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悄然流行“拼養(yǎng)”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水果拼盤活動方案 幼兒園餐后活動的方案“拼媽”心聲
渴望個人空間,“拼”養(yǎng)受益無窮
舟舟孩子7歲“拼齡”2年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我基本上就沒逃脫過“孩奴”的境地。我又不是全職太太,平時在單位低聲下氣、拼死拼活,下班還得死命往幼兒園沖,唯恐接晚了老師給孩子臉色看。好容易盼來個周末、假期的,只能比平時更忙。要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興趣班之間,偶爾有那么點豆腐塊兒大小的時間,孩子吵著去翻斗城玩。看她一天到晚苦得跟個小大人一樣,就帶她去樂一樂吧,然后就是半天休息又沒了。
和人“拼養(yǎng)”之后,時間就相對靈活一點了。我“拼”的主要是平時晚上八點半前接下課并照顧孩子和雙休日接送興趣班,這樣我下班后要么可以奔奔事業(yè)加個小班,要么可以和老公有點二人世界。而且輪流負責也相互制約,大家總是能夠?qū)⑿谋刃纳拼齽e人的孩子。
■“拼養(yǎng)”利弊面面觀
“拼養(yǎng)”之后孩子的習慣、性格大進步
Kaka孩子4歲“拼齡”半年
孩子進幼兒園不久,剛形成比較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但一遇到長假放到爺爺奶奶家沒幾天,回來的時候生物鐘都要重新調(diào)整,往往得折騰上一個星期。而且父母燒菜都是濃油赤醬,又喜歡給孩子填飯,加上缺乏運動,真怕寶寶長成小胖墩。嘗試拼養(yǎng)半年,發(fā)現(xiàn)孩子在生活習慣上都大有進步。因為“拼”的伙伴都有比較接近的育兒觀,大家都能在負責帶孩子的一天甚至幾天中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合理的飲食。
另外一個意外收獲就是孩子更加獨立了。有時候孩子需要住在別人家里的,這樣就不得不自己解決一些問題,而不能動不動就撒嬌、耍賴。以前不給買玩具他就能當眾躺在地上大哭大鬧,現(xiàn)在雖然也會哭,但不會有“大鬧天宮”的情況了。屢教不改的“小霸王”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影子了。
“拼養(yǎng)”的時候孩子受傷
小欣孩子6歲“拼齡”1個月
說到“拼養(yǎng)”,我可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孩子大班暑假的時候我正好被派到歐洲學習,又怕放到長輩那里寄養(yǎng)被寵壞了,一上小學就跟不上,就和小區(qū)里的一對夫婦結(jié)對“拼養(yǎng)”。
那戶人家的孩子也是開學上小學,而且家長還是教師,暑假自己在家會輔導一下。所以我們就約定由我先生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他們家,晚上接回來。周末由我先生負責照顧兩家的孩子。結(jié)果有一天下午先生接到電話,說孩子在小區(qū)里被車撞了。嚇得他風急火燎地趕回家。原來是那家父親讓兩個孩子獨自下樓買冰棒,小孩一路打鬧導致我兒子被過路的助動車掛了一下。
雖然最后只是縫了兩針,但我還是后怕無窮:如果當時是一輛汽車呢?而且“拼養(yǎng)”這種事,也沒有什么正式的協(xié)議或者合同,完全是看個人的責任心了。遇上不負責的,出了事都沒地方哭。
專家意見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鄰里又相互隔絕,容易造成孩子大多數(shù)性格內(nèi)向、過分自我等問題?!捌答B(yǎng)”可以彌補這代孩子沒有兄弟姐妹的遺憾,并讓孩子在與玩伴的相處中,培塑性格,改掉自私、任性、蠻不講理等許多惡習。
但“拼養(yǎng)”中也存在一些“雷區(qū)”。比如被“拼養(yǎng)”的孩子主要集中在3到8歲,并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拼養(yǎng)”過程中的幼兒安全多依靠各個家長的責任心。一旦出現(xiàn)問題,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來界定責任。
而且太長時間得不到親生父母的照顧,也容易讓孩子疏遠家長。撫養(yǎng)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而不是一個負擔。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拼養(yǎng)”才不會損害到孩子與父母的關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用拼圖游戲培養(yǎng)孩子觀察能力
