非如我們想象的,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去侮辱或謾罵別人。之所以會使用這些詞匯,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詞匯的力量,會讓成年人緊張,也會讓其他小朋友效仿,甚至可以通過這些詞匯的使用來占據心理優(yōu)勢。
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會經歷這一階段,所以也有人把這一階段歸為‘詛咒敏感期’,在這一階段,小朋友不僅僅會對這些‘臟話’感興趣,對“打死你”、“把你頭砍下來”等這些帶攻擊性的語言也會經常使用,如果大家對這樣的表達方式反應強烈,更加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因為他們正是在試探這些語言的作用。
那么孩子在生活中經常使用這些臟話,會不會對未來產生不良影響呢?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事情發(fā)生?
一般來說,小朋友只在“詛咒敏感期”才會有足夠的興趣去如此表達,如果成年人對此反應過激,或者讓他們感到,在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類似的表達方式會讓人從中受益,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無意識的習慣,延伸下去。
要解決類似問題,家長一方面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即對他們單獨的表達不聞不問,或者表現(xiàn)出這樣做一點也不好玩的意思。另外,還有必要適當減少孩子與具有習慣性臟話行為的孩子或成年人接觸的機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如何陪伴3-6歲兒童敏感期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xiàn)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xiàn)。
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兒童內心里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后,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3-4歲(小班)孩子敏感期1.色彩的敏感期
特點:對五顏六色的東西充滿好奇,喜歡不同顏色的搭配,開始對涂色活動樂此不疲。
建議:和孩子一起用各種顏色的涂色材料完成一幅“作品”,滿足孩子的色彩需求。在布置房間時,合理搭配各種顏色,將色彩融入環(huán)境。
2.執(zhí)拗的敏感期
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把“不”掛在嘴邊,想要大人按照他的想法來,否則就會情緒化。還會經常發(fā)脾氣,被大人認為是“任性”、“胡鬧”。
建議:遇到執(zhí)拗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學會觀察與傾聽,了解孩子的需求。除了耐心地和孩子講解一些規(guī)則,還可以試著改變策略,和孩子一起發(fā)展生成新游戲。
3.藏、占有欲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對“我的”、“你的”有了自己的概念,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很強的占有欲,不愿意分享。
建議:首先要明白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不必刻意批評孩子。家長可以結合一些以“分享”為主題的繪本,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4.詛咒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喜歡說“壞媽媽”、“臭屁”,大人聽到這些詞語后反應會很強烈,孩子開始發(fā)現(xiàn)這些負面語言的力量,逐漸喜歡使用壞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建議:初次聽見孩子說這類詞匯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詢問和引導,得知孩子的動機并且引向正確的說辭。如果孩子反復說這些詛咒的話,家長應該盡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這些話和其他語言沒什么區(qū)別,當他們覺得這些詞語無法引人注意的時候,就會覺得無趣,不再接觸這些詞匯了。最不可取的是用批評的方式說教,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5.語言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喜歡模仿周圍人說的話,可能還會時不時蹦出大人都難以置信的一些成語。
建議:這個階段可以幫助孩子擴充他們的詞匯量,最好把這些詞和生活環(huán)境相關聯(lián),比如在介紹花朵、樹木等方面的詞匯時,可以帶孩子去戶外看花、樹葉的樣子。此外,大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語,孩子模仿力極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不該說的“臟話”等等。
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特點:“今天穿的衣服顏色不對,我不要出門”,“沒有把鞋子放到床的左邊,我不能睡覺”,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始爆發(fā),孩子做事要求完美,開始對吃、穿、用的物品逐漸有了自己的評價標準,對外界的評價非常敏感。
建議: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不要嫌麻煩圖省事而依大人的標準執(zhí)行,保留孩子追求完美的標準,這是一份珍貴的品質。
7.剪、貼、涂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的動手能力強,對剪刀、畫筆、膠水等工具愛不釋手。
建議:家長不僅要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也要和孩子一起參與相關活動。
8.邏輯思維的敏感期
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充滿了好奇,不斷追問“為什么”,“為什么男孩子上廁所要站著?”“為什么天是藍的?”“為什么……”當你回答了一句之后,緊接著又會問為什么,打破砂鍋問到底。在一問一答中,孩子逐漸出現(xiàn)了邏輯思維。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寶貴的好奇心,如果無法立即回答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上網搜索或者配上一套百科全書,用孩子的語言來解答孩子。
9.延續(xù)秩序的敏感期
特點:從2歲半左右開始,孩子開始有非常強的秩序感,用過的玩具要歸位,毛巾一定要放整齊。
建議:尊重孩子,保護好這份品質。試著放慢自己,多多觀察和傾聽孩子,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有序的外部環(huán)境,以配合孩子的內在秩序感。
10.色彩的敏感期
特點:非常喜歡一對一交換東西,完全不在乎東西的價值是否對等。
建議:孩子自己的東西,給不給別人有自己的決定權,老師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不能以成人的價值標準來介入。家長平時要給孩子儲備一些玩具、物品,讓孩子有交換的條件。
4-5歲(中班)孩子敏感期