在相互無關的畫片中,尋找能夠連接的結(jié)合點,對培養(yǎng)寶寶的思維能力是非常好的鍛煉活動。要寶寶在一定的時間里,將一堆十分混亂、毫無頭緒的圖塊,拼組成固定的、一塊都不能錯的美麗圖案,確實是一項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相當?shù)哪托牟拍芡瓿傻墓ぷ鳌?/p>
所以給寶寶玩拼圖游戲是培養(yǎng)寶寶觀察能力的好方法,而且對寶寶來說是很有趣的事情,媽媽們不妨跟寶寶一起玩。
為年紀較小的寶寶挑選拼圖時,一定要選擇圖案簡單、拼塊大、塊數(shù)少,質(zhì)地較厚實的拼圖。比如圖案是寶寶喜歡的小動物、童話故事人物、動畫卡通或熟悉的交通工具等。我們要尊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那些塊數(shù)多,圖案復雜,超出了寶寶年齡所能理解的范圍,讓寶寶看去如墜五里云霧,很快失去興趣的拼圖,就先不要嘗試了。讓寶寶循序漸進。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玩的拼圖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寶寶能在拼圖的過程中學習到有關動物、車輛、甚至人體方面的知識。
1、培養(yǎng)寶寶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對于寶寶來說,發(fā)現(xiàn)拼圖的每一塊圖片需要認真細致的觀察。觀察是人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玩拼圖還教會了寶寶認識顏色和圖形,并且逐步理解色彩的深淺、線條的曲直、圖形的形狀等,知道了事物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鍛煉了他們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2、培養(yǎng)寶寶聽說能力、
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寶寶玩拼圖時,父母給他講拼圖上的故事,告訴他拼圖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再讓孩子復述故事,請他說說先拼哪塊,后拼哪塊,在這樣的語言交流中,孩子的聽說能力自然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拼圖的另一大特點是需要動手玩。幼兒玩拼圖,一拿一放會使手指的肌肉得到較多的活動,還可以充分鍛煉寶寶的上臂肌肉,讓小手變得靈活起來,從而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鍛煉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
3、培養(yǎng)寶寶與人合作的能力。
拼圖雖然是可以一個人玩的玩具,但在寶寶最初玩的時候需要大人指點。此后,在他能夠玩較多塊數(shù)組成的拼圖時,也常常需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當寶寶和伙伴一起拼一個較大的拼圖,每個人負責其中的一部分,這就需要集體合作,相互配合。特別是在他拼不好自己的一份圖時,需要向伙伴求助,借得他人的思維開闊自己的思路。有時,伙伴遇到困難,他也會前去解決。于是,一幅大的拼圖勝利完工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們的合作能力一步一步形成的過程。
4、培養(yǎng)寶寶的耐心、專注力。
有的寶寶或許一開始并不喜歡玩拼圖,他覺得拼圖是一件很苦悶的事情,而且憑寶寶一個人的能力,的確很難完整地拼湊圖案,多次失敗后,久而久之,它就不會喜歡玩拼圖了。但如果父母能給予寶寶一定提示和鼓勵,和寶寶一起玩拼圖,甚至來個小比賽,那么寶寶就更會更積極思考怎么可以快速地完成拼圖,甚至贏過媽媽。通過思考,寶寶就算面對不能完成拼圖,也不會只是顧著發(fā)脾氣,他會靜下心來,慢慢尋求方法,或者救助于其他人,這過程,便培養(yǎng)了寶寶的耐心、專注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寶寶整理物品的習慣。
很多寶寶玩完拼圖后都沒有意識要收拾拼圖,弄得滿地都是拼圖片。其實每次玩拼圖也是一個教寶寶收拾整理物品的好機會。家長可以在每一次拼圖前,都讓寶寶自己找出來放好;每次拼完拼圖后,都要求寶寶把它按照固定的位置放好,讓寶寶養(yǎng)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美國孩子的另類暑期拼養(yǎng)生活
一直以為拼養(yǎng)是針對國內(nèi)80后家庭的一種育兒新方式,后來和女童軍團長Sharon聊天,才知道暑期拼養(yǎng)日間營在媽媽中也很流行,美國孩子有兄弟姐妹的很多,不象國內(nèi)的獨生子女會覺得孤單,那為什么也要拼養(yǎng)呢?
Sharon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說第一次為女兒尋找暑期日間營時,發(fā)現(xiàn)各大機構辦的夏令營的費用高得讓人吃驚,于是她想到,通過招募志同道合的媽媽來打造孩子自己的夏令營,媽媽們根據(jù)不同的主題日,帶領年齡相近的孩子們度過愉快的一天,最經(jīng)濟的一點就是不用花很多錢,還能做到育兒和社交的雙贏。
對于媽媽們來說,這樣的拼養(yǎng)日間營更帶有社交功能,媽媽們聚在一起不僅可以集思廣益,而且同街區(qū)的孩子在玩和互動中增進了感情,對自身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那么媽媽們又是如何運作她們的日間營呢?
決定組織結(jié)構
有了基本的框架,Sharon開始著手招募參與組織的家庭,但是有一點必須考慮到,多少孩子可以應付得來,最后大家決定一次不超過6個孩子,最好是男女各半。孩子太多的話,看管起來會困難,而且很難保證他們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來。
共6個家庭,招募到的以全職媽媽為主力軍,也有好幾個自愿抽出時間的爸爸。如果有必要帶孩子外出FieldTrip的話,還要多增加一個家長共同照看,這時通常來的是爸爸。日間營一般持續(xù)12天(周六和周日除外),6個媽媽達成一致,每個星期任選一天輪流在家組織,聽起來還算是一個可行的計劃。
選擇適合的孩子和家長
考慮到理想的拼養(yǎng)模式是把一群年齡相近,并在之前就認識的孩子們湊在一起,Sharon的首選在臉書社區(qū)組里發(fā)帖子,這樣募集到的一般是同社區(qū)的,再從中挑選年齡相近的孩子,這招還是滿靈的。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問女兒學前班或是托管班里的父母,他們中的有些父母也想做一些新的嘗試。
最開始主要針對的是全職媽媽,用互助的形式讓她們暫時獲得“解放”。后來考慮到不要隨便臆斷雙職工父母對這類活動沒興趣,其實他們中的很多家長是愿意參與進來的,請一天或二天的假,用來交換其余幾天的免費家庭日看管,還是很劃算的。
有一件事必須考慮到的是家長的可靠性,大家的共識是,一定要招募有責任心的家長。有一年,有個媽媽明明答應好了要組織,其他媽媽都兌現(xiàn)了承諾,可輪到她時卻失信了??上攵?,這樣的家長是不會再與她合作的。因為有了此前的教訓,媽媽們會事先溝通好,如果某個家庭因故臨時取消了輪值任務,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后備的人選和計劃又是什么?