11.審美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對自己穿的衣服有了自己的標準,特別是女孩子,喜歡打扮自己。
建議:為孩子設置化妝間,投放各類供孩子裝扮自己的材料。此外,要給孩子的審美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他們充分的自我探索空間。
12.出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喜歡問自己從哪里來,不停地打聽自己的出生。
建議:不管是老師孩子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都不能應付了事。在幼兒園,老師可以結合一些生命的繪本,告訴孩子生命的由來。家長也可以參考一些科普文章和百科全書,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13.情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會主動表達“我愛你”,并且會不停地追問“你愛我嗎?”,情感開始細膩,表達自己情感的同時也關注別人對自己的情感。
建議:接收到孩子的情感表達的時候,要給予熱情的回饋,保護好孩子這份情感。
14.數(shù)學概念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對數(shù)字開始敏感,愛上數(shù)數(shù),看到路邊廣告牌時會注意里面的數(shù)字,等公交的時候會不停詢問這是幾路車。
建議:這是孩子數(shù)學敏感期的第一階段,家長要在這個期間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數(shù)學的概念。
15.性別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注重誰是男生,誰是女生,并且對男女不同性別特征產生好奇。
建議: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的各類器官,區(qū)分男女性別。
16.符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對識字、拼讀產生了興趣,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名字里面的字,出現(xiàn)在其他地方的時候,會非常激動。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文字卡片等材料,并配合動作,讓孩子宏觀地認識文字。
17.婚姻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一開始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到了幼兒園之后想要和老師“結婚”,5歲之后選擇伙伴的傾向性變得非常明顯,開始有意識地在喜歡的同伴面前表現(xiàn)自己。
建議:老師和家長應該為孩子婚姻敏感期的到來感到高興,不要對這類話題避而不談,而應該給孩子更為自由的空間,家長也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愛和婚姻是美好的事情。
18.音樂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會跟著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扭動自己的身體,喜歡在表演區(qū)把玩各類音樂道具。
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給孩子一個高品質的音樂環(huán)境。
5-6歲(大班)孩子敏感期
19.書寫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逐漸對符號、書寫文字符號產生興趣,書寫的熱情就像急流一樣無法阻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寫字的地方,經常家里的墻面上留滿了他們的筆跡。
建議:家長可以嘗試在家中為孩子開辟一面墻或者一個特定的區(qū)域來滿足孩子的書寫欲望。
20.繪畫敏感期
特點:孩子繪畫和書寫敏感期是類似的,只要有筆在手,總想畫畫寫寫。專家孩子在12周前,情感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完善的,畫畫是孩子表達感情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建議:給他個大白紙吧,對于寶寶的神作——不干預、不嘲笑、多鼓勵,就讓他畫出真實的自己。
21.社會性興趣發(fā)展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渴望了解社會規(guī)則,喜歡扮演各類社會角色,并且建立角色所對應的規(guī)則。比如孩子扮演老師來照顧小朋友,安排值日生來打掃教室、整理玩具。
建議:在教學活動時,老師可以選舉一些小組長來帶領小組完成任務。此外,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去敬老院服務老人,去公園撿垃圾,讓孩子在體驗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建立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
22.動植物、實驗、收集的敏感期
特點:喜歡收集各種自然物,喜歡在家里、幼兒園里養(yǎng)蠶寶寶、烏龜、小兔子等等小動物,喜歡探索一切自然界的奧秘。
建議: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戶外探索大自然,讓孩子手機自己喜歡的動植物,和孩子一起觀察記錄,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責任心。
總 結
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fā)展。因此,家長和園所老師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并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機會。
在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其實很多時間都是在園所度過的,老師和孩子情感的交流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同時也感受到自由,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掌控。
孩子對喝奶感興趣咋辦
兒童在3~4歲的時候,對媽媽的乳房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這是孩子在幼兒階段性心理發(fā)展的正常表現(xiàn),也是孩子天然的好奇心使然。
兒童對乳房的了解不帶有“性”的意味。根據孩子的性格不同,對乳房興趣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會以羞澀的眼光偷偷看媽媽的胸部,有的孩子會直接摸摸媽媽的乳房,并問媽媽:“這是什么?”有的孩子會問媽媽:“為什么你的胸部比爸爸的大?”等等。這些問題會使媽媽感到非常尷尬,因為媽媽將孩子對乳房的問題與“性”掛上了鉤,所以,媽媽們便不知道怎樣處理孩子的這些問題了。
當爸爸和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要像對待孩子問“天上為什么會有星星?”一樣,自然平靜地對待孩子的問題,實話實說,告訴孩子他想知道的一切,當孩子了解了乳房的“真相”以后,他就不再好奇了。
10年前,兒子4歲左右,有一段時間常常偷偷地看我的胸部。終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和我討論了這個問題。
兒子:“媽媽,你這里為什么比爸爸的大?這是什么呀?”“這是乳房。”我平靜地看著他回答,但心里卻緊張萬分,不知道他的下一個問題會不會讓我暈倒!