建立基本規(guī)則
輪值媽媽作為具體活動的負責人,有時候也會碰到某個孩子太調(diào)皮搗蛋,以至于不服從指令,那就值得把這件事情報告給孩子的父母,和家長協(xié)商解決,看是否有必要繼續(xù)參與,歸根結(jié)底來參加的孩子至少要彼此合的來且愿意遵守規(guī)則。
對于規(guī)則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范,媽媽們更關注孩子們在一起的安全問題,因為誰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在對方家里出什么意外,所以一般采用的是“小伙伴機制-BuddySystem“來保障安全,也就是當孩子們在組織者的家中時,每一個孩子都是二人搭伴制,一起參與活動,特別是在游泳池嘻戲這樣的活動Buddy必須在一起,孩子不僅能從中得到協(xié)助,還一起學習和建立友誼,看護人更容易掌控孩子們的情況。
同時家長應把重要的個人信息寫下來,例如緊急情況下的聯(lián)系方式、醫(yī)療保險的信息、孩子對哪些東西和食物過敏。有一次發(fā)現(xiàn)艾麗西婭的女兒被蟲子咬了很多包,輪值媽媽忘了提起誰應負責噴防蟲水和涂防曬霜?,F(xiàn)在孩子來之前,家長們會提前溝通并提醒。
計算費用
這樣的拼養(yǎng)日間營基本上是免費的,但一點錢不花也是不可能的,日間營的孩子們要自帶午餐,每個組織的家庭要負責準備小點。因為要組織有主題的活動,每個主題都會有相關的預算,輪值媽媽自己掏錢購買做一個Project所需要的大多數(shù)材料,但費用如果超出了10刀,剩余的部分其他家庭分攤。至于FieldTrip,有些活動是免費參加的,比如參觀附近的農(nóng)場,農(nóng)場主一般很愿意接待小朋友的。
制定相關主題
有別與單純的照看,拼養(yǎng)日間營最大的特點就是主題,媽媽們一定要構思出一個好玩的主題,圍繞著這個主題來展開活動。有主題的好處就在于孩子們不只是聚在一起看電視或打游戲,而是在玩中學到知識。對媽媽來說是個挑戰(zhàn),卻拓展了她們的創(chuàng)造力。在組織的過程中還學會了精打細算,以前Sharon一去手工店總是超出預算,現(xiàn)在她會去一元店買用品或是想辦法變廢為寶,用在材料上的花費也就剛到10美金,即便是花最少的錢也能讓孩子玩好。
對于Sharon來說,第一年最難的地方就是如何構思出一個有新意的主題,在開營之前她的頭腦里還是一片空白,后來網(wǎng)上看到某個媽媽為自己孩子擬的“暑期要做的100件事-100ThingstoDoThisSummer”,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孩子們一直喜歡室外的主題,正好她家有一個很大的后花園,趁此機會可以玩得不亦樂乎,玩假想游戲,這個游戲幾乎適合所有的主題,孩子們假裝自己走在木板上,想象著用手里的法式面包做武器來斗劍。學會在后園里捕蟲子,觀察螞蟻,例如給孩子們一些薄荷葉,用幾片葉子把室外的螞蟻圍起來,通過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螞蟻不喜歡薄荷葉的味道,所以會一直待在圈子里,不爬出來。還可以用其他味道重的食物來做誘餌,例如洋蔥,大蒜或是肉桂。
還有的媽媽會組織與節(jié)日有關的主題并參雜一些小手工,例如獨立日主題,讓孩子用廚房清潔鋼絲沾上金黃和灰色的涂料,再把它印在一張黑色的紙上,創(chuàng)作出五顏六色的煙花形狀。父親節(jié)主題,教他們制作卡片,并在卡片里混合著一些甜咸的堅果,里面夾了一張紙條寫道:“爸爸,我好愛你!”(Iamnutsaboutyou,Dad!這里玩的是文字游戲,nuts即表示堅果,又表示對某人狂熱的喜愛。
靈活運用時間表
在媽媽們選好一個主題并計劃好每日的活動后,當日的時間表就做好了,但是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小問題,這時就要靈活運用。Sharon說她的教訓便是,孩子做事情的速度不一樣,有的孩子會早早的就把一件事情完成了,為了不讓他們覺得悶,手頭上要隨時準備好涂色紙,或者另外準備一些容易讓孩子靜下來的活動。還有一定要記得預留出自由玩耍的時間,當孩子們玩一個項目著迷時,超出了預計的時間,別立即打斷他們,要順著他們的意愿繼續(xù)玩下去,即使意味著要跳過時間表中安排的其它事項,被家長接走之前,還有大約30分鐘的時間,如果孩子們很難再集中注意力了,這時要把時間表放在一邊,把后門打開,讓他們無拘無束的玩。