兒子:“乳房是用來做什么的?”“乳房里裝的是媽媽的奶,就像你小時候喝牛奶的奶瓶一樣,你剛生下來的時候沒有牙齒,不能吃飯,只有喝媽媽的奶。”我急中生智回答道。
兒子:“爸爸怎么沒有乳房呢?”“因為爸爸不用喂寶寶奶呀?!?/p>
兒子:“我小的時候吃你的奶嗎?”“當然吃了,不然你怎么這樣聰明呢?”
兒子:“媽媽,我想看一看里面還有沒有牛奶?!焙⒆右詾樗械哪潭际桥D??!霸缇蜎]有了,被你吃完了呀!”
兒子不依不饒:“我想看看嘛!”“好吧!”我也豁出去了!解開衣服。兒子天真地看了我的乳房,用手摸了摸:“真的沒有牛奶了!”之后,兒子不再偷偷地看我的乳房了,而且再也沒有問過關于乳房的問題了。
孩子到底對什么感興趣?
中國式家長的主要的特征:要求孩子多才多藝,遇到興趣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個字“報”!要求孩子全面發(fā)展,巴不得各種比賽拿第一。這些瘋狂的中國式家長讓中國早教氛圍變得功利化,各種興趣班應運而生蓬勃發(fā)展,滿足了這些家長期盼孩子多才多藝的愿望。
孩子到底對什么感興趣?
一些中國家長就是看到年幼的孩子專注于某些事,就意味孩子對那件事感興趣,然后就給孩子報了興趣班。比如,孩子能夠很專注的看公園里的爺爺奶奶們跳舞,就想到跳舞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氣質,就立馬給孩子報了舞蹈班。中國式家長容易受到影響,看到鄰居家的小孩報了鋼琴培訓班,于是也給自己孩子報名了。
抓不住孩子的興趣愛好,就胡亂給孩子報興趣班,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不僅耽誤孩子的時間,也讓孩子養(yǎng)成見見異思遷的不良習慣。
作為家長,應該留心觀察孩子的興趣,看準了寶寶的興趣愛好,再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比如,孩子對公園里的爺爺奶奶跳舞感興趣,作為媽媽可以經常播放一些舞蹈視頻給孩子看,如果孩子也很喜歡再給孩子報舞蹈培訓班,從基本的舞蹈動作學起。
根據孩子的年齡 做相應的學習要求
3歲的孩子就去上繪畫班,但是孩子似乎沒有多大進步。而其他4歲的孩子也學習繪畫,已經能夠達到了第二個階段了。作為家長就很著急,埋怨孩子沒有努力學習,難道是孩子對繪畫方面沒有天分?
其實別小看了一歲的差距,3歲的孩子和4歲的孩子接受能力不一樣,各方面沒有達到4歲的程度。所以并不是孩子沒有繪畫的天分。等到孩子大一些,能力達到相應的程度,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夠學會了。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根據孩子的年齡做相應的學習要求,保證學習質量。
作為父母不能光靠培訓班來培養(yǎng)孩子,在家里也可以用兒童教學機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數(shù)學和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循循漸進讓孩子接觸更多領域的知識。
中國式家長不要給孩子報太多的興趣班了,過多的培訓讓孩子沒有時間玩耍,會有厭倦的心理。孩子年齡還小,需要和父母多交流,父母的關愛才能讓孩子安心。一味的報興趣班,收獲并沒有想象中的多,可是功利化的早教環(huán)境下,興趣班依然發(fā)展蓬勃。
孩子說臟話,家長怎應對?
旦旦寶貝幼兒園的時候,小朋友們天天圍著老師轉,一口普通話,而且特別的懂禮貌,老師還特意給他寫了一幅字“主持乖寶”,為了勉勵他我專門請畫廊的師傅幫把字表好弄成好框掛在了他的臥室,可是,這光景不長…….