手把手教你如何帶孩子學自然拼讀
★什么是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法又稱“Phonics”, 它不僅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更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fā)音規(guī)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即從“字母發(fā)音→字母組合發(fā)音→單詞→簡單句子→整段句子”逐步學習。對于外國人而言,phonics就是他們的拼音,他們不學習音標。
自然拼讀的理念
“自然拼讀法”就是根據(jù)語言發(fā)音的自然規(guī)則歸納而成的一種發(fā)音學習方法。它是根據(jù)“26個字母”本身代表的“發(fā)音”,以及不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找出相同的音源,做有條理、有系統(tǒng)的整合。學生可以通過認讀字母及字母組合與其所代表的發(fā)音。訓練學生看到任何單詞立即直覺反映如何發(fā)音,鍛煉孩子的正確發(fā)音,鍛煉學生的獨立音感,達到聽音辯詞,見詞讀音的一種超強能力。
自然拼讀法的最大特點
它會把復雜的發(fā)音歸納成有規(guī)律的、簡單的發(fā)音,把英文的字母與發(fā)音聯(lián)系起來,徹底解決學生學英語發(fā)音難、發(fā)不準音的問題。據(jù)研究,英語單詞80%以上都符合一定的發(fā)音規(guī)則,只要孩子掌握這些發(fā)音規(guī)則,并加以練習,就可輕松的做到看字讀音,聽音拼字。
Step自然拼讀學習步驟
1、建立一定的聽力基礎
已經(jīng)上學的孩子,也請一邊學phonics(自然拼讀), 同時加大聽力輸入。
2、學習26個英文字母
字母學習一般要求掌握字母認讀, 字母順序和字母大小寫。雖然字母學習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很簡單, 但字母學習不僅僅是學會26個字母, 也幫助孩子理解字母是組成單詞的基本單元的原理。 父母在孩子學習字母的時候, 可以在家補充進行一些英文字母游戲,比如,制作字母主題卡片;學習以各字母開頭組成的動物名稱,猜動物游戲;不僅給孩子的學習帶來無窮的樂趣,還加深孩子理解字母和單詞、字母和發(fā)音之間的關系。
下面我們以經(jīng)典的牛津自然拼讀《Oxford Phonics World》一書為例,告訴大家是如何學習自然拼讀的。有一位達人媽媽是這樣做的,供大家參考:
第一冊在教法上,內(nèi)容的呈現(xiàn)只有圖片,圖片底下不會有單詞。我本來還很困擾,想往前翻到目錄,把單詞都往后謄在每張圖片底下,后來想想,會這樣呈現(xiàn)必定有其道理,就忍住不寫。小孩在重復聽音頻的輔助下,發(fā)音越來越清楚。借著圖跟音頻的配合,字母所對應的發(fā)音與單詞也越來越熟悉。
教第一冊字母音時,進度要放慢,讓小孩可以清楚知道每個字母發(fā)的音是什么。第一冊中,每個字母對應發(fā)的音只有一種,對初學者來說,比較容易遵循,同一個字母的其他的發(fā)音后面幾冊才會慢慢帶入,所以不用擔心。
進入第二冊后,隨著教材的循序漸進,孩子的拼讀能力越來越好。以「an」來說,CD中的音頻會先示范「an」的發(fā)音,再配上字首的輔音,最后小孩便能學著拼出fan-man-pan-can。第二冊開始,圖片底下有單詞,也讓他可以對著單詞做拼讀。整個學習起來很輕松,媽媽也不用辛苦備課。
每個單元結(jié)束,會有小故事,底下會節(jié)錄故事中的sight word。每兩個單元結(jié)束會有review,當中的歌曲很吸引小朋友,還可以一面聽歌,一面在圖片中找出歌曲中的單詞