時光飛逝,旦旦上了一年級,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按時接他回家,只能讓小飯桌幫忙接送,為了能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我中午下班后還是將他接回家的,可是,只是每天那短短的兩個小時,旦旦就染上了很多不良習慣:飯前不洗手、小動用突出、滿口地方話,最可氣的是他竟然還學會了說臟話,面對他種種“惡行”,我真的是又氣又恨,可是,為了能讓他改掉這些毛病,我還是要找準時機選對方法幫他改掉這些毛病。
我找準機會就和旦旦交談,慢慢的探聽他平時在學校、小飯桌都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他們的家住哪里,他們之間都玩什么游戲等等。經過交談我得知,在學校孩子們的行為言語都沒問題,問題就出在小飯桌。小飯飯桌里面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都有,那么有些高年級的孩子經常是邊吃飯邊看電視,誰若是站在電視前擋在他們面前,這些高年級的孩子就上前一把抓住那些孩子,然后就嘴里就說出了那些臟話,說到這的時候,旦旦還告訴我說:媽媽,你都不知道那些大哥哥有多厲害呢?他們不高興的時候還打人呢!我又問:那旦旦也和他們玩嗎,也被他們打過嗎?旦旦回答:我不和他玩,但是偶爾也被他們罵。媽媽,你說這些大哥哥是不是特別的威風呀,我們這群小朋友都很害怕他們,看電視也都躲在后面看的。但也很崇拜他們的,如果我這樣就不會有孩子欺負我了。聽到此我怎么有種遇到黑社會的感覺了,于是我忙告訴旦旦:寶貝這不是威風,那些大哥哥的行為是不對的,如果有小朋友擋住了你的視線,你可以好好的告訴他,讓他躲一下,但不能用武力和說臟話來威脅,這些行為都是不對的,而且說臟話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做法呀,我們要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旦旦看著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他告訴我說:媽媽,我以后不說臟話了,我要做一個好孩子,讓媽媽喜歡,讓老師喜歡,讓所有的人都喜歡。孩子就是孩子,當他染上了壞行為,我們作為家長的一定要淡定,而且要及時的幫忙改正,切記不能盲目去責罵,這樣做會適得其反的。有關孩子說臟話,我想和朋友們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一、查清根源,冷靜處理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行為或言語偏離軌道時,我要淡定,要冷靜處理,先要查清這些行為的根源,不能盲目去發(fā)脾氣、去教育,而是可以先與孩子溝通,然后再商量具體的解決辦法。正如旦旦和高年級孩子學會了說臟話,他是因為覺得那些“臟話”很有威力,這就是原因所在,我們能夠幫孩子分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然后再告訴他什么樣的行為可以學,什么樣的行不能學,孩子聽進去他就會改掉那壞毛病的。
二、給孩子改正的時間
其實孩子不同于成年人,當他們犯了一個錯誤時,你提示他這是錯的讓他改掉,他當時答應的非常好,但是他們基本上屬于那種“記吃不記打”的主兒,所以,我們要允許他們會再次犯錯,要給他們改掉錯誤的時間。再來說旦旦這說臟話的行為吧,那段時間他偶爾也會順嘴說出一些臟話,但是作為家長,就要多提示、多教育,這樣給他更多的時間改正,孩子從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三、樹立良好的榜樣
大家也都知道,孩子出生后他就是一張白紙,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您怎么做孩子都記在心里,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父母本身不能有說臟話的行為和其他不良行為。鏡子是干凈透明的,那么照出的孩子自然是清純無暇的了。
四、合理觀看動畫片
前些天,我?guī)У┑┤バ^(qū)玩,看到好多孩子都來模仿“熊出沒”動畫片里的情節(jié),又是跪又是求的,正巧有幾位媽媽也在場,大家都說這就是和那個“光頭強”學的,還有些媽媽說,現(xiàn)在這些動畫片真的很差勁,有一個剛學會說話的寶寶,一不高興就會對著家里人喊“臭爸爸、臭媽媽”。確實現(xiàn)在的動畫片很多都沒有什么意義,說臟話,或者打打殺殺不的情節(jié),這些對孩子的形影非常不好,媽媽們就要幫孩子合理選擇動畫片,讓他們接受一些正能力的題材,學一些有益的知識。
五、好習慣早養(yǎng)成
好習慣早養(yǎng)成不是一句空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當孩子牙牙學語時,我們就應該開始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比如孩子從外面或電視上學到了一句罵人的話,說給家人聽,家長聽完后覺得很可頭頭兒還故意大聲笑來應和孩子,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錯誤的信號,他會認為自己說的話很棒,爸爸、媽媽很開心,所以,他會繼續(xù)說,可是,日積月累手你再去制止已經來不急了,我們一定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指出,并且要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
最后,我想說,我們總歸不能跟著孩子一輩子,他們總有長大的時候,那么,我們就要教育孩子學會明辨是非,讓他們自己學會選擇文明、懂禮貌的小伙伴作為朋友,這樣就能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沒有犯錯的機會就不會犯錯,孩子也就能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也不會出現(xiàn)說臟話的行了,再次祝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