每冊書的后面有單詞卡,一面是圖案,一面是單詞,我常常用單詞卡后測小孩的學習程度,象是快問快答(同時拼出正確的音,并講出中文意思)、翻翻樂賓果游戲(限定時間內(nèi)連出五條線)之類的。小孩很愛這樣的方式。
此套教材所附的互動光盤里的音頻是mp3文件,我自已的做法是把音頻存放在mp3播放器中,對照著書上的音頻編號選取,隨選隨聽,非常方便。
合理的學習順序是,在學會了letter sound、音節(jié)的劃分、拼讀之后, 就要有很多的拼讀訓練,給孩子添加一定量的拼讀一些分級讀物, 然后再學一些規(guī)則。
家長交流:“慢養(yǎng)”孩子考量家長
在教育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慢養(yǎng)”孩子成為熱門話題。而慢養(yǎng)考量的是家長的耐心、信任、目光長遠。
如何“慢養(yǎng)”孩子
話題發(fā)起人阿桃:“慢養(yǎng)”的前提是耐心。家長不能急功近利,讓孩子得以享受童年的快樂,給孩子體驗挫折與失敗、自己找到正確方向的機會。
風中的歌:“慢養(yǎng)”孩子的過程,也是在不斷修正家長教育方法的過程。
阿桃:“慢養(yǎng)”的基礎是信任。即使目前孩子表現(xiàn)不如意,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摸索。
海莉:觀念有道理,做起來不容易。
阿桃:“慢養(yǎng)”的策略是目光長遠。在起跑點,孩子找到成長的力量,和孩子一起贏在終點。
海莉:都想孩子學習能快速提高。
阿桃:考試高分是孩子學習能力強,家長能平和對待孩子,養(yǎng)的是孩子的心。
心在藍嫣然:只要孩子盡力、快樂,就行。
“慢養(yǎng)”孩子考量家長
阿桃:家長在工作中都不能數(shù)第一,憑什么要求孩子考前幾名。
芊芊:有的家長就因為自己不優(yōu)秀,就用孩子的優(yōu)秀來炫耀一下。
風中的歌:家長要好好地修身養(yǎng)性,才能“慢養(yǎng)”孩子。
海莉:重點是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不能強壓。
銀堤漫步:家長不能太霸道。
摩卡:每次對孩子發(fā)了脾氣之后,也意識到不全是孩子的責任,我有時對孩子也太挑剔了。
銀堤漫步:多思,不要沖動,還要勇于認錯。錯了,對孩子說聲對不起,孩子會認為你重視他。對孩子還要守信。
小草:孩子生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不要再給孩子壓力了,讓他們自由生長,快樂學習!
讓寶寶開心:要讓孩子有陽光健康的心理。
銀堤漫步:還要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運動,讓他解壓,比如打球和散步。
小草:心理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雨:心理健康對家長、孩子、老師都很重要。
梧桐:想要孩子心理陽光,我們做家長的心理首先要陽光。
摩卡:前兩個周末,我們跟孩子打羽毛球、打籃球,讓孩子教我滑滑板。感到孩子學習效率比較高。所以,以后,我也不再逼孩子必須寫完作業(yè)再玩了。
“愛的名義”不能濫用
阿桃:家長是強勢,我有時也覺得在以愛的名義,欺負人家小毛孩。
摩卡:在運動時,家長處于弱勢,孩子作為教練教家長運動時,甭提多認真了。
浪漫之旅:我有時也欺負孩子,把他逗哭了,再哄哄他。
摩卡:兒子教我滑滑板,我做不好,孩子急了也說媽媽真笨,我也嘗到了弱勢的感覺,有時家長是需要體諒孩子。
靜水流深:家長應該經(jīng)常被欺負一下,才會體諒孩子。
摩卡:家長總要求孩子應該按照自己的要求做。
風中的歌:家長總是想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想沒想過優(yōu)秀的孩子都會有個優(yōu)秀的家長,我們是不是個最優(yōu)秀的家長呢?
神采飛揚:反思自己,改進教育方法,和孩子共同提高。
甜甜老爸:我絕不強迫孩子。孩子不能接受的,我就會調(diào)整目標、方式。
天樂:和孩子溝通其實很簡單,把他們的認知水平看得低一些,地位看得高一些。而很多家長做的正好相反。認為是孩子就可以隨意批評和責怪。其實,孩子身上的缺點都有大人的影子。